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研习高考真题,关注语文核心素养

研习高考真题,关注语文核心素养

研习高考真题,关注语文核心素养
研习高考真题,关注语文核心素养

研习高考真题,关注语文核心素养

一、2018年高考命题特点与试题分析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考查的内容遵循《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进行命题,在总结以往命题经验的基础上,更加体现时代性,更加重视思想性,更加重视对学生素养与能力的考查。试题整体呈现出“稳中有变”的特点。

(一)“稳”

“稳”指高考内容稳定,各题型分值稳定,没有较大变化。

(二)“变”

试题在稳定中又呈现出几个新的变化:

1.从分值上看,有细微调整

例如,全国卷诗歌鉴赏题有变化,从2017年的一道“五选二”的选择题变为“四选一”的题目,分值从5分降为3分,主观题分值增加了1分,诗歌鉴赏总分变为10分,比2017年减少了2分。

2.从阅读量来看,有所提升

全国卷为8800字,全国卷为8250字,全国卷为7900字,平均为8300字,比2017年提高了几百字。

3.从题型上看,部分题型发生较大变化

(1)语言文字应用题一改2017年成语、病句和语言得体分开设题的命题特点,将成语、病句修改和句子衔接试题巧妙设置在一个语段当中,既强调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考查考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把以往连续几年设置的句子填充题改为启事、书信等文段的修改,变为指向现实的语文学习内容,引导考生关注语言的具体应用;还出现了以前从未考过的流程图,从看图写话转向对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

(2)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上,全国卷三套试题的选文由2017年的“两篇散文+一篇小说”的形式变为三篇小说。三篇小说的类型较为丰富,既有现代小说,又有当代小说;既有常规小说,又有回忆性小说、科幻小说等有创新写法的小说。

(3)作文试题的变化也较为明显。其一,新材料作文又重新“杀”回高考,如以“幸存者偏差”为内容的全国卷的试题,立意较为宽泛,可写性较强,同时也能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对前几年审题立意限制较多的材料作文命题的一种改进性尝试。其二,全国卷“给2035年的18岁的学生写一封信”和全国卷以三个标语为内容的试题,具有极强的时代感,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自我,并关注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这种与时俱进的作文命题,也是一个显著的变化。

4.加强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

题型和分值的变化属于显性、表象的变化,而2018年高考则是更加重视考查语文核心素养。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能力、思维方法与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它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素养既包括知识,也包括能力,还包括思维。

2018年高考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联系社会生活,突出实际应用。2018年全国卷语用题的一系列变化表明高考加强了对考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语感的考查。

二是加大对思维的考查力度。2018年全国卷直接在赋分最多的作文题对考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进行考查;而语言运用的框图题则通过要求考生描述图形,考查其思维建模能力。

三是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考查。2018年全国卷提高了默写分值,继续考查文化常识,重视汉语文化,加强对书面语准确表述、谦辞敬辞规范用法、文段语体风格一致的考查。

二、2019年高考语文备考策略

基于2018年高考试题的变化,制订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备考策略,是2019年备考的重中之重。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2019年的备考策略,那就是“培养与高考考查内容相一致的语文核心素养”。具体来说,同学们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升阅读速度,改善阅读品质

以全国卷为例,从2016年到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的阅读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笔者预计2019年高考阅读量将会继续增加。为此,同学们必须努力提升阅读速度,改善自身的阅读品质。

提升阅读速度的关键不是单纯提升读速,而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根据不同文本确定合理

的阅读方法。

1.非连续性文本:跳读、浏览和精读相结合。在阅读前,同学们可以先看后面的题目,并且带着题目的要求在文中圈点勾画关键词和句子,重在筛选信息。

2.文学类文本:精读、细读和浏览相结合。如阅读小说类文本,首先要从宏观上把握其整体结构和写作手法,用“找准三要素”的方法快速梳理小说内容,弄清楚“写了什么”;在梳理完主要情节、揣摩人物形象、把握环境特点后,进而揣摩小说主题,学会分析鉴赏;同时还要注意从小说的叙述手法上考虑“为什么要这样写”,如叙述人称、叙述顺序、叙述速度等角度,结合小说的中心思想去思考探究。阅读散文类文本要弄清主要手法和文章体式,是以抒情为主,还是以说理为主;再根据文章体式的特点,理清写作的线索(如时间线索、空间线索、情感线索、哲理变化线索等);同时注意联系上下文的语境,揣摩重点句段的含义。

文言文大多选取人物传记,同学们要学会把握文体特点,根据传记特点理清文章线索,注意关键词语,进而筛选有效信息。

(二)关注多种题型,加强题型训练

近几年语文高考处在较大的变化之中,笔者预计2019年仍然会有不小的变化与调整。

1.论述类文本阅读

【变化预测】阅读选材和试题形式都可能有较大变化,主观题也有出现的可能。

【备考策略】选取近几年浙江、江苏等省高考的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进行练习。

2.语言运用

【变化预测】该题型一直以来都是高考语文改革的“试验田”,新题型会不断涌现,旧题型也可能会“改头换面”出现。

【备考策略】做好近五年的高考试题,在关注新题型的同时,对一些传统题型,如语段要点概括、一句话新闻、长短句变换、提取关键词、新闻点评等也要勤加练习,熟练掌握解题方法,做到万无一失。

3.文言文试题

【变化预测】多年未考的实词意义推断题、断句主观题、信息筛选概括题都有出现的可能。

【备考策略】

(1)实词意义推断题:可结合对材料的理解,重点掌握文中出现的高频实词用法,进行强化记忆。

(2)断句主观题:可结合对话标志进行断句,如“曰、云、言、谓、语”等;可根据重要虚词进行断句,如句首虚词“夫、盖、至若、若夫、且夫、初、唯、斯、今、盍、岂”,其前面一般要断开;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其前后都可断句;句尾虚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与(欤)、邪(耶)、乎”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虚词“以、于、则、而、为”等往往用于句中,这些词前后一般不断句;句首关联词“苟、纵、纵使、是故、是以、于是、向使、然而、无论、继而、纵使、然则、虽然”等,其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句首时间词“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須、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此外,还可根据固定句式或词组进行断句,如“有所、无所、所以、有以、无以、以为、何所、是故、是以、至于、足以、何以、于是、然则”等,这些固定词组不能拆散。

4.作文

【变化预测】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漫画作文都有轮流出现的可能。

【备考策略】

关注题型特点,掌握审题方法。

(1)材料作文:认真研究近五年全国卷试题,归纳材料特点和审题方法。同学们要善于运用材料的关键句去立意,如2014年全国卷作文,材料结尾出现“要有经验、技术,但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这一关键句就是文章的核心立意。当遇到多个人或物的材料,则应寻找主要人物或事物,归纳中心事件,例如“主要人物或事物”通过“主要事件”而体现出来的“主要倾向”即为核心立意。

(2)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抓住材料的核心事件和任务要求,按照要求展开写作。常用的写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立论式,即“提出观点—分析观点—联系实际—总结观点”,它的变体形式就是“引议联结”,即先简要引用材料,再提出观点,然后结合实际分析,最后回扣材料;另一种是驳论式,即先批驳错误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再展开论证分析,基本结构是“列现象—示弊端—探根源—指出路”。同学们要根据题目的不同类型选择合适的写作方法。

(三)重视传统文化,关注社会现实

这里所说的中华文化,既包括古代传统文化,又包括当代文化。加大对传统文化的考查力度是近几年高考的命题趋势,如考查文学文化常识、名句默写、成语、文段修改、谦敬词语修改等内容。但对文学文化(如对联)、思想文化(如先秦诸子思想)、制度文化、器物文化的考查都还是空白,有很大的考查空间,题型也会更加多样。考生除了关注传统文化,还要关注当代社会思想文化,例如时代精神、社会热点、理论前沿等,不仅要关注,还要思考,更要认真准备。

一是要锤炼思维,培养理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在写作时,应掌握从哲学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如透过现象看本质、内外因综合作用、量变引起质变、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相互转化与对立统一规律、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联系发展与变化的观点、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肯定与否定以及否定之否定定律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时重要的思维方法。

二是要关注时事,思考时事。建议同学们多看一些报纸杂志的评论,如《南方周末》《新京报》《中国青年报》《南风窗》等报刊的时事评论和新闻报道,结合所学知识,对一些观点进行理性的思考。

三是要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既要熟练掌握古代文化的基本常识,又要对影响中国文化的儒家、道家等思想核心有较为清晰的理解。同学们可去阅读王力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李零的《丧家狗——我读论语》、陈鼓应的《老子今注今译》、杨鹏的《杨鹏解读〈道德经〉》等书籍,并思考传统文化与当下中国的关系。

(四)扎实复习课本,提升迁移能力

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加强了对课本知识的考查力度,我们以2018年全国卷的文言文翻译题为例:

【全国卷第13题】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2)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根据语境,其实不难判断第一个句子中的关键词是“荐”。王涣已经去世,人们吃饭的时候弹弦唱歌的目的应该是为了“祭奠”。如果判断不了的话,再联系必修四《窦娥冤》一课中窦娥行刑前的唱词“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这个“荐”的意思就是“祭奠”和“超度亡灵”之意。

第二个句子的关键词是“狱”,联系课文《曹刿论战》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一句,即可迅速知道其是“案件”的意思。

由此可见,高考非常重视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只不过方式不是那么直接,而是较为隐晦。在复习时,考生一是要高度重视课本知识,尤其是文言文中的重要实词、文学文化常识、重要句式、思维经典结构等内容,要烂熟于心,随时取用;二是努力做到在微观复习的同时,积极从宏观上建构知识体系,把细小的知识点放在大的知识网络里去建构坐标,进一步培养从课内到课外的知识迁移能力。

语文复习是一项长期而烦琐的复习,没有一蹴而就的捷径,需要同学们平心静气地积累知识和培养个人能力,切忌浮躁和急于求成。攻破重难点,关注社会时事,加强题型训练,相信同学们的语文成绩会不断攀升,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高考语文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顾之川:高考语文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作者: 顾之川,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原文刊载于《中国考试》2018年第10期第48—52页。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有机融入“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这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启示:一是聚焦立德树人,引领素质教育;二是鼓励独立思考,培养创新意识;三是立足语文学科,突出语言运用;四是鼓励个性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考;语文;核心素养;关键能力;阅读;写作 2018年高考已尘埃落定,高校录取到合格新生,被录取学生走向心仪高校,开启新的人生。然而,2018年的高考语文试题是如何落实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在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上有哪些具体表现,对今后的中学语文教学又有着怎样的启示?这些问题不仅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关心的话题,也是下届学生、家长甚至社会各界感兴趣的话题。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预示着未来新高考评价体系下语文学科的价值导向与考查趋势。 1、语文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提出

核心素养是借鉴新时代国际教育改革成果而提出来的概念,指学生通过学科学习所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3年,教育部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其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为此,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将育人目标加以细化和具体化,深入挖掘本学科所独有的育人价值,基于学科实际和本质特点,总结、提炼并归纳出本学科的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4个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培养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具备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学会学习、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强调“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人格,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创新创造”。 因此,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坚持守正创新,通过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等形式,考查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课堂上的核心素养(通用版)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课堂上的核心素养(通用版) Through the summary, we can fully and systematically understand the past work situation, and can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past work. ( 工作总结 )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MZ-SN-0077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课堂上的核心素养 (通用版)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课堂上的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既然是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们在课堂上通过课程改革,教学实践和进行教学评价时候,就应该以此为中心。具体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落实途径: 一是通过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例如从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来说,除了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之外,我们还要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比如一年级下册,第一课春夏秋冬,从

知识上来讲,我们要求学生:1、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雨、阝”2个偏旁。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吹”“落”等动词和一对相反的词:“出”和“入”。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我们就要引导学生了解四季变化,感受不同季节的景色,能主动积累有关景色的词语,从心底去感受自然的美好,感受生活的美好。 二是通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在组织教学上如何培养核心素养?比如在教授《我多想去看看》,我们引导学生体会两个城市截然不同的特色,以及两个小朋友想去对方的城市去看看的渴望之情后,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就引导孩子们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三是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在教学评价时,我们也要从多方面来进行评价,不仅考虑知识的掌握,比如现在的试题一些等开放性的题目,像我们期末考试听力部分,除了考察听力,对关键信息的提取,其实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这些内容是节选自一些课外读物,也起到了推荐阅读的作用,如果孩子阅读量大的话,或许不用

历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大全

历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大全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历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大全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年仅6岁的四川女童赵慧平,在得知自己患了重病,家里又无钱医治后,竟悄悄留下“遗书”,希望把自己视为“财产”的布娃娃,留给班主任袁老师。赵慧平在3月10日给爸爸妈妈写了一封101个字的“信”,“我知道自己生了白血病……我家住在农村,没有太多的钱来治病,爷爷奶奶还xu要你们来照gu如果我的病治不好,请将我的布娃娃送给我的班主任——袁老师。”隔壁病床的病友刘女士说,她曾目睹小惠平亲手写下这封信。此事经过四川和重庆两地媒体报道之后,立即在全国引发热议,各地网友纷纷留言表示捐款意向,希望媒体能够公布捐款账号。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5.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玫瑰花枯萎了,蜜蜂仍然拼命吮吸,因为它以前从这朵花上吮吸过甜蜜。但是,现在这朵花上,蜜蜂吮吸的是毒汁。蜜蜂知道这一点,因为毒汁苦涩,与以前的味道有天壤之别。于是,蜜蜂愤愤不平,它吸一口就抬起头来向整个世界抱怨,为什么味道变了?!终于有一天,不知什么原因,蜜蜂振动翅膀,飞高了一点。此时,它发现,枯萎的玫瑰花周围,处处是鲜花。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生活中,一些平凡的“小人物”却又不平凡,他们铸就了一个个大写的“人”,赢得了成千上万人的敬重。这些“小人物”带给我们的感动,以及从他们身上反映出来的千千万万普通中国人的美德,让我们看到了满目光明。可是,也有些“小人物”,让我们感受到的则是不幸、失落、怜悯,甚至是丑陋、痛苦和悲哀。对此,你一定会有所感悟,有所思考。请以“小人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7湖南雅礼中学2012届高三考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不能拽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这句话实在是耳熟能详了,就不知你有怎样的解读,或者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请结合你的个人体验或生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角度自选,题目自拟。8.广东中山一中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统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位书法家对一位用废报纸练字的人说:“如果你用的纸来写,你可能会写得更好。”那人很奇怪地问原因,书法家笑而不答,只写了一个“逼”字,那人顿悟,这是让他惜纸逼自己写好字。还有这样一则谚语:“如果你想翻墙,请先把帽子扔过去。”因为你的帽子在那边,你已经别无选择,要想方设法地翻过去。正是有了逼迫,才会尽力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很多人的眼里,“逼”字不是一个好字眼,但不少人的成功却是实实在在被“逼”出来的。关于“逼”,你有什么感受和认识?请以“逼”为题目,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9.湖北省八校201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请以“心结”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字数不少于800字。10.湖南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四次月考阅读《长得太偏,必须挖掉》的图画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60分)要求:选准角度,拟好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抄袭。11.衡水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第四次调研考试永远面对阳光,阴影自然会抛在后面。————惠特曼请准确理解名句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12.广州市2012届高三年级调研测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扫把姐”真名叫张秀芳,是北京市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工作之余,乐观的“扫把姐”钟情于自己手中的扫把,希望能扫出自己的新生活。每次干完活之后,“扫把姐”就会来一段“扫把舞”。久而久之,“扫把姐”手中的扫把就像是被施了魔法,有了灵性。不曾想,“扫把姐”的炫舞英姿竟被人偷录下来放到了网上。超高的点击率让“扫把姐”一夜之间成了网络红人;“扫把舞”也开始蹿红网络和电视。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13.江苏省南京市四校2012届高三月考CCTV-2“第一时间·天气预报”栏目有一句耐人寻味的广告语:“分享阳光,分担风雨。”你能从中获得怎样的感

语文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与高考、教学、备考(修订稿)

语文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与高考、教学、备考 关键词:高考评价体系、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有效教学与备考 一、解读“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 考试中心权威发布:“一体四层四翼”从顶层设计上回答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 (一)“一体”——即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 解读: 1.高考再怎么重要,也是教育的一环,都必须服从于我国教育“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 2.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是为了给高等学校尤其是高水平大学挑选合适人才,试题必须有难度,能将不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不能认为高考要改革了、上大学容易了,命题难度就会下降。 3.“导向教学”其实就是说“高考=教学的指挥棒”,不论是高中教学还是初中、小学教学,都要紧盯这根指挥棒。 (二)“四层”——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回答了高考“考什么”的问题。 (1)第一圈层“必备知识”——强调考查学生长期学习的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是学生今后进入大学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所必须掌握的。 【解读】高考尽管是选拔性考试,但也至少有60%的基础题。这些题目考查的就是基础性、通用性知识。这些知识绝大部分都在教材上有明确体现,考生们在一轮复习期间,首先就是要对照考纲,把每科考点涉及的这些基础性、通用性知识记熟、掌握。 ( 2 )第二圈层“关键能力”重点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学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社会的至关重要的能力。 ( 3 )第三圈层“学科素养”:知识和能力在特定情境和环境下的交流、学习、表现、运用。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

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呈现

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呈现 近几年,核心素养成为了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个关键词,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素养是指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其核心素养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习惯,在平时教学中,着眼于改革和优化现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一、着眼能力,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 (一)引导质疑,激活思维 显而易见,问题是学习的先导,语文课堂上创设环境,激发学生提问的愿望,利用文本资源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难点重点质疑,抓住矛盾处、异常处质疑,抓住文题质疑,抓住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句质疑,提出与课文主要内容相关的质疑,多角度,多方位发问,并引导学生学会多途径解决问题。无独有偶,陶行之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也提出:“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 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巴尔扎克对世人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意义的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就问个为什么。” (二)文本对话,读中悟情。 语文教学是一首诗,一首激情澎湃的诗,语文课要体现“书声琅琅,情意浓浓”。《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深刻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阅读、积极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对文本读得越多,想得越深,自然感悟就越丰富。 (三)想象入手,入文入境。 想象是学生把文字变成形象的再创造过程。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的 翅膀,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再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作品中的人物,设身处地去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语言文字进行想象,走进了作者的心灵深处,更深的体会了情感。 二、走进语文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

语文高考作文题汇总

2012年语文高考作文题今天公布,以下是各地的汇总: 2012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题:《放下顾虑》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 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子,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 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 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2年安徽高考作文题:《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 材料题,一个梯子竖在那里,有人在梯子上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梯子不用时 请横着放,请考生根据这段材料写一篇作文。 201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心灵中闪过的微光》 今天上午,上海 5.5万高考生怀揣梦想踏进考场。作为高考首场大戏,语文的作文命题历来备受关注。今天11时30分,上海教育考试院通过微博如期公布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

今年上海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 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2012年江西省高考作文题:《别想你没拥有什么》 6月7日上午,大江网记者从江西高考考场外获悉,今年江西高考语文大作文是要 求考生围绕“你不要想着你没有拥有什么,而要想着你拥有什么”、“你不要想着你现在拥有什么,而要想着你没有拥有什么”两个主题,选择展开议论,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议论文;小作文的主题跟音乐有关,字数200字左右。 2012年广东省高考作文题:你想生活的时代 2012年四川省高考作文题:关于水的讨论 一则关于水的诗歌材料,从象征意义,人生意义对一滴水进行了阐释,要求考生围绕“水”为话题 展开作文。 2012年重庆高考作文题:拯救冷库工人 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真实故事。

北京卷高考作文题评析完整版

站在高考作文命题的制高点 ——2017年北京高考作文题评析(《语文月刊》2017年8月第8期) 北京市育才学校杨明鲜 作文题: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等都需要纽带。 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 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 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说纽带”和“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一出,立刻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引发了热议。经过三年的实践探索,北京高考作文命题更加成熟、稳健、鲜明、坚定。在形式上,继续采用“二选一”的命题形式,将形象思维命题和抽象思维命题组配起来,尊重考生个性的差异,关注考生思维方式的差异,这样设置,体现了考题的公正性、合理性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让考生都有话说,利于人才选拔。在内容上,注重精神层面的引领、教化和构建,体现着为天地立心的精神,也就是为社会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精神价值系统。在写作教学上,坚持从单纯的外部限制转向内在的写作思维引导,也就是注重写作的心理生成规律,注重写作核心素养的形成,使高考作文的写作成为独具匠心的写作引导训练。由此2017年北京高考作文占据了高考作文命题的制高点。 一、“共和国,我为你拍照”评析 近三年来北京高考作文题,在检测学生写作水平的同时,对记叙文的写作进行了深层次的思维引导,对学生写作和老师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2017年北京市高考作文题“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依然站在高考作文命题的制高点,为作文的教与学指点迷津。 (一)场景串联组合。 2017年北京高考作文引导语“……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写作要求“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要写好这篇作文,考生就要善于选取场景,善于组合场景,表达思想感情。这些要求其实是引导师生认识记叙文写作的一个重要规律:单从技术层面看,场景串联组合是高中记叙文写作的核心技术。高明的作者总是截取一些场景精心设计,简练揣摩,准确描写,通过场景串联组合,完美地表现思想情感。 高考前总有大批考生越来越不敢写记叙文,越来越不会写记叙文,甚至听的讲座越多越无所适从。造成作文教学如此尴尬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记叙文写作规律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以致以偏概全,使记叙文写作陷入误区。 强调用“倒金字塔”写记叙文,以期突出重点者有之;强调用“三一律”写记叙文,以期剪裁集中者有之;强调用“悬念巧合,一波三折”,以期引人耳目者有之……这些技术,在作文训练中用一用是无可厚非的,但倘若以此为作文准则,以此为作文评分标准,就会把学生的记叙文写作引入死胡同。 众所周知,消息可以看作记叙文的一个种类,而“倒金字塔”仅仅是消息写作的结构形式之一,消息的结构形式有:倒金字塔式、时间顺序式、对比式、评述式、问答式等等,把

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 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 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具体到语文学科,其核心 素养主要包括四方面: 1.语言建构与运用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指出:“语言是一种关系。”语言的产生是因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社会关系,有交往的需要,而语言文字恰好实现了这种关系与需要,这才显示出语言的价值。语言的建构可以理解为构造一个合乎语法的句子,说出一句在一个语言集团中能被理解的句子,这是一个具有语言资质的主体所必须具有的能力。具备语言的建构并不意味着就能恰当实现运用。语言的运用实际上是以相互理解为目标的。语言必须满足一些语用学、商谈伦理等规范才能实现交往的意义。 从语文学科角度出发,“语言建构与运用”这项核心素养,可理解为“出于真诚对话的愿望,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形式与话语意图;精 确妥贴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以进行最有效的交流。” 2.思维发展与品质 思维最初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 程。童年期思维的发展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比较稳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形成,青少年期思维的发展过程中抽象逻

辑思维逐步占优势,辩证逻辑思维得到发展。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 思维的个性特征。思维品质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 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六个方面。优秀的思维品质来源于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为什么要以思维发展与品质为核心素养?因为语文课 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多项综合的实践能力。而要在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本身就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因为汉语的内部结构、包含的各种信息都很 复杂,这项工作的进行离不开思维的发展。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以及思维发展的特点来改进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抓住初中阶段是从初级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进行有效的教学,培养好学生的思维品质。 3.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汉语中的字词很多都带有传统文化基因, 红梅”等,有的会自然引 月”“ 黄河”“ 有的明显有象征意义,比如“长江”“ 发某种联想,如“柳”与“留”、“青”与“情”等等,只有解读、理解并传承这些文化密码,我们才能读懂汉语的丰富意蕴。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文化史是多民族发展的共生体,中国古代经历了数次民族之间的战争,汉语无形之中经历了多民族的激变、融合,这些因素影响了汉语文化的传承积淀。如在苏武牧羊、昭君出塞、岳 飞抗金等史实中留下了很多精神文化,千百年来为人传颂不已,很多词语的背后都蕴含着一段历史典故。再如,满汉两民族之间利益的争

语文课堂如何培养 学生核心素养

语文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老师的培养。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兴趣,学生心中才能产生学习的欲望,才会主动去探究、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我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我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感染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激发起学好语文的兴趣和情感,进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二、习惯 好的习惯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进而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教师要努力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既要正面引导,也需要强制养成。 对于学生来说,以下八个方面的习惯首当其冲:一、主动、刻苦学习的习惯;二、细心认真的习惯。三、勤于动手、动笔、动脑的习惯;四、大胆说普通话,规范、整洁写字的习惯; 五、爱惜书本文具的习惯;六、好问的习惯;七、在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的习惯;八、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的习惯。 培养习惯,要悉心引导,严格要求,点点滴滴到位。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学生的语文学习也就稳步提高了。 三、课堂 语文课堂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如何创设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就需要教师的课前精心准备,课上灵活机智,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语文课堂要让学生参与获得知识的全过程,尝到探求知识的乐趣,并努力把外在的兴趣引向内在的兴趣。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激发他们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 四、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活动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成为语文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厚实学生的文化底蕴,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其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每日一句、每周一诗”活动,古诗名句、歇后语、成语典故,名言名句等,使学生在积累展示的过程中发现了汉字里蕴含的审美价值,找到了学习的乐趣,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开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情。 2、经典诵读活动。结合我校的“诵读经典,文化健身”的主题活动,我在班内开展不定期的

广东省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广东省语文高考作文题 目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2014年广东省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篇一:广东2002-2012年语文高考作文题题目】 广东2002-2012年高考作文题 2002年:心灵的选择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一位登山者途中遇到暴风雪,他深知如果找不到避风之处必死无疑。他走啊走,突然脚下碰到一个僵硬的东西,他扒开雪地一看,原来是一个冻僵的人。他想:是救他呢还是继续前行经过心灵翻江倒海的思量之后,他毅然决定救这个人。于是,他脱下手套,开始给那个冻僵的人全身探摩。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把他救醒了。于是,两人搀扶着走出雪地。也许不一定人人能够碰到这样的生死选择,但是我们在生活中所遇所见所听也会面临一些触动心灵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选择为什么会作这样的选择 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得抄袭作文,范围不要超出这个内容之外。 2003年:感情亲疏和认识事物 宋国有一富商,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冲倒了,他的儿子说:“不修好,就会有人来偷窃。”邻居的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商家的东西被偷不少。富商称赞儿子聪明,反而怀疑东西是邻居偷的。

这是韩非子的一个寓言,直至今日仍有类似的故事,或与之情况不同甚至相反的故事。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人的感情的亲疏与认识事物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有什么关系呢 请以《感情亲疏和认识事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内容符合话题范围立意自定、体裁不限、800字以上。 2004年:语言与沟通 以寓言《郁离子?冯父》改编的一篇100多字的短文,要求写一篇语言与沟通为主题的作文。 材料内容(大意):古代时,东瓯(指浙江南部沿海一带)经常发生火灾。当地人为此很烦恼,却没有办法。一位商人到了晋国,听说当地有一位叫冯父的人,善于搏虎,非常出名。由于东瓯的方言与晋国不同,当地“虎”与“火”读音一样,商人以为冯父善于对付 火灾,报告国王,将其请到东瓯。冯父到东瓯后,又发生了火灾,东瓯人将冯父往火里推,结果冯父被烧死。 由于到异地后语言不通,沟通产生误解,导致一人葬身火海,体现了语言对人们沟通带来的巨大影响。

浅谈如何在课堂上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浅谈如何在课堂上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既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抓好学生的基本功——听、说、读、写,又要进行文化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那么如何在课堂上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呢? 一、尊重自然天性,激发学习兴趣 于漪老师曾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学生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由此可见,好的课堂导入应该能吸引学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导入应紧扣课题,如:典故讲解,一个成语,一句歌唱,生活俗语……不管我们采用哪一种,都应该以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唤起学生的兴趣为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其自然而愉快地接受知识。 我认为,语文素养在课堂上应当帮助学生对于文中重点词、句、段,依靠文本,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能力。如在学习《长城》时,学到那一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

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时,我要求学生多读以至成诵。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还可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好像自己就在旁边看着古代劳动人民正在用汗水和血泪修筑长城。孩子们每一次的朗读无不生成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着作者那颗对古代劳动人民无比敬佩的心。朗读可以说是在培养学生的一种人文精神。因为在反复的朗读中,孩子们的朗读水平在逐渐提高,这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另一方面,朗读中渗透了浓烈的情感,孩子们从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中产生对他们的敬佩,进而感到骄傲、自豪。这是人文主义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 二、采取个性朗读,深入理解文本 朗读,是指:“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阅读是个性化的体会,每个人都文本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只要他们带着自身的体会朗读课文,才能真正理解文本,在朗读中提高阅读能力。那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依靠文本、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来培养学生养良好的语感能力,最终达成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我在教《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时,我就非常注重学生个性的化的朗读。这篇课文中,父亲对儿子说“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在文中多次出现。也正是由于父亲对儿子的这句承诺,父亲将儿子从废墟中救

历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2008-2017

【全国卷1】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全国卷2】 语文作文是6个古诗句选2个或者3个,自行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全国卷3】 我与高考,让考生以?我的高考?或?我看高考?为副标题,谈下自己对高考的看法。 【北京】 1.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都需要纽带。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显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 【山东】 书店24小时营业,不赶走任何人,书店夜间允许各群体的人进入…… 【上海】 上海高考作文题:预测。有人相信预测,有人不相信,你怎么看呢? 【江苏】 车有各种类型,车来车往,车传递着真情,承载着时代的变迁,折射人世的变化,道出人生的哲理。请以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天津】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 【浙江】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完整版)2017年高考北京语文卷微作文导写

让名著阅读点亮语文 ——2017年高考北京语文卷微作文导写 微作文题目: 1、《根河之恋》里,鄂温克人从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的生活,《平凡的世界》里也有类似的故事。请你从中选取一个例子叙述情节,并做简要点评。 让名著阅读点亮语文——2017年高考北京语文卷微作文导写要求:符合原著内容,条理清楚。 2、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来比喻她,并能需要通过这样的比喻的理由。 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 3、如果请你从《边城》里的翠翠、《红岩》里的江姐、《一件小事》里的人力车夫、《老人与海》里的桑地亚哥之中选择一人,依据某个特定情境,为他(她)设计一尊雕像,你将怎样设计呢?要求:描述雕像的体态、外貌、神情等特征,并依据原著说明设计的意图。 导写 “微写作”发端于“微博”,旨在一滴水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精准审题,以小见大,在180字内展现文字精雕细刻之美,是微写作的命题初衷。经过多次训练,考生对这一写作形式大多熟悉,但也容易形成“套路”写作。这就要求在审题和选材上下功夫。“微”中显个性,“微”中抒性灵,短小篇幅,窥得写作一斑,因此审题乃微写作斩获高分的第一要务。读题中圈定题干关键信息、核心话题、指定意象,审清题干中的写作要求,起笔直击题干中心,不在细枝末节上消磨耽误。 微写作和名著阅读的结合已经是一个被广泛练习过的考查形式了。同时,本次微写作将六本必读名著分散到三个小题中由学生任选,可以说也是在为学生降低难度,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感受深刻的名著与人物来进行写作。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与名著阅读的考点结合,今年的微写作在文体要求上显得比较模糊。学生更应该有意识地明确每个题目的写作任务:“简述情节并简要评论”的介绍性文段应当以清晰明确为佳,“以花喻人并陈述理由”的议论性文段应当以分析说理为主,“描述雕像及其意图”的抒情性文段,应致力于优美动人。 第一篇 要求选取“从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生活”的情节,进行叙述和点评;这就要求学生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2f11763255.html,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作者:王永林 来源:《读与写·教师版》2019年第02期 摘要:近年来,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师逐渐意识到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语文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实现文化创新与传承的基础保障,对学生今后的长足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本文就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展开探讨。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培养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2-0140-01 引言:现如今,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革新与完善,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更好地满足新时期学生的发展需求,因而积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措施至关重要。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设计更贴合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增强学生的语言构建水平,提升学生的鉴赏审美能力,从而在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促进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长远发展。 1.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良好的语文素养会使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变得轻松自如,语文教材中不乏会有一些经典之作,文章中往往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可以在学习中置身于文中,体验文章的语言美,感受作者情感发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对待事物的看法,让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和健全的思想。在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于社会的现象有明确的分辨能力,让学生懂得发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 2.核心素养概述 素养主要指的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素养集中表现在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和个人能力上。素养要求人们明确自己的学习能力、处世态度以及思想品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将教学与学生的潜能有机结合,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优势,培养学生学习性知识和融人新环境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学识修养的培养中,应将重点放在优秀品性的培养上,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告别了传统教学模式,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知识的应用上,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3.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具有良好的语感;能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能将自己获得的语言材料整合成为有结构的系统;能理解并掌握汉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能凭借语感和语言运用规律有效地完成交际活动;能依据具体的语言情境有效地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与不同的对象交流沟通,能将具体的语言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能通过梳理和整合,将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富有个性的具体的语文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

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因此,思维发展与提升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能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形象,并能有依据、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现;能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分析、判别语言,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与人交流沟通,准确、清晰、生动、有逻辑性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言语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能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 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 语文活动是人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并逐渐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因此,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学生语

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2016年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最终确定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作为一线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又将如何实现这些目标?下面我将谈一谈我平时的一些做法。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 一、设计预习卡片,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核心素养中提到学生学会学习指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的综合表现,具体有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而预习卡的各项设计正是围绕着这些要点而进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搜集资料让学生能有效的获取、评估和使用信息,主动适应“互联网+”的社会趋势。 自从我担任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面对这群古灵精怪的小不点儿,我就开始酝酿怎样带领他们走进预习这扇大门,而我的计划正式实施,是在他们成为小学生两个月之后。我设计的预习卡旨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下面我带领着大家一起看看预习卡的内容。 “我会读”板块旨在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识字能力。要求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家长倾听后签字或写评语。家长对孩子有了关注,他们的学习劲头也就更足了;“我敢猜”板块旨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主要针对古诗学习,让孩子们大胆猜测古诗相关内容。“我想画”板块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提高了想象力。通过画笔描绘他们脑海中的课文,描绘他们眼中的世界。将语文和美术有效整合,这是一种多么美的享受!为了增加学生阅读量,培养课外阅读兴趣,我在预习卡的最后,加入了“日有所诵”的内容。

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汇编

2013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汇编 2013上海高考作文题出炉 今年上海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广东高考作文题材料: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慈善事业。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四川:过一个平衡的生活 有人说: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针对这种说法,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文体自选; 2、不得抄袭,不得套装; 3、用规范汉书书写。 江西高考作文题

2013年江西高考作文题出炉,今年江西高考作文题目为要求考生围绕“中学时代,学生有三怕:一怕奥数,二怕英语,三怕周树人,但有些学生却喜欢前面的‘两怕’。”这一现象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议论,也可以记叙,题目自拟,字数700。 2013年安徽高考作文题:围绕哲人的一句话写作文 2013年安徽高考作文题:围绕一位哲人的一句话:“有些人只看见已经发生的事情,并且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则常常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根据萧伯纳这句名言写一篇材料作文。 2013浙江省高考作文:三句话看青春 今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题为——三句话看青春。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的。英国作家说,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美国作家说,世界将失去海底王国,一般失去伟大的王国就是成人。根据材料作文。 2013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爱迪生如何看手机 材料作文,材料为两个科学家对话,爱迪生回到21世纪对手机怎么看,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 2013年辽宁卷高考作文题 一位年轻人事业无成非常郁闷,一天他在海滩上遇到一位老人。老人抓起一把沙子扔在沙滩上,问“你能找到吗?”,年轻人说不能。老人又抓起一颗珍珠扔在沙滩上,问“这回呢?”,年轻人说能。年轻人恍然大悟,一个人,只有做珍珠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

2016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全国卷Ⅰ】:奖惩之后(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安徽、福建)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南昌校园:考得好的头发少,差的头发多。最佳题目一【聪明绝顶】;最佳题目二【左手小学,右手大学】 @未来酱酱酱酱酱酱酱:《要么用口,要么用手》 @lizzZf:难道不是左边的高中生,右边的是大学生?我感觉右边多考了一分!! @天下信用:左边有唇印,结果考试少了两分,右边有巴掌印,反而高了6分,那说明巴掌使人进步,亲吻使人懈怠 @今天不是星期天吗::有一次考试我考了55分,看到同座考了100分,激动的亲了他一口,结果他打了我一巴掌。后来我同桌看到我考了61分及格了,不挂科了,激动的亲了我一口,我一想:上次我亲他被他打了,不行,不能亏!于是,反手就给了他一巴! @高振雄:我的两个观点:①求学不是求分数;②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 制。(因为成绩不好就打小孩,情节十分恶劣,并且我建议该家长看一下心理医生。) @梦与落叶:标准因人而异,对待弱者格外宽容,对待强者格外挑剔。 @La-tour--Eiffel:段子手的春天【全国卷II】:语文素养(适用地区:贵州、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广西、内蒙

古、新疆、云南、陕西、重庆、海南)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常是常志航的常:这是毕业论文吗?要一万多字呢,语文试卷够用吗? @小宜宜仔:机智我我用了大量网络词语,例如duang,你妹,屌丝,友尽,约吗,切克闹,然并卵,狗带,主要看气质,怪我咯,小鲜肉,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现在越想越不对劲,没事了我睡了,明年加油。。。 @熙熙的竹马:提高语文素养……多读诗什么的、然后举几个古人的例子、妥妥的又是一篇议论文 @Mine-deer_:高考体制你和我谈语文素质? @削有味儿:这作文出的不走心所以我也写的不走心【全国卷III】:小羽创业(试用地区:四川省)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 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