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唯识三字经

唯识三字经

目次

佛教心理学─唯识三字经释论 (3)

一、自叙 (3)

二、唯识三字经 (3)

(一)心王(颂1?9) (4)

(二)心所(颂10?23) (4)

(三)识分(颂24?29) (4)

(四)识变(颂30?33) (5)

(五)四缘(颂34?37) (5)

(六)三量(颂38?41) (5)

(七)三境(颂42?49) (5)

(八)三自性(颂50?52) (6)

(九)三无性(颂53?57) (6)

(十)所依经论(颂58?67) (6)

(十一)西竺创宗(颂68?71) (6)

(十二)震旦传承(颂72?81) (6)

(十三)结劝修学(颂82?85) (7)

三、唯识三字经释论 (7)

(一)心王(颂1?9) (8)

(二)心所(颂10?23) (12)

(三)识分(颂24?29) (17)

(四)识变(颂30?33) (18)

(五)四缘(颂34?37) (19)

(六)三量(颂38?41) (21)

(七)三境(颂42?49) (21)

(八)三自性(颂50?52) (23)

(九)三无性(颂53?57) (23)

53.依三性立三无相无性遍计虚 (23)

(十)所依经论(颂58?67) (24)

(十一)西竺创宗(颂68?71) (26)

(十二)震旦传承(颂72?81) (26)

(十三)结劝修学(颂82?85) (28)

四、唯识三字经讲录 (28)

(一)释作书之缘 (29)

(二)解唯识字义 (29)

(三)言唯识之学 (30)

(四)随释藏识 (30)

(五)前六识及第七第八识 (32)

(六)心所 (34)

(七)识之四分 (37)

(八)四缘 (38)

(九)三量 (39)

(十)三境 (40)

(十一)三自性 (41)

(十二)三无性 (42)

(十三)经论 (43)

(十四)历史及结论 (43)

佛教心理学─唯识三字经释论

唐大圆先生着

释惠敏讲于2000年6月暑修会

一、自叙

昔世尊说经,多分是颂;弟子结集,欲明颂意,更作长行。至菩萨造论,如世亲有唯识三十颂及二十颂,或自造释论,或后人造,后人造者每不解颂主意,论即难定。又或依自识变,见与颂异,颂释意别,饮水分河。如明吹万老人作佛教三字经,意在启蒙,本既未善,后人作解,臭味尤别。余今以佛学之高妙在唯识,不可不有善巧方便,开示童蒙,因仿例作三字经一书。以经唯佛说,颂通菩萨,又经多是颂,匡谬正俗,当名三字颂。颂既即经,应自论释,以免他解纷歧,故颂后付论,顺经论式,亦不失俗,益夫俗教。孔子犹言:吾从众,无可无不可;或有教无类。至唯识之学,峻极无上,深言自利尚易,若浅言利他,欲有教无类,与无可无不可则难,是唯从众,名善方便矣。吾偶思墨子有经上下,复自作说;韩非内外储,亦别说经。彼皆俗士而乃有此,况吾学佛行菩萨道,不能不从众而随顺众生,故此藉三字经颂唯识,不可以已。吾又尝俯仰今古,慨然发愿曰:将使唯识之学行于此世,成为常识,则此三字经之颂,盖其权舆矣!

按金刚经云:「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法不能定说者,以对机不同故。对机亦有时处等种种差别,则此颂之释,亦可随读者讲者不同,而有无量方便。昔人说尧典二字至十万言,俗书随自犹尔。至佛法之方便利他,则繁不厌杂,各有其用。以是义故,今虽自释,仍俟海内外大善知识,见仁见智,随缘讲说,更成释论;或修改本颂,令臻完善,趾予望之矣。大圆释竟复记。

二、唯识三字经

太虚法师鉴定唐大圆着

(一)心王(颂1~9)

1.人之初性无记非善恶名藏识

2.一切种皆摄藏万法本善恶详

3.种发动名现行七转识依止生

4.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味萌

5.身感触意知法此六识根尘挟

6.尘为境根能助十八界种各殊

7.第七识亦意根名末那我执深

8.第八识阿赖耶能所藏我爱者

9.此八识各自在号心王能主宰

(二)心所(颂10~23)

10.王相应有心所五十一种更伙

11.初遍行有五支触作意受想思

12.次别境亦五类欲胜解念定慧

13.善心所共十一信为首继惭愧

14.无贪等三根聚勤轻安不放逸

15.行蕴舍非舍受及不害无瞋有

16.根本惑六可辨贪瞋痴慢疑见

17.随顺恼有二十小中大堪分别

18.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与憍并

19.此自类各别起小随十麤猛尔

20.无惭愧自他辨中随宽遍不善

21.始掉举昏不信怠放逸失念侵

22.及散乱不正知染心遍八大随

23.四不定曰悔眠共寻伺善染兼

(三)识分(颂24~29)

24.唯识言摄心所各四分显量果

25.能分别名见分如明镜能鉴形

26.所分别相分起似人影生镜里

27.相见依名自证若镜体光影映

28.证自证喻镜背自证依善分配

29.三与四又互证故能去无穷病

(四)识变(颂30~33)

30.山河大微尘细皆识变如幻戏

31.人不知执实我与实法道已左

32.生烦恼及所知二障起佛性迷

33.真觉者佛菩萨说唯识破我法

(五)四缘(颂34~37)

34.识种子遍法界待众缘现行快

35.种生现名因缘见取相所缘缘

36.剎那续念生灭平等缘无间隔

37.此三余缘增上顺或违俱无障

(六)三量(颂38~41)

38.离名种现前取是现量无计度

39.藉众相观其义由比度量乃遂

40.现比谬量为非此三量能缘依

41.复有量曰圣言佛亲证更宜遵

(七)三境(颂42~49)

42.识所缘有三境不仗质名独影

43.缘兔角本来无随意变影自孤

44.缘无为或有质彼不生仍非实

45.带质境亦分二皆仗质真与似

46.真带质心缘心中间相两头森

47.似带质心缘色相从见一头得

48.性境生从实种既实体亦实用

49.前五识初剎那缘性境俱不差

(八)三自性(颂50~52)

50.缘生法依他起如幻现无自体

51.执实有成遍计所执妄性亦伪

52.从依他去计执名圆成自性实

(九)三无性(颂53~57)

53.依三性立三无相无性遍计虚

54.由依他生无性胜义无圆成应

55.此诸佛密意说因执有空对治

56.或不了复空执救恶取说唯识

57.唯识学广依他非空有极到家

(十)所依经论(颂58~67)

58.最胜法说在先大方广佛华严

59.解深密入楞伽并密严四来华

60.如来现毗达磨二未译其奈何

61.彼论藏有十支归一本瑜伽师

62.首百法略名数释体义五蕴麤

63.显扬论众义包广大义摄论高

64.别名数有杂集辨中边能离僻

65.二十论破邪山建法幢三十闲

66.庄严论严体义散归观瑜伽别

67.经共六论十一宗所依显真实

(十一)西竺创宗(颂68~71)

68.昔无着摄神通请弥勒兜率宫

69.降中印说五论无着阐世亲应

70.小入大论千部难兄弟耀千古

71.护法师释唯识戒贤嗣更尊特

(十二)震旦传承(颂72~81)

72.第六传至玄奘输震旦义无上

73.大弟子有窥基百部疏阐无遗

74.继惠沼及智周了义灯演秘求

75.后如理义演集撰义蕴有道邑

76.皆唐疏一贯承相宗备古未曾

77.唐以后禅为尚谈直指轻法相

78.台四教判通别贤首五大始列

79.既非圆又难习惑彼言共舍弃

80.研无人典籍堕宋元来成绝学

81.逊清末法运昌得遗籍自扶桑

(十三)结劝修学(颂82~85)

82.海禁开万国通科哲学西渐东

83.勤分析至极微独斯学当此机

84.聪慧者境研究观行深果成就

85.行既广果无边此暂止待余宣

已依三字句说颂八十五

愿阐唯识义遍界施法雨

三、唯识三字经释论

唐大圆造并释问:识是何物?

答: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心。

问:既是心,云何又叫作识呢?

答:但就他有认识物的作用言,又特名识。复次心的认识,就是分别。故佛经上解「识」字叫作明了分别,或简称曰了别。

问:唯识是何意义?

答:言唯识者,谓世界上所有的事事物物都无实体,不过是心识所变现的假相,故识上加唯字者,表示除识以外无一物也。

问:讲唯识有何等利益?

答:若世人都知一切事物是自心所变的假相,则但调伏自心,令一切外物都随自心转变,不必更向外面去贪求名利了。

问:这个道理中国儒书上亦有么?

答:唯识的理,儒书上亦稍有少分。如云自求多福,在我而已。又云: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又云: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等说法,好像都见得有「外境随自心转变」的意思,就与唯识相近了。复次世人不解一切唯识的道理,所以人人妄想向外面贪求,及乎贪求不得,遂起争夺战斗,弄得天下大乱,痛苦不堪。皆可总括一句曰:这都是错用心了。我今谈唯识的好处,亦可简单一句曰:不过是善用心而已。

今世错用了心的,虽不分老少都是,尤其是青年辈,错得很远,不可不速谋救济。又彼青年辈的脑筋很简单,太难了解的书,多不肯读。所以我既用浅语将唯识的道理作了三字经,如今又来作这浅释,不由悲心大发的祷祝曰:万望我最可敬爱的青年们,从此且善用心咧!

(一)心王(颂1~9)

1.人之初性无记非善恶名藏识

孟子说人的性善,荀子说人的性恶,我以为都不是的。何以见得呢?性是有一定的意思,若世人的性一定是善,则世间当无恶人了;一定是恶,世间亦当无善人了。但依唯识的理说,则「人」「初」生的时候,其「性」都是「无记」。何谓无记呢?谓其性不是善,又不是恶,是无「善恶」可记别的。这无记的心性,唯识家特为安名,叫作阿赖耶识,译云「藏识」。

2.一切种皆摄藏万法本善恶详

云何叫作藏识呢?谓世间出世间「一切」事事物物的「种」子,都包「藏」在这识中,俗人叫作事物者,佛经上特安一总名,叫作「法」。因此又可说这藏事物的识,为万法的根「本」。然当注意的,藏识虽是无记,其中所藏万法的种子,仍有「善恶」之分。藏识无记,比如一玻璃瓶,其所藏五谷等众多种子,仍可「详」分好丑。

3.种发动名现行七转识依止生

识的「种」子,不过是一种功能,平常深藏不露,无相貌可看见的。要到他「发动」生果的时候,叫作种子起「现行」,意谓是这种子现出行为来,乃始有形相可见。譬如某人有贪财的种子,平日总看他不出,及遇到那里有钱的时候,他就要起身去拿的。于是乎乃知此人的贪种子已发动起现行了。如图:

藏识为识的根本,故名本识。以外更有「七」个识,因其转变无常,特名「转识」。这等识的种子,都「止」住在藏识内,故其起现行时,亦即「依」藏识而发「生」。今作一喻:藏识如旅店,前七转识如旅客。当知旅客都各有父母所生,亦即前七识及诸法皆有自己的种子藏在本识内,有时能从藏识中起现行。如图:

4.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味萌

云何叫作「七」个「转识」呢?一者「眼」根对「色」尘时,挟生一种能「见」的作用,叫作眼识;二者「耳」根对「声」尘时,挟生能「闻」的耳识;三者「鼻」根对「香」尘时,挟生能「嗅」的鼻识;四者「舌」根对「味」尘时,挟生能尝的舌识;五者「身」根对「触」尘时,挟生能「感」的身识。

5.身感触意知法此六识根尘挟

六者「意」根对「法」尘时,挟生能「知」的意识。以色等六「尘」在外,对在内的眼等六「根」,于其中间「挟」生「六识」,故偈云:「根尘挟」也。

6.尘为境根能助十八界种各殊

色声香味触法等六,是微尘所成,名叫六「尘」。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各各所缘的「境」。至于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本不是直接能生六

识的,不过有资「助」六识起现行的功能,则名曰:六根。这外六尘、内六根,合中间所发生的六识,统名曰:「十八界」。界就是种子异名,故知十八界各有不同的「种」子。

(内)根---------眼耳鼻舌身意

↓↓↓↓↓↓

(中)识---------眼耳鼻舌身意

↑↑↑↑↑↑

(外)尘---------色声香味触法

7.第七识亦意根名末那我执深

眼耳鼻舌身等前五根,都是地水火风四大所造的清净色法,名叫五净色根,附着于肉眼等上,视之不见,略与生理学家所说的神经相似;其肉眼等看得见的五根,别名浮尘根,又叫作根依处。至第六意识,既无根依处,又无净色根,就以「第七」末那「识」叫作「意根」。以是当知「末那」一物有两个名字,就能了别的作用言,名第七识;就能生长的作用言,又名第六意根。末那此译云意,有思量义,谓常思量第八识,「执」他为「我」。又以各识的次第言,前五识在最外,第八识在最内,故偈特言我执深也。

8.第八识阿赖耶能所藏我爱者

「第八识」梵名「阿赖耶」,此译云藏识。藏有三义:一者此识能藏一切法的种子,叫作「能」藏;二者即就这所藏的种子言,又叫作「所」「藏」;三者第七末那识常贪此识,执着为我,故又名「我爱」执藏。如图:

9.八为主各自在号心王能主宰

此前所说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识,共有「八」种。各自「为主」,亦能「自在」现行,不要依赖别的识,故特「号」曰「心王」,即谓其「能」自「主宰」及割断的意思。

(二)心所(颂10~23)

10.王相应有心所五十一种更伙

又有但随从心「王」而起,不能自由自在者,就叫作心所有法,或单称「心所」。若心所与心王同时缘一个境界,就叫作「相应」。例如眼看花,起贪爱心的时候,这看是眼识心王的作用,其贪爱就是与眼识相应的心所。这与心王相应的心所,总计其数,共有六位「五十一」种。表如下:

一、遍行五

二、别境五

相应三、善十一

心所四、根本烦恼六

五、随烦恼二十

六、不定四

11.初遍行有五支触作意受想思

最「初」第一位的心所名「遍行」者,谓其遍一切处皆得相应也。这位心所,共「有五」个,其五个的相貌云何呢?可用眼识为例说之:比如眼看花时,最初令眼识与花相触着的作用,就叫「触」心所;既触着了,必起作一意去看,就叫「作意」心所;既作意去看,心感受或苦或乐,是名「受」心所;既有感受,就能想象那花的相貌,叫作「想」心所;既取其相,将更思维这花好看,如何得归我就好,这等妄念造作,都叫作「思」心所。

12.次别境亦五类欲胜解念定慧

「次」第二位亦有「五」心所,因其不能遍行,但各个缘差别不同的境界而生起,就叫作「别境」心所,亦可举一例说明他:比如我们缘所乐求学的境,将欲读书,就叫作「欲」心所;缘决定境,使所读的书明白了解,叫作「胜解」心所;缘从前读过书的境,如今尚能记忆,这就叫作「念」心所;若缘所观书的境,得一心不乱时,叫作「定」心所;缘这定境能发

生智慧,就叫作「慧」心所。

13.善心所共十一信为首继惭愧

次第三位名「善心所」,「共十一」种。起「首」一个,就叫作「信」,如吾人信佛法真理,实行能得佛果,则一切善法,都从之生,所以信就是善法的头一个。其次「继」信以后,则有「惭」心所及「愧」心所。这两个心所,都以羞耻过恶为相,不过惭就对自己言,如儒书上所谓行己有耻的意思;愧就对他人言,如所云耻不若人的意思。若再粗显说,则惭就是说对自己不住;愧就是说对他人不起。

14.无贪等三根聚勤轻安不放逸

其次第四个心所,叫作「无贪」,谓对于财及法,都不贪着;五无瞋,谓对于逆意的苦境不瞋恚;六无痴,谓于诸事理明了不昧。这三种又合名曰「三」善「根」。七「勤」,就是精进,谓勇于修善断恶者是;八「轻安」,谓身心轻快安适,堪任有为;九「不放逸」,谓即依前面的三善根及勤有防恶修善的功能者,则更为安一名叫作不放逸。

15.行蕴舍非舍受及不害无瞋有

十行舍,谓色受想「行」识五「蕴」中有两种「舍」:一为苦乐舍三受蕴中的「舍受」,则是无记性;一为行蕴中的行舍,能令其心始而平等,继而正直,终至无功用住,乃是善法。此可比如吾人行路,当先舍了已到的一步,方能进前一步,修行亦然,随行随舍,不可执滞。与金刚经所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可相发明。十一「不害」,谓不损害有情,这就是依「无瞋」心所不断物命的一面假立的,故偈言由无瞋而有。

16.根本惑六可辨贪瞋痴慢疑见

次第四位叫作烦恼心所,谓这心所能使人烦燥扰恼的,又叫「惑」;以是烦恼的「根本」,复称根本烦恼。共有「六」种「可辨」:一者贪着财法不舍,就叫作「贪」心所;二者遇苦境起瞋恚心,叫作「瞋」心所;三者于事理不能明解,叫作「痴」心所;四者自恃才学,藐视他人,叫作「慢」心所;五者于诸事理犹豫不决,叫作「疑」心所;六者于诸谛理,颠倒推度,能障善见,叫作恶「见」心所。此又分为五种:一萨遮耶见,译言伪

身见,谓于自身执为有我,或执是我所有的;二边执见,谓于所执之我,复执为是常住不灭的,名常边,或执为死后断灭的,名断边;三邪见,即是不信因果及不信修行及成佛的;四见取,即自己固执一见以为最胜,能得解脱的;五戒禁取,如印度外道,有妄执不食牛肉狗肉等戒,以为可得成道的。

17.随顺恼有二十小中大堪分别

次第五位叫作「随烦恼」,谓是根本烦恼之枝叶,随从根本烦恼而起者,喻如树木之根本与枝叶然。

这随烦恼共「有二十」种,若详言之,又可分别为「小」随烦恼、「中」随烦恼、「大」随烦恼三种。

18.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与憍并

一曰「忿」,即对现前不饶益境起愤发暴恶相;二「恨」,已经愤发,怀恶不舍;三「覆」,隐藏自己的过错;四「恼」,忿恨为先,速触暴热;五「嫉」,妒忌他人荣利;六「悭」,耽着财法不舍;七「诳」,为求利誉,假现有德;八「谄」,假设异相以罔冒他;九「害」,损恼有情;十「憍」,于自盛事,深生染着。

19.此自类各别起小随十麤猛尔

这「十」个随烦恼所以叫作「小随」者,以其性最「麤猛」,不与他类同起,只能自类「各」个「别起」的。

20.无惭愧自他辨中随宽遍不善

十一「无惭」,谓有过罪,不怕对「自」己不起;十二无「愧」,谓有罪过,不怕对「他」人不住。这两个心所,都是不顾羞耻的意思,但对自己叫作无惭,对他人就叫作无愧。又因此二心所,能「遍」于「不善」心所中,都得相应同起,较前小随烦恼的范围「宽」,故特叫作「中随」烦恼。

21.始掉举昏不信怠放逸失念侵

十三「掉举」,谓令心缘境浮燥不寂静;十四「惛」沈,谓令心于境惛昧沈下;十五「不信」,即善中信之反;十六懈「怠」,即善中勤之反;十七「放逸」,即善中不放逸之反;十八「失念」,即别境中念之反。

22.及散乱不正知染心遍八大随

十九「散乱」,令心流荡,能障正定;二十「不正知」,谬解所观境,能障正知。从掉举起至不正知,这「八」个心所,能于恶及无记的「染心」中,皆得相应同起,则其范围较中随更大,就叫作「大随」烦恼。兹将随烦恼共图于下:

23.四不定曰悔眠共寻伺善染兼

次第六位叫作不定心所,谓「不定」是「善」,不定是「染」。共有「四」种:一曰「悔」,又名恶作,谓恶先所作,后再追悔,如追悔前未读书是善,追悔前未邪淫是恶等;二曰「眠」,谓睡眠,其心昧略,身不自在;三曰「寻」,谓如失物,急遽寻求,是寻心所;四曰「伺」,谓寻求未得,更细伺察,即伺心所。

(三)识分(颂24~29)

24.唯识言摄心所各四分显量果

说「唯识」这一句话,连「心所」一起包括在内,然如何不说唯心所呢?以心所常与心王相应,故仅说唯识心王已足,不必再说心所了。又这识与心所,若详细言之,都可分为「四」部「分」,凡识缘境,如以尺量物,若详察这四分,可以「显」出他所「量」得的「果」来。

25.能分别名见分如明镜能鉴形

识之「能分别」,如尺之能量,就叫作「见分」。又似「明」亮的「镜」子,「能鉴」照我们的「形」像一样。

26.所分别相分起似人影生镜里

其「所分别」的物,如尺所量之布,就叫作「相分」。又似我们的影像「生」于「镜」中一样。

27.相见依名自证若镜体光影映

至「见」、「相」二分所「依」而起的第三分,以其自己能证知有能缘的见分,就叫作「自证」分。可比那明「镜」的玻璃「体」,是「光」及「影」所依照「映」而起者。

28.证自证喻镜背自证依善分配

「证自证」分为「自证」分所「依」而起者,比如「镜」子的「背」面,亦是镜面所依而发光者。如此每一识或一心所皆有四分,当「善」为「分配」。

29.三与四又互证故能去无穷病

统观上说:第二见分,能缘第一相分;第三自证分,能缘第二见分;但第三自证分,见分不能证他,以见分有时是非量故,乃依道理建立第四证自证分,使他缘第三自证分而证之。然自证分既不是非量,又可令其证第四证自证分。如此「三与四」的两分,可「互」相「证」,「故」不要再建立第五分以下,可以免「去」「无穷」的过「病」。

相分

所缘

识分见分

相缘自证分

能缘及所缘

证自证分

(四)识变(颂30~33)

30.山河大微尘细皆识变如幻戏

依上种种道理看来,不论「山河」的广「大」,及「微尘」的「细」小,都是「识」所「变」现出来的假影,比「如幻戏」一般。

31.人不知执实我与实法道已左

但世「人不知」是识所变现的假影,遂妄「执」自身有「实」在能主宰的「我」,及世间家国政治等,是「实」在能轨持的「法」。如此颠倒着想,则与唯识的正当「道」理相「左」矣。

32.生烦恼及所知二障起佛性迷

因执有实我,则种种为我起贪瞋等烦恼,就「生」了一种障碍,名叫「烦恼」障;又因执有实法,则以自己所知家国政治等浅俗事为真实,不再去求知,复成了一种障碍,叫作「所知」障。有这「两」种「障」碍生「起」之后,就遮蔽了清净本然的「佛性」不能发光,故名曰佛性迷。

33.真觉者佛菩萨说唯识破我法

但众生虽迷了佛性,别有破迷开悟的「真」实大「觉者」,就是所谓「佛」,及次于佛的「菩萨」。或说经、或造论,特为众生「说」一切「唯识」之理,「破」他「我」执及其「法」执。

(五)四缘(颂34~37)

34.识种子遍法界待众缘现行快

如何知识能变现一切万法呢?当知「识」有「种子」,如世间谷麦等种子一般,但这种子虽无形相,而「遍」诸「法界」都是有的,尽藏在阿赖耶识中。不过种子藏在识中,不能无故或一时尽起现行,必须「待」有「众缘」凑合,使种子成熟了,则次第「现行」,亦最「快」速。

35.种生现名因缘见取相所缘缘

缘虽众多,约言之只有四种:一者如「种」子「生现」行时,这种子为现行的因,就叫此种子缘为「因缘」;二者如识的「见」分缘「取相」分时,这相分为能缘见分的所缘,如此就叫此相分为「所缘缘」。

36.剎那续念生灭平等缘无间隔

剎那者是佛典上说极短时间的名,这时间短至何等样子呢?俱舍论说壮士一弹指顷有六十五剎那,仁王经说一念中有九十剎那,可见这时间是短得无比了。佛说一切有为之法,都是「剎那」相「续」、念「念生灭」的,其生灭状态如图:

生灭生灭生灭

此谓在一剎那时间中,前念方生,随即灭了,引导后念来生,又复灭去。如此即生即灭,即灭即生。生灭相续之时间「平等」,又「无」他物「间隔」,故此第三名等无间缘。

37.此三余缘增上顺或违俱无障

除前「三」种缘以外,凡有此法能起增上作用于彼法者,就说此法为彼法的「增上」「缘」。如水土肥料,能使谷麦等种子发芽,即说此水土等为谷麦种的增上缘。又此缘之能增上某法,就是不障碍某法的生长,依此不障的意义又可分此缘为逆顺二种:「顺」增上缘,如上说水土等之对谷麦种子;逆增上缘,则如霜虽止绿叶之长,而不「障」碍其红叶之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