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欧姆定律的应用,变化量的关系

欧姆定律的应用,变化量的关系

欧姆定律的应用,变化量的关系

欧姆定律的应用,变化量的关系

欧姆定律优秀说课稿

一.说教材 1.地位与作用 欧姆定律是初中物理电学重要的基本定律,它将电流、电压、电阻 三个电学物理量有机地统一起来,同时,它的学习还将关系到电功、电功率等更多、更深内容的学习和应用,所以欧姆定律的内容具有 承上启下,起关键桥梁的作用。电学内容是物理中考的主要考点,而欧姆定律又是电学中的重点和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物理教学 中占有重要地位。 2.知识结构 (1)通过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推导出欧姆定律(2)会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二.说学生整体情况: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及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 题的能力,但对较复杂的问题不能主动探究,只能停留在较低的 层面上,其中,也有少部分学生思维较活跃,反应敏捷,能力较强。应对方法: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从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和要素上,获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特别是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三.说目标 1.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过程与方法(2)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归纳得出欧姆定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体验探究自然规律的曲折和乐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 习的兴趣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2.重、难点对于欧姆定律,《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理解”,并能进 行简单的计算,探究欧姆定律,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来处理多个量 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熟练地使用各种仪器、仪表(电压表、电流、滑动变阻器),包括正确连接线路,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

操作技巧都有较大的作用,因此,欧姆定律及其探究过程是本节重点。对学生来说,这个实验电路比较复杂,测量的数据较多,又要控制变量,操作起来比较麻烦,所以学生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欧姆 定律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实验器材教学方法分析:控制变量法、实验导学、合作探究、归纳结论教学仪器分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各种电阻丝、开关、导线、干电池 五.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我们知道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 大小,那么,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电压、电阻一定存在某种必然的 联系,它们之间究竟存在怎样定量的关系呢? 2.重难点突破 A.实验电路的设计我们选择一电阻R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通过这个电阻的电流、电阻两端的电压以及电阻大小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需要用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出流过电阻的电流,同时,在电路中还要接入一个滑动变阻器,以方便调节测出多组数据,得到可靠、科学的规律、结论。实验电路图设计如下: B.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在用实验研究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时,须应用控制变量法,具体地说,就是第一步,先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跟电压之间的变化关系第二步,再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流跟电阻之间的变化关系最后,综合可得到三个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C.实验探究过程中的操作问题把握按照以上控制变量法的思路,在第一步中先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实验操作过 程中,只要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依次改变电压的大小,即可得出 电流大小。操作过程思路清晰,操作简单。但在第二步中,当更换 不同电阻时,电阻两端的电压表示数会发生改变,需要调节滑动变 阻器来调回到原来的示数,以确保电压保持不变,但这一过程对学

17-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练习题

17-2 一、基础训练 1.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得 出表格中的一组数据。根据这组数据,可以得到 的结论是( )A.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B.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C. 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D.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一段导体两端加3 V 电压时,电流为0.6 A ,如果两端电压再增加 1.5 V 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7-1-1 3.当电路发生短路时,电路中的_________很大,会使导线的温度升高,严重时能造成_________。 4.将图7-1-1中的实物连成实物图。要求:L 1与L 2并联,电流表测电路中总电流,电压表只测灯L 2两端电压,滑动变阻器只用于改变灯L 2的亮度,并且滑片左移时灯L 2变亮。 5.小华学完电流、电压、电阻的有关知识后,在笔记本上记录了班上同学们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的一些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有电流通过的电阻两端,一定有电压存在 B.没有电流通过的导体,没有电阻 C.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电阻也为零 D.电路两端有电压时,电路中一定有电流 图7-1-2 6.小明同学连接了图7-1-2所示的实验电路。实验时,他注意比较了电路在开关闭合前、后的现象。下列符合观察事实的是( )A.开关闭合前、后,灯泡均能发光 B.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的 读数变小C.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的读数变小 D.开关闭合前、后,电压表读数均为电源电压 7.关于公式R=U/I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B 、流越大,导体电阻越小 C 、导体的电阻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之比 D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二、拓展延伸 1.如果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中,按照图7-1-5的电路图连接了电路,各表的正负接线柱和量程均正确,结果会( ) 图7-1-5 A.电流表被烧坏 B.电压表被烧坏C.电流表示数为0 D.电压表示数为0 2.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 V 时,通过的电流为0.1 A ,若将导体两端的电压再增加3 V ,通过导体的电流是____A ,则该导体的电阻为___;若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则该导体的电阻为___。 图7-1-6 3.(2010甘肃兰州模拟,22)如图7-1-6所示,电阻R 1=R 2=4 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S 1、S 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75 A ,此时电路是_________ 联电路,电路的总电阻是_________ Ω,当S 1闭合、S 2断开时,电路的总电阻是_________ Ω,电流表的示数是_________ A 。 4. (2010江苏泰州模拟,26)为了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小华设计了如图7-1-13所示的实验电路图。(1)实验选用的器材如图7-1-14所示,其中电源为两节新干电池,定值电阻为10 Ω,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0 Ω 2 A”的字样,则实验时电压表应选用的量程为_______ V ,电流表应选用的量程为_________ A 。 (2)请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7-1-14中的元件连成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3)下表是小华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记录的几组实验数据,通过对表中数据的分析,可得5. 如图7-1-8所示,R 1=12 Ω,将它与R 2串联后接到8 V 的电压上,已知R 2两端的电压是2 V ,求R 2的阻值。 图7-1-8 6.某人做实验时把两盏电灯串联起来,灯丝电阻分别为R 1=30 Ω,R 2=24 Ω,电流表的读数为0.2 A ,那么加在R 1和R 2两端的电压各是多少? 7.如图7-1-9所示电路,电压表V 1的读数为8 V ,闭合开关后V 2的读数为5 V 。若电阻R 1的阻值为12 Ω,求R 2的阻值。 图7-1-9 8.将两个电阻R 1、R 2并联后,再与电池组和开关串联成回路,如图7-1-7所示。已知干路电流为I=2 A ,通过R 1的电流为I 1=1.2 A ,电池电压为U=24 V ,求R 1和R 2的阻值是多少? 图7-1-7

欧姆定律计算题专题训练(经典、全面、附参考答案)

欧姆定律计算题专题训练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V 1的示数为9伏,电压表V 2 的示数为3伏,那么R 1 与R 2 的阻 值之比为 A.2:1B.1:2 C.3:1D.1:3 2.如图所示,电路中的两只电压表的规格完全相同,均有两个量程(0~3V,0~15V).闭合开关,两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则电阻R1与R2的比值为 A.1∶5 B.5∶1 C.1∶4 D.4∶1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1的阻值为10?。闭合开关S,电流表A 1 的示数为2A,电流表A 2 4c 与滑 A 5 为 A B.当滑片移到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2V C.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D.电压表的示数减少 (1题图) 6Ω,只闭合开关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关的阻值为Ω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Ω,当只闭合开关 P 83V A C 9. 压表示数为1.5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当20Ω的电阻接入a、b间时,电压表示数始终无法达到1.5V,其原因可能是() A.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小B.电源电压3V太高C.20Ω的阻值太小D.控制的电压1.5V太高 (6题图)(7题图)(8题图)(9题图) 10.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A20欧姆”字样。以下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当开关S闭合后,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I与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R的关系的是 11.在研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5Ω1A”字样。在a、b间先后接入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尺,移动滑片P,使

电压表示数为1.5V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当20Ω的电阻接入a 、b 间时,电压表示数始终无法达到1.5V ,其原因可能是() A .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小 B .电源电压3V 太高 C .20Ω的阻值太小 D .控制的电压1.5V 太高 12.如图所示,是用电流表A 、单刀双掷开关S 、电阻箱R '和已知电阻Ro 来测量未知电阻Rx 阻值的电路图现将开关S 拨到a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再将开关S 拨到b ,调节电阻箱 R '的阻值。当电流表的示数为时,电阻箱的阻值为R ,则被测电阻Rx 的阻值为C A . B .R C . D . 13.甲、乙两地相距40千米,在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了两条输电线,已知输电线每千 .如图电路中,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 I 2=I —I 1=0.4A —0.24A =0.16A R 2=U 2/I 2=2.4V /0.16A =15 小谢同学的错误根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解答是: ??1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1的阻值是5Ω,干路中的电流I 是0.5A ,电阻R 2两端的电压是2V 。求: (1)通过R 1的电流;(2)通过R 2的电流;(3)R 2的阻值。 20.干电池是我们实验时经常使用的电源,它除了有稳定的电压外,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电阻。实际使用时,可以把干电池看成一个理想的电源(即电阻为零)和一个电阻r 串联组成,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说课稿1

《欧姆定律及应用》说课稿 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抖书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的内容。它被编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以及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之后,既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 欧姆定律作为反映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电学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最基本定律,是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关键,是后期学习电功率的基础,因此它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初中电学部分的重点。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欧姆定律的运用,加深对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认识。 通过欧姆定律的运用,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罗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欧姆生平的介绍,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欧姆定律的运用,树立科学知识在实际中的价值意识。 通过欧姆定律的运用,树立物理知识普遍联系的观点 3、教学重点:理解定律的内容以及其表达式,变换式的意。 4、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说学生 1、学生认识事物开始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思维还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仍需具体的形象来支持。 2、学生在没有学习本节知识之前,已了解了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初步学会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具备学习欧姆定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对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联系,认识是肤浅的,不完整的,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 三说教法与学法 1、说教法 在对教材的深入研究,细致分析,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针对物理的教学特点,本人选了如下教法:(1)分析法。分析法能够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因而本节课的电路分析中采用了本法。(2)讲授法。讲授法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极为重要,也是教学工作者教学常用的一种教学法之一。因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本法。(3)启发式教学法。从整个教学活动而言,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组织者与指导者,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已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及时正确的启发引导,更能体现教师的角色功能与服务意识,因而在课堂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法。 总之,本节课所运用到的各种教学法,是结合新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及学生情况与教学设备,经过慎重分析、认真比较后选取得出,目的是用少量时间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说学法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有机结合,离开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是没有生机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力作用达到完成教学的目的。在上述教学法的正确实施下,结合本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采用了如下方法:自学法、概括归纳法、分析讨论法、练习法等。目的是达到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变学生由“学会”转向“会学”,再到“创新”的学习模式。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放在首位上。 四说教学设计 1、教学主线的设计 以往基于学生基础较差,我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习惯分三节,第一节针对单个电阻或单个用电器引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教案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实验探究得到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 2.理解欧姆定律,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3.能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及电流的规律,利用欧姆定律得到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根据实验探究得到欧姆定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2.通过利用欧姆定律的计算,学会解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欧姆定律的应用,使学生学会由旧知识向新问题的转化,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 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科学家发明和发现的过程,学习科学家探求真理的伟大精神和科学态度,激 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和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热情。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欧姆定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我们在上节课中的探究实验,各组的探究结论,可以再讲讲吗?电 压越大,电流越大;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电流和电阻的乘积等于电压,电压除以电阻等 于电流。 二、进行新课

1.欧姆定律 综合同学们的探究实验,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 端的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结论就是电流跟 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得出。 板书: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这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经过大量的实验而归纳得出的。为了纪念他,把 这个定律叫做欧姆定律。 用公式表示I= 式中:I——电流——安培(A) U——电压——伏特(V) R——电阻——欧姆(Ω) 欧姆定律公式中的单位有什么要求呢?电阻的单位必须用“欧姆”,电压的单位必须 用“伏特”,由公式得出的电流单位一定是“安培”。如果给出的单位不是欧姆、伏特和 安培,一定要先换算成要求的单位才可以应用公式。 有同学可能会想,原来欧姆定律这么简单啊,我一节课的实验,就发现了欧姆定律。 真的像你想得那样简单吗?介绍欧姆和欧姆定律的建立,可以利用教参中参考资料的内容。 知道了欧姆和欧姆定律的故事,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 不畏困难地探求科学真理是一切伟大科学家的共同追求,人类一切文明进步的成果都 是与科学家的发现和发明分不开的。我们要珍惜今天的良好环境和学习条件,努力学习, 用同学们的努力去推动人类的进步。 2.欧姆定律的应用 接着我们看欧姆定律能解决什么问题。 例题1.根据题意,教师板书示范解电学题的一般规则: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练习题及解析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练习题及解析 一、欧姆定律选择题 1.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个图像相符的是〔〕 A. 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B. 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C. 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D. 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答案】 C 【解析】点拨: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电阻增大时,电流在减小,电流与电阻成反比例函数,结合欧姆定律可以知道这个前提是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并且是因为电阻的变化而导致电流发生变化,所以应该是电流随着电阻的变化而变化。 全解;C 回味:在电路中是因为电阻变化使电流随着变化,电阻是因,电流是果。在物理上这种因果关系不能颠倒,如在光学中光的反射定律中只能讲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 2.灯L1标有“6V 6W”字样,灯L2标有“12V 12W”字样,将L1、L2连成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两灯都能发光,则() A. 灯L2比L1亮 B. 灯L1、L2实际电压之比为1:2 C. 若一电表示数突然减小,另两电表示数不变,则可能是灯L2灯丝断了 D. 若将灯L1、L2串联后接入电路,两灯都能发光,则实际功率之比为1:2 【答案】 D 【解析】【解答】解:由P=可知,灯泡电阻:R1===6Ω,R2===12Ω;

由图示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L2支路电流; A、两灯泡并联,灯泡两端电压U相等,R1<R2,由P=可知:P1>P2,灯L1比L2亮,故A错误; B、两灯泡并联,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灯泡实际电压之比为1:1,故B错误; C、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L2支路电流,如果灯L2灯丝断了,通过L2的电流为零,两电流表示数都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若将灯L1、L2串联后接入电路,通过两灯泡的电流I相等,两灯都能发光,则实际功率 之比:===,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已知灯泡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应用电功率公式求出灯泡的电阻,然后应用串并联电路特点与电功率公式比较灯泡实际功率大小,再分析答题.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滑片P移动到b点时,R1消耗的功率为P1;滑片P移到小中点时,R1消耗的功率为 =2:9,滑片P在b点和在中点时,R2消耗的功率之比为() A. 1:2 B. 2:5 C. 2:9 D. 4:9 【答案】D 【解析】【解答】设滑片P移到变阻器b点和中点时电路中的电流分别为I1、I2;已知P1:P′1=2:9,由P=I2R可得:,设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R,滑片P在 中点和在b端时,R2消耗的功率之比: ×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电路图可知,电阻R1与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量R1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量电

物理:第七章 第二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同步练习(人教版八年级下)

课标引领 图7-4 物理:第七章 第二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同步练习(人教版八年级下) 1.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及物理意义 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各串联导体的电阻的关系。 3.并联电路总电阻与各并联导体电阻的关系。 1.某导体的电阻是10Ω,通过它的电流是300 mA ,则此导体两端的电压是 V ,若在该导体两端加上12V 的电压,此导体的电阻是 Ω。 2.有两个电阻R 1和R 2串联在电路中,它们的阻值之比是5:3;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 ,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 。 3.如图7-4所示,变阻器的最大值是10Ω,定值电阻R 为30Ω,AB 间的电压为10V 且保持不变,当滑片P 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的变化范围是从 V 到 V 。定值电阻上最大电流与最小电流之比为 . 4.某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家用照明灯泡的电阻,测得灯泡两端电压为220V ,通过灯泡的电流是0.28A ,则该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值是___Ω 5.两电阻的阻值分别是R 1=8Ω,R 2=4Ω,串联后接于24V 的电源上,则: R 1两端的电压是 V , R 2两端的电压是 V ,电路总电流是 。 6.一段导体两端电压为12V ,导体中的电流是2A ,则此导体本身的电阻为 Ω;如果电压降为6V ,导体中的电流是 A ;电压降低为0V ,导体的电阻等于 。 7.根据欧姆定律 I =U/R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 .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C .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D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这段导体中电流就越大。 8.两根粗细相同的镍铬合金导线,长度的关系是L 1>L 2,若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和两端电压的关系是 ( ) A .I 1<I 2,U 1>U 2 B .I 1>I 2,U 1<U 2 基础运用

欧姆定律简单计算题及答案A

1.简单的欧姆定律计算(A) 一、解答题(共30小题,满分0分) 1.(2007?兰州)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20Ω,电路总电阻为12Ω,电流表示数为0.3A,请计算: (1)电阻R2的阻值; (2)电源电压; (3)通过R2的电流.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是12V且保持不变,R1=R3=4Ω,R2=6Ω.试求: (1)当开关S1、S2断开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各是多少? (2)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各是多少? 4.(2005?天津)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30Ω,电流表A1的示数为0.4A,A2的示数为0.8A,求电源电压和R2的阻值各为多少? 5.(2005?河池)如图甲所示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1=40Ω,电源电压及灯L 的电阻保持不变.当S1、S2均闭合且滑片滑到b端时,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为如图乙、丙所示;当S1、S2均断开且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中点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0.4A, 求:(1)电源的电压; (2)R2的电阻; (3)灯L的电阻; 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开关闭合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是0.10A 和2.0V,则通过R2的电流是_________A,R2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__V,R1的电阻是_________Ω. 9.某导线电阻为0.008Ω,若不慎直接跟一节干电池两极连接发生短路,则短路电流为 _________A. * 10.(2006?乐山)一只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8V,正常发光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4A,现将该小灯泡接在12V的电源上,为使其正常发光,应_________联一个_________Ω的电阻. 11.(2005?襄阳)灯泡L1和L2串联在电路中,加在它们两端的总电压为12V,L1电阻是8Ω,L2两端的电压是4V,则L1中的电流是_________A. 12.(2005?襄阳)如图所示,巳知电源电压为6V,电阻R1为10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示数为1A,则R2= _________Ω,通过R2的电流等于_________A. 13.如图所示电路,电阻R1=R2=4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75A,此时电路是_________联电路,电路的总电阻是_________Ω;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的总电阻是_________Ω,电流表的示数是_________A. 14.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 l=5Ω,R2=15Ω. (1)若开关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2A,则电源电压是_________V. (2)若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9A,则通过电阻R3的电流是_________A.15.如图所示,R1=5Ω,R2=10Ω,R3=15Ω,某同学将一电流表接在R2的两端,发现示数为1.5A,据此可推知U= _________V;若用一只电压表接在R2的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_V. 16.如图所示电路中,定值电阻R1=40Ω,R2为滑动变阻器,要求通过R1的电流在0.05A~0.25A的范围内变化, 问:(1)电路两端的电压U最小为多少? (2)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至少应为多少?

欧姆定律的应用专题训练一

欧姆定律的应用专题训练 题型一、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应用题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2V,电阻R1为20Ω,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4V,求:(1)电阻R1两端的电压;(2)通过电阻R2的电流;(3)电阻R2的阻值.(4)总电阻R的阻值. 2.如图所示电路中,R1=10Ω.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2A,电压表示数为4V.求:(1)R1两端的电压;(2)R2的阻值;(3)电源电压.(4)总电阻R的阻值.. 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9Ω,当开关S、S1都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7V;当开关S闭合、S 1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8V.求: (1)电源电压;(2)电阻R2的阻值. 4.如图所示,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向M端,闭合开关S,电流表有示数为1.0A,电压表的示数为6V;滑片P移至N端,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2V.求: (1)电源的电压;(2)电阻R0的阻值;(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5.如图所示,灯泡L标有“8V 0.5A”的字样,开关S闭合,滑片P在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V,灯泡正常发光(假定灯泡电阻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求: (1)灯泡的电阻R L;(2)电源电压U;(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

5.如图所示电路,R1=10Ω,当R2滑片在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6A,当滑片在b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2A;求: (1)电源的电压;(2)R2的最大阻值(3)滑片在b端时,R2两端得电压. 6.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10Ω.当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a端移到b端,两电表示数变化关系用图线段AB表示(图2).求: (1)电源电压 (2)R2的最大阻值是多少? (3)滑片P滑到ab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 7.“全民拒酒驾,安全你我他”,天门市公安局在宣传交通规则的同时,也加大了对酒驾的查处,如图甲是呼气式酒精测试仪的电路原理图,R1为气敏电阻,它的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乙,R2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为9V且保持不变,当酒精气体的浓度为0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求:(1)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 (2)R2的阻值是多少? (3)某驾驶员对着测试仪吹气10s,若电压表示数达到4.5V,就表明驾驶员饮酒驾驶,此时酒精气体 的浓度达到多少?

专题11_欧姆定律应用、电功率计算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 图 1 欧姆定律应用、电功率计算题 一、填空题 1、如图1所示,要使铃和灯泡组成并联电路,则应断开开关,闭合开关。若S 1、S 2、S 3都闭合,将会发现现象。 2、如图2所示,要使两灯组成串联电路,则应闭合开关;要使两灯组成并联电路,则应闭合开关;若S 1、S 2、S 3都闭合,将会发生现象。 3、在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6V,当开关S 2断开,S 1 、S 3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6A,R 1的电阻是________Ω. 当开关S 2闭合,S 1 、S 3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V,则R 2的电功率为W 。 4、如图4所示,当闭合开关S .时,灯正常发光;再闭合S 2使电炉开始工作,灯变暗了。对以上现象的分析是:因为电炉的__________大,使用后导致下路中的________大,导线分压增大, 灯两端实际电压__________。 5、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L1和L2是两只标有“6V3W ”字样 的小灯泡,电源电压6V .闭合开关两灯正常工作.则a 是 ________表,b ________表,a 表的示数是________。 6、两个电热丝R 1、R 2,R 1:R 2=2:3,若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U 1:U 2=,在相同的时间里,产生的热量之比Q 1:Q 2=;若将它们并联在电路里,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 1:I 2=。 7、学习了电能的知识后,小燕观察了家中的电能表的规格如图6所示, 她家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不能超过___________W,本月初抄表 数如图6所示,若本月应交电费66元,且电价为0.5元/度,则本月 末抄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____kW.h 她家本月消耗的这些电能可 供一盏“220V 40W ”字样的白炽灯连续工作___________h 。 8、将一支铅笔芯接在3V 电源两端,测出通过铅笔芯的电流是0.15A ,则该铅笔芯的电阻为______Ω;若将这支铅笔芯两端的电压增加到6V ,则通过它的电流是______A 。 9、如图8示的电路中,电压U 保持不变,电阻R 1=R 2, 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1;开关S 闭合时, 电流表的示数为I 2,则I 1:I 2= 。 10、如图7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 1的阻值为20Ω,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说课稿(1)

《欧姆定律》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欧姆定律编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之后,它既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同一电路中电学三个基本量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电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了解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多个变量关系的实验方法,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 打下基础。 1.本课时在初中物理课程系统中的地位:欧姆定律作为一个重要的物理规律,反映了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重要的电学量之间的关系,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金钥匙。欧姆定律 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初中《物理》中重点内容之一。 2.本课时的特点:十分重视探究方法教育,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验方法、学习方法,了解得出欧姆定律的过程。教学内容的编排是根据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和对 实验数据分析、处理得到定律以及数学表达式。 二、教学目标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认知目标: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能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力目标:学习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 学会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通过联系欧姆定律的发现史,在教学中渗透锲而不舍科学精神的教育。 三、重点、难点分析

新课标中要求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本节课的重点为实验的设计及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并应用所归纳简得出的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而难点就是实验的设计及数据的处理和 分析。 四、教学设计 (一)复习设疑,启发探究欲望。 复习:1、电流是怎样形成的?是什么原因使电荷作定向移动的? 2、导体的电阻对流有什么作用? 猜想:1、既然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那么导线中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有何关系呢? 2、既然电阻对电流起阻碍作用,那么导体中的电流与它本身的电阻有何关系呢? 设疑:学生对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想,那么这三个量究竟有什 样的数量关系呢?点出本节课题“欧姆定律”。 这样通过简单回顾、分析,使学生很快回忆起三个量的有关概念,通过猜想使学生对这三个量关系的研究产生了兴趣,激发了求知欲望,并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指向本节课。 (二)展开探究活动,深入研究实践 1、预备知识:向学生介绍“控制变量法”,即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保持其中一个量不变,看电流与另一个量之间的关系,在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保持电阻不变,通过改变电压,观察电流是如何变化的。在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保持电压不变,通过改变电阻,观察电流是如何变化 的。 2、同桌同学讨论:根据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利用我们学过的仪器,设计一个实验。通过讨论使学生对实验方法有了进一步理解,而且,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设计过程:①明确研究目的。②确定研究的方法。③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在对学生讨论作简单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教师投影实验电路图,介绍有 关仪器,特别强调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 3、实验:教材是通过演示实验,来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从而得出欧姆定律。虽然,这样安排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发挥得比较好,但演示实验可见度不大,学生动手参与率不高,学生主体作用不能很好发挥。另一方面,学生已初步学会了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使用,具备做此实验的基本技能。因此,

初中物理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练习题(有答案)

欧姆定律练习题1.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是 ,式中各物理量分别是指 , 主单位分别是 。 2.某导体两端电压是12V ,每分钟通过的电量是24C ,则通过导体电流是 ,导体电阻是 ,如果在3分钟内通过的电量增加到90C ,那么导体中电流为 ,导体两端电压为 ,此时导体电阻为 。 4.有一电阻两端加上 6 V 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 0.5A ,可知它的电阻为 ,若给它加上 18 V 电压,导线中电流为 ,此时导线电阻为 ,若导线两端电压为零,导线中电流为 ,导线电阻为 。 5.一只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500Ω,1A”字样,当沿片P 处于正中位置时,这个变阻器两端加的最大电压为 。 10.解释电流表为什么不能直接接在电源两端,而电压表都可以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6.一粗细均匀的电阻丝接在 4 V 电源上,通过的电流为 0.2A ,现将它对折后拧成一股接在同一电源上,则通过它的电流为多大? 7.用伏安法测电阻采用如下左图两种电路连接,○里表示电流表、电压表和电灯的位置: (1)判定电灯和两电表在图中确切位置。 (2)若误将两表位置互相换错,合上开关后,会产生怎样后果? 8.如下右图所示,滑动变阻器 R AP = 20Ω, P PB = 40Ω,电源电压 U ab = 12 V ,恒定不变, 求(1)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2)移动滑片P ,使PB 段电阻减小20Ω,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9.有甲、乙两导体,甲导体电阻为 2Ω,两端电压为 2 V ,乙导体电阻是 4Ω,两端电压为 8 V ,某同学计算甲导体中电流I 甲,列出 I 甲= =4A ,试分析错在何处?并正确计算流过甲、乙两导体中电流大小。 1.某同学用伏安法测导体R 1、R 2的电阻,然后根据所得数据作出 如右图所示图像,试判断电阻R 1、R 2哪个大? 2.如右图所示,电源电压U 恒定不变,R 1=30Ω,R 2=10Ω,设电 流表A 1的示数为I 1,电流表A 2的示数为I 2,求I 1:I 2=? 3.如右图所示,R 是滑动变阻器,若A 、B 两端电压不变,当滑片P 向a 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将 ;若将电压表换成电流表,当滑片P 向a 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将 。(填“变大”、“变小”、“不变”) 4.有两个电阻分别在各自电路中,它们两端电压之比 U 1 :U 2= 2 :3,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 1:I 2= 3: 4,则它们电阻之比 R 1:R 2=? 1.如果某人的身体电阻约在3000Ω到4000Ω之间,为了安全,要求通过人体的电流 不能大于 5mA ,那么此人身体接触的电压不能大于:( ) A .5V B.15V C .30V D .36V 2.电子手表里的氧化银电池提供的电压为1.5V ,通过电子手表的电流大约是1.5× 10-6 A ,问电子手表的电阻大约是多少? 3.有一灯泡,把它接在 24 V 电路中,通过的电流为 0. 4A ,灯泡上标有最多可通过 3A 电流,现 24 V 线路有故障,问能否将此灯临时改接在 220 V 的电路中使用? 23.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R 1=40Ω,R 2=10Ω。当开关闭合后,通过电流表示数为0.3A 。求: (1)电阻R 1两端电压; (2)通过电阻R 2的电流 (3)通过电路的总电流; (4)电路的总电阻 24.下右图中给出了电路元件,请在图中用笔连线表示导线,把电路元件连接起来。要求: L1、 Ω 甲 乙 28V R U

(完整版)欧姆定律计算题专题训练.docx

2017 年欧姆定律计算题专题训练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A、B 两点间的电压是 6V ,电阻 R1=4Ω,电阻 R1两端的电压是 2V ,求: R1中的电流和电阻 R2。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R1=5Ω,当开关 S 闭合时, I=0.6A , I 1=0.4A ,求 R2 的电阻值。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示数为 0.3A ,电阻 R1=40 Ω,R2=60 Ω, 求:干路电流 I。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 R1的阻值为10欧。闭合开关 S,电流表 A l的示数为 0.3 安,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0.5 安。求: (1) 通过电阻R2的电流。 (2)电源电压。 (3)电阻 R2的阻值。 5.如图所示电路, R0=10 Ω,电源电压不变,当在电路中再随意串联一个 R1=30 Ω的电阻时, 电流表示数为 I1=0.25A , ⑴求电源电压 ⑵若要使电流表示数为I2=1.2A ,需在右图中如何连接电阻?阻值为多大? 6.有一电阻为20Ω的电灯,在正常工作时它两端的电压为12V 。但是我们手边现有的电 源电压是20V ,要把电灯接在这个电源上,需要给它___联一个电阻,电阻的阻值为多大? 7.阻值为 10 欧的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 0.3 安,现要把它接入到电流为 0.8 安的电路中,应怎样连接一个多大的电阻?

8.两只定值电阻,甲标有“10Ω1A ”,乙标有“15Ω0.6A ”,把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_____A ;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_____V 。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 R的阻值为 20Ω,电源电压不变。当S 、S断开, S 闭合时, 1123 电流表的示数为0.45A ; S1断开, S2、S3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75A 。求: (1)电源电压为多少 ? (2) R2的阻值为多少 ? (3)S2、S3断开, S1闭合时,加在电阻 R1两端的电压为多少 ? 10.(2016 厦门 ) 如图所示, R1= 25 Ω,小灯泡 L 的规格为“ 2.5 V 0.3 A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S 1、 S2都断开时,小灯泡L 正常发光,求电源电压。 (2)S 1、 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变为0.6 A,求 R2的阻值。 11.如图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 ,且保持不变,电阻R1、 R2、 R3的阻值分别为 8Ω、 4Ω、 12Ω。 求:( 1)如果开关 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是多 大? ( 2)如果开关 S1、 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大? 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R3= 5Ω,当开关 S1、 S2都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 为 0.6A ,电压表示数是 6V , S1、 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 1A ,求 R1、 R2的阻值?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说课稿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说课稿 万全县第一初级中学谢丽霞 说课流程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七章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初中物理电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反映了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基本的电学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金钥匙;这一节的知识不仅是整个初中电学的核心内容,而且是今后在高中学习全电路欧姆定律必备的基础知识。 2、学情分析 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通过实验探究了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对欧姆定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 3、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欧姆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只是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右击整体,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告诉我们,在

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前面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借此,我将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 理解欧姆定律内容、熟记欧姆定律公式及变形式、会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通过欧姆定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导的能力,加深对初中电学解题思路的理解。 3. 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体会物理学科严谨性,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三、教学方法分析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知道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分析 (1) 复习就知,温故知新 设计意图:建构注意主张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这样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学习情境。 (2) 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归纳总结出欧姆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教师对欧姆定律的使用进行阐述与分析。 (3) 发现问题,探求新知 设计意图:现代数学教学论指出,教学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索,经验归纳的基础上获得,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在这里,通过串并联电路观察分析、思考、小组交流,引导学生推导出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 (4) 分析思考,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用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来解释串并联电路电阻关系的解释,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新知识得到更好的巩固与裂解,知识体系得到完善。 (5) 强化训练,巩固双基 设计意图:几道例题及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这一环节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内化知识。 (6) 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7) 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 以上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层层递进,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课堂效益达到最佳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