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电大闽台经济与文化复习答案

电大闽台经济与文化复习答案

电大闽台经济与文化复习答案
电大闽台经济与文化复习答案

“闽台经济与文化”复习题集

一、填空题

1、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国,经济上的突出特点是发展海上贸易交通,因而此时闽、台经济交往均有所发展。

2、日本占据台湾以前,台湾对外贸易的最主要对象是福建,台湾素有“福建谷仓”之称。

3、福建、台湾的菜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品种丰富;二是务求新鲜;三是不生食蔬菜;四是调料独特。

4、泉州孔子庙位于泉州市区泮宫内,宏伟壮观,为我国东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孔庙。

5、福建道教对台湾道教的影响,最主要表现在两地道士法师的道场科仪基本一样,特别在闽

台道教主要教派,更是关系密切。

6、妈祖信仰是民间信仰,但又兼具道教和佛教特点与色彩。

7、王审知治闽期间,开通甘棠港,对闽台经济交往起到促进作用。

9、闽台两地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同步进入了农耕社会,福清东张遗址发现稻草痕迹,台湾凤鼻头遗址陶片上有稻米的遗留,说明当时的闽台先民已经开始种植水稻。

10、中元节前后期间的活动,台湾和闽南一带称“普渡”,时间长达一个月。

11、1994年,国务院把漳州定为国家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区,1997年7月,国家外经贸部、农业部和国台办(简称“两部一办”)又将其批准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

12、闽台动植物崇拜中,最具特色的是蛇崇拜;植物崇拜突出地表现在树木崇拜。

13、早在1971年,惠安崇武港接待了前来祖国大陆停靠的第一艘台轮后,即成为大陆第一

个开放的台轮停靠点。

14、清末及民国时期,台海航运从两方面的资料可见其概貌,一是厦门海关关册,详细记述

了清宣统三年至民国29年(1911—1940年),厦门赴台湾,台湾赴厦门的客流量;一是清宣统三年至民国31年(1911—1942年)台湾总督府指定的闽台航路表。

15、台湾与福建距离甚近,最近处从福建平潭岛到台湾新竹市,相距仅130公里左右,

每逢天气晴朗的时候,站在福建这边的高山上,就可以隐约望见台湾岛上那高耸挺拔的山峰。

16、1981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平潭县东澳港率先开辟为台湾渔船停泊点,建立平潭县

台湾渔民接待站。

17、厦门成为大陆引进台资最多、最集中的地方。

18、南宋年间(1165—1173年),澎湖已在行政上归属泉州府晋江县。

19、清雍正元年(1723年),在台湾增设彰化县及淡水厅。雍正五年(1727年)改分巡

台厦道为分巡台湾道,增设澎湖厅,正式统称为台湾。

20、清末及民国时期,福建与台湾的海上交通主要有福州与台湾、厦门与台湾两条航线。

21、台湾民歌主要有福佬系民歌、客家系民歌两种支脉,这两种支脉与福建关系最为密切。

22、1895年甲午战争后,日本占据了台湾,直到1945年,台湾才回到祖国的怀抱。

23、公元1087年,宋政府于泉州增设市舶司,专管海外贸易,自然也管理澎湖列岛。

此时澎湖逐渐成为泉州与南洋贸易之中转站及两岸互市之枢纽。

24、1989年以来,中央先后批准福建成立了马尾、海沧、杏林、集美 4个台商投资区,这是祖国大陆惟有的4个台商投资区。

25、闽台两地寺与寺之间关系密切。台湾不少寺院,除了在寺院名称、建筑布局、寺院制度等方面与福建寺院相近外,其密切关系还表现在许多寺院是福建寺院的分支,有香火联系。

26、春节是闽台人们最隆重盛大的节日,保留的古代遗风也最浓郁。

27、祭灶,即农历腊月二十四日祭祀灶神,其习俗主要是拂尘、送灶。

28、闽台民众的饮食习俗与其他地方相比,有个很显著的特点,即讲究食补。

30、对郑成功的礼敬,表现了闽台两岸人民渴望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怀。福建有不少纪念郑成功的庙堂,其中以南安石井的郑成功纪念馆规模最大。

31、台湾文学大约在19世纪中叶开始,兴起创作,它的出现是由福建诗钟的传入引起。

32、隋朝时,台湾被称为“瀛州”,《隋书》出现我国历史上对台湾位置的第一次明确记述。

33、商周时期闽台原始住民已经生息繁衍出一支大的族群,即闽族或“七闽”。

二、选择题

1、台湾汉族民间音乐与福建音乐有不同程度关系的有( D )

A、民歌

B、南管系音乐

C、北管系音

D、杂乐

2、秦汉之际百余年间,对闽台两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巨大损失和严重障碍的政策是(B)

A、尽去繁苛,招徕蛮夷商贾,纵其交易

B、“虚地迁民”

C、大规模地由福建向台湾移民

D、大面积垦殖

3、闽台贸易的主要特点( A )

A、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B、贸易结构日益多元化

C、贸易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D、贸易量非常大

4、( A )现已成为台湾南部佛教中心,为台湾最大的佛寺。

A、大仙寺

B、开元寺

C、竹溪寺

D、法华寺

6、闽台经贸关系发展的特征表现为(ABC)

A、间接贸易迅速发展是闽台经贸关系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

B、单向性、间接性与不平衡性是闽台经贸合作的一个重要特征。

C、经济互补性是闽台经贸关系的一个显著特征。

D、台商大规模投资福建是闽台经贸关系发展的又一个基本特征。

7、三明市发展对台经贸关系有十分广阔的前景,通过以下方面可以体现(ABCD)

A、投资环境得到较大的改观。

B、丰富的农业资源、水力资源有待于进一步的开发利用。

C、工业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D、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

8、(C)素有“宗教博物馆”之称,佛寺、道观遍布大街小巷、山野村头,举凡世界各大宗教如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印度教都能在这里找到它们过去的栖息地,其中大多至今香烟氤氲,信徒甚众。

A、厦门

B、福州

C、泉州

D、漳州

9、我省最早设立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在(AB)

A、福州

B、漳州

C、厦门

D、泉州

10、旅游业是闽北的战略产业,也是闽北的最大特色和最大优势,在加快发展旅游业作为推进

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武夷山“双世遗”的名牌效应,打好“武夷”牌,突出(ABD)特色。A、绿 B、旅 C、大 D、新

11、能够说明新石器时代晚期闽台两地关系的是(A )

A、“左镇人”与“北京人”有近亲关系

B、福建昙石山文化和台湾凤鼻头文化

C、福建的壳丘头文化和台湾的大岔坑文化

D、福建“清流人”、“东山人” 与台湾长滨文化主人

12、闽台之间人口第一次交流发生在( A )时期

A、三国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朝

D、明朝

13、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国,经济上的突出特点是( C )

A、发展农业

B、发展工业

C、发展海上贸易交通

D、兴修水利

14、清代,“台运”可分( BD )

A、租谷内运

B、官运

C、商船贩运

D、民运

15、1989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在福州设立( B )面积1.8平方公里。

A、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B、福州台商投资区

C、福州保税区

D、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

16、“九·八”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每年在福建省(D )举行。

A、福州

B、泉州

C、漳州

D、厦门

17、福建商人特点主要有(ABCD)

A、从商历史悠久,人数众多

B、以血缘为核心,以家族为凝聚力,家庭经营较为普遍

C、不同区域商人特点不同

D、商人有着独特的地位

18、龙岩市台资企业的主体和龙头是( C )

A、以农业合作项目为中心的企业

B、资源开发型企业

C、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

D、石化企业

19、( ABCD )是传入台湾最早的宗教。

A、道教

B、佛教

C、天主教

D、基督教

20、距今约300万至1万年前的更新世时期,在福建和台湾之间有一条(A )

A、东山陆桥

B、大陆架

C、界缘山脉

D、海峡

21、在榕的台资企业包括( AC )

A、冠捷电子

B、华阳电厂

C、中华映管

D、灿坤电器

22、龙岩市台资企业的主体和龙头是( B )

A、以农业合作项目为中心的企业

B、资源开发型企业

C、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

D、石化企业

23、台湾建省时,闽台两省沿海几乎所有的进出口大宗贸易都为外国资本主义所垄断。但是除了官办的招商局轮船往来于台湾基隆、淡水到厦门运送米、盐、茶、煤等货物外,民船贸易仍十分活跃。这有以下几个原因( ABC )

A、民船机动灵活

B、木船开销小运费低

C、民船有到大陆航程短的优势

D、台湾设常关

24、闽南人和台湾同胞都很讲究礼尚往来,但赠物有几样东西送不得,包括(ABCD )

A、手巾

B、扇

C、剪

D、伞

25、由于郑清对峙,清政府对郑氏政权以台湾、澎湖、闽浙粤沿海作为反清复明根据地的态势采取( ABD )的对策。

A、“海禁”

B、坚辟清野

C、开海

D、“迁界”

26、“九·八”贸洽会至2003年底为止举行了( D )届。

A、16

B、6

C、5

D、7

27、( D )是众多木构寺庙建筑中年代最久、规模最大的,其特点是继承传统又不囿于传统,大胆突破创新,将雕饰艺术与构造技术巧妙地融为一体。

A、台北龙山寺

B、泉州孔子庙

C、台北保安宫

D、泉州开元寺

28、闽台婚嫁风俗一般要经过的程序有( ABCD )

A、提亲、合婚

B、相亲、定亲

C、送聘、送日子

D、送嫁、迎亲、婚礼

29、关于闽台民间神祗描述正确的有( AC )

A、所谓民间神祗,是指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所信奉的诸神之外,民众所信奉的神灵。

B、是指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所信奉的诸神。

C、闽台民间供奉的神祗主要有妈祖、关公、土地公、保生大帝、开漳圣王、清水祖师等。

D、闽台民间供奉的神祗主要有妈祖、关公、土地公、上帝、开漳圣王等。

30、集市贸易与城市贸易互补互促,推动了福建经济贸易的发展,福建集市贸易的形式多样,根据各自不同特点,可以分为(ABCD )

A、墟市

B、店肆

C、山市

D、草市、庙市

31、在荷据38年间,(A)势力对大陆、福建与台湾的经济往来、政治领属构成重大威胁。A

A、殖民主义

B、封建主义

C、帝国主义

D、资本主义

32、为了有效吸引台商,1989年5月,国务院批准在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建立(B )。

A、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B、福州台商投资区

C、福州保税区

D、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

33、在厦的台资企业包括( ABC )

A、东龙陶瓷

B、三德兴工业

C、正新橡胶

D、冠捷电子

34、与台湾隔海相望,其地理位置优越且有良好的深水港湾,自古有“扼台湾之要,为东南门户”之称的地方是(A )

A、厦门

B、福州

C、泉州

D、漳州

35、莆田市发展对台经济关系的优势(ABCD )

A、区位优势

B、港口优势

C、亲缘同胞优势

D、信众优势

36、南平市在发展对台农业合作时应突出两个方面(BD )

A、资源开发型产业

B、绿色食品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

D、生态旅游农业

37、闽台贸易的主要特点( ABC )

A、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B、贸易结构日益多元化。

C、贸易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D、贸易量非常大

38、福建道教对台湾道教的影响,最主要表现在( C )

A、闽台两地道教交往频繁,大大促进了两地弘法活动。

B、闽地道士入台定居弘法。

C、两地道士法师的道场科仪基本一样。

D、台湾区域性的道教神仙信仰,大多由大陆(特别福建)传去。

39、王审知治闽期间,采取以下措施发展福建海外贸易(ABCD)。

A、减税

B、命众人开凿黄崎镇海口甘棠港(就是今天的福安黄崎甘棠),使之成为福建良港。

C、加强对外贸易事务的管理。

D、鼓励海外贸易。

40、闽台两地在四、五千年前的(A)时代晚期同步进入了农耕社会,福清东张遗址发现稻草痕迹,台湾凤鼻头遗址陶片上有稻米的遗留,说明当时的闽台先民已经开始种植水稻。

A、新石器

B、旧石器

C、商周

D、战国

41、闽台经贸合作有何发展趋势?(ABD)

A、闽台经贸合作的结构将逐渐改善,趋向平衡化发展。

B、闽台经贸合作的技术含量将不断提高,以信息电子业为主的台湾科技产业将进一步加快对福建的投资。

C、闽台经贸循环将出现“五角模式”。

D、共同的、强大的经济利益将成为闽台经贸往来的直接驱使力,闽台经贸往来的规模将不断扩大,形式将更加多样化,经济利益也将持续增长。

42、闽台岁时佳节的意义有(ABCD)

A、这些岁时佳节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农业生产相关,其节庆活动表现了闽台人民勤劳勇敢、奋发进取的精神及渴望征服自然、期盼丰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B、节庆祭祀活动,虽各有侧重,但都不外乎保平安、求健康的主题,表现了闽台人民不甘屈服,敢于斗争;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精神。

C、祭祖和会飨是所有传统节庆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容,表现了闽台人民饮水思源,不忘根本,崇德报功,尊老爱幼;亲近邻里,团结族人;乐善好施,扶危救困等种种美德。

D、所有节庆活动都是集体的娱乐活动,具有劳逸结合,苦中作乐;促进团结,加深友谊;惩戒邪恶,鼓励向善;传播知识,展示文化等多种功能。

43、厦门市对台经贸交往的现状和特点有(ABCD)

A、经济“外引内联”活跃,对台口岸地位日呈突出,成为引进台资的“窗口”。

B、台商投资区发展前景良好,投资结构更趋优化,投资布局将从厦门岛内向岛外和闽南三角地区辐射。

C、台商在厦投资逐年增长,台资已成为厦门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注重法制建设,投资环境日益优化。

44、发展莆田对台关系的对策有(ABCD)

A、加大对台宣传力度,增强台胞同根意识。

B、优化投资环境,为现有台资企业服务,实现以台引台。

C、积极发展对台出口贸易,扩大对台农业合作,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

D、加快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发展旅游经济。弘扬妈祖文化,争取实现湄台直航。

45、继续加强漳台农业合作,加快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建设的对策有(ABCD)

A、加大以农业科技园和市场体系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创造更加良好的农业合作环境,提高自身发展后劲。

B、积极探索农业合作新形式,使合作形式多样化,要积极鼓励国有、集体、个体经营等多种经济成分的企业和科研单位,加入漳台农业合作领域,同时还要吸引更多的台商,外商参与实验区建设,广辟招商渠道。

C、加快良种和栽培技术的引进推广,重点放在水果、蔬菜、食用菌、花卉及茶叶等六大类18个品种上,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

D、扩大以鲜活产品为主的对台贸易,稳步抢占台湾农副产品市场。

46、由于郑清对峙,清政府对郑氏政权以台湾、澎湖、闽浙粤沿海作为反清复明根据地的态势采取(ABD)的对策。A、“海禁”B、坚辟清野C、开海D、“迁界”

47、“明郑时代” 闽台经济关系的特点有()A、大规模地由福建向台湾移民B、大面积垦殖C、生产要素中的技术和生产资料随大军和移民由闽输台D、闽台间处于大范围的贸易状态

48、史书记载的闽台之间人口交流的第一次是() A、明代颜思齐、郑芝龙集团对台湾的开发B、孙权“夷州数千人”到大陆定居C、隋朝时大陆与“流求”之间的交流D、秦汉之际百余年间两次实行的“虚地迁民”

49、以下关于明代闽台经济关系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有() A、明朝中央政府实行海禁政策完全阻止了福建沿海人民继续迁居澎湖的趋势B、颜思齐、郑芝龙集团,他们在那里辟垦土地,建立部落,大大推动了台湾本岛的开发,从而也促进了闽台之间的经济交流C、明朝中、后期,由于倭寇横行、海盗窜扰、殖民者侵入,对大陆、福建与台湾的经济往来、政治领属构成重大威胁D、王审知在位期间,实行保境安民政策,为福建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号称“明王”

50、以下关于五代宋元时期闽台经济关系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有() A、随着福建人口增加,沿海闽人向台湾迁徙的趋势有所增强B、王审知在位期间,实行保境安民政策,为福建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C、政府设立了市舶司、巡检司,管理海外贸易,对闽台航道的安全与保护起到促进作用D、泉州成为元代四大海舶建造基地之一,海上贸易空前繁荣

51、关于近现代闽台商业贸易描述正确的有()A、由于受中日关系和国际背景的影响,近现代闽台商业贸易跌宕起伏的幅度较大B、台湾对闽贸易的商品以米、糖、煤、中药材、木材等为主C、福州港、厦门港和三都澳与台湾有直接的通航贸易D、闽台商贸的勃兴,同时也体现在走私贸易方面

52、厦门举行的招商引资活动有();泉州举行的招商引资活动有();漳州举行的招商引资活动有() A、“四·九”经贸合作恳谈会B、“四·八”对台出口商品交易会C、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D、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E、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F、“九·九”商交会

53、近年来,台商在福州市投资主要呈以下几大特点() A、投资以乡情为纽带。B、台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还形成配套扩张的局面。C、台商投资领域不断拓宽,投资形式日趋多样化。D、投资的层次日益提高,表现为投资的技术含量逐步升级。

54、我国设立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在() A、福州B、漳州C、厦门D、泉州

55、闽北发展具有特色的现代农业,要使闽北的对台农业区域经济布局形成以下基地()A、建

成全国重要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B、成为台湾民众观光休闲的重要基地C、成为台湾农业高新技术应用的中转示范基地D、海峡渔业合作基地

56、龙岩市利用台资的经济关系具有如下特点() A、资源型企业多。B、龙台经贸仍属恢复发展期,总量偏小,规模不大,科技含量低。C、有较多能够带动本市传统产业发展的支柱产品和名牌产品。D、在对台经济合作项目中已批办和在谈农业合作项目所占的比重较大。

57、闽台经贸关系的显著特征是() A、间接贸易迅速发展B、台商大规模投资福建C、单向性、间接性与不平衡性D、经济互补性

58、福建利用台资的主要特点为() A、台商投资区已成为利用台资的“窗口”。B、利用台资总额位居全国前列,台商投资规模日益扩大,大项目增多。C、投资对象趋向多样性。D、台商投资农业已成为福建利用台资的一大热点。

59、福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建立后,两岸农业合作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以下特点() A、台商投资农业由试探性短期投资向长期性变化。B、合作项目由单一、小型、零散向产业整体配套发展。C、合作对象从港、侨商引路向台商自主合作转变。D、投资方式由“三来一补”、合资、合作过渡到独资为主。

60、闽台金融合作中福建应采取的策略有(ABCD) A、利用加入WTO的机遇,扩大闽台两地金融合作的规模。B、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机构竞争力。C、加快金融自由化的进程。D、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61、两岸三通指的是两岸(BCD) A、通电B、通航C、通商D、通邮

62、以下反映福建佛教和台湾佛教的密切关系的有(ABCD)A、台湾庙的创建,与福建人积极参与是分不开的。B、台湾佛教的派系也大都与福建佛教有密切的关系。C、闽台两地在修建佛寺时经济上相互支持。D、闽地僧人入台定居弘法。

63、天主教传入福建应在(),天主教传入台湾应为()。 A、元代、明代B、元代、清代C、唐代、明代D、明代、清代

64、闽南、台湾有些节庆习俗是其他地方罕见的,饶有情趣。台湾有俗话说:“偷得一根葱,嫁个好老公;偷得一根菜,选个好女婿。”菜园主人成人之美,往往主动放开菜园,任人去偷。这反映的是()节庆活动的习俗。 A、元宵节B、春节C、端午节D、清明节

65、()是所有闽台传统节庆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容,表现了闽台人民饮水思源,不忘根本,崇德报功,尊老爱幼;亲近邻里,团结族人;乐善好施,扶危救困等种种美德。A、祭祖B、舞龙C、赏灯D、会飨

66、台湾人民的过节习俗与()一带颇为相近。A、闽东B、闽西C、闽南D、闽北

67、以下关于闽台民众的饮食习俗描述正确的有()A、闽台饮茶风气之盛,堪称全国之最 B、闽台民众的副食以闽菜为代表,讲究食补 C、台湾菜受闽菜影响很大,在烹调上更为讲究、品种也更为繁多,所以总的特点与闽菜相去甚远 D、闽台还有很多体现出浓郁乡土特色的风味小吃

68、(D)节前后期间的活动,台湾和闽南一带称“普渡”,时间长达一个月。A、春节B、中秋C、

端午D、中元

69、人生仪礼主要有()A、出生礼B、成丁礼C、结婚礼D、丧葬礼

70、闽菜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它的特点有()A、刀工巧妙,寓趣于味,素有剞花如荔,切丝

如发,片薄如纸的美誉B、汤菜众多,变化无穷,素有“一汤十变”之说 C、调味单一 D、烹调细腻,雅致大方,以炒、蒸、煨技术最为突出

71、闽台民间禁忌包括() A、饮食禁忌 B、服饰禁忌、生育禁忌 C、节庆禁忌、礼仪禁忌 D、生产禁忌

72、关于闽台民居布局的描述正确的有() A、大都以中轴线,以厅堂为中心组织空间。B、一般组成封闭型的多院落的宅第,或三间张、或五间张,按房主的需要和经济、地位等因素,组成或二落,或三落等多院落。C、一般左右有护室。D、台湾的院落规模不大,一般为前后两进,更加精致小巧。

73、闽台诗钟之盛在全国名列前茅,有其多方面的原因,包括()。 A、闽台闭塞的自然环境,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使中原文化原型得以较完整的保留。B、福建文人大量进入台湾,把诗钟带到台湾,并成为台湾诗钟发展的主力。C、日据时期,闽台诗人组织诗社,开展诗钟活动,以抒发亡国之恨。D、诗钟在台湾本土创作并获得巨大发展。

三、问答题

1、2008.12.25两岸人民期盼已久的“大三通”终于实现了。请联系2009年以来两岸三通的实际进展,谈一谈三通的意义。

两岸基本“三通”最直接的实质意义是船舶、飞机等航行器,不必在人为限制下停靠第三地,省下了燃料及时间;依据国民党智库内部的换算,台湾民众一年将可因此节省新台币310

亿元的支出,转换用于实体经济,至少可贡献经济成长率0.01个百分点。

今天启动的两岸直航对台湾经济而言,实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首先,它代表了不再凡事负面思考的直观否定,是能以理性的逻辑,选择于己有利的对策与作为,让长期受制于两岸枷锁而畸形发展的台湾经济,终得以正常伸展,探触各种可能。

在实体经济层面,两岸直航不只是让两岸间的往来截弯取直,更是打通了台湾经济的血路;因为经济快速全球化、也因为中国大陆的崛起,让两岸航路限制所制约的,不只是两岸间的客货往来,也一起限制了台湾与世界经济舞台的链接,结果是台湾既未完全搭上大陆经济快速起飞的顺风车,更深陷经济边缘化危机。因此,今天打开了两岸通道,形同一并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关卡;一如众多外商所言,两岸关系不仅不再是台湾经济的减分,还将是产出红利的加分。

但是,两岸渠道虽通,水到亦可预期,却非绝对必然;直航效益的展现,关键将在于齐心经营。一如前述,两岸“三通”可以省下很多工本,但如果只是满足于当前既有的人货往返需求,“三通”的效益也就不过尔尔;真正重要的是,企业及台当局能在政策思维松绑及既有的产业优势下,运用刚刚打开的两岸通路,创造出更多样、更巨大的市场。

上海台北间的空运直航,最快只要82分钟,比坐高铁往返台北、高雄还短,这个时间就创造了空间,对两地间的人员往返、家庭形态、生活环境、人才训用带来巨大改变,而非仅是有利台商根留台湾而已;又如两岸邮政网络的结合,将提供邮购、网购的发展空间;再如已居世界要角的台湾科技产业,除了强化既有的全球运筹角色,面对彼岸竖排分工上行的压力,如何借用两岸直航掌握优势,可能是更为急迫的;此外,直航的效果还可考虑通过快速设置营运特区的方式,以高度的自由化吸引企业进驻而扩大。这是一个需要用心经营的过程,直航只是台湾发展这条新经济之路的开端。

2、请谈谈闽台文化交流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进一步发挥这些优势?

闽台文化习俗和语言环境一脉相承,多数台胞祖籍在福建并讲闽南语,并且同属于中华文化的一脉,文化渊源深厚,历史上就在共融中发展。

据统计,台湾同胞80%以上祖籍地在福建,台湾的福建民间社团很多,在台福建同乡会有147个,宗亲会有126个,遍布台湾21个县、市,台湾省籍同胞在福建居住的也不少。两岸人民同宗、同祖、同语、同俗,这种一脉相承的人文关系,为两岸交流提供了天然的纽带。从传统文化习俗上看,福建人民移民台湾,大多是以姓氏宗族聚族而居,或是以同府同县同乡聚居一处,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家乡祖地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不仅使泉州、漳州的闽南话成了台湾的主要方言,而且至今在台湾流行的南音、高甲戏、梨园戏、莆仙戏、布袋戏、木偶戏、闽剧等都是来自福建。台湾同胞信奉的神仙,如妈祖女神、保生大帝、关帝和临水娘娘等皆是都是由福建传过去的,每年都有大量的台胞来福建四大祖庙进香朝拜。台湾民众普遍尊奉的观音、关帝、土地公等,虽不原产于福建,但却是从福建传到台湾,并按福建的习俗祭祀的,其它的诸如服饰、饮食、婚庆等习俗也都和福建有很多的相同相似之处。80年代后期,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台湾地区的信徒纷纷前往福建朝圣谒祖,成为福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近10年来,赴嵋洲岛朝圣妈祖的台胞每年都达10多万人次,台湾成千上万的妈祖信徒云集莆田嵋洲岛与大陆同胞一起举行盛大的祭典活动。又如,从1987年至今,台湾每年派出数10个进香团到安溪清水岩谒祖,迎回清水祖师神像。近几年,闽台文化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广泛,两岸就闽南文化、客家文化、民间信仰文化和朱子文化等闽台共同信仰、互为纽带的文化现象进行探讨,相互交流;闽剧、歌仔戏、梨园戏、高甲戏、木偶戏等地方戏曲受到台胞的喜爱。闽台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福建省在开展对台文化交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闽台文化交流继续先行一步,取得新的突破是完全可能。

3、为什么在拥有众多发展对台经济优势的前提下福建吸收台资还有许多限制因素?是什么使得台资向福建以外的其他地区转移?

(1)主要是闽台经贸关系发展的单向性,间接性与不平衡性是闽台经贸合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尽管两岸经贸关系取得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台湾当局的许多限制.台商来闽投资主要以间接方式进行,投资必须经过第三地注册公司转投资,只有投资额在100万美元以下的投资案可直接以台湾公司名义投资。但资金仍要经过第三地汇入大陆。由于台湾当局拒绝两岸直接通商,闽台贸易也只能通过第三地间接进行。由于台湾当局严格禁止大陆资金进入岛内从事投资贸易,这也就造成闽台贸易单向性的不正常局面,同时也造成闽台贸易的极不平衡。

(2)近年来,台资企业有向江浙地区转移的趋势。这主要是福建产业链较短,上下游配套能力偏弱,产业集群效应不强的原因造成的。台资项目到福建投资,必须自成体系,投资成本高,无形中弱化了福建省投资项目的吸引力。此外,福建省基础设施建设缓慢,特别是交通网络发展总体水平仍滞后于经济发展要求。

4、对台优势是福建最大的优势。请联系书本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此的理解,并进一步阐述福建应该如何发挥这一优势。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是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支持福建省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党中央国

务院立足全国改革发展大局、加强两岸经贸合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1)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独特的对台优势和工作基础,努力构筑两岸产业合作的前沿平台和紧密区域,采取更加灵活开放的政策,按照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原则,支持台商在闽投资符合节能环保要求并采用先进技术的电子信息、船舶、机械、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项目,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大陆企业到台湾投资兴业,推动建立两岸产业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争取闽台在产业合作、投资贸易、市场对接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鼓励海西引进台湾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2)积极推动闽台产业对接。密切与台湾相关行业协会、企业的联系,支持国家相关行业协会在福建举办两岸产业研讨、展览、对接等大型经贸活动,促进两岸产业深度对接;鼓励建立与台湾产业配套以及大陆台资企业所需的零部件、原辅材料中心,支持设立“闽台信息产业合作交流促进中心”,建设以厦门湾、闽江口、湄洲湾等区域为主的闽台产业对接集中区。会同福建省人民政府、国台办在福建联合主办“海峡论坛”及相关活动。积极推进两岸信息产业等领域技术标准对接与合作。加快推进两岸直达通信光缆建设,积极研究和推动台资企业在厦门等地先行开展离岸呼叫中心业务试点等相关工作。

(3)加快福建省台商投资区建设。

(4)优化提升原材料工业。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积极发展临港工业,加快湄洲湾、漳州古雷等石化基地建设,支持建设湄洲湾闽台石化合作专区。

(5)改造升级消费品工业。

5、什么是“五缘六求”?它对于闽台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有何意义?

五缘六求:福建用来定义闽台关系的特定词语。“五缘”指闽台之间历史上存在着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的亲密关系,它们都是割不断的;“六求”指求密切的经贸关系、求两岸直接三通、求农业全面合作、求文化深入交流、求旅游双向对接、求载体平台建设。

海峡咫尺,殷殷相望。改革开放后,福建逐渐成为全国对台交流的“前沿平台”。中共中央十分重视发挥福建的对台优势,一直把福建的对台工作作为全国对台工作大局中的重中之重来考虑,把发展闽台关系作为促进两岸关系的重点来部署,把重要的对台活动安排在福建,把重要的对台工作交给福建办,把重要的对台政策措施首先安排在福建实施。在中央的直接支持下,福建进一步确立了对台工作的目标任务,形成了明确的对台工作思路。

海西战略打响后,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贾庆林、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都曾对福建的工作进行指导,希望福建紧紧抓住和平发展的主题,进一步加强闽台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在对台交流交往方面积累更多经验,取得更大进展,扎实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加快构建服务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

5年多来,在中央领导的直接关怀下,省委、省政府紧密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依托“五缘”优势,努力践行“六求”作为,积极探索、力求创新,注重运作、先行先试,不断推动对台各项交流与合作向宽领域、高层次、纵深化方向发展,为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构筑了前沿平台。

6、最近几年来,中央和国家部委出台的一系列重大对台措施中,福建都身处其中并扮演重要角色:中宣部牵头在泉州建设目前全国惟一的国家级对台专题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文化部决定把福建建设成为国家级对台文化交流基地;国家批准福州、漳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

验区扩大到全省;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毫无疑问,对台优势是福建最大的优势。请联系书本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此的理解,并进一步阐述福建应该如何发挥这一优势。

答:闽台一水之隔,地缘相近,语言相通,习俗相同,血缘相亲,且台胞百分之八十祖籍福建。历史上多次的闽台间人口的交流,决定了今天闽台人文的一致性。闽台宗教、民间信仰、建筑、艺术、文学等都是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是闽台联系的有力纽带。所以,对台优势是福建最大的优势。福建进一步发挥这一优势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

(1)整合已有特殊政策,寻求国家更多政策支持。

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外商投资的区域分布,可以看出,外资会集中流向国家重点发展和给予较多优惠政策的地区。由于福建的特殊地理位置,其在大陆对台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直以来,中央给予福建诸如创办经济特区、建立台商投资区等一系列特殊政策,对福建经济发展以及闽台经贸合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全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这些中央赋闽特殊政策也正在淡化消失,福建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更深入的特殊支持,比如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支持、加大力度支持台商在闽投资等,在适当的时机,还可以考虑签订类似港澳与大陆之间CEPA的贸易协定,使台商投资福建进一步便利化,为闽台经贸关系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道路。

(2)完善本地区产业链配套建设。

在引资过程中,福建应该把引进台资重点集中在那些科技含量高的产业,特别是其中的领头企业,通过吸引这类企业进而吸引与之相配套的上下游企业,有效利用本地优势,弥补投资地产业链的缺陷。政府也可以出台某些政策,支持当地企业投资配套行业,提高本地制造的专业化水平,从而吸引更多的台商到当地投资建厂。今后,要通过强化海峡两岸的产业协作,加强产业对接和配套,延伸产业链,形成互补型产业分工协作的关联体系,进而提高区域内的投资与贸易一体化水平。彻底实现闽台产业对接,加强闽台经济圈的整体经济实力,构建闽台经济区。

(3)积极改善台商投资的软环境。

在利用台资的过程中,福建的投资硬件设施得到了良好的建设,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推进,福建港口、网络、能源等方面的建设也都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但是与此同时,投资软环境能否同步发展的问题突显出来。政府的管理和服务中的问题、有关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的问题、外商权益保护问题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台商对福建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所以对于福建来说,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改善投资软环境是提升福建引资水平的重中之重。

(4)吸收借鉴引进台资先进地区的经验。

尽管福建曾经是台商投资大陆的热土,具有明显的引资优势,但是不能回避的是,目前江苏、广东等省更具引资竞争力,他们的一些独到的做法已经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并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苏州地区在吸引台商投资时明确打出了“亲商”、“富商”、“安商”的口号,上到党政领导,下到各级政府部门,服务台商的意识十分强烈。所以事易时移,福建省必须注意吸收借鉴这些地区在吸引台资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尽快缩小差距,争取开创福建吸引利用台商投资的新局面。

(5)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发挥人文优势。

7、试述闽东南对台经济关系的共同点,并谈谈如何加快其对台关系发展。

答:闽东南指:福州,宁德,厦门、漳州、泉州、莆田。

1、在对台关系发展中由于历史、地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六市对台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且与闽西北等地相比,与台湾的文化渊源较为深厚。六市对台经济的发展都比较曲折,经历了探索,发展,调整三阶段。对台经济通过20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特点呈现在以下几方面:(1)近;(2)亲;(3)同:文化、宗教、民间信仰、生活习俗;(4)经济相对发达,投资环境相对发展快;(5)交流形式多样,吸引台资规模相对较大。

2、加快闽东南对台关系发展的具体对策:(1)加大对台招商力度,突出对台高新技术招商引资。(2)因势利导,扩大对台贸易,完善对台劳务合作。(3)拓展保税区、台商投资区等方式的招商功能。(4)提高农业合作层次,继续发展对台农业合作试验区。(5)利用两岸先后“入世”的契机,扩大台商投资闽东南的服务贸易领域。(6)加大改革力度,优化投资环境。(7)注重两地人民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推动两地经贸向前发展和两岸和平统一进程。

8、简述福建诗钟对台湾诗界的积极影响。

答:(1)在台湾近代文学史上开创了诗社活动经常化、常规化的风气;(2)促成台湾各地、各界文学爱好者的联谊;(3)推出一批佳作名篇。另外,日据时期(1895-1945)台湾诗钟(击钵吟)之会促使台湾诗人"养成"和"磨练"汉文学的"趣味"和"表现的功夫",具有抵御异族同化大文化上的反抗意义。可见,诗钟在台湾的一定历史时期内,其作用和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9、榕台经贸发展面临的挑战。

在分析利用台资的机遇和优势的情况下,也应看到福州市今后扩大吸收台资仍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挑战。1、国际因素对榕台经贸发展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冲击蔓延,至今仍影响深重,从而加大了福州市利用台资的难度。2、两岸关系的不确定性。台湾当局始终把大陆经贸政策作为筹码,服务于其大陆政策,使政治因素成为阻碍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最关键的制约因素。3、从国内因素看,周边地区的强有力竞争,使福州的优势逐渐弱化。4、福州自身竞争力和投资环境的不足。

10、“明郑时代”闽台经济关系有何特点?

答:(1)大规模地由福建向台湾移民。(2)大面积垦殖。(3)生产要素中的技术和生产资料随大军和移民由闽输台。(4)闽台间处于小范围的贸易状态。

11、什么是禁忌?请列举出几种常见的禁忌。

答:禁忌,即"忌讳",在民俗学中也称为"塔布",是很多民族都有的生活习俗。所谓"禁忌",是指禁止或回避同"神圣"或者"不洁"的人和事物接近,否则就会遭到超自然力的惩罚。

常见的禁忌有:生产禁忌、饮食禁忌、服饰禁忌、节庆禁忌、生育禁忌、礼仪禁忌等。12、简述台湾经济特点。

1、农、林、渔发达,农业经济形态丰富。

2、台湾社会发展的跳跃性,使台湾经济发展也呈跳跃性。

3、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台湾经济与福建经济关系密切,历来呈互补性。

4、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有限的资源,只有通过岛外贸易来调节人民生活所虚。

5、市场分类经营货物,行

业分工明确。6、台湾的经济对外界有着极强的依存性。

13、试联系实际从产业合作和经贸合作两个方面谈谈闽台经济发展的前景。

闽台一水之隔,人缘相通,习俗相近,处在同一纬度上,气候、土壤等自然特征也诸多相似。由于历史的原因,当前两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资金、资源、技术、人才、劳动力、市场、管理等方面),从而产生地域间分工协作的可能性,发挥这些分工协作的互补性,对促进两地的经济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可以说闽台经济发展的前景是“合则双利,通则双赢”。

1、闽台产业合作展望。产业合作是区域经济合作的核心。闽台产业合作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着重推进两岸电子通讯、机械、石化、金融和现代农业等领域的合作,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不断提高两岸的产业分工水平。(1)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与日益激烈的全球经济竞争,加强高技术产业的合作,以促进两地产业升级,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2)加强农业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现代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3)加快闽台产业合作步伐,提高两岸产业分工水平。

2、闽台经贸合作发展趋势。推进闽台经贸合作,促进共同繁荣,这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发展闽台关系的重点。5年多来,福建省抓住机遇,采取扩大招商引资与办好现有台资企业、吸引台资与做台商工作的“两个结合”,不断提高闽台经贸合作的层次和水平。闽台经贸合作是双方经济优势的互补性决定的,台湾与祖国大陆经济的整合趋势是不可逆转的。(1)闽台经贸合作的结构将逐渐改善,趋向平衡化发展。(2)闽台经贸合作的技术含量将不断提高,以信息电子业为主的台湾科技产业将进一步加快对福建的投资。(3)闽台经贸循环将出现“四角模式”。也就是“日本进口—台湾设计—大陆加工—欧美销售”的模式。(4)共同的、强大的经济利益将成为闽台经贸往来的直接驱使力,闽台经贸往来的规模将不断扩大,形式将更加多样化,经济利益也将持续增长。

14、试述福建与台湾文化交流的优势。

闽台一水之隔,语言相通,习俗相同,血缘相亲,且台胞百分之八十祖籍福建。种种民间文化艺术流传、盛行于闽台两地,备受两地民众共同喜爱,这为闽台文化交流奠定了独特的优势。

1、历史上多次的闽台间人口的交流。特别是福建向台湾的移民,使得闽台两地血缘相亲,同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两岸人民有着相同的生活习惯。人是文化的载体,闽台两地同宗同源,天然的血缘关系,决定了今天闽台人文的一致性。

2、地缘相近。两岸隔海相望,地缘的优势使文化交流更加便利。

3、闽台两地同文同语,有同样的文化起源。闽台人民自古以来密切往来,共同创造了一脉相承、渊源深厚的闽台文化,文化交流的隔阂小。海峡两岸使用的都是中文,这是两地人文一致性的又一表现,充分证明闽台两地人民都是龙的传人。两岸有相同的语言基础,而语言文字是一个族群的人彼此传达思想、交流情感的重要媒介。

4、闽台宗教、民间信仰、建筑、民间戏曲音乐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互相学习,共同发展,是两岸联系的有力纽带。

5、两岸骨肉相连,两岸人民强烈的愿望更加促进两岸交流。

15、王审知治闽期间为发展海外贸易主要采取哪些措施,这对促进闽台经济关系的发展有何作用?

王审知治闽期间,十分重视发展海外贸易。

(1)“先是,闽疆税重,百货壅滞,审知尽去繁苛,招徕蛮夷商贾,纵其交易”。这里的“蛮夷商贾”,当包括来自“夷洲”、“流求”的台湾商人。(2)鉴于福建的闭塞环境,王审知在出任节度使的当年,即乾宁五年(898年),遂命众人开凿黄崎镇海口甘棠港(就是今天的福安黄崎甘棠),并以刘山甫主管其事,天佑元年(904年)凿成,遂成为福建良港。甘棠港的开通,方便了外国商船入闽交易,也有助于闽船从此港发运,驶往台湾。

(3)为加强对外贸易事务的管理,王审知还委托张睦领导外贸机构“榷货务”。总之,王审知在位29年,实行保境安民政策,为福建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当时福建具有相当的造船能力,远赴台湾经商,加强闽、台两地经济交往也是完全可能的。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国,经济上的突出特点是发展海上贸易交通,因而此时闽、台经济交往均有所发展。

16、简述宋元时期福建与澎湖、台湾的经济交往状况。

公元1087年,宋政府于泉州增设市舶司,专管海外贸易,自然也管理澎湖列岛。此时澎湖逐渐成为泉州与南洋贸易之中转站及两岸互市之枢纽。当时任职泉州市舶司的赵汝适,以其与海外诸国及台湾地区的交往作《诸番志》(成书于1225年)称:“泉有海岛,曰澎湖,隶晋江县。”同时,有关文献也记载至迟到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澎湖已在行政上归属泉州府晋江县。此时朝廷已派兵屯驻,岛上居民已纳入宋政府编户之中。

南宋末年,元兵南下,中原和福建的人民为躲避兵锋,寻求安定的生活处所,纷纷逃亡进入台澎地区,开始对澎湖的大规模开发,而后逐步扩及台湾。正是由于宋末有大批大陆人迁入台湾、澎湖,两地商业贸易显著发展,所以有“台地多宋钱,如太平、元祐、天禧、至道等年号”。

元朝统一中国后,忽必烈于至元(1264—1294年)后期设立澎湖巡检司,其职责管理澎湖居民,而且还要加强闽台航道的安全与保护对台商贸交流。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至元贞二年(1297年),元政府积极经营台湾事务,开展与台湾贸易往来。同时,元政府为经营台湾,于“大德元年(1297年),立福建平海行中书省,徙治泉州,图琉球也”。大约就在这个时期,为了便于在瑠球的活动,元政府遂于澎湖岛上设立了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民政,隶属福建泉州同安县(今厦门)。当时澎湖岛上的移民以泉州籍为主,他们生活稳定,经济也有所发展。同时也扩大了对大陆的商贸交往。

17、“明郑时代” 闽台经济关系有何特点?

(1)大规模地由福建向台湾移民。(2)大面积垦殖。(3)生产要素中的技术和生产资料随大军和移民由闽输台。(4)闽台间处于小范围的贸易状态。

18、清代闽台经济关系有何特点?

(1)闽人继续渡海入台增加台湾劳动力人口,形成台湾移民社会,促使台湾建立土地制度。(2)闽台通过交流促进海峡两岸的传统农业社会的农业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台湾成为粮糖基地。(3)“台运”兴起,台米台糖等反哺大陆。(4)闽台直接贸易促进两岸经济共同繁荣。19、近年来,台商在福州市投资主要有何特点?

近年来,台商在福州市投资主要呈以下几大特点:1、投资以乡情为纽带。2、台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还形成配套扩张的局面。3、台商投资领域不断拓宽,投资形式日趋多样化。4.投资的层次日益提高,表现为投资的技术含量逐步升级。

20、试述榕台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榕台经济发展的机遇与优势

1、世界经济形势有利于两岸经济发展。当今世界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这将有利于两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也为福州融入世界经济、更多地利用台资,提供了一个大舞台。

2、两岸经济持续发展和互补性,将推动两岸经贸合作。随着祖国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大型项目投资需求加剧,将吸引更多的台资把目光转向大陆。

3、加入WTO为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加入WTO后,两岸作为世贸组织成员,要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在国际经贸规则的制约下,政治对经济的干扰作用将大为减弱,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中的障碍将被弱化或逐渐消除,促使榕台投资由单向向双向发展。

4、“两马直航”揭开了海峡两岸交流的历史新篇章,这将有利于福州在一段时间内构筑对台贸易区和两岸货物集散区。

5、福州独特优势为扩大利用台资打下良好基础。福州是福建省政治、经济、科教、信息中心和交通枢纽,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福州对台区位优势独特,榕台地缘、人缘、血缘关系密切,是享有国家对台优惠政策最多的城市,已吸引大批台商前来投资兴业。

(二)、榕台经贸发展面临的挑战

在分析利用台资的机遇和优势的情况下,也应看到福州市今后扩大吸收台资仍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挑战。

1、国际因素对榕台经贸发展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冲击蔓延,至今仍影响深重,从而加大了福州市利用台资的难度。

2、两岸关系的不确定性。台湾当局始终把大陆经贸政策作为筹码,服务于其大陆政策,使政治因素成为阻碍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最关键的制约因素。

3、从国内因素看,周边地区的强有力竞争,使福州的优势逐渐弱化。

4、福州自身竞争力和投资环境的不足。

21、结合福州实际谈谈拓展榕台经贸合作的对策思路。

面对21世纪初的世界政治经济局势变化、中国加快中西部开放开发、福建周边地区迅速崛起、两岸关系尚难建立起稳定框架的情况,如何正视不足、抓住机遇进一步推动榕台经贸合作,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研究的课题。

1、加大对台招商力度,突出对台高新技术招商引资。

2、因势利导,扩大对台贸易,完善对台劳务合作。

3、拓展保税区招商功能。

4、提高榕台农业合作层次。

5、利用两岸先后“入世”的契机,扩大台商投资福州市服务贸易领域。

6、加大改革力度,优化投资环境。

7、注重榕台人民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推动榕台经贸向前发展和两岸和平统一进程。

22、厦门市对台经贸交往的现状和特点。

(1)台商在厦投资逐年增长,台资已成为厦门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对台贸易发展迅速,成为大陆对台贸易的重要窗口。(3)台商投资区发展前景良好,投资结构更趋优化,投资布局将从厦门岛内向岛外和闽南三角地区辐射。(4)对台直航试点和两岸“三通”的准备工作进展顺利。(5)经济“外引内联”活跃,对台口岸地位日呈突出,成为引进台资的“窗口”。(6)注重法制建设,投资环境日益优化。(7)对台交流交往成规模上层次。

23、厦门对台经贸发展的趋势。

厦门是建构海峡两岸经济区的技术、管理、知识交流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同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加速与国际市场接轨,改善投资软硬环境,进一步实施自由港的

某些政策和运用立法权完善法制等方面,在大陆发挥“排头兵”、“试验区”的作用。厦门现已初步成为闽东南地区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往来国内与国际的中转站和聚散中心。这将有利于两岸经贸合作与交流再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台湾以出口型为主的海岛经济与厦门外向型经济格局具有共同的特点,这将有利于厦门与台湾在产业互补、行业联动、企业联体、科技共享上寻找合作的最佳结合点。21世纪厦门与台湾之间的行业协作将扩大台商的投资领域,在引进的投资组合、产业关联的启动项目上将有新的突破。随着两岸“三通”的逐步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社会和法制环境上的有利条件将把厦门建设成为两岸人员、物资往来的主通道,两岸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往的桥梁,处理两岸具体事务的基地,台胞购物、旅游、休闲、度假的主选区。厦门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如低税率政策,经营进出口贸易自主权,建设保税区,开展保税业务,人员自由出入,实行落地办证;开展金融业务,设立外资银行,实施货币自由政策,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21世纪,厦门在进一步发挥对台结合部、融会点和试验区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大力发展对台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加速本区域与台湾经济的一体化,将会为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24、结合漳州实际谈谈扩大漳台经贸合作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加快投资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为进一步扩大经贸合作提供更好的条件。

(二)提高漳台经贸合作层次,拓宽新的合作领域与行业,大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

(三)继续加强漳台农业合作,加快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建设。

(四)切实办好现有开发区和台资企业。

(五)推进对台直航进程,利用漳州开发区的港口优势,发挥“以港兴市”的重要作用。

(六)重视扩大对台小额贸易,把东山辟为对台直接贸易区。

25、结合莆田市发展对台经济关系的优势谈谈发展莆田对台经济关系的对策。

莆田市发展对台经济关系的优势:1、区位优势;2、港口优势;3、亲缘同胞优势;4、信众优势。

发展莆田对台关系的对策:

1、加大对台宣传力度,增强台胞同根意识。

2、优化投资环境,为现有台资企业服务,实现以台引台。

3、积极发展对台出口贸易。

4、扩大对台农业合作,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

5、加快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发展旅游经济。

6、弘扬妈祖文化,争取实现湄台直航。

26、试述闽台资源及产业互补的特点,并结合本地区的资源及产业优势,谈谈如何探讨一条适

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闽台合作之路。

答:闽台资源及产业互补的特点表现为:

(1)闽台资源互补的特点

海峡两岸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具有很强的互补性。①土地资源②人力资源③市场资源④矿产资源⑤海岸与港湾⑥旅游资源⑦资金⑧技术。

(2)闽台产业的互补特点。台湾与福建的产业互补性主要体现在①农业,两岸气候相似,

农作制度相通,作物品种相近,为合作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闽台两岸的农业有着很强的互补性:第一,资源互补。第二,产业互补。第三,市场互补。②石化工业,闽台石化业在产品、技术、市场等方面均有较强的互补性。③科技行业,A信息产业。B机电行业。④汽车业。近期内祖国大陆的汽车行业受到加入WTO的冲击将较小。而台湾的汽车业则不同,目前台湾汽车市场趋于饱和,经营规模不足,生产成本难以降低,因此,汽车业正加速对外投资。闽台汽车业合作已有良好的开端。⑤)服务行业①旅游业。福建拓展对台旅游有很多优势。②保险业。(6)运输业。两地海港隔海相望,发挥港口优势,双方可以用最少运费,最短时间达到资源互补。

(3)结合当地实际,分析如何利用本地资源及产业优势,发展对台经济合作。

28、试述闽台民间信仰的大体情况及研究意义。

答:闽台民间信仰是古代南方闽越族传统信仰和中原汉族传统信仰相撞击、汇合、交融,以儒、释、三家互补为基本框架,又吸纳受了外来民族的信仰和宗教因素而形成的一种既固守传统,又兼具开放性、多元化,以多神崇拜为其主要特色的民间信仰。闽台民间信仰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各种神祗不仅能和平共处、并行不悖,而且能彼此借鉴、取长补短。

所谓民间神祗,是指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所信奉的诸神之外,民众所信奉的神灵。闽台民间供奉的神祗主要有妈祖、关公、土地公、保生大帝、开漳圣王、清水祖师等。

闽台的民间信仰是在其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中产生的,它具有多方面的意义。首先,闽台民间信奉的神祗多是“有功于国,有恩于民”的历史人物的神格化,鲜明地体现了闽台民众景仰爱国爱民、扶危救困,崇尚建功立业、造福人类,以及追求高尚品格、美好道德的思想。其次,闽台不同籍贯的人,各有其信奉的神祗,特别是对来自故乡的神祗尤为虔敬,表现了闽台民众不忘根本、思念故乡的情结。第三,民间信仰和宗教一样,是沟通此岸与彼岸、现实与理想的阶梯,具有解释现实,强化人的生存能力的功能。

2017年电大国民经济核算考试试题与答案汇总

单项选择 第一章 1.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A.SNA) 2.我国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分类,最综合的分类是(C.三次产业分类) 3.由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营业盈余和生产税净额确定的价格是(C.生产者价格) 4.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B.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 5.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了进行(B.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 6.常住单位是指(C.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7.以下产业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D.畜牧业) 8.SNA采用的是(A.全面生产概念) 9.以下表述正确的是(D.一个机构单位可以包含多个基层单位) 10.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固定资本消耗作为(D.内部交易)处理。 11.反映国民经济生产的最终成果指标是(A.国内生产总值) 12.国民经济账户体系主要是揭示(B.机构部门)之间在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积累使用以及资产负债等方面的有机联系。 第二章 1、生产核算的核心是(C国内生产总值) 2、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采用的是(A、产业部门分类) 3、产业部门分类的依据是(D、主产品的同质性) 4、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5、下列各项不能看作是增加值的是(A中间消耗) 6、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需要计算(C、营业盈余)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某建筑去年已经完成,今年的销售金额应加入今年的GDP) 8、在当期粮食产量中,根据使用去向可以判断,属于最终产品的是(C由粮食购销部门增加储备的粮食) 9、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A、大于)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10、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C、可能对也可能错) 11、企业的总产出包括是指企业(D、生产出的货物和服务的全部价值) 12、已知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2000亿元,总产出为36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折旧为100亿元。则该地区中间投入为(D、1600)亿元。 13、已知我国某年企业部门总产出为7000亿元,中间投入为20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0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3000亿元,支付生产税净额900亿元,则其营业盈余是(C、1000)亿元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产税的是(B、财产税) 15、下列不同的产业部门核算总产出的方法也不同,其中按“产品法”计算的是(A、农业部门) 16、工业企业自建厂房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出成果(C、包括在建筑业总产出中) 17、餐饮业兼营生产和转卖两种业务。转卖业务的总产出(A、只计算其附加费) 18、金融业的总产出(D、是其金融中介服务的总产出与金融次要活动总产出之和) 1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中间消耗的是(B、大型机床更新) 20、可比价GDP为1100亿元,现价GDP为1000亿元,则物价指数为(C、1.1) 21、国内生产总值的实物构成不包括(D、进口货物和服务) 22、生产账户的平衡项是(C、增加值) 23、三种方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结果应该是(C、理论上相等,但实际中会有差异) 24、某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度是指(B、该部门增加值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 25、某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是指(A、该部门增加值的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之比) 第三章 1、投入产出分析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工具是(A、投入产出表) 2、投入产出表按照考察的时间期限不同,分为(A、静态投入产出表和动态投入产出表) 3、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出(C、包括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两部分) 4、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局限性在于(B、?计量单位不统一,使用范围有限) 5、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C、技术经济联系) 6、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是(A、第Ⅰ象限) 7、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从横向看,表明(A、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 8、投入产出表的第Ⅱ象限主要反映(D、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

2020年电大《政府经济学》(形考测试题及答案必考重点)

第一章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来说,政府经济的依据是(D)。 A财政收入 B财政支出 C宏观经济管理 D社会公共权力 2、我们大致可以认为,(C)以后,政府经济学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 A凯恩斯 B科斯 C亚当•斯密 D穆勒 3、政府经济的目的是( A ) A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B纯粹追求商业利润 C满足官僚享受 D维护阶级统治 二、判断题 1、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务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居于核心地位。(A) A正确B错误 2、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指广义的政府。(B) A正确B错误 3、政府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范畴,具有对政府经济活动的概括,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B)A正确B错误 4、政府经济活动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活动是先于国家产生的。(B)

A正确B错误 第二章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政府 一、单项选择题 1、我们通常所说的“帕累托效率”,根据经济学原理,应该是指市场处在(C)的状态下。 A不完全竞争 B竞争失灵 C完全竞争 D完全垄断 2、在现实经济生活中,(B)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市场条件。 A不完全竞争 B垄断竞争 C完全竞争 D完全垄断 3、在市场经济运行中,(B)是开展充分竞争、公平竞争,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效率”的重要前提。 A信息的不对称性 B交易信息的充分性 C市场的完整性 D收入公平分配 4、1998年以来我们国家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国债投资项目大约有70%的资金投向了中西部。这是典型的(C)的政府经济决策。 A更注重经济公平 B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并举 C更注重社会公平 D盲目的

5、下列产品的生产和提供不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征的是(D) A供电、水、电 B邮政通信 C移动通信 D微软的office系统 6、市场的不完整性使得市场需要政府干预,比较典型的市场有资本市场和(A) A保险市场 B钢材市场 C电信市场 D木材市场 7、在我们国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反映了(C) A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 B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 C政府机构控制能力的有限性 D政府在决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 8、下列不属于市场失灵的领域的有(D) A国家公共安全 B公共医疗卫生 C法律与道德秩序 D个人生活用品 二、判断题 1、边际利润大于边际成本,资源配置可达到最优状态,也就是“帕累托效率”(B) A正确B错误 2、市场机制本身可以克服各种垄断产生的竞争的不完全性,使得资源达到最优配置状态,所以政府最好不要干预。(B)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题答案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

闽台经济文化期末模拟试卷

闽台经济文化期末模拟试卷 1、“明郑时代”闽台经济关系有何特点? 2、结合莆田实际谈谈发展莆田对台关系的对策。 3、结合实际谈谈面对“入世”挑战和机遇,我们应如何积极推进闽台经济关系发展? 4、试述闽台民间信仰的大体情况及研究意义。 参考答案 1、“明郑时代”闽台经济关系有何特点? 1661—1683年明末清初的郑清对峙时期,是郑成功驱荷入台,积极开发和发展台湾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史称“明郑时代”。由于郑成功志在反清复明,因此在驱荷的同时就周密地谋划了台湾这一基地开发与建设,使台湾社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海岛经济初具规模。具体来说,这一时期闽台经济关系呈以下特点:(一)大规模地由福建向台湾移民。 郑成功在统率大军入台驱荷的同时不断地将闽地的劳动力向台地转移。闽人入台是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流动,在闽台经济关系发展中始终具有重要意义。郑氏除寓兵于农的军垦之外还有民垦和私垦形式。此外,郑成功还派员赴漳、泉各地,“招沿海居民之不愿内徙者数十万人东渡,以实台地”。至郑氏统治末期,在台的汉族人口估计已达12万人,比荷据时期增加了2倍多。资料显示郑清对峙时期福建漳泉人民渡海入台从未间断。 (二)大面积垦殖。 生产要素中的耕地面积随着郑氏苦心经营反清复明基地事业的发展和通过补充将士及移民增加人口劳力而进一步扩大。随着军垦、民垦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屯垦区域,北至浊水溪流域和彰化平原,南至高雄、凤山一带。 (三)生产要素中的技术和生产资料随大军和移民由闽输台。 郑氏政权不仅在汉人垦区的移民社会中,而且也向高山族如番社人民传授大陆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兴修水利设施,供给耕牛、锄、犁等农具和种子种畜等。除粮食生产外还很重视种植甘蔗等经济作物,促进了以制糖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由于台湾南部冬季干旱雨水稀少,影响农作物生产,因此屯垦军兵和移民将闽地水利技术带到台湾,明郑23年间所修水利设施比荷据38年所修总数还多10倍。其他如造船业、采金业、盐业和烧瓦等建材业也得到了一定发展。 (四)闽台间处于小范围的贸易状态。 由于郑清对峙,清政府对郑氏政权以台湾、澎湖、闽浙粤沿海作为反清复明根据地的态势采取“海禁”和“迁界”的对策,下令“片板不许下水,粒货不许越疆”、“坚辟清野”以断郑氏政权之一切经济补给。在这种情况下闽台间的贸易只能局限于郑氏势力所及的范围,主要是在台湾与厦门一带进行。当时贸易的品种除日常生活用品外主要是军事给养物资。 总之,这一时期,闽台经济关系的发展,促进了台湾的初步开发,使之经济初具规模。 2、结合莆田实际谈谈发展莆田对台关系的对策。 莆田市发展对台经济关系的优势 1、区位优势莆田市是一个开放的沿海城市,位于海峡西岸,背山、靠海,与台湾一衣带水,隔海相望,是祖国大陆最接近台湾的地区之一,有利的地理位置,为发展对台贸易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它可以通过海上航线与台湾取得便捷的交往。 2、港口优势 莆田市绵延的大陆海岸线长223.9千米,有着“中国少有,世界不多”的天然深水良港—湄洲湾港。湄洲湾水域宽且深,不冻不淤,两岸深水岸线长达20多公里,5万吨轮船可以自由进出,10万吨轮船可乘潮进出。湄洲湾的秀屿岸线宜建深水码头,可以杂货、粮食码头为主,以小码头为辅。湄洲湾的东吴岸线宜建设大泊位码头,可以矿石、煤码头为主,与此相适应,还要建设中等泊位码头。湄洲湾陆域条件较好,沿岸多为矮丘和红土台地,可供开发用地较多,其中秀屿港区约有22平方公里,东吴港区约有52平方公里。为此,必须充分利用和吸引台资,把湄洲湾建成贸易中转基地和转口加工区。 3、亲缘同胞优势 莆田市是重要的台胞祖籍地之一。自16世纪以来,福建居民大批渡海去台湾拓荒定居,经过几百年来的繁衍,莆田籍台胞约有10万多人,同时,在大陆的台属有30多万人。这些台胞爱国爱乡,乐于在家乡投资兴办企业。自1987年台港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以来,莆仙籍台胞有2.6万人次回乡寻亲谒祖,并捐资人民币2000多万元,为家乡兴办公益事业。 4、信众优势 16世纪兴化人去台湾拓荒定居的同时,带去了妈祖文化,经过数百年来的发展,台湾同胞对妈祖信仰和尊崇达到了颠峰。目前,台湾妈祖信众有1400万之多,占台湾人口的一半以上。据统计,1998年至2000年上半年,来莆朝拜妈祖的台胞有21万人次,来靠莆田市港口的台轮中,逾七成是来朝拜妈祖的。 制约莆台经贸关系发展的因素 1、大陆吸引台资的竞争 2、投资环境不完善 3、台湾当局政策的限制 针对莆田的实际,发展莆田对台关系的对策 1、加大对台宣传力度,增强台胞同根意识 加大对台宣传力度,莆田市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通过《莆仙会刊》、《妈祖故里》、《湄洲日报》海外版等载体,有的放矢地宣传莆田市的经济社会建设成就,应认真做好妈祖文化的宣传工作,以增进广大信众对中华民族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优化投资环境,为现有台资企业服务,实现以台引台 3、积极发展对台出口贸易 其一,发展对台一般贸易,改变对台贸易逆差的被动局面。其二:积极发展对台小额贸易区,1996年省政府已批准莆田县的南日岛为对台贸易点,莆田市要积极建设小额贸易区,力争对台小额贸易有新的突破。 4、扩大对台农业合作,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 莆田市是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城市,应该注意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建设。莆田市具有丰富的山地滩涂资源,可引进新品种,推进深加工,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的创汇型农业,可大力发展南

国民经济核算电大复习题单选

国民经济核算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 1. 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元,消费等于430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元,个人储蓄为40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C ) A. 500元 B. 480元 C. 470元 D. 400元 2. 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它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称为( A )。 A. 机构单位 B. 机构部门 C. 基层单位 D. 产业部门 3. 收入分配核算的起点指标是(D )。 A. 政府税收 B. 劳动报酬 C. 营业盈余 D. 增加值 4. 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社会提供咨询服务,该公司属于(C ) A. 第一产业 B. 第二产业 C. 第三产业 D. 无法确定产业范围 5. 下列收入属于财产收入的是(A ) A. 存款利息 B. 政府发放的生活补贴 C. 贷款 D. 彩票中奖 6. 企业的总产出是指企业(D )。 A. 生产过程中最初投入的价值 B. 生产过程中对货物和服务的中间消耗的价值 C. 上缴政府的生产税净额 D. 生产出的货物和服务的全部价值 7. 服务的特点是(B ) A. 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 B. 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 C. 其总产出只能采用虚拟核算的方式 D. 无增加值核算的内容 8. 下列行为属于转移性收支的是(B ) A. 某居民家庭年底收到股票分红300元 B. 某企业捐赠100万给希望工程 C. 政府给某小区建设公用电话亭 D. 银行收取利息税 9. 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从纵向看,表明(B )。 A. 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 B. 某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 C. 各产业部门提供给某个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 D. 各产业部门生产中消耗某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 10. 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了进行(B)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 A. 生产和收入分配核算 B. 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 C. 资金流量核算 D. 国际收支核算 11. 金融账户的使用方记录的是(A ) A. 金融资产的增加 B. 金融负债的增加 C. 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 D. 资金余缺 12. 国内生产总值的实物构成不包括(D )。 A. 消费品及服务 B. 用于积累的货物 C. 出口货物和服务 D. 进口货物和服务 13. 下列不属于市场产出核算的内容是:C A. 企业为全社会提供物质产品; B. 房地产公司进行商业房屋买卖; C. 政府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 D. 餐饮业为社会提供服务 14. 下面不属于经济资产的是(B) A. 土地 B. 公海 C. 厂房 D. 债券 15. 某企业将本单位一批价值10万元的设备无偿转让给兄弟企业。该交易属于(B) 无法判断D. 现金转移C. 资本转移B. 经常转移A.

电大政府经济学试题及答案--排序版

政府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判断题 A 按照预算作用的时间,政府预算可以分为年度预算和多年度预算。(√)按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不同影响,从总量调控的角度,可将财政政策区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即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均衡性财政政策。(√) B 部门预算是政府预算的基础,基层预算单位是部门预算的基础。(√) C 偿债率是从还债的角度考察政府究竟有多大的还本付息能力,主要看政府财政收入的多少。√ 充分就业是与失业相对应的一个经济范畴、是指全体社会公民人人都可以找到有报酬的工作的一种社会就业状态。(×) 成本一收益分析法自20世纪40年代出现以来,就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青睐,里根总统在1981年还签发了一项命令,要求美国全部新的规则都必须受成本一收益分析的检验。(√) 从价计征税收的计税依据,是课税对象的重量、容积、数量等。(×)财产税是对纳税人所拥有的不动产课征的税种。(×) 车船税的征税对象或征税范围是依法在公安、交通、农业、渔业、军事等具有车船管理职能的部门登记的车船,具体分为车辆和船舶两大类。(√)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实际使用的土地,以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为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 从各国编制多年度预算的实践看,主要为长期预算,编制2-5年的中期预算的国家很少。(×) 从各国政策实践来看,征收环境保护类税收是矫正负外部效,应常用的手段.(√ ) 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来看,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初期阶段,国家往往采取公共投资占主导的投资策略√ D 多峰偏好是指人们理想的结果不止一个,如在偏离了最理想的结果后其效用出现先降后升,则具有多峰偏好。(√) 短期公债通常是指偿还期为一年或一年以内的公债。(√) 对部分公共物品合理定价,进行收费,构成政府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

12年电大 闽台论述题答案

“闽台经济与文化”复习题集 三、问答题 1、2008.12.25两岸人民期盼已久的“大三通”终于实现了。请联系2009年以来两岸三通的实际进展,谈一谈三通的意义。 两岸基本“三通”最直接的实质意义是船舶、飞机等航行器,不必在人为限制下停靠第三地,省下了燃料及时间;依据国民党智库内部的换算,台湾民众一年将可因此节省新台币310 亿元的支出,转换用于实体经济,至少可贡献经济成长率0.01个百分点。 今天启动的两岸直航对台湾经济而言,实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首先,它代表了不再凡事负面思考的直观否定,是能以理性的逻辑,选择于己有利的对策与作为,让长期受制于两岸枷锁而畸形发展的台湾经济,终得以正常伸展,探触各种可能。 在实体经济层面,两岸直航不只是让两岸间的往来截弯取直,更是打通了台湾经济的血路;因为经济快速全球化、也因为中国大陆的崛起,让两岸航路限制所制约的,不只是两岸间的客货往来,也一起限制了台湾与世界经济舞台的链接,结果是台湾既未完全搭上大陆经济快速起飞的顺风车,更深陷经济边缘化危机。因此,今天打开了两岸通道,形同一并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关卡;一如众多外商所言,两岸关系不仅不再是台湾经济的减分,还将是产出红利的加分。 但是,两岸渠道虽通,水到亦可预期,却非绝对必然;直航效益的展现,关键将在于齐心经营。一如前述,两岸“三通”可以省下很多工本,但如果只是满足于当前既有的人货往返需求,“三通”的效益也就不过尔尔;真正重要的是,企业及台当局能在政策思维松绑及既有的产业优势下,运用刚刚打开的两岸通路,创造出更多样、更巨大的市场。 上海台北间的空运直航,最快只要82分钟,比坐高铁往返台北、高雄还短,这个时间就创造了空间,对两地间的人员往返、家庭形态、生活环境、人才训用带来巨大改变,而非仅是有利台商根留台湾而已;又如两岸邮政网络的结合,将提供邮购、网购的发展空间;再如已居世界要角的台湾科技产业,除了强化既有的全球运筹角色,面对彼岸竖排分工上行的压力,如何借用两岸直航掌握优势,可能是更为急迫的;此外,直航的效果还可考虑通过快速设置营运特区的方式,以高度的自由化吸引企业进驻而扩大。这是一个需要用心经营的过程,直航只是台湾发展这条新经济之路的开端。 2、请谈谈闽台文化交流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进一步发挥这些优势? 答:闽台一水之隔,语言相通,习俗相同,血缘相亲,且台胞百分之八十祖籍福建。种种民间文化艺术流传、盛行于闽台两地,备受两地民众共同喜爱,这为闽台文化交流奠定了独特的优势。 1)历史上多次的闽台间人口的交流。特别是福建向台湾的移民,使得闽台两地血缘相亲,同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两岸人民有着相同的生活习惯。人是文化的载体,闽台两地同宗同源,天然的血缘关系,决定了今天闽台人文的一致性。 2)地缘相近。两岸隔海相望,地缘的优势使文化交流更加便利。 3)闽台两地同文同语,有同样的文化起源。闽台人民自古以来密切往来,共同创造了一脉相承、渊源深厚的闽台文化,文化交流的隔阂小。海峡两岸使用的都是中文,这是两地人文一致性的又一表现,充分证明闽台两地人民都是龙的传人。两岸有相同的语言基础,而语言文字是一个族群的人彼此传达思想、交流情感的重要媒介。 4)闽台宗教、民间信仰、建筑、民间戏曲音乐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互相学习,共同发展,是两岸联系的有力纽带。 5)两岸骨肉相连,两岸人民强烈的愿望更加促进两岸交流。闽台文化同

闽台经济与文化作业三答案(最全)

闽台经济与文化作业三答案(最全)
第 1 大题: 1 . ( 应得 ( 4 得 40 分 实得 ) 4 单选题 分 ) 台湾文学大约在 19 世纪中叶开始,兴起( )创作,它 分,
的出现是由福建诗钟的传入引起的。
A . B . C . D . 正确答案: A . 2 . (
击钵吟 骊歌 大戏 小戏
应得
4
分,
实得
4

) ()是我国东南沿海著名的海上保护神。传说是五代福建
都巡检林惟悫的女儿,或说是宋初的民间女子,玉皇大帝的小女儿等等。据说她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 年),逝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 年),生前能“言人休咎”,“知人祸福”,精通治病防疫,擅长海上救护, 通晓天文气象,深受人民爱戴。她死后,乡人在湄洲岛建小庙奉祀以示感念。
A . B . C . D . 正确答案: B . 3 . (
临水夫人 妈祖 清水祖师 陈靖姑
应得
4
分,
实得
4

) (
)位于宏伟壮观,为我国东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孔庙。
A .
莆田孔子文庙
B . C .
泉州孔子庙 福州文庙

D . 正确答案: B . 4 . (
漳州孔子庙
应得
4
分,
实得
4

) 闽南、台湾有些节庆习俗是其他地方罕见的,饶有情趣。
台湾有俗话说:“偷得一根葱,嫁个好老公;偷得一根菜,选个好女婿。”菜园主人成人之美,往往主动放 开菜园,任人去偷。这反映的是( )节庆活动的习俗。
A . B . C . D . 正确答案: B . 5 . (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应得
4
分,
实得
4

) 以下反映福建佛教和台湾佛教密切关系的提法错误有()
A . B . C . D . 正确答案: B . 6 . (
台湾庙的创建,与福建人积极参与是分不开的。 台湾佛教的派系仅有部分与福建佛教有密切的关系。 闽台两地在修建佛寺时经济上相互支持。 闽地僧人入台定居弘法。
应得
4
分,
实得
4

) ()是传入台湾最早的宗教。
A . B . C . D . 正确答案: B . 7 . (
佛教 道教 天主教 基督教
应得
4
分,
实得
4

) 闽台植物崇拜突出地表现在(
)崇拜上。

国民经济核算电大复习题单选

国民经济核算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 1. 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元,消费等于430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元,个人储蓄为40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C ) A. 500元 B. 480元 C. 470元 D. 400元 2. 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及其它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称为(A )。 A. 机构单位 B. 机构部门 C. 基层单位 D. 产业部门 3. 收入分配核算的起点指标是(D )。 A. 政府税收 B. 劳动报酬 C. 营业盈余 D. 增加值 4. 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社会提供咨询服务,该公司属于(C ) A. 第一产业 B. 第二产业 C. 第三产业 D. 无法确定产业范围 5. 下列收入属于财产收入的是(A ) A. 存款利息 B. 政府发放的生活补贴 C. 贷款 D. 彩票中奖 6. 企业的总产出是指企业(D )。 A. 生产过程中最初投入的价值 B. 生产过程中对货物和服务的中间消耗的价值 C. 上缴政府的生产税净额 D. 生产出的货物和服务的全部价值 7. 服务的特点是(B ) A. 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 B. 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 C. 其总产出只能采用虚拟核算的方式 D. 无增加值核算的内容 8. 下列行为属于转移性收支的是(B ) A. 某居民家庭年底收到股票分红300元 B. 某企业捐赠100万给希望工程 C. 政府给某小区建设公用电话亭 D. 银行收取利息税 9. 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从纵向看,表明(B )。 A. 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 B. 某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 C. 各产业部门提供给某个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 D. 各产业部门生产中消耗某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 10. 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了进行(B)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 A. 生产和收入分配核算 B. 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 C. 资金流量核算 D. 国际收支核算 11. 金融账户的使用方记录的是(A ) A. 金融资产的增加 B. 金融负债的增加 C. 国际收支净误差及遗漏 D. 资金余缺 12. 国内生产总值的实物构成不包括(D )。 A. 消费品及服务 B. 用于积累的货物 C. 出口货物和服务 D. 进口货物和服务 13. 下列不属于市场产出核算的内容是:C A. 企业为全社会提供物质产品; B. 房地产公司进行商业房屋买卖; C. 政府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 D. 餐饮业为社会提供服务 14. 下面不属于经济资产的是(B) A. 土地 B. 公海 C. 厂房 D. 债券 15. 某企业将本单位一批价值10万元的设备无偿转让给兄弟企业。该交易属于(B) A. 经常转移 B. 资本转移 C. 现金转移 D. 无法判断

中央电大《政府经济学》历年试题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自然垄断 2.行政规费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l分。共10分) 1.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下产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与最优供给条件下的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是( C )。 A.供给量偏高,价格偏高 B.供给量偏高,价格偏低 C.供给量偏低,价格偏高 D.供给量偏低,价格偏低 2.外部效应的产生是因为( A )。 A.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收益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B.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收益通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C.产品和劳务的成本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D.产品和劳务的收益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3.下列属于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办法的是( C )。· A.征税 B.财政补贴 C.排污权交易 D.排污收费 4.政府经济的依据是( B )。 A.道德劝说 B.社会公共权力 C·财产所有权 D.法律制度 5.政府对社会医疗支出的责任是( C )。 A·放手由市场解决 B.承担所有医疗支出 C·部分参与医疗支出的提供 D.承担重大医疗项目支出 6.现收现付式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优点是( D )。 A·对已提取但尚未支付的保险基金进行有计划的管理和运营 B.对被保者的权利义务关系实现数量上的长期规划 C.防止可能出现企业、国家负担过重的困难 D.可避免物价上涨后基金贬值的危险 7.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对象是( A )。 A·政府决策 B.企业生产决策 C·个人消费决策 D.劳动者劳动决策 8.国有资产收益的获得是凭借( B )。 A·社会公共权力 B.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 C·政府信誉 D.企业的自愿捐助 9.按照公债本位对公债进行分类,可以将公债划分为( D )。 A·有期公债和无期公债 B.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 C·强制公债和自由公债 D.货币公债和实物公债 10.国际税收的本质是( B )。 A.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B.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C.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D.国家与集体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地域文化闽台经济与文化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

标准文档 实用文案地域文化1总共28题, 第1题(已答). 宋时大陆与台澎之间的经济贸易已十分繁盛,当然这种贸易主要还是 发生在()之间。 A. 大陆人民和南洋地区的大陆移民(主要是福建的移民) B. 大陆人民 C. 台澎地区的大陆移民(主要是福建的移民) D. 大陆人民和台澎地区的大陆移民(主要是福建的移民) 【参考答案】D 第2题(已答). 2007年,闽北籍台资投资兴办了(),该校被福建省教育厅确定 为闽北唯一的一所承接闽台高职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的学校,同时也被福建省台联选定为全省首家台胞培训基地。 A. 武夷学院 B. 华侨大学 C. 龙岩学院 D. 厦门大学 【参考答案】A 第3题(已答). 至(),福建居民对台湾居民的民风习俗、生产技术和规模有 了进一步的了解,经济交往也进一步密切。此时台湾已成为中央王朝的羁属,但是中央王朝对台湾的管辖还是松散而不得力的。 A. 秦代 B. 唐代 C. 明代 D. 清代 【参考答案】B 第4题(已答). 清末及民国时期,不属于福建与台湾的海上交通主要线路的是 () A. 福州与台湾航线 B. 厦门与台湾航线 C. 泉州与台湾航线 D. 除汽船定期航班外,福建的帆船穿越台湾海峡,从事航运贸易,获利颇丰 【参考答案】C 第5题(已答). 历经10多年倾力打造,()的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简称 “海博会”)与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简称“鞋博会”)两大展会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参展、参观的境外企业和客商比例逐年递增。 A. 福州 B. 厦门 C. 泉州 D. 莆田 【参考答案】C 标准文档 实用文案 第6题(已答). 龙岩市利用

电大-秋闽台经济与文化复习答案复习过程

2011“闽台经济与文化”复习题集 一、填空题 1、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国,经济上的突出特点是发展海上贸易交通,因而此时闽、台经济交往均有所发展。 2、日本占据台湾以前,台湾对外贸易的最主要对象是福建,台湾素有“福建谷仓”之称。 3、福建、台湾的菜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品种丰富;二是务求新鲜;三是不生食蔬菜;四是调料独特。 4、泉州孔子庙位于泉州市区泮宫内,宏伟壮观,为我国东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孔庙。 5、福建道教对台湾道教的影响,最主要表现在两地道士法师的道场科仪基本一样,特别在闽 台道教主要教派,更是关系密切。 6、妈祖信仰是民间信仰,但又兼具道教和佛教特点与色彩。 7、王审知治闽期间,开通甘棠港,对闽台经济交往起到促进作用。 9、闽台两地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同步进入了农耕社会,福清东张遗址发现稻草痕迹,台湾凤鼻头遗址陶片上有稻米的遗留,说明当时的闽台先民已经开始种植水稻。 10、中元节前后期间的活动,台湾和闽南一带称“普渡”,时间长达一个月。 11、1994年,国务院把漳州定为国家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区,1997年7月,国家外经贸部、农业部和国台办(简称“两部一办”)又将其批准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 12、闽台动植物崇拜中,最具特色的是蛇崇拜;植物崇拜突出地表现在树木崇拜。 13、早在1971年,惠安崇武港接待了前来祖国大陆停靠的第一艘台轮后,即成为大陆第一 个开放的台轮停靠点。 14、清末及民国时期,台海航运从两方面的资料可见其概貌,一是厦门海关关册,详细记述 了清宣统三年至民国29年(1911—1940年),厦门赴台湾,台湾赴厦门的客流量;一是清宣统三年至民国31年(1911—1942年)台湾总督府指定的闽台航路表。 15、台湾与福建距离甚近,最近处从福建平潭岛到台湾新竹市,相距仅130公里左右, 每逢天气晴朗的时候,站在福建这边的高山上,就可以隐约望见台湾岛上那高耸挺拔的山峰。 16、1981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平潭县东澳港率先开辟为台湾渔船停泊点,建立平潭县 台湾渔民接待站。 17、厦门成为大陆引进台资最多、最集中的地方。 18、南宋年间(1165—1173年),澎湖已在行政上归属泉州府晋江县。 19、清雍正元年(1723年),在台湾增设彰化县及淡水厅。雍正五年(1727年)改分巡 台厦道为分巡台湾道,增设澎湖厅,正式统称为台湾。 20、清末及民国时期,福建与台湾的海上交通主要有福州与台湾、厦门与台湾两条航线。 21、台湾民歌主要有福佬系民歌、客家系民歌两种支脉,这两种支脉与福建关系最为密切。 22、1895年甲午战争后,日本占据了台湾,直到1945年,台湾才回到祖国的怀抱。 23、公元1087年,宋政府于泉州增设市舶司,专管海外贸易,自然也管理澎湖列岛。 此时澎湖逐渐成为泉州与南洋贸易之中转站及两岸互市之枢纽。

地域文化闽台经济与文化试题及答案

地域文化1总共28 题, 第1 题(已答). 宋时大陆与台澎之间的经济贸易已十分繁盛,当然这种贸易主要还是发生在()之间。 A. 大陆人民和南洋地区的大陆移民(主要是福建的移民) B. 大陆人民 C. 台澎地区的大陆移民(主要是福建的移民) D. 大陆人民和台澎地区的大陆移民(主要是福建的移民) 【参考答案】D 第2 题(已答). 2007年,闽北籍台资投资兴办了(),该校被福建省教育厅确定为闽北唯一的一所承接闽台高职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的学校,同时也被福建省台联选定为全省首家台胞培训基地。 A. 武夷学院 B. 华侨大学 C. 龙岩学院 D. 厦门大学 【参考答案】A 第3 题(已答). 至(),福建居民对台湾居民的民风习俗、生产技术和规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经济交往也进一步密切。此时台湾已成为中央王朝的羁属,但是中央王朝对台湾的管辖还是松散而不得力的。 A. 秦代 B. 唐代 C. 明代 D. 清代 【参考答案】B 第4 题(已答). 清末及民国时期,不属于福建与台湾的海上交通主要线路的是() A. 福州与台湾航线 B. 厦门与台湾航线 C. 泉州与台湾航线 D. 除汽船定期航班外,福建的帆船穿越台湾海峡,从事航运贸易,获利颇丰【参考答案】C 第5 题(已答). 历经10多年倾力打造,()的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简称“海博会”)与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简称“鞋博会”)两大展会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参展、参观的境外企业和客商比例逐年递增。 A. 福州 B. 厦门 C. 泉州 D. 莆田 1

【参考答案】C 第6 题(已答). 龙岩市利用台资的企业以()企业为多。 A. 资源型 B. 技术型 C. 资金型 D. 互补型 【参考答案】A 第7题(已答). ()自古有“扼台湾之要,为东南门户”之称,台湾人民祖籍地有许多源于此地,两地人民情同手足。 A. 福州 B. 厦门 C. 泉州 D. 漳州 【参考答案】B 第8 题(已答). 古代,闽南和台湾都出现了经营海峡两岸贸易的商业组织是() A. 榷货务 B. 郊行 C. 巡检司 D. 市舶司【参考答案】B 第9 题(已答). ()对台小额贸易量一直稳居大陆县级第一,年贸易额约占福建的三分之一,为福建最大的对台贸易港之一。 A. 霞浦 B. 杏林 C. 福清 D. 东山 【参考答案】D 第10 题(已答). ()成立“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台商投资区等,通过举办两岸林博会、海峡两岸乡镇对口交流会、两岸特色乡镇交流会等,加强两地的经贸关系。 A. 福州 B. 南平 C. 三明 D. 龙岩 【参考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共8 题,每题 5 分) 第11题(已答). 以下关于明代闽台经济关系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有() A. 明朝中央政府实行海禁政策完全阻止了福建沿海人民继续迁居澎湖的趋势 B. 颜思齐、郑芝龙集团,他们在那里辟垦土地,建立部落,大大推动了台湾本岛的开发,从而也促进了闽台之间的经济交流 C. 明朝中、后期,由于倭寇横行、海盗窜扰、殖民者侵入,对大陆、福建与台湾的经济往来、政治领属构成重大威胁 D. 王审知在位期间,实行保境安民政策,为福建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重要 贡献,号称“明王” 【参考答案】BC 2

电大《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小册子电子稿已排

蓝色小册子 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最终成果的统计指标是(A国内生产总值)。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 B B、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 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A包括)在国外的领土飞地。 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它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称为(D、机构单位)。 常住单位是指(C、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机构单位可以分为两类(E、住户和法人单位)。 常住单位定义中的经济领土不包括( D.国外驻该国的使馆和领馆用地)。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属于(E.第二产业)。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机构单位根据经济活动的市场特征可分为( E.营利性机构单位和非营利性机构单 位)。 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 B.产业部门)。 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社会各界提供咨询服务,该公司属于(C、第三产业)。 保险公司属于(B、金融机构部门)。 在收入分配阶段,反映国民经济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结果总量特征的指标是( B.国民原始收入、国民可 支配收入)。 市场价格中的要素价格是根据(A.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盈余)确定的价格形式。 国民经济核算账户方法国民经济核算的根本方法。它运用的基本原理是( D.会计帐户的基本原理)。 下列单位属于法人单位的有(A、某大学C、某企业E、某百货公司)。 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学的关系表现为(A、国民经济核算运用了会计账户形式B、国民经济核算运用了会计复式核算方法C国民经济核算很多数据来源于会计数据D二者的核算对象和目的不同E、二者的核算原则、计价基础、核算方法也有差别)。 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包括(A非金融企业部门B金融机构部门C政府部门D、住户部门E、为居民服务的 非营利机构部门)。 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有(A、货物和服务交易B分配交易C金融交易D其它积累交易E、内部交易)。 市场价格的主要形式有(A要素价格B、基本价格C生产者价格D、购买者价格)。 下列表述属于正确的是(A、伐木属于第一产业活动B、机器设备制造属于第二产业D国家机关属于第三 产业E、物业管理属于第三产业)。 国民经济基层单位的基本特征是(B、具有一定生产场所C、能够获取有关生产活动的投入与产出资料 D 具有自己的管理部门)。 国民经济核算的原则包括(A、市场原则C、所有权原则D三等价原则E、核算统计原则)。 机构部门账户包括(A生产账户B、收入分配和使用账户C、积累账户D、资产负债帐户)。 下列关于新SNA的说法正确的有(C.是1968年联合国公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简称 D ?是物质产 品平衡表体系)

国民经济核算课程期末复习(按题型)(含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 A ) A.SNA B.MPS C.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 D.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 2.我国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分类,最综合的分类是( C )。 A.一次产业分类 B.二次产业分类 C.三次产业分类 D.四次产业分类 3.划分国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 B )。 A.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 B.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 C.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 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 4.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了进行( B )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 A.生产和收入分配核算 B.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 C.资金流量核算 D.国际收支核算 5.以下产业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D ) A.交通运输业 B.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C.科学研究事业 D.畜牧业 6.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D )。 A.一个基层单位可以包含一个机构单位 B.一个基层单位能包含多个机构单位 C.一个机构单位不可以包含任何基层单位

D.一个机构单位可以包含多个基层单位 7、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 B )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8、下列各项不能看作是增加值的是( A) A中间消耗 B劳动报酬 C生产税 D营业盈余 9、用支出法计算国生产总值时,不需要计算( C) A、最终消费 B、资本形成总额 C、营业盈余 D、货物与服务净出口 10、在当期粮食产量中,根据使用去向可以判断,属于最终产品的是( A ) A农民自己食用的粮食; B 被食品加工企业当期生产消耗的粮食; C由粮食购销部门增加储备的粮食; D用做畜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 11、一国的国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B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