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安德义论语解读——子路篇第十三(孔子论政篇)

安德义论语解读——子路篇第十三(孔子论政篇)

安德义论语解读——子路篇第十三(孔子论政篇)
安德义论语解读——子路篇第十三(孔子论政篇)

安德义论语解读——子路篇第十三

【题解】

本篇取“子路问政”句“子路”两字为篇名。

上篇是孔子教学篇,本篇是孔子论政篇。问政四章,孔子论政十三章,问士二章,问仁,问才各一章。

一、问政四章。子路问政,孔子答以“先之劳之。”仲弓问政,孔子答以“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叶公问政,孔子答以“近者悦,远者来。”子夏问政,孔子答以“无欲速,无见小利。”各以其人其政不同,而答之各异。

二、孔子论政共十三章,涉及政务管理方方面面。如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好礼,好信,好义。“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外交,学以至用,善于外交。教民,富而教民,教而后战,“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仁政,实施之难,“善人为邦百年。”参政,辨政,言论与政务的关系。评政,“鲁卫之政,兄弟也。”司法问题,“其父攘羊。”

三、为政者修身共九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首先是“正身”,“其身正,不令而行。”“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正身者,需不狂不狷。持中守正,而且要恒久之毅力,持成稳重,不为他人左右。“易事而难悦。”执政者要做到“和而不同。”“泰而不骄。”同时要具备“刚毅木讷”四种美德,并且廉洁、知足、不贪。

四、问“士”问“仁”问“选才”共四章。子贡问士,孔子以三类士相答。子路问士,孔子以“切切偲偲”、“以友辅仁”而答之。子贡问政务选才,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孔子赞成是非分明的耿介正直之士。他们必然是“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樊迟问仁,孔子答以“恭”“敬”“忠”三法。

【原文】

13.1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语译】

子路问怎样才能管理好政事。孔子说:“遇事先要身体力行,劳而无怨。”子路请求多讲一些。孔子说:“只要力行不倦,始终如一就行了。”

【解读】

本章是孔子论政的文字。

本章文辞简古,歧义纷呈,难求达诂,然数解均可作为执政之方略,均有可取之理,故不顾纷杂,缀叙以供参考。

一、“先之劳之”,即先民劳民,两“之”所指代均是“民”。孔安国说:“先导之以德,使民信之,然后劳之。”《论语?稽求篇》:“孔安国解此谓先导民以德,使民信之,夫然后从而劳之。则两之字俱属民解。且此是圣门习语,如夫子赞易曰…说以先民,民忘其劳?。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均是相同的意思。

二、“先之劳之”,即“为政者先劳,为民者后劳”,两个“之”字指代分属不同,前者指“为政者”,后者指“为民者”,意思是正身以求人。《四书辨疑》说:“先之谓先己之劳,劳之谓后劳其民。”这样解释,也可以找到许多论据支持,如孔子《子路篇》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又如《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篇》中孔子说:“君子欲政之速行也者,莫若以身先之。欲民之速服也者,莫若以道御之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的这一千古名句,也受“先之劳之”思想影响而成。

三、“先之劳之”即为政者,勤政在先,劳政在先,两个“之”字均指为政者。此一解与后文“子路请益,无倦。”正相叠合,前后意思贯通一致,即“先之”“无倦”,“劳之”“无倦”。与孔子对子张所说“居之不倦,行之以忠”的含义也相同。《四书通》:“子张堂堂,子路行行,皆易锐于始而怠于终,故答其问政,皆以无倦告之。”朱熹注:“勇者喜于有为而不能持久,故以此告之。”《论语?稽求篇》:“先劳是不迫于始,无倦是不懈于终,一不锐往,一不惰归”,“先劳”是始,“无倦”是终,唐代宰相魏征说:“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意思是善于开始者实在是繁多,能够坚持到终点的就很少了。《诗经》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不”,无不;“鲜克”,很少能够。也说的是有始无终。“无倦”方可“克终”,方可“有终”。

另,笔者倾向于第三种说法,故译文亦从第三说。

【原文】

13.2仲弓为季氏宰①,问政。子曰:“先有司②,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③?”

【注释】

①宰:家臣,总管。②先有司:给手下的官吏带头。先:先做,带头做,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有司:负责某项具体事务的官员。③人其舍诸:别人难道会把他埋没吗。舍:舍弃。

【语译】

仲弓做了鲁国季氏的总管,向孔子请教为政。孔子说:“让你手下的官吏带头,赦免犯了小过错的人,选用贤良优秀的人才。”仲弓问:“怎样知道是优秀的人才,从而提拔任用他们呢?”孔子说:“选拔任用你所了解的人。至于你所不了解的,别人难道会埋没他们吗?”

【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论政。

仲弓,姓冉,名雍,字仲弓,小孔子29岁,他为人仁笃厚道,不苟言辞,任劳任怨,器量宽宏。他曾总结出一种“居敬而行简”的管理方法,深得孔子赞扬。他担任季氏总管,仍然虚心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告诉他三条:一、先有司。二、赦小过。三、举贤才。

第一条:“先有司。”多有人解释为“先任有司”,即先安排官员,似不太妥。“先有司”,应该是“有司”当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先之劳之。”“欲政之速者,莫若以身先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另外,季氏专权鲁国,非一代之久,盘根错节,爪牙遍布,岂有请一总裁让你重新任命各级官员把原季氏党羽全部剪除之理。因此“先有司”,仍是“先己之劳”,不是让你先有任免之权。

第二条,“赦小过。”理解起来,也有一些模糊。“赦小过”是赦“有司”之过,还是赦民众之过,抑或是凡有小过者均赦。如若没有前后文,三种理解均可。考之前后,“先有司”谈的是执政者,“举贤才”谈的是“选于众”,那么“赦小过”,应该顺理而是百姓。孔子在《大戴礼记?子张入官篇》中说:“民有小罪,必以其善以赦小过。”《易传?象辞》也说:“君子以赦过宥罪。”说的均应是赦免民众之小罪小过;“有司”本身是执政者,刑罚很难加诸身,不在孔子所说的赦免之列,对“有司”只能是严格要求。“赦小过”则是“宽以待人”,“先有司”则是“严以律己”。一“宽”一“严”,宽严之间则人和政平民安。

第三条,“举贤才。”“讲信修睦,选贤与能。”朱熹说:“贤,有德者;才,有能者。”贤才即德能兼备之人。“举贤才”当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从布衣百姓中推选贤才,按孔子一贯的观点是“选于众”,“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皋陶一类的高级典正法官都是从百姓中推举出来。“举贤才”即“举直错诸枉”可以收到“使枉者直”、使“不仁者远”的效果。当然,“举贤才”有一个“知贤才”的问题,“知贤才”而举贤才,按孔子说的比较轻松,“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事实上不是这么简单,在《论语》一书中关于识才举才用才的论述颇多,不是一言可以尽之,我们仅用诸葛亮在《知人性》中的一段文字说明“知贤才”之难,原文抄录如下:

夫知人之性,莫难察焉,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苦之以祸乱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原文】

13.3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①,子将奚先②?”子曰:“必也正名乎③!”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④!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⑤!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⑥。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⑦;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⑧。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⑨,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⑩。”

【注释】

①卫君:指卫出公,名辄。②奚先:先干什么。奚: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③正名:纠正礼制名分上的用词不当现象。即按照周礼规定的等级名分,去纠正一切不符合周礼的现象,恢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局面,使社会上所有的人都能各从其类,各守其位。④迂:迂腐,迂阔,不合时宜。⑤野:鲁莽,粗野。⑥盖阙如也:大概总是采取了存疑的态度。阙:通“缺”,存疑,保留。如:词尾。⑦中:得当。⑧错手足:放置手足。“无所错手足”即手足无措,错:通“措”,也就是不知该怎么办才好。⑨名之必可言:确定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在理。名之:给它确定名分。名:名词活用作动词。⑩无所苟:没有一点随便、马虎的地方。苟:随便,马虎。

【语译】

子路说:“假如卫国的国君等着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做什么?”孔子说:“一定要先把指乱了的名分纠正过来。”子路说:“有这种做法吗?您真是迂腐呀!怎么去正名分呢?”孔子说:“仲由,你太庸俗浅薄了!君子对自己不懂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讲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就不可能搞好;事情搞不好,国家的礼乐制度就兴盛不起来;礼乐制度兴盛不起来,刑罚的执行也不会得当;刑罚执行不得当,老百姓就会手足无措,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所以君子确定一个名分,必须能说得明白合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可行的。君子对待自己说的任何一句话,没有一点是随便、马虎的。

【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名正言顺”的政论观。

本章背景颇为复杂,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大体背景如次:

主要涉及四个人,跨越祖孙三代,卫灵公,灵公夫人南子,灵公长子蒯聩,灵公长孙,蒯聩之子蒯辄。南子名声不好,与长子关系不融洽,蒯聩欲杀南子,灵公大怒,蒯聩奔逃宋国,随后又逃到晋国。不久,卫灵公去世,南子立灵公之孙蒯辄为卫国君王,即卫出公。此后不久,卫出公的父亲又率领晋国军队攻打卫国,蒯辄又率兵迎击父亲蒯聩,阻止其入国为君。蒯聩杀母,心中无父,蒯辄击父,两人均无父子之情,互相残杀。“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君臣父子之间越位,争位,失位,淆乱不堪。出公当政,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自楚返乎卫。时年孔子63岁。孔子弟子多仕于卫,卫君欲得孔子为政。”

子路于是问孔子:“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这里的问话应该是一个假设性问话,因为卫出公初当政时,冉有与子贡曾经担心孔子会出仕卫国,并用伯夷叔齐兄弟相让而无怨言的故事与父子相争相残作暗示性对比,试探孔子。孔子说:伯夷叔齐“古之贤人”。“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孔子对伯夷叔齐评价颇高,于是冉有子路相信孔子不会出仕于卫出公,冉有子贡的试探与这一次“待子而为政”,孔子答以“名不正,而言不顺”的两次谈话。据《史记?孔子世家》和《史记?卫世家》记载,当在一年之内。后来注解分歧,年代相差也远,难定一说。姑以《史记》所载为准,因此我们说,这是“待子为政”而作的一次假设性探讨,卫君非真“欲得孔子为政”,孔子也非欲出仕卫君之政,师生之间是一次假设性的名物礼制的理论探讨。所探讨的内容意义非常深远。但大体背景当是卫出公父子相残之事实。

子路问:“假若卫君要先生治理国家,你第一件事打算做什么?”因是未定事实,假设性探讨,孔子则回答说:“必也正名乎!”这里有一个问题,“正名”,正什么名,历代注释家也是聚讼不定,依笔者所见:

第一、正君臣父子之名,各定其位,各就其职,定伦理礼制之名,蒯辄或让位于父,或迎养其父,尊其为太公。

第二、师生探讨的是哲学问题。“物各有实,需名以表之,故曰实待名也;有实而后有名,名缘实而生,故曰名附实也。物固有名实,名实必相附,荀卿所谓制名以指实,名闻而实喻。”(吴林伯《论语发微》)。除伦理礼制之名外,当如马融所说:“正百事之名”,包括典章制度,刑赏条约,规范规则,大纲大法,均在可正之列。“正名”是国家管理的重要内容,但工程之浩大,对卫国来说,是一件积重难返而又棘手的事,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子路一向率真直言,口无遮拦,“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有是哉?”是一个反问句,无疑而问,有这样的事吗?“子之迂也。”反问过后又来一个陈述句,陈述句的内容颇有一些刺人,“您真是太迂腐啊。”“迂”即迂远而不切实用,子路的反讥的确有一些过分,意犹未尽,又来一句“奚其正”,如何正名,表面上是一个疑问句,骨子里仍是一个反问句。

孔子听话听音,根本就不给他探讨“奚其正”的话题,也就是说,子路问的是如何正名的具体内容,孔子则是答为什么正名,谈的是正名的重要性问题。答非所问,孔子在极度气愤的状态下破口大骂,“野哉,由也!”直言指斥,鲁莽啊,粗野啊,仲由!潜台词则是你不识事物之根本,还讥讽我迂腐,真是不懂事。我们仔细揣摸,孔子语气初始急切,稍事停顿,则变得舒缓,说:“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意思是君子对于自己所不懂的事情应该有所保留,“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应该深思慎言,不能如此荒唐,率意而言,接下来则是连珠一串,奔涌而下,语势急切,语意连贯,义脉连通,吐出一段留传千古,石破天惊的话来: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在民无措手足。

这段文字,可从正面叙述,如:“名正言顺,言顺事成,事成礼乐兴,礼乐兴则刑罚中,刑罚中则民安乐。”正面叙述语势平缓,环环相扣,但力度却大大减弱。孔子则从反面用否

定句,一气呵成,如江河奔流,喷涌而出。一是卫国君臣失位,令孔子痛心疾首,二是子路问话直言抢白,令孔子激愤,于是采取了反向顺推的语言格式。另外,其语势连贯,还有一种顶针修辞手法,该手法是前一句末尾的字或句子用于下一句的开头,蝉连而下,增强了语势的连贯。

“名不正”三字领起,所涉及的后果一连串,“事不成”“礼乐不兴”“刑罚不中”“民无措手足。”牵连一系列治国方略的混乱,可见正名之重要。这里有一个难点,何以“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朱熹注对这一问题解释颇有说服力:“范氏曰:…事得其序之谓礼,物得其序之谓乐,事不成则无序而不和,则礼乐不兴,由施之政事,皆失其道,故刑罚不中?。”最后一句话:“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回应开头,再一次强调“名”“言”“行”三者合一,名言相符,言行相符,“言顾行,行顾言。”孔子说到这里,气应消了,语势也平缓了,但仍旧未忘记再扫子路一句:“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君子谈话,真不该轻率马虎啊!慎言,慎言。“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原文】

13.4樊迟请学稼①,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②。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③!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④。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⑤,焉用稼?”

【注释】

①稼:种植谷物。②为圃:指种菜。圃:种植蔬菜花草的园地。③小人:这里指没有知识,没有出息的人。樊须:即樊迟。名须,字子迟。④用情:用真情,诚实,说真话。⑤襁(qiǎng):背小孩的宽带子。

【语译】

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田。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民。”樊迟又向孔子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了出去。孔子说:“樊迟真是个没出息的小人!执政者重视礼仪,那么老百姓就没有人敢不尊敬的;执政者重视道义,那么老百姓就没有人敢不服从的;执政者重视诚信,那么老百姓就没有人敢不说真话。做到这样,天下的老百姓就会背着孩子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对樊迟学稼为圃的批评。

樊迟,名须,字子迟,春秋末年鲁国人,约生于公元前505年,小孔子46岁,生性好学广问,军事上勇谋兼备,在学术上资质有些愚钝,与颜回、子贡、子张、子夏等第子相比,尚有一段距离。在《论语》一书中三次问仁,二次问知,一次问“孝”,一次问“崇德、修慝、辨惑”。本章问学“稼穑”“园圃”,即问如何种庄稼,如何种蔬菜。本章所问,依推测,当属刚

入师门所问,问的格调器局不高,两问而孔子不答,并且骂了他一通。孔子这一骂,几千年来,给孔子也增加了许多不实之词,认为孔子轻视农稼,鄙薄科学。近代,批判之风盛行,更是认为孔子轻视下层劳动人民,是奴隶主或剥削阶级的代言人,误会多多。

孔子自己说:“吾少也贱,多鄙事。”“多鄙事”当然包括农稼园艺,执鞭驾车等粗鄙之事,他自己亲为其身,何贱之有。其次,孔子开办私学,有教无类,设教四科,教学六艺。用我们今天的话讲,孔子开办的是高级干部管理学院,讲授的课程一概是明德修身之学,进而推及国家政务高级管理,非一般理工学院或农林学院所授专业。孔子不答,是不屑答,不愿答;而不是不能答,是非本专业所学,无可奉告。不答樊迟,批评樊迟,并不能说就是轻视农业,鄙薄科学,进而上纲说轻视劳动人民。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当然,孔子的爱有等差,但他对劳动人民的关爱关注是许多思想家所不能达到的高度。当然,儒家学说也要求社会有等级,强调社会分工,《春秋左传?襄公九年》说:“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国语?鲁语》说:“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训也”。孟子在《滕文公篇》中也说:“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孔子教学所研究的是君子之事,是高级政务管理学,不是稼穑园圃之事,不是百工之学。“劳心”“劳力”,管理者或被管理者,是社会分工,只要有社会形态存在,就有分工,千古皆然。孟子所说:“天下之通义。”不是人为的一句口号即可改变,说社会不存在劳心劳力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区别,是痴人说梦,是捏着鼻子哄眼睛,自欺欺人。孔子不答,并骂“小人哉樊须也”,即是对社会分工的客观事实的认同,不存在轻视鄙薄之说。

孔子不答,樊迟“未达”,樊迟退,孔子终究担心他不明白,于是又采用他惯用的“传言之教”,通过其他弟子转告他,以此达到施教的目的。“小人哉樊须也!”先骂他一句,让其警醒。接着说了一番至为深刻的话:“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程树德《论语集释》所引“唐以前古注”有一段文字的解释,颇为简洁精要而且通俗易懂,抄录如下:

行礼不以求敬,而民自敬;好义不以服民,而民自服;施信不以结心,而民自尽信;言民之行上,犹影之随形也。负子以器,言化之所感,不召而自来。

上行“礼”“义”“信”,下效“敬”“服”“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上行下效,君礼臣忠,何愁天下不治,何用君子亲耕农稼。

【原文】

13.5子曰:“ 诵《诗》三百①,授之以政,不达②;使于四方,不能专对③。虽多,亦奚以为④?”

【注释】

①诗:指《诗经》。在西周和春秋时期,从政者,尤其是外交人员,多借用《诗经》上的诗句表情达意。②不达:指行不通,办不了。达:通达。③专对:独立地谈判交涉。指使臣在外,要独立行事,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去进行外交应对。对:对答。④亦奚以为:又有什么用呢?以:用,动词。为: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可译为“呢”。

【语译】

孔子说:“熟读了《诗经》三百篇,把政务交给他去处理,却办不了;让他当外交官员,出使诸侯国,又不能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地独立进行交涉应对,《诗经》的篇目即使背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解读】

本章孔子谈《诗经》的作用。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是迷惑,糊涂。“殆”是危险,危殆。“学”,比较容易理解。“诵《诗》三百”,属于“学”的范畴之一。“思”,一般人不太理解。以为“思”就是“想”,“思”什么,“想”什么,“思”的内容非常重要。“思”一般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的思索,对知识的辨同求异或辨异求同,寻求知识的贯通,这是“思”之一。思之二,即知识运用的思索,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学是为了用,因为要用而去学,学用结合,知行结合。所以孔子在本章中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诗经》三百篇,倒背如流,叫他去从事政务管理,却狗屁不通,出使四国,却不能应酬对答,知识再多有什么用呢?孔子讲的就是学用结合,知行结合,实际上谈的也是学思结合,即“思考”的方向性问题,“思”应是运用之“思”,不会用,学也无益。

另外,“诵《诗》三百”,何以能使政?“不学《诗》,无以言”,为什么呢?仍用孔子的话回答。孔子在《阳货篇》中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是说《诗经》有感染情绪的作用,“观”是说有认识风俗观察社会的作用,“群”是说有沟通思想感情的作用,“怨”是说有对不良社会现象有讽谏箴劝的作用。从近的方面说,可以学其温柔敦厚,仁爱孝悌,以此可以侍奉父母,以侍奉父母之心,去侍奉君王,即是“使政”。

【原文】

13.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语译】

孔子说:“执政者自身行为端正,就是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仿效着去干;执政者自身行为不端正,就是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听从的。”

【解读】

本章孔子谈正身修身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孔子说:“修己以敬。”“克己复礼”。《大学》说:“修身齐家治国。”本章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修己”“克己”“修身”“正身”,浑言义同,析言义近,四者之间应有层层递进的关系,由“修” 而“克”,从用力角度讲,由“己”到“身”,由内到外,从方位角度讲。修己、克己、修身,最后的目的是“身正”或“正身”。“身正”是为政者的根本,“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所谈均是正身以求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从“身正”与“身不正”正反对比角度讲,“身正”的结果是“不令而行”,“身不正”的结果是“虽令不从”,其结果也是两相对比,相去天壤。《论语》一书,一言以蔽之,“正身”而已。

【原文】

13.7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语译】

孔子说:“鲁国和卫国的政事,就像兄弟的事一样(相差不远)。”

【解读】

本章是感叹鲁国的政务衰颓,但措辞很巧妙。从表面上看,话说得很客观,因为鲁国的始封者周公与卫国的始封者康叔是兄弟;实际上,当时卫出公以儿子对抗父亲,鲁国的大权则为季氏等三家所攫取,两国内部矛盾纷争、斗争激烈,几乎同样不能令人满意。

【原文】

13.8子谓卫公子荆①,“善居室②。始有,曰:…苟合矣③。?少有④,曰:…苟完矣⑤。?富有,曰:…苟美矣。?”

【注释】

①公子荆:卫国大夫,字南楚,卫献公的儿子。②善居室:善于管理家业。居:居处。居室指处家过日子。③苟合矣:差不多够了。苟:苟且,差不多。合:足,够。④少(shǎo)有:稍稍增加了一点。少:稍稍,略微。⑤完:完备。

【语译】

孔子谈起卫国的公子荆时说:“他善于治理家政。刚宽裕一点,就说:…差不多够了。?又稍稍增加了一些,他又说:…这算完备了。?达到富足时,就说:…这算完美了。?”

【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对公子荆俭约品德的赞扬。

儒家文化中,“清”是一类人,“廉”是一类人,“俭”又是一类人。《论语》一书中,讲到“清”,讲到“俭”,未曾论及“廉”。“廉”字也仅出现一次,“古之矜也廉”,“廉”是方正有威的意思,“廉”字暂不叙述。

“清”是不浊,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耿介清正,如齐国大夫陈文子,“崔子弑齐君。”他“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遥遥奔波,连续三次弃而去之,孔子赞扬他“清矣”。伯夷叔齐耻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也属清正之士。孟子对伯夷赞扬甚是完备,说他“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不是他理想的君王,他不去侍奉。不是他理想的百姓,他不去使唤,“治则进,乱则退”,施行暴政的国家,住有暴民的地方,他都不愿意居住。他同平民百姓相处,好像自己穿着干干净净上朝的礼服而坐在污泥地里一样,如坐针毡,他隐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陈文子属清正耿介之贤,伯夷属清正耿介之圣。孟子说伯夷是“圣之清者也”。这是“清”的一类人。

“俭”又是一类人,“俭”即不奢,仁者必有俭德,俭者不必有仁德,不仁者必无俭德,“不仁者不可以长处约,不可以长处乐。”“约”,约俭,困窘。不仁者心胸褊狭,患得患失,因此不能长处困窘约俭之地,也不能做到坦荡快乐。据吴林伯先生《论语发微》,他把约俭分为六类:一曰“礼义之约俭”,二曰“德义约俭”;三曰“情欲之约俭”;四曰“文辞之约俭”;五曰“生活之约俭”;六曰“刑税之约俭”。卫国公子荆,当属“生活之约俭”类。你看他,刚有一点,就说:差不多够了,稍多一点,又说:差不多完备了,稍富有一点,就又说:“差不多完美了”。多恬淡,多俭约,儒家尚俭,“节用而爱人。”但不苟俭。它不主张俭之过,俭过则“吝”,吝即鄙吝,小气;俭过则固,固即固陋,寒酸。墨家尚俭,提倡心俭,如《墨子?贵士》:“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非无足财也,我无足心也。”道家也尚俭,“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二曰俭,俭故能广。”“知足常乐。”“知足不辱。”说的都是要求俭仆,但儒家之俭与道家返朴归真,返归自然不同;儒家之俭,更多的时候是以俭养德。诸葛亮《诫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以俭而避难,孔子更多的时候是要求管理者“节用而爱人”,节俭的财物,用以施济天下。儒道墨尚俭形式一致,但各自目的不同。公子荆生活方面尚俭,一翩翩浊世之佳公子,居心如此恬淡自如,实在可嘉,世之贪官与之对比,岂不汗颜。每读至此,无不为贪官铤而走险,命丧黄泉而扼腕叹惜,幼时所背《红楼梦》,“陋室空堂”,一首描写由盛而衰的诗歌,与公子荆之俭正相表里,故不避臃赘之嫌,抄录如下,以警奢者贪者: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霄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原文】

13.9子适卫,冉有仆①。子曰:“庶矣哉②!”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③?”曰:“富之④。”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注释】

①仆:驾车。②庶:多,众多。这里指人口众多。③何加:添加什么呢。即指人口够了后还该做什么事。④富之:使他们富起来。“富”,使动用法。

【语译】

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卫国人口真多啊!”冉有问:“人口众多,该做些什么呢?”孔子说:“让他们富裕起来呀。”冉有又问:“富裕以后,还该做些什么呢?”孔子说:“教育他们呀。”

【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富而后教”的观点。

孔子与卫国交往较频繁,数次前往,数次离开。又是一次卫国之行,冉有为孔子驾着马车,师徒二人在一辆车上,行走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一边走,一边观赏,一边聊天。来到一个人烟稠密,人口众多的地方。孔子率先发出了感叹:“庶矣哉!”人口真多啊!冉有不失时机向孔子求教,“既庶矣,又何加焉。”人口众多,又该怎么办呢?孔子说:“富之。”使他们富裕。冉有紧追一问:“既富矣,又何加焉?”孔子答:“教之。”师生之间的对话,有三步曲:“庶之”,“富之”,“教之”,层层深入,条理井然。告诉我们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先富后教。”《管子?治国篇》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民贫则难治。”为什么这样说呢?“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法家源出于儒家,儒法治国之道如出一辙,强调物质第一,精神第二,但两者难以确定先后,当两手同时抓。当今社会,开放搞活市场经济,一切措施,意在“富民”;道德规范建设,意在“教民”。二千多年后,我们的举措仍难离孔子“先富后教”,或“边富边教”的理论框架。

【原文】

13.10子曰:“苟有用我者①,期月而已可也②,三年有成。”

【注释】

①苟:如果。连词,表假设关系。②期(jī)月:一周年。可:可以了。

【语译】

孔子说:“如果有人任用我治理国家,一年的时间就会有起色,三年就一定有成就啊。”

【解读】

这是一篇壮志未酬而求用于世的呼唤,是一则自我宣传推荐的广告,圣人感慨万千,读者浮想联翩。

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周行七十二国,游说君王,推行仁道,求为仕于当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孜孜以求。他“不辞小官,不羞污君。”鲁之叛臣公孙弗扰召见,晋之叛臣佛肸召见,卫之灵公夫人召见,孔子哪怕受弟子的误会指责,也在所不惜。并且说:“假若有人用我,我将使周文王周武王之道在东方复兴。”叛臣召用,孔子欲往,弟子担心先生陷进世俗污泥之中,有损圣人形像,孔子解释说:“最坚固的东西,磨也磨不薄;最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我难道只是匏瓜吗?哪里只能被悬挂着而不给人吃食呢?”孔子通过南子见了卫灵公,子路指责他。孔子指天为誓,说:“我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我如果干了坏事,天抛弃我,天抛弃我。”你看孔子连叛臣的召见,几次都欲前往,其用世之心何其迫切。

孔子一生孜孜以求到51岁,才被任命为“中都宰”,政绩突出,又提任为主管全国建筑和道路建设的“司空”。又因政绩斐然,不久又升为掌管全国司法并兼理外交事务的“司寇”。“仲尼为政于鲁,道不拾遗。”社会稳定,人民康乐,“齐景公患之。”用离间计。无奈,孔子奔走去了卫国,卫灵公空禄奉养,不给实权,孔子无奈,又离开卫国。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孔子一生就在如此颠沛流离之中生活,壮志不酬,始终在求用于世和遭受拒绝中渡过,为什么呢?《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与子路、子贡、颜回三弟子讨论“不容于世”的原因。孔子问他三个弟子,“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难道是我们的主张不对吗?为什么遭受如此境况。子路认为可能是仁德修炼不够,智谋才华不够。子贡则说:“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于夫子。”并且给孔子出主意,降低标准,求为世用。孔子对子路和子贡的一一作了纠正,认为他们说的都不对。颜回说了一番话,令孔子十分高兴:“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是吾丑(耻辱)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颜回认为仁道不修炼是我们的耻辱。仁道修炼而不被世用,则是掌权者的耻辱。不用于世,对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原文】

13.11子曰:“…善人为邦百年①,亦可以胜残去杀矣②。?诚哉是言也!”

【注释】

①为邦:治理国家。②胜残去杀:克服残暴,免除刑杀。

【语译】

孔子说:“…善人治理国家一百年以后,也就可以战胜残暴,免除杀戮了?,这话说得真对啊!”

【解读】

本章是孔子谈“善人为邻”。

前一章孔子与冉有谈“庶之”“富之”“教之”。上一章孔子自认为他“三年有成”,重点应是“教之”,即“导之以政,齐之以刑”,“导之以德,齐之以礼。”以制度刑罚开道,以仁德礼制施教,双管齐下,可收“三年有成”的功效。“三年有成”也仅仅是纲纪法度,“富之”“教之”也没有达到仁德昌盛的境界。真正最高的管理境界应该是“善人为邦”,“为政以德”,收到的效果则是“胜残去杀”,克服残暴,除去刑杀。孔子在《尧曰篇》中说:“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不戒视成”即不教而求其成功,慢令致期,即政令怠慢,却要求速成,“善人为邦百年。”“教而后杀。”可以不用杀,戒而后求成,可以不戒而成,令而致期,可以不令而期。此皆有“子欲善而民善矣”、“风行草偃”的效果。“焉用杀”,即“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百年”言其施行仁政之难,行仁德教化之久,仁德昌盛,上下相亲,化民成俗,遍及众庶,确非一日之功。

【原文】

13.12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①。”

【注释】

①世:一世为三十年。这里指经过一世,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语译】

孔子说:“假如有王者出现,也一定需要经过三十年时间,仁政才能大行于天下。”

【解读】

本章孔子谈王道治国。

以仁治天下为仁道,以力治天下为霸道。王者,即仁者,朱熹注:“谓圣人受命而兴也。”王者,即圣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施仁德于天下,其中境界当在善人之上,其治理成效也当在善人之上,善人与王者,同为仁政施行者,但善人为邦需百年,王者为邦则需三十年,“胜残去杀”即“必世而后仁”,“胜残去杀”从纲纪刑罚角度讲。“必世而后仁”则是从仁德礼制角度讲。异曲同工,仅时间差别而已。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已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从“善人”和“有恒者”角度看,均“不得而见之”,但高下区别判然,故善人百年,王者三十年,其施仁政之久暂也在自然之中。

【原文】

13.13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①?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②?”

【注释】

①何有:有什么困难呢,“何难之有”的省略。②如正人何:对端正别人能起什么作用呢?

【语译】

孔子说:“如果能端正自身的行为,那么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使自身品行端正,那又怎能使别人端正呢?”

【解读】

本章谈的也是正身以为政,正身以治人的道理。参见《颜渊篇》季康子问政两章以及本篇“其身正”章。

【原文】

13.14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①?”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②,吾其与闻之③。”

【注释】

①晏:迟,晚。②不吾以:不任用我。以:用,动词,这句为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故前置。③吾其与闻之:我也会知道的。其:句中语气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可不译。与(yù):参与。

【语译】

冉求办完了公事回来。孔子说:“为什么回来得这么晚呢?”冉求回答说:“有政事商议。”孔子说:“怕是无关紧要的事吧。假如是国家的政务,虽然国君不任用我了,我(曾做过大夫)也会知道的。”

【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谈“有事”与“有政”的区别。

冉求任季氏家臣,为季氏增加税赋,“聚敛而附益”,扩大地盘,“谋伐颛臾”。孔子多次批评他,要他“陈力就列,不能则止”。在其位,谋其政,拿出力量担任职位,没有能力控制

局面就停止工作。对其大肆为季氏聚敛财富,孔子召号弟子们“鸣鼓而攻之”。因季氏作为大夫,目无国君,恣意专权,横行僭礼,冉求又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孔子则时时敲打他。

一天冉求很晚回来,孔子问他,“何晏也”,为什么这么晚回来。我们可以想见,冉求一副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样子,脱口而说:“有政。”“政”,国政,当为国家之大事,季氏私事,何来国政。孔子随口纠正,“其事也。”“事”,家事,非国家之政务,乃家大夫之事务,一个国政,一个家事;一为“政”,一为“事”。表面上看仅一个词义的纠正,实际关涉国君安稳、欲行篡权的野心,纠正冉求一语,意在遏制季氏膨胀的野心。孔子向有“素王”之称,因其渊博的学说,崇高的品德,凡国之政务,国之大事,一定会谋询于他。所以他说:“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夫子居是邦,必闻其政。”子贡也赞扬他:“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原文】

13.15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①?”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②。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③,惟其言而莫予违也④。?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注释】

①诸:“之乎”合音兼词。②几:近,接近,差不多。③予无乐乎为君:我做国君,并没有可以高兴快乐的。乎:介词,和“为君”组成介宾结构,作全句补语,可不译,也可译为“对”。④莫予违:没有人敢违抗我(的话)。否定句,代词“予”作宾语,前置。后句的“莫之违”结构同此。

【语译】

鲁定公问:“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起来,有这样的话吗?”孔子回答说:“话虽不能这样说,但也差不多吧。有人说:…做君主难,做臣下也不容易。?如果知道做君主的艰难,(就会认真谨慎地去做,)不是差不多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了吗?”定公又问:“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丧亡,有这样的话吗?”孔子回答说:“话虽不能这样说,但也差不多吧。有人说:…我做国君没有感到有什么可快乐的,惟一高兴的事是我说的话没有人敢违抗。?如果所说的话正确,没有人敢违抗,不也很好吗?如果所说的话不正确,也没有人敢违抗,差不多不就是一句话可使国家灭亡吗?”

【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回答定公一言兴邦丧邦的问题。

子贡修身欲走捷径,定公治国亦欲走捷径。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一言”,孔子理解为一个“字”,于是回答他一个字“其恕乎”,“恕”字。定公问:“一言而兴邦,

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各回答他一句,“兴邦”一句:“为君难,为臣不易。”“丧邦”一句:“予无乐乎为君,惟其言而莫予违也。”

我们宕开一笔,这里实际上是定公向孔子请教最简捷最有效的治国方略,若依道家所说,他可献另一良方,“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孔子自己也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卫灵公篇》)“垂拱而天下治。”这个方法倒简捷,但境界很高,很难做到,也不切定公实际。孔子还是从君臣关系角度回答他。

我们先说“兴邦”句:“为君难,为臣不易。”一句表面看似乎浅显易懂,实际上理解起来颇有难度。“为君难,为臣不易。”可从两个角度解释,一是为君知为君之难,也知为臣之难,是从为君角度讲;二是为臣者知为君之难,也知为臣之难,是从为臣角度讲。两解“为君难,为臣不易。”意思是君臣互知对方的艰难。若两两相知,则为君者宽下,赦小过;为臣者严己,举贤才。两解并存而不悖,于义理于文辞均谐和无隙。为君知为臣难,为臣也知为君难,那么,“君使臣以礼”,则变“为君之难”为“为君之易”;“臣事君以忠”,则化“为臣之难”为“为臣之易”。为君者知其为君之难,则应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先之劳之”,克勤克俭,礼贤下士,“举直措诸枉。”为臣者知其为臣不易,当“事君以忠”,尽心竭力,辅佐朝廷,协理众务,任劳任怨,关爱百姓。如此,君臣融洽,君礼臣忠,上下同心,岂有国家不振兴之理。朝廷和睦,万邦朝贺,岂有不兴邦之理。孔子因答定公所问,所以他仅就“为君之难”而言,并未细谈“为臣不易”,亦见圣人言辞缜密。

再看“丧邦”句:“予无乐乎为君,惟其言而莫予违也。”知“君臣之难易”,亦知谨慎从事,广询善谋,尚有一些明君作风。丧邦者,乃是一个独裁者,一个暴君,一个自以为是的专制主义者。你看他“予无乐乎为君”,并不以做君王为快乐。做君王不快乐是事实,但暴君的潜意识中总是想寻找快乐。你看他,从百难万繁中找到了一种快乐——独裁的快乐,“惟其言而莫予违。”惟我独尊,惟我独是,我的话是圣旨,是天命,是替天行道。“莫予违。”任何人不能违抗。你看他一副洋洋自得,暴戾天下的昏君作派。孔子紧扣“莫予违”三字展开分析,从善的方面分析,“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果你的言辞是善言,你的谋画是善策,你的治国方略是善谋,不违背你,那么结果当然很好很完美。但事实上不可能,人没有不犯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便是圣贤,也难辞其过。孔子的这一句话,仅仅是一种假设之辞。再从“不善”的角度分析“莫予违。”“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不善而莫之违。”朱熹注:“则忠言不至于耳,君日骄而臣日谄。”“谗谄面谀之人至。”而贤人君子则远去。屈原在他的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品《离骚》中给我们描绘了许多小人的形像,我们姑且引几句,以作诠释:“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冯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小人当道,乖张妄为,贪婪求索,以己度人,兴心嫉妒,朝廷混乱,岂有不丧邦之理。无论古今中外,没有暴君暴政独裁而能恒久不衰的范例。

【原文】

13.16叶公问政①。子曰:“近者悦②,远者来。”

【注释】

①叶(旧读shè )公:叶公姓沈,名诸梁,字子高。楚国的大夫,叶地(今河南叶县南有古叶城)的县令。②近者:指境内的人。和“远者(境外的人)”相对而言。悦:使高兴。和下句的“来”都是使动用法。

【语译】

叶公询问孔子如何为政。孔子说:“使管辖下的人生活快乐,远方的人归附。”

【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回答叶公问政。

本章正文仅六字,“近”“远”相对,“悦”“来”相对,句式偶正,文辞简约,含义隽永。谈的是执政者的凝聚力,能使近者欢悦,远者向风而至,皆在仁德,在内做到“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对外若“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在内上下相亲,在外远近相和,即是“近者悦,远者来”。

【原文】

13.17子夏为莒父宰①,问政。子曰:“无欲速②,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注释】

①莒(jǔ)父:鲁国的一个城邑,在今山东莒县境内。宰:县令。②欲速:求快,图快。

【语译】

子夏做了莒父的县令,向孔子请教怎样处理政事。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贪图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

【解读】

本章孔子谈“欲速”“不达”“见小利”“大事不成”四者之间的关系。

一般人在读这一章时多以为所谈是两件事,一是谈“欲速则不达”,二是谈“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实际上“欲速”,“不达”,“见小利”,“大事不成”四者之间关系紧密。欲速者见利必小,见利小者必心躁,心躁者必欲速,欲速者必不达,不达者必不成大事;反推亦通,不成大事者必欲速,欲速者必心躁,心躁者必见小利,见小利者必欲速,欲速者必不达。正反相推,环环相扣,因果相关,由此推及其他。《反身录》说:“为政欲速非善政,为学欲速非善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即“为工欲速非善事,为人欲速非善人”。孔子数章所论:“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又说:“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又说“善人教民

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又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数辞一意,无欲速,欲速则不达。不论治一事,或治一邑,或治一国。程树德在《论语集释》中说:

如果有心求治,不妨从容料理。斫轮老人谓不疾不徐之间,有妙存焉。岂惟读书宜然,为政亦然。若求治太急,兴利除害,为之不以其渐,不是忙中多错,便是操切偾事。自古成大事者,眼界自阔,规模自别,宁敦大成裕,不取便目前,亦犹学者宁学圣人而未至,不欲以一善成名。

【原文】

13.18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①,其父攘羊②,而子证之③。”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④,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注释】

①党:家乡,本乡本土。古代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乡为党。直躬者:直身而行者,即坦白直率正直的人。②攘(rǎng):偷窃。③证:告发。④隐:隐瞒。孔子主张父慈、子孝,所以提出父子应该相隐。

【语译】

叶公对孔子说:“我家乡有个坦白直率的人,父亲偷了人家的羊,儿子去告发他。”孔子说:“我家乡所谓的正直与你所说…直?的不同: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所谓直德就包含在其中了。”

【解读】

本章记载叶公与孔子关于“直”的讨论。

实际上是南方荆楚文化与北方齐鲁文化差异的一次讨论。南方文化重法轻情,北方文化重情轻法,南方忠孝不能两全时,舍身尽忠以报孝;北方忠孝不能两全时,先孝而后忠。

先说北方齐鲁文化。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什么叫“仁”?“仁”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具体表现为父慈、子孝、兄悌、友信、君礼,臣忠。什么叫“直”?“直”即“正直”,是人的一种内在的品质,“直”在儒学中是道德论和方法论集于一身的哲学范畴。作为一种品质存在的时候,它是道德论,即“正直”;作为一种方法表现出来的时候,是“直率”,“坦率”,它是方法论。对父母“直”,犹如对父母“仁”表现为“孝”一样;对君王的“直”,同理,犹如对君王的仁表现为“忠”一样。换一句话说,“直”的品质,表现在对父母时,则是“孝”,表现在对君王时候则是“忠”。儒家文化中爱有等差,先爱父母兄弟子女,后爱朋友君王,先天伦,后人伦,意思是“忠”“孝”不能有两“直”的时候,则是先孝而后“直”或后“忠”。譬如“攘羊出证”一案,关涉法与情,即“忠”与“孝”不能两全的时候,“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个“直”,即从“仁”出发,是孔子的“直”在其中,由“孝”而“直”,也就是“忠”“孝”不能两全两“直”时,先

取孝全,孝直,后取尽忠尽直。先孝而后忠的例子很多,如《孟子?尽心下》中记载:传说中的舜帝,孔子推崇的圣人,他极为残虐的父亲是个瞎子,叫“瞽瞍”。虞舜幼时丧母,瞽瞍又娶后娘,因溺爱少子,瞽瞍数次欲加害于虞舜。后来虞舜称帝。孟子的学生叫桃应的假设舜的父亲瞽瞍犯了杀人罪,舜该怎么办呢?舜视丢弃天下,犹如丢掉一双破鞋子一样,偷偷地背着父亲逃跑了,跑到海边,欣然而乐。这就是儒学的先孝后忠。“天理人情之至。”为求信实,原文抄缀如下: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则舜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弊蹝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訢然乐而忘天下。”

《韩诗外传》卷上也记载了一个叫卞庄子的故事,因他母亲健康活着的时候,三次打仗,他三次败北。母亲殁世后,一战而三胜,斩敌七十余人,英勇战斗,以死“塞责”,也是先孝后忠的例子:

卞庄子善事母,母无恙时,三战而三北。交游非之,国君辱之。卞庄子受命,颜色不变。及母死,三年,鲁兴师,卞庄子请从。至,见于将军曰:“前犹与母处,是以战而北也,辱吾身。今母殁矣,请塞责。遂走敌而斗,获甲首而献之,请以此塞一北。又获甲首献之,请以此再塞北。将军止曰:“足。”不止。又获甲首而献之,曰:“请以此塞三北”。将军止之。曰:“足。”请为兄弟。卞庄子曰:“三北,以养母也。今母殁矣,吾塞责矣。吾闻之,节士不以辱生。遂奔敌,杀七十人而死。

南方文化不同,重法轻情,忠孝不能两全时,舍身尽忠以报孝,也是《韩诗外传》卷二上记载的一个故事,楚昭王时的一个叫石奢的法官,父亲犯了杀人罪,他“伏斧锧”代父亲而死,他用生命完成了忠孝两全。原文如下:

楚昭王有士曰石奢,其为人也,公而好直,王使为理(法官)。于是道有杀人者,石奢追之,则父也。还反于庭,曰:“杀人者,臣之父也。以父成政,非孝也;不行君法,非忠也。弛罪废法而伏其辜,臣之所守也。”遂伏斧锧。曰:“命在君。”君曰:“追而不及,庸有罪乎?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然。不私其父,非孝也;不行君法,非忠也;以死罪生,不广也。君欲赦之,上之惠也;臣不能失法,下之义也。”遂不去鈇锧,刎颈而死乎廷。君子闻之,曰:“贞乎法哉,石先生乎!”孔子曰:“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直在其中矣。”诗曰:“彼己之子,邦之司直。”石先生之谓也。

孔子文化先孝后忠在今天的法制社会看来,似乎有些过时,但他看到了人性最根本的东西:仁、孝。“百善孝为先”,“仁孝”是治国的根本,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不主张家庭内部格虐残杀,讲求仁和,讲究“天理人性”,包括动物也难能割舍的亲情,现代司法的“沉默权”,包括西方社会许多法律条文对“亲亲互隐”也是取认可的态度,也应该看做是对这一“先孝后忠”思想的认可。其实忠孝不能两全时,历来处理的方式都有两种,一种先孝后忠,即“亲亲互隐。”一种是先忠后孝,即父子相证。互隐或互证,各有利弊,《了凡四训》说:“乃知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长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

互隐或互证应看流弊,而不是看现实,现实忠先孝后,有利的是司法公证,取得当时的效果,其弊端则是父子相残,人性善良的一面遭到破坏。先孝后忠,短时间司法公证受到影响,但并不妨碍司法执行,但是却能维护人性,保留人性中最善的东西,家庭和睦,社会稳定,两弊相较取其轻,不看现实看流弊。

【原文】

13.19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①,执事敬②,与人忠。虽之夷狄③,不可弃也。”

【注释】

①恭:恭敬。②敬:严肃认真。“敬”指敬业。③夷狄:我国古代称东方和北方的少数民族为夷狄。

【语译】

樊迟问怎样做才算仁。孔子说:“平时居处时待人恭敬,办事时严肃认真,对待他人忠心诚实,即使到了夷狄地区,这三种品质也不能丢弃啊。”

【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以“仁之”“三德”答樊迟之问。

樊迟问仁,孔子答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张问行,孔子答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卫灵公篇》颜回西行,问“何以为身”,孔子答曰:“恭敬忠信,可以为身,恭则免于众,敬则人爱之,忠则人与之,信则人恃之。人所爱,人所与,人所恃,必免于患,可以临国家,何况于身乎?”三弟子所问不同,孔子所答则一致。为身,即修身。可见,“仁”需“行”,“行”需“修身”,“修身”又需“仁”,“仁”又通过恭敬忠信表现出来,“恭主容”,“貌思恭”,仁善之貌。恭则免于众,即“免辱于众”,恭则不受他人羞辱。“敬则人爱之。”“忠”,尽心竭力为忠,忠有忠道、忠君、忠事、忠人之分。“忠”,孔子强调的是“与人忠”,曾子“三省”之一,“为人谋而不忠乎”,他们首先说的是“忠人”,无仁爱者必无忠心。“忠则人与之”,你对人忠诚,别人则多支持你。问“仁” 问“行”问“为身”,合观则是内有仁德修身方可通行天下。“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夷狄”意近“蛮貊”,也是颜回西行所行之地,可统称为边鄙荒漠之地。“虽之夷狄,不可弃也。”一句当可两解,似也应作两解。一解:“恭、敬、忠、信”四种品德,虽然到夷地那样边鄙荒漠之地,也不能抛弃。“弃”动词,省宾语,为弃德。另一解:你有三种或四种美德为身,虽然到边鄙荒漠之地,别人也不会抛弃你,因为你有美德在身,“人所爱,人所与,人所恃。”大家爱你,支持你,并且依靠你。“虽蛮貊之邦”亦畅行无阻,如此解,“弃”省略的则是动词补语,即“弃于人”,意思是被人抛弃。不可弃,则是不被人抛弃。“人爱、人与、人恃,自在被人拥戴之列,何弃之理。揆之子张问行,颜回修身,

孔子的儒学管理精髓

孔子的儒学管理精髓 从世界范围看,上个世纪初,美国现代管理推动美国经济强劲增长,至七十年出现问题,而到七十年代,日本溶合美式与儒家学说而成的日本式“太和”管理扶摇直上,占了上风,据专家们预测,到21世纪50年代,中国式的管理将突显威力,成为那时管理的主流。 因此,我们今天开始研究孔子的儒学管理,正当其时,顺天应物。 孔子管理思想的重要来源是周代以前的文物典章制度,所谓“尧舜禹汤文武周文之治,集于孔子。”这说明孔子之思想代表了中国圣王之治,代表了中国最经典的管理思想,孔子本人在社会生活中也担任过很多管理职位,如委吏、司职吏、中都宰、司空、大司寇、摄相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管理职务。他的门徒中也有不少人出任各级官吏,这就使得他的管理思想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基础的支撑,是一部非常难得的管理宝库。我们只要对这一思想宝库进行一下疏理便可看到,孔子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是以“人”为中心,讲“修身治国平天下”,讲“修已安人”,讲“为政以德”,讲“正己正人”,并在管理的载体、目的、手段、途径等方面提出了即使到今天看来仍是我们现代管理者无法超越的思想境界。 在管理载体方面,孔子管理思想的中心概念是“仁”。“仁,亲也,从人以二”,即“仁”是“二人”的复合,这里孔子实际上是把人以及人际关系作为自己的理论的出发点,管理就是在于搞清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孔子眼里管理的本质是“治人”,管理的前提是理解人性(善恶)。管理的方式是“人治”,管理的关键是“择人”“得人”,管理的组织原则是“人伦”,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安人”——总之,一切都离不开“人”。 在管理的手段方面,孔子强调“为政以德”,主张用道德教化的手段感化百姓,从而达到治理的目的。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他看来,用道德教化感动人心,要比一味地采用惩罚的管理手段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在管理的途径方面,孔子主张“内圣外王”,即管理若要想取得“众星共之”的良好效果,首先得使自己“内圣”起来,要从自己做起,注意自己个人的道德修养,注意榜样的力量,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管理者从自我管理,到家庭管理,再到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层层推进,不可或缺,不可能跳越。在孔子看来,管理者只有管理好了自己才能管理好别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一个人只有管理好自己才能管理好国家:“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都是论述这些思想的。 限于篇幅,下面我就有选择性的论述几个专题以介绍孔子的管理思想境界。 一孔子“道之以德”的管理内控思想 控制,是管理的基本手段,其对象包括人、事、物和行为的控制,孔子的“道之以德”主要讲的是对人的控制,他主张以“德治”为核心,虽然他也承认“齐之以礼”,即以礼义制度为规范

《子路见孔子》原文及译文

《子路见孔子》原文及译文赏析 子路见孔子 【原文】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①可及乎?”子 路曰:“学岂②益哉也?”孔子曰:“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 教友则失听。御狂马者不释③棰策也,操弓不反于檠④,然后可持也, 木受绳则直,人受谏⑤则圣,受学重问⑥,孰不顺哉。谤毁仁者憎怒士 人必主于刑也,君子不可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⑦自直, 斩而用之,达于犀革⑧。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栝⑨而羽之,镞而砺之⑩,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受教。” 【注释】①岂:同“其”,代词,相当于“谁”。②岂:表示反诘 语气,相当于“难道”。③释:放;策:马鞭子。④檠:(qíng)矫正 弓弩的器具。反:反对,引申为“丢弃”。⑤谏:直言规劝,批评;圣:通达,明智。⑥受学:从师学习;重:重视,注重。⑦揉同“糅”,用 熨木,通过人力加工,把曲的变直,直的变曲。⑧犀革:犀牛的皮制品。 ⑨栝(guā):箭的末端;羽:作动词用,即用羽毛装饰。⑩镞:(zú):箭头;砺:磨刀石,作动词用,即磨砺。 【参考译文】 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应该能有好的

才能。”子路说:“学习能够增长我们的能力吗?”孔子说:“好比君王如果没有敢进谏的大臣,政事就会有错失;君王没有遇到敢于进谏的大臣就会迷失方向,有才能的人没有能够教会自己的朋友就会听不到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对性情狂放的马不能放下鞭子,操弓射箭则不能随便更换辅正的檠。树木如果以墨绳来牵引就能长得笔直,人能接受善言规劝就能品格高尚。接受教导认真多问,没有什么学不成的。违背仁德专行恶事的人,随时要接受国法的制裁。所以说君子不能不学习。”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东西天赋异秉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阅读训练】 1.解释 (1)见:拜见(2)好乐:喜好(3)益:好处(4)受:承受 (5)镞:箭头(6)再:第二次 2.翻译 (1)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 君王没有遇到敢于进谏的大臣就会迷失方向,有才能的人没有能够教会自己的朋友就会听不到正确的意见和建议。 (2)以此言之,何学之有? 由此说来,有什么可学习的呢? 3.说说孔子是怎样运用比喻说理的方法来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的?

国学经典论语·子路篇

国学经典论语·子路篇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益哉也?”孔子曰:“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不释策。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今日佳句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篇》 写作指导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语出孔子《论语;子路篇》。原文为: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全句义为:孔子说:"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实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此警句,在当今仍有反腐倡廉的现实意义。 知句论事 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为人伉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除学诗、礼外,还为孔子赶

车,做侍卫,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深得器重。孔子称赞说:“子路好勇,闻过则喜。”初仕鲁,后事卫。孔子任鲁国司寇时,他任季孙氏的宰,后任大夫孔俚的宰。卫庄公元年(前480年),孔俚的母亲伯姬与人谋立蒯聩(伯姬之弟)为君,胁迫孔俚弑卫出公,出公闻讯而逃。 子路在外闻讯后,即进城去见蒯聩。蒯聩命石乞挥戈击落子路冠缨,子路目毗尽裂,严厉喝斥道:“君子死,而冠不免。”毅然系好帽缨,从容就义。 知识宝盒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国学经典《论语;子路篇》

(完整word版)论语十二章解读

《论语》十二章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人尊为“圣人”“至圣先师”。孔子和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被后世称为“孔孟”。孔孟两者思想的结合,形成了儒家思想中的“孔孟之道”。孔子整理编订了古代文化典籍《尚书》《诗经》《周易》,并根据鲁国的史料,编纂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他提出了“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渡压迫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弄杀。他的学说成为中国二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他兴办私学,突破官府垄断,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学生达三千人,贤良72人。他主张“因材施教”,教育学生要“温故而知新”,把学和思结合起来。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都曾是孔子讲学的材料。他使得这些濒临灭绝的官学通过私家讲学流传发扬光大,从而哺育战国百家诸子,形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光辉开端,这是孔子重大的历史功绩。)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辑录编纂而成,共20篇,语录体为主,也有对话体和叙事体。宋代《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东汉列为“七经”之一,(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论语》的基本思想也就是孔子的基本思想。 第一章 子:先生,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而:连词,表顺接,然后。时习:按时复习。时:按时,副词。之:代词,指知识。不亦……乎?:常用来表示委婉的反问。说:通“悦”,愉快。乎:语气词。 朋:指志同道合的人(同门曰朋,同志曰友)。而(第二个):连词,表转折,却。愠:生气,恼怒。 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成语:不亦乐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学习方法修身为人(道德修养) 句子翻译: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第二章 吾: 我(人称代词)。日:每天(名词作状语)。三:泛指多次。省:反省。为:替。而:连词,表转折,却。信:诚信。传:老师传授的知识(动作名)。 曾子:即曾参,字子舆,春秋战国时鲁国人,儒家主要代表,孔子的弟子,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有“宗圣”之称。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修身为人):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第二章:强调加强自我反省,提高自我修养。(道德修养)

孔子对管理学的贡献

在这个结果导向的年代,肯定有人会问,学了有用吗?我反对急功近利的学习。其实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谆谆教导我们:“无欲速,欲速则不达。”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各位:非常实用!我这么说是有根据的。有人也问过孔子同样的问题。孔子作出了回答,套用德鲁克的一句话,“管理就是承诺”。他说:“目标不是命令,而是一种责任或承诺。”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可也,三年有成。”(今译:假如有用我者,我一年就可以使国家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他还曾经对学生子路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今译:如有用我的人,我就可以再造一个东方的西周。)孔子他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没有呢? 让我们看看孔子上任后的实绩吧!在《孔子家语》这部书中,记载了更多有关孔子实际领导力的事迹,我们这里在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孔子刚做官时,担任中都邑的邑宰。他制定了使老百姓生有保障、死得安葬的制度,提倡按照年纪的长幼吃不同的食物,根据能力的大小承担不同的任务,男女走路各走一边,在道路上遗失的东西没人拾取据为己有,器物不求浮华雕饰。这样的制度施行一年之后,西方各诸侯国都纷纷效法。 孔子大获成功后,有一天鲁定公对孔子说:“用您的施政方法来治理鲁国,您看怎么样?”孔子回答说:“用以治理天下都没有问题,更不用说治理好鲁国呢!”后来,鲁定公任命孔子做了司空。孔子根据土地的性质,把它们分为山林、川泽、丘陵、高地、沼泽五类,各种作物都种植在适宜的环境里,都得到了很好的生长。之后,孔子又由司空升为鲁国的大司寇,他虽然设立了法律,却派不上用场,因为没有犯法的奸民。我们来看一下普利策奖和自由勋章获得者、《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的作者杜兰特对他奉为世界第一的思想家——孔子的评价:“一个伟大的城市,中都,接纳了孔子,让他做了地方官。此后,那里人们的行为举止发生了一次非凡的变革……没有犯罪,没有不忠和堕落,男人忠诚笃信,女人温顺贞洁。” 孔子之事功是个奇迹,要不是《孔子家语》的记载,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孔子由司空升为鲁国的大司寇不久后,就遇到了“夹谷会盟”这个棘手的问题。齐国被孔子的政绩所震撼,想通过夹谷会盟威胁教训一下孔子,因为他们认为孔子就一个文弱的书生,经不起考验。当时齐国的力量不知比鲁国强大多少倍,不去,那个谁敢,而且失礼;去,敌强我弱,搞不好受侮辱事小,更有可能被绑架,甚至有生命的危险。孔子不但临危受命——担任代理首相,而且临危不惧,化险为夷,最后他的凛然正义居然感动了齐侯,孔子没动一兵一卒完成了“夹谷会盟”的使命,而且收回了被齐国霸占的领土。 此实乃应该评为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最伟大的战例。鲁定公和齐侯在齐国的夹谷举行盟会,孔子代理司仪,孔子对鲁定公说:“我听说,举行和平盟会一定要有武力作为后盾,而进行军事活动也一定要有和平外交的准备。古代的诸侯离开自己的疆域,必须配备应有的文武官员随从,请您带上正副司马。”定公听从了孔子的建议。到举行盟会的地方,筑起盟会的高台,土台设立三个台阶。双方以简略的会遇之礼相见,相互行礼谦让着登上高台。互赠礼品互相敬酒后,齐国一方派莱人军队擂鼓呼叫,威逼鲁定公。 孔子快步登上台阶,保护鲁定公退避,说:“鲁国士兵,你们去攻击莱人。我们两国国君在这里举行友好会盟,远方夷狄的俘虏竟敢拿着武器行暴,这绝不是齐君和天下诸侯友好邦交之道。远方异国不得谋我华夏,夷狄不得扰乱中国,俘虏不可扰乱会盟,武力不能逼迫友好。否则,这不但是对神明的不敬,从道德上讲也是不义,从为人上讲是失礼。齐侯必然不会这么做吧?”齐侯听了孔子的话,内心感到愧疚,挥手让莱人军队撤了下去。过了一会儿,齐国方面演奏宫廷乐舞,歌舞艺人和矮人小丑在国君面前表演歌舞杂技、调笑嬉戏。孔子快步登上台阶,站在第二阶上说:“卑贱的人敢戏弄诸侯国君,罪当斩。请右司马迅速对他们用刑。”于是斩杀了侏儒小丑,砍断手足。齐侯心中恐慌,脸上露出惭愧的神色。正当齐、鲁两国就要歃血为盟时,齐国在盟书上加了一段话说:“将来齐国发兵远征时,鲁国假如不派三百辆兵车从征,就要按照本盟约规定加以制裁。”孔子让鲁大夫兹无还针锋相对地回应道:“你齐国不归还我汶河以北的属地,而要让鲁国派兵跟从的话,齐国也要按本盟约的条文接受处罚。”齐侯准备设宴款待鲁定公。孔子对齐大夫梁丘据说:“齐、鲁两国的传统礼节,阁下难道没听说过吗?会盟既然已经完成,贵国国君却要设宴款待我国国君,这岂不是徒然烦扰贵国群臣?何况牛形和象形的酒器,按规矩不能拿出宫门,而雅乐也不能在荒野演奏。

从孔子思想谈终身学习的理念汇总

从孔子思想谈终身学习的理念 一、前言: 随着社区大学在国内的发展,成人教育与终身学习的理念已经逐步在我们的社会中推展开来,除了社区大学的课程之外,各大学也纷纷推出各种级别的在职专班课程,再配合社会上各种文化机构本来就在推动的各种讲座及进修课程,我们的社会中许多已经投入职场多年、甚至是已经从职场中退休下来的人士,纷纷加入全民再学习的行列。这一个社会现象包含了几种型态,其一是本属专长的再深造,其二是第二专长的进修,第三则是个人兴趣的追求。其中第一种及第二种学习都还是与工作及职业有关,而第三种成人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则是为提升生活品质、深化生命意境而作的。这就是一个社会迈向更成熟的阶段的指针,每一个社会中人都对知识有着向往与学习的动机,并且有着良好的学习机制与学习资源。这样的社会当然是一个仍然在向上提升的社会,至于它的愿景则是借着新知识的再创造与利用,而让人人都能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当人们对于生活的照顾已经满足,并不需要再为职场生活烦恼,纯粹是为了个人的兴趣,而转向提升心灵境界的学习方向之时,这样的学习,就是对人类传统智能的学习,此时,古今中外各种传统智能即成为学习的课题,这样的学习目标,主要就是对于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以及理想人格的陶冶等目标的学习,也就是一种生命智能的学习,这种生命智能的学习当然就是终身学习的最终目标。 我们说对于专业知能的学习是为着职场的知识技能的锻炼,学习锻炼之后即将再度投入职场,投入职场则或为一己温饱、或为提升生活品质、或为服务大众、或为实现理想,这都是对于人类生活有益的作为,无论动机是服务自己抑或是服务别人,这都是服务知能的提升的作为,其效果皆导向服务。藉由服务与人互动从中寻获心灵的安定,这其实就是人类一生的生命意义所在。每一个生命都必须在社会中扮演角色,藉由角色扮演能力的再锻炼而使角色扮演得更准确,这就是对于自己的生命负责任的表现。因此职场能力的学习也就是追求生命智能的手段,而生命智能的意义也就表现在服务的人生态度中。 从知识学习的角度来说,所学习的对象有职场知能以及人生意义之分别,但是从学习这种活动的终极意义而言,它就是生命意义的开展的本身,无论是职场知能抑或是古今中外人生智能的学习,它们都是终身学习的最高境界,都是要在学习中提升能力、获得智能的活动。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备着各种礼、乐、射、御、书、数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着经营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他成为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

古诗子路见孔子翻译赏析

古诗子路见孔子翻译赏析 文言文《子路见孔子》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前言】《子路见孔子》本篇选自《孔子家语》,记载了孔子与子路最初相见时的一段对话,面对子路的疑惑和反问,孔子因势利导,语言简明而深入地纠正了子路的观点,让人无可辩驳。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孔子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原文】子路见孔子,孔子问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有益哉。”子曰:“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木受绳则正,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毁仁恶仕,必近于刑。君子不可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注释】见:拜见好乐:喜好岂:同“其”,代词,相当于“谁”。岂:表示反诘语气,相当于“难道”。益:好处释:放;策:马鞭子。反:反对,引申为“丢弃”。檠:(qín)矫正弓弩的器具。受:承受谏:直言规劝,批评、圣:通达,明智。受学:从师学习;重:重视,注重。揉同“煣”,用熨木,通过人力加工,把曲的变直,直的变曲。犀革:犀牛的皮制品。括:同“栝”,箭的末端;羽:作动词用,即用羽毛装饰。镞:(zú):箭头;砺:磨刀石,作动词用,即磨

砺。敬:感谢。【翻译】子路拜见孔子,孔子问道:“你爱好什么?”子路回答说:“喜好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谁能比得上呢?”子路说:“学习难道有好处吗?”孔子说:“驱赶狂马的人不能放下鞭子,操拿弓弩的人,不能丢下正弓的器具;木材经过绳墨作用加工就能取直,人们接受直言规劝就会通达;从师学习,重视发问,哪有不顺利成功的!”子路说:“南山出产竹子,不经加工,自然就很直,砍下来用它(做箭),能穿透犀牛皮(做的铠甲),为什么要学习呢?”孔子说:“把箭的末端装上羽毛,把箭头磨得更加锋利,箭刺入得不更深吗?”子路施礼道:“感谢你的指教。”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论语》名句解读

1、摘抄《论语》名句及解读,理解名句含义。 2、体会句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及道德要求并身体力行。 学习内容: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耻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 2、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侍奉父母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孔子教育人们,父母在世时,子女轻易不要出门远行,以便守在父母身边,尽孝子之道。如果非要远出,首先要安顿好父母,也一定要告诉父母确切的行踪。因为“儿行千里母担忧”。子女只有对父母孝敬有加,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要让年事已高的父母无人照顾,还要牵挂远在他乡的子女。 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恰好相反。成人之美,积善成德,便成为君子;成人之恶,积怨日多,便是小人。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骂。 4、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不乱说话。 5、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这句话与“我爱我的老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语)的意思有些类似。阐发仁义,捍卫真理,伸张正义等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绝不能推让。 6、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君子襟怀坦白,安贫乐业,与人为善,知足常乐,所以能坦荡荡。小人欲念太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心怀戚戚。 7、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不将对甲的怒气转到乙的头上,也不重犯同一种过失。许多人对自己的过失并不引起注意,甚至习以为常,若能像颜回那样该多好啊!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指导意义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指导意义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中教育成就最为显著。他在长期从事教育和教学的活动中,积累和总结了大量的经验,为中国传统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从以下两方面来探讨一下他的教育思想: 一、受教育者 (一)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但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这就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在教育的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本义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的弟子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就说明了后一点。孔子弟子中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但更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的,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决断。 “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培养目标(学而优则仕) 在培养目标上,孔子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很显然,孔子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具备外在的气质,内外统一,从而达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如何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呢?孔子认为可以这样去做:“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本人不但身体健壮,而且多才多艺,喜歌乐舞,自身也是一个十分注重全面发展的人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可见,教道

子路

教学目标 1.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 2.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等文言知识。能归纳文中的文言现象,并准确翻译文中语句。 3.能根据语言特点,把握文中所展现的鲜明的人物个性,欣赏文中通过语言、动作展 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4.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和高超的教育艺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等文言知识。能归纳文中的文言现象,并准确翻译文中语句。 2.能根据语言特点,把握文中所展现的鲜明的人物个性,欣赏文中通过语言、动作展 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和高超的教育艺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难点 理解孔子为何“哂”由而“与”点。从而体会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 教学方法 诵读法、研讨法、讲析法、点拨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如果你想了解中国的历史,你就不能不了解孔子;如果你想研究中国的文化,你就不能不研究《论语》。它是中国文化的一座宝库,它那博大精深的思想,历经千年不朽。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会巴黎,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去沐浴他那神圣的智慧之光吧! 二、知(了解背景) 了解有关文学常识,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孔子及《论语》的相关内容。课上学生发言,老师点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侧重点的选择一些内容进行介绍,幻灯片放映)师: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为人类留下了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他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实用。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有哪些教育思想和观点? 明确:“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家语子路初见第十九

孔子家语子路初见第十九 【原文】 子路初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哉?”子路曰:“学岂益哉也?”孔子曰:“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不释策①,操弓不反檠②。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毁仁恶士,必近于刑。君子不可不学。” 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③。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栝而羽之④,镞而砺之⑤,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 【注释】 ①不释策:不放下马鞭子。旧注:“御狂马者不得释棰策也。” ②操弓不反檠(qíng):正在拉开的弓箭不能用檠来校正。檠:校正弓的器具。弓不反于檠,然后可持也。 ③达于犀革:射穿犀牛皮。 ④栝(guā)而羽之:给箭栝装上箭羽。 ⑤镞(zú)而砺之:装上磨锋利的箭头。

【译文】 子路初次拜见孔子,孔子说:“你有什么爱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你这个。我是说以你的能力,再加上努力学习,谁能赶得上你呢!”子路说:“学习真的有用吗?” 孔子说:“国君如果没有敢谏的臣子就会失去正道,读书人没有敢指正问题的朋友就听不到善意的批评。驾驭正在狂奔的马不能放下马鞭,已经拉开的弓不能用檠来匡正。木料用墨绳来矫正就能笔直,人接受劝谏就能成为圣人。接受知识,重视学问,谁能不顺利成功呢?诋毁仁义厌恶读书人,必定会触犯刑律。所以君子不可不学习。” 子路说:“南山有竹子,不矫正自然就是直的,砍下来用作箭杆,可以射穿犀牛皮。以此说来,哪用学习呢?”孔子说:“做好箭栝还要装上羽毛,做好箭头还要打磨锋利,这样射出的箭不是射得更深吗?”子路再次拜谢说:“恭敬地接受您的教诲。” 【原文】 子路将行,辞于孔子。子曰:“赠汝以车乎?赠汝以言乎?”子路曰:“请以言。” 孔子曰:“不强不达①,不劳无功,不忠无亲,不信无复②,不恭失礼。慎此五者而已。” 子路曰:“由请终身奉之。敢问亲交取亲③若何?言寡可行④若

孔子的学生管理思想浅析

孔子的学生管理思想浅析 发表时间:2009-02-18T14:14:47.500Z 来源:《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10月下作者:陈颢[导读]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009)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学生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德育”,“自我管理”“中庸”等方面,这对我们仍有很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关键词:孔子;学生管理;思想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他创建开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学,他毕生治学,从私学管理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管理思想,他的教育管理思想包括了教学管理思想、教师管理思想、学生管理思想等诸多方面。其中学生管理思想虽历经两千多年岁月磨砺,但对现代学生管理工作还是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1 以人为本是学生管理思想的基础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的“仁”的学说,是他在学生管理中以人为本的思想理论基础。其“以人为本”的思想,表现在社会政治方面就是实行“德政”“仁政”,其精神实质就是“仁者爱人”,即关心人,重视人,爱护人。孔子认为只要实行“德政仁政”就能受到人民拥戴,“为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而表现在教育上,就是要关心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了解学生,到学生中去,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掘学生的潜能和创造能力。这与我们现在提出的“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是不谋而合的。 2 德育教育是学生管理的核心所在孔子认为学生是需要全面发展的,所以他确定了教学内容,即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六门课程,包括了德育教育、艺术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四大部分,而礼(德育教育)是居于核心地位的。孔子把德育教育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一方面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贤良之士,“举贤才”,使贤才“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一方面把德育作为治国安邦的有效途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希望用“以德育人”实现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之目的的保证,从而达到“以德治国”的目的,这就是孔子乃至整个儒家教育的根本特点。孔子从教育就是塑造人才这个角度出发,强调做人必须受教育,必须学习,否则就不能成为一个全面而完美的人。他认为德育教育应该遵循如下原则:2.1立志。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不要仅仅满足于物质生活,还要有精神上的更高追求。他在教育中引导学生立足现在而面向未来,确定以“仁”为个人志向和人生理想。他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要以实现“仁”为目标,要以仁为道德行为的准则。他教育学生要坚持志向,“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要抵御各种的物质诱惑。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为此他很赞赏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2克己。孔子主张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的时候,要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于礼、仁的规范。他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应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子还提醒学生要注意“克己”这个原则,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要“在外不怨,在家不怨,不怨天,不怨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些都是要求自己,而不是责怪别人。 2.3力行。孔子提倡力行,涉及到时下的“实践”、“诚信”教育等诸多方面,他认为做人要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他还说“力行近乎仁”,认为努力按道德规范实践的人接近于仁德,他表扬了子路,“子路无宿诺”,子路答应办的事情,从来不过夜。孔子认识到不仅要注意学生的道德认识,更重要的是观察学生的道德实践,他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3 自我管理是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孔子很注重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培养,希望学生具有自主意识和独立性,具备自我教育和反思的能力,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和素质。他强调“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孔子认为学生应有自己的主见,不能人云亦云,他反对“乡人”的角色,强调人要有独立意识。子贡曾经问孔子: “乡人皆好之,何如?”孔子回答说: “未可也”。又问: “乡人皆恶之,何如?”孔子回答: “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孔子还强调“内省”,这是日常必要的修养之一。他认为不论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都需要主观积极的思想活动,他在私学中广为推广。他经常教育学生要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然后才能考虑管理别人。在论语中有记载:“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他的学生曾参说过“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受到了孔子的教诲。内省主要是靠自我的管理,内省的重要结果就是“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心安理得,就增加了道德行为的信心和勇气。他又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强调通过“自省”,从而对自我的修养进行提高。孔子要求学生严格对待自己,不单是大事,生活中的琐事,也要有条不紊。“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 在不断“内省”后,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对的做法,那么就需要“改过”。孔子认为现实中没有不犯错的圣人,“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犯了错,不要紧,重要的是改正错误。“过,则勿惮改。” 改正错误的时候,需要有别人的指点,对于别人的批评忠告,采取欢迎的态度。“丘有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但如果有了错误而不改正,那就是“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从而妨碍了自己的道德修养。 4 “中庸”是学生管理的重要尺度如何管理学生,是从严还是从宽?孔子认为:“过”或是“不及”都不好。他提出了“中庸”的想法,认为这样才恰到好处。中庸本义有三::庸即用,中庸即用中;庸即常,一指经常,一指平常。孔子所谓中庸强调了执两而用中,并以之为经常之道。孔子始终注意分寸感,希望将对立的两端结合起来。孔子的曾经称赞颜回,说:“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所谓“择乎中庸”,就是明辨各种行为过与不及的是非得失,着其中道而行。左传中记载着孔子论政:“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由此类推,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将严格和宽松的尺度有机结合,始终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把握好“度”,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管理工作效果最大化,更加科学的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总之,在孔子的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学生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对我们仍旧有很重要的启发和现实意义。我们要认真挖掘,大胆利用,为新时期的学生工作服务,进而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一代。参考文献

《子路见孔子》翻译及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子路见孔子【原文】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①可及乎?”子路曰:“学岂②益哉也?”孔子曰:“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者不释③棰策也,操弓不反于檠④,然后可持也,木受绳则直,人受谏⑤则圣,受学重问⑥,孰不顺哉。谤毁仁者憎怒士人必主于刑也,君子不可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⑦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⑧。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栝⑨而羽之,镞而砺之⑩,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受教。”(选自《孔子家语》)【注释】①岂:同“其”,代词,相当于“谁”。②岂:表示反诘语气,相当于“难道”。③释:放;策:马鞭子。④檠:(qíng)矫正弓弩的器具。反:反对,引申为“丢弃”。 ⑤谏:直言规劝,批评;圣:通达,明智。⑥受学:从师学习;重:重视,注重。⑦揉同“糅”,用熨木,通过人力加工,把曲的变直,直的变曲。⑧犀革:犀牛的皮制品。⑨栝(guā):箭的末端;羽:作动词用,即用羽毛装饰。⑩镞:(zú):箭头;砺:磨刀石,作动词用,即磨砺。【参考译文】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应该能有好的才能。”子路说:“学习能够增长我们的能力吗?”孔子说:“好比君王如果没有敢进谏的大臣,政事就会有错失;君王没有遇到敢于进谏的大臣就会迷失方向,有才能的人没有能够教会自己的朋友就会听不到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对性情狂放的马不能放下鞭子,操弓射箭则不能随便更换辅正的檠。树木如果以墨绳来牵引就能长得笔直,人能接受善言规劝就能品格高尚。接受教导认真多问,没有什么学不成的。违背仁德专行恶事的人,随时要接受国法的制裁。所以说君子不能不学习。”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东西天赋异秉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阅读训练】1.解释(1)见:拜见(2)好乐:喜好(3)益:好处(4)受:承受(5)镞:箭头(6)再:第二次2.翻译(1)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君王没有遇到敢于进谏的大臣就会迷失方向,有才能的人没有能够教会自己的朋友就会听不到正确的意见和建议。(2)以此言之,何学之有?由此说来,有什么可学习的呢?3.说说孔子是怎样运用比喻说理的方法来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的?孔子以射箭需在箭末装饰羽毛、箭头磨得尖利才可以射得远、射得深这样的事例作比喻,说明深入学习才能有用处。

11《论语》十二章解读

11《论语》十二章解读 1.时代背景 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面对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知识分子大都很不满意,于是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不同的学说流派。在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先后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流派。这些流派之间,相互批评,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于是有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春秋战国之交的〝百家争鸣〞,是一个思想大爆炸的时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中国传统中很多光辉的思想主张,都产生于那个时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即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一个学术流派。经过历史的淘汰和选择,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之后成为中国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 2.?论语?的体例与儒家的内涵 很多同学很好奇这一课每一句后面都有?学而??为政?等标注,这是什么意思呢? ?论语?一共有二十篇,每一篇一般取这一篇的前两个字作为题目。比如第一篇开头是〝子曰:‘学而时习之……’〞所以这一篇的题目就是〝学而〞。最后一篇的开头说〝尧曰:‘咨!尔舜……’〞所以这一篇的题目就是〝尧曰〞。 ?论语?起于〝学而〞,终于〝尧曰〞,这是儒家的一种体例。又如?荀子?起于〝劝学〞,终于〝尧问〞。学者称,这代表了儒家的一种认识:一个人只要立志于〝学〞〔这里的〝学〞,大概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那他便算一个〝君子〞,君子求〝学〞的终极目标,是成为圣人〔〝尧〞〕。 也就是说,儒家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都能成为圣人。 孟子进一步阐述这种观点说:〝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孟子?告子下?〕一个人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选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大概也是儒家不能成为宗教的一个重要原因:宗教信仰的神祇或教主,都是高高在上、凌驾众生的,修信的教徒,甚至也是要分种族、种姓的;儒家那么不然,不管你出身如何,只要你立志求〝学〞,你便是君子,只要你不断求〝学〞,最终你便可以达到儒家的最高层次——〝圣人〞。 因此虽然〝儒〞字最初的意思是〝懦弱、宽柔〞,但儒学实在是一门积极雄健、至大至刚的学问。 3.?论语?思想 〔1〕〝仁〞的思想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仁包括恭、宽、信、敏、惠。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2〕〝礼〞的思想 〝礼〞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他最为崇奉的是周礼。礼的精神主要表达为〝仁〞、〝恭〞、〝敬〞等方面。〝仁〞是礼的最根本的精神内容,〝恭〞是对人的庄重和顺,〝敬〞是对人严肃真诚,以礼相待。 〔3〕中庸思想 中庸之道是孔子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在实际运用中:时常变通,因地、因时、因人制宜,但都要遵循认同最高标准——〝中〞。变通是手段,稳定是目的。 4.写作特色 〔1〕语言简洁,生动传神。

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孔子仁学思想以道德个人主义为支点,倡导一种以生命契合为主要特征的人际伦理,追求一种以社会和谐为主要价值取向的社会政治秩序;孔子的仁人君子教育在政治领域引发了一场由血而优则仕到学而优则仕的制度革命;在由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转变的今天,我们面临着制度创新和文化重建的历史任务,从孔子仁学思想中汲取智慧,仍然是我们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不二选择。 《论语》言“仁”者五十有八章,“仁”字凡百有六见。据考证,孔子之前,已经有人偶尔使用过“人二”来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亲爱,但只是孔子才赋予“仁”以全新的文化内涵。《论语》文本中“仁”的含义大致可以分成为以下几层: (l)“仁”首先是一种足以使人诚服的人格魅力。孔子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这种“仁为己任”,对自己所选定的人生目标坚定不移,倾 其毕生而追求之的精神;这种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无求“生以害仁”,只求“杀身成仁”的豪迈气概,不是着实让人心醉神迷吗?因此,“仁”便是一种足以让人为之诚服的崇高,所以《论语》是一种将合换心的征服,因而是一种人格美的展示,是一种爱的艺术的实践。 孔子认为:统治的哲学虽然可以说是征服的哲学,但是好的统治者绝不应该用武力去强迫人民接受他的统治,而应该以爱为武器,用自己的人格之美去征服民心,让人民心悦诚服地追随自己。因此我们说,孔子之“仁”首先是一种人格的力量,一种高尚品德对他人和社会的感化和征服作用。 (2)“仁”倡导一种道德个人主义。孔子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雍也》)。这里孔子将“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确立为基本的道德原则,这种道德原则介乎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之间,强调一种在移情式理解基础之上的人际互爱。孔子又强调“为仁由己”,指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这是一种由道德自律达于心灵自由的义务伦理。在孔子那里,个人不是向外寻求相对他人(物)的自由,而是向内寻求相对于自己的自主,即人格的独立和道德的自主。人只有实现在道德上的自主,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自己的理由,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自由,也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把孔子的道德主张称为“道德个人主义”。由孔子仁学所开出的道德自律,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道德自律是存在着根本差异的,因为西方的道德自律是一种上帝绝对命令的内化,而仁学的道德自律完全由自己的本心开出,所以仁学对人们道德觉悟的要求似乎更高。(3)“仁”是孔子匡时济世之良方。孔子不仅仅是一个思想家,同时还是那种具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殉道精神,勇于靠自己的亲身奋斗去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实践家。为了实现其政治抱负,他需要培养一批不但能够理解并拥护他的政治主张,而且愿终生为之奋斗的“志士仁人”。为此,他“有教无类”,以教为业,以“六艺”授人,且整理国故,“删正六经”,开了中国教育与学术民间化的先河。孔子所要培养的,是那些能够按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去改造社会,匡扶正义,营造社会仁爱精神的济世之才。孔子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仁人君子”,即他要把他的弟子们培养成那种具有“仁者爱人”、“泛爱众”的人格情操,同时又具有为实现“天下归仁”而奋斗的“志士”,这些被称之为“君子”的志士们“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卫灵公》);“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学而》);“无终食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4)“仁”是一种人生修为之方法。孔子言:“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微子》);仁人君子者“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也”(《里仁》)。要求君子须以诚信待人,以恭敬律己。同时还必须摆脱物欲的束缚,故“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里仁》);于是“饭疏食饮水,曲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