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6海南教师招聘备考: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作用论

2016海南教师招聘备考: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作用论

2016海南教师招聘备考: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作用论
2016海南教师招聘备考: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作用论

2016海南教师招聘备考: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

射作用论

巴甫洛夫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所提出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在往年的教师招聘考试当中常会成为考试热点。而讲到经典性条件作用,就不得不先聊聊巴甫洛夫的一场关于狗的实验。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巴甫洛夫和同事在研究狗的进食时发现,狗吃到食物时,

会分泌唾液,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这种反应叫无条件反射,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是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如果在狗每次进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这时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作用”。

关于经典性条件作用之记忆技巧

1.四个概念

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是巴普洛夫最著名的理论,也是教师资格考试中出题较为灵活的内容。若想这部分考点不失分,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实验中所提到的四个概念——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射、条件刺激、条件反射。简单地说,不学而能的反射,其实就是本能反应。所谓条件反射,简单地说,通过后天学习才有的反射。二者共同的特点是无论人或动物都具有无条件反射或是条件反射。而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天生的,一个是后天通过学习形成的。

2.两个信号系统

在后天学习形成的条件反射中存在两个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二者的共同的特点是无论是第一或第二信号系统,都属于条件反射,而无条件反射中不存在这两种信号系统。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信号系统的刺激是物理性质的,即声音,颜色,形状等,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是以语言为中介的,也就是说,第二信号系统只存在于人类的条件反射中。

为了更好的区分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我们看一个例题加深理解:

下列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的是()。

A.望而生畏

B.谈梅生津

C.尝梅止渴

D.望梅生津

【解析】答案B。这道题目中,只要我们能够抓住第二信号系统的它是以语言符号为中介的,只有人类才有的这一特点,就能够正确做出正确答案。A望而生畏和D望梅生津都是条件反射,但二者都是物理刺激,即看到的实物引起个体的反应,因此这两个选项都属于第一信号系统。C尝梅止渴是无条件反射,任何人尝梅都会有的本能反应。因此,答案选择B谈梅生津。

3.两组规律

(1)获得与消退

在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叫做条件反应的习得过程。

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削弱,并最终消失,即条件反射的消退。

(2)泛化和分化

泛化是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

刺激分化是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即辨别对相似但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以上是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的全部知识点,只要同学们能够掌握好上面所提到的【四个概念】+【两个语言系统】+【两组规律】,在考试中将会非常从容地应对任何有关“巴甫洛夫的狗”的题目。

以上为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作用论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教招备考资料,请关注海南教师招聘考试网!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讲课讲稿

精品文档 学前教育科教案首页 班级:“3+2”大专班计划课时数:2 个课时 课题: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并掌握经典条件反射原理2、能力:应用条件反射原理解释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情感: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习惯教学重点:掌握经典条件反射建立的三个阶段、重点区分四个概念教学难点:如何应用经典条件反射原理来解释生活中的学习现象教学准备:经典条件反射原理的实验图片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举例法参考资料:《当代教育心理学》 学前教育科教案续页 导入(实验)请一名学生到黑板前,手拿一支粉笔。向学生说明,每当我说“写”时,他就要在黑板上划一条线。(其余我什么也没说)实验开始我站在实验对象身后,每次我说“写”的时候,同时用手拍一下实验对象的肩膀,共做 20 次。到第21 次,我只用手拍一下学生的肩膀,但不说“写” 。(提问)当我用手拍同学的肩膀,但并没有说“写”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这位同学划线了没有?在第21 次时,我并没有说“写”,只拍了一下这位同学的肩膀,他也学会了划线,我们称实验者的这种学习方式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设计意图)这个小实验的目的不仅引起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亲自看、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对条件反射的形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基本部分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一、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是俄国著名生理学家,他是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每次给狗喂食的同时摇铃。当狗见到食物时,自然会分泌唾液。但巴甫洛夫发现,狗在听到铃声时即使不给食物,也会分泌唾液。这种现象称之为经典条件反射。其过程如下:(一)食物可以使狗流唾液,流唾液是自然的、无法控制的反应。食物是一种无条件刺激。 (二)铃声不会使狗流唾液。铃声是一种条件刺激。 (三)巴甫洛夫把食物和铃声配合起来,使狗学会把这两者联系起来。 (四)最后,即使没有食物,铃声也可以引起狗流唾液。 (引导学生写出)无条件刺激反应=见到食物流唾液 条件刺激反应=听到声音流唾液 (设计意图)四个过程用投影仪给学生呈现图片,并配以文字说明,图文并茂,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二、经典条件反射的形成 精品文档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行为一联想主义认为学习就是一系列刺激一反应的联结。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在这个实验当中,有什么样的刺激,发生了哪些反应? (一)刺激无条件刺激:在这个实验中,狗看见食物就会分泌唾液,这是

2016年五华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及答案(三)

2016年五华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及答案(三) 一、单选题(育萃教师招考与你一路相随) 1、认为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而并不是问题的最终【育萃专家解析】的学习理论是()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B.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C.认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方面的相对持久的变化。下列现象不属于学习的是() A.小孩到一定年龄后变声 B.近朱者赤 C.上行下效 D.吃一堑长一智 3、在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叫总括学习,也叫()。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符号学习 4、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来说属于() A.类属学习 B.总括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 5、技能随练习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往往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称为() A.停滞期 B.发展期 C.高原期 D.关键期 6、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叫() 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 C.原型整合 D.原型内化 7、下列选项中属于有结构良好的问题的是() A.建筑设计 B.剧本创作 C.技术革新 D.演员根据剧本表演角色 8、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的问题解决阶段是() A.发现问题 B.分析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9、一个学生过分害怕猫,通过让他看猫的照片,谈论猫,远看猫到近看猫、摸猫、抱猫,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这是行为训练的() A.全身松驰训练 B.系统脱敏法 C.行为塑造法 D.肯定性训练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专题练习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单选题 1.被誉为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的是()。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布鲁纳 2.下列不属于学习引起的变化的是()。 A.幼儿会喊爸爸、妈妈 B.青春期嗓音变化 C.骑车 D.会使用电脑 3学习对某种信号作出一般性和弥散性的反应是()学习。 A.刺激——反应 B.连锁 C.辨别 D.信号 4.属于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学习类型是( )学习。 A.刺激——反应 B.信号 C.概念 D.连锁 5.属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学习类型是( )学习。 A.信号 B.规则 C.解决问题 D.刺激——反应 6联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动作联结的学习类型是()学习。 A.连锁 B.概念 C.辨别 D. 刺激——反应 7.各类动作技能的形成都离不开()学习。 A.信号 B.规则 C.连锁 D.刺激——反应 8.对一系列类似的刺激分别作出适当的反应的学习是()学习。 A.连锁 B.概念 C.辨别 D.规则 9.()学习是指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其抽象特征作出反应。 A.解决问题 B.概念 C.辨别 D.规则 10.把鲸鱼、象、狗等概括为“哺乳动物”,这属于()学习。 A.解决问题 B.概念 C.辨别 D.规则 11.理解“功=力×距离”这一公式,这是()学习。 A.信号 B.概念 C.辨别 D.原理 12.掌握教育学基本原理后,用之于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这是()学习。 A.解决问题 B.规则 C.概念 D.刺激——反应 13.()是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动作技能 D.态度 14.()是使用符合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态度 15.()表现为学会陈述观点的能力。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态度 16.()是对外的平稳而精确的操作能力。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 17.()表现为个体对人、对物或某些事件的意向。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态度 18.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对环境刺激作出反应后能获得满意的结果时,其联结就会增强,这是()。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强化律 19.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如果练习运用,联结的力量逐渐增大,如果

经典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在

经典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在 消费者研究中的应用及区别 美合日古丽 21 在消费活动中,我们在不自觉中运用营销心理学的知识进行消费,或者商家利用消费者的心理进行营销。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的作用是激活消费者的目标导向,使他们采取某些行为或回避某些行为。消费者学习是一个消费者获得购买和消费的知识与经验的过程,这些知识经验可应用于将来的相关行为中,它的范围包括从简单的几乎是反射式的反应到抽象概念与复杂的问题解决的学习。消费者学习是一个过程。也就是说学习作为最近获得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结果,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但是,学习不都是一个有计划的探索过程。一些偶然的经历或没有任何意志努力也能获得经验而产生学习。 与市场营销联系密切的两种行为主义理论是经典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操作)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是行为主义的两个重要理论,有时也称刺激—反应理论,它们都基于这样的假定:如果存在对特定外部刺激的可观察的反应,则意味学习已经发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不太关注学习的过程,它关心的是学习的输入和输出,即关注消费者从环境中选择的刺激与产生的可观察行为。 经典条件反射是由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的,即:当一个中性刺激与另一个会引起某种反应刺激成对出现时,在经过多次重复之后,那么该中性刺激单独出现时,也会引起相同的反应,这时候就产生了条件反射学习。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消化活动时,发现当狗把食物送入口中时,就会分泌唾液,这是无条件反射。如果在给食之前摇铃,那么一段时间之后,狗在听到铃声而没有食物时也会流唾液,这样就出现了条件反射。 按照巴甫洛夫的理论,消费者可被看作是一个信息的搜寻者,他们利用事物之间的逻辑联系或知觉联系,连同自己的预期,形成一个有关世界的复杂描绘。现代条件作用理论把经典条件作用看作是在事件之间建立联系的学习,它不是一个反射性的行为,而被视作是认知关联学习;不是获得了新的反射,而是获得了有关世界的新知识。条件作用可以使人增加某种反应在未来重复发生的可能性,

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英语真题及答案(一)

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英语真题及答案(一) 专业基础知识部分 Ⅰ.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15% Directions:There are fifteen incomplete sentences in the following.For each sentence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B,C and D.Choose the ONE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 )1.—I m sorry,I ll have to.I ve had a wonderful evening here. —It s a pleasure to have you here. A.stop B.sleep C.leave D.wait ( )2.—How longthis factory? —Since 2001. A.has,opened B.has,been open C.has,begun D.has,become ( )3.He is a strict but kind heartedfather,the children respect but are afraid of. A./ B.that C.for whom D.one whom ( )4.He lived in London for 3 months,duringtime he learned some English. A.this B.which C.that D.same ( )5.The weather turned out to be very good,was more than we could expect. A.what B.which C.that D.it

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美术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美术真题及参考答案(一)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40分) 1.美术教育按教育场所分可以分为: ______________ 、家庭美术教育和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目的是从哪几个方面表述的:(1)__________________ ; (2)过程与方法; (3)______ 。 3.义务教育美术课程分成四个学段,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学 段(3至4年级);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4.新美术课程标准确认美术课程的性质是: ________________ 。 5.确定美术在我国普通学校中地位的学制是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 。 6.我国最早的高等师范院校美术系科是两江优级师范学堂1906年 成立的____________ 。 7.中国古代最常用的美术学习方法是 _____________ 。 8.中国近代学校美术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_______________ 。 9.美术教育这一术语19世纪出现于 _______________ (国家名)。 10.中国现在惟一由教育部委办的美术教育期刊是___________________ 。 11.现代美术学院的雏形是建于1648年的__________________ 。 12.写出几种美术教学方法,如1.讲授法;2. 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 ; 4. 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 。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区别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区别“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这两个学习理论在《教育心理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历年教师资格证和教师招聘考试中也是一个高频考点。而很多学员在备考过程中,总觉得这两个理论比较难理解,也不太好区分清楚。下面中公资深讲师就此问题和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希望能为大家的学习提供一些帮助。 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都属于条件反射的范畴。说到条件反射,就不得不先说一下反射这一概念。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比如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瞳孔反射(瞳孔遇强光缩小)、吃东西流口水、手碰到烫的东西会迅速地缩回来等等现象都属于反射现象。反射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种叫无条件反射,一种叫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的,是不学即会的反射,即本能,是反射活动的基本形式。比如朝向反射、膝跳反射、瞳孔反射等都是无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是机体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是反射活动的高级形式。比如多次吃过梅子的人,当他看到梅子就会流口水。 经典条件反射(又称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经典条件反射最着名的例子是巴甫洛夫的狗的唾液条件反射实验。 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Ivan Pavlov,1849-1936)是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即对食物的一种反应特征。他的实验方法是,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声,这狗就会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响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铃声)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食物)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铃声)做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区别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区别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区别 “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这两个学习理论在《教育心理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历年教师资格证和中也是一个高频考点。而很多学员在备考过程中,总觉得这两个理论比较难理解,也不太好区分清楚。下面中公资深讲师就此问题和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希望能为大家的学习提供一些帮助。 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都属于条件反射的范畴。说到条件反射,就不得不先说一下反射这一概念。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比如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瞳孔反射(瞳孔遇强光缩小)、吃东西流口水、手碰到烫的东西会迅速地缩回来等等现象都属于反射现象。反射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种叫无条件反射,一种叫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的,是不学即会的反射,即本能,是反射活动的基本形式。比如朝向反射、膝跳反射、瞳孔反射等都是无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是机体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是反射活动的高级形式。比如多次吃过梅子的人,当他看到梅子就会流口水。 经典条件反射(又称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经典条件反射最着名的例子是巴甫洛夫的狗的唾液条件反射实验。 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IvanPavlov,1849-1936)是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即对食物的一种反应特征。他的实验方法是,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声,这狗就会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响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铃声)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

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内附问题详解)

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教学理论著述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主发现学习的专著是()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教学过程》 D.《论教学过程最优化》 知识点:学习理论 【答案】C 【解析】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明确提出发现学习。2. 如果让六个月婴儿走路,不但徒劳而且无益。同理,让四岁的儿童学高等数学,也难以成功。这说明() A.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

B.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C.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D.遗传素质决定人发展的最终结果 知识点:教育概述 【答案】A 【解析】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且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因此让六个月的婴儿走路,让四岁儿童学高等数学是难以成功的。3. 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素质教育理论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C.创新教育理论 D.生活教育理论 知识点:教育目的 【答案】B 【解析】马克思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和基础。4. 英国政府1870年

颁布的《初等教育法》中,一方面保待原有的专为自从阶级子女服务的学校系统,另一方面为劳动人民的子女设立国民小学、职业学校。这种学制属于( ) A.双轨学制 B.单轨学制 C.中间型学制 D.分支型学制 知识点:教育制度 【答案】A 【解析】西欧双规制以英国的双轨制为典型代表。这种学校系统分为两轨,一轨是学术教育,为特权阶层子女所占有,学生可以升到大学以上;另一轨是职业教育,为劳动人民的子弟所开设,属生产性的一轨。5. 否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割裂教育的历史传承,把教育完全作为政治、经济的附庸。这样的观念违背了教育的哪—特性?( ) A.生产性 B.永恒性 C.相对独立性 D.工具性

[教学研究]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

[教学研究]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基本部分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一、经典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是俄国著名生理学家,他是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每次给狗喂食的同时摇铃。当狗见到食物时,自然会分泌唾液。但巴甫洛夫发现,狗在听到铃声时即使不给食物,也会分泌唾液。这种现象称之为经典条件反射。其过程如下: (一)食物可以使狗流唾液,流唾液是自然的、无法控制的反应。食物是一 种无条件刺激。 (二)铃声不会使狗流唾液。铃声是一种条件刺激。 (三)巴甫洛夫把食物和铃声配合起来,使狗学会把这两者联系起来。 (四)最后,即使没有食物,铃声也可以引起狗流唾液。 (引导学生写出) 无条件刺激反应=见到食物流唾液 条件刺激反应=听到声音流唾液 (设计意图)四个过程用投影仪给学生呈现图片,并配以文字说明,图文并茂,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二、经典条件反射的形成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行为—联想主义认为学习就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 结。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在这个实验当中,有什么样的刺激,发生了哪些反应, (一)刺激无条件刺激:在这个实验中,狗看见食物就会分泌唾液,这是 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 条件刺激:本来单独的铃声是不可能引起狗分泌唾液。对狗来 说,铃声属于一个中性刺激,当这个中性刺激(铃

声)与无条件刺激(肉)联结就变成了条件刺激。 (二)反应无条件反应:由无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 条件反应: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 (三)列表 经典条件作用形成的三个阶段 形成前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中性刺激无反应 (阶段1) (肉) (唾液分泌) (铃声) 中性刺激(铃声) 形成中 + (阶段2) 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 (肉) (唾液分泌) 形成后条件刺激?条件反应 (阶段3) (铃声) (唾液分泌) (设计意图)回想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自己填充此表。 (四)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列举生活实例,使学生对经典条件反射的建立有更清晰、深刻的认识。 (例一)其实在人的生理过程中也有非常类似的情况。哺乳期的妈妈,当婴儿吮吸的时候,乳汁开始分泌。后来,当孩子一哭的时候,母亲会认为孩子饿了,就抱起孩子喂奶,如果持续几天以后,这位母亲一听到孩子的哭声,乳汁就开始分泌。 (提问)在这个例子中,什么是无条件刺激,(孩子的吮吸)什么是条件刺激,(哭声)什么是无条件反应,什么是条件反应, (例二)大家都见过警车。警车开过的时候有闪烁的红蓝灯,还有刺耳的警报声。我们一般人走在大街上看到警车经过有没有反应,应该没有反应。警车的光和声音对我们来说属于中性刺激。可当一个人因为某次开车超速,而被警车拦截受到

2016年教师招聘小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年教师招聘《小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小学语文是一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础工具。 2、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所使用的识字读本是《千字文》、《百家姓》和《三字经》 3.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应该具有生活实践的观点、自觉能动性的观点和联系发展的观点。 4、现行教学大纲把小学阶段的识字量规定为2500字左右,掌握这些常用字能够满足小学生日常读写的需要。 5、识字能力由几个要素组成,它既包括掌握汉字的基础知识,识字工具和识字方法,也包括一些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6."听说读写宜并重",从教学的角度理解,是指教学中要遵循语言发展的规律,不仅要抓读写训练,而且要抓听说训练。 7、小学语文评估具有鉴定、反馈、激励和调节的功能。 8、学习质量评估包括平时考察和考试两种方式。 9、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包括分析教材的能力、设计教学的能力、课堂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10.继续教育具有延续性、连续性、针对性、多样性、层次性和训用一致性的特点 二、单选题 1.作为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建设向着科学化方向前进了一大步的标志性教材是(B)

A.各地依据1978年教学大纲编写的实验教材 B.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 C.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 D.1963年《全日制十二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 2.在教学"燕"字时,要让学生注意到上面是"廿",而不是"艹",这是(A) A.针对学生知觉不精细的特点 B.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C.为防止熟字对生字的干扰 D.加强学生对同音字字义的理解 3.《义务教育大纲》指出: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是(D) A.培养学生自读能力 B.归纳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 C.理解课文 D.朗读和默读 4.教师教学工作评估的三个主要方面是(C) A.教学态度、教学目标、教学效果 B.教学用时、教学能力、教学效果 C.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 D.教学态度、学生学习质量、教学能力 5.建国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有许多弊端,旧根难除。在1978年,一位著名学者对语文教学的"费时甚多,收效

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 1. 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育的基本形式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 ________、________向 受教育者进行教育。 3.关于教育起源 问题的三种代表性学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心理摹仿说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国 的________。 5.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 代表人物是________国的________。 6.根据教育自身的特征,有史以来的人类教育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个阶段。 7.在教育史上,围绕着教育目的的确定,曾经出现过________ 和________的争论。 8.制定我国社会 1 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 9.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 ________。 10.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 的基本点是________、________。 11.我国普通中学的任务是________, ________。 12.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有________。 13.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________,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是________。 14.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 应包括________等方面;教师的能力结构主要有________等 方面。 15.广义的课程是指________。 16.狭义的课程是指________。 17.教

科书是根据________编写的,是教师________的基本依据。 18.学校工作必须以________为主,全面安排。 19.教学的目的是________。 20.在历史上,最早明确地阐述和论证“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________。 21.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 的________,教师是________。 22.教学原则主要有:________。 23.在教学中,教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 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这是贯 彻________原则的要求。 24.教学方法 是________和________,它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和________所制约和影响。 25.中学常 用的教学方法有________。这些方法只有结合起来运用,才 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26.教师备课必 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准备工作: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写好三种教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钻研教材就是要钻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根据一堂课完成教学任务的不同,可以把课划分为 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 29.综合 课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0.一堂好课的标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构成思想品 德心理结构的基本要素。 32.德育过程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教育学

(一)经典实验 实验方法是把食物呈现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 接下来,每次在发放食物之前,反复给狗一个中性刺激,如铃响,结果狗就会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响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这就是条件反射的建立。 经典性条件作用建立的基本程序: 建立前:US—————————UR (食物)(唾液分泌) 建立中:CS+US———————UR (铃声稍前,食物相继出现)(唾液分泌) 建立后:CS—————————CR (铃声)(唾液分泌) (二)经典条件作用的基本原理与现象 1、条件反射的形成与消退: 条件反射的形成:在某种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之上,条件刺激稍前于无条件刺激或与之同时出现,多次结合之后,条件刺激单独出现时,便能引起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的消退: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经过较长时间的多次重复,即让条件刺激单独地多次出现,而不伴随无条件刺激,条件反应就逐渐消弱以至消失。 2、条件反射的泛化与分化 泛化:对一个条件刺激形成的条件反应,可以由类似的刺激引起。 分化:在条件刺激呈现时伴随呈现无条件刺激,而在相似刺激呈现时不出现无条件刺激,多次重复后,动物只对条件刺激发生反应,而对相似刺激则无反应。 3.恐惧性条件作用 对有机体具有恐惧性质的刺激作为无条件的刺激而进行的条件作用称之为恐惧性条件作用。而在对恐惧性条件作用的研究中人们发现一个重要现象,有机体会形成一种泛化的,一般性的恐惧反应。 小阿尔波特的实验 4.高级条件作用 由一个已经条件化的刺激来使另外一个中性刺激条件化的过程叫做高级条件作用。(三)经典条件作用原理的应用 把学习任务与儿童的积极体验联系起来 给学生安排固定的学习地点 帮助学生分清情境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以便适当的分化和泛化 帮助学生摆脱焦虑的困境

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汇总

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汇总 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汇总 一、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1分,共17分) 1、杨贤江写的《》,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教育的本质是()。 3、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 4、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 5、()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由夸美纽斯正式提出并推行的,1862年我国在()首先执行了这个制度。 6、1903年颁布的(),是中国最早实行的近代学制。 7、普通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师范学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相结合的学科。 8、义务教育,也叫(),是由国家用立法形式确定下来强制实行的国民基础教育。 9、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10、教学手段就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11、现场教学和个别指导是中小学教学的()。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成绩考核)四个环节组成。 13、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渗透德育。 14、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具体体现在中小学各类()和各科课程标准、教科书之中。 1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二、选择题(下列四项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6分) 16、“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由()首先提出的:⑴《论语》⑵《孟子》⑶《学记》⑷《劝学篇》 17、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专著是():⑴《大教学论》⑵《论演说家的教育》⑶《普通教育学》⑷《我的教育信条》 18、“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二)提出的:⑴赞科夫⑵巴班斯基⑶苏霍姆林斯基⑷凯洛夫 19、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⑴和谐教育思想 ⑵教学过程最优化⑶教学发展观⑷全面发展观 20、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机构是():⑴痒⑵序⑶校⑷学 21、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⑴讲述、讲解、讲读、讲演⑵讲述、讲解、报告、讲演⑶讲读、讲演、讲评、讲述⑷讲述、讲解、讲评、报告

条件反射理论带来的思考

条件反射理论带来的思考 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用科学实验的方式向我们解释了行为的学习途径,他认为,人类的学习就是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而记忆则是对条件反射的巩固,我们的很多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形成的。比如说老师说要考试了,我们会紧张起来;闻到医院消毒水的味道也会紧张起来;甚至连马戏团的狗也可以通过条件反射来学习简单计算。 桑代克的饿猫开迷箱实验也给我带来很多方面的启示。他认为奖励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所以我觉得教育者为了达到教育目的不应该吝啬其口头表扬,而中国教育恰恰做不到这点,学生的思路一旦偏离了老师的预定轨迹,老师就会想方设法得把学生的思路“纠正”到所谓:“正确”的思路上。这样的行为导致了学生“不敢想,只会听”的后果,而根据人本主义理论,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阐明了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格形成发展、扩充成熟的驱力。简言之就是要依靠学生内在驱动,充分开发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学习。只有这样学生自己想学,没有外在因素的制约,学生才有可能真正意义上的学到东西。此外,这个实验也告诉我们巩固正确行为的重要性。正如效果律中所提到的那样,当孩子通过学习掌握正确的行为时,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及时的奖励,以增强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巩固学习的效果。而且,家长和老师也应该给予孩子正面的积极的反馈,让孩子明白什么才是正确的。在很多情况下,“三个勾”比“七个叉”更能带给孩子正能量。 还有一点,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多做有意义的练习。猫在饥饿的状态下才会拼命挣脱迷箱,寻找食物。若它吃饱了,还会如此坚持么?训狗,寻鸟的道理也是一样的,永远不要喂饱你的狗,这是训狗人常说的一句话。在学习中同样的道理,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这样孩子才会有探索的动力,勇于尝试,在尝试中学习,在困难中寻求解决方法。桑代克在后期研究中发现,无意义、重复的练习并不能增强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只有进行了练习并获得奖励时才能增强联结,就是说传统意义上的题海战术是没有意义的,要让做题目变得有成效有效果其实很简单,给学生做题目,做得正确率与下次的做题量直接挂钩,也即在练习中加入惩罚奖励机制,学生做题的效果才会明显出来。

2016年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6年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共35题,3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并将其代码填在相应的括号内。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题25小题,每小题0.8分,共20分) 2.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A.和谐 B.全面 C.创新 D.法治 答案:C

9.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得数据显示,2015年12月31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4936,2016年1月18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5590元,这一变化得直接影响是() A.中国公民赴美留学负担减轻

B.中国出口企业竞争力下降 C.中国净出口增加 D.中国进口企业得成本下降 答案:C 12. 目前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清洁能源即绿色能源,是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等 B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回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 C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的6%,位列世界一位 D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PM25超标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答案C 【卓博教育解析】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

18.下列可以实现打印功能的组合键是() A.Ctrl+A B.Ctrl+B C.Ctrl+P D.Ctrl+F 答案:C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区别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区别 “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这两个学习理论在《教育心理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历年教师资格证和中也是一个高频考点。而很多学员在备考过程中,总觉得这两个理论比较难理解,也不太好区分清楚。下面中公资深讲师就此问题和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希望能为大家的学习提供一些帮助。 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都属于条件反射的范畴。说到条件反射,就不得不先说一下反射这一概念。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比如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瞳孔反射(瞳孔遇强光缩小)、吃东西流口水、手碰到烫的东西会迅速地缩回来等等现象都属于反射现象。反射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种叫无条件反射,一种叫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的,是不学即会的反射,即本能,是反射活动的基本形式。比如朝向反射、膝跳反射、瞳孔反射等都是无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是机体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是反射活动的高级形式。比如多次吃过梅子的人,当他看到梅子就会流口水。 经典条件反射(又称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经典条件反射最着名的例子是巴甫洛夫的狗的唾液条件反射实验。 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IvanPavlov,1849-1936)是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即对食物的一种反应特征。他的实验方法是,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声,这狗就会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响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铃声)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食物)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铃声)做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 巴甫洛夫的这个实验可以简化表示为三部分: A:非条件刺激(食物)→非条件反应(分泌唾液) B:非条件刺激(食物)+中性刺激(铃声)→非条件反应(分泌唾液) C:条件刺激(=中性刺激)(食物)→条件反应(=非条件反应)(分泌唾液)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

导入(实验)请一名学生到黑板前,手拿一支粉笔。向学生说明,每当我说“写”时,他就要在黑板上划一条线。(其余我什么也没说)实验开始我站在实验对象身后,每次我说“写”的时候,同时用手拍一下实验对象的肩膀,共做20次。到第21次,我只用手拍一下学生的肩膀,但不说“写”。(提问)当我用手拍同学的肩膀,但并没有说“写”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这位同学划线了没有?在第21次时,我并没有说“写”,只拍了一下这位同学的肩膀,他也学会了划线,我们称实验者的这种学习方式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经典条件反射原理】 巴甫洛夫是俄国著名生理学家,他是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 【基本观点】 1、学习就是形成条件反射 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每次给狗喂食的同时摇铃。当狗见到食物时,自然会分泌唾液。但巴甫洛夫发现,狗在听到铃声时即使不给食物,也会分泌唾液。这种现象称之为经典条件反射。其过程如下: 1、食物可以使狗流唾液,流唾液是自然的、无法控制的反应。食物是一种 无条件刺激。 2、铃声不会使狗流唾液。铃声是一种条件刺激。 3、巴甫洛夫把食物和铃声配合起来,使狗学会把这两者联系起来。 4、最后,即使没有食物,铃声也可以引起狗流唾液。 (引导学生写出)无条件刺激反应=见到食物流唾液 条件刺激反应=听到声音流唾液 【举例说明】 列举生活实例,使学生对经典条件反射的建立有更清晰、深刻的认识。 (例一)其实在人的生理过程中也有非常类似的情况。哺乳期的妈妈,当婴

儿吮吸的时候,乳汁开始分泌。后来,当孩子一哭的时候,母亲会认为孩子饿了,就抱起孩子喂奶,如果持续几天以后,这位母亲一听到孩子的哭声,乳汁就开始分泌。 (提问)在这个例子中,什么是无条件刺激?(孩子的吮吸)什么是条件刺激?(哭声)什么是无条件反应?什么是条件反应? (例二)大家都见过警车。警车开过的时候有闪烁的红蓝灯,还有刺耳的警报声。我们一般人走在大街上看到警车经过有没有反应?应该没有反应。警车的光和声音对我们来说属于中性刺激。可当一个人因为某次开车超速,而被警车拦截受到罚款,这次经历使他感到害怕或尴尬。如果这个人经常因为超速而受到罚款,那么他以后一看到警车,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 让学生试填以下此图: 2、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1)习得律: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多次配对才能引起条件反射 (2)消退抑制律:条件发射建立后,如果多次只给条件刺激(铃声)而不给无条件刺激(食物)加以强化,条件反射的强度(唾液分泌)会减弱直至消失。例子:小孩子不能骗。 (3)泛化律:条件反射会泛化到与原来的条件刺激类似的刺激中,如原来的条件刺激是“铃铃铃”……声音,现在用“当当当…….”声音也能引起条件反射。 (4)分化/辨别律:假如“当当当…….”声音响起的时候,不再给予五条件刺激(食物),那样,狗对“当当当…….”声音的反射就会消退。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现在的学生,搞些活动往往问“综合测评加不加分?”以此

高二生物条件反射

课题:脑的高级调节功能——条件反射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朱静 一、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高中《生命科学》基础型课程以揭示生命活动本质为主旨,从物质、能量和信息三个方面探讨生命活动的本质。第5章《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主要从信息方面探讨生命活动的本质,本章共有5个小节。第1节《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主要介绍生物体捕获外界信息的各种感受器。第2节《神经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是第5章的重点部分,课程标准上的学习要求是“B级”——即理解级。主要介绍神经系统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信息在神经系统中的传递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沿神经纤维,以神经冲动方式传导的电传递过程,传导速度非常快;二是通过突触结构,以神经递质方式传导的化学传递过程。信息在神经系统中的调节主要由脊髓和脑完成,并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其中脊髓主要完成对人体的一些基本反射活动的调节,而且,脊髓的反射活动总是在脑的控制下进行的。大脑皮质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本堂课是第2节中的第3课时。本堂课的核心内容是脑的高级调节功能,主线是围绕对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反射弧的分析逐一展开。主要知识点一共有5个。1.“脑的组成”; 2.“大脑皮质上的功能区”; 3.“反射的两种类型”; 4.“条件反射的形成机理和生物学意义”; 5.“条件反射形成机理的应用”。 2.学情分析: 本堂课教学内容的基础部分,学生已在初中学过,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但可能有些遗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创设学习情景,以帮助学生回顾旧知识,并在复习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尝试通过学习情景的创设,由学生自己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最终作出推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主要的教学策略及意图: “教是为了不教”。本堂课虽为新课,但在教学中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依托互动式电子白板,组织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掌握方法,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对于在教材分析中列出的5个主要知识点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教学策略组织教学。 对于“脑的组成”这部分知识,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过,但可能已经遗忘,为此,先给学生提供3幅图,以帮助学生回顾初中已学知识,然后再提问学生“脑的组成”,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板书归纳。这样的设计符合奥苏伯尔提出的关于“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基础,使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发展”的观点。 对于“大脑皮质上的功能区”这部分内容,由于图上信息量大,新名词多,学生在学习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为此,在学生阅读“大脑皮质的功能区”图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采用分类、分步法指导学生读图,即先看“4叶”,后看“2沟”,再看“4叶”上的对应功能区,最后分析语言中枢四个区域的功能,这样,不仅帮助学生提高了记忆的逻辑性,而且,帮助学生在分类、分步读图过程中,学会读图的有效方法。 对于“反射的两种类型”这部分内容,先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由学生列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反射活动,教师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概念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初步区分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对于“条件反射的形成机理和生物学意义”这部分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为此,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