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DotNet第三方控件使用笔记

DotNet第三方控件使用笔记

DotNet第三方控件使用笔记
DotNet第三方控件使用笔记

DotNet第三方控件使用笔记

0、

1)ButtonX控件

可实现如下效果:

在ButtonX上,是否显示“图像,取决于“images“属性

2)在“buttomItem“控件中,是否“只是显示图像”,”只是文本”,还是“图像和文本都显示”,取决于

1、BalloonTio控件(气泡提示)

(1)使用效果

1)效果一:在鼠标在控件上面停留时,出现提示信息,如下图:

a)效果二:当控件获得焦点时,也出现如上图一样的信息。

(2)实现上述两种效果的途径

1)将BalloonTip控件的“ShowBalloonOnFacus”属性设置为“False”即可实现,效果一。

2)将“ShowBalloonOnFacus”属性设置为“True”,即可实现效果二。

(3)设置BalloonTip显示的内容:

在欲设置该属性的控件的“BalloonTioOnFocus上的BalloonCaption”和

“BalloonTioOnHover上的BalloonCaption”属性中,分别设置这两种效果的“标

题”属性;

在“BalloonTioOnFocus上的BalloonText”和在“BalloonTioOnHover上的

BalloonText”属性中,分别设置这两种效果的“显示内容”的属性。

(4)属性“AlerAnimation”设置“BalloonTip”出现的效果,

(5)“BalloonTip”除了出现在该控件附近,还可以出现在屏幕的右下角,示例程序如下:

private AlertCustom m_AlertOnLoad=null;

m_AlertOnLoad=new AlertCustom();

Rectangle r=Screen.GetWorkingArea(this);

m_AlertOnLoa d.Location=new

Point(r.Right-m_AlertOnLoad.Width,r.Bottom-m_AlertOnLoad.Height);

m_AlertOnLoad.AutoClose=true;

m_AlertOnLoad.AutoCloseTimeOut=15;

m_AlertOnLoad.AlertAnimation=eAlertAnimation.BottomToTop;

m_AlertOnLoad.AlertAnimationDuration=300;

m_AlertOnLoad.Show(false);//false::指示该控件是否需要获得焦点才出现“BalloonTip”

(6)“BalloonTip”除了可以通过“添加控件”的方式使用,也可以通过编程的方式使用,示例程序如下:

DevComponents.DotNetBar.Balloon b=new DevComponents.DotNetBar.Balloon();

b.Style=eBallonStyle.Alert;

b.CaptionImage=balloonTipFocus.CaptionImage.Clone() as Image;

b.CaptionText="Balloon Status Information";

b.Text="Balloons are now enabled for Balloon Tip Test area. Hover mouse over

the area and set the focus to any control.";

b.AlertAnimation=eAlertAnimation.TopToBottom;

b.AutoResize();

b.AutoClose=true;

b.AutoCloseTimeOut=4;

b.Owner=this;//指示父控件

b.Show(button2,false);//button2::指示在那个控件附近出现“BalloonTip”

(7)还可以对“BalloonTip”出现时的效果进行程序控制,如下:

// BalloonTriggerControl property returns control that invoked balloon

// BalloonTriggerControl属性返回触发“BalloonTip”的控件

if(balloonTipHover.BalloonTriggerControl==groupBox1)

{

// BalloonControl is already prepared Balloon control that is just about to be displayed // Setting BalloonControl to null will cancel balloon display

Point p=Control.MousePosition;

// Adjust cursor position so cursor is below tip

p.Offset(-balloonTipHover.BalloonControl.TipOffset,balloonTipHover.BalloonControl.TipLength+ 4);

//Offset属性将点p进行平移

balloonTipHover.BalloonControl.Location=p;

}

(8)与之类似的是DotNetToolTip所有控件都有的“ToolTip”属性,也可以是控件在鼠标划过时出现类

似的东西,如下图

2、DotNetBarManager控件与Bar控件的使用

示例效果如下图:

(1)DotNetBarManager控件

----将该控件添加到工程后,将给Bar控件提供了“停靠点(DockSite)”,可以实现是工具栏在窗体的“上、下、左、右“摆放。

可以通过程序实现,也可以通过“属性页“的”Dock“属性进行设置。

bar.DockSide = eDockSide.Top;

(2)DotNetBarManager控件,通过右键菜单

可以轻松实现如下图所示的布局。

通过拖动也可以轻易的实现如下视图的布局

与上图相应的代码:

// Create new document and add it to existing bar

DevComponents.DotNetBar.DockContainerItem dockItem=new DevComponents.DotNetBar.DockContainerItem();

dockItem.Text="Custom Document";

// Add control to it

TextBox t=new TextBox();

t.AutoSize=false;

t.Multiline=true;

t.Text=dockItem.Text;

// PanelDockContainer will be used to host any controls. It provides automatic focus management so focused

// document tab appears bold

DevComponents.DotNetBar.PanelDockContainer panel = new DevComponents.DotNetBar.PanelDockContainer();

t.Dock = DockStyle.Fill;

panel.Controls.Add(t);

dockItem.Control=panel;

bar1.Items.Add(dockItem);

if(!bar1.Visible)

bar1.Visible=true;

else

bar1.RecalcLayout();

// Optimize display by disabling layout for all dock sites

dotNetBarManager1.SuspendLayout=true;

try

{

foreach(DevComponents.DotNetBar.Bar bar in dotNetBarManager1.Bars)

{

if(bar.DockSide==DevComponents.DotNetBar.eDockSide.Document)

{

foreach(DevComponents.DotNetBar.DockContainerItem dock in bar.Items)

dock.Visible=true;

}

if(!bar.Visible)

bar.Visible=true;

}

}

finally

{

dotNetBarManager1.SuspendLayout=false;

}

(2×)下面的代码通过编程的方式实现如下图所示的功能

private void Form1_Load(object sender, System.EventArgs e)

{

dotNetBarManager1.DockTabChange+=new

DotNetBarManager.DockTabChangeEventHandler(this.DockTabChanged);

CreateBottomBarAutoHide();

CreateLeftDockedBars();

}

private void DockTabChanged(object sender, DockTabChangeEventArgs e)

{

// Sync caption of the bar with the currently selected dock tab

Bar bar=sender as Bar;

if(bar==null || e.NewTab==null)

return;

bar.Text=e.NewTab.Text;

}

private void CreateBottomBarAutoHide()

{

Bar bar=new Bar("Bottom Bar in auto-hide state");

https://www.sodocs.net/doc/2c7709177.html,="bottomBar";

https://www.sodocs.net/doc/2c7709177.html,youtType=eLayoutType.DockContainer; // Dock Container Layout needed for dockable windows bar.Stretch=true; // Dockable windows stretch to fill container

bar.AutoHideAnimationTime=0; // Some controls do not support animation so turn it off

bar.GrabHandleStyle=eGrabHandleStyle.Caption; // Dockable Windows have captions dotNetBarManager1.Bars.Add(bar); // DotNetBar needs to be aware of the bar so it can manage it's docking etc.

// Create hosted controls

DockContainerItem dockItem=new DockContainerItem("bottomDockItem1","First dock item");

bar.Items.Add(dockItem);

// Create control that we want to host on dockable window

UserControl1 dockedControl=new UserControl1();

https://www.sodocs.net/doc/2c7709177.html,bel1.Text=https://www.sodocs.net/doc/2c7709177.html,+" - "+dockItem.Text;

dockedControl.BackColor=Color.Azure;

dockItem.Control=dockedControl; // Specify that control is hosted on the dock container dockItem.Height=128; // Specify the height of the dockable container and at the same time control

// Create second dock container and add it to the bar

dockItem=new DockContainerItem("bottomDockItem2","Second dock item");

bar.Items.Add(dockItem);

dockedControl=new UserControl1();

https://www.sodocs.net/doc/2c7709177.html,bel1.Text=https://www.sodocs.net/doc/2c7709177.html,+" - "+dockItem.Text;

dockedControl.BackColor=Color.Aquamarine;

dockItem.Control=dockedControl; // Specify that control is hosted on the dock container

// Dock bar to bottom dock site

dotNetBarManager1.BottomDockSite.GetDocumentUIManager().Dock(bar);

dockItem.Height=128; // Specify the height of the dockable container and at the same time control

bar.RecalcLayout(); // Apply all changes...

bar.AutoHide=true; // Place bar in auto-hide mode. Bar needs to be docked before it can be places in auto-hide mode

}

private void CreateLeftDockedBars()

{

// Dock first two bars side by side and dock third bar next to them...

Bar bar=new Bar("Bar1");

https://www.sodocs.net/doc/2c7709177.html,="leftBar1";

https://www.sodocs.net/doc/2c7709177.html,youtType=eLayoutType.DockContainer; // Dock Container Layout needed for dockable windows bar.Stretch=true; // Dockable windows stretch to fill container

bar.AutoHideAnimationTime=0; // Some controls do not support animation so turn it off

bar.GrabHandleStyle=eGrabHandleStyle.Caption; // Dockable Windows have captions

bar.CanHide=true;

// Create DockContainerItem for the bar. The item should be added before the bar is docked. DockContainerItem dockItem=new DockContainerItem("leftDockItem1","Top Left Dock Container"); bar.Items.Add(dockItem);

// Create control that is hosted on dock container

UserControl1 dockedControl=new UserControl1();

https://www.sodocs.net/doc/2c7709177.html,bel1.Text=https://www.sodocs.net/doc/2c7709177.html,+" - "+dockItem.Text;

dockedControl.BackColor=Color.Khaki;

dockItem.Control=dockedControl; // Specify that control is hosted on the dock container

dotNetBarManager1.Bars.Add(bar); // DotNetBar needs to be aware of the bar so it can manage it's docking etc.

dotNetBarManager1.LeftDockSite.GetDocumentUIManager().Dock(bar); //Performs actual docking of the Bar to the specified dock site

dockItem.Width=128; // Specify Width of dock container item after it is docked

// Create second bar and dock it below the first bar but still on the same line

Bar bar2=new Bar("Bar2");

https://www.sodocs.net/doc/2c7709177.html,="leftBar2";

https://www.sodocs.net/doc/2c7709177.html,youtType=eLayoutType.DockContainer; // Dock Container Layout needed for dockable windows

bar2.AutoHideAnimationTime=0; // Some controls do not support animation so turn it off

bar2.Stretch=true; // Dockable windows stretch to fill container

bar2.CanHide=true;

bar2.GrabHandleStyle=eGrabHandleStyle.Caption; // Dockable Windows have captions

// Add new Dock Container to the bar, should be done before adding the bar so size can be calculated properly

dockItem=new DockContainerItem("leftDockItem2","Bottom Left Dock Container");

bar2.Items.Add(dockItem);

// Create control that is hosted on dock container

dockedControl=new UserControl1();

https://www.sodocs.net/doc/2c7709177.html,bel1.Text=https://www.sodocs.net/doc/2c7709177.html,+" - "+dockItem.Text;

dockedControl.BackColor=https://www.sodocs.net/doc/2c7709177.html,vender;

dockItem.Control=dockedControl; // Specify that control is hosted on the dock container dotNetBarManager1.Bars.Add(bar2); // DotNetBar needs to be aware of the bar so it can manage it's docking etc.

dotNetBarManager1.LeftDockSite.GetDocumentUIManager().Dock(bar, bar2, eDockSide.Bottom); // Dock new bar2 below the bar that we created previously

// Create third bar that is docked next to the first and second

// i.e. on the line 1

bar=new Bar("Bar3");

https://www.sodocs.net/doc/2c7709177.html,="leftBar3";

https://www.sodocs.net/doc/2c7709177.html,youtType=eLayoutType.DockContainer; // Dock Container Layout needed for dockable windows bar.AutoHideAnimationTime=0; // Some controls do not support animation so turn it off

bar.Stretch=true; // Dockable windows stretch to fill container

bar.CanHide=true;

bar.GrabHandleStyle=eGrabHandleStyle.Caption; // Dockable Windows have captions

dockItem=new DockContainerItem("leftDockItem3","Left Dock Container line 1");

bar.Items.Add(dockItem);

// Create control that is hosted on dock container

dockedControl=new UserControl1();

https://www.sodocs.net/doc/2c7709177.html,bel1.Text=https://www.sodocs.net/doc/2c7709177.html,+" - "+dockItem.Text;

dockedControl.BackColor=Color.LemonChiffon;

dockItem.Control=dockedControl; // Specify that control is hosted on the dock container dotNetBarManager1.Bars.Add(bar); // DotNetBar needs to be aware of the bar so it can manage it's docking etc.

dotNetBarManager1.LeftDockSite.GetDocumentUIManager().Dock(bar);

// Setting the width of the dock site will also scale the bars docked inside,

// however the size should be large enough to accomodate all bars including the constraints like MinimumSize etc.

dotNetBarManager1.LeftDockSite.Width = 150;

}

BaseItem::Defines the base class for items that are used by DotNetBar

示例:

BaseItem item = sender as BaseItem;

(3)添加“菜单项“也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

1)“可视化“的方式

在“设计器“里可以通过”右键“来实现;

2)程序的方法

private void CreateBar()

{

// Create a new Bar

//创建Bar

Bar bar=new Bar("Standard");

bar.CanHide=true;

bar.Style=eDotNetBarStyle.Office2003;

bar.GrabHandleStyle=eGrabHandleStyle.StripeFlat;

bar.WrapItemsDock=true;

bar.WrapItemsFloat=false;

// Add Items to it

//向Bar内添加项

ButtonItem item, fileItem;

// New添加新建

item=new ButtonItem("bNew");

-----------------------------------------------------

item.ImageIndex=0;

// item.Image = imageList1.Images[0];

-------------------------------------------------

item.Text="&New";

item.Shortcuts.Add(eShortcut.CtrlN);

item.Category="Standard";

bar.Items.Add(item);

m_DotNetBar.Items.Add(item.Copy()); // This will create Category Entry

// Open

item=new ButtonItem("bOpen");

item.ImageIndex=1;

item.Text="&Open";

item.Shortcuts.Add(eShortcut.CtrlO);

item.Category="Standard";

bar.Items.Add(item);

m_DotNetBar.Items.Add(item.Copy());

// Add Sub items to the Open, something like recently used files... fileItem=new ButtonItem("file1");

fileItem.Text="&1. File1.txt";

item.SubItems.Add(fileItem);

fileItem=new ButtonItem("file2");

fileItem.Text="&2. File2.txt";

item.SubItems.Add(fileItem);

fileItem=new ButtonItem("file3");

fileItem.Text="&3. File3.txt";

item.SubItems.Add(fileItem);

fileItem=new ButtonItem("file4");

fileItem.Text="&4. File4.txt";

item.SubItems.Add(fileItem);

fileItem=new ButtonItem("file5");

fileItem.Text="&5. File5.txt";

item.SubItems.Add(fileItem);

// Close

item=new ButtonItem("bClose");

item.ImageIndex=2;

item.Text="&Close";

item.Shortcuts.Add(eShortcut.CtrlX);

item.Category="Standard";

bar.Items.Add(item);

m_DotNetBar.Items.Add(item.Copy());

// Save

item=new ButtonItem("bSave");

item.ImageIndex=3;

item.Text="&Save";

item.Shortcuts.Add(eShortcut.CtrlS);

item.Category="Standard";

bar.Items.Add(item);

m_DotNetBar.Items.Add(item.Copy());

// Print Preview

item=new ButtonItem("bPrintPreview");

item.ImageIndex=6;

item.Text="Print Pre&view";

item.Category="Standard";

item.BeginGroup=true;

bar.Items.Add(item);

m_DotNetBar.Items.Add(item.Copy());

// Print

item=new ButtonItem("bPrint");

item.ImageIndex=5;

item.Text="&Print";

item.Category="Standard";

item.Shortcuts.Add(eShortcut.CtrlP);

bar.Items.Add(item);

m_DotNetBar.Items.Add(item.Copy());

// E-Mail

item=new ButtonItem("bEmail");

item.ImageIndex=4;

item.Text="&Email";

item.Category="Standard";

item.BeginGroup=true;

bar.Items.Add(item);

m_DotNetBar.Items.Add(item.Copy());

// Customize Item添加“添加/删除“按钮

CustomizeItem citem=new CustomizeItem();

bar.Items.Add(citem);

// Since we will be using ImageList bar have to be added to the DotNetBar Manager //将Bar加入DotNetBar Manager

m_DotNetBar.Bars.Add(bar);

bar.DockSide=eDockSide.Top;

}

(4)为所有选项添加“事件“

this.m_DotNetBar.ItemClick += new System.EventHandler(this.BarItemClick);

-----------------------------------------------------------------

private void BarItem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BaseItem item = sender as BaseItem;

if (item == null || https://www.sodocs.net/doc/2c7709177.html, == "" || item.SystemItem)

return;

MessageBox.Show("Item '" + https://www.sodocs.net/doc/2c7709177.html, + "' clicked");

}

(4)

//设置窗体的大小

AutoScaleBaseSize属性的值在窗体显示时使用,用来计算该窗体的缩放因子。窗体将自动缩放基大小(用作与系统的字体大小进行比较的基准),以确定使用自动缩放时窗体的缩放量。如果要确定根据特定字体窗体将自动缩放到的大小,请使用GetAutoScaleSize 方法。

示例:

this.AutoScaleBaseSize = new System.Drawing.Size(11, 17);

该属性将按着Size(a,b)内a与b的比例大小自动调整窗口大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a与b的绝对值越大,窗口越小。

//设置工作区域的大小

this.ClientSize = new System.Drawing.Size(351, 207);//

(5)ImageList组件

1)、概述

ImageList组件就是一个图像列表。一般情况下,这个属性用于存储一个图像集合,这些图像用作工具栏图标或TreeView控件上的图标。许多控件都包含ImageList 属性。这个属性一般和ImageIndex属性一起使用。ImageList属性设置为ImageList 组件的一个实例,ImageIndex属性设置为ImageList中应在控件中显示的图像的索引。

使用ImageIndex.Images属性的Add方法可以把图像添加到ImageList组件中。Images 属性返回一个ImageCollection。

两个最常用的属性是ImageSize和ColorDepth。ImageSize使用Size结构作为其值。其默认值是16×16,但可以取1~256之间的任意值。ColorDepth使用ColorDepth 枚举作为其值。颜色深度值可以从4位~32位。在.NET Framework 1.1中,默认是ColorDepth.Depth8Bit。

2)、示例

private System.Windows.Forms.ImageList imageList1;

this.imageList1.ImageStream = ((System.Windows.Forms.ImageListStreamer)(resources.GetObject("imageList1.ImageStr eam")));

this.imageList1.TransparentColor = System.Drawing.Color.Transparent;

//下面加几个Image

this.imageList1.Images.SetKeyName(0, "acrobat.ico");

this.imageList1.Images.SetKeyName(1, "address book.ico");

this.imageList1.Images.SetKeyName(2, "adjust colour.ico");

//把imageList1赋给treeView1

this.treeView1.ImageIndex = 0;

this.treeView1.ImageList = this.imageList1;

this.treeView1.Location = new System.Drawing.Point(3, 3);

https://www.sodocs.net/doc/2c7709177.html, = "treeView1";

this.treeView1.SelectedImageIndex = 0;

this.treeView1.Size = new System.Drawing.Size(579, 450);

this.treeView1.TabIndex = 0;

//以上code在Designer完成

//在添加TreeNode的时候, 把Image加上

//未选中时, 这个node显示imageList1中的"acrobat.ico", 选中后显示"address book.ico"

TreeNode node = new TreeNode("TreeNodeName", 0, 1);

treeView1.Nodes.Add(node);

treeView1.ExpandAll();

3)、讨论

#).ImageList里面的图片的颜色

##)ImageList里面的图片的大小

引起ImageList里面图片颜色失真的原因是在Design-Time就在https://www.sodocs.net/doc/2c7709177.html,中往ImageList里面添加了Images。

当用户一边在“Image Collection Editor”对话框里面添加图片,https://www.sodocs.net/doc/2c7709177.html,一边就已经把这些图片装载到resource文件里面了。这样,以后程序运行时就只需要访问resource文件就可以载入所有图片而不需要依赖原始的图片文件。

但是问题在于从结果看,当https://www.sodocs.net/doc/2c7709177.html,在Design-Time往resource文件里面添加图片时并没有使用用户指定的ColorDepth(例如Depth32Bit),而用了ImageList.ColorDepth 的默认值(Depth8Bit)。这样,等程序运行时,即使ImageList.ColorDepth指定了Depth32Bit也无济于事,因为原始的素材本身只有8bit的颜色。这基本上就是waki 的问题的原因。

因此,解决方案是:不在Design-Time用https://www.sodocs.net/doc/2c7709177.html,往ImageList里面添加图片,而是在程序运行时先指定32Bit的ColorDepth,然后再添加图片,如以下例子代码:

this.imageList1.ColorDepth=ColorDepth.Depth32Bit;

this.imageList1.Images.Add(Image.FromFile(@"C:\Inetpub\wwwroot\winxp.gif")); this.imageList1.Images.Add(Image.FromFile(@"C:\Inetpub\wwwroot\images\init_dotne t.gif"));

this.imageList1.Images.Add(Image.FromFile(@"C:\Inetpub\wwwroot\images\mslogo.gif "));

this.imageList1.Images.Add(Image.FromFile(@"C:\Inetpub\wwwroot\images\mslogo2.g if"));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先指定ColorDepth,然后再添加图片。因为对ColorDepth 赋值会清空所有图片。BTW,ImageList.ColorDepth的默认值是Depth8Bit,而非文档上所述Depth4Bit。这一点很容易可以通过写一段例子代码来验证,也可以通过很多Decompiler来查看ImageList的构造函数的实现来验证。

的确,通过ImageList.Images[i]获得图片的大小都是统一的,都等于ImageList.ImageSize。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ImageList在返回Images[i]的过程中并没有返回原始的图片,而是按照ImageList.ImageSize创建了一个新的Bitmap,并把原始图片的内容重新绘制上去以后再返回给用户。关于这一点,可以用一些Decompiler 工具如ILDASM.exe或者Anakrino通过察看私有函数ImageList.GetBitmap(int index)

来验证。我想现在paulluo0739应该能够理解为什么ImageList里面的图片都是一样大的了。

ImageSize同ColorDepth类似,也不宜在运行时改动,一旦重新赋值,就会清空所有的图片。因此,如果程序运行时需要某一图片的不同大小的版本,可以考虑使用多个不同ImageSize的ImageList。

(6)关于ImageList组件的用法还存在问题

3、控件BubbleBar的使用

(1)使用效果

(2)其实使用很简单,只有将BubbleBar控件拖到窗体上,然后,就可以添加“Tab“和”Button“了。

(3)一些有用的语句

private void bubbleButton_Click(object sender, DevComponents.DotNetBar.ClickEventArgs e) {

DevComponents.DotNetBar.BubbleButton button=sender as DevComponents.DotNetBar.BubbleButton; textBox1.Text=https://www.sodocs.net/doc/2c7709177.html,+", "+button.TooltipText;

}

private void checkBox2_CheckedChanged(object sender, System.EventArgs e)

{

if(checkBox2.Checked)

bubbleBar1.ButtonBackgroundStretch=true;

else

bubbleBar1.ButtonBackgroundStretch=false;

// Apply UI changes and refresh

//刷新

bubbleBar1.RecalcLayout();

bubbleBar1.Refresh();

}

private void numericUpDown1_ValueChanged(object sender, System.EventArgs e)

{

// It is best that images assigned to the control always match this size for best appearance bubbleBar1.ImageSizeNormal=new

Size((int)numericUpDown1.Value,(int)numericUpDown1.Value);

bubbleBar1.RecalcLayout();

bubbleBar1.Refresh();

}

4、控件DataGridViewX与控件Color Picker的使用

(1)

1)控件DataGridView与DataGridView的基本用法类似

2)DataGridView有自动按列排序的功能

3)dataGridViewX1.SelectedRows.Count

4)dataGridViewX1.SelectedRows[0].Cells[0].Value.ToString() (2#)DataGridView的示例代码

#region 设置DataGridView的显示格式

dgvMachinceList.AutoSizeColumnsMode =

System.Windows.Forms.DataGridViewAutoSizeColumnsMode.Fill;

dgvMachinceList.AutoGenerateColumns = false;

dgvMachinceList.AllowUserToAddRows = false;

dgvMachinceList.AllowUserToResizeColumns = true;

//////////////////////////////////////////////////////

TabControlPanel tcp;

foreach (Control c in tabControl1.Controls)

if (c is TabControlPanel)

{

tcp = (TabControlPanel)c;

tcp.Style.BackColor1.Color = Color.FromArgb(227, 239, 255);

tcp.Style.BackColor2.Color = Color.FromArgb(175, 210, 255);

foreach (Control ctrl in tcp.Controls)

{

if (ctrl is DevComponents.DotNetBar.Controls.DataGridView X)

{

DevComponents.DotNetBar.Controls.DataGridViewX dgv = (DevComponents.DotNetBar.Controls.DataGridViewX)ctrl;

dgv.AutoGenerateColumns = false;

dgv.BackgroundColor = Color.FromArgb(227, 239, 255);

dgv.AllowUserToAddRows = false;

dgv.AllowUserToDeleteRows = false;

//dgv.AutoSize = false;

dgv.AutoSizeColumnsMode =

System.Windows.Forms.DataGridViewAutoSizeColumnsMode.Fill;

dgv.AutoSizeRowsMode =

System.Windows.Forms.DataGridViewAutoSizeRowsMode.AllCells;

dgv.AllowUserToResizeColumns = true;

//dgv.RowHeadersWidth = 900;

dgv.MultiSelect = false;

dgv.ReadOnly = true;

dgv.RowHeadersVisible = false;

dgv.ScrollBars = System.Windows.Forms.ScrollBars.Both; dgv.SelectionMode =

System.Windows.Forms.DataGridViewSelectionMode.FullRowSelect;

}

}

}

dgvHardwareList.DataBindings.Clear();

dgvMachinceList.DataBindings.Clear();

dgvFileOpLog.DataBindings.Clear();

dgvSoftwareList.DataBindings.Clear();

dgvUserList.DataBindings.Clear();

dgvLogInfoList.DataBindings.Clear();

dgvHardwareChangeLog.DataBindings.Clear();

dgvHardwareList.Columns.Add("HID", "硬件ID号");

//

dgvHardwareList.Columns.Add("HType", "硬件类型");

dgvHardwareList.Columns.Add("HDetails", "硬件信息");

dgvHardwareList.Columns.Add("MID", "所属机器ID号");

dgvHardwareList.Columns.Add("IP", "所属机器的IP地址");

foreach (DataGridViewColumn col in dgvHardwareList.Columns)

col.DataPropertyName = https://www.sodocs.net/doc/2c7709177.html,;

dgvMachinceList.Columns.Add("MID", "机器ID");

dgvMachinceList.Columns.Add("MName", "机器名");

dgvMachinceList.Columns.Add("UID", "用户ID");

dgvMachinceList.Columns["UID"].Visible = false;

dgvMachinceList.Columns.Add("UName", "用户名");

dgvMachinceList.Columns.Add("IP", "IP地址");

dgvMachinceList.Columns.Add("DeptID", "DeptID");

dgvMachinceList.Columns["DeptID"].Visible = false;

dgvMachinceList.Columns.Add("Department", "所属部门");

foreach (DataGridViewColumn col in dgvMachinceList.Columns)

col.DataPropertyName = https://www.sodocs.net/doc/2c7709177.html,;

dgvFileOpLog.DataSource = fileoplogbll.ListByMachine(m.MID ,tbLFileOpLogNum.Value );

////怎样获得鼠标右击处的行

DataGridView.HitTestInfo hittestinfo = dgvMachinceList.HitTest(e.X, e.Y); dgvMachinceList.Rows[hittestinfo.RowIndex].Selected = true;

(2)控件Color Picker(colorPickerDropDown1)

——使用效果:

1)单击相应的按钮,工作区(整体)的颜色发生变化

2)随着鼠标在各种颜色上的移动,工作区(整体)的颜色随着变

3)还可以选择“More Colors”进一步改变工作区的颜色

4)下面是相应的代码

private bool m_ColorSelected = false;

private eOffice2007ColorScheme m_BaseColorScheme = eOffice2007ColorScheme.Blue;

//预览,随着鼠标在各种颜色上的移动,工作区(整体)的颜色随着变

private void colorPickerDropDown1_ColorPreview(object sender, ColorPreviewEventArgs e) {

RibbonPredefinedColorSchemes.ChangeOffice2007ColorTable(m_BaseColorScheme, e.Color); }

//在colorPickerDropDown1上选择颜色后,工作区(整体)的颜色随着变

private void colorPickerDropDown1_ExpandChange(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扩展区域弹出后,所激发的事件,

{

if (colorPickerDropDown1.Expanded)

{//刚弹出,则初始化一个颜色值

// Remember the starting color scheme to apply if no color is selected during live-preview m_ColorSelected = false;

m_BaseColorScheme =

((Office2007Renderer)GlobalManager.Renderer).ColorTable.InitialColorScheme;

}

Else//否则,是“隐去”

{

if (!m_ColorSelected)

{

RibbonPredefinedColorSchemes.ChangeOffice2007ColorTable(m_BaseColorScheme);

}

}

}

//选择颜色后,发生的事件

private void colorPickerDropDown1_SelectedColorChange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m_ColorSelected = true; // Indicate that color was selected for buttonStyleCustom_ExpandChange method

RibbonPredefinedColorSchemes.ChangeOffice2007ColorTable(m_BaseColorScheme, colorPickerDropDown1.SelectedColor);

}

5)说明

×)初始化一个颜色值

m_BaseColorScheme =

((Office2007Renderer)GlobalManager.Renderer).ColorTable.InitialColorScheme;

×)改变颜色值

RibbonPredefinedColorSchemes.ChangeOffice2007ColorTable(m_BaseColorScheme, colorPickerDropDown1.SelectedColor);

×)应用颜色值

RibbonPredefinedColorSchemes.ChangeOffice2007ColorTable(m_BaseColorScheme);

6)工作区的控件的颜色有可能不同时变化

-------原因:是各个控件的“Style”和“ColorSchemeStyle”采用的风格不统一

------解决办法:都采用一种风格,如”Office2007”即可

7)DevComponents.DotNetBar.Rendering.eOffice2007ColorScheme.Silver

(1)功能:

可实现如下图似的的分组:

(2)实现方式:

1)右键——>“Add Panel”,进行“分组”

2)对每一个组进行设置

3)右键,对每一个组,添加控件

(3)DevComponents.DotNetBar.eSideBarColorScheme

--------该控件的颜色策略

scheme=(DevComponents.DotNetBar.eSideBarColorScheme)Enum.Parse(typeof(DevComponents.DotNetBa r.eSideBarColorScheme),sSel,false);

sideBar1.PredefinedColorScheme=scheme;

private void sideBar1_ItemClick(object sender, System.EventArgs e)

{

DevComponents.DotNetBar.BaseItem item=sender as DevComponents.DotNetBar.BaseItem; richTextBox1.Text="ItemClick: "+ item.Text+" ("+https://www.sodocs.net/doc/2c7709177.html,+")\n"+richTextBox1.Text;

}

(4) Enum枚举类

1)Enum.GetUnderlyingType 方法

--返回指定枚举的基础类型。

- public static Type GetUnderlyingType(Type enumType)

参数enumType

类型:System.Type枚举类型。

返回值类型:System.Type enumType的基础Type。

--示例

static object GetAsUnderlyingType(Enum enval)

{

Type entype = enval.GetType();

Type undertype = Enum.GetUnderlyingType(entype);

return Convert.ChangeType( enval, undertype );

2)Enum.GetName 方法

--在指定枚举中检索具有指定值的常数的名称。

——public static string GetName( Type enumType, Object value)

——参数

enumType

类型:System.Type

枚举类型。

value

类型:System.Object

特定枚举常数的值(根据其基础类型)。

返回值

类型:System.String

一个字符串,该字符串包含enumType的枚举常数的名称,该常数的值为value;或者,如果没有找到这样的常数,则为nullNothingnullptr null 引用(在Visual Basic 中为Nothing)。

——示例程序

using System;

public class GetNameTest

{

enum Colors { Red, Green, Blue, Yellow };

enum Styles { Plaid, Striped, Tartan, Corduro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

Console.WriteLine("The 4th value of the Colors Enum is {0}", Enum.GetName(typeof(Colors), 3));

Console.WriteLine("The 4th value of the Styles Enum is {0}", Enum.GetName(typeof(Styles), 3));

}

设计结合自然读书心得

《设计结合自然》读书心得 《设计结合自然》是英国著名环境设计师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的代表作。麦克哈格是英国著名环境设计师、规划师和教育家。1971年获全美图书奖,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专著。作者以丰富的资料、精辟的论断,阐述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不可分割的依赖关系、大自然演进的规律和人类认识的深化。作者提出以生态原理进行规划操作和分析的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书过许多实例,详细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对城市、乡村、海洋、陆地、植被、气候等问题均以生态原理加以研究,并指出正确利用的途径。 书中阐述的许多理论观点仍充满着生机与活力。麦克哈格在书中详尽的阐述了他的自然观。他认为:“如果要创造一个善良的城市,而不是一个窒息人类灵性的城市,我们需要同时选择城市和自然,缺一不可。两者虽然不同,但互相依赖;两者同时能提高人类生存的条件和意义。”读过之后,发现这本书最重要的意义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均可见于书的题目“设计结合自然”。 全书的主要容有:以生态学的观点,从宏观和微观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提出适应自然的特征来创造人的生存环境的可能性与必然性;阐明了自然演进过程,证明了人对大自然的依存关系,批判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对东西方哲学、和美学等文化进行了比较,揭示了差别的根源。提出土地利用的准则,阐明了综合社会、经济和物质环境诸要素的方法;指出城市和建筑等人造物的评价与创造,应以‘适应’为准则。”纵观《设计结合自然》整本书,作者始终围绕着自然价值观的建立展开论述。以生态学的观点既从宏观方面也从微观方面来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阐明了对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的灾难性后果,强调人与自然有着不可或缺的依赖关系,指出我们必须把人类看做整个生物界的一分子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屏弃以前以人为中心的错误思想。人类的发展与规划要适应环境,在环境允许度里寻求最大的发展,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自然演进过程的一部分。以后我们自己在做设计的时候也要更多考虑到自然地处境,而不是仅仅以自我为中心,努力做一个善良的设计师。 以下是主要的读书笔记摘要: 一、海洋与生存——沙丘的形成与新泽西海岸的研究 1、荷兰的堤坝,不像我们的钢筋混凝土的防御工事,而是由许多层铺设在沙和泥土层中的柴笼(成捆的树枝条)构成的,然后,整个堤坝的表面再用石料砌起来。因为由草固定的沙丘比堤坝具有更大的柔性,它能经受波浪的冲击,使其速度减弱,并吸收被减弱这份能量。 2、应该有一些禁止人们使用滨海地带的准则:不得在沙丘草上行走;不得把地下水降到临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物品的外观为用户提供了正确操作所需要的关键线索--知识不仅存储于人的头脑中,而且还存储于客观世界。 设计必须反映产品的核心功能、工作原理、可能的操作方法和反馈商品在某一特定时刻的运转状态。设计实际是一个交流过程,设计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其交流对象。 几条最重要的设计原则: 1)概念模型:优秀的设计是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的交流,只是这种交流要靠产品来体现。产品本身必须能够说明问题。如果设计者没有提供这种概念模型,用户只得自己创造,结果容易出错。概念模型是优秀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2)反馈:显示操作的结果也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没有反馈,用户便总会琢磨自己的操作是否产生了预定效果。因为没有反馈,用户会在不合适的时间关闭或是重新启动机器,从而丢失刚刚完成的工作;或是重复指令,使机器操作两次,造成不利后果。 3)限制因素:要想使物品用起来很方便,几乎不出错,最牢靠的方法是让该物品不具备其他功能,从而限制用户的选择范围。设计时未考虑限制因素,是在产品上附加警告信息和使用说明的原因之一。 4)预设用途:优秀的设计人员总是设法突出正确的操作方法,同时将不正确的操作隐匿在用户的视线之外。如果物品的预设用途在设计中得到合理利用,用户一看便知如何操作,无须借助任何的图解、标志和说明。 设计模型是指设计人员所使用的概念模型,用户模型是指用户在与系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概念模型。系统表象基于系统的物理结构(包括用户使用手册和各种标示)。设计人员希望用户模型与设计模型完全一样,但问题是,设计人员无法与用户直接交流,必须通过系统表象这一渠道。如果系统表象不能清晰、准确地反映出设计模型,用户就会在使用过程中,建立错误的概念模型。 自然匹配是指利用物理环境类比(physical analogies)和文化标准(cultural standards)理念设计出让用户一看就明白如何使用的产品。设计人员可以利用空间类比概念设计控制器,如控制器上移表明物体也上移;为了控制一排灯的开关,可以把开关的排列顺序与灯的顺序保持一致。有些自然匹配则是文化或生理层面的,例如,升高表示增加,降低减少,声音高表示数量多。 有趣的是,人们在使用日常物品过程中遇到挫折时,埋怨自己的倾向与常规的归罪习惯有所不同。总的来说,人们习惯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与环境,而把别人的问题归咎与性格。 人的行动可以分为七个阶段 1)确定目标 2)确定意图 3)明确行动内容 4)执行

大型机械租赁合同协议书

大型机械租赁合同协议书 签订日期:_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_日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租方:(以下简称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出租方:(以下简称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经过双方协商,就 乙方向甲方承租设备特签订本合同,大型机械租赁合同。 一、机械设备概况 二、设备使用地点及工程项目: 本租赁设备仅限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程。 三、租赁设备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1、甲方拥有租赁设备的所有权。 2、乙方仅在租赁期内在本合同规定的范围内拥有该租赁设备的使用权。 四、甲方为乙方配备该设备操作手______人,由乙

方负责食宿,由_____方负责该设备操作手工资。 五、租赁期限及租金结算方式: 1、自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至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止,租赁期满,乙方将设 备完好交给甲方办理退场手续,若乙方继续使用,应在本合同期满前五日内重新签定续租合同。 2、租赁期间原则上每天平均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折合一个台班),每月累计不得超过____小 时,确因工作所需超出_____小时部分应视为加班,按超出工作小时数计收加班租赁费。 大型机械租赁合同协议书 设备的租赁费按月租结算___________元月,________元小时,如设备租赁期不足一个月,租赁费 按实际天数乘以8小时结算,超出工作小时加班部分,另计收加班费。 3、经甲乙双方商定,甲方收取乙方设备保证金_______________元,作为履行本合同的保证。 4、乙方向甲方交纳租金及保证金后,办理提货手续,自始租日起,每30天向甲方交付一次租金 (每月提前五日付下月租金),租赁期满后,甲方应将保证金余额退还乙方。 六、租赁设备的运输、使用、维修、保养和费用:

作文-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读书笔记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读书笔记 一直对日本的设计很感兴趣,朋友也推荐我去读一下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在闲暇时间细细的把这篇文章读了下来,这是一本值得慢慢品味的书籍,读完后,要将书合起来,慢慢回味,日后打开再读。这本书并不是讲述如何做设计的,而是介绍了原研哉的一些代表作品,并且对设计过程进行了细致的记录和分析,更像是他的一本随笔集。作为设计师,原研哉分享了设计背后的故事,书写了对设计的观点和思考。细腻、深入的文字,品读的不仅是设计、美学、文化,还有对生活的反思。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被书中介绍的设计案例深深吸引住了,作者的许多观点和设计观念颇为受用,书中提到的每一个设计都能让我们体会到设计者背后的匠心独运。 文章一开始就提出“设计到底是什幺?”我想是一个值得考究的问题。读了这本书,能从更多角度和层面的理解设计。为了给出自己的答案,原研哉他走了很长的路,做了很多的探索,回顾了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并且策划了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再设计展览,通过与许多设计师的互动一起来思考设计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文章中谈到我们无意识的生活在设计的海洋中,而生活本身就是设计的起源地,设计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对生活的发言。”日常“也是原研哉反复提

到的一个词,它是设计的起源也是设计的意义,这本书说到底是在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设计师,因为你可以设计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设计”,还有你的生活。这也是给我印象很深的一个观点,文章中谈到的几个设计它不仅为日常用品提供了新的可能,在这背后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日本的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不管是建筑也好日用品也好,都具有一种简单而深远的意味,就如同中国的山水画中的恰到好处的留白一样,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体验。文章讲到了设计与过去,设计与生活,设计师所处的时代,艺术与设计,设计的未来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作者丰富的生活积累和设计经验。 日本设计师似乎总能在些许平常的生活事物中点亮一个小创意。书中给我印象很深的是作者介绍无印良品的设计以及他的设计感受,书中有个词是对无印良品的评价就是“虚无”。它传递给消费者的是一种“这样就好”的满足感,在朴素与简约中寻找新的价值观和审美,以丰富而低廉的成本去实现一个最合适的低价格。无印良品广告海报—地平线。地平线,地面与天空连成一线,包容万象,和无印良品的整个理念结合的近乎完美。人们觉得自己渺小的时候就是看到壮阔的景观,而最壮阔的就是地平线。这幅画面单纯、简单,给人一种很放松很亲切的感觉,并且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而不是把信息强制传递给受众。作者把设计作为

.net面试题.

1. 简要说一下.Net的编译过程. 答: NET平台中代码的物理单元是可移植可执行程序(protable executable,PE)格式,编译程序和库时,和平常一样生成EXE与DLL 文件,但在.NET框架下,任何可执行程序项目都链接到公共语言运行库,并由它代理编译和执行。 .NET中程序编译的最主要部分是汇编(assembly),汇编包括一个manifest,它是一组元数据,标识汇编向其他应用程序提供的文件和类型;manifest还可以包含强名称(strong name)、组合汇编名、版本信息和可选文化信息。在使用强名称的汇编中,元数据包含一个公用密钥签名,公共语言运行库用其验证汇编自编译之后是否发生改变。 汇编还可以包括数字签名,例如用验证码(authenticode certificate)验证代码源,以解决在公共语言运行库保证汇编签名的真实性问题。汇编分为专用汇编和共享汇编。专用汇编只在安装这个汇编的应用程序中使用,而共享汇编则安装在全局汇编缓冲区(global assembly cache,GAC)中,全局汇编缓冲区用汇编的引用计数和版本信息管理库,包括框架的基类库(base class library,BCL),并通过公共语言运行库避免因库的版本冲突而形成DLL Hell的情形。123 选择专用汇编和共享汇编是一个重要决策。将汇编安装到全局缓冲区后,就可以在多个应用程序中使用汇编的一个备份,但是还需要用Windows Installer之类的安装程序将应用程序安装到计算机上。如果使用专用汇编,则得到Microsoft所谓的"XCOPY部署",这样用户可以将应用程序复制到目标计算机上,方便地进行安装。 .NET程序编译过程如图1.2所示。 2. https://www.sodocs.net/doc/2c7709177.html,与ASP的区别

设计类读书笔记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读书报告(读书笔记) 学院:艺术学院 课题名称:广西南宁市东方外国语 学院片区景观规划设计 专业(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班级: 09-09 学生:梁艳梅 指导教师:黎勇 日期: 4.27

日期: 2013 年 04 月 28 日 读书地点:家 读书书名:设计的觉醒 作者:田中一光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1 读书内容(章、节): 本书是田中一光先生在大陆首次发行的文集,他以亲笔文字将读者带入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去体验与众不同的设计人生,进而认识一个真实、全面的田中一光。设计大奖上的冉冉新星、办公室里的“工作狂”、讲台边的“园丁”、玻璃窗边的编排指挥家……他工作上的非凡才华让人敬佩奋发;而年龄最小的歌舞伎观众、戏剧舞台上的活跃份子、爵士乐的鉴赏家、厨房里的美食创意鬼才……他生活中的情趣又让人心生向往。身为设计师的田中一光先生,以清丽优美的笔触,充满画面感的描写与记录,将设计之道与生活之道自然融合,在启迪设计智慧的同时,也为读者打开了更广阔的生活视野。 田中一光先生于2002年去世,从02年至今的这段时间,中国设计界对日本设计的关注与日俱增。日本人骨子里对细节和质感的偏执;岛国人因为资源的匮乏和人口比例的失调所引发的忧患意识;消费文化在日本的白热化发展导致的市场极度细分,这些日本的特殊性所衍生的设计特质给国人探寻自己的设计之路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与引导。日本设计在国内的反响让我们认识了当今日本设计界的一批中坚力量:原研哉、深泽直人、隈研吾、安藤忠雄……而作为这些设计师的前辈,真正日本设计风格与哲学的开拓人物田中一光,向我们更好地呈现了日本设计的发展、沿革、嬗变。在追根溯源中,我们期待国人对设计本质的不懈求索精神,终将觉醒。 读后感: 一直在思考为何有关日本设计的书籍近年在国内如此受欢迎,而在此书中我似乎离答案又近了一步。因为它展现的是以田中一光为代表的战后第一代日本设计师,伴随时代变迁和发展不断实践与思考设计的本质,以期更准确地把握人类自身价值和生活观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根植于现代设计中的理想基因被再次唤醒。一个错位的对应,现在的中国正如六七十年代的日本——都是世界工厂,我们看着日本从阵痛中走过,欣然发现他们自信地走出了一条不卑不亢的设计之路。

机械设备安全协议书

机械设备安全协议书 甲方:毕节阳光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乙方: 为了保证建筑机械的正确、安全使用,发挥机械性能,确保安全生产,经甲乙双方协商,特制定机械操作安全协议书。 1、乙方操作人员应体检合格,无妨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并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操作证后,方可持证上岗。乙方将上岗人员的操作证复印件交给甲方设备管理员存档。 2、操作人员操作设备要做好班前、班中和班后的检查,认真执行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等设备保养的十字方针,保证设备的机身清洁,状况良好,确保设备的安全正常使用。在作业过程中,应集中精力正确操作,注意机械状况,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将机械交给其他无证人员操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操作室内。 3、甲方负责对乙方所有机械操作者进行应知考试,对不及格者禁止上岗操作机械设备。负责对机械设备每月进行安全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限期整改,对重大安全隐患可以责令停工整改。 4、操作人员应遵守机械有关保养规定,认真及时做好各项保养工作,经常保持机械的完好状态。操作人员应熟悉作业环境和施工条件,听从指挥,遵守现场安全、生产规程。施工设备的卷扬机、搅拌机、翻斗车乙方要按甲方的要求填好“机械履历书”,每天工作台时,各级保养要认真填写。 5、乙方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必须配备专职维修人员,负责设备的维修保养,发现机械故障和事故隐患,及时上报施工队负责人和甲方设备管理人员。 6、塔式起重机信号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穿反炮背心或带袖标,对无证指挥造成人身、机械事故的,施工队负全责,并接受相关部门的处理。 7、乙方施工人员必须使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电动工具,使用前应检查外壳,手柄是否出现裂缝、破损,电缆软线及插头等是否完好无损,保护接零连接正常,牢固可靠,防护罩齐全牢固,电器装置安全可靠。如使用I类工具,必须采用其它安全措施,如漏电保护电器、安全隔离变压器等,否则使用者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胶鞋或站在绝缘垫上,确认安全后方可使用。 8、机械设备、电动工具不得带病运转,运转中发现不正常时,应先停机检查,排除故障

设计中的设计读书笔记样本

原研哉是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专家,无印良品(MUJI)艺术总监。《设计中设计(全本)》则是原研哉对她设计理念以及作品沿承、发展归总。她代表作也当之无愧是关于日本设计最典型代表作。 “她以一双无视外部世界飞速发展变化眼睛面对“寻常生活”,以谦虚但同步尖锐目光寻找设计被需要所在,并将自己精准地安顿在她意图可以被赋予生命地方。当咱们寻常生活正在越来越陷入自身窠臼之时,她敏锐地感知到了设计征候和迹象,并且自觉自主地挑战其中未知领域。她设计作品显现出来不落陈规清新,在这样态度下,她拓展了设计视野和范畴,在她所经历之处,崭新地平线不断被发现和拓展。” 设计是变化生活方式工具,并不是浮夸体现而是实用生活化大众化。“咱们观看世界视角与感受世界方式也许有千万种,只要可以下意识地将这些角度和感受办法运用到寻常生活中,就是设计。”“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获事物本质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通过创造与交流来结识咱们生活在其中世界。站在所处历史交集点上,努力不在某一种局部中迷失、失去看到整体机会,从而抓住它本质。在咱们熟悉寻常生活中蕴涵着无数设计也许。并不是仅仅只有制造出新颖东西才算是创造,把熟悉东西当成未知领域再度开发也同样具备创造性。而创造力获得,并不是一定要站在时代前端。如果可以把眼光放得足够长远,在咱们身后,或许也同样隐藏着创造源泉。也许将来就在前面,但当咱们转身,同样会看见悠久历史为咱们积累了雄厚资源。只有可以在这两者之间从容穿行,才可以真正具备创造力。“创意并不是要让人惊异它崭新形式和素材,而应当让人惊异于它居然来自看似平凡寻常生活。”

设计是自然,概念实现,设计其实是一件轻松事情,当你需要解决某件事情时候设计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并且是有目故意义。从发现到解决问题过程中,我收获着巨大充实感成就感。有时候咱们很费力去变化诸多东西,却发现本来也许只需要变化一点点一切都会不同样。即“小处着手,大处着眼”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就如设计不是为了吃饱饭,而是吃好饭,高兴吃饭。 与艺术相比,“设计基本上没有自我体现动机,其落脚点更侧重于社会。”因而设计出发点并非是自我风格体现或是个人情绪张扬,而是从揣摩大众感受出发——无论是视觉还是触觉。 给一件事情下定义或用文字记述下来并不见得就是对其有所理解。如果可以先将已知事物陌生化,然后再尝试挑战其真实性,才有也许进一步理解它。咱们生活中,有许多价值丰富文化积累。如果可以把它们当作是陌生东西,加以活用,是比无中生有更了不起创造。咱们脚下埋藏着巨大矿脉。咱们需要只是发现眼睛。 再设计在于回到原点,重新审视咱们周遭设计,以最为平易近人方式,来摸索设计本质。从无到有,是创造;但将已知事物陌生化,更是一种创造。再设计就是对人类追求物体自身美好一次诗意回归。考虑问题就是用最简洁方式去达到美感和功用目,同步还能体现人性、自然考虑。她告诉咱们,设计核心是回到原点,重新审视咱们周边设计,以最平易近人方式,来摸索设计本质,佐藤可士和整顿术想表达主题也和它不谋而合。 日本机场出入境印章就采用了这种“再设计”理念,出境印章上是向左飞飞机,入境印章是向右飞飞机。由此,出入境手续一目了然,当发现小小印章如此别出心裁又实用,一定忍不住赞叹。而成人纸尿裤设计,从同理心和人文关怀出发,充分尊重并减轻了使用产品者也许产生羞耻感;火柴设计充分体现对大自然尊重。将落在地上小树枝收集起来,在小树枝尖端涂上发火剂制成火柴。掉落在

《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主编)读书笔记

《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主编)读书笔记 教学设计,又称为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的核心学科,各教育家对教学设计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一书中指出“教学系统设计是对教学系统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乌美娜主编的《教学设计》一书中提到“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 而何克抗教授则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不管采用哪一种定义,均对教学设计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划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都是通过采用某种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来指导具体的教学设计工作。何克抗教授将国内外众多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归纳为三大类:(1) 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2)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3)“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在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中何克抗教授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进行了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需要分析、教学目标的分析与设计、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而在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中从以下内容中做了分析:建构主义与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原则、方法与步骤、自主学习策略与协作学习策略的设计、学习环境的设计、研究性学习、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评价。而我认为在实际教学中“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更适合教师和学生,何克抗教授就这种教学模式在理论基础及方法上给予我们很多指导,可以帮助我们在教学中更好的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

大型设备商务合同协议书标准优选稿

大型设备商务合同协议 书标准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大型设备采购合同 买方(甲方):xxx有限责任公司 卖方(乙方):xxx贸易有限公司 合同编号:201708001 合同签订地:xx省xx镇xx地xxx号

目录 1 1

本合同于年月日由以下各方签订: 甲方: 法定代表人: 地址: 乙方: 法定代表人: 地址: 甲乙双方达成以下合同条款: 定义 本合同中提及的名词按以下定义解释: 1.“合同”指本合同及其所有附件。 2.“文件”指技术指标,系统描述文件,一般说明书及本合同项下乙方应提供给甲方的其它文件。 3.“合同生效日期”指甲方定金到乙方帐上日。 4.“设备”指附件I中所述所有的设备。 5.“合同一方”指甲方或乙方。“合同各方”指甲方和乙方总称。 6.“违约金”指根据第9.1条在违约情况下相应的赔偿和最终处理方案以及在延期交货 等违约情况下的赔偿。 7.“供货范围”指根据本合同及附件乙方应向甲方提供的所有产品和服务。8.“现场”指安装全套系统设备(包括软件和硬件)的地点。 9.“合同总价款”指由甲方向乙方支付的全部设备的总货款。

第一章:合同范围 1.1合同目的 1.1.1设备名称,型号,数量,金额,供货时间 1.1.2本合同规定了由乙方向甲方提供的所有设备(详见附件I)。本合同取代 以往各方达成的口头或书面合同、往来函电、文件及其它联络方式达成的协议。 1.2附件及优先权 1.2.1下述文件为本合同不可分割的部分: 附件I. 设备清单 (a. 设备清单及性能描述, b. 技术配置表, c. 备品备件清单和易损件清单及报价) 附件Ⅱ. 培训及售后服务 1.2.2所有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如果附件之间或附件与合同 之间有不一致之处,则以合同正文为准。 1.2.3附件优先于附件中提及的文件,合同各方一致同意的合同修改作为本合同 的补充,其它条款保持不变。附件中的文件,优先权按顺序排列。 1.3供货范围 1.3.1乙方应向甲方提供本合同所约定的设备。 1.3.2产品描述:附件包括所有设备的全套产品描述。

读《设计中的设计》有感

读《设计中的设计》有感 《设计中的设计》是日本著名设计师原研哉所著,是解释并阐述关于设计的思想和原理的经典之作。这本书就是这位大师探索、研究在设计界最基本的问题:“设计是什么?”的一个历程总结,他想要告诉我们,“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与洞察力”,这也就是他的设计观,并且在《设计中的设计》一书中,他正是以这一想法为中心展开论述。 作为一个设计师,正如他在本书中所提到的,在他刚从事这个行业时,他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设计师,因为在他看来,仅仅是依靠设计的才能谋生并不是成为一个设计师的充分理由,一个真正的设计师,应该能够丰富设计这一概念。而他也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中,认真阐述了“设计领域的再配置”这一问题。显然,他对设计的思考已经远远超出了技术层面,而是围绕信息传达这一设计的本质功能,以充满自省的精神在深化和反思自己的设计意识。 虽然我们不是以成为专业的设计师为目标,但我们将来从事的职业也是与设计有很大的联系的。设计,这是个充满灵性的词语,让我想起我之前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设计师,可是也不过是梦想而已,设计这个行业的现实感是在太强了。可是要说到设计,在亚洲这个区域里就不得不向日本学习了,恰好,《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日本大师原研哉。 日本的设计是现代与历史的完美融合,是世界与民族的矛盾统一,它以它快速的接受能力,跟上了世界的潮流。日本的设计风格在世界上是有独特魅力的。无论是在平面设计还是在工业设计上都是佼佼者。日本的艺术既可能简朴,也可能繁复,既严肃又是怪诞,既有楚楚动人抽象的一面,又具有现实主义精神,这就是东西方的交融。原研哉大师的设计作品就是既有理性又有感性。今天的中国,已经是越来越受世界瞩目。正如原研哉在书中所谈到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一个新基准,他嘱咐日本人对此保持平静和内观,再造成熟文化。那么我们呢?仅仅依仗着青春期般的热情是不够的,我们也应该关注自己脚底下的这块土地,争取在“这块土地上”做出属于中国又属于世界的设计。 大师还告诉我们,设计是信息传达的一个端口,设计师就好像是站在这个端口的守望者,由此,设计只是完成一种信息的交流而已。信息具有文化性,民族性,时代感和艺术规律,然而设计并不单单只是艺术的,以往,设计被捆绑在艺术的法则里,其实设计是生活的,“日常”是原研哉反复提到的一个词,在他看来,这是设计的源泉,也就是设计的意义。这本书说到底就是在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设计师,因为你可以设计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设计”,还有你的生活。 总之,读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艺术的世界让我向往。

计算机操作系统读书笔记

操作系统读书报告 课题:<<解析Windows操作系统>>读书笔记 院系:__ _____ 班级:__ __ 姓名:__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 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年10月18日

<<解析Windows操作系统>>读书笔记这段时间读了<<解析windows操作系统>>这本书。学到了很多知识。总结了如下笔记。 Windows NT系列和Windows 95系列的区别: ?Windows NT支持多处理器,Windows 95不支持。 ?Windows NT文件系统支持安全性(例如自主访问控制),Windows 95不支持。 ?Windows NT是完全32位,而Windows 95从Windows 3.1和MS-DOS 继承了大量的16位代码。 ?Windows NT是完全可重入的,Windows 95有一部分是不可重入的。 ?Windows NT可以让16位应用程序运行在它们自己的地址空间中,而Windows 95总是在一个共享的地址空间中运行16位Windows应用程序,在这个共享的地址空间中,这些程序相互影响,甚至一个程序破坏(或挂起)别的程序。 ?Windows NT进程共享的内存只对哪些影射了这一共享内存的进程才是可见的,在Windows 95上,所有的共享内存都是可见的,而且在任何一个进程内都可以写这些内存,因此任何一个进程都可以改写或者破坏其他协作进程所使用的共享内存。 ?在Windows 95中,有一些关键的操作系统页面在用户模式下是可写的,从而允许一个用户程序破坏系统,或者使系统崩溃。

大型机械施工安全协议

合同协议:_________大型机械施工安全协议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6 页

大型机械施工安全协议 接受方: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本地建委关于《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规格》和本地劳动局关于《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试行规定》,结合本建筑机械设备的具体情况,明确双方在起重设备装、拆、运输过程中的安全责任。为确保施工安全,双方在签订装拆合同的同时签订本协议。望双方严格执行。 设备名称:型号: 工程名称: 地点: 协议内容: 1、甲、乙双方必须认真贯彻国家和上级劳动保护、安全生产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消防工作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有关劳动保护法规、条例、规定。 2、甲、乙双方的有关领导必须认真对本单位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制度及技术知识教育,增强法制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督促职工自觉遵守安全纪律、制度、法规。 3、施工前,甲方应保证作业区域道路坚实、畅通、平整,夜间施工提供照明设备,负责设置作业区域安全警戒线,有明显标志,并派专人监护,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现场,造成后果,由甲方负责。 4、乙方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安装、拆卸工艺规程和施工技术方案进行,如违反而引发的一切后果,均由乙方负责。 5、施工前,乙方派高基胜同志负责机械设备的有关安全工作。甲方派同志负责联系并予以协助,双方应该经常联系、合作,预防事故发 第 2 页共 6 页

生。 6、双方在施工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按《建筑机械使用安全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进行作业,对任何一方人员违反安全生产规定、制度等情况,双方都有权拒绝执行。 7、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后,双方一起参加验收,向有关部门申请,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8、本协议经双方盖章后生效,协议作为合正本的附件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9、其它: 委托方(甲方)单位盖章:接受方(乙方)单位盖章: 代表(签章):代表(签章): 签约日期:年月日签约日期:年月日 大型机械设备装拆安全合同 购买方: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 出售方:广西建工集团建筑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乙方)为了明确甲乙双方在机械装拆过程中的安全职责,甲乙双方在签订机械设备装拆合同的同时,签定本协议,双方必须严格执行。 一、工程项目名称:宁波欧尚超市海曙店 工程地址:体育场路翠柏路;原人丰布厂。 二、设备:设备名称、型号:塔吊QTZ5013D 第 3 页共 6 页

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1000字精选作文

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1000字精选作文(一) 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一直是我很想读的一本书,但读完这本书后,说实话,我不是很明白,也许是对里面的内容理解得不够透彻吧,因此这本书包含的内容都不是很明白,懵懵懂懂的。 设计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很多方面都与设计有亲密相关的联络,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 原研哉回忆了现代设计的开展历程,并且计划方案了“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再设计”展览,通过与许多设计师的互动,共同思考设计与日常生活的联络。然而,在设计实践中,原研哉师试图建立一种信息建筑的思维方式,让平面设计不仅能作用于人的视觉,而且能够触动人的所有感官,设计其实是我们观察和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但假如设计师能够以一个动态的眼光,去判断所面临的项目方案,或许会生出一些更具生命力,更具创始性的想法,去指导设计的行为,其结果会更好。而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上,很多人和书都在提醒着我们,人应当保持一种纯洁的心境。设计其实也一样,虽然常常不可避免地与商业相关,却不能成为市场利润的奴隶。因为只有这样,设计才能积极地影响社会和人们的生活,设计中的设计才不会失去它原本的意义。 因此,设计无处不在,时时刻刻地与我们的生活互相联络。 (二)

《设计中的设计》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设计师,因为你设计的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设计,还有你的生活。设计是从生活中发现新问习题的行为,额环镜是由详细生活的人构成的,它之所以能走向前方,就是因为有技术与设计的存在。设计的应用很广泛,也可以说成一应俱全,它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物体,与大自然;人类息息相关设计师们所说的设计都离不开我们的生活,从一个很小的细节可以体现一个很完美的设计,当然也离不开设计师的才能。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设计,我们的物质享受更离不开设计。 设计是一个很抽象的词,但当设计师把它剖削了之后,它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有时甚至会擦肩而过,看你有没有发现而已,设计也如此。设计是促进经济开展的动力之一,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来源。总的来说经济、政治、文化都离不开设计。比如说;商品是市场的主体,是消费欲望的集合体,无论设计什么都要合适消费者更能实现具有引导性的设计,作者还从国家的品牌来解析这个设计。因为每一个国家的形式不一样、经济、文化都白一样,所以设计出来的东西也要人们所接受。 正如作者所说的环保,这是当今世界最关注的问习题,需要我们慎重的考虑,其实环境也是设计中的一个环节,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所以作为一名设计师不但要对社会的敏感度,而且要顺应时代的变化。设计也不能因为技术的开展而陷入停滞。因为时代在开展,我们要真正认识到设计自己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发挥了什么技能,以及产生的价值,这些都是我

《设计结合自然》读书笔记

《设计结合自然》读书笔记 《设计结合自然》是历史的产物,伊恩·麦克哈格正是那个被历史之手选择的人。他的一生,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围绕《设计结合自然》的一生,这种历史也是生态规划的历史,乃至于景观设计学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伊恩·麦克哈格的成就已为世界公认,但围绕着他同时又有着一些争议。这些争议说明了景观设计学专业内部存在的一些矛盾。了解这些历史,对于今天中国现状下的景观设计学发展有重要意义。 麦克哈格在1967年出版的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中提出了应当在规划中注重生态学的研究,并建立具有生态观念的价值体系。在他的规划思想与实践中,既不把重点放在设计方面,也不放在自然本身上面,而是把重点放在介词“结合”上面。他认为:“如果要创造一个善良的城市,而不是一个窒息人类灵性的城市,我们需要同时选择城市和自然,缺一不可。两者虽然不同,但互相依赖;两者同时能提高人类生存的条件和意义。”这些思想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是具有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的,直至今日依旧对我们的规划工作有着指导作用。读过之后,笔者发现这本书最重要的意义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均可见于书的题目“设计结合自然”。其中蕴涵着对以前规划思想中错误的价值观的警示批判与对新的价值观的倡导。在书中的理论阐述与实例分析中贯穿始终的是作者的生态价值观。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加深了对规划中建立正确自然价值观的重要性的认识。 传统的自然价值观麦克哈格在书中指出在传统的价值观念中人们面对的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在此社会中,人们相信现实仅仅由于人能感觉它而存在;宇宙是为了支持人到达他的顶峰而建立起来的一个结构;只有人是天赐的具有统治一切的权利。” 他对美国社会的现实状况进行了批判,指出人们无视自然,无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注重短期经济利益,象魔鬼一样将道德排在最末位。还尖锐的指出经济学家,除极少数例外,都是商人的奴才,他们和商人一起,毫不掩饰与厚颜无耻地要求我们的价值体系适应他们的价值体系。 他认为由一神论产生出来的西方的宗教是这些道德观念的主要根源。圣经中所描写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与我们看到的现实不符,坚持人对自然的支配与征服,鼓励了人类最大的剥夺和破坏,而不是尊重自然和鼓励创造。在过去久远的

(完整版)暖通空调系统读书笔记

暖通空调系统读书笔记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 室内外计算参数:设计计算过程中所采用的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和太阳辐射照度等参数的统称。 室外计算参数的确定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为什么:室外温度确定过低(冬季)、过高(夏季),不经济;室外温度确定过高(冬季)、过低(夏季),达不到技术要求。 (一)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1)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 6 天的日平均温度。 2)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参数。 a.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逐时温度:可按下式计算: b. 夏季室外计算平均日较差 应按下式计算: c .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用于计算夏季经由建筑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即逐时冷负荷。 3)冬季室外计算参数 a.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湿度的确定。 b. 冬季围护结构传热按稳定传热计算,不考虑室外气温的波动,冬季空调供暖时,在计算围护结构传热和计算冬季新风热负荷:统一采用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适用于:计算冬季建筑热负荷及冬季新风热负荷。 c.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1天的日平均温度。 d.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采用历年一月份平均相对湿度平均值。 e .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的确定:取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适用于:建筑物采用采暖系统供暖时计算围护结构的热负荷;用于计算消除有害污染物通风的进风热负荷。 f .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的确定:取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适用于:计算全面通风的进风热负荷。 4)通风室外计算参数 a.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b.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适用于:消除余热余湿的通风及自然通风中的计算;通风的进风需要冷却处理时的进风冷负荷计算。 (二)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空调房间的空气计算参数指标: 1)温度、湿度基数:空调房间内需要保持的空气基准温度和基准相对湿度。 2)空调精度:空气温、湿度偏离室内温、湿度基数的最大差值。 3)举例 a. 舒适性空调的指标要求:主要从人体舒适感出发确定室内温、湿度设计标准,对精度无要求。 b. 工艺性空调的指标要求:主要满足工艺过程中对温度和湿度基数的要求;对空调精度的特殊要求;并兼顾人体的卫生要求。 c. 降温空调:规定温度、湿度的上限,不要求空调精度. d. 恒温恒湿:温度、湿度、精度都有严格要求. e. 净化空调:温度、湿度、空气中含尘粒有严格要求. 4)人体热平衡和舒适感:人体维持正常的体温,必须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平衡 a. 人体热量平衡表达式:S =M -W -E -R -C ;稳定环境条件状况下蓄热率: S =0。 b. 影响汗的蒸发强度的因素:周围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空气的流动速度。 c. t 和φ对于室内舒适性的影响程度比较: t >φ d.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的选择:影响人体舒适感的因素;室内空气温度;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人体附近的空气流速;室内空气新鲜程度;围护结构内表面及其它物体表面温度;人体活动量、衣着、人的年龄。 e. 满足人体舒适感的指标:室内热环境的评价与测量的新标准化方法ISO7730,采用PMV -PPD 指r wp sh t t t ?+=β52 .0m .o s .o d t t t -=?

员工设备使用协议书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员工设备使用协议书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合同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 义务,同时阐述确定的时间内达成约定的承诺结果。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 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甲方: 乙方: 甲、乙双方经充分友好协商,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乙方使用、保管甲方提供的等设备事宜订立以下协议,以资双方共同遵守。 一、乙方在甲方工作期间,甲方为乙方配备等设备(具体见《设备领用活单》)用 丁日常工作;乙方对上述设施设备仅有使用和保管的权利。 二、甲方有权更换、调整所配备给乙方的设施设备的型号、数量,乙方接到甲方 更换、调整设备的通知后必须做好更换、调整手续办理工作。 三、乙方对所配备的设施设备负有妥善使用、保管、维护的责任;甲方负责所配 备设备的正常维修。若因乙方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上述设施设备损毁、灭失的,乙方应当原价赔偿。 四、甲方为乙方所配备的设备仅供乙方工作之用,乙方不得作私人之用,也不得 与他人私自调换;乙方确因工作需要调换、借调设备的,由乙方提出申请并征得甲方同意后办理。 五、乙方离职或调离岗位前上交甲方为其配备的所有设备,手续交接活楚;离职 (岗)时,因相关设备问题未交接活楚而导致甲方损失的,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承担赔偿责任。 六、乙方违反本协议书之约定的,甲方有权收回乙方使用的设施、设备。 七、本协议自乙方领用设备时生效;《设备领用活单》作为本协议的附件与本 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乙方:

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

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一) 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一直是我很想读的一本书,但读完这本书后,说实话,我不是很明白,也许是对里面的内容理解得不够透彻吧,因此这本书包含的内容都不是很明白,懵懵懂懂的。 设计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很多方面都与设计有密切相关的联系,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 原研哉回顾了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并且策划了“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再设计”展览,通过与许多设计师的互动,共同思考设计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然而,在设计实践中,原研哉师试图建立一种信息建筑的思维方式,让平面设计不仅能作用于人的视觉,而且能够触动人的所有感官,设计其实是我们观察和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但如果设计师能够以一个动态的眼光,去判断所面临的项目,或许会生出一些更具生命力,更具开创性的想法,去指导设计的行为,其结果会更好。而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上,很多人和书都在提醒着我们,人应当保持一种纯洁的心境。设计其实也一样,虽然常常不可避免地与商业相关,却不能成为市场利润的奴隶。因为只有这样,设计才能积极地影响社会和人们的生活,设计中的设计才不会失去它原本的意义。 因此,设计无处不在,时时刻刻地与我们的生活相互联系。 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二)

《设计中的设计》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设计师,因为你设计的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设计,还有你的生活。设计是从生活中发现新问题的行为,额环镜是由具体生活的人构成的,它之所以能走向前方,就是因为有技术与设计的存在。设计的应用很广泛,也可以说成包罗万象,它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物体,与大自然;人类息息相关设计师们所说的设计都离不开我们的生活,从一个很小的细节可以体现一个很完美的设计,当然也离不开设计师的才能。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设计,我们的物质享受更离不开设计。 设计是一个很抽象的词,但当设计师把它剖削了之后,它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有时甚至会擦肩而过,看你有没有发现而已,设计也如此。设计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来源。总的来说经济、政治、文化都离不开设计。比如说;商品是市场的主体,是消费欲望的集合体,无论设计什么都要适合消费者更能实现具有引导性的设计,作者还从国家的品牌来解析这个设计。因为每一个国家的形式不一样、经济、文化都白一样,所以设计出来的东西也要人们所接受。 正如作者所说的环保,这是当今世界最关注的问题,需要我们慎重的考虑,其实环境也是设计中的一个环节,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所以作为一名设计师不但要对社会的敏感度,而且要顺应时代的变化。设计也不能因为技术的发展而陷入停滞。因为时代在发展,我们要真正认识到设计本身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发挥了什么技能,以及产生的价值,这些都是我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