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六年级历史第九课试题

六年级历史第九课试题

六年级历史第九课试题
六年级历史第九课试题

试卷第1页,总11页

六年级历史第九课(理解并熟记)

第I 卷(选择题)

1.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 A.社会动荡不安与民族仇杀混乱 B.政权分裂与社会倒退

C.少数民族掌握中原政权与国家走向分裂

D.经济中心南移与民族关系发展 【答案】D

2.下列宋与辽、西夏、金并列的四幅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

【答案】C

3.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了,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之前( )

A 、北宋与辽的争战

B 、北宋与金的争战

C 、南宋与辽的争战

D 、南宋与金的争战 【答案】A

4. 诗歌是生动鲜活的历史,它向人们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沧桑。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②①④ D. ④①②③ 【答案】B

5.下列少数民族政权按建立的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 ①金 ②辽 ③西夏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①③②

D. ②③① 【答案】D

6.建立金朝的少数民族是( )

A. 契丹族

B.吐蕃族

C.女真族

D.党项族 【答案】C

7.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

B. 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C.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 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答案】D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和议”共同点的是

试卷第2页,总11页

A 、缓解了双方的战争状态

B 、宋朝都需交纳“岁币”

C 、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D 、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 【答案】C

9.岳飞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胡虏”、“匈奴”在这里借指( )

A .契丹的统治者

B .女真的统治者

C .党项的统治者

D .匈奴的统治者 【答案】B 10.“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项与此盟约无关( ) A .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 .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 .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 .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答案】D

A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 .民族政权并立

C .诸侯争霸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答案】B

13.下列各项横线两端没有联系的是( ) A .女真族——完颜阿骨打 B .蒙古族——松赞干布 C .契丹族—―耶律阿保机 D .党项族——元昊 【答案】B

14.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

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A 、西夏建立 B 、金灭北宋 C 、澶渊之盟 D 、元朝建立 【答案】B

15.岳飞抗金得到人民尊敬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 )

试卷第3页,总11页

A.抗金斗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

B.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C.岳飞忠君爱国

D.岳飞与秦桧势不两立 【答案】A

16.你认为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应该是 A.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

C.维持了宋辽长期的和平关系,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D.扭转了北宋初年与辽国斗争的不利局面 【答案】C

17.一位南宋抗金名将认为“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这位名将是( )

A .岳飞

B .文天祥

C .戚继光

D .郑成功 【答案】A 18.“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n ìng )臣”。对联中“忠骨”指的是谁?( )

A .郑成功

B .岳飞

C .戚继光

D .左宗棠 【答案】B 二、综合题

19.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有一座岳王庙,是历代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场所。殿内有岳飞彩像,上面有岳飞亲书“还我河山”的巨匾(下图)。

材料二:据说清朝乾隆年间,秦桧的后人秦涧泉考中状元,在游览西湖拜谒岳飞墓时,有人问他作何感想,他挥毫题写了“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的联语。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还我河山”指从哪一政权收复失地?(2分)

(2)你知道岳飞领导的军队叫什么吗?取得胜利的一次著名战役是什么吗?(4分)

(3)读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后人为什么都纷纷纪念岳飞?(4分)

【答案】

试卷第4页,总11页

(1)金(2分) (2)“岳家军” 郾城大捷(4分) (3)岳飞指挥的岳家军纪律严明;岳家军抗金,使南方相对稳定,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4分)

20.宋元时期,我国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灿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材料二 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图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谁?(1分)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1分)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宋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1分)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3)材料三中交子最早出现于北宋哪一地区?(1分)假如进行研究性学习,这三幅图片最恰当的研究主题是什么?(1分)

【答案】(1)赵匡胤,女真族;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2)经济重心南移

(3)四川地区;宋代商业的繁荣。 21.看图回答:

试卷第5页,总11页

图一 图二

(1)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影响如何?唐朝与吐蕃的关系怎样? (2)说出图二中人物的名字。他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3)在图二中提到的时期前后,中原地区处于一种什么状况?说出这个时期涉及到的少数民族和建立政权。

(4)宋金以什么一线为分界线?山东省在元朝属于哪一省级行政区管辖?

(5)通过这段历史的学习,你是如何看待民族关系的?

【答案】(1)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和同为一家。(3分)

(2)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1206年建立蒙古国。 (3分) (3)混乱割据;契丹——辽、党项——西夏、女真——金。(4分) (4)淮水——大散关;中书省。(2分) (5)各政权之间的和战促进了民族融合。

22.材料一:历史上某一时期的形势图(下图)

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

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材料三:“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试卷第6页,总11页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请写出材料一中B 所对应的政权名称和建立者。(2分)

(2)材料二指历史上的什么事件?材料三这首词中的“匈奴”指什么民族?(2分)

(3)概括这三段材料所反映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1分)纵观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历史的主流是什么?(1分)

【答案】

(1)辽;阿保机 (2)澶渊之盟;女真

(3)民族政权的并立 ;民族融合,国家统一

2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各小题:(10分)

材料: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1)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分)

(2)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4分)

(3)下列4幅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

错误的是( )(2分),理

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1)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2分) (2)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2分)但是澶渊之盟的订立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2分) (3)C .(2分)理由:南宋在辽灭亡后才建立,南宋和辽不可能同时并立。(2分)

24.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试卷第7页,总11页

步骤一:了解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1)举例说明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之间的关系(和战各举一例)(2分)

(2)北魏时哪一历史事件促进了民族大融合?(1分)

(3)列举唐太宗时期为汉藏友好交往做出突出贡献的两位人物。(2分)

(4)北宋与哪两个少数民族政权发生战和之事?北宋与一少数民族签订什么和约?此后很长时间保持和平局面。(3分) 步骤二:感悟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5)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由史及今我们应树立怎样的民族意识?(2分)

【答案】(1)昭君出塞或呼韩邪单于归顺汉朝;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或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 (2)北魏孝文帝改革

(3)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 (4)辽、西夏 澶渊之盟

(5)主流:和平友好。 树立民族平等,友好往来的意识

25.阅读材料:

1005年,宋辽达成议和。宋朝每年向辽纳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回答:

(1)当时的宋朝建立者是谁?定都在哪?

(2)“辽”的前称是什么?定都在哪?

(3)宋辽议和盟约名称叫什么?宋辽议和有何影响?

【答案】

(1)宋太祖赵匡胤;东京(2分) (2)契丹;上京;(2分)

(3)澶渊之盟;(2分)宋辽之间100多年保持和平往来,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加强。(2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试卷第8页,总11页

材料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河怀古》 请回答:

(1)分别写出材料一中的唐宗宋祖的姓名。“一代天骄”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5分)

⑵材料二中提到的“河”是指什么?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写出此河的南北两端的古今名称?此河的地位和作用?(5分)

【答案】(1)①李世民、 赵匡胤 ②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统一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5)

(2)答:①隋朝南北大运河。②隋炀帝③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浙江杭州)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5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05年,宋辽双方订立和议: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 材料二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1)材料一,二说明两宋时期我国政权并立,和和战战。请说出这一时期三个少数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权名称。(6分)

(2)材料一所说的“和议”在历史上称什么?(2分)宋朝还向哪些政权纳过“岁币”?(4分)

(3)最能说明材料二这句话的战役是哪次?(2分)

(4)在那战战和和的年代,你认为是战好还是和好?(2分)为什么?(2分)

【答案】(1)契丹族——契丹国(辽国) 党项族——西夏(大夏国) 女真族——金国。(6分) (2)澶渊之盟;(2分)西夏,金。(4分) (3)郾城之战。(2分) (4)和好;(2分)因为和平有利于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有利于我国多民族的统一。(2分)

28.毛泽东在《沁园春.雪》里写道:“......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

试卷第9页,总11页

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据所学知识回答: 词里面涉及了哪几位中国封建帝王?(3分)

他们中有一位是少数民族,他是谁?属于哪个民族?(2分)

任选一位帝王说说他的历史功绩。(1分)

【答案】(1)李世民、赵匡胤、铁木真 (2)铁木真,蒙古族

(3)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或宋太祖建立北宋结束唐末以来分裂割据局面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汗国。

29.回望岳家军风采 1.了解岳飞

北宋灭亡,中原惨遭浩劫,岳飞的家乡相州也遭到金军的蹂躏。女真族的铁骑所过之处,老弱遭杀戮,妇女被掳掠,男子被强迫剃掉头发充当苦力。岳飞怀着深深的民族仇恨,时刻想奔赴战场,收复失土。但是父亲死后,母亲年老,使他犹豫不决。岳母深明大义,勉励儿子从戎报国,于是岳飞决定奔赴抗金战场,临行前,岳母请人在岳飞背上刺了「 精忠报国 」四个大字。

岳飞记取母亲教诲,从此南征北战,不曾返回故乡。

请给上图起一个名

2、赞美岳家军

八大锤大闹朱仙镇

金兀朮的十万大军驻扎在开封朱仙镇,进行顽抗。岳家军前哨的五百铁骑先出阵,双方一交手,金军即行崩溃。岳飞高兴地对部属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

(2)小明说黄龙府是金朝的都城,对吗?为什么?

3、痛惜岳家军

试卷第10页,总11页

绍兴十一年八月,岳飞被弹劾罢官。宋金和议已展开,双方使者往还不绝。十月,岳飞接到“乞令班师”回朝的十二道金牌。岳飞气愤的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虽知此行凶多吉少,岳飞仍一意前往。不久被捕入狱高宗为了与金人言和,在秦桧的怂恿下,决定杀害岳飞。

(3)秦桧“乞令班师”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文中“十年之功”是指什么?

(4) 秦桧以什么罪名杀害了岳飞?

(5)如果你是岳飞,你会班师回朝吗?

4、怀念岳飞

岳飞受到陷害,惨遭杀害。事发后,杭州城有一位卖油炸饼的小摊贩憎恨秦桧这对贼夫妇,就用面团捏了两个面人,代表秦桧和王氏,再把他们捏在一起,下油锅炸熟。他高声叫喊:「来,来,大家来吃『油炸鬼』,吃掉这对害人的狗男女!」 「鬼」与「桧」谐音,「油炸鬼」影射秦桧。市民纷纷前来购买,个个拍手叫好。很快,这个小吃传遍全国,并流传至今。

(6)你一定吃过这种小吃,你知道这种小吃的名字吗?

(7)岳飞为什么受到人们的爱戴?

【答案】

试卷第11页,总11页

(1) “岳母刺字” 。

(2)阿骨打在会宁称帝,国号金,会宁是金的都城。

(3)岳飞带领的岳家军多次打败金军收复失地,威望极高,队伍作战能力很强大。所以,统治阶级担心抗金力量的强大会威胁自己的统治地位。 (4)被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

(5)答案:之一:不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为了国家、黎民百姓不能班师,要坚持到底。之二,会的,封建社会,忠君思想突出,作为地主阶级的一员,皇帝命令高于一切。 (6)油条

(7)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以及他精忠报国的精神;岳飞抗金,阻止了金军南下,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受到了人们的爱戴。

3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005年,宋辽双方订立和议: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 材料二:“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材料三:“苏湖熟,天下足。”

——以上均选自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在历史上称什么?

(2)最能说明材料二这句话的一次战役是哪次?

(3)材料三这句话说明了当时我国经济格局上的一个什么特点?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中出现的格局有什么关系?

(4)在那战战和和的年代,你认为是战好还是和好?为什么?

【答案】

(1)檀渊之盟

(2)郾城大战(收复建康) (3)我国经济重心移到南方 材料一、材料二使南方保持和平安定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

(4)和好。因为和平有利于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有利于我国多民族的统一。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速记宝典知识点总结

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知识框架】 希腊罗马 古典文化 【重点梳理】 1.文学和雕塑 神话与文学希腊神话影响广泛,其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雕塑希腊的人物雕刻艺术达到了一种完美境界。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 2.建筑艺术 希腊建筑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雅典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 罗马建筑(1)特点: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 (2)代表:罗马的代表性建筑,有可容纳近8万名观众的大竞技场,有引水道工程,还有庆祝胜利的凯旋门、方尖碑和宏大的宗教场所万神庙 3.哲学和法学 古希腊哲学(1)德谟克里特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 (2)苏格拉底的思考转向人类社会,这位哲学家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他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他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这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3)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他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罗马法学《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罗马帝国的法学家们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包括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4.公历的缘起 缘起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该历法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科技与文化知识点归纳总结

9课科技与文化(一)(二) (二) 理解古代希腊文化繁荣的原因: (1)古代希腊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为部分人从事科学、文化、艺术的研究提供了可能。 (2)(2)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存在,为古代希腊文化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民主政治和思想自由的环境中, 公民通过辩论来探寻知识和追求真理,促进了古代希腊文化的兴盛 (3)独特的希腊神话促进了古代希腊文化的繁荣。 (4)对外贸易的发达也促进了古代希腊文化的繁荣。在对外贸易中,希腊人不仅接触到了些其他民族的文化, 同时也使世界各地的商人和学者汇集于希腊,极大地促进了古代希腊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杰出的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理、浮力定律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学者 文学与戏剧: 《荷马史诗》作者:相传,由盲诗人荷马加工整理而成。内容: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各24卷。 地位: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古代希腊戏剧的代表作—《俄底浦斯王》作者:古代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特点:注重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刻画。 历史地位:把古代悲剧艺术推向成熟。 古代希腊戏剧事业比较发达的原因:(1)古代希腊经济兴旺,民主政治发达,文化繁荣,这是戏剧发达的社会基础。 (2)政府支持,设施完善,群众爱好,这是戏剧发达的直接条件。 《天方夜谭》体裁: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内容: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 著名建筑: 麦加大清真寺(1)位置:坐落在现今沙特阿拉伯麦加城中心。(2)地位: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寺。 (3)建筑特点:有25道大门,道道精雕细刻;7座尖塔,座座高耸入云;围墙、楼梯、台阶和整个地面都是用洁白的大理石铺砌,使大清真寺显得庄严肃穆 (4)寺内中心:克尔白神庙,是前来朝觐的穆斯林必须拜谒的地方。 巴黎圣母院(1)位置: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的一个岛上。(2)地位: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 (3)修建时间:始建于12世纪,前后用了一百八十多年时间才全部建成。(4)建筑风格:高而尖,属于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同步练习题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答案见后) 一、单项选择题 1. 宋朝时的南北气温普遍变低,但南方变化的幅度小于北方,而且雨量充沛,更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少,中原地区的森林因长期砍伐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相对完好的森林植被可以发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和抵御灾害的作用。材料反映了宋代南方农业的发展得益于() A. 北方人口的南迁 B. 先进技术的推广 C. 良好的生态环境 D. 政府政策的支持 2. 《宋史·食货志》记载:“大中祥符四年(1101年)……帝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内出种法,命转运使揭榜示民……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稍)小,不择地而生。”这段材料反映了北宋时期() ①占城稻传入中国②朝廷指导农民种植占城稻③占城稻生长适应性强④棉花种植区向北推进到黄河流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 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创新。下列属于两宋时期在农业发展上取得的成就是() 4. 北宋时期,福建地区的茶叶种植主要分布于建宁府和南剑州,至南宋末年扩大到福州、汀州,甚至泉州、漳州等地也有零星种植。可见,两宋时期福建茶叶() A.销量大幅提高 B. 种植区域不断扩大 C. 品质十分优良 D. 研制技术日趋成熟

5. 下表是“中国古代南北方粮食产量及所占比例变化图”。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 A. 人口迁移促使新的民族(回族)形成 B. 北方的粮食产量要比南方高 C. 经济重心南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D. 南方的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6. 宋人周去非《岭外代答》上写道,南方某些地区盛产吉贝木,所织匹“幅长阔而洁白细密者,名曰慢吉贝;狭幅粗疏而色暗者,名曰粗吉贝”。该史料记载的是宋朝的() A. 制瓷业 B. 纺织业 C. 造船业 D. 工商业 7. 下列关于宋代的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我国宋代的() A. 农业发达 B. 商业繁荣 C. 交通便利 D. 手工业兴盛

九年级历史上:6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华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中古时代的欧洲 (一)华师大版 【内容标准】 1、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2、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3、讲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故事,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查理·马特改革,丕平献土,欧封建等级制度,西欧城市兴起,君士坦丁堡陷落等史实;能归纳分析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天主教会的这一独特地位,可使学生从一个侧面了解到,宗教曾经对人类历史产生过何等重要的作用。 【教学要点】 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与罗马天主教廷。 难点:西欧封建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导入新课】 1、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2、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日耳曼人在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一系列小王国,西欧逐步进入中古时代封建社会,并形成一系列特点。

【新课探究】 一、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1、查理·马特采邑制的核心内容是什 么? 查理·马特改革实行采邑制后,加速了法兰克国家封建制度的发展。查理曼统治时,发动了大规模战争,大批贵族接受采邑,其中很多人获得查理曼赐予的“特惠权”,即享有封地内的行政、司法、军事和财政大权,采邑逐渐变成世袭领地,大批农民沦为农奴。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国王以下的大封建主往往把一部分土地再分封给自己的亲信贵族和骑士,经过层层分封,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主要公爵、侯爵、伯爵、子爵、

男爵,处于最低层的是骑士。受封的中小封建主和骑士直接向自己的领主效忠,并承担许多封建义务;领主有义务保护自己的附庸和调解附庸之间的纠纷。这种主从关系只存在于直接建立分封、受封关系的领主和附庸之间。国王是最大的封建主,权利也只限于自己的领土内,甚至不能支配一个不直接隶属于自己的小封建主。即所谓“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样就使西欧封建国家管理系统不完善、王权衰落和政治分裂,战祸连连。各级封建主拥有大小不同的封地和数量不等的庄园。“封建金字塔”沉重地压在广大农奴、自由农民和城镇平民的身上。归纳强调:查理·马特推行采邑改革,以土地为中心层层分封,封主封臣之间形成严格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学案设计

第11课古代日本 学习目标 1.知道6世纪前日本的社会概况。 2.掌握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及影响,认识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3.了解幕府统治的建立、发展过程,知道武士道。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1.5世纪初,在本州中部兴起的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 “”。 2.从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 3.大化改新在政治上建立以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 4.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国家。 5.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关系和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 6.12世纪晚期,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称号,设于镰仓。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7.幕府统治时期,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手中。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活动一了解6世纪前的日本。 1.结合史料,说说1-2世纪日本岛的基本状况及其与中国的关系。 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汉书·地理志》 2.阅读教材P52内容,列举大和国统治的关键词。 活动二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基本内容及影响,认识到只有主动开放,善于吸收先进的文化,才能促进一个民族的发展与进步。 材料一7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 材料二至四年(630年),米斗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人行数千里不赍粮,民物蕃息,四夷降附者百二十万人。是岁,天下断狱,死罪者二十九人,号称太平。 ——《新唐书·食货志》 1.回忆中国古代史,中日之间频繁交流于什么时期?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历史故事?双方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出自郑燮的《新竹》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白居易《远师》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大地二中张清泉 上信中学陈道锋 青海一中李清 镇海中学陈志海 大地二中张清泉 ?教学分析?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韩愈《送灵师》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出自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教学目标】

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两宋商业繁荣的表现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耕获图》)同学们,我们知道,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东南沿海地区最发达,内地次之。总体说来,南方好于北方,东部优于西部,正因为如此,国家才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号召。这是现在的情况。其实,在中国古代,北方的经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北方的发展水平高。那么,后来南方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经济重心为什么会出现南移?这种南移从什么时候开始,又到什么时候完成?这都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农业的发展 1.(多媒体展示图标)学生回答:由表格可以看出,北宋时期,人口分布发生了什么变化?可以说明什么。 答案提示:南方人口超过北方。说明经济重心南。 2.(多媒体展示问题: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学 生组讨论: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答案提示:从 东汉后期到两宋,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了先进生产技术;两宋时期,人口增长,垦田面扩大,耕作技术提高。 3.(多媒体展示问: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学生抢答: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答案提示:(1)农业作物:①引入越的优良品种占城稻。②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教学案例

《古代日本》教学案例 背景分析 这是一所农村初中学校,这是一个由留守儿童和普通农家子弟组成的班级。这是一名有八年教龄的老师,这是一群刚刚接手的学生。 今年我带的是初三历史,面对最新的历史课本,我和学生都对它十分好奇。我的好奇感是由于这是最新编排的部编版历史课本,它充分展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在当今社会,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作用越来越突显,我们历史老师要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思考社会和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学生的好奇感是即将进入一个个距离他们遥远的,陌生的国度,那些璀璨的世界文明一一展现在他们面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多元性将对他们产生巨大的冲击感。 案例描述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11古代日本 出示教学目标 1、知道大和的兴起和大和统一日本的史实。 2、了解大化改新的背景,知道大化改新的内容,认识大化改新的历史影响。 3、了解日本庄园制和武士集团的形成,认识武士集团控制中央政权是幕府统治时期的政治特征。

出示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大化改新的内容和影响武士集团教学难点: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 出示教学过程: 一、介绍日本

老师:根据课本,指出日本何时出现国家,何时何国统一? 学生:根据文献记载,日本在1——2世纪,出现了100多个小国。在5世纪,本州中部的大和统一了日本。 老师:统一后的大和是如何管理的? 学生: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 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实行“部民制度”:部民是贵族私有领地的私有民,以部的

形式组织生产,如从事农业生产的田部,从事海洋捕捞的海部等,地位近似奴隶。 二、大化改新 老师:过渡:7世纪以来建立在部民基础上的大和国面临着需要进行一场深刻变革的非常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个别家族脱离部民组织独立生产的趋势日益强烈,这种现象使政府和贵族失去了对部民的控制,不仅减少了财政收入而且动摇了部民制度,动摇了大和国赖以生存的基础,统治阶级在国内的争夺加剧,他们“各置己民,恣情驱使”,疯狂兼并土地“或者兼并万顷田,或者全无容针之地”,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力。而此时的邻国中国重新实现统一,隋唐两朝相继崛起,高度发达的中国封建文化对周边国家和东亚世界产生强烈的影响。日本派遣大量的遣隋使,遣唐使,留学生等大量学习、吸收中国文化,一场改变日本命运的改革开始酝酿。 1、宫廷政变,改革派掌握政权 645年6月12日,在中臣镰足和留学生的协助下,中大兄发动宫廷政变,一举消灭已苏我入鹿为首的苏我氏势力,夺取了中央政权。14日,孝德天皇即位,建年号为“大化”。大化2年(646年)天皇颁布诏书,开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一、学习目标(我需要知道、了解、背诵的内容) 1、我要了解《荷马史诗》和古希腊著名雕塑的名称。 2、我要了解古希腊、罗马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和特点。 3、我要知道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了解他们的哲学观点。 4、我要理解罗马法的形成,了解公历的缘起。 二、提前预习 1、自主阅读,圈点勾画,清除障碍 梳理知识点(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本课内容知识点) 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一、文学和雕塑 1、总体成就: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体现在神话、文学、艺术、哲学、科学、史学、法学、体育等各个方面,有些至今还在继承、发展。 2、文学:希腊神话影响广泛,其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3、雕塑:希腊的人物雕刻艺术达到了一种完美境界。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 二、建筑艺术 (1)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雅典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 (2)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罗马的代表性建筑,有可容纳近8万名观众的大竞技场;有引水道工程,其中最长的一条地上引水道长达91千米;还有庆祝胜利的凯旋门、方尖碑和宏大的宗教场所万

神庙。 (3)影响: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哲学和法学 1、古希腊的哲学: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 (1)德谟克里特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 (2)苏格拉底的思考转向人类社会,这位哲学家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他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他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这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3)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他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2、古希腊的法学: (1)地位:法学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2)构成:①《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②罗马帝国的法学家们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包括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四、公历的缘起 (1)地位: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历,是古代罗马人创设的。 (2)来源: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 (3)编制: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为纠正每年将近6小时的误差,采取每4年增加1天的办法进行调整,即每逢被4整除的那一年为闰年,在2月份增加一天。 (4)影响: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优秀教案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古代日本 1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大化改新 教学难点: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武士与樱花:一般国家都会以猛兽比喻武士英雄。但是在日本是以樱花来比喻武士。看过樱花的人都知道,单个的樱花并不美丽,但是成片的樱花聚在一起就很漂亮。这和日本武士的集团精神很相似。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盛开的时候,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但凋谢有个特点,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枝头。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便毫无留恋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古代日本。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6世纪前的日本 1.教师讲述: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说说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提示: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目标导学二:大化改新 1.教师提问:大化改新的背景有哪些? 提示: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朝鲜的新罗国兴起(催化因素)。 2.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提示: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

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3.问题思考:大化改新对日本的影响。 提示:通过这一系列改革,解决了土地国有、部民制和中央集权制问题,打击了旧贵族在经济、政治上的顽固势力,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达到了改革的目的。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4.拓展延伸: 日本大化改新深受中国隋唐文化的影响,你还知道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产生深刻影响的哪些事例?你怎样看待日本民族对待外来先进文化的态度?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目标导学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1.教师提问: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封建庄园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态。有实力的庄园主开始把一部分庄民武装起来,组成以主从关系和血缘关系相结合的武士集团。武士集团对内镇压民众抗争,保卫庄园;对外侵占别人的土地,扩大自己的势力。 2.教师讲述:武士集团之间不断进行争斗,最后形成了清和源氏和桓武平氏两大武士集团。1185年,平氏政权灭亡。1192年,源赖朝从两条上皇处得到“征夷大将军”的称号,镰仓幕府正式建立,开始了日本历史上武士专政的幕府统治时期。 3.教师提问:幕府与天皇之间关系怎样? 提示: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4.教师提问:武士效忠的对象是谁?武士道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武士效忠的是他的主公,而不是国家。武士道的实质就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5.资料链接:武士道源于日本,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的精神。“武士道”没有是非观念,只重视维护自己所在集团的荣誉和安全。 三、课堂总结 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在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这些都使日本不断进步、强盛。 3 板书设计 1.5世纪初,大和统一日本 2.大化改新:背景、时间、内容、意义 3.武士集团的形成和武士道 4.幕府统治的建立 4 教学反思 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我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探讨了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意义、启示等问题。关于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学生在影视剧中已有所了解,但对于武士道精神的形成以及实质还不清楚,需要加以指导。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优质教案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1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教学难点:西欧城市的兴起对欧洲文明发展的作用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多数人认为中世纪的西方文化相比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来说是一种倒退,中世纪意味着落后、腐朽、禁锢和迷信。实际上,历史总是在不断进步的,刚刚诞生的城市成为中世纪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那么,为什么城市会在这一时期出现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材料和图片展示:乔治出生于中世纪意大利乡村的一个农奴家庭,从小跟着邻居学了一手剪裁的好手艺。今年20岁的他打算与自己中意的姑娘安妮结婚,却遭到庄园主詹姆斯的反对,他再也忍受不了他父辈那样的悲惨生活,他想改变。 2.教师提问:乔治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试着描述一下乔治父辈的悲惨生活。 提示:封建庄园(乡村);关键词:缴纳租税、承担杂役、无人身自由、生活极端贫困。 3.教师提问:请你给乔治出出主意,他可以怎么做呢? 提示:逃往城市。 4.教师过渡:“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一句谚语。这是怎么回事?城市难道有不受封建领主控制的特权吗?生活在城市的都是些什么人?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又是怎样工作的? 5.教师提问:西欧城市复兴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11世纪开始,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再度兴起。其中兴起最早、发展最快的地区有意大利北部、法兰西南部和北海南部地区等。 6.教师提问:这些新兴城市有什么特点? 提示: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能够吸引人们聚集的地区。城市规模很小,人口较少。 7.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 (1)城市居民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有哪些? (2)法兰西琅城市民起义是怎么回事?反映了什么? (3)城市取得自治的形式是什么? 提示:(1)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2)反映了城市的兴起使封建经济开始解体。(3)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8.问题思考:在自由城市里,市民和领主之间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目标导学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1.教师提问:如果乔治成功逃往城市,他凭借一手剪裁的好手艺就能够在城市继续生活下去吗? 提示:按照惯例,农奴在自治的城市里住满一年零一日,他就是自由民(市民)了。 2.教师提问: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他们是怎样生活的? 提示:①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自己和家属都参加劳动,靠出卖产品换取其他生活用品以维持生活。家庭既是生产的作坊,也是店铺。②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 3.教师提问:市民阶级中分化出了哪些人?从中逐渐产生了什么新的阶级? 提示: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4.问题思考:这些城市的兴起有何意义? 提示: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5.拓展延伸:乔治打算开一家裁缝店,你觉得初来乍到的他能立即开起来吗? 提示:他不能随意开店,需要加入一个叫“行会”的组织。行会内部的首脑称“行头”,基本成员即作坊主称“行东”,行东以下为“帮工”和“学徒”。乔治需要从学徒做起,在学艺期间要向行东缴纳学费,并为其做家务劳动,期满后可升为帮工。帮工要在行东作坊里帮助工作数年,领取少量工资,经行会考核后才能独立开设作坊。 6.问题探究: (1)城市对西欧历史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提示:城市重新兴起是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对欧洲文明有重大影响。城市的兴起使欧洲出现了新的等级——市民阶级,这些市民的经济力量、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还在稳步提高,这就意味着国家日后要更加重视和支持这些人的利益。城市与王权结盟,促使王权加强,市民阶级参与政治,也促进了议会制度的出现。城市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旧制度瓦解。 目标导学三:大学的兴起

2020年春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精品教案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掌握五代、辽、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具体情况。 2.掌握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 3.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 2.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两宋商业繁荣的表现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耕获图》)同学们,我们知道,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东南沿海地区最发达,内地次之。总体说来,南方好于北方,东部优于西部,正因为如此,国家才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号召。这是现在的情况。其实,在中国古代,北方的经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北方的发展水平高。那么,后来南方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经济重心为什么会出现南移?这种南移从什么时候开始,又到什么时候完成?这都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农业的发展1.(多媒体展示图标)学生回答:由表格可以看出,北宋时期,人口分布发生了什么变化?可以说明什么。答案提示:南方人口超过北方。说明经济重心南移。 2.(多媒体展示问题: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答案提示:从东汉后期到两宋,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两宋时期,人口增长,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3.(多媒体展示问题: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学生抢答: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答案提示:(1)农业作物:①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②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 (2)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向北推进。 目标导学二手工业的发展 1.(多媒体展示宋代《纺织图》、宋代海船图)分组讨论两宋时期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部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11课 古代日本教案

第11课古代日本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日本的地理位置;岛屿构成;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武士集团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说出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作用,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日本大化改新对我们的启示;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意义;武士道精神 难点: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小组合作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 多媒体展示樱花、富士山图片。猜猜看这是哪个国家? (二)、讲授新课 一、6世纪前的日本 1、日本的地理位置: 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方的大海中,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座大岛及附近数千个小岛组成。这个岛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2、日本的统一: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国家,其中与汉朝交往的有30多个国家。 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5世纪初,大

和统一了日本。说说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来自中国的、朝鲜的移民,也被编入锦织部,锻冶部。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二大化改新 1、背景: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朝鲜的新罗国兴起 2、大化改新的时间、人物及内容。 ①时间:646年;②人物:孝德天皇,年号大化;③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3、意义: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 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锐意改革,重视教育,促进本民族的发展。 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地方是学习中国的吗?

人教版 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6课 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波斯帝国的形成与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与帝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2)通过“结合当代世界地图,查一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版图包括今天的哪些主要国家”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辅助学史的能力;通过比较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扩张的异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罗马帝国的扩张和文化传播联系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战争影响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充分运用本课的地图和插图,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会从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学习方法。(2)指导学生设计《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比较表》,训练学生学会运用归类整理历史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战争从未在人类生活中长时间地停留过,战争与文化紧密相联,一般来说,战争具有强烈的破坏性,会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但是它也有积极的作用:一次猛烈的战火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文化的传播与渗透。从而增强学生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积极维护人类和平的愿望,并能对战争的后果做出比较客观的价值判断。4.重点:“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5.难点:如何辩证认识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 教学策略 1.教法选择:图示归纳法、直观法、分析法、讨论法、练习巩固法等。 2.学法选择:图示归纳法、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练习巩固法等。 3.课堂组织形式:分组讨论。 4.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多媒体展示。 5.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教材中的图文史料、网上下载的资料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学生学阅读导入框后,提问学生现代有一项重要的体育比赛就来源于希波战争,请问是什么项目?学生回答是马拉松长跑后,请一位学生讲述其来历,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感染。同时,让学生认识,在古代世界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冲突所产生的两个方面的影响。 【讲授新课】 一、希波战争 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人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波斯帝国频繁出征和扩张。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把矛头转向欧洲,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最终希腊获得胜利。(简略讲述三次波斯战争经过,也可以让学生来讲他们对于三次希波战争中熟悉的英雄的故事) 二、亚历山大东征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马其顿国的强大、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和建立起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看《亚历山大铜像》,让学生去感悟铜像本身的象征意义,以加深学生的

【K12学习】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10课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10课知识点整理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907年,唐朝为藩镇所灭。 一、辽宋西夏的并立 契丹的兴起 契丹的生活习俗:居住在辽河上游一带,过游牧为主逐渐有了农耕生活。 契丹国的建立: 北宋的建立 北宋的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 北宋与契丹:①北宋北伐:为了夺回被辽占领的地区,遭到失败,转而采取“守内虚外”的消极防御政策。 ②契丹南侵:1004年,辽军大举攻宋,到达澶州,东京受到威胁,宰相寇准主战,宋真宗亲临督战,辽军进攻受挫。1005年,双方订立盟约,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双方和平往来长达100多年。 澶渊之盟的内容:①双方撤军,各守疆界;②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 对澶渊之盟的评价:对北宋来说这是一个屈辱性的和议,它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是这毕竟是宋辽实力均衡的产物,双方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

和文化呈现出繁荣的局面。 北宋与西夏的和战 宋与西夏的和议:①西夏向宋称臣;②宋给西夏岁币; ③双方在边界进行贸易。 二、碰撞中的融合 奖励垦荒,学会农耕仿效中原王朝建立政治制度西夏还模仿汉字结构;创造西夏文字,翻译、印刷大量中原典籍和佛经;用汉字铸造钱币 政权建立民族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辽 契丹916年辽太祖阿保机上京 北宋汉族960年宋太祖赵匡胤汴京、东京 西夏 党项11世纪前期李元昊兴庆 金女真12世纪初期金太祖阿骨打会宁,后迁到中都 南宋汉族1127年宋高宗赵构临安 辽太宗推行“以汉制待汉人”,保护发展先进中原文明的政策。 榷场:我国古代由国家为征税而设立的边境贸易场所。 第11课宋金南北对峙 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政权,定都会宁。 南宋建立:1127年,赵构在南京称帝,后定都临安。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精美教案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教材分析: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可以认识到古代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在文学、雕塑、建筑、哲学、法学、历法等方面的突出成就。这些都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物质财富,我们要好好的加以保护。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荷马史诗》是世界文学宝库的瑰宝; 2、知道古希腊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典型代表; 3、了解这一时期的哲学代表人物; 4、知道法学是罗马人最伟大成就之一 【过程与方法】

1、学会根据课文内容制作表格,归纳希腊古典文化的主要成果; 2、通过学习古希腊史学家和史书,了解历史、历史学、史料的基本内涵。 【情感态度价值观】 欣赏希腊优秀的文明成果,感受古希腊文明的魅力,体会人类文明的丰富多样性,继承古希腊人求知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古希腊史诗、建筑、哲学、成就及其反映的时代背景 【教学难点】 理解分析希腊古典文化所折射的人文精神。 教学准备: 1、电脑、投影仪; 2、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3、相关的音像制品及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08年3月24日,北京奥运会圣火取火仪式在希腊奥林匹亚举行。询问学生对奥运会起源的了解,引出古希腊人对世界文化艺术做出的巨大的贡献。 关于古奥运会起源流传最广的是佩洛普斯娶亲的故事。古希腊共和国伊利斯国王为了给自己的女儿挑选一个文武双全的驸马,提出应选者必须和自己比赛战车。比赛中,先后有13个青年丧生于国王的长矛之下,而第14个青年正是宙斯的孙子和公主的心上人佩洛普斯。在爱情的鼓舞下,他勇敢地接受了国王的挑战,终于以智取胜。为了庆贺这一胜利,佩洛普斯与公主在奥林匹亚的宙斯庙前举行盛大的婚礼,会上安排了战车、角斗等项比赛,这就是最初的古奥运会,佩洛普斯成了古奥运会传说中的创始人。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设计意图】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发展的具体表现; 2.知道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况,理解我国古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3.认识宋代的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 2.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 2.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两宋商业繁荣的表现。 二、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我国江南地区山美、水美、人更美,不仅如此,如今的江南地区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其实,在我国古代,北方的经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是领先南方的,直至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才最后完成。今天我们就来对这一过程进行详细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农业的发展 1.学生回答:由表格可以看出,北宋时期,人口分布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案提示:南方人口超过北方。 2.学生分组讨论: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提示:从唐朝中晚期到两宋时期,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 3.学生抢答: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答案提示:(1)粮食:①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②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常)熟,天下足”的谚语。(2)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目标导学二:手工业的兴盛 1.图片展示。

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练习题(含答案)

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古代日本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大和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后来改称为( ) A.皇帝 B.哈里发 C.天皇 D.总统 2、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外学习的国家。公元646年,日本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这一次日本学习的对象是() A.阿拉伯帝国 B.唐朝 C.法兰克王国 D.拜占庭帝国 3.《全球通史》中提到:“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这里的“作用更为重大”指的是( ) ①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②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度③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④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第二年,他发 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其内容之一是() A.实行贵族世袭制 B.把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C.分封贵族为诸侯 D.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 5.大化改新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 改革派势力强大 B. 孝德天皇的英勇果断 C. 掌权的大贵族已不得人心 D. 奴隶制已不适应当时日本社会发展的需要 6.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是要建立()A.贵族世袭制度 B.城市自治机构 C.中央集权国家 D.政教合一国家 7.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 ) A.大和统一日本 B.武士集团的形成 C.大化改新 D.明治维新 8. 日本幕府政治又叫“武家政治”,其开始于哪一事件?( ) A. 镰仓幕府的建立 B. 室町幕府的建立 C. 江户幕府的建立 D. 明智幕府的建立 9.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 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 ) A.杀手 B.铁血战士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优秀教案

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古希腊史诗、建筑、哲学等成就及其反映的时代背景 教学难点:理解分析希腊古典文化所折射的人文精神。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假如你是旅行社的一名业务人员,要向客户宣传希腊、罗马的旅游景点,你会选择哪些地方?又将如何描述?你还会介绍哪些相关的内容?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文学和雕塑 1.学生自学: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种类及其代表成就。 2.教师讲述:希腊神话是欧洲最早的民间口头创作。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神的故事涉及宇宙和人类的起源、神的产生及其谱系等内容。希腊神话影响广泛,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 3.教师提问:如何理解“神人同形同性”? 提示:神和人一样,既有人的体态美,也有人的七情六欲,参与人的活动。神与人的区别仅仅在于前者永生,后者生命有限。英雄传说起源于对祖先的崇拜,这类传说中的主人公大都是神与人的后代,即半人半神的英雄。他们体力过人、英勇非凡,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豪迈气概和顽强意志,成为古代人民集体力量和智慧的化身。 4.教师指导:指导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希腊神话故事,课堂上交流分享,加深对希腊文学的理解。

提示:例:《荷马史诗》由两部分组成:《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伊利亚特》主要叙述的是特洛伊战争里木马计的故事,表现了古代英雄的事迹。《奥德赛》是描写远征特洛伊的将领奥德修斯在回国的路上历经艰险,因得罪了海神,在海上十年漂泊的奇遇。 5.教师讲述:古希腊雕塑艺术的代表作品之一是《掷铁饼者》。这件作品取材于希腊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刻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铁饼摆到最高点,即将抛出的一瞬间的画面,有着强烈的“引而不发”的吸引力。虽然是一件静止的雕塑,但艺术家把握住了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关键环节,达到了使观众心理上获得“运动感”的效果,成为后世艺术创作的典范,也是研究古希腊雕刻的重要资料。 6.问题思考:你认为古希腊的文学和雕塑作品对人物的塑造有什么共性? 提示:都展现了人的力量、人的伟大,表达了对英雄的赞美。古希腊文化里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成为后来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 目标导学二:建筑艺术 1.教师提问:古希腊建筑有什么特点? 提示: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多柱式是古希腊建筑的典型风格。 神庙是古希腊人在大约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2世纪之间的建造,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雅典的帕特农神庙,这是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供奉的是女神雅典娜。当时,众多神庙遍布古希腊全境,反映了古希腊人虔诚的宗教信仰。 2.教师提问:有一句古谚说:如果一个人到了罗马而不去看看万神殿,那么,他来的时候是头蠢驴,去的时候还是头蠢驴。这句话反映了什么? 提示:反映的是古罗马建筑艺术的辉煌成就。 3.教师提问:古罗马的代表性建筑都有哪些?古罗马的建筑和古希腊建筑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呢? 提示:大竞技场、引水道工程、万神庙、凯旋门、方尖碑等。 特点:吸收了希腊建筑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 目标导学三:哲学和法学 1.教师讲述:哲学的本义是“爱好智慧之学”,它在古希腊被视作知识的汇总。现代人认为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规律的学问。 2.教师提问: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都有哪些?他们都有什么主张或成就呢? 提示: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 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苏格拉底主张有系统的问答和人应该“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创立了逻辑学,并奠定了动物学的基础。 3.教师讲述:亚里士多德跟着柏拉图学习哲学二十年,有着深厚的师生之情,但他和坚持唯心主义理论的柏拉图不同,他的理论里包含着唯物主义的因素,勇敢的追求真理,并不盲目崇拜学术权威。于是,有些人就指责他背叛了老师,亚里士多德对此回敬了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4.教师小结:从以上所学可知,希腊哲学之所以成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原因在于古希腊哲学家从对神的关注转向对人本身的研究,从对自然界的探讨转向对人类社会的思考,开启了西方人文主义的精神之旅。 5.教师提问:古代罗马在文学、哲学上的成就很平庸,但在法学上却是出类拔萃的。《罗马法》是罗马人留给后人的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它不是一部法律,而是一套法律体系。回顾所学,梳理罗马法的发展脉络。 提示: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诞生,开启罗马法制建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