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意拳训练原则

意拳训练原则

意拳训练原则


意拳训练的原则无非“舒适得力”而已。这是一切训练方法的纲,是原则,是大方向,其他都是目。我们的训练违背了这个原则、偏离了这个方向肯定会犯错误。某些人对这个原则有这样那样的议论,其实都是一个认识方法的问题。就象王永祥老师常说的那样:练意拳的人首先要接受意拳的哲学思想。这个思想说白了就是对立统一,就是矛盾论。意拳的一切运动都是在矛盾中产生的,都是在矛盾中完成的。对待“舒适得力”这个原则必须完整地、统一地理解、认识,如果静止地、割裂地看待这个问题,那么我们的练习将失去明确地指导,而妨碍我们的进步。
对于“舒适得力”的正面阐述,在王芗斋先生和姚宗勋先生的拳论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健身与技击都是从这四个字中出来的。能“舒适”但不“得力”,修为不高;似乎能“得力”但不“舒适”,必是下乘。这正是中国武术的优点所在:任你七老八十、重病缠身,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能练,而且能练好。

下面谈几个与之相关的似是而非的问题:

1.“站舒服桩不能出功夫”。

首先不明白“舒服桩”为何物?这里的“功夫”又是何意?强猜之,“舒服桩”说的是没有这儿撑着、那儿抱着、还有哪儿托着,而是简简单单摆个姿势、松静祥和地往那里一站吧?“功夫”说的是拳术所需要的各种力量吧?如果所猜不错,这个问题就有些好笑了。首先,这种观点认为站桩——甚至是健身桩就是意拳训练的一切内容;其次,混淆了意拳训练的阶段性。有这两点,其实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意拳训练的科学性,就是说“舒适就不能得力”。

意拳训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不注重这一招那一式,注重的是拳学的原则原理。落实到每一个练习者的身上各有不同,不要求整齐划一。就像中医看病要“望、闻、问、切”一样,好的意拳老师对学生也要“察颜观色”乃至伸手试劲,根据每一个学生不同的情况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相信每一个跟老师学过拳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就说站桩,跟老师学过拳的朋友都见过,在训练场上大家的站桩姿态那真是千姿百态、不一而足,但都是老师摆的,你不这么练老师肯定不高兴。而且对所有的初学者,包括学习过其他门派很多年而初习意拳的,统统要求站“舒服桩”——就是简简单单摆个姿势、松静祥和地往那里一站。只有舒适了,人的血脉才会流畅、神经才会敏感,只有这样才能卸掉身上的“僵劲”——就是常人所习惯的局部用力,特别是卸掉思想上的“僵劲”——就是增强神经对肢体的统帅能力。如果您一上来就这儿撑着、那儿抱着、

还有哪儿扥着,您还没有学会最基本的意力统一运动,就把自己五花大绑起来,万一把自己的心脏撑爆了,您负责么?这个火候必须由老师来掌握。学过的都知道,这个时间不会很长,反正老师第一天就教了我五分钟,就让我自己练了,第二天就加其他内容了。但这个“舒服桩”我每天必站,老师也每天必看,不断地调——调姿态、调意念,这是一个长期的功夫,不管你现在已经学发力了、还是学推手了,“舒服桩”——也就是健身桩是绝对不能丢的,这是最根本的东西。

另外,我也不知道这些看不起“舒服桩”的朋友们是怎么站这个“舒服桩”的?最基本的“头如线系”您做到了么?“如坐高凳”,您坐下去了么?反正我见过几位朋友的“舒服桩”,不知是师傅把关不严还是没有师傅教,真是“惨不忍睹”——下巴仰着、腰椎折着...真是不如不站,这样的“舒服”不过是自以为是的“舒服”吧?!“舒适得力”讲的就是健身与技击的统一,意拳的任何功夫、任何练习内容莫不如此。最基本的要求都是一样的。站桩可以健身,试力、走步就不能健身了?技击对身形有要求,健身对身形就没有要求了?这些都是统一的,割裂了就不是意拳了。

2.“要吃大苦,要浑身酸痛”

这话说得也是似是而非,看着挺对,但没有说到点子上。

练功夫,自然要下功夫,不吃苦还行?!我以前和一位王先生的学生一起练拳——其实是请人家边练边指导我,没吃没喝的,溜溜练一整天,到后来那滋味确实不好受,怎么办?忍着呗!后来天也晚了,我打声招呼就先走了。过了几天,他老兄看见我,问道:“那天你什么时候走的?我练完了抬头一看怎么满天都是星星了?怎么周围一个人都没了?”嘿!非得对周围不知不觉,象入魔了似的——这么着才能出功夫呀。浑身酸痛也是自然,练拳浑身酸痛,爬山、跑步就不浑身酸痛了?是运动都这样。

但是这些都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没有说出来,就是吃苦也好,浑身酸痛也罢,都不能违背生理卫生,也就是虽然筋骨肌肉酸痛难忍,但心跳、呼吸并不失常,甚至更加平稳,只有这样才算对路子,才算是恰当的运动。如果抱着恨病吃药的心态去锻炼,认为越累越好、越痛越好,使得心跳、呼吸失衡,久而久之,这种损伤那是很难恢复的,那是要吃大亏的。从学理上讲,这种认识其实就是认为“得力就不可能舒适”,这真是与意拳的训练原则背道而驰。如果练完了神清气爽那还好说,要是脸色越练越黄,那可要当心了。学拳是为了养生不是为了戕生,学者不可不察。

3.“意拳不是站桩加

意念,要有筋骨训练。

我实在不知道说这话的先生到底练的是什么?意拳当然不是站桩加意念,当然要有筋骨训练。哪个拳没有筋骨训练呢?不训练筋骨还叫拳么?还算体育运动么?我看这个话不但说了等于没说,而且还有副作用,因为这句话还把意拳的特色给抹了。意念诱导、神经支配、统一气力、统一动作,这是意拳的心法所在,没有了这套东西,那和体操还有什么区别?当然,意念诱导必须落到实处,要借假成真。使得身心能够一致地运动。不能够借假成真的意念活动那肯定是胡思乱想。如果这位先生是为了强调身形间架的作用,那我还是赞成的。可惜这句话没有说明白。

总而言之,“舒适得力”是一个首要的训练原则,它要普遍地、长期地指导着我们的训练。

下面我斗胆注释一下姚承光先生的《意拳养生桩入门》一文,括号内是我的文字:

意拳养生桩入门----姚承光

意拳的养生桩,是意拳最基础的入门桩法。

(养生离不开,技击也是从中而来。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意拳”实际上是只有一桩一劲,无非在不同的阶段老师给加的东西不同而已,其实完全可以把所有的东西都搁到一个桩中。学好了一个别的就会触类旁通。)

意拳首要强调的是精神假借,意念诱导,运用良好的意念活动,使人体大脑的中枢神经得到了休息和调整,同时促进了血液循环,中枢神经得到休息调整后,调节皮质下中枢的功能就越强。血液循环的加强能使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功能就更旺盛,(这就是养生桩可以养生的原因)

实际上,养生桩就是精神和肌肉、肢体同时锻炼的一种医疗体育,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并给学习意拳技击功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必须是精神与肢体的同时运动,不然就是妄想、妄动)

一、意拳养生桩法——撑抱桩

双足平行分开与肩同宽,足心微涵虚,足趾似有微微扒地之意,自身自然直立,不偏不倚,头顶上似有小线上提,头似顶非顶虚领挺拔(头顶悬很重要,大多数人都有扬下巴的毛病), 膝关节微曲似有上提之意,脊柱自然竖直。肩要自然舒展,不可耸肩,臀部似坐一高凳(一定要坐下去。坐不下去,腰部就容易前挺。长期下来会伤腰,而且不利于力量的传导。)

意念假借后脑部、后颈部、背部、腰部、大腿、小腿后部似微*身后的大树或墙上,似*非*。(最好一上来不要这么做,掌握不好容易导致重心后移。)

身体站好后,将双手慢慢抬起平步撑抱桩至胸前呈抱球状,肩要放松,腋下涵虚,时与手掌呈45°角。双手距胸部尺许略远,掌心向内,五指相对,双手五指之间距离为二至三拳。双手五指微张,意有五指缝中各夹一棉球

之意,不可用力分开,自然微张即可。(这些都是细枝末节,可以不必面面俱到。其实只要外形大致对了,意念活动调配得当,很快就会感到双手发热、发胀,手指自然就撑开了。)

双手双臂抬起时意念假借怀中似抱一纸球或气球之感,球与胸部、腹部、手臂、手心、手指内侧,似有轻轻的接触,用力抱球要瘪,无心抱球要落,总之意念中的要求则是似有非有,要有不被微风吹走之意。(总是在矛盾状态中。抱是矛盾的主动面,撑是矛盾的被动面,抱住了自然也就撑住了。)

双手双臂抬起时,意念假借腋下及双臂双手下侧似搭放在桌面上或抬起搭放在水中漂浮的球上,尽量运用意念假借,使双臂放松,松到仅能维持手臂重量即可。

练功时,面部表情要似笑非笑,两唇稍露缝隙,颈部肌肉放松,双目前视微向上方,不要仰头或低头,练功时也可闭眼去练,要呼吸自然。周身放松,忌用拙力,只要能使身体自然直立,手臂抬起的姿式正确,即为达到站桩中松的要求。

以上所谈的是站桩时对姿式动作的意念要求,不可刻意一味追求姿式上的意念,而要将自己置身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意境。(意拳是大写意,注重精神意感,不要被细枝末节所拘束。先从大的感觉找起,再逐步细化。总想着我这里做得对不对?那里做得对不对?自己和自己较劲,那是练不好的。)

二、意念的运用

①假借自身站在温暖的泉水中,温暖的泉水浸泡全身肌体有温暖入微的舒适之感。这时要着意体会身体的腿部、腹部、胸部、头部正面似有水催动身体的微微阻力和水与身体微微的摩擦之感。这时身体自然的有微微后*之动,就在身体向后微*运动时,要同时体会到身体的后部仿佛有水微微的阻挡,双脚的五趾同时微微扒地,一微*即止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反之,水从后面缓缓催来,催动身体向前身体的正面仿佛有水微微的阻挡,总之要着意体会水推动身体时从前到后、从上到下时的阻力感。练习时,只可用意,自然一些,去体味水推动身体的感觉,不可用力去强求。(这既是养生法,也是技击法。)

②假借自身站在世外桃源中,苍松翠柏,鲜花盛开,远处高山流水,近处鸟语花香,空气新鲜,微风拂面,毛发衣服飘飘然,悦耳的歌声随风飘荡而来,心情愉快,仿佛身临其境中般的轻松舒适。

③假借自身站在轮船甲板上,大船乘风破浪向前行进,和煦的阳光洒在身上,海风轻轻吹动我们的毛发和衣裳,海鸥在船的上空飞翔和鸣叫,仿佛似能听见海浪轻轻拍打船边,自身仿佛与船体在水中上下沉浮,随波逐流,和风日丽,胸臆大开。以上所举之例都是意拳养生桩练习时的意念活动,意念活动可以多种多样,只要是有益身心健康的意念活动

都可以去想,不可拘泥和执着,要顺其自然。(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拘泥与执著。关键在于调配。为什么要老师看着练?不是老师有什么秘方,而是要老师看着火候,随时进行调整。)

意拳养生桩的练习,与所谓气功的气沉丹田、大小周天,完全有着本质的不同。

再说几句题外话:

1.和别人交流应注意些什么?

为什么提这个话题?就是要学习者摆正心态。学拳学的是原则原理,不是一招一式,更没有什么屠龙术。大道至简,凡是搞得神秘兮兮的东西,我劝朋友们还是离远点。其中应该特别注意的一条就是:不要乱打听别人的练功感受。这是一条老规矩了,各门各派都有。我见过的老师对凡是喜欢乱打听别人练功感受的学生一律大声呵斥,予以制止。为什么呢?因为感受是*不住的。同一个人今天是这种感受,明天又会是另外一种感受。学习的内容不同,感受也会不同。一个练习者如果总想着为什么别人有这种感受,我怎么没有呀?为什么老师要别人那么练,却要我这么练呀?等等,这样就不能够很好地配合老师的教学,分散了注意力,最后吃亏的是学生自己。当然,也有一些感受是共通的,但知道不知道都无所谓。比如,站桩到了一定的阶段就特别想动,这是好现象;又比如练拳到了一定时间就会有一种打架的冲动,这不仅仅是学者的修养问题,也是长期心理训练的一种反映,我就是让姚承荣老师摔了个跟头后才败掉了这把心火。

2.文字的缺陷

在论坛上交往,就是文字往来。因为现代科学还没有对意拳等运动作过科学的、全面的、深入的分析,所以大家交流起来只能使用日常的生活语言,而没有象数、理、化那样有一套精确的表示系统。因此词不达意和望文生义是普遍存在的。所以我个人认为通过文字交流拳术的意义和作用是十分有限的,想通过书本或者网络来学习拳术实在是勉为其难。找个老师练,比在网络上问这问那,不但效率高,而且效果也好多了。

3.意拳是谁的?

意拳不是王芗斋先生个人的,也不是什么“姚家的”、“韩家的”,更没有什么“姚宗勋先生的‘意拳’”和“王选杰先生的‘大成拳’”之分。意拳只有一个,您练成了就是您的;您练不成,就永远是别人的。

站桩是通过“动静合一”的方式来形成条件反射的最简捷的途径。

站桩所选择的姿势都是在拳术运动中最常用、最有用的动作,进行固化、强化训练,使人对该动作的完成可以迅速地达到泛化、分化,以至自动化。不能够形成自动化的动作是毫无疑义的动作,因为战斗中不容思忖,思忖者寸步难行。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大家都知道双手

要“远不逾尺,近不粘身。”可是在猛烈的、残酷的、通常又是短暂的——胜负乃至生死仅在霎那间就可判定的战斗中,在巨大的生理、心理压力下,您能够保证自己的双手总是在这个合适的位置上么?这非要形成自动化不可,就像吃饭一样,饭到嘴边,不用想怎样张口、怎样咀嚼,一口下去就行了。

为什么要采取“动静合一”的方式?因为只有动——比如不站桩而只做单操,不是不可以形成条件反射,所谓“拳打千遍,其义自现。”但因为这样容易使人把注意力集中到对具体动作的完成上,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人的思维活动——对自身快速地的观察、体验与修正,而妨碍了条件反射活动的迅速形成。如果只有静,虽然思维内敛——对自身的体察敏感、迅速,但毕竟不符合拳术的要求。当然为了因病设式或某种特殊目的而产生的卧式、坐式桩法又另当别论。站桩正是动静结合的最佳契合点。

总之,站桩的形式是“动静合一”,站桩的目的是迅速地形成条件反射。

另外,我觉得桩架无论怎么摆,基本点无非是要求内三合与外三合而已。从这个方面讲各门各派虽各有巧妙不同,但目标大体一致,看人站得好不好无非看这几合到底合上没有。当然,为了练出浑圆力,光三合还远远不够,最终要通过无处不争达到无处不合,而且静态下要合,动态下也要合。

再比如,为什么要抱着个气球?还不是为了加强双手、双臂以及胸部、腹部之间彼此的联系么?这种联系越多,身体就越完整。为什么对这个气球要抱一下、松一下?是因为我们需要的这种联系不是静态的,而一定要是动态的。意拳的一切训练都围绕着浑圆力,没有多余的东西,如果有那必是伪造的。从养生开始,就与最后的实战相符合、相统一。在激烈的实战中,在不断变换着位置、体态的状况下,必须要有连续发力的能力才能够与对手周旋,就是要一发即止、一止再发,无有穷尽。所以从最初的训练开始就要在思想上、肢体上一松一紧,松松紧紧,无有穷尽,并不断地扩展这个松松紧紧的范围,达到“一枝动,百枝摇。”身体越完整、松紧转换频率越高力量就越强大。简单说:只有具备了动态下、活步中连续发力的本领才算具备了进行实战的最基本保证,才算为自己练习意拳淘进了第一桶金。

练拳别的可以稍差一些,但必须要有打击力,特别是连续的打击力,这是本钱。只要掌握了这个本领,虽然可能在步法、控制能力、时机掌握等方面差一点,但别人就不敢小看。管他什么高手、名人,只要挨上了,就够他喝一壶。任何人在都会有所忌惮。当然,不是说就一定能赢

。就好比打仗,光有武器未必打胜仗,但没有武器又怎样打仗呢?力量,就是最根本的武器。

老规矩讲:不要乱打听别人的练功感受。我认为更不要道听途说拳家们的只言片语。

学拳学的是拳学的原则原理,不是这一招那一式,更不是什么屠龙术。对拳学的原则原理要进行完整、准确地钻研,这样才有前进的希望。如果把前进的希望寄托在什么“真传一句话”的所谓武林秘籍上,这样不但未必会前进,还很有可能会绕大弯子。因为每个人——包括名家大师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针对着不同的事情,说给不同的人听。如果把这些只言片语绝对化,认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条,那么很容易失之毫厘而谬之千里,是一种典型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学习方法。

举个例子:有朋友得到了一句“把架子放大点做”的语录,就认为放大就好,而不管自己的架子是否中和,是否有利于全面的体认。他们是否知道还可以“把架子放小点做”呢?记得我练三体步试力的时候,脚与地面的粘连感掌握不好,老师就说:“把前脚收回去点,把架子放小点做。”这样我就很快找到了感觉,到一定程度后再恢复原位。所以说“把架子放大点做”还是“把架子放小点做”,这都是形式,形式都要为内容——进行全面的体认而服务。练拳要老师看着,不是老师有什么秘方,而是要老师对学生不断地从训练形式和训练内容上进行调配。这个调配的原则才是我们所需要去观察、学习的东西。

意拳从创立之初就反对形形色色的教条主义和形而上学,我们结合自己的体认来学习前辈们的立场、观点、方法才是正路。现在有一些“拳学语录”,看看不妨,但要全面分析。如果分析能力不够,还是不看为妙。

什么“入门先站三年桩”,我看是武侠小说和武林神话看多了吧?让人先站三年桩,那是有些老师逗傻小子玩,傻小子还当真了?我第一天学站桩,第二天学前后试力,第三天学左右试力...不到月底就开始玩儿推手了。闹得我心里直打鼓:"*,这么快,玩死我呀?!"玩儿了几回推手之后,老师又教我站桩,但这回和以前的东西不一样了,加了新内容。只给讲了一次,第二天又教试力,和以前的东西也不一样了,也加了新内容...我的心理压力那个大呀!老师给讲的内容得赶紧学会,否则老师再讲新东西就跟不上了。要是做不上来,一次、两次老师不理睬,三次、四次还不行,就挨白眼吧!其实这就是崔先生所总结的“螺旋宝塔”式的教学方法。

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学习方法?还是那句老话:学习意拳就要学习拳学的原则原理,不是这一招、那一

式,更没有什么屠龙术。这句话从字面意思上很容易理解,是一句把大家的耳朵都磨出茧子来的老生常谈了。可是在实际行动中我们都这样做了么?意拳训练的一切内容都围绕着浑圆力,没有多余的东西,如果有那一定是伪造的。现在伪造意拳乃至伪造中国武术的家伙们可是人丁兴旺,学者不可不辨。

一说意拳就想到站桩,因为意拳把站桩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求取浑圆力的最为重要的方法。那么好了,咱的这个桩到底站得对不对呢?这可不是自我感觉良好就行了的。检验的办法很简单,去做做试力呗。试力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把站桩放大,这一放大,那就什么都清楚了。站桩的时候,哥儿几个一个个道貌岸然的样子,好像都是那么回事了,其实东西到底上没上身,天晓得?!什么这要求、那意念的,放大来做,在运动中求取,还都有么?要是没了,对不起,咱的那个桩有毛病,改吧。是不是改好了?再试试力,如此往复。单人试力看着不错了,什么这要求、那意念的,在双人试力中,在对抗中来求取,还都有么?什么“撑三抱七”,要是一推就瘪,对不起,那个桩还是有毛病,改吧。特别是在对抗中挨上对手的几记重拳,被打个眼冒金星、鼻血横流,这就是最好的教育,不用老师苦口婆心地给我讲什么,自己个儿就知道哪儿错了,下功夫去改了。

所以说站桩是意拳训练的首要的和基础的内容,但她不是屠龙术,只站桩就能得到浑圆力了?别说站三年桩,就是站一百年,也不能得到浑圆力。光*站桩不行,光*试力也不行,光*走步、发力、推手、散手,都不行。浑圆力是凑出来的,也可以说是不断修正出来的。笼统地说浑圆力的求取就是三个步骤:蓄力、试力和发力。细分的话何止“七妙法门”,“七十妙”、“七百妙”都有。浑圆力的求取是长期综合训练的结果。这个过程不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至少对我来讲是这样的:改变自身的习惯用力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把抽象的理念落实的身体上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当然推手、散手时的失败也不会好受。

意拳训练就是这样的一个不断循环、不断反馈、不断提高的过程,这完全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方法,“螺旋宝塔”式的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就在这里。

当然,中国是一个造神的国家,“科学”这东西在中国算个什么玩意。政府一提起发展科学来,就高喊要在多少年内取得诺贝尔奖,这样他们面子上有光呀。而多少儿童失学、多少大学生拥挤在没有空调的上下铺的宿舍中,对他们来讲是无足挂齿的。武术界也一样,漫

无边际的佚文轶事总比老老实实地科学训练更有市场。看到某个网站上议论站马步桩的佚文,正好我的肚子里也还有一个:有一个哥们向一位老师学习马步桩,老师说:“能吃苦么?”学生说:“能!”好么,老师给学生调好桩,然后把学生的上半身绑在一棵大树上,腿上给压了200斤重的沙袋。然后老师就睡觉去了。当晚,就听见学生在树底下惨叫了一夜。这样练了俩月,老师带学生去参加聚会。几位老先生和这个学生“摸了摸劲”,大为赞叹,异口同声地说:“小老弟,你的桩功怎么也得有十几年了吧?”呵呵...再说一个我亲眼所见的轶事:我在某位先生那里学拳的时候,有一位戏校的哥们,祖传的童子功,在桌子底下钻进钻出,桌子面儿、桌子腿儿根本沾不到衣服上。他老弟时不时地给哥儿几个表演一把,兄弟们都大声叫好,“低进低出,来无影、去如风”,这岂不是最高妙之武功么?!他老弟满心想得到先生的夸奖,没想到先生淡淡地说:“你功夫是有,可这不是武功。就这样往我裆里钻,俩字儿:‘找死!’”。先生说完,哥儿几个都晕了。呵呵...时光流逝,现在哥儿几个摸到点门道,都明白:先生说的那可是千真万确。

我知道我说的有些话是最好在下面说,放到论坛上容易招人不待见。可我这副脾性,改也难。如果得罪了那一位,我先给他鞠个躬,道个歉。得罪!得罪!罪过!罪过!就当我什么都没说,行了吧?反正想得到点儿东西不容易呀,悠着点儿,祝愿一路顺风!

要死站桩,不要站死桩。这是至理名言!

越想着怎么放松,越放松不了;越想着怎样入静,越无法入静。这是一个辩证的问题。

要把注意力集中到精神假借上去,体会自身与自身、自身与外界的联系上。

不要站死桩就是这个意思。你精神愉快了,身体舒展了,自然就觉得站桩有意思了,就不愿意放下了。
关键要自然而然,不能够认为造作。

最简单的例子:站桩要求呼吸自然,什么是自然?就是根本不管它。你虽然不管它,但它自己会变得匀细深长。如果你故意要控制自己的呼吸,要怎样怎样,它反而会不能够达到要求。

做精神假借也是如此。什么抱球啦、坐凳啦,这些是局部的要求。站桩时总想着我这个球抱得对么?我那个坐凳符合要求么?自己和自己较劲,那绝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不是说那些要求不需要,而是不要一味追求,要在自然中逐步形成。

你会游泳么?如果会,就想着自己站立在水中,水从四面八方轻轻推动自己的身体,自己随波荡漾但又不失平衡。你爬过山么?如果是,就想着自己站在高山之巅,风从四面八方轻轻

吹拂过自己的身体,自己好像要随着风微微起舞但又要保持平衡,不能被风从山上吹下去。诸如此类,总之首先要精神得到解放。身体有了舒适感之后,就要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个感觉上去。这样,没有追求放松,已经得到放松;没有追求入静,其实已然入静。为什么站得久了,可以一次站一两个小时,就是因为这种舒适感太美妙了,不愿意放下。而精神、肢体在这种舒适中自然而然地得到了锻炼。

需要注意的是:戏水、拉丝等活动,都是在身体保持不动的情况下去完成、去体会,不要在外形上显露出来。如果露出形迹的大动,那就不是站桩了。

站桩不是摆个姿势在那里耗时间,要“摸劲”,当然在初期体会的都是轻松自然的感受。如果认为摆了个姿势在那里耗时间就算站桩,老天爷就会给你送大礼,那就想错了。站桩要有内涵,没有内涵的桩,每天站二十四小时,也收获不大。

一句话:站活桩。

第一, 我不是明师,写点东西仅作抛砖引玉,希望得到指正。

第二, 浑圆力的求取是长期地、综合地、艰苦地、困难地训练的结果,有志于从事拳术事业的朋友请记住这几个副词。所谓长期的,就是说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耐心与毅力。所谓综合的,就是说不是仅仅依*哪一个桩、哪一种方法就可以获得。否则还要搞什么“七妙法门”,就叫站桩功不就完了?意拳的每一种训练方法都是围绕着浑圆力的求取,都要进行反复地训练。这其中看重的是拳术的原则原理,没有屠龙术。如果指望依*所谓“真传一句话”式的“武林秘籍”就可以练成浑圆力,那么与意拳学术的指导思想和科学态度无异于南辕北辙,正所谓:“抱石卵而盼司晨。”所谓艰苦的,就是必须要付出含水有些时候是血水。所谓困难的,就是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成功,就像大家都喜欢踢足球,可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职业运动员。足球中就算参加专业训练,成为职业运动员的比例仅为十六分之一。意拳的比例是多少?我没有看到过统计,我想也不会太高。作为像我这样的一般人,玩玩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太较真。能够养生,能够自保,也不错了。其实,自卫也简单,谁能碰到几个会“浑圆力”的流氓呢?“夫战,勇气也。”关键是不能怕死!只要身体素质还可以,加上“一人拚命,十人难当”的勇气,下手狠一点,问题不大。

第三,什么叫“浑圆力”?老先生们以及象“意中人”老师等精英们都对这个名词作过很好、很周密的解释。我画蛇添足,再谈一点个人的看法。“浑圆力”不是王老发明的,也不是意拳所独有,而是古已有之,并且各门各派都有

,比如称之为“整劲”等等。中国拳术的先贤大德们,在千百年来通过无数次的流血和不流血的实践,逐步地、大体一致地认识到进行拳术实践究竟需要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对这个力量的基本要求是:

1.这个力量不能有绝对的方向。有方向的力量,必然要被人所乘。比如对手一个冲拳打来,稍微灵活一点的人是绝对不会和对手硬顶的,对手虽然前冲的力量可能很大,但仅仅是单一的力量,在上下、左右方向没有任何力量存在,只要上挑、下砸或左右拍击对方的手臂就可以破坏对方的进攻并进而破坏对方的平衡,造成人背我顺,转入优势。但如果对手的力量没有绝对的方向,却又到处都是方向,就像炮弹爆炸一样,四面八方无所不在,那么同样一个冲拳,不论上挑、下砸或左右拍击都没有办法破坏对方的进攻,都要受到力量的打击。从这个角度上讲浑圆力也叫做“爆炸力”。在这个力量面前,见招拆招是没有效果的,也是意拳不讲究套路、招法的原因之一。

2.这个力量猝然发生、戛然而止。这是先贤们在战斗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所谓:“猝然发生”就是准备时间很短。“兵贵神速”,绝对不能给对手留下充足的预警时间,要打得他晕头转向、手足无措。所谓:“戛然而止”就是力量的作用时间要短,这样首先不给对手留下所谓“听劲”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力量集中,不会形成一线平推而且便于不断地进行变化。所谓:“藏于九地之下,动于九天之上。”

3.这个力量能够连续发动。套用一句军事术语就是要进行“饱和攻击”。一击之后不管中与不中,必有第二击,第三击,要打得对手疲于招架、忙于应付,直至彻底解除对手的战斗力。英勇善战的拳家决不会孤注一掷,永远要有后手,才能“制敌而不制于敌。”


第四,怎样求取“浑圆力”?求取的方法各门各派的方法各有巧妙不同,当然很多已经失传。王老的重要贡献之一就在于他提出了一整套比较迅速地获得浑圆力的方法——最主要的就是进行“争力”训练。根据对浑圆力的要求,“争力”训练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1.不断加强自身与自身、自身与外界的联系。“争”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合”,通过“争”而产生“合”,“争”得越充分,“合”得的越彻底,只有“合”磁实了,浑圆力才有了产生的基础。大家都知道站桩时要“推树”、“拉树”、“挤树”、“合树”、“拔树”、“栽树”,但最常见的错误就是只有两个胳膊在那里“推、拉、挤、合、拔、栽”,而身体的其他部分没有参加做功,这就是因为身体没有“合”起来协同工作,还保留在“胳膊是胳膊

腿是腿”的原始状态,这样训练出来的力量大不了而且容易产生片面。这就首先要注意体内的争力活动。胳膊与胸部、腹部、腿等是否已经建立了联系?同样,身体的各个部位是否都与其它部位建立了联系?特别是头与两脚中心、颈部与手、两手之间的联系如何?总之,这种联系越多,身体才会完整,“推、拉、挤、合、拔、栽”才会有的放矢。具体的方法可以说各个老师根据各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都各有一套,由老师把着反复体会都会有所收获。

2.不断加强松紧转换训练。发力是否“脆”,条件之一就是松紧转换频率是否高。

3.多做试力,不断修正。“力由试而知。”站桩中的“推、拉、挤、合、拔、栽”到底做得对不对?是否真正落实到了身体上?这些都需要通过在定步试力、活步试力、腿试力、双人试力等中,在放大的、运动的、对抗的条件下反复地进行检验与修正。比如,在贻糖试力中,最常见的问题又是只有双手在那里前推后拉,又是“胳膊是胳膊腿是腿”的原始状态,就需要重新建立身体各部之间的联系,有时就要回到站桩中去重新体会。站桩与试力是密不可分的,没有试力,浑圆力的求取也无从谈起。

第五,意拳是完整的综合训练体系,注重拳学的原则原理,要从整体上把握,不可片面。现在意拳成了“唐僧肉”,很多人都要咬上一口。有从名称上进行分割的,分成“意拳”和“大成拳”;有从姓氏上进行分割的,分成“姚家的”、“韩家的”;有从地域上进行分割的,分成“北京的”、“外地的”;有从时尚上进行分割的,分成“流行的”、“原汁原味的”,不一而足,我看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我最不理解的就是从训练内容上分,把站桩与试力分割开来。有朋友好像认为必须要站桩站到什么程度以后才可以试力,我对此不敢苟同。站桩没有够的时候!哪天死了,哪天就可以不站了。那就只站桩,别的就甭练了?我看这是把站桩绝对化、教条化了。站桩就是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迅速形成条件反射以培养动力定型,是意拳的基础这没错。但站桩站得对不对?需要反馈、需要修正,否则岂不是盲人摸象了么?!要求取浑圆力,必须大量地进行站桩和试力,不长的时间以后,还要进行大量的实作。认为求得了“浑圆力”才可以试力,才可以“实作”,岂不是守株待兔的做法么?!而且也永远求不得“浑圆力”!没有“浑圆力”,不敢“实作”,因为害怕挨揍,可是不挨揍,又怎样求得“浑圆力”呢?莫说方位感、时机控制等等要通过实作来学习,就是站桩中的这要求、那要求是否真的达标了,在实作中才会真

正地明白。

呵呵,这个论坛真的很有意思.既有像"雁"兄弟所说的"不为拳术,只为找碴"的主儿,也有像您这样认真的人.(也不知道"雁"兄弟现在干什么呢?祝他一切都好!)"雁"兄弟对我的劝谕我是一直没有忘记的,不过还是没有忍住,对"不为拳术,只为找碴"的主儿还是发过几个帖子跟他们逗逗闷子.比如对"李自*"、对“童旭东”周围的一帮混混和“意无意”、“wudao”等下三滥。呵呵...我保证今后不会再有了,因为不仅自降我的身份——我抬起脚底板来也比他们的脸面干净些,也更辜负了"雁"兄弟对我的一番美意。

好了,言归正转。先问您个问题:您练过意拳么?是仅仅听说过知道一个大概还是参加过系统的训练?从您的发言中我推测您应该没有系统地了解过意拳。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个人觉得您对意拳推手的理解就不够全面。什么是意拳推手?意拳推手是为了什么?这两个问题展开说就太大了,而且在姚先生的书里面和其他先贤大德的著作中已经作了很好很详细的说明,我再说什么也不过是画蛇添足。我只想针对您的问题做一点十分肤浅的解释。

您说:“有的人说好推手,推着推着就断手,打坏别人。”您认为这很不正常么?很不公平么?我也正是从您的这句话中推测您应该没有系统地了解过意拳。意拳训练的“七妙法门”一切立足于浑圆力的求取,立足于实战,绝没有其他多余的东西,如果有那一定是假的、一定是别有用心者的伪造。你会说了:意拳不是还有养生桩么?是的,意拳是有养生桩,但是平步站桩就只能是养生么?就不可以打人么?!同样,斜步站桩就只能技击,就不可以养生了么?!一门拳术如果不能达到健身、技击和理趣的统一,这门拳术就决谈不上“高妙”二字。对意拳如此,对其他拳术也是如此。

李仲轩老人讲:拳术有练法、打法、演法。我看李先生的拳术修养就谈不上“高妙”二字,因为练法、打法、演法不一致,它必然导致训练的散乱和应用的脱节,长此以往必会造成拳术要义的失真。李仲轩老人是前辈,是我必须尊敬的;李仲轩老人已经过世,也是值得我怀念的。我这样说不是因为李先生过世了,我就可以胆大妄为;更不是因为李先生说过王芗斋先生什么,我就在这里“报复”——李先生说过王芗斋先生什么对我来讲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我更知道我的这种看法会遭到一些朋友的非议和反对,但是拳术不仅仅是一门技艺,她还是一门学术,更是一种文化,我觉得在学术面前谈谈个人的看法应该是没犯王法吧?如果我的说法对李仲轩老人造成了伤害,我表示道歉!

只要我们能够明白意拳训练的“七

妙法门”都是立足于浑圆力的求取,立足于实战,那么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比如说打沙袋,决不是为了把沙袋打得东摇西晃闹着玩,更不是为了显示自己什么或是发泄自己什么,既然立足于实战,就必须明白:沙袋不是死的,相反它是一个有头有脸有胳膊有腿的大活人!必须时时刻刻保持警惕的思想、搏斗的态度、做好周密的防护、设想好如何进攻与退却才可以去打这个沙袋。当然,这个训练也是循序渐进的,不可以一上来就要求面面俱到。

同样,意拳推手也是如此。意拳推手,是一种训练的形式,是手段不是目的,笼统地说就是训练“点”上的变化,直白地讲就是“推人”。意拳推手决不是两只手或两个胳膊在那里揉搓、打圈,那是“跳交谊舞”,而根本不是武术了!什么“守中用中”等等,说到底就是保持自己的平衡并破坏对方的平衡,只要平衡被破坏了,那好了,摔你没商量!至于说“推着推着就断手”,这说起来就有些可笑了。为什么人家敢断手?还不是因为你要么瘪了、要么散了,总之是被控制了。在这时最经常的情况就是“脱点”。在意拳推手中,谁先“脱点”谁吃亏!这是意拳推手中的基本常识。只要你不“脱点”,人家倒是敢断手呀?让他断个看看!只要你先“脱点”了,那好了,揍你没商量!所以与其埋怨人家“推着推着就断手”,不如先问问自己为什么人家可以“推着推着就断手”?!同时需要明白,既然意拳推手就是“推人”,那么就决不是两只手或两条胳膊的运动,而是全身各部位的共同运动,是所谓:“手耍身子。”只会“推手”不会“推人”,那是根本不懂意拳推手的表现。我个人曾看见过某些人在练习“单推手”时,不推的那只手就随随便便地耷拉着,不对自己的身体作任何防护,这样做倒是温文尔雅,但这是在训练么?!他以为对方是“木头”么?!人家空出来的那只手为什么不可以随时袭击他呢?!如果您也认为对方空出来的那只手不可以袭击他,那么我将无话可说,因为这已经是完完全全地脱离了拳术,是在表演,是在做秀!这样推手练一辈子也没用,不客气地讲就是两个字:扯淡!重复一遍:全身各部位都要共同运动,共同参加战斗。当然,在开始的时候需要作一些限制,比如不可以出腿等等。您如果有机会可以到意拳训练场上去观摩一下,您就会看到推几下就放人、摔人的场面是多么的普遍!不如此,怎能达到意拳推手的目的和意义呢?!而且不仅意拳推手如此,太极拳的推手就不是如此了么?!太极拳推手中连推带摔,岂不也是家常便饭么?!

您又说:“在推手中夹

那么多脏手干什么?”这还是不理解意拳推手的目的和意义所造成的。什么叫做“脏手”?我不知道意拳推手中还有这种学问,我只知道“手不空回”却是必需的和必要的。简单地讲就是要不断地有各种各样的假动作、小动作来干扰对方、阻碍对方,不能够让对方顺顺当当、舒舒服服地做动作。如果说这就叫做“脏手”,那么各种体育比赛中无穷无尽的假动作、小动作岂不是“肮脏无比”了么?!至于您又说:“冯夏卓更不客气说:‘要打架就另找地方来一次较量。’”这个话就有些负气了,而且根据一般的经验来看,在推手中吃亏的一方在断手中也不容易占到便宜。尤为可贵的是姚承荣先生对待这种挑衅采取了“道歉”的宽容的态度,维护了意拳同仁的团结,其高风亮节值得我们这些晚辈好好学习!

至于说到那个“不开眼儿的房山县”的张某,我就实在无话可说了。让你体会一下,你连一点点自我保护的本能都没有,还摔断了手腕,就这种人还腆着脸去质疑人家的功夫,还腆着脸去要求人家赔偿,还敢张嘴要三万七,他也不害臊!他不是个混混是什么?!您如果要为这种流氓鸣不平,那咱们就没缘份了。这种人我提都不愿意提,对中意武馆的做法我就一个字:好!

当然了,您如果是探讨如何避免竞赛伤害的问题。那倒是一个好话题,可以好好谈谈。其实这对意拳来讲并不是个新鲜事了。听说当年姚先生和某人比武后,王芗斋先生就和姚先生专门讨论过这个问题。怎样能够放开手脚又能够尽量避免伤害,这一直是困扰武术界的一个难题。其实意拳在很早以前就引进了很多护具和教具,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历史发展到今天,这个矛盾就更加突出。这需要研究、需要资金、需要时间,需要国家的重视和扶持,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帮助,更需要同仁们的努力。

说来说去,您所提出的这些问题其实都是些“不成问题的问题”。之所以会有这些说法,是长期的训练与实战脱节所造成的。简单地讲就是对抗性训练不够,自己平时下大功夫训练出来的技能在对抗中不能够自如地运用出来,感到不舒服、不自在。这也是整个传统武术都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只要能够妥善地予以解决,以中华武术几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科学内涵,必可在世界武林重放异彩。

以上是我的一点点十分肤浅的看法,热烈期待并欢迎着您与其他朋友们的批评与指教,谢谢!当然,"不为拳术,只为找碴"的主儿还是免了吧。呵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