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华文化常识之文学典籍

中华文化常识之文学典籍

第十九 编文学典籍
诗歌的来历
诗歌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学发展史中,是产生最早的一种文学样式。在我国,几千年来,诗歌更一直是文学史的主流。
那么诗是怎样产生的呢?原来在文字没形成之前,我们的祖先为把生产斗争中的经验传授给别人或下一代,以便记忆、传播,就将其编成了顺口溜式的韵文,这就是诗的形式最初形成的原因。当时诗起着记事的作用。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诗与志原是一个字。“志”上从“士”,下从“心”,表示停止在心上,也就是记忆。文字产生以后,有了文字的帮助,不必再死记了,这时把一切文字的记载都叫“志”。志就是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歌的称谓又是怎样的呢?诗和歌原不是一个东西,歌是与人类的劳动同时产生的。它的产生远在文字形成之前,比诗早得多。考察歌的产生,最初只是用感叹字表示情绪,如啊、唉等,这些字当时都读同一个音:“啊”。歌是形声字,由“可”得声。在古代“歌”与“啊”是一个字,人们就把在劳动中发出的“啊”的感叹声叫做歌。因此歌的名字就这样沿用下来。
既然诗与歌不是一回事,后来为什么又把二者连在一起以“诗歌”并称呢?这只要弄清它们的关系就明白了。
歌,最初只用简单的感叹字表示情绪,在语言产生之后,人类的大脑发达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逐步深化,情绪更加丰富,用几个感叹字表达远远不够用了。于是,在歌里加进实词,以满足需要。在文字产生之后,诗与歌的结合又前进了一步,用文字书写的歌词出现了。
这里,一支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音乐,二是歌词。音乐是抒情的,歌词即诗,是记事的。这就是说,诗配上音乐就是歌,不配音乐就是诗,彼此相辅相成,互相为用。最初的诗都能配上音乐歌唱,歌就是诗,诗就是歌。由于这种情况,后来人们就把诗与歌并称,呼之为“诗歌”。目前,“诗歌”已经成了诗的代名词。
打油诗的由来
“打油诗”是一种内容直白有趣,词语通俗诙谐,不拘平仄韵律,甚至不定字数格式的浅白旧体诗。它的艺术性很高,内容浅显易懂。它的感染效果,很像北京的相声段,有铺垫、有渲染夸张,有出人意料的“抖包袱”。因此,打油诗并非是任何人均可信手拈来的易为之作。
唐代南阳地方有个读书人名叫张打油了,他首先创作了此类诗歌,人们觉得其诗与众不同,不入格律却极幽默风趣。
据说有一年冬天,下了场大雪,村民们请他写首咏雪诗。张打油吟出四句:
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第二年冬,又是一个大雪天,他出门散心。路过参政私宅

,他竟走进了参政的书房。望着窗外的大雪,不由诗兴勃发,便在白粉墙上题了一首咏雪诗:
六出飘飘降九霄,街前街后尽琼瑶。
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
题写完了,见雪稍小,就拉开房门,扬长而去。
不久,参政回到书房,发现了墙上的题诗,很生气,得知是张打油干的事,派人把他抓来责问。张打油不慌不忙地说:“我虽然没有什么才气,但还懂得写诗作文,哪能会这样胡说八道,大人不信,可以马上出题面试!”
当时安禄山发动叛乱,攻打南阳,朝廷迟迟不发救兵,南阳城形势危急。参政就以此为题,叫张打油写诗一首,张打油吟道:
天兵百万下南阳,也无救兵也无粮,
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参政一听,诗的腔调同墙上的诗一模一样,禁不住大笑起来,挥手放了张打油。从此,人们把通俗易懂,不拘平仄韵律的诗叫做“打油诗”。
回文诗
回文诗,又名回环诗,指正读、倒读都能成诗的一种诗体。如明代诗人王龙起的一首七言律诗:
鸡声半枕独孤衾,
苦别离情此夜深。
依影烛灰兰晕冷,
西风晓月暗惊心。
该诗可回读成:
心惊暗月晓风西,
冷晕兰灰烛影依。
深夜此情离别苦,
衾孤独枕半声鸡。
回文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首创者是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女诗人苏蕙。据史籍记载,苏蕙的丈夫窦滔任安南将军,镇守襄阳。窦滔携带宠姬赵氏赴任,苏蕙不肯同行,窦滔一怒之下竟断绝了和苏惠的书信往来,苏惠伤感之余,织了一幅《回文璇机图》给窦滔,窦滔看了以后很感动,于是遣走赵氏,迎回苏蕙。唐代的女皇帝武则天在《璇机图序》中称它“五色相宜,纵横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纵横反复,皆成章句”。后来有人为之寻绎,得诗更多。
有人认为,回文是一种文字游戏,应予否定。其实不然,回文作为一种修辞格,与其他修辞一样,只是一种表现手段,它们都是为一定的内容服务的。
什么是乐府
在古代,乐府是指音乐官署。“乐府”这个名字是在西汉时出现的,汉惠帝时设有“乐府令”,汉武帝时开始建立乐府。乐府的任务是制定乐谱,搜集民歌和训练音乐人才。乐府的机关很大,有八百人。
皇帝为了听到各地民间的好音乐,常派乐府官员去各地搜集民歌。搜集的时候连歌词也搜集来,称为“乐府歌辞”或“乐府诗”。随着时间的变迁,当时搜集的乐谱已经失传,而乐府诗却凭文字记载保存了下来。这些诗是从各地搜集来的,有些是劳动人民自己创作的,有的诗反映了人民的疾苦,有的反映了对爱情的追求,对当时及后代诗人的创作

起了很大的影响。
什么是绝句
绝句是近体格律诗的一种形式,五、七言均四句,有一定的平仄粘对规则,一般双数句押平声韵(少数押仄声韵),故又称“律绝”,然而,这仅是唐以后的绝句概念。在此以前,四句的五、七言诗早有称为绝句的。这种古绝句,除四句一首这一显著特征外,不讲究平仄、音韵、粘对的严格法则。就诗歌分类言,古绝句实际上可视为形式自由的古体诗。
“绝句”的名称起于南朝,梁陈时已较普遍地用绝句泛指四句短诗,押韵平仄较自由,即古绝句。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灵活轻便,适宜表现生活中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为诗人普遍采用,创作之繁荣超过其他各诗体。盛唐的王昌龄、李白,晚唐的杜牧、李商隐以绝句擅长。还有不少名篇出自非名家之手。
诗话由来
诗话是一种漫话诗坛轶事、品评诗人诗作、谈论诗歌作法、探讨诗歌源流的著作。据《四库提要》载云,诗话的特点是“体兼说部”,即兼有笔记小说的性质,文章精短、生动活泼,既具有学术性,又具有趣味性。
诗话的萌芽是很早的,古籍中记载的零星的有关诗人、诗作的评论,像《西京杂记》中记载的司马相如论为赋、杨雄评司马相如的赋等,都可以看为诗话的雏形。
诗话正式出现在宋代,第一部诗话是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从此这种样式很快发展起来,文人们用诗话来评论诗人诗作,发表自己的诗歌理论。
到明、清两代,诗话又有了长足的发展,数量也最多。如明代王世贞的《艺苑后言》、谢榛的《四溟诗话》、清代袁枚的《随园诗话》,以及近代梁启超的《饮冰室诗话》等等。
另外,“诗话”还是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如宋、元时印行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面韵文、散文并用,讲的是唐三藏取经的故事。
词的起源
词是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型格律诗体,它以其美妙的韵律,丰富的色彩,委婉的情调,不仅能作为一种重要文体与五、七言诗抗衡,而且还以比诗更高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今天的读者。
诗词同源,古已有之。清代著名理论家汪森指出:“自有诗,而长短句即寓焉。《南风》之操,《五子之歌》是也。周之《颂》三十一篇,长短句居十八,……是非词之源乎!”他认为《诗经》中长短句相杂的诗就是词的雏形,有诗就有词。这种提法的出发点,一方面是注意了长短句这一特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纠正不少人把词视为“小道”的传统偏见,提高了词的地位。
隋唐时期,从西域传入的音乐逐渐和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了燕乐。它与传统的“雅乐”相对而言,称为“俗乐”,当时的词,就是和这种新兴音乐的

乐曲相配的歌词。
约从盛唐开始,由乐定词,并开始讲究声律平仄,如李白的《清平乐》和《敦煌曲子词》中的一些民间作品。至中唐作词已渐成风气,刘禹锡、白居易、王建等人填的一些小词,以及当时不少民间词,不仅句读参差,而且声律错互,标志着词体形式已经诞生了。
词牌的由来
词牌,就是词的曲调名称。据统计,词牌共有1000余个。早期的词,曲调与内容差不多是一致的,如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到了后来,曲调、内容才分开,词牌只标明曲调,不再作为题目。
词牌的由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取于原本的乐曲名称。
如“清平乐”,它是汉代乐府中清乐与平乐两种乐调的全称;“菩萨蛮”相传是唐朝宣宗大中初年,女蛮国使者梳着高高的发髻,戴着金冠,满身佩挂珠宝,像菩萨般来大唐帝国进贡。当时的教坊,谱成“菩萨蛮”曲来款待使者,后来,“菩萨蛮”也就成了词牌。
2.截取词中名句命名。
如“忆秦娥”,李白用这个格式写出了第一首词,词中有“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的句子,词牌“忆秦娥”由此得名。“蝶恋花”是从南梁简文帝词句“翻阶蛱蝶恋花情”而来。
3.原来就是词的题目。
如“浪淘沙”咏淘金人的劳动生活,“踏歌词”是一种合着脚步歌唱的曲调,“抛球乐”说的是抛绣球等。
4.直接用词的字数来命名。
如“十六字令”全词共十六个字,“百字令”全词共一百个字。
5.以人名、事物名或故事为背景来命名。
如“沁园春”,据说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有座园林,名为“沁园”,后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去,有人作词咏此事,词牌“沁园春”也就产生了;“念奴娇”因唐明皇有个歌女名念奴而得名;“浣溪沙”亦作“浣溪纱”,以春秋时西施浣纱的故事为背景而得名。
赋是如何起源的
“赋”通常是指赋体文章,是汉魏六朝重要的文学样式之一。作为一种文体,它兼有韵文和散文两种体制的特点。
在南朝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说:“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这是说,赋是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的。《诗经》是赋的远源,《楚辞》是赋的近源。
赋还有一个渊源,就是战国时代游士的“设辞”。游士们为了在各国君主面前表现自己的主张和才能,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往往随意编造故事,以夸张的对话体来展开论辩,这就是“设辞”。战国后期,荀子的《赋篇》和旧题为屈原的《卜居》、《渔父》,以及宋玉的《对楚王问》、《风赋》等,在精神实质上也受到了设辞的影响。
赋的主要特点在于铺陈事物,即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所说的“铺

采攡文,体物写志”。从汉赋到唐宋的赋都是如此,可以说这个特点贯穿了整个赋史。例如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其内容就是细腻夸张地描写上林苑的水势、山形、虫鱼、鸟兽、草木、珠玉、宫馆等景物和皇帝在苑中进行田猎、宴乐等情况,真可谓极尽其铺陈夸张之能事。
从形式上看,诗、骚和赋都是押韵的,这是三者的共同点。但是一般来说,诗以四言为主;骚一般是六言,或加兮字成为七言;赋则字数不拘,但多数以四言六言为主。典型的汉赋多夹杂散文句式,诗、骚则基本上没有散句。诗、骚在句与句之间,特别是段与段之间,偏重内在的联系,极少用连结的词语。而赋则与散文一致,多用连结的词语。
汉代著名的赋家有:贾谊、枚乘、司马相如、东方朔、王褒、扬雄、班固、张衡、赵壹、蔡邕、祢衡等。
汉以后赋产生了两个发展倾向,一是向骈文方向发展,二是进一步散文化。南北朝时,骈俪之风日盛,古赋变为骈赋(俳赋)。唐宋时,骈俪又变为律赋,徒趋形式,而价值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又出现了文赋,突破格律樊笼,成为骈散结合的自由体裁,取得较高成就,像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等,就与普通的文学散文差别不大了。
散文的由来
散文是文学的基本样式之一,散文和诗歌一样,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国古代散文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易经》中的卦、爻辞已经有了文学意味,《尚书》中一些生动的叙事说理和比喻笔法,可视为我国散文的开端。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的变革,散文逐渐勃兴,出现了《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优秀历史散文和《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优秀诸子散文。
汉朝时,散文的品种更加繁多,而且文质相生,异彩纷呈。这个时期,贾谊、晁错等作家针砭时弊、笔锋犀利的政论散文,司马迁、班固的秉笔直书、爱憎分明的史传散文,形成了中国古代散文的又一个黄金时代。
魏晋南北朝时,散文走向骈化,骈体文成为官方文章正体,散文受到压抑变得无足轻重。但骈文片面追求形式,文风轻浮奢华,虽有妙文奇句,但终难取得令人叹服的成就。在骈文显露出种种弊端之后,到中唐时,韩愈、柳宗元等掀起了一场反骈、复古的运动,使散文得以重新振兴。
到了宋代,人们开始把那些与骈文对立的文章称为散文,明清时期,散文一词流行起来,常与骈文对举。到了近代,散文才专指一切用散体写的文学作品,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
何谓骈文
骈文这种文体,起源于秦、汉,

形成在魏、晋,在南北朝时期盛极一时。六朝时,骈文被叫做“今体”、“俪辞”。而“骈文”一词的出现,则始于中唐文人柳宗元,他在《乞巧文》中称这种文体为“骈四俪六”,简称为骈文。骈的意思是指两马并驾一车。
骈文全篇主要是双句(即俪句、偶句),讲究对仗和声律,崇尚夸饰和用典。因为它能根据汉语文字的特点组成整齐美观的对偶句式,辞藻华美,色彩鲜丽,又注重声韵的和谐,再加上多用典故,使文章不那么直露,因此这种文体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曾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南北朝时期的骈文,比之前朝,在形式技巧上显得更加紧密。不但要求把对偶句分类归纳为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类型;而且随着“四声八病”说的提出,在声律上要求平仄配合,并且在文句的字数上也渐渐趋向于“骈四俪六”。
起初,这种文体大都是由四四相对和六六相对的形式组成,如:“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丘迟:《与陈伯之书》)继而发展到四字六字相间的形成,如:“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世称之为四六文。四六文盛行于唐宋,后人作骈文大都采用这种方式,因此人们习惯上也将骈文称为四六文。
骈文注重形式技巧,有的文人往往为了声韵的和谐,而走入了形式主义、唯美主义的死胡同,造成了文风的萎靡和形式的僵化。因此,自唐宋以后,骈文在文学发展史上逐渐归于平淡。
小说的由来
“小说”一词,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据《庄子·外物篇》载:“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远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把小说修饰一番用来求得高名和美誉。”小说的名字,最早是从这句话来的,距今已有两千年了。可是那时“小说”一词的含义与现在的所谓小说截然不同。
那时,小说是指争辩中用的词语,是与“大达”相对称的。大达,是指学说或博大精深的道理;小说,是指微细琐屑的言语,与大达不能相提并论,属于贬义词。
到了汉代的班固,在他修的《汉书·艺文志》里,把小说列为独立的一家,并说:“小说家者流, 街头巷语, 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一。”同时列出许多他认为是小说的作品,这才与现在所说的小说相近了。汉代的小说作品,正如东汉人桓谭在《新论》中指出的那样,大都是“残丛小语”。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小说作品摆脱了“残丛小语”的形式,有了初步的性格刻画和情节,结构趋于完整。南朝梁人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中,首次把“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进行了论述。
小说到唐代叫做

“传奇”,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此时的小说与六朝的“笔记小说”相比,篇幅加长,故事完整,情节委婉曲折,刻画人物性格细致鲜明。
宋代评话的出现,人们才真正以“小说”作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随着历史的发展,到现在小说已成了拥有最广大读者的一种文学样式了。
何谓志怪小说
所谓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记述神仙鬼怪故事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
志怪小说的内容很庞杂,大致可分为三类:炫耀地理博物的琐闻,如东方朔的《神异经》等;记述正史以外的历史传闻故事,如托名班固的《汉武故事》等;讲说鬼神、怪异的迷信故事,如东晋干宝的《搜神记》等。
志怪小说对唐代传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何谓“章回体”小说
章回体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是在宋元时期“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所谓“讲史”,就是艺人们讲述的一些历史故事,这些故事一般都很长,表演者们没法一次讲完,只好将其分为若干次来讲。每讲一次,就相当于后来章回体小说中的一回。在每次讲说以前,艺人都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体小说回目的起源。我们可以从章回体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话说”和“看官”等词中,看出它和讲史话本之间的继承关系。
经过长期的发展,首批章回体小说在明朝初年开始出现。其中著名的有《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等。这些小说都是在民间长期流传,经过说话艺人补充内容、逐渐丰富,最后由作家加工改写而成的。明代中叶以后,章回体小说的发展更加成熟,出现了《西游记》、《西厢记》、《金瓶梅》等著名作品。
由于社会生活日益丰富,这些章回体小说的故事情节更趋复杂,描写也更为细腻。它们在内容上和讲史已没有多少联系,只是在体裁上还保持着讲史的痕迹。
古代流行记日记
在我国古代,写日记也是很流行的。上至国君,下至一般文人,都有日记,不过国君皇帝的日记,不是自己写的,而是由别人代劳的,这种人被称为“起居注”。
“起居注”一职,最早称“左右史”,周朝时由男人担当,到汉代时则改由宫中的女人担任,称“女史”。到了魏晋时,则有职无官。后魏时,又设“起居令史”,唐宋则改为“起居郎”或起居舍人。明清时,其职改由翰林兼任。
而一般文人的日记,多称为“日志”,这在宋朝时最为流行。例如有名的文学家黄庭坚,就最勤于写日记,据陆游《老学庵笔记》称:“黄鲁直有日记,谓之家乘,至宜州犹不辍书。”
古人的一些日记,还非常富有学术价值,如清人李慈

铭的《越缦堂日记》,明末顾炎武的《日知录》,章实斋的《对山日记》等。
在一些清人的日记中,还记录了当时朝廷的一些政治秘闻,以及一些野史,因此还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民间文学的由来
文学分为作家文学和民间文学。其中民间文学是人民群众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创作、流传的语言艺术。历史流传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评话、说唱、戏曲、谚语和谜语等等,都属于民间文学的范畴。
在民间文学是最古老的文学。在原始社会,当文字还没有产生时,人类早已有了口头文学,主要是神话和歌谣。
民间文学虽多由不识字的群众所创造,但它在创作流传中集中了集体的智慧,因此有不少优秀作品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如《诗经·国风》里的周代民歌,以及汉魏六朝民歌,还有《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等传说故事,都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
民间文学也是作家创作的主要源泉之一。可以说,历代各种文学体裁的出现与发展,大都来自民间。我国诗歌无论四言、五言、七言诗及后来的词、曲都起源于民间。我国的说唱文学和白话小说以及其他文学形式,也都是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历代的文学高潮,不论是诗经、楚辞、建安文学、唐代诗歌,还是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同学习民间文学有深刻的渊源关系。
中国民间文学不仅历史悠久、连续不断、样式繁多,而且以其现在仍然活跃在各族人民生活之中而受到世界文学界的重视,成为中国的一笔宝贵文化财富。
书信的由来
书信,也通称为“信件”,是人们联络思想、互通信息的重要方式。我国的书信文化有悠久的历史。
早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就有“书信”来往,是采取结绳、刻符等方式。据考古发现,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器上已有刻画符号。
我国的苗人,也用过刻符。方亨咸《苗俗纪闻》说:“俗无文契,凡称贷交易,刻木为信,未尝有渝者。木即常木,或一刻,或数刻,以多寡远近不同,刻而为二,各执一,如约时合之,若符节也。”
到先秦及秦汉,出现了手书、家书、尺牍(书信在一尺长的木牍上书写,故曰“尺牍”)、手札、信函。但是这种手书、家书,一开始多半是用生绢书写,故称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即指此。后随着纸的发明,写信逐渐用纸代替生绢了。
在古代,“书”与“信”是有区别的。“书”,指信件;“信”,指信使,即传达信件的人。唐杜甫《春望》中写道“烽火连三夜,家书抵万金”。其中“家书”就是家信。直到明清时代,“书”才正式叫“信”了。清代

蒋士铨《岁暮到家》中写道:“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经、史、子、集四部
我国古代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那么它们到底是什么意思,又是怎样来划分的呢?
经部指记述儒家学说的著作。儒家经书开始有五部,即诗、书、易、礼、春秋,称为“五经”。从唐代到宋代,形成十三经,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指记载历史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制度沿革等的历史书。早在四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历史的记录。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都属于这一类。如正史、古史、野史、法典、地志、职官、政书、时令等。
子部指记录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春秋战国时期,学者辈出,百家争鸣,哲学、名学、法学、医学、算学、兵学、天文学、农学十分发达。每家著书一种,后人因为次于经书而成一家之言,所以称为子书。道教、宋明理学、清朝的考据学也都归入子部。
凡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曲等集子和文学评论著作,均归入集部。属于一人所有的称为别集,汇选若干人的作品称为总集,有关诗的集子称为诗集。
何谓善本书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宋代以来,更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大量书籍。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研究祖国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不可缺少的参考材料。
要充分利用这些书,就要首先将其整理出来,尤其是那些善本书。那么什么叫善本书呢?
一般说来,一本书越是最初的版本,文字越准。越到后来,翻刻传抄,错误难免。所以,人们一般把精加校勘、错误较少的古书,称为善本书。后来,又有人把旧刻本、精校本、手稿、旧拓碑帖等,统统称为善本。这有点不够精当。因此,国家在整理《中国古籍善本书总目》时,把善本书的标准统一定为“三性九条”,以此作为一本书可否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总目》的标准。
“三性”是:因年代久远而具有的“历史文物性”,书籍内容有否重要参考价值的“学术资料性”,雕版印制考究、插图等精美的“艺术代表性”。
“九条”是:
1.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或抄写的书籍。
2.明代刻印、抄写的图书(版本模糊、流传较多者不在内)。
3.清乾隆及乾隆年以前流传较少的印本、抄本。
4.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印行的图书。
5.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6.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及较少见的刻本。
7.辛亥革命前的有名人学者批校、

题跋或抄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抄本。
8.在印刷上能反映我国印刷技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印刷水平的各种活字本、套印本,或有较精版画的刻本。
9.明代印谱、清代集古印谱、名家篆刻的钤印书,有特色或有亲笔题记的。
凡符合上述之一条的书,就可称为善本书。
何谓抄本
在雕版印刷发明以前,书籍主要是靠用手抄写来流传的,这类书籍就叫抄本,也称为写本。但是,在雕版印刷产生之后,仍有许多抄本流传。可以说,版本包括了刻本(印本)、抄本(写本)两大类。凡是抄写、誊写、誊录、抄录、摹写的书,都可以叫抄本。
据考证,现在世界上最早的抄本是我国西晋时人陈寿(233~297年)抄写的《三国志》。这部用纸抄写的书的残卷,是1924年在我国新疆出土文物中发现的,存80行,1900余字。而现在比较常见的则是明清时期的抄本。
何谓刻本
刻本是指刻印而成的书,与版本的最初意思相同。雕版印刷术产生之后,刻书事业有了很大发展,许多书商、私家和某些官府都刻印图书,其中又以宋代最为兴盛。
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刻印技术的发展,在历史上就形成了不同形式的刻本。
以时代来区别,有宋、元、明、清刻本。以地域来区别,有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四川、广东、湖南等地刻本。从刻书者来区别,有官刻、私刻和坊刻。如从版本的形体上区别,有大字本、小字本、影刻本和小巧玲珑的巾箱本(即便于携带的袖珍本)。从印刷技术上区别,也可分成不同特点的刻本。
我国现存最早的刻本是唐咸通九年(868年)刻的《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何谓蓝本
蓝本本是古籍版本的一种形式。明清之际,书籍在雕版初成以后,刊刻人一般先用红色或蓝色印刷若干部,目的是为了校订改正时用,就好比是现在出版印刷中的“校样”,稿本定了以后再用墨印。《书林清话》载:“其一色蓝印者,如黄记《墨子》十五卷,……此疑初印样本,取便校正,非以蓝印为通行本也。”
因为蓝印本是一部书雕版之后最早的印本,因此就有“初印蓝本”之称。后来作为“著作所根据的底本”意义上的“蓝本”一词,就是从“初印蓝本”引申出来的。
丛书话古
丛书是把性质相近的著作、资料,汇辑成套,分册出版的书,但不定期,如《青年自学丛书》。
我国最早以“丛书”为书名的是唐代陆龟蒙的《笠泽丛书》,但它还不是两种以上专书编印在一起的丛书。学术界公认的我国最早的一部丛书是宋代嘉泰二年(1202年)俞鼎孙等人编的《儒学警悟》,收有宋人著作6种41卷。我国最大一部丛书则是清乾隆年间编纂的《

四库全书》。
常见古书的合称
三易:《连山》、《归藏》、《周易》。
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三公奇案:《包公案》、《施公案》、《鹿州公案》。
临川四梦: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创作的四种传奇,即《南柯记》、《还魂记》(即《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五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石头记》。
十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清续文献通考》。
十才子书:《三国演义》、《好逑传》、《玉娇梨》、《平山冷燕》、《水浒传》、《西厢记》、《琵琶记》、《白圭志》、《斩鬼传》、《驻春园小史》。
十三经:所谓“十三经”,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奉为经典的“必读书”,他们是《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我国古书的第一部
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
第一部辞典是《尔雅》。
第一部韵书是《切韵》。
第一部方言辞典是《方言》。
第一部字书是《字通》。
第一部诗集是《诗经》。
第一部文选是《昭明文选》。
第一部神话集是《山海经》。
第一部神话小说是《搜神记》。
第一部笔记小说集是《世说新语》。
第一部论语体著作是《论语》。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书是《史记》。
第一部断代史史书是《汉书》。
第一部历史评论著作是《史通》。
第一部兵书是《孙子》。
第一部古代制度史是《通典》。
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是《齐民要术》。
第一部工农业生产技术论著是《天工开物》。
第一部植物学辞典是《全芳备祖》。
第一部药典书是《新修本草》。
第一部医药书籍是《黄帝内经素问》。
第一部地理书是《禹贡》。
第一部茶叶制作书是《茶经》。
第一部建筑学专著是《营造法式》。
第一部珠算介绍书是《盘珠算法》。
第一部最大的断代诗选是《全唐诗》。
第一部绘画理论著作是《古画品录》。
第一部系统的戏曲理论著作是《闲情偶寄》。
第一部戏曲史是《宋元戏曲韵史》。
第一部图书分类总目录是《七略》。
《诗经》:最早的诗歌总集
我国是一个诗歌王国,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诗人,出了多少诗集。
孔子整理编定的《诗》,被儒家奉为经典,故称为《诗经》,又称《诗三百》,是我国

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收集了我国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作品,代表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创作,共有305篇,包括《风》、《雅》、《颂》三类,《风》又名《国风》,指地方乐调,即各地的民乐,有诗160篇;《雅》有《大雅》、《小雅》之分,《大雅》基本是贵族作品,《小雅》包括贵族作品和民歌,有诗105篇;《颂》也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是贵族用于宗庙祭祀的诗歌,有诗40篇。
《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一般分为赋、比、兴三种。“赋”是直接铺陈和描写客观事物;“比”是以客观事物来比喻诗人的思想感情;“兴”则是用声音、意义等类比关系引发诗歌的内容。
《诗经》的形式采用四言体,重章叠句,铿锵有力,词句清新,一唱三叹,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中国的诗歌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诗经》的内容,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光辉起点。
谈谈《楚辞》
《楚辞》是继《诗经》之后出现的一种新诗体,公元前4世纪在楚地兴起。在兴起之初,它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名称。楚国诗人在作品中或者自称为诗,或者自名为诵(颂),或者因袭乐章之名,称为九辩、九歌等。“楚辞”之名始见于汉初的《史记·酷吏列传》,以后沿用不变,就固定为这种文体的名称。
西汉末年,经文学家刘向等人整理,收录了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宋玉的《九辩》、景差的《大招》、贾谊的《惜誓》、淮南小山的《招隐士》、东方朔的《七谏》、严忌的《哀时命》、王褒的《九怀》、刘向的《九叹》等16篇诗歌,合为一编,取名为《楚辞》。于是,《楚辞》又成了仅后于《诗经》的一部古代诗集。东汉王逸又为《楚辞》作《章句》,并附入己作《九思》,全书遂成了17卷,成了现在流传的本子。
因屈原的《离骚》为《楚辞》的代表作,故也称这种诗体为“骚体”。它在形式上突破了《诗经》的四言体,以其自由舒展的语句,丰富了中国诗歌的表现力。屈原作为《楚辞》的主要作者,写出了诸如《离骚》这样辉煌的诗篇。屈原在诗中直抒胸臆,驰骋高远,使《离骚》成为我国最早的一首长篇抒情诗,屈原自己也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抒发个人激情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楚辞》和《诗经》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被人们并称为“风骚”,构成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文学影响十分深远。
何谓《九歌》
《九歌》是战国末期伟大

诗人屈原的一部著名诗篇。《九歌》名虽为“九”,却有11篇乐歌,他们是《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和《招魂》。
有人把《国殇》与《招魂》、《湘君》和《湘夫人》各视为一篇,因此计为9篇。其实,《九歌》以“九”命名,是因为“九”是作为天体宇宙观念的名词,其含义就是“天”。
据王逸《九歌序》云:“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可见,《九歌》内容都是有关神灵的神话传说。屈原在放逐期间,收集这些民间祭歌,去其鄙陋而著成新作。
《九歌》中各神与中原五帝五佐神的关系如下:东皇太一:黄帝(皇天上帝);云中君(太阴君):后土(高母神);湘君:炎帝(舜);湘夫人:祝融(女娥);河伯(龙神):太昊(青龙);东君(日神):勾芒(春神);少司命:少昊(秋神);大司命:蓐收(刑杀神);山鬼:颛顼(冬神玄英);国殇(蚩尤,兵主):玄冥(即玄武,真武大帝;战神)。
汉代有一首民间叙事诗《陌上桑》,由《九歌》中的《山鬼》一篇删改而成。《乐府诗集》中《相和曲》收此诗,注为“晋乐所奏”。如果晋乐所奏确为楚声,则《九歌》的音乐到晋代还没有失传。
我国最早的叙事长诗
我国最早的长篇叙事诗,是汉代的《孔雀东南飞》,该诗共340多句,1700多字。它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属安徽省)的一桩婚姻悲剧,通过刘兰芝与焦仲卿这对恩爱夫妇的爱情悲剧,表达了青年男女要求爱情婚姻自主的合理愿望。
该诗故事完整,语言朴素,人物性格鲜明突出。后来还被改编成剧本,搬上了舞台。
七步诗、五步诗、三步诗
历史上有“七步诗”一说。“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东阿王曹植于七步之内作出的一首诗。
据说,曹操死后,儿子曹丕即位,史称魏文帝,曹丕非常嫉妒弟弟曹植,想杀害他,于是在一次上朝时让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来,作不出就将他处死。曹植确实聪明过人,真的在七步之内作出了一首诗:“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听了非常惭愧,于是下令释放了曹植。“七步诗”也由此而产生,成为后人经常吟诵的诗句。
到了唐朝时,有个叫史青的人,曾经上表唐玄宗。表中称说,曹子建七步成诗,不足为奇,而且让人觉得迟涩,他自称五步即可成诗。玄宗阅罢,十分惊奇,便将他召进宫,当面试问,命以“除夕”为题,五步内成诗。
结果史青未出五步,已成五律八句:“

今夜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云中改,云颜暗里摧。风光人不觉,已入后园梅。”玄宗大赞其才,授以左监内将军之职。
五步成诗,还不是最快的。更有快者,为宋代寇准七岁时三步成诗。某次酒筵前,宾客让寇准以“华山”为题赋诗,寇准三步内赋成一诗:“只有天上见,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寥寥数语,道出了华山的雄伟峭拔,其语言之精当,气象之阔大,并不在“七步诗”之下。
红豆话相思
唐代诗人王维曾写过一首流传千古的五言律诗《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豆树,又名相思树,历来是青年男女珍贵的爱情信物,也是文人诗词中常见的寄托相思的东西。
相传南北朝的萧梁时期,昭明太子萧统才华横溢,儒雅风流。有一段时间,他在江阴顾山的文选楼读书、编纂《文选》。
有一次,他觉得思绪纷杂,文不成句,于是外出散步,正好碰见庵堂中一位名叫慧如的貌美尼姑,两人一见钟情,不能自己,但两人门第相差实在太大,而且慧如又是个尼姑,因此他们终究也没能实现心愿。
慧如相思成疾,抱病而终。萧统闻讯痛哭不已,眼含热泪在他们相识的地方种下红豆树,并将草庵题名“红豆庵”,满怀相思悲苦而去。
现在,这颗红豆树依然生机勃勃,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奇迹。
唐诗共有多少篇
现在留存下来的唐代诗文共有多少呢?历来并无确切统计。
日本平冈武夫先生主编的索引,把《全唐诗》、《全唐逸诗》、《全唐文》、《唐文拾遗》、《唐文续拾》中的作家和作品,都逐一编号作了统计。据其统计,唐诗共计22896篇,共有作者3516人。唐文作者与唐诗作者互见者不到700人,即不到20%。
唐代诗家的别称
1.“诗仙”李白。
李白是一位在我国文坛上彪炳千秋的大诗人。他那啸傲山林、求仙寻道、纵酒狂歌的言行和作品,都给人一种飘逸如仙的感觉。李白年轻时就才华横溢,他从蜀地刚到长安时,老诗人贺知章到旅舍看他,李白拿出其《蜀道难》一诗给贺看,贺未看完就再三击节称赞并给他起了“谪仙”的雅号。因此后人便称李白为“谪仙”、“诗仙”。
2.“诗圣”杜甫。
杜甫是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创作了1400多首诗。在他笔下,突出地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对民众苦难的同情,他大胆抨击权贵、官吏、军阀的罪恶,甚至指向执政者。他的诗,由于广泛、真实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由盛转衰的种种现实,而被称为“诗史”。其卓越的思想和艺术成就,被后人推崇为诗中的圣人。


3.“诗豪”刘禹锡。
刘禹锡的诗歌当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有两大类:一是政治讽刺诗,他采用寓意托物的手法,写得形象逼真;一是民歌体的《竹枝词》等作品,通俗清新,生活气息浓郁,风格别具。晚年寄托身世和咏怀古迹的诗昂扬乐观,充满激情。其诗气势豪迈,笔力雄健,锋芒毕露,故白居易称其为“诗豪”。
4.“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在创作理论上提出了许多符合现实主义基本精神的文学主张,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抨击当时的政治弊端,反对“嘲风雪,弄花草”一类的无病呻吟。由于他酷爱行吟作诗,“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加之他又有“惟有诗魔降不得,每逢风月一闲吟”的诗句,后人于是以“诗魔”称呼他。
5.“诗佛”王维。
王维作为盛唐名重一时的诗人,早年思想较为开朗积极,其诗歌题材颇为广泛,政治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都有成就。但他晚年失意并信佛,思想消沉,过着吃斋念佛和半官半隐的生活,自称“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所作诗中常有虚无冷寂的情调,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故有“诗佛”之称。
6.“诗囚”孟郊、贾岛。
孟郊一生穷困潦倒,他的诗大多反映社会现状,诉说民生困苦,谴责统治者的罪恶,抨击世道不平,表现出作者悲越激愤的情绪。他的诗用字造句尽力避免平淡浅显,崇尚古拙,追求奇险。被后人称之为苦吟诗人。
和孟郊一样,贾岛一生也是孤寒坎坷,安于荒凉寂寞的生活,其诗以清奇苦辟为特色,靠锻句炼字取胜,与孟郊同以苦吟著名于当世,有“郊寒岛瘦”之称。元好问《放言》诗云:“长沙一湘累,郊岛两诗囚”。这里的“郊岛”,即指孟郊、贾岛。
7.“诗鬼”李贺。
李贺一生政治上不得志,体弱多病,生活孤独,性格冷癖,心情抑郁不展,年仅27岁就离开了人世。李贺诗名早负,在他的作品中,最具特色的是描写神仙鬼魅的诗,想象诡异,形象新奇,意境幽冷神秘,构思不拘常法,使他的诗歌形成一种奇崛幽峭的独特风格,故后人称之为“诗鬼”。
唐代的宫闱诗人
唐朝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不仅在民间而且宫内也有不少的女诗人,现择其要者述之。
徐惠(626~650年),湖州(今属浙江省)人,自幼聪明,四岁可读《论语》、《诗经》,八岁能写文章。后被唐太宗所闻,召为才人入宫,贞观末年,她上疏陈述对外用兵、对内兴土木的弊端,深得太宗赞赏。太宗死后,她悲哀成疾,死时仅24岁,死后被封为贤妃。她的创作,长于骈赋,诗亦端雅可诵。

上官婉儿(664~710年)是诗人上官仪的孙女,14岁随母入宫廷,后为武则天掌诏命。中宗即位,被封为昭容。她力劝皇帝扩大书馆,增学士员。中宗每宴请名儒赋诗,常令上官婉儿加以评点,被评者不仅为之拜服,而且引以为荣。后来李隆基发动政变,上官婉儿被杀。她的诗属于浮艳一派,开沈(俭期)宋(之问)体之先河。
宋氏姊妹,唐诗人宋之问裔孙宋廷芬之女,共五人,宋若莘、宋若昭、宋若伦、宋若宪、宋若荀,都聪明能文,其中若昭、若宪成就更高。唐德宗贞元中(785~805年)都被召入宫廷,称为女学士。若昭、若宪在唐穆宗(821~824年在位)时拜为尚宫,经历穆宗、敬宗、文宗三朝,皆呼先生。宋若昭后进封梁国夫人。
鲍君徽,鲍征君之女,字文姬,唐德宗时召入宫中试文章,与侍臣赓和,赏赉甚厚。善写诗,与宋若昭姐妹五人齐名。
唐代的诗妓
诗歌与妓女的结合的确是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但从比较文学角度看,中国古代艺妓之多,才情之高,又不能不说是我国古代妇女文化的一大景观。唐代艺妓的诗作,虽有逢场作戏、无真情实感和艺术价值者,但情感真挚的佳作名篇亦不在少数。
常浩,名妓。有《寄远游》诗,述对异地他乡的情人的思念之情:“年年二月时,十年期别期。春风不知信,轩盖独迟迟。”
赵鸾鸾,平康名妓,有诗《闺房五咏》,包括《云鬟》、《柳眉》、《檀口》、《纤指》、《酥乳》。专写诱人的女色之美。其《纤指》云:“纤纤软玉削春葱,长在香罗翠袖中,昨日琵琶弦索上,分明满甲染猩红。”
徐月英,江淮间妓女,据《全唐诗》言,有诗集行世,已失传,今仅剩两首。《叙怀》诗写出了妓女的怨恨心理,也是对吃人的封建社会的强烈控诉。《送人》诗则写情人的别离之情。
薛仙姬,名妓,作回文《四时诗》,可颠倒读,颇有清逸之致。
盛小丛,唐代越州(今浙江省绍兴一带)妓女,有诗《突厥三台》:“雁门山上雁初飞,马邑关中马正肥。日旰山西逢驿使,殷勤南北送征衣。”
三曹和建安七子
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的最后一个年号叫“建安”,建安及其稍前或稍后的这段时期的文学,统称为“建安文学”,代表作家即是三曹和建安七子。
三曹指曹操和曹丕、曹植父子三人。曹操既是大政治家,也是个大诗人。他的诗慷慨悲凉、气魄雄伟,用词朴实无华、不尚藻饰。代表作有《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苦寒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等句,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曹丕的诗篇,自然清丽,感情委

婉细致,音调和谐流转。代表作有《燕歌行》两首和《杂诗》两首。《燕歌行》还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
曹植的文学成就在三曹中最高,他的艺术风格,钟嵘评为“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既重修饰,又保持刚健明朗之风,被视为五言诗的一代宗匠,其代表作有《送应氏》、《白马篇》等。
建安七子指的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人。“七子”对于造成当时“后才云燕”、“彬彬之盛”的文学盛观和“建安风骨”的形成,促成五言诗体的确立,做出了很大贡献,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七人中,以王粲成就最高,被誉为“七子之冠冕”,其代表作是《七哀诗》和《登楼赋》。此外,孔融的散文,刘桢的五言诗,阮瑀、陈琳的檄文等,也曾显赫一时。
苏轼为何号“东坡”
苏轼是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自号“东坡居士”,他为什么以“东坡”为号呢?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苏轼谪居湖北黄州时,城南不远处有风景秀丽的山坡,叫做“东坡”。此坡绿树成荫,不远处即滚滚长江。苏轼爱到此散步,曾赋词道:“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如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苏轼由于喜欢这个地方,于是就以“东坡”自号。
另一种说法认为,苏轼自号“东坡”,与白居易有关。苏轼一生与白居易有类似的遭遇,有共同的志趣,因常以白居易自比,曾有“出处依稀似乐天,敢将衰朽较前贤”等诗句。公元820年,白居易任忠州(今四川忠县)刺史时,常在忠州城的东坡植树,曾赋有“东坡春向暮,树木今如何?”“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等诗句。苏轼于是取白居易诗中给自己留有美好记忆的“东坡”作为自己的号。
竹林七贤指的是哪些名士
“竹林七贤”指的是魏晋间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位名士。“七贤”称名,始于东晋初的“俗传”。而东晋初的“俗传”又是谢安为之首倡,并为文学名流所接受,后又经孙绰、袁宏、戴逵、王洵、裴启、孙盛等人的倡导肯定,终使其名垂于后世。
他们七人放荡不羁,常以嵇康的居处山阳为中心,在太行山南面的竹林中聚会,饮酒清谈,弹琴赋诗,并用老庄哲学的“崇尚自然”的精神来反抗为当时统治集团所尊崇和利用的儒家礼法。
竹林七贤中以阮籍和嵇康二人成就最高。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82首。嵇康擅长散文,代表作《与山巨源绝交书》,语言泼辣,风格幽默,表现了作者放荡不羁、疾恶如仇的性格,是一篇具有浓厚文学意味和大胆反抗思想的优秀散文。
初唐四杰

唐四杰,指的是唐代初期颇负盛名的四位文学家,他们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称见于《旧唐书·杨炯传》:“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初唐时的诗坛多受南朝齐梁宫体诗的影响,以风花雪月之作为多,且受到唐太宗的喜好。因此,当时文人群起效仿,其词绮丽婉媚,风靡一时。面对这种文风,王勃首先站出来予以反对,接着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也纷纷响应。
初唐四杰在唐诗的发展史上,将诗歌从狭窄的宫廷移到了广大的社会、壮丽的山水、悲凉的边塞上来,开拓了诗歌题材,表现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愤慨,代表了诗歌创作的健康方向。
此外,他们还为五言律诗奠定了基础,使七言古诗发展成熟。五律这一形式在四杰的作品中得以充分发挥,并被逐渐固定下来,同时他们也将七言古诗推向了成熟阶段。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宋时期八个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他们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那么,“唐宋八大家”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呢?
明代初年,有个叫朱右的读书人,摘选这八个人的文章后编成《八先生文集》,八家之名从此叫开。明代中叶的散文家唐顺之所编纂的《文编》中也仅收了上述八个人的作品。另外一个叫茅坤的人也根据朱右、唐顺之的编选方法选了八家的文章,编辑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共一百四十四卷。由于这部书流传很广,“唐宋八大家”这一名称也得以广泛流行,直到现在仍为人们所沿用。
八大家是主持唐宋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言之有物的散文,反对六朝的浮丽文体,对当时和后世的文坛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大历十才子
大历(766~777年)是唐朝代宗李豫的年号。在这个时期,唐代诗歌经历了一个由背离到转趋现实主义的阶段。著名的“十才子”便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作家。
一般认为,“十才子”“窃占青山、白云、春风、芳草等以为己有”,流连山水,称道隐逸,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较少,多数是唱和应别之作。风调相高,稍趋浮响。但是,到了大历后期,诗风有所改变,也写了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
关于十才子有些什么人,历来有不同说法:《新唐书·文艺·卢纶传》:“纶与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李端,皆能诗,齐名,号大历十才子。”其他书所载,十人姓名略有出入。计有功《唐诗纪事》谓:“大历十才子,……卢纶、钱起、郎士元、司空曙、李端、李益、苗发、皇甫曾、耿湋、李嘉佑

。又云:吉顼、夏侯审亦是。或云:钱起、卢纶、司空曙、皇甫曾、吉中孚、苗发、郎士元、李益、耿湋、李端。
元曲四大家
元曲是元代散曲和杂剧的合称。在文学史上,元曲有着和唐诗、宋词一样高的盛誉。在元代,出现了众多优秀的元曲文学家,最著名的就是元曲四大家。据元朝人周德清《中原音韵》和明朝人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记载,元代四个著名杂剧作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被合称为“元曲四大家”,或称为“关马郑白”。
在四大家中,关汉卿成就最高,被尊为我国戏曲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作家。在元代杂剧作家中,他的作品在数量上、质量上均占第一位。他一生共写了杂剧60余种,现存16种(其中3个是残本)。他的作品大多暴露了统治者的黑暗腐败,表现古代人民尤其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其作品语言“文而不文、俗而不俗”,雅俗共赏。他不仅能从事散曲、杂剧创作,也能粉墨登场、参加演出。他在我国文学史上是一位光耀百代的戏剧家。其代表作是《窦娥冤》。
马致远是一位“姓名香贯满梨园”的著名作家。他著有杂剧16种,散曲120余首。他的剧作文辞豪放有力,内容显示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但也有的作品流露出向往仙道的消极思想。成就突出的有《汉宫秋》,写王昭君的故事。
郑光祖是元代后期著名杂剧作家。共创作杂剧18种,现存8种。他的杂剧的主要特征是情致凄婉,词曲清丽。但也有贪于俳谐,多于斧凿之缺点。《倩女离魂》是其代表作。
白朴是元初剧作大家,写杂剧16种,今完整保存的只有3种。他的风格淡雅庄重,凄凉沉痛。所作以《墙头马上》最出色,与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并称为元代四大爱情剧。
十八学士
唐初,李世民消灭王世充、窦建德等割据势力后,于武德四年(621年)十月,被唐高祖任命为天策上将,地位在诸王之上,并允许于秦王府设官属。
于是,李世民锐意经营,在宫城之西的秦王府开设文学馆,广泛地延揽天下文学之士。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李玄道、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苏勖、于志宁、苏世长、薛收、李守素、陆德明、孔颍达、盖文达、许敬宗18人,同时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
文学馆成立后,李世民对十八学士的待遇非常优厚,每人均享受五品膳食,并将这十八学士分为三班,轮流值宿。
后来,李世民即位后,将十八学士全部吸收到朝中,与他们一起讨论天下政事,为“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同门三才俊
“三班”——汉朝的史学家、政治家班固、班超

、班昭兄妹。
“三曹”——魏晋建安年间著名诗人曹操、曹丕、曹植父子。
“三张”——西晋诗人张载、张协、张亢兄弟。
“柳氏三绝”——宋朝词人柳永(柳三变)、柳三复、柳三接兄弟。
“三苏”——宋朝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
“三袁”——明朝公安派诗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
“三万”——我国著名电影工作者(美术动画)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兄弟。
何谓红学
对《红楼梦》的主题、人物、作者生平、版本、与其他古典名著的相互影响等的研究,都可称为红学。那么,“红学”一词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清乾隆以后,讲求“经学”的风气很盛,许多学者都埋头研究经书。唯独有松江人朱昌鼎不喜趋附这种风气,偏偏喜欢读小说,尤其钟情于《红楼梦》。一天,有位朋友来看他,问他为什么不钻研“经学”,他回答说:“我也研究‘经学’,不过我的‘经’比别人的少一画三曲”(他指的是 ‘经’的繁体‘經’)。
朋友听后,不明白他说的意思,他笑着解释说:“‘经’字少一画三曲不就是个‘红’字吗,我研究的是‘红学’。”
后来,这个笑话传了开来,此后,人们就称《红楼梦》研究为“红学”。
红学又分为旧红学与新红学。所谓旧红学指的是五四时期以前,有关《红楼梦》的评点、索引、题咏。新红学则指以胡适为代表的考证派。
曹雪芹姓名趣谈
曹雪芹不仅是位文学大师,而且还是位业余烹饪“专家”。《红楼梦》一书中有大量有关食物记载和饮食细节的描写,曹雪芹的名字就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
曹雪芹生前最爱吃“雪底芹芽”这道菜。苏东坡有诗云:
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
雪芹何时动,春鸠行可脍。
所以曹雪芹自号为“雪芹”。
我国最长的古典小说
在我国出现的最长的古典小说是《榴花梦》,它是清代道光年间福州女作家李桂玉耗用毕生精力写成的。全书360卷,约483万字,比《红楼梦》长4倍。《榴花梦》用韵文写成,内容反映的是唐代中叶一群闺中女子在国家危难时出来建功立业的故事。
《左传》的作者是谁
《左传》全名《春秋左氏传》,也称《左氏春秋》,是我国古代记述春秋时期周王与各诸侯国事迹的编年体史书。全书共有18万余字,始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四年(公元前464年),前后长达259年。
《左传》是研究春秋历史的最重要的典籍。它对历史的记载与《春秋》对大事记录的片言只语迥然不同,它以余事之工、文采之富而著称。唐代刘知几认为“其文典而美,其语博而奥”,盛赞它“工侔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闻,古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