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药汤剂对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中药汤剂对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中药汤剂对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中药汤剂对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20, 9(1), 40-49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20 in Hans. https://www.sodocs.net/doc/1e16902216.html,/journal/tcm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1e16902216.html,/10.12677/tcm.2020.91007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Safe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fo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Xun Qiao1, Xiaohu Chen2, Xuelian Ruan2, Le Shen2, Peng Yu2, Weixin Sun2

1The First Affiliated Clinical Hospit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Jiangsu

2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of TCM,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Dec. 30th, 2019; accepted: Jan. 13th, 2020; published: Jan. 20th, 2020

Abstrac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clinic, also known as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hich mainly re-fers to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caused by atherosclerosis, which further leads to myocardial ischemia, hypoxia and coronary artery spasm, and eventually induce heart disease.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the gradual acceleration of life rhythm and the deterioration of living environment, the incidenc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It occupies the first place in all heart diseases and has a great impact on human health and safety. It has become a hot spot for medical workers and patients. In the past, Western medicine was main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but the ef-fect was not very satisfactory, and long-term use of western medicine would increase the risk of a series of adverse reactions, with poor prognosis. With the increasing appl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in clinical diseases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clinicians, which may become an effective means of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refor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order to provide a new target and train of thought for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Key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Therapeutic Effect, Drug Safety, Research Progress

乔洵 等

中药汤剂对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

及用药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乔 洵1,陈晓虎2,阮雪莲2,沈 乐2,俞 鹏2,孙伟新2

1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江苏 南京 2江苏省中医院,江苏 南京

收稿日期:2019年12月30日;录用日期:2020年1月13日;发布日期:2020年1月20日

摘 要

冠心病属于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系统疾病,亦可称之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或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其主要是指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腔狭窄,进一步使得心肌缺血、缺氧以及冠状动脉痉挛,最终诱发的心脏病变。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以及生活环境的恶化,冠心病的发病率正呈逐年升高趋势,且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其在所有心脏疾病中占比位居首位,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已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以及患者共同关注的热点。既往,临床上主要采用西医治疗冠心病,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且长期使用西药治疗会增加一系列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预后较差。随着近年来中医药在临床多种疾病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中医治疗冠心病已成为目前临床医生关注的热点,可能成为有效治疗冠心病的手段。由此,本文通过对中药汤剂对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目的在于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关键词

冠心病,中药汤剂,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性,研究进展

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sodocs.net/doc/1e16902216.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我国传统医学各类典籍中尚无冠心病这一疾病名称,根据诸多相关记载以及临床特征表现,可将其归类于“心痛”、“胸痹”以及“真心痛”等范畴[1]。其中《黄帝内经》中的《灵枢·五邪》篇内表明:“邪在心,则病心痛”,提示了我们冠心病主要是由心病所致。《灵枢·厥病》中将重度心痛且迅速死亡的患者谓之为“真心痛”,该病患者手足青至节,心甚痛,朝发夕亡,夕发朝亡[2]。这与现代医学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其转归预后的相关描述高度一致。“胸痹”一词最早是由汉代医学大家张仲景于《金匮要略》中所提出[3],并对其进行了专门的论述:“胸痹之为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期,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提到:“心病者,胸中痛,胁下痛,两臂内痛”[4]。这和现代医学描述冠心病疼痛部位的相关报道相符。通过历代中医名家以及古籍对冠心病的记载和研究,奠Open Access

乔洵等

定了中医治疗冠心病基础。相比西药,中药具有多途径、多靶点发挥作用的优势,且中药相关药理研究结果显示,多种活血化瘀类中药均可发挥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凝状态,增强纤溶酶活性,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以及防止血栓形成等功效,为我们展示了中药在冠心病疾病中的治疗前景。

2. 冠心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迄今为止,已有不少中医学者认为冠心病的病因主要以气血虚弱,气血瘀滞,瘀血阻滞,心阳不振,痰浊积滞,血脉受阻,优思伤心等为主,上述病因引发心脉闭阻而发为冠心病[5]。

2.1. 本虚标实

张仲景在其所著的《金匮要略》中提出:“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其认为阴寒内盛、上焦阳虚、胸阳闭阻乃是“胸痹”的主要病机。另有中医学者表明[6],本虚是指心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标实是指痰阻、气滞、血瘀、寒凝,阻滞心脉而为病。且本虚多见气阴两虚,且此为阳虚、阴虚、气虚以及阴阳两虚;标实则多见气滞血液。古越涛提出,嗜食肥甘、辛辣厚味、炙烤之物,加之好烟爱酒,易使痰湿或蕴结化热,久则损伤脾胃,以致内生湿浊进而阻滞气机,致使瘀阻心脉;此外,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压力的提高,易导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发生,以致情志不畅,久则化热。上述各项因素均会直接影响冠心病湿热证的形成,湿热蕴结,阻于上焦,气机不畅,血脉遇阻,发为胸痹。

2.2. 热毒学说

有中医学者认为[7],无论何种病因,进展至一定程度均可生毒,也就是所谓的“虚极生毒”或“邪极生毒”。而冠心病的发生、进展属于长期渐进式的一个病理过程,在此过程中产生且不断积累起来的病理产物即为“热毒”,其作用于人体可加重病情。

2.3. 瘀血学说

瘀血学说最早开始于《内经》,主病首推瘀血阻滞、心脉受阻,或为气滞血少,无法养心,均可导致心痛之症。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为血分邪气壅盛、血行受阻者制定了血实者决之的治疗原则[8]。

由此可知,针对瘀血心痛者,当以疏通脉道为主要目标,或可以针刺破血,或可以药物活血化瘀。此乃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的理论基础。

由上可知,虽历代医家对于冠心病的病因以及病机认知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均一致认为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调、年迈体虚等因素均可能导致了该病的发生。且主要病机为心脉闭阻,病位于心,涉及肝、肾等脏器,一系列病理因素均可导致瘀血形成,因此活血化瘀法可能是冠心病的有效治疗方式之一。

3. 活血化瘀疗法

有研究学者选取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并将其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予以血府逐瘀汤(方药组成囊括柴胡、川芎、桃仁、红花、桔梗、赤芍、生地、当归等,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加减)治疗,以

28 d为1个疗程,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9]。这说明了血府逐瘀汤可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早日康复。此外,有中医学者分别以西医规范治疗以及在西医规范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制剂赤香参通心颗粒(方药组成涵盖党参、赤芍、黄芪、当归、沉香、橘皮、桃仁、红花、川芎以及延胡索等)治疗冠心病患者,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这为中药汤剂应用于冠心病患者中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基础。抗栓1号主要是由黄芪、黄精、苏木、红花、水蛭等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然而,迄今为止关于抗栓1号治疗冠心病的主要作用机制及其主要有效成分所发挥的药理作用相

乔洵等

关研究并不多见,值得深入研究,作者通过探讨这5种中药的药理组成浅析它们在冠心病的作用机制。4. 黄芪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黄芪属于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传统中药材之一,属于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英黄芪的干燥根,可经由栽培或野生获得,未甘,性温,归脾、肺经。具有较强的扶正补气之功效,且已有不少研究报道证实[11],黄芪对于冠心病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主要机制可能囊括以下几点。

4.1. 补气

冠心病患者的主要表现特征虽然以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以及血流受阻等为主,但气虚乃是其病理基础。有学者表明:“气乃血之帅”、“气行则血行”,心气乃是推动血液循环的重要动力,“血气不和,乃生百病”。气虚贯穿冠心病的全过程,且不论是阳虚、阴亦或是血瘀、气滞等不同证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气虚表现。由此可知,针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均应注重补气,而黄芪乃是补气最为常用的药物之一。名医李时珍曾于《本草纲目》中记载:“芪,长也。黄芪乃补药之长”。其与人参齐名,乃是最重要的补气药物之一,且有外行重参,内行重芪之说[12]。

4.2. 活血化瘀托毒

中医认为痰、瘀、热等会脏腑产生腐蚀作用,且损害筋脉的内生邪气均为“内毒”,与西医中的过高血脂、血栓、尿素氮以及氧自由基等相似,而生黄芪具有补气托毒,驱逐恶血的作用,可辅助机体化解上述“内毒”,甚至将其排出体外,进一步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

4.3. 敛疮生肌

众所周知,生黄芪具有一定的敛疮生肌功效,从而可显著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刺激侧支循环的生成,促进梗死灶愈合。且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13],黄芪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同时可发挥促进血管生成的功效,继而发挥治疗冠心病的作用。

4.4. 正性肌力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显示[14],黄芪可通过对机体心肌细胞膜Na+-K+-ATP酶产生与洋地黄相似的强心作用,从而显著提高心排量,改善心脏指数、每搏指数以及每搏量。已有动物实验表明,大鼠在服用黄气候,其心肌细胞的cAMP含量得到显著升高,这提示了黄芪可能通过对心肌磷酸二酯酶产生抑制作用,继而提高cAMP含量,激活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进一步促使钙通道膜蛋白磷酸化,最终增加内流,发挥强心作用。与此同时,细胞内的cAMP含量升高可促进肌浆网释放钙离子,从而增强心肌细胞的兴奋–收缩欧联过程,改善心肌收缩力。

4.5. 抗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

黄芪具有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同时可显著降低冠状血管阻力,增强冠脉血流量。有研究报道显示,黄芪多糖静脉注射应用于经由垂体后叶素导致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中,可发挥显著的保护作用。另有研究报道显示[15],黄芪复方制剂具有明显的抗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作用,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以及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同时可对垂体后叶素所引起的心肌缺血产生对抗作用。

4.6. 保护心肌细胞

黄芪可通过对心肌细胞外部-5,-核苷酸的活性产生保护作用,进一步增加内源性腺苷的释放,减少丙

乔洵等

二醛含量以及肌钙蛋白-T的释放,同时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以及降低冠状动脉循环阻力。目前已有大量的实验研究证实[16],黄芪具有稳定缺血心肌膜的作用,可通过保护线粒体以及溶酶体,发挥保护心肌细胞缺血、缺氧的作用。

4.7. 减轻心脏负荷

由于冠心病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群,患者普遍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障碍,因此改善心功能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黄芪具有利尿、降低肺动脉压、减轻心脏前后负荷以及减少心肌耗氧量等作用,从而达到治疗冠心病的作用。而其主要机制可能和黄芪中所还有的黄芪皂苷以及γ络氨酸等成分有关,也可能是通过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发挥作用。

4.8. 降压作用

众所周知,高血压是引发冠心病的重要病理因素之一,因此通过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可能起到防治冠心病的作用。其中黄芪具有双向调节血压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人体总蛋白以及白蛋白量,降低尿蛋白,同时通过增加心搏出量以及扩张血管达到降低血压或升高血压的作用。此外,冠心病患者体内的血管舒张以及收缩因子的合成释放存在不同程度的紊乱,通过采用黄芪注射液和治疗后可明显改善患者体内血管活性因子的紊乱状态,从而改善血压水平。

5. 黄精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黄精属于百合科黄精鼠植物,主要分布于北温带以及北亚热带,在全球范围内其种类约有60多种,我国便由31种,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我国古籍医书《名医别录》中有记载,黄精药用可发挥“除风湿,安五脏,延年不饥,久服轻身”等功效。而药用黄精主要囊括黄精以及玉竹两类,乃是中医常用药物。且经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黄精主要有效成分囊括黄精多糖、甾体皂苷以及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控制血糖、血脂,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以及延缓衰老等多种药理作用。在临床冠心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参与了多种方剂的组成。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涵盖以下几点。

5.1. 调节免疫功能作用

动物实验研究显示[17],黄精可明显增强受环磷酰胺处理后小鼠的骨髓造血功能,可显著提高小鼠白细胞以及红细胞数,同时降低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提高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与此同时,通过对小鼠进行连续7 d灌胃黄精粗多糖结果显示,黄精粗多糖可有效促进正常小鼠脾脏以及胸腺的重量增加,同时可显著增强静脉注射胶体碳粒的廓清速率,激活以及增强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

5.2. 调脂作用

血脂紊乱是国内外所公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之一,而有研究学者通过对经高胆固醇饮食喂养的新西兰纯种兔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发现:予以黄精多糖高剂量组新西兰兔的主动脉内膜泡沫细胞形成显著减少,说明了一定剂量的黄精多糖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从而有效抑制动脉内膜泡沫细胞的形成,进一步发挥治疗冠心病的作用。且有相关研究报道表明[18],黄精多糖可显著降低AD模型小鼠肝脏内的cAMP的含量,从而抑制磷酸化酶激活以及糖原合成酶的失活,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最终发挥调节血糖的作用。

5.3. 化学物质作用

黄精中含有有机酸、菸酸以及地黄糖甙等化学物质,而上述物质具有增加冠状动脉血管中血流的功

乔洵等

效,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兴奋心肌,继而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目前,临床上已有动物实验数据证实[19],将黄精水浸膏通过静脉注射给药,可发挥对抗由垂体后叶素导致的兔心肌缺血的作用,抑制垂体后叶素导致的T波增高,从而促进T波异常的早日康复。

6. 红花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红花属于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活血化瘀类重要之一,其主要有效成分为红花黄色素,后者是一种水溶性黄酮中查尔酮类物质,具有吸纳朱的改善心肌供血,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以及预防血栓形成作用。此外,随着近年来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还发现了红花具有抗氧化、降血压、抑制免疫以及抑制血栓形成等多种药理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包括以下几点。

6.1. 保护缺血心肌组织以及细胞的作用

相关研究报道显示[20],红花的提取物红花黄色素具有保护缺血心肌,改善心功能与心肌能力代谢,增加冠状动脉血流的作用。已有相关动物实验表明,将红花黄色素应用于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中,可发现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减少,同时血清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显著提高,且有效调节了一氧化氮、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血栓素B2以及乳酸脱氢酶等指标水平,从而有效改善心肌供血供氧的情况,发挥保护急性缺血性心肌的作用。与此同时,有研究报道证实[21],红花黄色素可能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内皮一氧化氮合酶的途径,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模型的心肌蛋白表达水平产生直接影响,发挥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作用。此外,相关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红花黄色素的反复给药可明显改善因异丙肾上腺素重复注射导致的心肌缺血大鼠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压水平,同时可改善大鼠的心室峰压、心肌收缩成分缩短速度以及心室内压最大变化率等指标水平,进一步发挥促进心功能恢复的目的。线粒体在氧化损伤以及内皮细胞功能损害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亦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以及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红花黄色素可通过防止大鼠低灌注离体心脏乳酸脱氢酶的漏出,从而减轻心室肌组织ATP含量降低及其超微结构的损害,进一步改善大鼠心肌线粒体混悬液中线粒体的肿胀以及膜流动性,继而改善大鼠心肌能力的代谢,最终发挥促进心肌缺氧性损伤修复的作用。

6.2. 抗氧化作用

氧化应激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之一,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氧化作用,促使血管基因的表达,进一步刺激局部炎症反应的发生以及细胞增殖,从而通过多途径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进展。且有研究报道显示[22],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氧自由基会导致体内的氧化反应加剧,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而红花黄色素具有清除自由基以及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保护细胞膜,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心肌的作用。

6.3. 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作用

血管平滑肌增殖会导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其中红花黄色素可通过对络氨酸蛋白激酶以及磷脂依赖性蛋白激酶所依赖的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信号传导途径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发挥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有效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高血压的发生,降低了冠心病的发生风险。此外,NF-kB是广泛存在细胞浆内的快反应转录因子之一,其的激活是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始动环节,而红花黄色素可通过下调NF-kB的活性,从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

6.4. 预防血栓形成

众所周知,血小板的活化会参与血栓形成以及炎症反应,并在其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间接

乔洵等

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因此,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以及释放、抑制凝血酶系统以及激活抗凝与纤溶酶系统均是抑制血栓形成的重要途径。而红花黄色素属于新型血小板激活因子受体拮抗剂之一,具有明显的抗凝以及抑制血栓形成功效。另有研究报道证实[23],红花黄色素可通过对血小板黏附、释放产生抑制作用,同时升高血小板内游离钙离子的浓度,可显著抑制血小板活化,从而改善血栓形成以及炎症反应等病理改变,进一步缓解了血液循环障碍,为冠心病的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6.5. 调脂作用

红花黄色素的降脂作用目前已被国内外不少研究所报道,其可有效降低高脂动物模型的总胆固醇水平,同时显著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7. 苏木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苏木属于豆科云实属植物,又可称之为苏方木,赤木,棕木等,味甘、咸、性平,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舒筋活络、祛痰止痛以及活血散结等功效,广泛分布在我国广州、云南、四川以及贵州等地。

作为活血类中药,苏木味咸入血,辛可行散,可为活血化瘀之妙品。中医名家李时珍曰:“苏方木乃三阴经血分药,入心、脾经”。关于苏木的药理活性,近年来临床上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抗肿瘤以及免疫抑制方面,对于苏木的活血化瘀方面的相关药理研究以及报道并不多见。作为抗栓1号的重要组成药材之一,苏木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主要作用机制可能囊括以下几点。

7.1. 抗炎作用

苏木素可有效抑制诱生性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基因的表达,而后者在抗炎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巴西苏木素可诱导巨噬细胞内血红素合酶-1的表达,同时抑制脂多糖所诱导的巨噬细胞中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白细胞介素-1β的释放,从而降低iNOS的基因表达。因此,作者认为苏木可能是通过抑制iNOS基因表达,继而发挥抗炎作用,进一步起到治疗冠心病的作用。

7.2. 降糖作用

相关动物实验数据表明[24],巴西苏木素可直接影响大鼠肝细胞糖质新生以及生酮作用,继而达到降糖的目的。现代药理学证实,巴西苏木素中的儿茶酚羟基氧化后所产生的过氧化物可通过抑制磷酸酶调节糖转运。与此同时,巴西苏木素可有效抑制和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的蛋白激酶C以及胰岛素受体丝氨酸酶,进一步达到降低血糖水平的目的。

8. 水蛭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水蛭属于环节动物蛭纲类,又可称之为蚂蟥,是我国传统中药之一,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中,且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亦有对水蛭的描述:“咸走血,苦胜血。水蛭之咸苦,以除蓄血,乃肝经血分药,故能通肝经聚血”。我国传统医学认为,水蛭乃是一种有效的破血药,具有逐瘀、利水道以及通经脉的功效,主要用以治疗中风偏瘫、跌打损伤以及血瘀经闭等疾病[25]。目前,水蛭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前列腺炎,静脉曲张,慢性肾炎,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症,高血压,哮喘病,结膜炎,白内障,不孕以及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其中水蛭体内所含有的水蛭素、肝素、抗血栓素以及组胺样物质等有效成分可显著抑制血液凝固,促进血液循环以及消除手术治疗后所导致的一系列后遗症。

近年来,随着医务工作者通过水蛭所研发的药物日益增多,并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其作为抗栓1号的主要方药之一,其应用于冠心病防治过程中的具体药理作用尚未完全阐明。作者将其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乔洵等8.1. 大分子物质作用

水蛭体内的大分组物质主要包括水蛭素以及氨基酸等,其中水蛭素主要是指从水蛭唾液中所提取获得的一种多肽,具有明显的抗血凝作用。水蛭素是一条单链多肽,分子量约为7000,囊括65个氨基酸残基,其在干燥环境中稳定存在,而在室温条件下可稳定保存半年左右,然而在80℃条件下加热15 min 便可将其破坏。既往,在临床发现肝素之前,水蛭素是临床上所应用的唯一抗凝剂。且国内外已有大量的临床研究和药理学证实[26],水蛭素是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最有效,且安全性最佳的一种凝血酶抑制剂。其可通过抑制凝血过程中血纤维蛋白肽A的减少,从而抑制凝血酶水解纤维蛋白,主要并用于血栓形成、抗炎、增抗殖和纤维化的治疗中,可为血管内皮细胞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水蛭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约有40%的氨基酸属于人体必需氨基酸,可直接参与各种酶以及激素的合成过程,从而调节人体内代谢的平衡,进一步在人体内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8.2. 小分子物质与微量元素作用

水蛭中的小分子物质囊括磷脂类化合物,糖脂类化合物以及甾醇类等,于上个世纪90年日本学者率先从水蛭体内分理处9个两性磷脂类化合物以及12个糖脂类化合物。其中在12个糖脂类化合物中,有一半是含有3个半乳糖基的鞘氨醇,迄今为止针对水蛭中小分子物质的相关研究报道并不多见,有待学者们的深入研究。此外,水蛭中含有锌、铁、钙、铜等常见微量元素,其中铁元素属于血红蛋白以及多种酶合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由此可知水蛭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作者推测,水蛭可能是通过调节生物有机体内微量元素的变化,进一步发挥治疗疾病的作用。

8.3. 抗血栓以及抗凝血作用

水蛭体内的水蛭素是发挥抗凝作用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其可通过抑制凝血酶的裂解纤维蛋白功能,从而抑制凝血酶催化凝血因子的活化。现代药理研究证实[27],水蛭素安全性在1~3 g以内,可通过和凝血酶结合形成稳定的非共价复合物,从而促使凝血酶的凝血作用丧失。此外,水蛭素和凝血酶之间存在较强的亲和力,可在较低的浓度下迅速中和凝血酶。而凝血酶是作用最强的血小板激活促进物质,且血小板聚集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者认为水蛭素可能通过和凝血酶相结合,从而促使凝血酶激活血小板的作用降低,进一步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继而发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8.4. 抗炎作用

炎症即为人们日常所说的“发炎”,主要症状表现囊括红、热、痛以及功能障碍,属于生物有机体应对外界刺激时所产生的一种防御反应。其中凝血酶属于炎症细胞的化学诱导物之一,可诱导炎症的发生,而水蛭素属于凝血酶特异性抑制剂之一,可抑制凝血酶刺激细胞的作用,进一步发挥抗炎功效,在冠心病的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8]。

8.5. 降脂作用

相关动物实验研究显示,水蛭乙醇提取物可直接影响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以及一氧化氮及其合酶的表达,可显著降低大鼠体内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以及一氧化氮水平,进一步调节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代谢紊乱以及一氧化氮代谢紊乱。另有动物实验表明[29],水蛭可显著上调家兔肝脏内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以及载脂蛋白E基因的表达。因此,作者推测水蛭可能是通过上调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以及载脂蛋白E基因转录水平,从而有效调节血脂代谢的作用。

乔洵等

8.6.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通过研究水蛭素应用于通过右旋糖酐诱导的血瘀模型大白兔中发现,水蛭素可明显促进血瘀大白兔的血流速度,从而发挥活血化瘀的作用,且有效改善大白兔的血液流变学异常情况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

[30] [31]。其中血小板聚集属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主要机制之一,因此作者认为其可能是水蛭治疗冠心

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9. 小结

本文通过对抗栓1号中各药物药理成分的探析,为中药汤剂于冠心病的防治及抗栓1号具体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进一步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与思路。而又有动物研究表明,通过中药组给予抗栓1号,观察发现比较中药组与对照组,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炎症因子的表达均下降,研究表明抗栓1号可通过Sirt1/TLR4/NF-κB信号通路改善炎症反应来抑制高脂诱导的内皮损伤,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32]。相信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抗栓1号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作用机制更加明确,也将更有效、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刘怡, 李露, 王萍, 等. 中药及其活性成分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J]. 新疆中医药, 2018, 36(5): 76-79.

[2]黄文霞. 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 6(34): 155-155.

[3]狄万军. 益气活血化瘀方对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 39(2):

49-51.

[4]张忠荣.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的临床价值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

电子杂志, 2018, 6(6): 163-163.

[5]宋钊锐, 杨炼, 许滔, 等. 基于《内经》“气脉常通”理论浅谈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型的治法[J]. 中西医结合心

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 6(17): 11-13.

[6]郑昭瀛, 吴朦, 江丽杰, 等. 国医大师诊治冠心病心绞痛临证医案方药分析[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

13(3): 319-323.

[7]梁永妍. 益气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60例临床观察[J]. 湖南中医杂志, 2018, 34(3):

56-58.

[8]武密山, 范淑萍, 赵素芝, 等. 家兔主动脉粥样斑块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煦少火胶囊的干预[J]. 中国组织

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 11(49): 9863-9867.

[9]黄学健. 探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J]. 中医临床研究, 2018,

10(2): 38-39.

[10]李奉勤, 范文成, 苏平菊, 等. 冠心胶囊一步制粒工艺研究[J]. 中成药, 2006, 28(8): 1228-1229.

[11]秘红英, 魏聪, 李红蓉, 等. 以脉络学说营卫理论为指导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络气虚滞证辨治规律的数据挖掘[J].

中医杂志, 2018, 59(5): 381-385.

[12]张志国, 范立华, 孙静, 等. 益气泄浊祛瘀方联合西药对冠心病心绞痛气虚浊瘀互结证, 血清ET、NO的影响[J].

中医研究, 2018, 31(8): 13-15.

[13]田保君, 曹天星, 曹天娇, 等. 自拟归红Ⅳ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3例[J]. 中医临床研究, 2018, 10(11): 122-123.

[14]应飞, 魏丽萍, 陈铁龙, 等. 探讨黄芪失笑散对高龄非血运重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 浙江临床医

学, 2018, 20(9): 1496-1497.

[15]吴佳涛, 王凯欢, 吴嘉瑞, 等. 基于Meta分析的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系统评价[J]. 中国医院用药评

价与分析, 2018, 18(9): 1166-1169.

[16]齐敬美. 黄芪及血塞通联合护理干预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40例[J]. 中国药业, 2015, 32(22): 230-231.

[17]袁智宇, 周鹏飞, 白倩, 等. 保元养心方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阴两虚兼血瘀型35例[J]. 中医研究, 2017,

30(7): 12-16.

乔洵等

[18]陈琦, 陈清江. 气阴两虚型冠心病药膳调养[J]. 健康博览, 2015, 18(11): 54-54.

[19]姜贤雄, 贾连旺. 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肌缺血与心功能的影响[J]. 浙江中医杂志, 2014, 49(3):

229-230.

[20]陈昱昊, 刘新桥.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内皮素、脑钠肽水平的影响研究[J]. 特别健康,

2018, 33(19): 75-75.

[21]余勋章, 唐春仕, 王才安, 等.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及对内皮素-1影响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

2018, 34(21): 110-112.

[22]鲍巧玲. 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疗效及对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

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 38(22): 5386-5388.

[23]沈志方.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8, 33(6):

1357-1360.

[24]王朔, 梁如, 许慧愚, 等. 高脂饲料联合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探讨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J]. 天津中医药, 2018, 35(10): 727-731.

[25]石艳刚. 水蛭精粉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 2018, 25(34): 54-56.

[26]张栓宝. 炙甘草汤加制水蛭治疗胸痹心痛30例疗效观察[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 2(7): 111-112.

[27]田止学, 钱百成, 王宝亮, 等. 益气化瘀汤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痰瘀互阻证临床研究[J]. 中医

学报, 2017, 32(7): 1251-1253.

[28]滕龙, 李琼, 洪芳, 等. 何建成治疗冠心病经验撷英[J]. 浙江中医杂志, 2016, 51(12): 878-878.

[29]崔延军, 苏宇祥. 应用“虫类药”治疗冠心病研究概况[J]. 湖南中医杂志, 2015, 31(7): 169-170.

[30]王峰, 王植荣, 陈建业, 等. 水蛭提取物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脑

血管病杂志, 2013, 11(10): 1188-1189.

[31]Chen, M., Men, L., Ou, L., et al. (2018)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Modified “Huoxue Shugan” Formulas on Coro-

nary Heart Disease Combined with Depression: Protocol for a Systematic Review. BMJ Open, 8, 22868-22869.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1e16902216.html,/10.1136/bmjopen-2018-022868

[32]韩捷. “抗栓一号”基于Sirtl/TLR4/NF-KB炎症通路对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精选-常见慢性病联合用药

常见慢性病联合用药讲义内容 一、概述: 常见慢性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肝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肺心病等,这些疾病病情复杂,症状变化多样,但他们,都有一些基本的病理特征。如:糖、脂、蛋白质代谢紊乱、血压异常、心率异常、水肿、动脉硬化等。临床合理的用药,主旨在于针对疾病所处的病理时期,选择适合的药物组合进行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推荐药物首先需要了解用药者所处的病理时期,如果不清楚,需要建议顾客就医,在医生的处方指导下用药。这样才能到达合理、安全、有效的用药目的。 下面针对每一种疾病进行病理及常用药物的介绍,主要需要店员掌握的是每种疾病可以用些什么治疗,可以搭配些什么药物及健康产品。以便员工能为顾客合理的推荐药品。二、常见慢性病:1、高血脂 概念:常无明显的症状,顾客常在体检后发现,或在诊断其他疾病(冠心病、糖尿病)时一并检出。 表现: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任何一项或几项增高,伴有或不伴有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就被称为高血脂症。 意义:除了极少的原发性高血脂以外,大多数高血脂都继发于肥胖、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以及长期口服避孕药物的妇女。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酒、缺乏运动也是血脂异常的重要原因。常用的药物: 可以很好的辅助防治因高血脂引起的动脉硬化,可推荐顾客配合药物服用。 其他注意:应询问是否有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肝脏疾病;以及是否长期饮酒、抽烟等如有这些情况要注意原发疾病的用药。2、动脉硬化 概念:常无明显的症状,常因心血管疾病入院检查得到确诊。 意义:常发生在高血脂和糖尿病、高血压以后,动脉硬化又是引起,高血压病情加重、冠心

第四章-其他常见慢性病

第四章-第八节其他常见慢性病 国务院办公厅在2017年1月发布: 《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中, 所称的慢性病主要包括: 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 口腔疾病以及内分泌、肾脏、骨骼和神经等疾病。 以上为慢性病的主要类别及慢性病健康管理的主要疾病范围。 其中,口腔疾病和以骨质疏松症为代表的骨骼疾病虽然已经成为危及人民健康的常见慢性病,但却尚未引起医疗机构和广大民众的足够重视。 2017年4月,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年)》, “三减三健” 专项行动作为实现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目标的重要抓手 “三减”即减盐、减油、减糖; “三健”即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 该方案把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和健康骨骼作为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核心内容,充分说明口腔、体重和骨骼的健康已经成为全民生活方式的重要管理目标。 一、超重或肥胖 超重或肥胖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 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 个百分点; 6~ 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比2002年上升了5.1和4.3个百分点。 (一)超重或肥胖的概念及判断标准 超重是指体重超过了相应身高所对应的正常标准, 且介于正常和肥胖之间的身体状态。 肥胖则是指体重在超重的基础上继续增加,并达到相应身高 所对应的另一个标准后所呈现的一种超体重身体状态。 BMI 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它是一种计算身高比体重的指数

2018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慢性病长期用药处方

“慢性病长期用药处方”国际实践与管理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10题,每题10分) 1 .《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7-2025年)》中提到“可以由家庭签约医生开具慢性病长期药 品处方,探索以多种方式满足患者用药需求 ” A. 儿童患者 B. 老年慢性病患者 C. 行动不便患者 D. 慢性病患者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 2 .长期用药处方是由处方者(prescriber )开具的、授权患者在约定时间范围内、以 ()可重复使用的处 方, 每次取药前无需就诊 A. —定间隔 B. 固定时间 C. 一个月之内 D. 一年之内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 4 .英国的长期用药处方服务中,是否使用长期处方服务及在哪里取药,由 A. 患者 B. 医生 C. 药师 D 傢属 答案解析: 暂无 答案解析: 暂无 3 .长期用药处方服务模式适合病情稳定的慢性非传染病患者便捷地获取药物,维持 () A. 维持生命 B. 药物稳定 C. 用药间隔 D. 长期药物治疗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暂无 ()决定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5 .英国的长期用药处方服务中明确规定不可用仿制药替代的药品类别,包括() ? A.抗癫痫药 ? B.缓控释药物 ? C.有物理装置的药品 ?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6 .英国相关法律规定,药房必须向患者全面介绍服务模式,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要通过(),(),或者(), 来获得患者的授权 A. 口头 B. 书面 C. 实际行动 D. 以上均可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7 .英国审核用药规定,药房应拥有完整的()和患者用药记录系统,便于用药审核 A. 服务改善系统 B. 患者教育 C. 药品配药(或取药)记录 D. 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8 .药房接受长期用药处方的调配申请后,药师在电脑上核对患者信息和处方信息,进行处方审核与记录; 如有需要, 药师可直接联系(),沟通处方内容 A. 处方者或医师 B. 患者 C. 患者家属 D. 护士

汉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慢性病门诊鉴定标准及用药范围

汉中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慢性病门诊鉴定标准及用药范围 一、糖尿病 (一)鉴定标准 有糖尿病典型症状,静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L或空腹静脉血葡萄糖≥7.0mmol/L,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 1、OGTT试验(口服葡萄糖75g),2小时血糖≥200 mg/dl(11.1mmol/L)。 2、心脏并发症:经心电图或X片或超声心电图检查异常,并达到心功能不全,心功能达到三级者。 3、肾脏并发症:(1)微量白蛋白尿;(2)血清肌肝>177ummol/L。 4、眼底并发症:视网膜病变。 5、神经并发症:(1)有周围神经病变表现的病历证明;(2)经临床及肌电图检查证明肌张力减低或神经传导障碍者。 (二)用药范围 1、西药:胰岛素及其影响血糖的药物(限:胰岛素、口服降糖药);循环系统药物(限:钙拮抗药、β受体阻滞药、作用于α受体的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药、其它血管舒张药、调血脂类);抗菌药物(有明显感染症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最长不超过一个月,限: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喹

诺酮类);辅助用药(羟本磺酸口服常释剂型、维生素B1口服常释剂型及注射剂、维生素B12注射剂、苯妥英钠口服常释剂型及注射剂、卡马西平口服常释剂型、阿米替林口服常释剂型、阿司匹林口服常释剂型、甲钴胺口服常释剂型及注射剂、复方a酮酸口服常释剂型等); 2、中成药:益气养阴剂; 3、中药饮片:经中医主治医师辨证施治。 二、脑血管病恢复期 (一)鉴定标准 有急性脑血管病病史,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在二级以上医院住院治疗,经CT、MRI等辅助检查,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既往患高血压病史,曾因脑出血在二级以上医院住院治疗; 2、眼底或脑脊液检查化验出现异常。CT、MRI检查有脑出血等表现; 3、经过门诊、住院治疗后仍遗留肢体功能障碍者。 4、三偏征: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性偏盲、或单瘫,或交叉性感觉运动障碍或四肢瘫,或共济失调、行走不稳。具备其中之一或多项者。 5、失语:智能障碍甚至意识障碍。 6、球麻痹(吞咽困难,构音障碍)。 (二)用药范围

中药的安全性及合理用药

中药的安全性及合理应用 食品、药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大众百姓的生活健康及生命安全,中药安全性是国外备受关注的敏感话题,今年的“何首乌肝毒性事件”再一次激起了有关中药安全性的舆论波澜,9月香港《凤凰周刊》一则报道《大陆中草药肝损害调查》,将中药不良反应这一话题再次置于聚光灯下,大家对中药安全性的担心和疑惑不容置否,中药的“安全有效”何在?下面我们一起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中药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我们该如何科学合理使用中药。 1国外重大中药不良反应事件回顾 1.1 “马兜铃酸事件” :993年,比利时学者首次报道,部分女性服用了含广防己的减肥药“苗条丸”后,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并确认广防己中的“马兜铃酸”是罪魁祸首。2000年6月,美国权威临床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泌尿系统 癌症与服用中药(广防己)有关”的研究报告。此后,美国(FDA)及欧洲很多下令停止一切已知含有和怀疑含有马兜铃酸的原料和成品的进口、制造和销售。 2003年2月,国众多媒体发布了“龙胆泻肝丸有可能导致尿毒症”的消息。龙胆泻肝丸处方:龙胆、木通、柴等,用于治疗高血压、急性结膜炎、中耳炎、急性胆囊炎、急性盆腔炎、尿路感染等,主要原因是处方含关木通具有“肾毒性”,此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取消了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等含马兜铃酸药材的药用标准。 1.2英国千柏鼻炎片事件一2004年,在英国市场销售的“千柏鼻炎片”,主要含千里光、麻黄、决明子等,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由于含有千里光,含不饱和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发现其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 1.3复方芦荟胶囊事件一2006年,英国药物安全机构在一家药店里抽验检测一种名叫

关于中药安全问题的论文

中药安全问题探析 摘要 主要探讨中药安全性有关问题,为中药安全性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从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中药安全性事件出发,分析影响中药安全性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与结论: 影响中药安全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必须从加大中药安全性知识宣传、加强中药安全性基础研究等方面着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中药安全性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中药安全性;不良反应;影响因素 I

目录 绪论 (1) 1、产生中药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2) 1.1 对中药安全性认识不足 (2) 1.2 中药品种复杂 (2) 1.3 中药炮制不当 (2) 1.4 中成药本身的缺陷 (3) 1.5 中药临床使用不规范 (3) 1.6 中药市场监管不力 (4) 2、中药安全问题的对策 (5) 2.1 加大中药安全性知识宣传 (5) 2.2 加强中药安全性基础研究 (5) 2.3 规范中药的临床使用 (6) 2.4 建立适宜的中药标准 (6) 2.5 加强中药材流通环节的监管 (7) 结语 (8) 参考文献 (9) II

绪论 2004年美国FDA宣布禁止麻黄用于减肥营养品,2006年,我国FDA发出紧急通告,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暂停使用“鱼腥草注射液”、“喇五加注射液”等7种注射液,2008 年12月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2009年4月中药注射液清开灵致患儿死亡,2009年2月注射双黄连使一女患者死亡等事件。 这一系列事件使得人们对中药的安全性问题日益重视起来,同时使得本来就存在着广泛质疑的中药制剂再次遭受到更加空前的信任危机。中药是否安全? 1

高血压合并慢性病如何合理用药

高血压合并慢性病如何合理用药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是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的多发病。高血压可引起心、脑、肾、 血管一些重要脏器的病变,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高血压分为继发性高血和原发性高血压两种,一般所说的高血压指的是原发性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可以引起多种心脑血管的并发症, 最常见的是心、脑、肾、冠状动脉四方面的并发症,由于血压不断升高,就会使心脏负荷加重,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多,很容易引发许多的并发症。 高血压容易引发的并发症 目前国内的高血压的患者逐年在大量上升,高血压看似不是特别严重的一种疾病,甚至有很 多人伴有很多年的高血压,但是高血压一旦出现并发症,对于身体的破坏是比较严重的,那 高血压容易引发的并发症有那些呢? (1)肾脏疾病 高血压导致肾小球动脉硬化,导致患者的肾损伤,尿量会出现增多或者减少的情况,出现乏力、恶心、呕吐的等等症状,严重的破坏了肾脏的健康。临床医学发现,由高血压导致的肾 脏慢性疾病是成为尿毒症的主要原因,因此,一旦高血压诱发慢性肾脏疾病,将会严重的威 胁到患者健康生活。 (2)冠心病 患者出现高血压以后,如果长期得不到控制,就会发展成粥样动脉硬化,以及冠状动脉粥样 硬化等等,一旦形成冠状动脉硬化,患者每天就会生活在心肌缺血的威胁中。 (3)血管病变 高血压是一个无形的杀手,作为世界上最常见和发病率极高的慢性疾病之一,人在正常情况下,血管是完好无损的,但如果血压一升高,血管就会变得狭窄,没有了弹性,所以患者在 生活中稍微不注意,情绪波动较大,就非常容易导致血管破裂,从而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4)心力衰竭 长期的高血压就会使得心脏代偿增生,左心室肥厚,长期发展下去就有可能会导致左心室扩张,另外当代偿不足的时候就会出现明显的心衰表现,由于高血压患者一般常常伴有冠心病,这种情况的话就会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明显增加,更容易诱发心衰。 高血压合并慢性病应该如何用药? (1)高血压合并心绞痛 高血压合并心绞痛的时候,需要联合用药,像这种情况首先要选用降压药,比如常用的氨氯 地平缓释片,或者是用缬沙坦,也可以选用吲达帕胺或者是氢氯噻嗪,这些降压药效果都是 非常不错的,然后再合并选用治疗心绞痛的药,比如常用的消心痛或者是用速效救心丸。 (2)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心脏病的用药方面首选硝酸甘油,甚至是硝普钠这一类的药物,能够紧急的扩张冠状动脉, 有效缓解心衰的发生;对于高血压的控制,硝普钠也能够降低血压,还可以服用血管紧张素 转化酶抑制剂也就是ACEI类的药物,像卡托普利,对于心功能衰竭的患者有好处。 (3)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常见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知识参考)

常见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 慢性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 一、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指在安静休息时血压增高,收缩压高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高于90毫米汞柱,并伴有一定的临床症状。 1、如何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实行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自我料理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方法。 (1)安排好既有规律又富有活力的生活; (2)自我控制精神情绪; (3)适量运动,健身强体; (4)少吃盐,合理饮食与营养; (5)患病者严格执行医嘱,坚持长期合理用药。 二、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主要症状是心绞痛。

1、容易引起冠心病的因素有哪些? 主要有:长期的血压升高,血液里脂肪含量增高,血糖高,经常吸烟,长期精神紧张、容易冲动,体型肥胖,缺少体力活动等。 2、如何预防冠心病? (1)预防高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2)合理饮食,不要吃太甜太咸的食物,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 (3)坚持体育锻炼,适量运动。 (4)保持精神愉快,性格开朗。 (5)要治疗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可能加重冠心病的疾病。 三、脑卒中是怎么回事? 脑卒中即脑血管意外,俗名中风,系急性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部动脉本身的病变所致;一类为出血性中风,如人们熟悉的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1、脑卒中有哪些先兆? (1)突然头晕; (2)肢麻、面麻和舌发麻; (3)说话吐字不清,流口涎; (4)突然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活或无力,有的出现肢体抽筋或跳动; (5)头痛程度突然加重;

2021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中药临床警戒与适当性

中药临床警戒与适当性(仅供参考) 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 1-中药药物警戒是在中药安全性日益引起关注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概念,是西方药物警戒理念与中医药特色相结合的产物,是集中体现中医药传统安全用药思想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A ) A.正确 B.错误 2-苦寒清热药应(B ) A.饭前服用 B.饭后服用 C.睡前服用 D.晨起饭前空腹服用 3-中药临床学服务应(A ) A.以患者为中心 B.以药品为中心 C.以医生为中心 D.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4-中药临床有效性研究必须以(B )为指导 A.临床试验 B.中医理论 C.国际标准

D.以上都是 5-中药具有两面性,合理、有效而安全地使用中药可以防治疾病,用药失当则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A ) A.正确 B.错误 多选题:每道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1-中药用药警戒思想包括:(ABC ) A.配伍禁忌思想 B.剂量与疗程控制思想 C.妊娠禁忌思想 2-中药适当性理论包括:(ABC ) A.适当的用药对象和药物 B.适当的用药时间和剂量 C.适当的用药途径和目标 D.适当的用药单位和医生 3-中药安全性评价包括以下那几项:(AC ) A.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B.用药前半程安全性评价 C.临床安全性评价 D.用药后半程安全性评价 4-临床中药师的工作内容:(ABCD )

A.参与合理用药和用药监测 B.药物信息的收集与咨询服务 C.药物互相作用和配伍的研究 D.评价临床药物使用情况 5-中药师的作用于价值:(ABCD) A.促进医生使用合理的治疗和给药方案 B.促使护士使用合理的配药方案 C.促使患者使用合理的用药方案 D.促进中药新药的合理使用

慢性病用药范围

2012年慢性病用药范围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指定慢性疾病门诊用药执行以下病种用药范围,此范围以外的慢性病用药,医疗保险不予结算。 一、肝硬化: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脂 恩替卡韦 替比夫定 促肝细胞生长素 多烯磷脂酰胆碱 复方甘草酸苷 甘草酸二胺 苦参素 异甘草酸镁 还原型谷胱甘肽 护肝片 安络化纤丸 复方鳖甲软肝片 茵栀黄颗粒 熊去氧胆酸 干扰素注射液 聚乙二醇干扰素注射液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慢性病用药 与高血压有关的: 1.硝苯地平控释片及缓释片、非洛地平 2.美托洛尔 3.厄贝沙坦、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 4.贝那普利 与肾性贫血有关的: 1.多糖铁复合物 2.右旋糖酐铁注射剂 3.重组人促红素 尿毒症性心脏病有关的: 1.单硝酸异山梨酯 2.地高辛 3.左卡尼汀 4.复方丹参滴丸、冠心丹参滴丸 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关的:

阿法骨化醇 透析用药: 肝素、低分子肝素 三、红斑狼疮用药 1. 泼尼松 2. 吗替麦考酚酯 3. 环磷酰胺 4. 环孢素 5. 甲泼尼龙 6. 硫唑嘌呤 四、脑梗死 .甘露醇(针剂)甘油果糖(针剂)巴曲酶(针剂)蕲蛇酶(针剂)脑蛋白水解物(针剂)奥美拉唑(针剂)胞磷胆碱钠(针剂)比拉西坦(片剂)腺苷钴胺(针剂)甲钴胺(片剂)谷维素(片剂)依达拉奉(针剂)马来酸桂派奇特(针剂)丁咯地尔(针剂)倍他司汀(针剂/片剂)尼莫地平(针剂/片剂)氟桂利嗪(片剂)藻酸双酯钠(针剂)谷红(针剂)丹红(针剂)疏血通(针剂)苦碟子(针剂)银杏叶制剂(针剂/片剂)消栓颗粒 五、帕金森 左旋多巴(片剂)多巴丝肼(片剂)金刚烷胺(片剂)普拉克索(片剂)吡贝地尔(片剂)司来吉兰(片剂)恩他卡朋(片剂) 六、癫痫 苯妥英钠(片剂/针剂)丙戊酸钠(片剂/针剂)卡马西平(片剂)奥卡西平(片剂)加巴喷丁(片剂)丙戊酸美(片剂)拉莫三嗪(片剂)扑米酮(片剂)托吡酯(片剂)乙琥胺(片剂)左乙拉西坦(片剂)加巴喷丁(片剂) 七、脑出血 甘露醇(针剂)、甘油果糖(针剂)、脑蛋白水解物(针剂)、奥拉西坦(针剂)、胞磷胆碱钠(针剂)、比拉西坦(片剂)、腺苷钴胺(针剂)、甲钴胺(片剂)、谷维素(片剂)、依达拉奉(针剂)、马来酸桂派奇特(针剂)、丁咯地尔(针剂)、倍他司汀(针剂/片剂)、尼莫地平(片剂/针剂)、氟桂利嗪(片剂)、藻酸双酯钠(针剂)、谷红(针剂)、丹红(针剂)、银杏叶制剂(针剂/片剂)、苯妥英钠(片剂)、丙戊酸钠(片剂)、卡马西平(片剂)、加巴喷丁(片剂) 八、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硫酸亚铁、地塞米松、右旋糖酐亚铁、康立龙、富马酸亚铁、甲强龙片(注射用甲强龙)、蔗糖铁、重组白细胞介素-11、环孢素、多糖铁、硫唑嘌呤、多糖铁复合物、维生素B12 甲钴胺、叶酸、腺苷钴胺注射液、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肌苷、氨肽素、辅酶A、利可君(利血生)、鲨肝醇、维生素B4、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升血小板胶囊、

浅谈中药的安全性及合理用药

浅谈中药的安全性及合理用药 【论文关键词】中药安全性合理用药 【论文摘要】理性看待中药毒性,合理应用中药。凡是药品都具有利、害两重性,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毒性多是不合理用药引起的,临床上不合理用药主要是药物的滥用、乱用和误用,而合理用药就是有效、安全、经济的使用药物。 中药是天然品,很多人认为是安全的,没有任何毒、副作用,有些慢性病人喜欢多用中药,甚至常吃中成药。似乎认为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实际上并非如此。凡是药品都具有利、害两重性,中药也不能滥用。 1 理性看待中药安全性 中药较安全是相对的,比起西药来毒、副作用小些,但不是绝对安全,合理使用是安全的,用之不当也会发生不良反应,甚至中毒。 我国古代的《神农本草经》中收载了365种药物,并分为上、中、下三品,有的“无毒”,不伤人;有的“有毒”,要“斟酌其宜”;有的“多毒”,“不可久服”。这说明古人早已认识到中药的毒性,并提出合理用药的概念。此后历代本草著作达数百种之多,在每个具体的药物项下,均标注有“有毒、无毒”,并记载了各种药物的适应症、炮制方法、使用经验,并逐渐总结出配伍用药的“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和服药禁忌等注意事项。直至现行的国家药典,除一般无明显毒副作用的药物以外,仍将有毒的药物按三级划分,分别注明“小毒”、“有毒”或“大毒”。 现在我国将27种中药列为“毒性药品”,加强了管理。曾有人长期使用含有朱砂的中成药以致使体内汞蓄积而中毒。我国某些名贵的中成药也是有毒的,使用过量时很容易发生中毒反应,如云南白药、六神丸等。还有的中药可引起过敏,如牛黄解毒丸、水蛭等。 2 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就是有效安全经济的使用药物,这里涉及使用药物的几个方面,包含着许多内容,真正的合理用药必须全都做到,只强调某一方面不算合理用药。 2.1 用药有效是治病的首要目标,但是安全是其前提。只追求治疗效果而忽视安全性有时会遭到药物的伤害,如中药关木通引起的肾损害,因此药物的安全性是很重要的。 2.2 用药的经济性。简单地看是药物的贵贱、医疗费用高低的问题,实际上还有药/效比的问题。治疗一种疾病可以有几种或几十种药物选择,对疗效基本相当的药物,应力求使用低价的。如临床上常用党参代替人参即是如此。 合理用药,具体一点讲就是应当做到根据病情、病人体质、年龄、所处地方以及季节

常见慢性病联合用药

常见慢性病联合用药

常见慢性病联合用药讲义内容 一、概述: 常见慢性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肝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肺心病等,这些疾病病情复杂,症状变化多样,但他们,都有一些基本的病理特征。如:糖、脂、蛋白质代谢紊乱、血压异常、心率异常、水肿、动脉硬化等。临床合理的用药,主旨在于针对疾病所处的病理时期,选择适合的药物组合进行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推荐药物首先需要了解用药者所处的病理时期,如果不清楚,需要建议顾客就医,在医生的处方指导下用药。这样才能到达合理、安全、有效的用药目的。 下面针对每一种疾病进行病理及常用药物的介绍,主要需要店员掌握的是每种疾病可以用些什么治疗,可以搭配些什么药物及健康产品。以便员工能为顾客合理的推荐药品。二、常见慢性病:1、高血脂 概念:常无明显的症状,顾客常在体检后发现,或在诊断其他疾病(冠心病、糖尿病)时一并检出。 表现: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

密度脂蛋白(LDL-C)任何一项或几项增高,伴有或不伴有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就被称为高血脂症。 意义:除了极少的原发性高血脂以外,大多数高血脂都继发于肥胖、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以及长期口服避孕药物的妇女。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酒、缺乏运动也是血脂异常的重要原因。常用的药物:

关联的健康产品:深海鱼油、卵磷脂、大蒜油、海狗油这些保健食品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可以

很好的辅助防治因高血脂引起的动脉硬化,可推荐顾客配合药物服用。 其他注意:应询问是否有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肝脏疾病;以及是否长期饮酒、抽烟等如有这些情况要注意原发疾病的用药。2、动脉硬化 概念:常无明显的症状,常因心血管疾病入院检查得到确诊。 意义:常发生在高血脂和糖尿病、高血压以后,动脉硬化又是引起,高血压病情加重、冠心病、肾脏疾病、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防治动脉硬化,除了软化血管以外,还应积极地治疗原发疾病;并预防血小板凝集。常用的药物:

“慢性病长期用药处方”国际实践与管理

“慢性病长期用药处方”国际实践与管理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 10 题,每题 10 分)
1 . 《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发展规划(2017-2025 年)》中提到“()可以由家庭签约医生开具慢性病长期药 品处方,探索以多种方式满足患者用药需求”
? ? ? ?
A.儿童患者 B.老年慢性病患者 C.行动不便患者 D.慢性病患者
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暂无 2 . 长期用药处方是由处方者( prescriber) 开具的、授权患者在约定时间范围内、以()可重复使用的处方, 每次取药前无需就诊
? ? ? ?
A.一定间隔 B.固定时间 C.一个月之内 D.一年之内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暂无 3 . 长期用药处方服务模式适合病情稳定的慢性非传染病患者便捷地获取药物,维持()
? ? ? ?
A.维持生命 B.药物稳定 C.用药间隔 D.长期药物治疗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暂无 4 . 英国的长期用药处方服务中,是否使用长期处方服务及在哪里取药,由()决定
? ? ? ?
A.患者 B.医生 C.药师 D.家属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暂无 5 . 英国的长期用药处方服务中明确规定不可用仿制药替代的药品类别,包括()
? ? ? ?
A.抗癫痫药 B.缓控释药物 C.有物理装置的药品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暂无 6 . 英国相关法律规定,药房必须向患者全面介绍服务模式,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要通过(),(), 或者(), 来获得患者的授权
? ? ? ?
A.口头 B.书面 C.实际行动 D.以上均可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暂无 7 . 英国审核用药规定,药房应拥有完整的()和患者用药记录系统,便于用药审核
? ? ? ?
A.服务改善系统 B.患者教育 C.药品配药(或取药)记录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暂无 8 . 药房接受长期用药处方的调配申请后,药师在电脑上核对患者信息和处方信息,进行处方审核与记录; 如有需要,药师可直接联系(),沟通处方内容
? ? ? ?
A.处方者或医师 B.患者 C.患者家属 D.护士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暂无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应对方法分析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应对方法分析 目的探究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应对方法。方法在2008年1月~2010年1月本院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16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对其临床中药应用情况予以回顾分析,并评估用药安全性。结果116例患者中,未实施辨证论治的39例、用量及用法错误的31例、中西药联用不当的20例、中药炮制不当19例、其他原因引起的不良反应7例。结论要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药应加强对中药的辨证、炮制、煎煮、配伍、对症等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相关流程,杜绝不合理用药行为,切实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标签:合理用药;中药;应对方法;安全性 中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确切的疗效也早已被证明,其在中国几千年的应用为保障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中药药性平和,又源自天然,在临床上与西药联用时疗效往往更为显著,常常是事半功倍。虽然中药有这些优点但在其应用过程中毒副作用、不良反应也多有发生[1]。而人们对中药十分信赖却又不能认识其不良反应,加之一些宣传不当,声称中药无毒副作用等使得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愈发严重,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合理用药迫在眉睫。本研究中,笔者通过对116例应用中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应对方法,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本院进行中医药物治疗的患者共2 135例,其中,出现不良反应现象11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3%,其中,男53例,女63例,年龄18~76岁,平均56.4岁。 1.2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为资料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本院规定进行中医药物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均要进行治疗观察记录,主要记录药物配方、配制方法、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尤其是对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的案例,分析并记录出现不良反应的具体症状及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 2 结果 结合入选病例治疗记录对其临床中药应用情况予以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病症与用药情况各有差异,经调查,116例导致不良反应原因及其所占比例见表1。 3 讨论 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是指应用中医理论指导医务工作者经济、有效、安全的使用药物[2]。同时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下合理组方,以求收到治病与保健的目的。临床合理用药是为了使药物疗效得到充分发挥,保证临床用药的有效、及时、安全,减少药物的不良作用与对人体的副作用,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但中药应用也有着相当的危害,如医生用药失误、药物来源问题、配伍、炮制、给药途径、中西药联用不当等都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3]。因此加强对中药临床应用的监护是避免发生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之一。 3.1 辨证施治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法,主张根据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决定临床用药。诊断正确而用药失误,或者随意给药,不仅无法达到治疗目的,甚者会造成不良反应或引起药源性疾病[4]。本文调查证明,未实施辨证论治成为本院发生中药用药

慢性病常用药物

安内真 安内真(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适应症为1. 高血压病。可单独使用本品治疗也可与其它抗高血压药物合用。2.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及变异型心绞痛。可单独使用本品治疗也可与其它抗心绞痛药物合用。用法用量 1.治疗高血压的初始剂量为5mg,每日一次,最大剂量为10mg,每日一次。虚弱或老年患者、伴有肝功能不全患者初始剂量为 2.5mg,每日一次,此剂量也可为原使用其它抗高血压药物治疗需加用本品治疗的剂量。剂量调整应根据患者个体反应进行。一般的剂量调整应在7—14天后开始进行。如临床需要,在对患者进行严密观测后,可更快地开始剂量调整。 2.治疗心绞痛的初始剂量为5—10mg,每日一次,老年及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建议使用较低剂量治疗。大多数人的有效剂量为10mg/日。规格5mg

格列齐特 格列齐特主要用于成年后发病单用饮食控制无效的,且无酮症倾向的轻、中型糖尿病。还能改善糖尿病人眼底病变以及代谢、血管功能的紊乱。可与双胍类口服降血糖药合用于单用不能控制的患者,与胰岛素合用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可减少胰岛素用量。 中文名称:格列齐特中文别名:达美康;甲磺吡脲;甲磺双环脲;来克胰,甲磺格脲;格里克那萨 规格:片剂,每片80mg 用法用量:口服开始80mg,早餐前或早餐前及午餐前各一次,也可40mg,一日3次,三餐前服,必要时7日后每日量增加80mg。一般每日剂量80~240mg,最大剂量每日不超过320mg。制剂与规格:格列齐特片80mg。口服,一次80mg,开始一日2次,连服2-3周,以后视病情增减药量,一日剂量范围80-240mg。可致血象改变。用药期间定期检查血象。幼年型糖尿病,伴有酮症糖尿病,糖尿病性昏迷等均需注射胰岛素,不能单用本品。 口服之后,每日160mg,一般开始每日80~160mg,以后根据病情,可增至每日240~320mg,分2~3次服。胰岛素改用本品者,如原剂量较大(约20~30IU)则第1日将胰岛素减半,加服本品,以后视病情逐步减量。服药期间宜定期复查血糖和尿糖,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中药用药安全性及对策

中药用药xx及对策 2011年度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课程 一、中药用药安全受到挑战 1.“马兜铃酸事件” 2.含汞砷成分中成药xx 2.中药不良反应 3.反对中医药的浪潮 1.“马兜铃酸事件” 1993年,比利时学者首次报道,含有广防己的减肥药“苗条丸”,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并被学者确认“马兜铃酸是祸首。 随后,英国、美国、西班牙、奥地利、埃及、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世界卫生组织(wH0)等纷纷禁止进口和使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及中成药,名单多达数十种。2003年4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取消了关木通的药用标准。 2004年8月又取消了广防己、青木香的药用标准,并对含马兜铃、寻骨风、天仙藤和朱砂莲的中药制剂严格按处方药管理。 2、含汞砷成分的中成药的xx 雄黄含二硫化二砷,易氧化成剧毒的三氧化二砷;朱砂含硫化汞。二者均为有毒之品,不可过量、久服。2006年8月,英国药物安全机构检测“复方芦荟胶囊”汞含量超过英国标准 11.7万倍。政府下令封杀数种中药。 从1960年到现在,报道的牛黄解毒片不良反应或事件病例约为70余例状,主要表现为重症药疹或固定药疹、过敏性休克、肝损害和成瘾性等,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及神经系统均有明显不良反应。

3.中药不良反应1997年1月~ 2001年12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中药不良反应报告301例,涉及中药品种87种。注射剂在品种上占32.18%,在不良反应例数上却占到68.71%。在2006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中药占14%。 2006年6月1日国家药监局叫停中药鱼腥草注射剂。4.反对中医的浪潮 中南大学xx教授: “让中医药退出国家医疗体系” 理由: 第一中医药不科学;第二中药对人体有毒害作用,可致人死亡” (2006年1O月28日,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 二、影响中药xx的因素 1、药物自身毒性 2、使用不当 3、中药材质量、来源问题 4、新工艺、新剂型不成熟 1、药物自身毒性 (1)《神农本草经》 根据药物毒件将中药分为上、中、下三品.即上药、中药和下药。 上品: 一百二十种,无毒。大多属于滋补强壮之品,如人参、甘草、地黄、大枣等,可以久服。 中品:

中药安全性

论中药的安全性 近二十年来,由于中药的使用造成中毒事件的出现,使得中药的安全性被一度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中医药安全性问题事件在近年频频发生,这对一向自许为“安全、有效”的中医药带来极大的挑战。加之一些媒体对有关中医药安全性问题事件的过度宣传和误导,使得人们对中医药安全性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世人并不怀疑中医药的药效,但怀疑中医药的安全性”的观点已经成为制约中医药发展的瓶颈。 对于中药安全无毒这种观点,我个人的看法是,安全并不是代表中药无毒,一切不讨论剂量和使用方法就讨论毒性的观点都是片面的。事实上,我们都知道,是药三分毒,如果剂量在人体的承受能力之内,并且对人体影响甚微,他就可以认为是安全的。药物作用都具有二重性, 即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药物作用于人体, 可以出现有利于防治疾病的作用, 也可以出现不利于人体健康的作用, 凡有利于防治疾病以及在医疗卫生上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作用为防治作用;凡不利于防治作用, 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作用的为不良反应,“药”是治病的物质,“毒”是药物的一种属性, 中药有毒无毒以及毒性强弱都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如剂量、炮制等)可能相互转化。我们应该辨证地看待药物的毒性。对于出现了一点或者可能会含有的毒性而宣判中药的死刑,我觉得是一种因噎废食的行为。 众所周知,中药就是自然界里的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天然药物,人们在还没有学会耕种以前,都是以它们为食物的。其中的大多数是安全无毒的。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了丰富的经验,清楚地知道了哪些是安全无毒的,哪些是有毒的,其毒性的大小,中了毒如何去解救。哪种对人体有好的作用,哪种对疾病有治疗作用,这种对人体有治疗作用的天然物质便称为中草药。人们还发现复方药物的使用更有效,于是又总结出了处方用药原则:君臣佐使、配伍禁忌、妊娠禁忌等,使中药的应用达到有效、安全、无毒等要求。具有毒性的常用中药只占5%左右,中医能将其化毒为药、变废为宝、变宝为利。中医只要辨证准确、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时间去使用,毒性再大的中药也是非常安全的。这种自然界的天然药物不光中国有,国外其它许多国家同样在在,只是品种没有我国那么齐全,更不懂应用,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有的也只属于民间的土方土法。 人们一直诟病中药的有毒成分,其实在很多西药上面,它同样有很多的使用禁忌和不良反应,但是却很少人们去提这个事情。举个例子,青霉素的应用过程中,已经造成了许多人的死亡,而且现在已经有许多药可以代替青霉素,然而却没有人提出青霉素应该禁用。药物分治疗量、极量、中毒量、致死量等,药物的治疗量与中毒量相差越大,其毒性就越小、安全性就越大,反之亦然。以中药茯苓为例,10克就可达治疗量,但服用500克仍未见毒性反应,其毒性就非常小,可以说是无毒的,因此也是最安全的。大多数的西药其中毒量常常只有治疗量的2至5倍,也就是说,西药与中药相比,其毒性大、安全性小。这就是西医医护人员稍不小心就会立刻致人死地的原因。 对于近二十年出现的中药安全事故,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药物本身含有的毒性 中药大部分是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比较复杂,如生物碱、皂素、鞣酸质,挥发油等。既然是药,其多数则会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一般地讲,中药的副作用比人工合成的西药要小些,但也有些药物毒性较大,如红砒石、白砒石、水银、斑蝥、青娘虫、红娘虫,生藤黄等。毒性稍轻些的有: 白附子、生附子、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马钱子、巴豆、生天南星、生甘遂、闹羊花、天仙子、蟾酥、土木鳖、吕宋果、云轴子、枫茄子、枫茄花,生硫磺、巴豆霜、白降丹、罂粟壳等。当使用这些药物时,必须慎重,如枫茄花浸酒,口服可治疗风湿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 崔雪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崔雪 发表时间:2018-10-01T20:26:25.673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7期作者:崔雪 [导读] 如果在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中药治疗不合理的现象,那么中药用药的安全性就会得到提高,中药用药出现安全问题的概率才能得到降低,中药应用的不良反应才能得到减少。 大庆市第五医院 163000 【摘要】目的:对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进行安全性和应对措施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9月到2017年8月收治的90例中药临床患者作为需要进行研究的对象,并将这些患者按照中药用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观察组47例、观察组43例,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对观察组采用中药合理用药,对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中药用药方式,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用药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对照组中用药不安全发生的概率为 25.59%,其中3例炮制不当、4例用量和用法出现不合理的现象,4例在进行中西药联合用药的时候出现使用不当的情况,经过两组之间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两组之间的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的K(P< 0.05)。结论:如果在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中药治疗不合理的现象,那么中药用药的安全性就会得到提高,中药用药出现安全问题的概率才能得到降低,中药应用的不良反应才能得到减少。 【关键词】中药;合理用药;安全性;应对措施 我国应用中医药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并且中药的临床治疗效果也非常好,现在我国中药的治疗效果已经是世界公认的了,中药的作用就是用来对人们的身体进行调节;对人体内部的气血进行调养;对人们的生理功能进行阴阳调和。在进行中药使用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使用不当现象的话,那么就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严重的甚至还会产生毒副作用,但是相比较于西药而言中药的毒副作用是非常低的,并且其的药性也是非常温和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中药用药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例,男22例,女21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 (42.23±7.14)岁,注射液9例,口服用药18例,其他16例;观察组47例,男24例,女23例,年龄20~62岁,平均(42.52 ±7.82)岁,注射液10例,口服用药21例,其他16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对观察组进行中药处方开取的时候,采用的都是中药临床合理用药,这个过程主要包括对患者的临床病症、病情进行详细的评估,并且还必须要对患者的药物不良反映和过敏史进行详细的了解,并且还必须要从患者的病程、病因以及体制进行出发,这样中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才能得到提高。然后根据相关的规定来对患者的中药用量和中药药剂的计量进行严格的把控,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必须要根据中药和西药的配方来对药物的成分进行分析,这样患者在服用之后才不会出现药理反应和毒副反应。 在进行中药熬制的时候必须要对姚琳熬制的流程进行严格的规范,这样药品在熬制过程中出现毒副作用的概率才能得到降低,在进行药品炮制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每一个炮制环节都进行严格的规范,这样中药的药用价值才能够得到提升。中药本身的药品种类是非常多的,每种药材的药效都不尽相同,因此药房必须要对这些药材进行分开摆放,这样抓错药品发生的概率才能得到降低。 在给对照组开取中药处方的时候,我们开取的都是常规的中药用药处方,并且这些中药患者都必须要凭处方去中药房来进行抓取,在进行炮制的时候可以由医院来进行炮制,也可以由患者进行自行煎药。 1.3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用药不安全情况,包括用法用量不当、炮制不当、中西药联合使用不当三个方面。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包括恶心、腹泻、呕吐、皮疹四个方面。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由SPSS 21.0统计软件包处理,@±5)表示计量单位,计数单位由In(%)]表示,组间对比由12表达,P< 0.05是两组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发生用药不安全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现1例用法用量不当、3例炮制不当、1例中西要联合使用不当,用药不安全发生率为10.64%(5/47);对照组出现4例用法用量不当、3例炮制不当、4例中西药联合使用不当,用药不安全发生率为25.59%(11/47),两组组间对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现2例腹泻、1例恶心、1例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1%(4/47);对照组出现4例腹泻、3例恶心、3例呕吐、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26%(10/4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中药治疗时,应注重用药科学性、安全性,确保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这就是中药临床合理用药。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已认识到中医治疗的好处,各大医院及药房需加大中药药物的管理力度,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对照组用药不安全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表明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可有效降低用药不安全率,提高用药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分析原因是:常规中药用药方式多数情况下患者是自行进行炮制,炮制环节没有严格把控,容易出现不安全事件。其次,患者没有严格按照剂量及用法进行用药,易出现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在用中药治疗的同时服用西药,一旦中西药联合使用不当,会造成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安全。中药临床合理用药方式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症状及不良反应情况,给予针对性合理的中药用药,同时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及炮制过程,熟悉中西药联合使用的规则,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此外,医院和药房应配备专业的中药药师,熟悉各类药物的功效、剂量及炮制工艺,避免发生用药剂量不合理或用药方法不当的情况。同时,医院经常开展中药知识学习讲座,增加经验交流,规范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从而降低中药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恢复。受时间与样本例数等因素制约,关于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