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复 苏州大学生化问答题题库_生物化学

复 苏州大学生化问答题题库_生物化学

复 苏州大学生化问答题题库_生物化学
复 苏州大学生化问答题题库_生物化学

1.简述酶的“诱导契合假说”。

酶在发挥其催化作用之前,必须先与底物密切结合。这种结合不是锁与钥匙式的机械关系,而是在酶与底物相互接近时,其结构相互诱导、相互变形和相互适应,这一过程称为没底物结合的诱导契合假说。酶的构象改变有利于与底物结合;底物也在酶的诱导下发生变形,处于不稳定状态,易受酶的催化攻击。这种不稳定状态称为过渡态。过渡态的底物与酶的活性中心在结构上最相吻合,从而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2.受试大鼠注射DNP(二硝基苯酚)可能引起什么现象?其机理何在?

解偶联剂大部分是脂溶性物质,最早被发现的是2,4-二硝基苯酚(DNP)。给受试动物注射DNP后,产生的主要现象是体温升高、氧耗增加、P/O比值下降、ATP的合成减少。其机理在于,DNP虽对呼吸链电子传递无抑制作用,但可使线粒体内膜对H+的通透性升高,影响了ADP+Pi→ATP的进行,使产能过程与储能过程脱离,线粒体对氧的需求增加,呼吸链的氧化作用加强,但不能偶联ATP的生成,能量以热能形式释放。

3.复制中为什么会出现领头链和随从链?

DNA复制是半不连续的,顺着解链方向生成的子链,复制是连续进行的,这股链称为领头链。另一股链因为复制的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不能顺着解链方向连续延长,这股不连续复制的链称为随从链。原因有①.链延长特点只能从'5→'3②.同一复制叉只有一个解链方向。DNA 单链走向是相反的。因此在沿'3→'5方向上解开的母链上,子链就沿'5→'3方向延长,另一股母链'5→'3解开,子链不可能沿'5→'3。复制的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而出现随从链。4.简述乳糖操纵子的结构及其调节机制。

.乳糖操纵子含Z、Y、及A三个结构基因,编码降解乳糖的酶,此外还有一个操纵序列O、一个启动序列P和一个调节基因I,在P序列上游还有一个CAP结合位点。由P序列、O序列和CAP结合位点共同构成lac操纵子的调控区,三个编码基因由同一个调控区调节。

乳糖操纵子的调节机制可分为三个方面:

(1)阻遏蛋白的负性调节没有乳糖时, 阻遏蛋白与O序列结合,阻碍RNA聚合酶与P 序列结合,抑制转录起动;有乳糖时,少量半乳糖作为诱导剂结合阻遏蛋白,改变了它的构象,使它与O序列解离,RNA聚合酶与P序列结合,转录起动。

(2) CAP的正性调节没有葡萄糖时,cAMP浓度高,结合cAMP的CAP与lac操纵子启动序列附近的CAP结合位点结合,激活RNA转录活性;有葡萄糖时,cAMP浓度低,cAMP与CAP结合受阻,CAP不能与CAP结合位点结合,RNA转录活性降低。

(3)协调调节当阻遏蛋白封闭转录时,CAP对该系统不能发挥作用;如无CAP存在,即使没有阻遏蛋白与操纵序列结合,操纵子仍无转录活性。

5.何谓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写出大多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DNA序列的结构特点。

解释限制性内切核酸酶;酶识别DNA位点的核苷酸序列呈回文结构。

1.酮体是如何产生和利用的?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经有限氧化分解后转化形成的中间产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肝细胞以β-氧化所产生的乙酰辅酶A为原料,先将其缩合成羟甲戊二酸单酰CoA (HMG-CoA),接着HMG-CoA被HMG-CoA裂解酶裂解产生乙酰乙酸。乙酰乙酸被还原产生β-羟丁酸,乙酰乙酸脱羧生成丙酮。HMG-CoA合成酶是酮体生成的关键酶。肝脏没有利用酮体的酶类,酮体不能在肝内被氧化。酮体在肝内生成后,通过血液运往肝外组织,作为能源物质被氧化利用。丙酮量很少,又具有挥发性,主要通过肺呼出和肾排出。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都先被转化成乙酰辅酶A,最终通过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

2.为什么测定血清中转氨酶活性可以作为肝、心组织损伤的参考指标?

正常时体内多种转氨酶主要存在于相应组织细胞中,血清含量极低,如谷丙转氨酶(GPT)在肝细胞中活性最高,而谷草转氨酶(GOT)在心机细胞中活性最高,当肝细胞或心机细胞损伤时上述转氨酶分别释放入血。

3.讨论复制保真性的机制。

①. 遵守严格的碱基配对规律;②. 聚合酶在复制延长时对碱基的选择功能;DNA-polⅢ依据碱基表现的亲和力,实现正确的碱基选择。③. 复制出错时DNA-pol I的及时校读功能。4.试述乳酸异生为葡萄糖的主要反应过程及其酶。

(1)乳酸经LDH催化生成丙酮酸。(2)丙酮酸在线粒体内经丙酮酸羧化酶催化生成草酰乙酸,后者经GOT催化生成天冬氨酸出线粒体,在胞液中经GOT催化生成草酰乙酸,后者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作用下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3)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循酵解途径至1,6—二磷酸果糖。(4)1,6—二磷酸果糖经果糖二磷酸酶—1催化生成6—磷酸果糖,再异构为6—磷酸葡萄糖。(5)6—磷酸葡萄糖在葡萄糖—6—磷酸酶作用下生成葡萄糖。5.举例说明蛋白质一级结构、空间构象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蛋白质一级结构是高级结构的基础。有相似一级结构的蛋白质,其空间构象和功能也有相似之处。如垂体前叶分泌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第4至第10个氨基酸残基与促黑激素(α-MSH,β-MSH)有相同序列,因此ACTH有较弱的促黑激素作用。又如广泛存在与生物学的细胞色素C,在相近的物种间,其一级结构越相似,空间构象和功能也越相似。在物种上,猕猴和人类很接近,二者的细胞色素C只相差1个氨基酸残基,所以空间构象和功能也极相似。

1.胞浆中的NADH如何参加氧化磷酸化过程?试述其具体机制。

线粒体内生成的NADPH可直接参加氧化磷酸化过程,但在胞浆中生成的NADPH 不能自由透过线粒体内膜,故线粒体外NADPH所带的氢必须通过某种转运机制才能进入线粒体,然后再经呼吸链进行氧化磷酸化过程。这种转运机制主要有α-磷酸甘油穿梭和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两种机制。

(1)α-磷酸甘油穿梭:这种穿梭途径主要存在于脑和骨骼肌中,胞浆中的NADH在磷酸甘油脱氢酶催化下,使磷酸二羟丙酮还原成α-磷酸甘油,后者通过线粒体外膜,再经位于线粒体内膜近胞浆侧的磷酸甘油脱氢酶催化下

,磷酸二羟丙酮可穿出线粒体外膜至胞浆,参氧化生成磷酸二羟丙酮和FADH

2

与下一轮穿梭,而FADH2则进入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生成2分子ATP (2)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这种穿梭途径主要存在于肝和心肌中,胞浆中的NADH在苹果酸脱氢酶催化下,使草酰乙酸还原为苹果酸,后者通过线粒体外膜上的α-酮戊二酸转运蛋白进入线粒体,又在线粒体内苹果酸脱氢酶的作用下重新生成草酰乙酸和NADH。NADH进入NADH氧化呼吸链,生成3分子ATP。

可见,在不同组织,通过不同穿梭机制,胞浆中的NADH进入线粒体的过程不一样,参与氧化呼吸链的途径不一样,生成的ATP数目不一样。

2.举例说明蛋白质的变构效应。

当配体与蛋白质亚基结合引起亚基构象变化,从而改变蛋白质的生物活性,此种现象称为变构效应。变构效应也可发生与亚基之间,即当一个亚基构象的改变引起相邻的另一个亚基的构象和功能的变化。例如一个氧分子与Hb分子中一个亚基结合,导致其构象变化,进一步影响第二个亚基的构象变化,使之更易与氧分子结合,依次使四个亚基均发生构象改变而与氧分子结合,起到运输氧的作用。

4.试述复制和转录的异同点。

.复制和转录都以DNA为模板,都需依赖DNA的聚合酶,聚合过程都是在核苷酸之间生成磷酸二酯键,合成的核酸链都从5’向3’方向延长,都需遵从碱基配对规律。复制和转录最根本的不同是:通过复制使子代保留杂代全部遗传信息,而转录只需按生存需要部分信息表达。因此可以从模板和产物的不同来理解这一重大区别。此外,聚合酶分别是DNA pol和RNA pol,底物分别是dNTP和NTP,还有碱基配对的差别,都可从二者产物结构性质不同上理解。

5.试述人体胆固醇的来源与去路。

人体胆固醇的来源有:①从食物中摄取。②机体细胞自身合成。去路有:①用于构成细胞膜。②在肝脏可转化成胆汁酸。③在性腺、肾上腺皮质可转化成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④在皮肤可转化成维生素D

。⑤还可酯化成胆固醇酯,

3

储存在胞液及血浆脂蛋白中。

1.人体生成ATP的方法有哪几种?请详述具体生成过程。

ATP是生物体能量的储存和利用中心,其生成或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底物水平磷酸化,另一种是氧化磷酸化。具体过程如下:

(1)底物水平磷酸化:利用代谢分子中的能量使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在物质分解利用过程中,有三个典型

的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糖酵解过程中,磷酸甘油酸激酶催化1,3

二磷酸甘油酸生成3磷酸甘油酸以及丙酮酸羧激酶催化磷酸烯醇式

丙酮酸生成烯醇式丙酮酸这两步反应均伴有ADP磷酸化生成ATP,三

羧酸循环中琥珀酰CoA合成酶催化琥珀酰CoA生成琥珀酸,同时催

化Pi和GDP生成GTP,而GTP又可在酶促作用下能量转移生成ATP;

(2)氧化磷酸化:即在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偶联ADP磷酸化,生成ATP。

如物质脱下的2H经NADH氧化呼吸链可偶联生成3个ATP;经琥珀酸

氧化呼吸链则偶联生成2个ATP。这是机体内ATP生成的主要方式。

2. 何谓基因克隆?简述基因克隆的基本过程。

基因克隆的概念;以质粒为载体进行DNA克隆的过程(为例)。包括: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载体的选择与构建,目的基因与载体的拼接,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筛选并无性繁殖含重组分子的受体细胞。

4. 原核生物复制中的引发体是如何形成的?

复制的起始需要解生成引发体和合成引物。原核生物在复制起始点DNA上结合Dna A Dna B、 Dna C蛋白。含有解螺旋酶、DnaC蛋白、引物酶和DNA复制起始区域的复合结构称为引发体。在引发体上DnaG催化NTP聚合生成引物。1.什么是血浆脂蛋白,它们的来源及主要功能是什么?

血浆脂蛋白主要包括CM、VLDL、LDL和HDL四类。CM的功能是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和胆固醇;VLDL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和胆固醇;LDL转运内源性胆固醇;HDL逆向转运胆固醇。

与水的主要代谢过程。

2.简述谷氨酸在体内转变成尿素、CO

2

谷氨酸在L-谷氨酸脱氢酶的作用下生成α酮戊二酸、NADH+H+和NH3;α酮戊二

酸经三羧酸循环产生草酰乙酸、CO

2、FADH

2

、NADH+H+;

草酰乙酸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作用下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CO

2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在丙酮酸激酶的作用下生成丙酮酸,在丙酮酸脱氢酶的作用下生成

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经三羧酸循环生成2CO

2、1FADH

2

、3 NADH+H+和ATP;经

氧化呼吸链生成ATP和H

2

O

NH

3+CO

2

+ATP生成氨基甲酰磷酸,经鸟氨酸循环生成尿素。

3.试述复制和转录的异同点。

复制和转录都以DNA为模板,都需依赖DNA的聚合酶,聚合过程都是在核苷酸之间生成磷酸二酯键,合成的核酸链都从5’向3’方向延长,都需遵从碱基配对规律。复制和转录最根本的不同是:通过复制使子代保留杂代全部遗传信息,而转录只需按生存需要部分信息表达。因此可以从模板和产物的不同来理解这一重大区别。此外,聚合酶分别是DNA pol和RNA pol,底物分别是dNTP和NTP,还有碱基配对的差别,都可从二者产物结构性质不同上理解。

4.已知人类细胞基因组的大小约30亿bp,试计算一个二倍体细胞中DNA的总长度,这么长的DNA分子是如何装配到直径只有几微米的细胞核内的?

约2米(10bp的长度为3.4nm,二倍体)。在真核细胞内,DNA以非常致密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核内,在细胞生活周期的大部分时间里以染色质的形式出现,在细胞分裂期形成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是DNA的超级结构形式。染色体的基本单位是核小体。核小体由DNA和组蛋白共同构成。组蛋白分子构成核小体的核心,DNA双螺旋分子缠绕在这一核心上构成了核小体的核心颗粒。核小体的核心颗粒之间再由DNA(约60bp)和组蛋白H1构成的连接区连接起来形成串珠样结构。在此基础上,核小体又可进一步旋转折叠,经过形成30nm纤维状结构、300nm襻状结构、最后形成棒状的染色体。

5.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复合物的生成有何异同?

原核生物mRNA先与小亚基结合,通过mRNA起始密码上游S-D序列与小亚基16S-rRNA3'端短序列互补。S-D序列后小核苷酸序列,被核蛋白体rps-1结合。核蛋白体小亚基和mRNA、起始氨基酰-tRNA、大亚基依次结合,形成翻译起始复合物。真核生物起始与原核生物相似但更复杂,mRNA没有S-D序列,帽子结合蛋白复合物结合mRNA5'帽子和3'polyA尾,消耗ATP从mRNA5'端起扫描,最终使mRNA在小亚基正确定位。核蛋白体小亚基和起始氨基酰-tRNA、mRNA、大亚基依次结合,形成翻译起始复合物。

1.试讨论各类核苷酸抗代谢物的作用原理。

.5-氟尿嘧啶、6-巯基嘌呤、氨基蝶呤和氨甲蝶呤、氮杂丝氨酸等核苷酸抗代谢物均可作为临床抗肿瘤药物,其各自的机理如下表所示:

抗肿瘤药

物5-氟尿嘧啶6-巯基嘌呤

氨基蝶呤和

氨甲蝶呤

氨杂丝氨酸

核苷酸代

谢中类似

胸腺嘧啶次黄嘌呤叶酸谷氨酰胺

作用机理抑制胸腺嘧核苷

酸合成酶;影响

RNA的正常结构

和功能

抑制IMP转变为AMP

和GMP的反应;抑制

IMP和GMP的补救合

成和从头合成

抑制二氢叶

酸还原酶

干扰嘌呤、

嘧啶核苷酸

的合成

2.为什么说真核生物基因是断裂基因?请讨论hnRNA的剪接过程。

基因是指为生物大分子编码的核酸片段。在真核生物中,编码序列只占少数,可称为外显子。非编码序列可称为内含子,它是阻断基因线性表达的DNA片段。这种在同一基因外显子被内含子分隔的现象就是断裂基因。此外,基因与基因之间还有间隔序列,也是基因断裂性的表现。mRNA剪接实际上是切除内含子,把外显子互相连接起来,剪接体由snRNP与hnRNA结合组成。snRNA的U1U2结合一个内含子的两端,使内含子弯曲及两个相邻外显子互相靠近。U2U6形成催化中心,发生转酯反应。由含鸟苷的辅酶亲电子攻击使第一外显子切出,再由第一外显子3’-OH亲电子攻击内含子与第二外显子的磷酸二酯键,使内含子去除而两外显子相接。

3.什么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它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何结构特征?

蛋白质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布,不包括侧链的构象。它主要有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四种。在α-螺旋结构中,多肽链主链围绕中心轴以右手螺旋方式旋转上升,每隔3.6个氨基酸残基上升一圈。氨基酸残基的侧链伸向螺旋外侧。每个氨基酸残基的亚氨基上的氢与第四个氨基酸残基上的氧形成氢键,以维持α-螺旋稳定。在β-折叠结构中,多肽链的肽键平面折叠成锯齿状结构,侧链交错位于锯齿状结构的上下方。两条以上肽链或一条肽链内的若干肽段平行排列,通过链间羰基氧和亚氨基氢形成氢键,维持β-折叠构象稳定。在球状蛋白质分子中,肽链主链常出现180度回折,回折部分称为β-转角。β-转角通常有4个氨基残基组成,第二个残基常为脯氨酸。无规卷曲是指肽链中没有确定规律的结构。

4.简述肝糖原合成代谢的直接途径与间接途径。

肝糖原合成时由葡萄糖经UDPG合成糖原的过程称为直接途径由葡萄糖先分解成三碳化合物如乳酸、丙酮酸,再运至肝脏异生成糖原的过程称为三碳途径或间接途径。

5.何谓目的基因?写出其主要来源或途径。

目的基因:应用重组DNA技术有时是为分离、获得某一感兴趣的基因或DNA 序列,或是为获得感兴趣基因的表达产物——蛋白质。这些感兴趣的基因或DNA 序列就是目的基因,又称目的DNA。目的DNA有两种类型,即cDNA和基因组DNA. 2.试述原核生物的转录终止。

RNA-pol在DNA模板上停顿下来不再前进,转录产物RNA链从转录复合物上脱落下来,就是转录终止。依据是否需要蛋白质因子的参与,原核生物转录终止分为依赖ρ因子与非依赖ρ因子两大类。依赖ρ因子的转录终止中,ρ因子与转录产物结合,ρ因子和RNA-pol都发生构象改变,从而使RNA聚合酶停顿,解螺旋酶活性使DNA/RNA杂化双链拆离,利于产物从转录复合物中释放。非依赖ρ因子的转录终止中,DNA模板上靠近终止处有些特殊碱基序列,转录出RNA 后,产物形成特殊的结构来终止转录。

3.概述肾上腺素对血糖水平调节的分子机制。

肾上腺素通过促进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的糖原分解而抑制糖原合成,使血糖水平升高。其分子机制如下:肾上腺素作用于肝及肌细胞膜上的β受体后,促使G蛋白与GDP解离而与GTP结合,从而激活G蛋白。活化的G蛋白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生成增加,cAMP激活蛋白激酶A;后者催化细胞中许多酶类和功能蛋白质的磷酸化,从而引起肾上腺素的生理效应。

(1)使无活性的磷酸化酶b激酶磷酸化为有活性的磷酸化酶b激酶。后者催

化无活性的磷酸化酶b磷酸化为磷酸化酶a;则可促进糖原分解,升高血糖。

(2)使有活性的糖原合酶a磷酸化成无活性的糖原合酶b。从而抑制糖原合成,致使血糖浓度升高。

(3)cAMP—蛋白激酶系统还通过磷酸化改变某些酶的活性调节血糖水平。如抑制肝丙酮酸激酶减少糖的分解代谢,激活果糖双磷酸酶—1促进糖异生,升高血糖。

4.物质在体内氧化和体外氧化有哪些异同点?请加以说明。

物质在生物体内氧化的过程被称为生物氧化,主要指糖、脂肪、蛋白质等通过

氧化作用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CO

2和H

2

O这一过程。与物质的体外氧化相比

主要有以下异同点:

相同点:

(1)两种氧化方式都遵循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有加氧、脱氢、失电子过程;

(2)两种氧化方式所消耗的氧量、综产物(CO

2,H

2

O)和释放的能量均相同。

不同点:

(1)反应的环境与条件不同,生物氧化是在生物细胞内进行的,恒温,PH接近中性,可有水参与,而体外氧化则需高温和干燥的环境;

(2)反应的方式不同,生物氧化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逐步进行,O

2

接受电子

后与H+生成水,CO

2

由脱羧基产生,而体外氧化无需酶催化,反应剧烈,H和C

直接与O

2化合成H

2

O 及CO

2

(3)释放能量过程不同,生物氧化能量逐步释放,能量部分以化学能方式储存,部分以热能释放,而体外氧化全部以热和光的形式骤然释放。

5.1mol软脂酸彻底氧化分解净生成多少ATP?

129

1.为什么说逆转录现象的发现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是RNA病毒以其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意义有: 1.补充完善了中心法则 2.逆转录病毒中有致癌病毒,其研究关系到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某些疾病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3.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重大工具酶,应用于cDNA 制备,RT-PCR制备上。

2.简述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1)空腹或饥饿时利用非糖化合物异生成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水平恒定。

(2)糖异生是肝脏补充或恢复糖原储备的重要途径。

(3)饥饿时,糖异生增强有利于维持酸碱平衡。

5.简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式的要点及其与DNA生物学功能的关系。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1)DNA是以反向平行的双链结构,脱氧核糖基和磷酸基骨架位于双链的外侧,碱基位于内侧,两条链的碱基之间以氢键相接触。腺嘌呤始终与胸腺嘧啶配对存在,形成两个氢键(A=T),鸟嘌呤始终与胞嘧啶配对存在,形成三个氢键(G≡C)。碱基平面与线性分子结构的长轴相垂直。一条链的走向是5′→3′,另一条链的走向就一定是3′→5′;(2)DNA是一右手螺旋结构。螺旋每旋转一周包含了10对碱基,每个碱基的旋转角度为36°。螺距为3.4nm,每个碱基平面之间的距离为0.34nm。DNA双螺旋分子存在一个大沟和一个小沟;(3)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维系横向靠两条链间互补碱基的氢键维系,纵向则靠碱基平面间的疏水性堆积力维持。

1、试述复制和转录的异同点。

复制和转录都以DNA为模板,都需依赖DNA的聚合酶,聚合过程都是在核苷

酸之间生成磷酸二酯键,合成的核酸链都从5’向3’方向延长,都需遵从碱基配

对规律。复制和转录最根本的不同是:通过复制使子代保留杂代全部遗传信息,

而转录只需按生存需要部分信息表达。因此可以从模板和产物的不同来理解这一

重大区别。此外,聚合酶分别是DNA pol和RNA pol,底物分别是dNTP和NTP,

还有碱基配对的差别,都可从二者产物结构性质不同上理解。

3、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其结构特征是什么?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均为L―α―氨基酸,即在α-碳原子上连有一个氨基、一个羧基、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每个氨基酸的侧链各不相同,是其表现不同性质的结构特征。

5.简述天冬氨酸在体内转变成葡萄糖的主要代谢途径。

天冬氨酸+α酮戊二酸在谷草转氨酶作用下生成草酰乙酸和谷氨酸,草酰乙酸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的作用下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经糖异生生成1,6-二磷酸果糖,最后生成葡萄糖。

1.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复合物的生成有何异同?

原核生物mRNA先与小亚基结合,通过mRNA起始密码上游S-D序列与小亚基16S-rRNA3'端短序列互补。S-D序列后小核苷酸序列,被核蛋白体rps-1结合。

核蛋白体小亚基和mRNA、起始氨基酰-tRNA、大亚基依次结合,形成翻译起始复合物。真核生物起始与原核生物相似但更复杂,mRNA没有S-D序列,帽子结合蛋白复合物结合mRNA5'帽子和3'polyA尾,消耗ATP从mRNA5'端起扫描,最终使mRNA在小亚基正确定位。核蛋白体小亚基和起始氨基酰-tRNA、mRNA、大亚

基依次结合,形成翻译起始复合物。

2.说明高氨血症导致昏迷的生化基础。

高氨血症时,脑中的反应为氨+α-酮戊二酸生成谷氨酸,氨+谷氨酸生成谷氨酰胺,脑内α-酮戊二酸减少导致了三羧酸循环减慢,从而使ATP生成减少,脑组织供能缺乏表现为昏迷。

3.有哪些方法可获得目的基因?

包括:限制性内切酶; cDNA合成法;基因人工合成法;PCR法以特异性引物扩增目的基因。

1.何谓基因克隆?简述基因克隆的基本过程。

基因克隆的概念;以质粒为载体进行DNA克隆的过程(为例)。包括: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载体的选择与构建,目的基因与载体的拼接,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筛选并无性繁殖含重组分子的受体细胞。

1.为何蛋白质的含氮量能表示蛋白质相对量?实验中又是如何依此原理计算蛋白质含量

的?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均为L―α―氨基酸,即在α-碳原子上连有一个氨基、一个羧基、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每个氨基酸的侧链各不相同,是其表现不同性质的结构特征。

4.简述各种RNA在肽链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mRNA携带遗传信息作为指导和合成多肽链的模板;tRNA以氨基酰-tRNA方式结合并运载各种氨基酸,使氨基酸进入核蛋白体对号入座合成肽链;rRNA和多种蛋白质构成核蛋白体作为合成多肽链的场所。

5. 说明酶原与酶原激活的意义。

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只是酶的无活性前体,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酶的前体水解开一个或几个特定的肽键,致使其构象发生改变,表现出酶的活性。这种无活性的酶的前体称为酶原。酶原向酶的转化过程称为酶原的激活。酶原的激活实质上是酶的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的过程。

酶原的激活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消化管内蛋白酶以酶原形式分泌出来,不仅保护消化器官本身不遭酶的水解破坏,而且保证酶在其特定的部位和环境发挥其催化作用。此外,酶原还可视为酶的贮存形式。如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酶类以酶原的形式在血液循环中运行,一旦需要便不失时机地转化为有活性的酶,发挥其对机体的保护作用。

1.讨论复制保真性的机制。

①. 遵守严格的碱基配对规律;

②. 聚合酶在复制延长时对碱基的选择功能;DNA-polⅢ依据碱基表现的亲和力,实现正确的碱基选择。

③. 复制出错时DNA-pol I的及时校读功能。

2.什么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它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何结构特征?

蛋白质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布,不包括侧链的构象。它主要有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四种。在α-螺旋结构中,多肽链主链围绕中心轴以右手螺旋方式旋转上升,每隔3.6个氨基酸残基上升一圈。氨基酸残基的侧链伸向螺旋外侧。每个氨基酸残基的亚氨基上的氢与第四个氨基酸残基上的氧形成氢键,以维持α-螺旋稳定。在β-折叠结构中,多肽链的肽键平面折叠成锯齿状结构,侧链交错位于锯齿状结构的上下方。两条以上肽链或一条肽链内的若干肽段平行排列,通过链间羰基氧和亚氨基氢形成氢键,维持β-折叠构象稳定。在球状蛋白质分子中,肽链主链常出现180度回折,回折部分称为β-转角。β-转角通常有4个氨基残基组成,第二个残基常为脯氨酸。无规卷曲是指肽链中没有确定规律的结构。

3.简述乳酸循环形成的原因及其生理意义。

乳酸循环的形成是由于肝脏和肌肉组织中酶的特性所致。肝内糖

异生很活跃,又有葡萄糖—6—磷酸酶可水解6—磷酸葡萄糖,释放

出葡萄糖。肌肉组织中除糖异生的活性很低外,又没有葡萄糖—6—

磷酸酶;肌肉组织内生成的乳酸既不能异生成糖,更不能释放出葡萄

糖。乳酸循环的生理意义在于避免损失乳酸(能源物质)以及防止因

乳酸堆积引起酸中毒。

4.原核生物mRNA在小亚基上的定位涉及哪些机制?

原核生物mRNA在小亚基上的定位涉及两种机制。其一,原核生物mRNA起始密码上游S-D 序列与小亚基16S-rRNA3'端短序列互补;其二,S-D序列后小核苷酸序列,被核蛋白体rps-1结合。通过上述RNA-RNA、RNA-蛋白质相互作用使mRNA的起始AUG在核蛋白体小亚基上精确定位,形成翻译起始复合物。

5.比较脑、肝、骨骼肌在糖、脂代谢和能量代谢上的主要特点。

脑:是机体耗能的主要器官,一般主要以葡萄糖供能,耗用葡萄糖由血糖供应,不能直接分解脂肪酸,糖供给不足时,可以酮体作为能源物质。

肝:是机体糖脂代谢的主要器官,对维持血糖恒定起到重要作用。合成储存糖原可达肝重的10%;糖异生;具有葡萄糖-6-磷酸酶,可使储存的糖原分解为葡萄糖释放入血,维持血糖恒

定。合成甘油三酯、胆固醇、磷脂的主要器官,合成的脂类主要以VLDL运输到其他组织储存;肝合成HDL具有胆固醇逆向转运及抗LDL氧化的作用,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具有高活性的脂酸β-氧化酶类,可大量合成酮体供肝外组织利用。肝是机体耗能的主要器官之一。

肌肉:通常以氧化脂肪酸为主,剧烈运动时,以糖无氧酵解补充能量,能合成糖原,但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因此肌糖原基本不能分解成葡萄糖以补充血糖。

1.叙述呼吸链的组成与排列,这样排列的依据是什么?

机体氧化呼吸链有两条,分别为NADH氧化呼吸链与琥珀酸氧化呼吸链,其组成与排列顺序于下图:

NADH→复合体I↘

CoQ→复合体Ⅲ→Cytc→复合体Ⅳ

琥珀酸→复合体Ⅱ↗

这两条呼吸链的排列顺序是由一系列的实验及其结果确定的:①根据呼吸链各组分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②在体外将呼吸链拆开和重组,鉴定四种复合体的组成与排列;③利用呼吸链特异的抑制剂阻断某一组分的电子传递,在阻断部位以前的组分处于还原状态,后面则处于氧化状态;④根据吸收光谱的改变进行检测;以离体线粒体无氧时处于还原状态作为对照,缓慢给氧,观察各组分被氧化的顺序。

当然,有些组分的具体位置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2.举例说明蛋白质一级结构、空间构象与功能间的关系。

蛋白质一级结构是高级结构的基础。有相似一级结构的蛋白质,其空间构象和功能也有相似之处。如垂体前叶分泌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第4至第10个氨基酸残基与促黑激素(α-MSH,β-MSH)有相同序列,因此ACTH有较弱的促黑激素作用。又如广泛存在与生物学的细胞色素C,在相近的物种间,其一级结构越相似,空间构象和功能也越相似。在物种上,猕猴和人类很接近,二者的细胞色素C只相差1个氨基酸残基,所以空间构象和功能也极相似。

3.在糖代谢过程中生成的丙酮酸可进入哪些代谢途径?

在糖代谢过程中生成的丙酮酸具有多条代谢途径:

(1)在供氧不足时,丙酮酸在LDH催化下,接受NADH+H+的氢原子还原生成乳酸。

(2)在供氧充足时,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催化下,氧化脱羧生

成乙酰CoA,再经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彻底氧化生成CO2、H2O和ATP。

(3)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丙酮酸羧化酶催化下生成草酰乙酸,后者经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羧激酶催化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再异生为糖。

(4)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丙酮酸羧化酶催化下生成草酰乙酸,后者与乙酰CoA缩合成柠

檬酸,可促进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

(5)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丙酮酸羧化酶催化下生成草酰乙酸,后者与乙酰CoA缩合成柠

檬酸;柠檬酸出线粒体在胞液中经柠檬酸裂解酶催化生成乙酰CoA,后者可作为脂肪酸、胆固醇等的合成原料。

(6)丙酮酸可经还原性氨基化生成丙氨酸等非必需氨基酸。

决定丙酮酸代谢的方向是各条代谢途径中关键酶的活性,这些酶受到别构效应剂与激素的调节。

4.遗传密码有哪些主要特性?

方向性,连续性,简并性,通用性,摆动性

5.为什么测定血清中转氨酶活性可以作为肝、心组织损伤的参考指标?

正常时体内多种转氨酶主要存在于相应组织细胞中,血清含量极低,如谷丙转氨酶(GPT)在肝细胞中活性最高,而谷草转氨酶(GOT)在心机细胞中活性最高,当肝细胞或心机细胞损伤

时上述转氨酶分别释放入血。

1.讨论复制保真性的机制。

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产物是:5—磷酸核糖;NADPH。

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1)提供5—磷酸核糖,是合成核苷酸的原料。

(2)提供NADPH,参与合成代谢(作为供氢体)、生物转化反应以及维持谷胱甘肽的还原性。

2.试述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产物及生理意义。

1)竞争性抑制: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结构相似,共同竞争酶的活性中心。抑制作用大小与抑制剂和底物的浓度比以及酶对它们的亲和力有关。此类抑制作用最大速度Vmax不变,表观Km值升高。

2)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剂与底物结构不相似或完全不同,只与酶的活性中心以外的必需基团结合。不影响酶在结合抑制剂后与底物的结合。该抑制作用的强弱只与抑制剂的浓度有关。此类抑制作用最大速度Vmax下降,表观Km值不变。

3)反竞争性抑制:抑制剂只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生成的三元复合物不能解离出产物。此类抑制作用最大速度Vmax和表观Km值均下降。

3.比较三种可逆性抑制作用的特点。

①. 遵守严格的碱基配对规律;

②. 聚合酶在复制延长时对碱基的选择功能;DNA-polⅢ依据碱基表现的亲和力,实现正

确的碱基选择。

③. 复制出错时DNA-pol I的及时校读功能。

4.给动物以丙氨酸,它在体内可转变为哪些物质?写出可转变的代谢途径名称。

丙酮酸转氨基丙酮酸

(2)丙酮酸无氧酵解乳酸

(3)丙酮酸糖异生葡萄糖

(4)丙酮酸酵解逆行磷酸二羟丙酮甘油

(5)丙酮酸氧化脱羧乙酰CoA 呼吸链 CO2+H2O

(6)丙酮酸氧化脱羧乙酰CoA 脂肪酸合成脂肪酸

(7)丙酮酸氧化脱羧乙酰CoA 酮体合成酮体

(8)丙酮酸氧化脱羧乙酰CoA 胆固醇合成胆固醇

(9)丙酮酸羧化草酰乙酸

5.解释基因载体,说出哪些DNA可作为基因的载体。

又称克隆载体,是在基因工程中为“携带”感兴趣的外源DNA 、实现外源DNA的无性繁殖或表达有意义的蛋白质所采用的一些DNA分子,具有自我复制和表达功能。其中,为使插入的外源DNA序列可转录、进而翻译成多肽链而特意设计的克隆载体又称表达载体。克隆载体有质粒DNA、噬菌体DNA和病毒DNA,它们经适当改造后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或兼有表达外源基因的能力。

1.举例说明竞争性抑制作用在临床上的应用。

以磺胺类药物为例。1)对磺胺类药物敏感的细菌在生长繁殖时,不能直接利用环境中的叶酸,而是在菌体内二氢叶酸合成酶的催化下,以对氨基苯甲酸、二氢蝶呤和谷氨酸为底物合成二氢叶酸。二氢叶酸是核苷酸合成过程中饿辅酶之一四氢叶酸的前体(2')。2)磺胺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对氨基苯甲酸相似,是二氢叶酸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抑制二氢叶酸的合成。细菌则因核苷酸乃至核酸的合成受阻而影响其生长繁殖。人类能直接利用食物中的叶酸,体内的核酸合成不受磺胺类药物的干扰(4')。3)根据竞争性抑制的特点,服用磺胺类药物

时必须保持血液中药物的高浓度,以发挥其有效的竞争性抑菌作用(2')。

许多属于抗代谢物的抗癌药物,如氨甲蝶呤、5-氟尿嘧啶、6-巯基嘌呤等,几乎都是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它们分别抑制四氢叶酸、脱氧胸苷酸及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以抑制肿瘤的生长(2')

2.试述乙酰CoA 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乙酰CoA是糖、脂、氨基酸代谢共有的重要中间代谢物,也是三大营养代谢联系的枢纽(2')。

乙酰CoA的生成(4'):糖有氧氧化;脂酸B氧化;氨基酸分解代谢;甘油及乳酸分解。乙酰CoA的代谢去路(4'):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在肝细胞线粒体生成酮体,为缺糖时重要能源之一;合成脂肪酸;合成胆固醇;合成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3.说明高氨血症导致昏迷的生化基础。

高氨血症时,脑中的反应为氨+α-酮戊二酸生成谷氨酸(3'),氨+谷氨酸生成谷氨酰胺,脑内α-酮戊二酸减少导致了三羧酸循环减慢(4'),从而使ATP生成减少,脑组织供能缺乏表现为昏迷(3')。

4.复制中为什么会出现领头链和随从链?

DNA复制是半不连续的,顺着解链方向生成的子链,复制是连续进行的,这股链称为领头链(3')。另一股链因为复制的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不能顺着解链方向连续延长,这股不连续复制的链称为随从链(3')。原因有①.链延长特点只能从'5→'3 (2') ②.同一复制叉只有一个解链方向。DNA单链走向是相反的。因此在沿'3→'5方向上解开的母链上,子链就沿'5→'3方向延长,另一股母链'5→'3解开,子链不可能沿'5→'3。复制的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而出现随从链(1')。

5.一种DNA分子含40%的腺嘌呤核苷酸,另一种DNA分子含30%的胞嘧啶核苷酸,请问那一种DNA的Tm值高?为什么?

第一种DNA的Tm值高于第二种(1')。因为第一种DNA含有较高的(60%鸟嘌呤和胞嘧啶配对(1'),因而碱基互补所形成的氢键多于第二种DNA(1')。

1.简述草酰乙酸在糖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草酰乙酸在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及糖异生代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草酰乙酸是三羧酸循环中的起始物,糖氧化产生的乙酰CoA必须首先与草酰乙酸

缩合成柠檬酸,才能彻底氧化。

(2)草酰乙酸可以作为糖异生的原料,循糖异生途径异生为糖。

(3)草酰乙酸是丙酮酸、乳酸及生糖氨基酸等异生为糖时的中间产物,这些物质必须

转变成草酰乙酸后再异生为糖。

2.解释质粒,为什么质粒可作为基因的载体。

质粒,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外的小型环状双链DNA分子。质粒分子本身是含有复制功能的遗传结构,能在宿主细胞独立地进行复制,并在细胞分裂时恒定的传给子代细胞。质粒带有某些遗传信息,所以赋予宿主细胞一些遗传性状。因为质粒DNA 有自我复制功能及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等特征,故可作为DNA操作的载体。

质粒的复制及表达功能、选择标志基因。

3.说明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及其实用价值。

.酶是生物催化剂,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具有双重影响。升高温度一方面可加快酶促反应速度,但同时也增加酶变性的机会,有使酶促反应速度降低。温度升高到60o C以上时,大多数酶开始变性;80o C时,多数酶的变性已不可逆。综合这两种因素,酶促反应速度最大时的环境温度称为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在环境温度低于最适温度时,温度加快反应速度这一效

应起主导作用,温度每升高10o C,反应速度可加大1~2倍。温度高于最适温度时,反应速度则因酶变性而降低。

临床上低温麻醉就是利用酶的这一性质以减慢组织细胞代谢速度,提高机体对氧和营养物质缺乏的耐受性,利于手术治疗。低温保存生物制品和菌种也是基于这一原理。生化实验中测定酶的活性时,应严格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酶制剂应保存在冰箱中,从冰箱中取出后应立即应用,以免因酶的变性而影响测定结果。

4.讨论鸟氨酸循环、丙氨酸-葡萄糖循环、甲硫氨酸循环的基本过程与生理意义。

鸟氨酸循环:经鸟氨酸、瓜氨酸及精氨酸等步骤合成尿素后,又重新回到鸟氨酸的一种循环过程。不断地将体内有毒性的氨转变成尿素,达到解除氨毒的作用。

丙氨酸-葡萄糖循环:将肌肉蛋白分解的氨经丙酮酸转氨基生成丙氨酸后随血液转运到肝,丙氨酸经肝脱氨基生成丙酮酸和氨,丙酮酸经肝糖异生形成葡萄糖,而氨经肝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葡萄糖经血液回到肌肉经肌肉经酵解过程再生成丙酮酸。将肌肉中代谢产生的氨通过丙酮酸形式转运到肝而合成尿素。

甲硫氨酸:甲硫氨酸经SAM、同型半胱氨酸等中间代谢,进而重新生成甲硫氨酸的循环过程。为体内甲基化反应提供活性甲基的供体(SAM)

5.细胞内有哪几类主要的RNA?其主要功能是什么?

动物细胞内主要含有的RNA种类及功能

种类细胞核和胞液线粒体功能核蛋白体RNA rRNA mt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信使RNA mRNA mt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转运RNA tRNA mt tRNA 转运氨基酸

不均一核RNA hnRNA 成熟mRNA的前体

核内小RNA snRNA 参与hnRNA的剪接、转运

核仁小RNA snoRNA rRNA的加工和修饰

胞质小RNA scRNA/7SL-RNA 蛋白质内质网定位合成的信号

识别体的组成成分

1.简述真核生物mRNA的结构特点。

成熟的真核生物mRNA的结构特点是:(1)大多数真核mRNA在5′-端以m7GpppN为分子的起始结构。这种结构称为帽子结构。帽子结构在mRNA作为模板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中具有促进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加速翻译起始速度的作用,同时可以增强mRNA的稳定性;(2)在真核mRNA的3′末端,大多数有一段长短不一的多聚腺苷酸结构,通常称为多聚A尾。一般有数十个至一百几十个腺苷酸连接而成。因为在基因内没有找到它相应的序列,因此认为它是在RNA生成后才加上去的。随着mRNA存在的时间延续,这段多聚A尾巴慢慢变短。因此,目前认为这种3′-末端结构可能与mRNA从细胞核向细胞质的转位及mRNA的稳定性有关。

2.简述三羧酸循环的要点及生理意义。

(1)TAC中有4次脱氢、2次脱羧及1次底物水平磷酸化。(2)TAC中有3个不可逆反应、3个关键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柠檬酸合酶)。(3)TAC的中间产物包括草酰乙酸在内起着催化剂的作用。草酰乙酸的回补反应是丙酮酸的直接羧化或者经苹果酸脱氢生成。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TAC是三大营养素彻底氧化的最终代谢通路。TAC是三大营养素代谢联系的枢纽。TAC为其他合成代谢提供小分子前体。TAC为氧化磷酸化提供还原当量

3.概述体内氨基酸的来源和主要代谢去路。

体内氨基酸主要来源:食物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组织蛋白质的分解;经转氨基反应合成非必需氨基酸。主要的去路有:合成组织蛋白质;脱氨基作用产生的氨合成尿素;α-酮酸转变成糖和/或酮体,并氧化产能;脱羧基作用生成胺类;转变为嘌呤、嘧啶等其他含氮化合物。

4.试述体内草酰乙酸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草酰乙酸在TAC循环中起着催化剂一样的作用,其量决定细胞内三羧酸循环的速度,草酰乙酸主要来源于糖代谢丙酮酸羧化,故糖代谢障碍时,三羧酸循环及脂的分解代谢不能顺利进行;草酰乙酸是糖异生的重要代谢物;草酰乙酸与氨基酸代谢及核苷酸代谢有关;草酰乙酸参与了乙酰CoA从线粒体转运至胞浆的过程,这与糖转变为脂的过程密切相关;草酰乙酸参与了胞浆内NADH转运到线粒体的过程(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草酰乙酸可经转氨基作用合成天冬氨酸;草酰乙酸在胞浆中可生成丙酮酸,然后进入线粒体进一步氧化为CO2、H2O、ATP。

5.何谓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写出大多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DNA序列的结构特点。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指能识别DNA的特异序列,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DNA的一类核酸内切酶;酶识别DNA位点的核苷酸序列呈回文结构,即呈二元旋转对称性。

1.糖异生过程是否为糖酵解的逆反应?为什么?

.糖异生过程不是糖酵解的逆过程,因为糖酵解中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催化的反应是不可逆反应,所以非糖物质必须依赖葡萄糖—6—磷酸酶、果糖二磷酸酶—1、丙酮酸羧化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的催化才能异生为糖,亦即酶促反应需要饶过三个能障以及线粒体膜的膜障。

2.胞浆中的NADH如何参加氧化磷酸化过程?试述其具体机制。

线粒体内生成的NADPH可直接参加氧化磷酸化过程,但在胞浆中生成的NADPH不能自由透过线粒体内膜,故线粒体外NADPH所带的氢必须通过某种转运机制才能进入线粒体,然后再经呼吸链进行氧化磷酸化过程。这种转运机制主要有α-磷酸甘油穿梭和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两种机制。

(1)α-磷酸甘油穿梭:这种穿梭途径主要存在于脑和骨骼肌中,胞浆中的NADH在磷酸甘油脱氢酶催化下,使磷酸二羟丙酮还原成α-磷酸甘油,后者通过线粒体外膜,再经位于线粒体内膜近胞浆侧的磷酸甘油脱氢酶催化下氧化生成磷酸二羟丙酮和FADH2,磷酸二羟丙酮可穿出线粒体外膜至胞浆,参与下一轮穿梭,而FADH2则进入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生成2分子ATP

(2)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这种穿梭途径主要存在于肝和心肌中,胞浆中的NADH在苹果酸脱氢酶催化下,使草酰乙酸还原为苹果酸,后者通过线粒体外膜上的α-酮戊二酸转运蛋白进入线粒体,又在线粒体内苹果酸脱氢酶的作用下重新生成草酰乙酸和NADH。NADH进入NADH氧化呼吸链,生成3分子ATP。

可见,在不同组织,通过不同穿梭机制,胞浆中的NADH进入线粒体的过程不一样,参与氧化呼吸链的途径不一样,生成的ATP数目不一样。

3.金属离子作为酶的辅助因子有哪些作用?

1)作为酶活性中心的催化基团参加反应;

2)作为连接酶与底物的桥梁,便于酶对底物起作用;

3)为稳定酶的空间构象所必需;

4)中和阴离子,降低反应的静电斥力。

4.简述多肽链生物合成的延长过程。

肽链延长在核蛋白体上连续性循环。(1)进位:氨基酰-tRNA进入核蛋白体A位;(2)转肽酶催化成肽;(3)转位:由EF-G转位酶催化,新生肽酰-tRNA-mRNA位移入P位,A位空留,卸载tRNA移入E位并脱离。

5.一种DNA分子含40%的腺嘌呤核苷酸,另一种DNA分子含30%的胞嘧啶核苷酸,请问那一种DNA的Tm值高?为什么?

第一种DNA的Tm值高于第二种。因为第一种DNA含有较高的(60%)鸟嘌呤和胞嘧啶配对,因而碱基互补所形成的氢键多于第二种DNA。

1.简述E. coli和真核表达体系各自的优、缺点。(10分)

原核表达体系如E. coli 是当前采用最多的原核表达载体系,其优点是培养方法简单、迅速、经济而适合大规模生产工艺;不足之处是只能表达克隆的c DNA,不宜表达真核基因组DNA(即含有内含子的DNA);表达的真核蛋白质不能形成适当的折叠或进行糖基化修饰;

表达的蛋白质常常形成不溶性的包涵体,欲使其具有活性尚需进行复杂的复兴复性处理;很难在E. coli表达体系表达大量的可溶性蛋白,与原核表达体系比较,真核表达体系如酵母、昆虫及哺乳类动物细胞表达体系,尤其是哺乳类动物细胞表达体系,不仅可表达克隆的c DAN, 而且还可以表达真核基因组DNA;哺乳类细胞表达的蛋白质通常总是被适当修饰,因此表

达产物直接就有功能。操作技术难、费时、不经济是哺乳类动物细胞表达体系的缺点。

2.你认为转录和复制哪一种保真性更高?请说明理由。(10分)

复制有更高的保真性碱基配对。DNA-polⅠ即时校读修复。DNA-polⅢ碱基选择功能。转录:碱基配对,但RNA-pol无核酸外切酶活性,无碱基选择功能。

3.为何称三羧酸循环是物质代谢的中枢,有何生理意义?(10分)

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最终共同途径,体内各种代谢产生的ATP、CO2、

H2O主要来源于此循环。三羧酸循环是三大物质相互联系的枢纽,机体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使三大物质代谢处于动态平衡中,正常情况下,三羧酸循环原料乙酰CoA主要来源于糖的分解代谢,脂主要是储能;病理或饥饿状态时,则主要来源于脂肪的动员,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基酸也可为三羧酸循环提供原料。

4.举例说明蛋白质的四级结构。(10分)

蛋白质四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中具有完整三级结构的各亚基在空间排布的相对位置。例如血红蛋白,它是由1个α亚基和1β个亚基组成一个单体,2个单体呈对角线排列,形成特定的空间位置关系。四个亚基间共有8个非共价键,维系其四级结构的稳定性。

5.用两种不同的 方式写出一段长8bp ,含有四种碱基成分的DNA 序列(任意排列)。(8分)

5′pApCpTpGpCpTpGpC-OH 3′

5′ACTGCTGC 3′

1.酶的必需基团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作用?

同工酶是长期进化过程中基因分化的产物。同工酶是指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同工酶是由不同基因或等位基因编码的多肽链,或同一基因转录生成的不同mRNA 翻译的不同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不同的同工酶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含量与分布比例不同。这主要是不同组织器官合成同工酶各亚基的速度不同和各亚基之间杂交的情况不同所致。不同的同工酶对底物的亲和力不同。这使不同的组织与细胞具有不同的代谢特点。当某组织发生疾病时,可能有某种特殊的同工酶释放出来,同工酶谱的改变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例如心肌梗死后6~18小时,CK2释放入血,而LDH 的释放比CK 迟1~2天。正常血浆LDH2的活性高于LDH1,心肌梗死时可见LDH1大于LDH2。这些改变可见于所有的心肌梗死病例。

2.什么是蛋白质变性?变性与沉淀的关系如何?

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蛋白质的空间构象受到破坏,使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丧失,这就是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变性后疏水侧链暴露,肽链可相互缠绕而聚集,分子量变大,易从溶液中析出,这就是蛋白质沉淀。可见变性的蛋白质易于沉淀,有时蛋白质发生沉淀但并没有变性现象。

3.试述复制和转录的异同点。

复制和转录都以DNA 为模板,都需依赖DNA 的聚合酶,聚合过程都是在核苷酸之间生成磷酸二酯键,合成的核酸链都从5’向3’方向延长,都需遵从碱基配对规律。复制和转录最根本的不同是:通过复制使子代保留杂代全部遗传信息,而转录只需按生存需要部分信息表达。因此可以从模板和产物的不同来理解这一重大区别。此外,聚合酶分别是DNA pol 和RNA pol ,底物分别是dNTP 和NTP ,还有碱基配对的差别,都可从二者产物结构性质不同上理解。

4.说明高氨血症导致昏迷的生化机制。

高氨血症时,脑中的反应为 氨+α-酮戊二酸 生成谷氨酸,氨+谷氨酸 生成谷氨酰胺, 脑内α-酮戊二酸减少导致了三羧酸循环减慢,从而使ATP 生成减少,脑组织供能缺乏表现为昏迷。

5. 糖、脂、蛋白质在体内是否可以相互转变?简要说明可转变的途径及不能转变的原因。

糖与脂:糖容易转变为脂类

糖 磷酸二羟丙酮 α-磷酸甘油

乙酰CoA 脂肪酸

胆固醇

甘油三酯或胆固醇

脂变糖可能性小,仅甘油,丙酮,丙酰CoA可异生成糖,其量甚微。蛋白质与糖、脂:蛋白质可以转变为糖、脂,但数量较小,生糖氨基酸异生成糖,生酮、生糖氨基酸可生成脂类。

糖、脂不能转变为蛋白质,糖、脂不能转变为必需氨基酸,虽可提供非必需氨基酸的碳骨架,但缺乏氮源。

苏州大学848生物化学部分真题答案汇总

概述 SDS-PAGE法测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原理。 答案: (1)聚丙烯酰胺凝胶是一种凝胶介质,蛋白质在其中的电泳速度决定于蛋白质分子的大小、形状和所带电荷数量。 (2)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可与蛋白质大量结合,结合带来两个后果:①由于SDS是阴离子,故使不同的亚基或单体蛋白质都带上大量的负电荷,掩盖了它们自身所带电荷的差异; ②使它们的形状都变成杆状。这样,它们的电泳速度只决定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3)蛋白质分子在SDS-PAGE凝胶中的移动距离与指示剂移动距离的比值称相对迁移率,相对迁移率与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对数呈线性关系。因此,将含有几种已知相对分子质量的标准蛋白质混合溶液以及待测蛋白溶液分别点在不同的点样孔中,进行SDS-PAGE;然后以标准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对数为纵坐标,以相对应的相对迁移率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再根据待测蛋白的相对迁移率,即可计算出待测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 试述丙酮酸氧化脱羧反应受哪些因素调控? 答案:(1)变构调控:丙酮酸氧化脱羧作用的两个产物乙酰 CoA和NADH都抑制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乙酰CoA抑制二氢硫辛酰胺乙酰转移酶(E2),NADH抑制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 (E3)组分。 (2)化学修饰调控:丙酮酸脱氢酶磷酸化后,酶活性受到抑制,去磷酸化后活性恢复。

(3)丙酮酸脱氢酶(E1)组分受GTP抑制,为AMP所活化。 简述保证DNA复制忠实性的因素及其功能? (1)半保留复制的原则, (2)碱基互补配对的规律,A-T G-C 。 (3)DNA聚合酶I的校对作用, (4)引物的切除, 简述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转录的不同点。 答案: 真核生物的转录在很多方面与原核生物不同,具有某些特殊规律,主要包括: (1)转录单位一般为单基因 (单顺反子),而原核生物的转录单位多为多基因(多顺反子) ; (2)真核生物的三种成熟的RNA分别由三种不同的RNA聚合酶催化合成; (3)在转录的起始阶段,RNA聚合酶必须在特定的转录因子的参与下才能起始转录; (4)组织或时间特异表达的基因转录常与增强子有关,增强子是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的远程调控元件,具有增强转录效率的作用; (5)转录调节方式以正调节为主,调节蛋白的种类是转录因子或调节转录因子活性的蛋白因子。 某一肽链中有一段含15圈α-螺旋的结构,问: (1)这段肽链的长度为多少毫微米?含有多少个氨基酸残基? (2)翻译的模板链是何种生物分子?它对应这段α -螺旋片段至少由多少个基本结构单位组成?

苏州大学细胞生物学常考15大题

1、简述钠钾泵的本质和工作原理。 答:钠钾泵是膜上的一种能够同时运输Na+和K+的ATP酶,本身就是Na+、K+-ATP酶,具有载体和酶的双重活性。它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大亚基为贯穿膜全层的脂蛋白,为催化部分;小亚基为细胞膜外侧半嵌的糖蛋白。在Na+和K+存在时,Na+、K+-ATP酶分解1个分子ATP,产生的能量通过Na+-K+泵的构象变化,运送3个Na+从细胞内低浓度侧运到细胞外高浓度侧,同时把两个K+从细胞外低浓度侧运到细胞内高浓度侧。基本过程:1.膜内侧Na+、Mg+与酶结合;2.酶被激活,ATP分解,产生的高能磷酸根使酶发生磷酸化;3.酶构象改变,Na+结合位点暴露到外侧,酶与Na+亲合力变低;4. Na+被释放到细胞外,酶和K+亲合力变高,K+结合到酶上;5.酶发生去磷酸化;6.酶构象复原,K+被释放到细胞内侧; 7.恢复至初始状态。如此反复进行。 2、蛋白质进入内质网的机制(信号假说)? 答:1.核糖体上信号肽合成;2.胞质中信号识别颗粒(SRP)识别信号肽,形成SRP-核糖体复合体,蛋白质合成暂停;3.核糖体与ER膜结合,形成SRP-SRP受体-核糖体复合体;4.SRP 脱离并参加再循环,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继续进行;5.信号肽被切除;6.合成继续进行;7.核糖体在分离因子作用下被分离;8.成熟的蛋白质合成暂停。 3、如何理解高尔基体在蛋白质分选中的枢纽作用? 答:在ER合成的蛋白质,通过转运小泡运输到GC,这种转运小泡被COPⅡ所包绕;蛋白质在GC内进行加工和修饰,再被分拣送往细胞的相关部位。反面GC网络(TGN)执行分拣功能,包装到不同类型的小泡,并运送到目的地, ,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细胞质膜、细胞外和核膜等。因此GC在蛋白质分选中具有枢纽作用。 4、G蛋白的结构特点和作用机制? 答:G蛋白是指任何可与鸟苷酸结合的蛋白质的总称,位于细胞膜胞液面的外周蛋白。由α、β、γ3个不同的亚单位构成,具有结合GTP或GDP的能力,并具有GTP酶的活性。G蛋白有两种构象,一种以αβγ三聚体存在并与GDP结合,为非活化型,另一种构象是α亚基与GTP结合并导致βγ二聚体脱落,为活化型。作用机制:静息状态下,G蛋白以异三聚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膜上,并与GDP结合,而与受体呈分离状态。当配体与相应受体结合时,触发了受体蛋白分子发生空间构象的改变,α亚单位转而与GTP结合,与βγ二聚体分离,具有了GTP酶活性,使GTP分解释放磷酸根,生成GDP,诱导α亚单位构象改变,使之与GDP亲合力增强,最后与βγ二聚体结合,回到静息状态。β亚单位的浓度越高,越趋向于形成静息状态的G蛋白异三聚体,G蛋白的作用就越小。 5、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cAMP信号途径? 答:激素、神经递质等第一信使与相应的膜受体结合后,可以激活G蛋白,并活化位于细胞膜上的G蛋白效应蛋白——腺苷酸环化酶,使ATP转化生成第二信使cAMP,cAMP可进一步分别引起相应底物的磷酸化级联反应、离子通道活化等效应,参与调节细胞代谢、增殖、分化等不同生理过程。绝大多数细胞中cAMP进一步特异地活化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PKA)来调节细胞的新陈代谢。对于不同的腺苷酸环化酶,影响其活性的因素也不一样。 6、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PIP2信号途径?

苏州大学生化问答题题库 生物化学 必考

1.简述酶的“诱导契合假说”。 酶在发挥其催化作用之前,必须先与底物密切结合。这种结合不是锁与钥匙式的机械关系,而是在酶与底物相互接近时,其结构相互诱导、相互变形和相互适应,这一过程称为没底物结合的诱导契合假说。酶的构象改变有利于与底物结合;底物也在酶的诱导下发生变形,处于不稳定状态,易受酶的催化攻击。这种不稳定状态称为过渡态。过渡态的底物与酶的活性中心在结构上最相吻合,从而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2.受试大鼠注射DNP(二硝基苯酚)可能引起什么现象?其机 理何在? 解偶联剂大部分是脂溶性物质,最早被发现的是2,4-二硝基苯酚(DNP)。给受试动物注射DNP后,产生的主要现象是体温升高、氧耗增加、P/O比值下降、ATP的合成减少。其机理在于,DNP虽对呼吸链电子传递无抑制作用,但可使线粒体内膜对H+的通透性升高,影响了ADP+Pi→ATP的进行,使产能过程与储能过程脱离,线粒体对氧的需求增加,呼吸链的氧化作用加强,但不能偶联ATP 的生成,能量以热能形式释放。 3.复制中为什么会出现领头链和随从链? DNA复制是半不连续的,顺着解链方向生成的子链,复制是连续进行的,这股链称为领头链。另一股链因为复制的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不能顺着解链方向连续延长,这股不连续复制的链称为随从链。原因有①.链延长特点只能从'5→'3②.同一复制叉只有一个解链方向。DNA单链走向是相反的。因此在沿'3→'5方向上解开的母链上,子链就沿'5→'3方向延长,另一股母链'5→'3解开,子链不可能沿'5→'3。复制的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而出现随从链。 4.简述乳糖操纵子的结构及其调节机制。 .乳糖操纵子含Z、Y、及A三个结构基因,编码降解乳糖的酶,此外还有一个操纵序列O、一个启动序列P和一个调节基因I,在P 序列上游还有一个CAP结合位点。由P序列、O序列和CAP结合位点共同构成lac操纵子的调控区,三个编码基因由同一个调控区调节。 乳糖操纵子的调节机制可分为三个方面: (1)阻遏蛋白的负性调节没有乳糖时, 阻遏蛋白与O序列结合,阻碍RNA聚合酶与P序列结合,抑制转录起动;有乳糖时,少量半乳糖作为诱导剂结合阻遏蛋白,改变了它的构象,使它与O序列解离,RNA聚合酶与P序列结合,转录起动。 (2) CAP的正性调节没有葡萄糖时,cAMP浓度高,结合cAMP的CAP与lac操纵子启动序列附近的CAP结合位点结合,激活RNA转录活性;有葡萄糖时,cAMP浓度低,cAMP与CAP结合受阻,CAP不能与CAP结合位点结合,RNA转录活性降低。 (3)协调调节当阻遏蛋白封闭转录时,CAP对该系统不能发挥作用;如无CAP存在,即使没有阻遏蛋白与操纵序列结合,操纵子仍无转录活性。 5.何谓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写出大多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 DNA序列的结构特点。 解释限制性内切核酸酶;酶识别DNA位点的核苷酸序列呈回文结构。 1.酮体是如何产生和利用的?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经有限氧化分解后转化形成的中间产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肝细胞以β-氧化所产生的乙酰辅酶A为原料,先将其缩合成羟甲戊二酸单酰CoA(HMG-CoA),接着HMG-CoA被HMG-CoA裂解酶裂解产生乙酰乙酸。乙酰乙酸被还原产生β-羟丁酸,乙酰乙酸脱羧生成丙酮。HMG-CoA 合成酶是酮体生成的关键酶。肝脏没有利用酮体的酶类,酮体不能在肝内被氧化。 酮体在肝内生成后,通过血液运往肝外组织,作为能源物质被氧化利用。丙酮量很少,又具有挥发性,主要通过肺呼出和肾排出。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都先被转化成乙酰辅酶A,最终通过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 2.为什么测定血清中转氨酶活性可以

新版苏州大学生物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考研这个念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的难以抑制,可能真的和大多数情况一样,我并没有过脑子,只是内心的声音告诉我:我想这样做。 得知录取的消息后,真是万分感概,太多的话想要诉说。 但是这里我主要想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备考经验,考研这一路走来,收集考研信息着实不易,希望我的文字能给师弟师妹们一个小指引,不要走太多无用的路。其实在刚考完之后就想写一篇经验贴,不过由于种种事情就给耽搁下来了,一直到今天才有时间把自己考研的历程写下来。 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一个比较执着的人,不过有时候又有一些懒散,人嘛总是复杂的,对于考研的想法我其实从刚刚大一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在刚刚进入大三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复习了,不过初期也只是了解一下具体的考研流程以及收集一些考研的资料,反正说到底就是没有特别着急,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说考研备考并不需要特别长的时间,因为如果时间太长的话容易产生疲惫和心理上的变化反而不好。 下面会是我的一些具体经验介绍和干货整理,篇幅总体会比较长,只因,考研实在是一项大工程,真不是一两句话可描述完的。 所以希望大家耐心看完,并且会有所帮助。 文章结尾处附上我自己备考阶段整理的学习资料,大家可以自取。 苏州大学生物学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31)生物化学(F)

(857)细胞生物学(F) 参考书目为: 1.王镜岩等.《生物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0 2. 2.《细胞生物学》翟中和高等教育出版社 先说一下我的英语单词复习策略 1、单词 背单词很重要,一定要背单词,而且要反复背!!!你只要每天背1-2个小时,不要去纠结记住记不住的问题,你要做的就是不断的背,时间久了自然就记住了。 考察英语单词的题目表面上看难度不大,但5500个考研单词,量算是非常多了。我们可以将其区分为三类:高频核心词、基础词和生僻词,分别从各自的特点掌握。 (1)高频核心词 单词书可以用《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真题用书是《木糖英语真题手译》里面的单词都是从历年考研英语中根据考试频率来编写的。 核心,顾名思义重中之重。对于这类词汇,一方面我们可以用分类记忆法,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用比较记忆法。 分类记忆法,这种方法指的是把同类词汇收集在一起同时记忆。将同类词汇放在一起记忆,当遇到其中一个词时,头脑中出现的就是一组词,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增强了我们写作用词的准确度和自由度。例如:damp,wet,dank,moist,humid都含“潮湿的”意思。damp指“轻度潮湿,使人感觉不舒服的”。wet指“含水分或其他液体的”、“湿的”。moist指“微湿的”、“湿润的”,

苏大本科《生物化学》习题集

脂类、生物膜的组成与结构生物化学习题集 糖一、名词解 释 1、直链淀粉:是由α―D―葡萄糖通过1,4―糖苷 键连接而成的,没有分支的长链多糖分子。 2、支链淀粉:指组成淀粉的D-葡萄糖除由α-1,4 糖苷键连接成糖链外还有α-1,6糖苷键连接成分 支。 3、构型:指一个化合物分子中原子的空间排列。这 种排列的改变会关系到共价键的破坏,但与氢键无 关。例氨基酸的D型与L型,单糖的α—型和β— 型。 4、蛋白聚糖:由蛋白质和糖胺聚糖通过共价键相连 的化合物,与糖蛋白相比,蛋白聚糖的糖是一种长 而不分支的多糖链,即糖胺聚糖,其一定部位上与 若干肽链连接,糖含量可超过95%,其总体性质与多 糖更相近。 5、糖蛋白:糖与蛋白质之间,以蛋白质为主,其一 定部位以共价键与若干糖分子链相连所构成的分子 称糖蛋白,其总体性质更接近蛋白质。 二、选择 *1、生物化学研究的内容有(ABCD) A 研究生物体的物质组成 B 研究生物体的代谢变化及其调节 C 研究生物的信息及其传递 D 研究生物体内的结构 E 研究疾病诊断方法 2、直链淀粉的构象是(A) A螺旋状B带状C环状D折叠状 三、判断 1、D-型葡萄糖一定具有正旋光性,L-型葡萄糖一定 具有负旋光性。(×) 2、所有糖分子中氢和氧原子数之比都是2:1。(×) #3、人体既能利用D-型葡萄糖,也能利用L-型葡萄 糖。(×) 4、D-型单糖光学活性不一定都是右旋。(√) 5、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 四、填空 1、直链淀粉遇碘呈色,支链淀粉遇碘呈 色,糖原与碘作用呈棕红色。(紫蓝紫 红) 2、蛋白聚糖是 指 。 (蛋白质和糖胺聚糖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3、糖原、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由组成的均 一多糖。(葡萄糖)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苏大08生化与细胞真题

苏州大学2008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生物化学 一、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等电聚焦电泳 2、Edman降解 3、疏水相互作用 4、双倒数作图 5、转化 6、限制性内切酶 7、柠檬酸转运系统 8、位点特异性重组 9、信号肽 10、锌指 二、是非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构成天然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约有18种,除脯氨酸为α-亚氨基酸、甘氨酸不含手性碳原子外,其余氨基酸均为L-α-氨基酸。 2、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是VitB6的衍生物,可作为氨基转移酶,氨基酸脱羧酶,半胱氨酸脱硫酶等的辅酶。 3、核酸具有方向性,5’-位具有自由羟基,3’-位上具有自由的磷酸基。 4、6-磷酸果糖激酶-1受A TP和柠檬酸的变构抑制,AMP、ADP、1,6-双磷酸果糖和2,6双磷酸果糖的变构激活。 5、16C的软脂酸可经七次β-氧化全部分解为8分子乙酰CoA,可净生成130分子A TP. 6、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催化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之间的氨基移换反应,为可逆反应。 7、胸腺嘧啶降解的终产物为β-氨基异丁酸、NH3和CO2. 8、RNA pol Ι存在于核仁,对α-鹅蒿覃碱不敏感。(不会打那个字) 9、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指一些与基因表达调控有关的蛋白质因子。 10、天然双链DNA均以负性超螺旋构象存在,当基因激活后,则转录区前方的DNA拓扑结构变为正性超螺旋。 三、多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在备选答案中有1个或1个以上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的答案,错选或未选全的均不给分) 1、含硫氨基酸包括: A、蛋氨酸 B、苏氨酸 C、组氨酸 D、半胱氨酸 2、关于α-螺旋正确的描述为: A、螺旋中每3.6个氨基酸残基为一周。 B、为右手螺旋结构。 C、两螺旋之间借二硫键维持其稳定。 D、氨基酸侧链R基团分布在螺旋外侧。 3、下列那种蛋白质在pH5的溶液中带正电荷? A、 pI为4.5的蛋白质 B、 pI为7.4的蛋白质 C、 pI为7的蛋白质 D、pI为6.5的蛋白质。 4、关于同工酶,哪些说明是正确的?

生物化学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同工酶 2、酶活性中心 3、蛋白质等电点 4、底物水平磷酸化 5、葡萄糖异生作用 6 7 8 9 10 ( ) 10、考马斯亮蓝染料与蛋白质(多肽)结合后形成颜色化合物,在534nm波长下具有最大吸收光。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 ) 1、Watson和Crlick的DNA双股螺旋中,螺旋每上升一圈的碱基对和距离分别是: A. 11bp, 2.8nm B. 10bp, 3.4nm C. 9.3bp, 3.1nm D. 12bp, 4.5nm

( ) 2、哪一种情况可用增加底物浓度的方法减轻抑制程度: A. 不可逆抑制作用 B. 非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 C. 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 D. 反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 ( ) 3、米氏动力学的酶促反应中,当底物浓度([S])等于3倍Km时,反应速度等于最大反应速度的百分数(%)为: A. 25% B. 50% C. 75% D. 100%( ) 4、TCA循环中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化合物是: A. α-酮戊二酸 B. 琥珀酸 C. 琥珀酰CoA D. 苹 A. 考马斯亮蓝试剂 B. 二苯胺试剂 C. 地衣酚试剂 D. DNS试剂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20种天然氨基酸中_____和色氨酸只有一个密码子。 2、某一种tRNA的反密码子是UGA,它识别的密码子序列是 ___ 。 3、pI为4.88的蛋白质在pH8.6的缓冲液将向电场的 _______ 极移动。

4、核酸的基本结构单元是 __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是 _ _ 。 5、糖酵解途径的限速酶是 _ _、_ _、__ 。 6、大肠杆菌RNA聚合酶全酶由 ___????____ 组成;参与识别起始信号的是 __?___ 因子。 7、3-磷酸甘油穿梭和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可将 ___ 产生的___所携带的电子转 入线粒体内膜。 8、某DNA模板链核酸序列为5’ TTACTGCAATGCGCGATGCAT-3’,其转录产物mRNA的核苷 酸排列顺序是____,此mRNA编码的多肽链N-端第一个氨基酸为 ___,此多 9 10 O O ( CH 3 CH 2 )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简答题(30分) 1、请写出米氏方程,并解释各符号的含义(5分) 2、计算1mol丙酮酸彻底氧化为CO 2和H 2 O时产生ATP的mol数。(6分) 3、按下述几方面,比较软脂酸氧化和合成的差异:发生部位、酰基载体、二碳片段供 体、电子供体(受体)、底物穿梭机制、合成方向。(6分) 4、简述三种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6分) 5、请写出参与原核生物DNA复制所需要的主要酶或蛋白,并简要解释其功能。(7分)

苏州大学生化 试题

1.写出大多数限制性内切酶识别DNA序列的结构特点? 生物体内能识别并切割特异的双链DNA序列的一种内切核酸酶。它是可以将外来的DNA切断的酶,即能够限制异源DNA的侵入并使之失去活力,但对自己的DNA却无损害作用,这样可以保护细胞原有的遗传信息。由于这种切割作用是在DNA分子内部进行的,故名限制性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Ⅱ型(type Ⅱ)限制与修饰系统所占的比例最大,达93% 。Ⅱ型酶相对来说最简单,它们识别回文对称序列,在回文序列内部或附近切割DNA ,产生带3'- 羟基和5'- 磷酸基团的DNA 产物,需Mg2+ 的存在才能发挥活性,相应的修饰酶只需SAM 。识别序列主要为4-6bp ,或更长且呈二重对称的特殊序列,但有少数酶识别更长的序列或简并序列,切割位置因酶而异,有些是隔开的。 Ⅱs 型(type Ⅱs)限制与修饰系统,占5% ,与Ⅱ型具有相似的辅因子要求,但识别位点是非对称,也是非间断的,长度为4-7bp ,切割位点可能在识别位点一侧的20bp 范围内。 Ⅱ型限制酶一般是同源二聚体(homodimer),由两个彼此按相反方向结合在一起的相同亚单位组成,每个亚单位作用在DNA 链的两个互补位点上。修饰酶是单体,修饰作用一般由两个甲基转移酶来完成,分别作用于其中一条链,但甲基化的碱基在两条链上是不同的。 在Ⅱ型限制酶中还有一类特殊的类型,该酶只切割双链DNA 中的一条链,造成一个切口,这类限制酶也称切口酶(nicking enzyme),如N.Bst NBI 。 2.PCR循环的参数是如何确定的? (1)变性时间是如何确定的? 在选择的变性温度下,DNA分子越长,两条链完全分开所需的时间也越长。如果变性温度过低或时间太短,模板DNA中往往只有富含AT的区域被变性。在PCR的第一个循环中,有时常把变性时间设计为5 min,来增加大分子模板DNA彻底变性的概率,又称此为预变性。当模板DNA的G+C含量超过55%时,需要更高的变性温度,来源于古细菌的DNA聚合酶比TaqDNA聚合酶更能耐受高温,因此更适合用来扩增富含GC的DNA 模板。 (2)复性温度的确定有什么考虑? 复性过程(即退火)采用的温度至关重要。如果复性温度太高,寡核苷酸引物不能与模板很好地复性,扩增效率将会非常低。如果复性温度太低,引物将产生非特异性复性,从而导致非特异性的DNA片段的扩增。 (3)延伸的时间是如何确定的? Taq DNA聚合酶在最适反应温度(72~78 ℃)下聚合速率约为2 000 bp/min。根据多数研究者的经验,确定了一个规则,即:靶基因的每1 000 bp的扩增产物的延伸时间被设计为1 min,以此类推。对于PCR的最后一个循环,许多研究者常把延伸时间增加为以前循环的延伸时间的3倍以上,以使所有扩增产物完成延伸,这又称为后延伸。(4)循环数目一般都为30,这个数值是怎么来的? PCR扩增所需的循环数目决定于反应体系中起始的模板拷贝数以及引物延伸和扩增的速率。一旦PCR反应进入几何级数增长期,反应会一直持续下去,直至某一成分成为限制因素。从这一点上来说,扩增产物中绝大多数应该是特异性的扩增产物,而非特异性的扩增产物低到难以检测的程度。用TaqDNA聚合酶在一个含有105个拷贝的靶

最新苏州大学考研初试复试笔记汇总大全

最新苏州大学考研笔记汇总 ——苏大本科笔记与考研真题哪里下载? 纵观整个考研过程,考研笔记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从考研初期的知识理解到中期的要点记忆,再到后期的提纲要领,可以说,考研笔记在整个备考过程中起到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若是在备考期间,能拥有一份往届苏州大学考研高分学长学姐的笔记也是极好的!他们的笔记往往内容详细、条理清晰,是对考点的把握和理解的体现。不过由于笔记数量过于稀缺,有需求的考生又很多,总有许多考生抱怨根本买不到。针对考研笔记的稀缺性,东吴苏大考研网官方教学研发团队联合苏州大学各专业排名前三的学长学姐们针对苏州大学各专业考点,共同编写了一系列《考研复习全析》,自发售以来好评率超过98%!欲知更多苏州大学考研详情,请点击进入【苏大考研真题答案】,也可报名(苏大考研辅导班),考研成功,快人一步! [东吴苏大考研网] 2019苏州大学871传热学考研复习全析 [东吴苏大考研网] 2019苏州大学考研889英语教学论复习全析(含真题,共三册)[东吴苏大考研网] 2019苏大665中外音乐史考研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 [东吴苏大考研网] 2019苏州大学666生物化学(农)考研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共两册) [东吴苏大考研网] 2019苏大842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 [东吴苏大考研网] 2019苏大841电子技术基础(机电)考研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共两册】 [东吴苏大考研网] 2019苏大839管理信息系统与数据结构考研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共两册) [东吴苏大考研网] 2019苏大850高等数学基础考研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共两册)[东吴苏大考研网] 2019苏大627生物化学考研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共两册)[东吴苏大考研网] 2019苏大862材料科学基础考研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 [东吴苏大考研网] 2019苏大858材料学(F)考研复习全析(共两册,含历年真题)

生化真题题库20套

苏州大学生物化学(四) 课程试卷(1)卷参考答案共3页院系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专业生物科学大类 一、名词解释(1.5×10=15分) 1.中间产物学说:酶在催化反应,酶首先与底物结合成一个不稳定的中间产物,然后中间产物再分解成产物和原来的酶,此学说称中间产物学说。 2.复制体:在DNA复制时,为数众多的酶和蛋白质参与作用,所形成的复合物,称为复制体。 3.酶工程:指酶制剂在工业上的大规模生产及应用。 4.固定化酶:通过吸附、偶联、交联和包埋或化学方法做成仍具有酶催化活性的水不溶酶。 5.生物氧化:有机物在生物体细胞内的氧化。 6.NADP: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是具有传递氢功能的脱氢酶的辅酶。 7.核苷酸合成的“补救途径”:利用体内游离的碱基或核苷合成核苷酸的途径。 8.生糖氨基酸:在体内可以转变为糖的氨基酸称为生糖氨基酸,按糖代谢途径进行代谢。 9.盐溶:浓度中性盐可以增加蛋白质的溶解度,这种现象叫盐溶。 10.构象:分子中由于共价单键的旋转所表现出的原子或基团的不同空间排列。指一组结构而不是指单个可分离的立体化学形式。构象的改变不涉及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组成,也无光学活性的变化。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 ()1.脂肪酸经活化后进入线粒体内进行β-氧化,需经脱氢、加水、脱氢和硫解四个 过程完成一轮反应。 ()2.引物是指DNA复制时所需要的一小段RNA,催化引物合成的引物酶是一种特 殊的DNA聚合酶。 ()3.DNA半不连续复制是指复制时一条链的合成方向是5’→3’,另一条链的合成 方向为3’ →5’。 ()4.细胞核内的RNA都从DNA转录而来,是由一种RNA聚合酶合成的。 ()5.基因表达是指遗传信息从DNA经RNA传递给蛋白质的过程。 ()6.DNA上遗传信息转录的产物是蛋白质。 ()7.人类RNA聚合酶和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所以RNA主要在细胞核内合成。 ()8.UAA、UAG、UGA除作为终止密码外,又分别代表三种氨基酸。 ()9.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都需要引物。

生物化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河南科技学院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终考试 生物化学试题(A ) 适用班级:园林131-134 注意事项:1.该考试为闭卷考试; 2.考试时间为考试周; 3.满分为100分,具体见评分标准。 一、名词1、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2、氨基酸的等电点: , 3、氧化磷酸化: 4、乙醛酸循环: 5、逆转录: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蛋白质多肽链形成α-螺旋时,主要靠哪种次级键维持( ) A :疏水键; B :肽键: C :氢键; D :二硫键。 2、在蛋白质三级结构中基团分布为( )。 , A :疏水基团趋于外部,亲水基团趋于内部; B :疏水基团趋于内部,亲水基团趋于外部;

C:疏水基团与亲水基团随机分布;D:疏水基团与亲水基团相间分布。 3、双链DNA的Tm较高是由于下列哪组核苷酸含量较高所致() A:A+G;B:C+T: C:A+T;D:G+C。 4、DNA复性的重要标志是()。 A:溶解度降低;B:溶液粘度降低; C:紫外吸收增大;D:紫外吸收降低。 " 5、酶加快反应速度的原因是()。 A:升高反应活化能;B:降低反应活化能; C:降低反应物的能量水平;D:升高反应物的能量水平。 6、鉴别酪氨酸常用的反应为( )。 A 坂口反应B米伦氏反应C与甲醛的反应D双缩脲反应 7、所有α-氨基酸都有的显色反应是( )。 A双缩脲反应B茚三酮反应C坂口反应D米伦氏反应 ? 8、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 A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改变B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环 C 辅基脱落D蛋白质发生水解 9、蛋白质分子中α-螺旋构象的特征之一是( )。 A肽键平面充分伸展B氢键的取向几乎与中心轴平行C碱基平面基本上与长轴平行D氢键的取向几乎与中心轴平行 10、每个蛋白质分子必定有( )。 Aα-螺旋Bβ-折叠结构C三级结构D四级结构 # 11、多聚尿苷酸完全水解可产生( )。 A 核糖和尿嘧啶B脱氧核糖和尿嘧啶C尿苷D尿嘧啶、核糖和磷酸 12、Watson-Crick提出的DNA结构模型( )。 A是单链α-螺旋结构B是双链平行结构 C是双链反向的平行的螺旋结构D是左旋结构 13、下列有关tRNA分子结构特征的描述中,( )是错误的。 A 有反密码环 B 二级结构为三叶草型 C 5'-端有-CCA结构 D 3'-端可结合氨基酸 【

苏州大学考研生物化学大纲

一、蛋白质化学 1. 蛋白质的化学概念、分类、化学组成 2. 氨基酸的类型、结构和性质 3.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测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4.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二、酶化学 1. 酶的分离提纯及活力测定 2. 酶促反应的动力学 3. 酶的催化功能与结构的关系 4. 酶活性的调节控制 三、核酸的化学 1. 核酸的概念和重要性质 2. DNA双螺旋结构的基本结构特征和性质 3. 核糖核酸(RNA)的结构和性质。 四、DNA的复制和修复 1. DNA半保留半不连续复制的机制 2. DNA的损伤和修复 3. RNA指导的DNA合成 五、RNA的生物合成 1. DNA指导的RNA合成 2. RNA的转录后加工 3. RNA的复制 4. RNA生物合成的抑制。 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mRNA和遗传密码 2.核糖体和转移RNA的功能 3.蛋白质合成的生物机制 七、糖类化学及糖的代谢 1. 糖的概念与性质 2. 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的途径与调控 3. 糖类合成的一般途径与调控。 八、生物氧化 1. 生物氧化的概念 2. 电子传递过程和氧化呼吸链 3. 氧化磷酸化作用。 九、脂类化学及脂的代谢 1. 脂类的概念 2. 脂类的消化吸收和转运 3. 脂肪酸和甘油三脂的分解代谢与调节 4. 脂肪酸和甘油三脂的合成代谢与调节 十、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 1. 氨基酸降解与合成的主要途径 2. 蛋白质代谢与糖类代谢、脂类代谢的相互关系十一、核酸的酶促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1. 核苷酸分解和合成的一般途径 2. 核酸限制性内切酶的催化作用特点十二细胞代谢和基因表达的调节 1.了解激素及激素的一般作用机理 2.代谢途径的相互联系 3.细胞结构对代谢途径的空间调节 4.酶活性和细胞信号对代谢的调节

苏大本科生题库考研生物化学试卷13

生物化学试卷13 院系学号 姓名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凡进行双语教学的章节,英文名词解释如用中文回答,全对者只得1分): 1.Plasmid 2.反密码环 3.LCAT(卵磷脂胆固醇酯酰转移酶) 4.引发体 5.DNA library 6.碱基互补 7.酶原 8.Vitamin(维生素)

9.Isoenzymes(同工酶) 10.不对称转录 二、填空(每空1分,共24分): 1.植物中含有β-胡萝卜素,它可被小肠粘膜的酶作用,使其分子中部加氧断裂,分解为,后者再还原为。 2.蛋白质颗粒在电场中移动,移动的速率主要取决于____和____,这种分离蛋白质的方法称为____。 3.酶所催化的反应称为,酶所具有催化反应的能力称为。 4.肝糖原分解代谢主要受调控,而肌糖原分解代谢主要受调控。 5.脂酰CoA脱下的2H通过________氧化呼吸链氧化,β-羟丁酸脱下的2H通过_______氧化呼吸链氧化。 6.肝细胞中的氨基甲酰磷酸可分别参与合成 和。 7.转录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复制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8.原核生物翻译起始复合物的形成包括﹑ ﹑

和四个步骤。 9.维生素B12是的辅酶,当其缺乏时可影响核苷酸及蛋白质的合成,可引起贫血。 10.脂肪酸生物合成在细胞的中进行,关键酶是。 三、问答(第1.2.3每题10分,第4.5题每题8分, 共46分): 1.叙述呼吸链的组成与排列,这样排列的依据是什么? 2.举例说明蛋白质一级结构、空间构象与功能间的关系。 3.在糖代谢过程中生成的丙酮酸可进入哪些代谢途径? 4.遗传密码有哪些主要特性? 5.为什么测定血清中转氨酶活性可以作为肝、心组织损伤的参考指标?

2020苏大生化研究生期末考习题集

1.何为球状蛋白质的一、 二、三和四级结构?各结构有何特点? 1一级结构:组成蛋白质的肽链数目,氨基酸顺序,以及链内或链间二硫键的数目和位置,其中最重要的是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他还是死蛋白质生物功能的基础。 特点:①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 了二级、三级等高级 结构,决定每一种蛋 白质生物学活性结构 特点,首先在于其肽 链的的氨基酸顺序。 ②主要靠共价键维持,包括二硫键。 (1)二级结构:多肽链 的主链局部在空 间的排列或规则 的几何走向,所有 蛋白质的主链结 构相同,长短不同。 主要靠氢键维持, 包括α螺旋,β折 叠,以及β转角, 无规卷曲等。 特点:①α螺旋:蛋白质中常见 的一种二级结构,肽 链主链绕假想的中心 轴盘绕成螺旋状,一 般都是右手螺旋结构, 螺旋是靠链内氢键维 持的。每个氨基酸残 基(第n个)的羰基氧与 多肽链C端方向的第 4个残基(第n+4个) 的酰胺氮形成氢键。 在典型的右手α-螺旋 结构中,螺距为 0.54nm,每一圈含有 3.6个氨基酸残基,每 个残基沿着螺旋的长 轴上升0.15nm。螺旋 的半径为0.23nm。 ②β折叠:是蛋白质 中的常见的二级 结构,是由伸展的 多肽链组成的。折 叠片的构象是通 过一个肽键的羰 基氧和位于同一 个肽链或相邻肽 链的另一个酰胺 氢之间形成的氢 键维持的。氢键几 乎都垂直伸展的 肽链,这些肽链可 以是平行排列(走 向都是由N到C 方向);或者是反平 行排列(肽链反向 排列)。 ③β-转角:多肽链 中常见的二级结 构,连接蛋白质分 子中的二级结构 (α-螺旋和β-折 叠),使肽链走向 改变的一种非重 复多肽区,一般含 有2~16个氨基酸 残基。含有5个氨 基酸残基以上的 转角又常称之环 (loops)。常见的转 角含有4个氨基 酸残基,有两种类 型。转角I的特点 是:第1个氨基酸 残基羰基氧与第 4个残基的酰胺 氮之间形成氢键; 转角II的第3个残 基往往是甘氨酸。 这两种转角中的 第2个残基大都 是脯氨酸。 ④无规卷曲:此种结 构为多肽链中除 以上几种比较规 则的构象外,其余 没有确定规律性 的那部分肽链的 二级结构构象。(2)三级结构:指整条 肽链中全部氨基 酸残基的相对空 间位置,也就是整 条肽链所有原子 在三维空间的排 布位置,包括结构 中相距较远的肽 段之间的几何相 互关系和侧链在 三维结构中彼此 间的相互关系。 特点:①分子呈现球状或椭球状 ②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 要靠非共价键维持,尤其是疏 水键。 ③疏水侧链埋藏在分子 内部,形成疏水核,亲水侧链 暴露在外表形成亲水面。 ④表面常有空穴、配体 结合部位。(活性中心) (3)四级结构:由多条 具有完整三级结 构的肽链构成,每 条肽链形成一个 亚基,亚基与亚基 之间以特定的三 维空间排布,并依 靠疏水作用,氢键 及离子键联系在 一起,形成一个完 整的具有生物学 活性的四级结构。 特点:①有多个亚基 ②稳定性主要靠亚基间 的疏水作用维持,其次是氢键 和离子键。 ③亚基单独存在时无生 物活性或活性很小,只有通过 亚基相互聚合成四级结构后, 蛋白质才具有完整的生物活性。 ④亚基间具有协同性和 别构效应。 2.从翻译形成的多肽裢 到有活性的蛋白质结构 和功能的关系? 一、翻译后加工 (post-translation processing) 是指从核糖体释放出不具备蛋 白质生物活性的新生多肽链, 经过分子折叠及不同的加工修 饰,转变为具有天然功能构象 的成熟蛋白的过程。 内容主要包括: ?多肽链折叠为天然的三维结 构 ?肽链一级结构的修饰 ?肽链空间结构的修饰 (一)新生肽链的折叠 蛋白质多肽链折叠成天然空间 构象是一种释放自由能、形成 大量非共价键的自发过程;对 于核糖核酸酶,其折叠过程在 初始或变性状态都能自动完成, 称为自我组装 (self-assembly)。 影响肽链折叠的因素: 内在因素: 氨基酸侧链和肽链的二级结构 ◆氨基酸侧链影响肽链二级结 构形成。 ◆二硫键的形成和脯氨酸残基 酰胺键的顺反异构化是折叠过 程的关键反应。 ◆形成a-螺旋的起始阶段是慢 反应。 ◆单个结构域作为独立单位进 行折叠。 细胞内环境: ■细胞内生物大分子拥挤效应 影响多肽链折叠。 ■温度和pH值。 ■金属离子的配位效应可以影 响蛋白质的天然结构。 辅助分子 几种有促进蛋白折叠功能的大 分子 1.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 2.蛋白二硫键异构酶(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 PDD) 3.肽-脯氨酰顺反异构酶 (peptide prolyl cis-transisomerase, PPI) (二)一级结构的修饰 1、肽链N-端的切除肽链N 端甲硫氨酸残基的切除 2、特定氨基酸的共价修饰 (1)磷酸化:丝、苏、酪氨酸残 基 (2)甲基化:肽链N末端、组蛋 白 (3)乙酰化:组蛋白分子的赖氨 酸残基 (4)羟基化:胶原蛋白前体赖、 脯氨酸残基 (5)羧基化:凝血因子谷氨酸残 基y-羧基化 (6)糖基化: 0-糖苷键型、N-糖 苷键型 (7)脂酰化:长链脂肪酸共价修 饰 3、二硫键的形成 4、多蛋白(polyprotein)的加 工 5、蛋白质前体不必要肽段的切 除 } (三)空间结构的修饰 1、亚基聚合 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由两条 以上的肽链通过非共价键聚合, 形成寡聚体(oligomer)。 2、辅基连接 结合蛋白质合成后都需要结合 相应辅基,成为具有功能活性 的天然蛋白质。 3.举例说明蛋白质结构 和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一级结构是空间构象的 基础 一级结构是空间构象的基础 核糖核酸酶的变性与复性 12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相似结构表现相似的功能:如 不同物种的胰岛素 抗利尿激素 H2N-半胱-酪-苯丙-谷- 天冬-半胱-脯-精-甘… 催产素 H2N-半胱-酪-异亮-谷- 天冬-半胱-脯-亮-甘… 不同结构具有不同功能 催产素对子宫平滑肌和乳腺导 管的收缩作用>>抗利尿激素 催产素对血管平滑肌的收缩效 应和利尿作用<<抗利尿激素 (1%) 请从生物化学角度解释疯 牛病产生的原因及分子机 制?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其特 殊的空间构象和生物活性的基 础,一旦其一级结构发生改变, 将会导致其空间结构的改变, 最终导致酶失活,甚至一些严 重的生理疾病。蛋白质的功能 不仅与一级结构有关,更重要 的依赖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牛胰RNaseA变性时,其一级结 构没有改变,但其空间结构完 全破坏,导致其酶活性的丧失。 酶原的激活或各种蛋白质前体 的加工和激活也证明,蛋白质 只有具备适当的空间结构形式 执行其功能,蛋白质才折叠形 成酶的活性中心。 镰刀形贫血:主要是由于 血红蛋白表面的β亚基的第6 位谷氨酸突变为缬氨酸,这种 突变使得β亚基的表明产生了 一个黏性位点,在氧合和脱氧 血红蛋白表面存在一个与黏性 位点互补的位点,不过在正常 血红蛋白中这一互补位点被屏 蔽。但是在镰刀形贫血病患者 中,脱氧血红蛋白能与另一分 子的脱氧血红蛋白的互补位点 结合,导致血红蛋白的纤维样 沉淀,沉淀的长纤维能扭曲并 刺破红细胞,引起溶血等多种 症状。 疯牛病是由朊病毒蛋白 (PrP)引起的一组疾病,这类 疾病具有传染性和遗传性。正 常动物和人的PrP是富含α螺 旋,水溶性强,对蛋白酶敏感, 称为PrPc。当受到某些致病因 素影响,引起朊病毒蛋白编码 基因突变,导致PrPc空间构象 改变,转变为PrPsc,PrPsc是 PrPc的构象异构体,富含β折 叠结构,对蛋白酶不敏感,水 溶性差,而且对热稳定,可以 相互聚集,最终形成淀粉样纤 维沉淀而致病。 高级结构与蛋白质功能的表现 有关。 构象破坏,功能丧失;恢复 自然构象,功能恢复。 4.基于蛋白质的哪些性 质进行蛋白质的分离和 纯化?对应这些性质有 哪些分离纯化方法? 蛋白质两性解离性质(溶解度, 荷电情况) 蛋白质的高分子性质(溶解度, 分子大小) 蛋白质沉淀(溶解度) 蛋白质的变性 沉淀法:溶解度 ①盐析 ②有机溶剂沉淀法 ③等电点沉淀法 膜分离法:分子大小 ①透析法 ②超过滤法 层析法:分子大小,带电荷, 特异亲和力等 电泳法:带电荷 1.蛋白质两性解离性质 1)等电点沉降分离蛋白(蛋白 质两性解离性质)在等 电点时,蛋白成中性,溶解度 最小,容易沉淀,不同蛋白具 有不同等电点,利用该特性来 分离不同的蛋白质 蛋白质的等电点:当蛋白质溶 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解离 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 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 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 电点。 2)电泳分离(根据带电荷性质) 蛋白分子在溶液中可带净的负 电荷或带净的正电荷,故可在 电场中发生移动。不同的蛋白 分子所带电荷量不同,且分子 大小也不同,故在电场中的泳 动速度也不同,由此可彼此分 离。 2.蛋白质的高分子性质 水化膜:蛋白质分子表面的水 层,使蛋白质分子相互隔开, 不易沉淀 电荷:电荷排斥,防止聚集 蛋白质沉淀:分散在溶液中的 蛋白质分子发生凝聚,从溶液 中沉淀析出的现象。 1)盐析法:高浓度的中性盐破 坏水化膜,中和电荷使蛋白质 沉淀的过程,称为~。如硫酸 铵,硫酸钠,氯化钠 2)重金属盐沉淀蛋白Ag+, Hg2+,Cu2+, Pb2+对于重金属盐 中毒的病人服用酪蛋白和清蛋 白 3)生物碱试剂和酸沉淀蛋白 4)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质乙 醇,甲醇,丙酮 5.蛋白质纯度鉴定和结 构的解析的方法有哪 些? 纯度鉴定方法 色谱纯:在层析图谱中只有一 个洗脱峰 电泳纯:在电泳图谱中只有一 条电泳条带 结晶纯:能够获得蛋白质晶体 质谱法 相互验证:在某一种鉴定方法 下表现为均一的蛋白质在另一 种方法可能表现为不均一,因 此需要互相验证 结构解析的方法 1. 一级结构解析 1)氨基酸组成 -水解蛋白质为氨基酸 -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或高效液 相色谱进行测定 2)序列分析 -质谱法 -推定法:从已知基因序列推断 蛋白质氨基酸序列 -化学法(手工、自动) ?水解法: Sanger法、Edman降 解法、氨肽酶法、肼解法、羧 肽酶法 2.空间结构分析 二级结构的分析 -圆二色谱法 三维结构 x射线晶体衍射法—蛋白质晶 体 核磁共振一溶液中蛋白质的三 维结构 电子显微镜 高级结构预测的方法 生物信息学方法 1.离子交换层析和亲 和层析分离物质的原理。 离子交换层析技术是以离子交 换纤维素或以离子交换葡聚糖 凝胶为固定相,以洗脱液为流 动相,分离和提纯蛋白质、核 酸、酶、激素和多糖等的一项 技术。 原理: 利用被分离物质的电荷 有与层析介质的电荷间的相互 作用,进而达到分离纯化的目 的。 6.在进行离子交换层析 时,如何选择离子交换 剂? 1、离子交换剂的选择 1)配基的选择 ◆取决于被分离的物质在其稳 定的pH下所带的电荷,如果带 正电,则选择阳离子交换 剂;如带负电,则选择阴离子交 换剂。 ◆酸性和中性蛋白质:弱碱型阴 离子交换剂。 ◆碱性和中性蛋白质: 弱酸型 阳离子交换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