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广西传统客家民居类型及特点研究

广西传统客家民居类型及特点研究

广西传统客家民居类型及特点研究

Guangxi traditional Hakka residential type and characteristic research

熊伟1张继均2

摘要/明清时期,大量客家人由于仕宦或躲避战乱来到广西,广泛分布在桂东、桂中山区和西江流域附近,在广西形成东南密、西北疏,高集中、大分散的格局。本文结合多个实例分析广西传统客家民居,将现存的传统客家民居分为堂横屋、围垅屋、围堡三大类型,并描述了广西传统客家民居以夯土和砌体实墙承重的结构特点。

关键词/广西客家传统民居类型结构特点

Abstract/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many Hakka people as the official or to escape the war came to Guangxi,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East, middle of Guangxi.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multiple instances of Guangxi traditional Hakka houses, the existing traditional Hakka houses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hall, Wai, Wai long estates transverse housing Fort.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Guangxi traditional Hakka houses are also described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s/ Guangxi Hakka Traditional houses Types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客家人作为一个独立于其它汉族特色鲜明的民系,形成于中原汉人向南方五次大规模的迁徙过程中。特别是到了宋代,客家话脱离中原语言融合南方少数民族语汇形成独立的方言,客家人也在迁入地占据人口优势并形成共同的经济模式和心理素质,客家终于发展成为一个主要分布于闽、粤、赣地区的独立民系。客家人一般分布于交通闭塞的山地和丘陵地区。为适应环境、集约利用资源,并出于防卫和礼制传承的需要,客家人聚族而居,形成以大屋为主,独具特色的客家传统民居。

一、客家人在广西的分布

客家人迁入广西并形成规模是在明清时期客家第四次大规模迁徙期间,入桂原因主要为仕宦或躲避战乱。这一时期来自中原的客家人甚少,绝大多数来自广东嘉应州(今梅州)、惠州、潮州,江西赣州、宁化,福建汀州(今长汀县)、上

1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广西汉和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高级建筑师

2广西汉和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工程师

杭等客家主要聚居地。客家人入桂很少是一次性的迁徙而定居下来,多数几经辗

转流离而来到现居地,从而在广西境内也形成了几条主要的迁徙路线:一是沿南岭山地的迁徙路线,途经湖南的客家人沿湘桂走廊入桂;二是从广东迁入的客家人或是福建经广东迁入广西的客家人,大多溯西江西上,从梧州进入广西;三是福建或广东客家移民从海路(即南海到北部湾)进入广西,另有从钦州溯钦江而上到达灵山。1

现今广西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桂东北山区、桂中浔江流域、黔江流域、郁江流域及桂南南流江流域和钦江流域,形成了桂东贺州市,桂中贵港市、来宾市、柳州市,桂东南玉林市及桂南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四大客家聚居区,从整体来看,客家人在广西的分布总体呈东南密、西北疏,高集中、大分散的格局(图1)。2

二、广西传统客家民居类型

相对于广西汉族的其它民系,客家人的居所大多地处封闭的山区,思乡情切的客家人因而更为注重礼制的传承,对祖先的崇拜比其他民系更为强烈,大部分的客家地区都将宗祠设于居住区域的核心内部。同时,沿承传统“耕读传家”思想的客家人十分重视教育,屋前的月池其实就象征着学宫大门前的半圆水池——泮池3。月池、禾坪、大门、厅堂、祖堂以及穿插于其间的内院、天井等严谨地布置在建筑的中轴线上。

吴庆洲先生曾对客家建筑之美有过精辟论述:“天地人和谐之美,阳刚奋发之美,以及生命崇拜之美。天地人和谐之美是儒道哲学的共同基础,阳刚奋发之美是儒家尚雄的阳刚哲学的特色,而生命崇拜之美则是道家守雌的阴柔哲学的特色4。”

图1 广西客家民系分布示意图 来源:钟文典.《广西客家》[M] .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1页

根据客家建筑平面空间组合方式的区别,陆元鼎先生在《广东民居》中将客家民居由小至大分为门楼屋、堂横屋、杠屋、围垅屋、围屋、城堡式围屋等多种类型。广西现存的客家传统民居主要是最为基本的堂横屋式,围垅屋式和围堡式围屋也有少量遗存。玉林的博白县和陆川县以及贺州八步区和柳州柳江、来宾武宣等地区是广西传统客家民居广泛分布的区域,在桂东汉族聚居地区,客家民居也常见于山区。

1、堂横屋

特殊的聚居模式和强烈的家族观念使客家人形成“大公小私”的生存哲学,“明堂暗屋”的建房理念深入客家人心,因此非常重视厅堂的建设。中轴线上的厅堂分别被称作“祖堂(上厅)”、“中堂(官厅)”、“下堂(下厅、轿厅)”,为家族共有的厅堂,开敞明快,面积很大。两侧横屋为以住屋为主体的生活居住部分,除了“从厝厅”、“花厅”等厅堂其余房间均为卧室或杂物房,并被平均分配到各户。这样,堂屋和横屋就形成以祠堂为主体的礼制厅堂和以横屋为主体的居住生活两套性质不同的空间系统。客家民居前一般都设有禾坪与半月池,作为农耕为主且聚居密度较高的客家人,禾坪起到晒谷打场和集散人流的作用。半月池则提供消防和日常用水,且形似于书院前的泮池,寄托了客家人“耕读传家”的理想。

堂横屋是广西客家民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也是其它类型客家民居的基本组成单位。最小规模的堂横屋为两堂两横,两堂式的布局,门堂与祖堂遥相呼应,空间变化不大,两旁横屋的居住空间的私密性也不是很强,但整体空间的内聚合向心性得到强调。

在两堂两横的基础上纵向增加堂屋或横向加设横屋就会形成两堂四横、三堂六横等类型。柳州凉水屯的刘氏围屋则为三堂两横(图2)。大门前有柱廊,形成凹门廊,门厅左右两侧设耳房面向门廊开窗采光。中厅为三开间开敞式布局,两侧的房间很深,被称为“长房”,是主人的卧室。正中的屏门没有采用通常的平开,而是类似于中悬方式上下旋转开启,这样打开时还可以成为谷物的晒台。第三进为祖堂,客厅则位于祖堂前方的天井两侧。横屋对称设在两侧,每一排横屋的最后一进都有高起的炮楼。

3

2

1

045M

图2 柳州凉水屯刘氏围屋

来源:自绘

贺州莲塘镇江氏围屋(图3),是广西现存堂横屋中保存得最好的。建于清乾隆末年的江氏围屋为四堂六横,总面宽达到87米。主屋前设宽阔的半圆形禾坪,满足客家农耕为主的生产要求。禾坪被两米高的围墙包围起来,在其南北两侧设有院门,其中南侧的一个为主门。四进堂屋被三个天井相隔,形成四暗三明的主空间序列,从入口的门厅开始,每进堂屋都抬高一级踏步约10公分,堂屋的层高又相应递增1米,因此到祖堂一进,其屋脊的檩条高度已达到将近9米,加上进深比其它厅堂多出1米,祖堂地位的重要性在这一空间序列的烘托下得以充分体现。两侧的横屋则通过三条横向次轴线上的通道与堂屋相连,由于客家的横屋是主要的生活起居空间,因此其空间比其他汉族建筑的横屋空间来的宽敞舒

适,“厝巷”空间扩大后形成三个天井和面向天井开敞的大厅,通透明亮,生活气氛浓厚。主次轴线上的厅堂、天井空间层次丰富又互相渗透,连廊纵横交错,余味无穷。主体部分的四堂四横均为两层,最外围的两条横屋高一层,是牲畜圈养之处。玉林博白是广西客家人分布较多的地区,其乡间民居也多为堂横屋式,如博白的白面山堂,是所见堂横屋规模最大者,达到四堂八横(图4)。但论及历史性、艺术性和保存度,则无出江氏围屋其右者。

图3 贺州莲塘江氏围屋平面

来源:自绘

2、 围垅屋 围垅屋是在堂横屋的基础上在后半部增加半圆形的杂物屋和“化胎”形成,有学者认为围垅屋的这种平面布局与中原地区原始村屋的圆形布局有关5

。余英则认

为,围垅屋的围垅与流行与东南地区的“椅子坟”后弧形防水的坟圈的功能相似,原为排水沟和卵石砌筑的墙垄以阻挡山坡上排下的雨水,后发展成为半圆形的连排围屋6。围垅屋以自后半部向前呈缓坡式降低的半圆形围屋包裹中部方形的堂横屋,再与前方的半月池形成“天圆地方”的图式,体现客家人对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的风水理念的追求。

广西现存的围垅屋较少,典型的有玉林朱砂垌和金玉庄两处,如图5。朱砂垌围垅屋位于玉林市玉州区内,由祖籍广东梅州黄正昌建于清乾隆时期,黄正昌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为官,官至五品,死后道光赐 “奉直大夫”,故该宅亦称为“大夫第”。朱砂垌围垅屋坐东北向西南,背靠山坡,依势而建,围屋门前正对风胫岭的园岭,是为朝山,左有高庙岭龙形高起,右有陈屋背狮岭围护。整个围屋占地18万2000多平方米,以祠堂为中心呈三堂十横布局,两道围拢由西南向东北依地势高起,祠堂后部的正中隆起为化胎。西南面为与建筑主体同宽,直径100米的巨大半月池。该围垅屋防御性的特点十分突出,仅设有南北两个出入口,且都设有瓮城。以最外围横屋围墙构成的城墙厚将近1米,高6米,墙体上遍布枪眼。沿着马蹄形的围墙均匀分布7座炮楼,名曰“七星伴月”。南部围墙外由于地势较低,设有护城河。围内各巷设有栅门,户户楼上楼下相通,巷巷相连,全寨相通。内沿城墙搭盖瓦房,用于防止强盗等搭梯攻城,能防能守。为防围困,围内还曾置设多处粮仓,左右两边大巷内亦各有防困水井一口。金玉庄距朱砂垌3公里左右,是由分家出去的黄氏同族人模仿朱砂垌所建。

图4 博白白面山堂

来源:自摄

图5 玉林硃砂峒围垅屋

来源:自绘

3、围堡

围堡式的客家围屋,中间部分仍为基本的堂横式布局,四周或三边围以附属用房和围墙,角部设置炮楼,防御性较强。潘安在《客家聚居建筑研究》中总结了客家建筑的防卫体系的外墙抵御、内部组织结构和生活供给系统三个层次:外墙抵御手段的重点在于大门的防卫措施、墙体构造、火力的组织配合及檐口的处理等;内部组织结构则为房间使用功能的布局及临时交通枢纽的运转;生活供给

系统则解决了水源、食物和污物排除几个问题7。围堡式的围屋由于其更为重视防御,因此这三个层次的防卫体系体现得较为鲜明。

图6 合浦曲樟围城马道图7合浦曲樟客家围城

来源:自摄来源:自摄

北海曲樟的围堡(图6-图7),由陈氏十五代祖陈瑞甫从福建迁至合浦县曲樟乡而建,由“老城”、“新城”两部分构成。“老城”建于清光绪八年(公元1883年),“新城”建于光绪廿一年(公元1896年),总面积6000多平方米。“老城”为两堂两横,“新城”为两堂四横。两座围堡四周均围以厚实围墙,在堂屋前留出禾坪晒场。围墙高7米、厚近1米,由石灰、黄泥、河沙、食用红糖(2:2:1:0.1)夯打而成,枪炮眼口星罗棋布于围墙之上。城垣的四大转角处及城门上面都设有炮楼,炮楼多数都高出围墙一层,堡体落地。内墙半腰筑有跑马道,将整座城墙、四角的炮楼及门楼紧密联系相连起来。大门处则设有板门、闸门、便门、栅栏门等3道5层,连环防卫。

昭平樟木林的城堡式围屋(图8-图9),当地人称为“石城围”、“石城寨”、田洋围屋、田洋寨等。围屋始建者为叶纪华、叶纪珍兄弟在清嘉庆年间自广东揭西迁至广西樟木林。至道光年间,以广东先祖居宅的构造建造了这座围堡。该围堡座东向西,背靠海拔800米以上的连绵群山,总长90多米,宽60多米,占地面积5500多平方米,如图9。由于该围屋部分损毁,该平面图为结合村民描述绘制,力图反映原貌。

围屋的主体部分是两排共九座两堂两横的堂横屋,每一座基本都是“上五下五”的布局。其中第一排面对大门正中的一座为祠堂。四面由围墙、辅房包围,

东面的一排的基本单元为“三合天井”式,其余南、北、西面均为排屋。西面中轴对称设置三个入口,正中者为大门。后部东面原有两个炮楼,现已毁。外围墙上的窗户为后开,原来为完全封闭,设有枪眼。整座围屋以

中轴线为界,左边划分给兄长叶纪华及其族系,右边划分给弟弟叶纪珍及其族系。从现存的状况来看,左边的面积稍大房屋也较多,右边的局部房间则使用了青砖砌筑,装修也更为讲究,印证了村民“纪华公多子、纪珍公多财”的说法。围屋前有较大的禾坪,但无明显水系。据当地老人介绍,屋前原有名为马河的小河,

图8 昭平樟木林“石城围”鸟瞰

来源:自摄

客家人的聚居模式对周边其他汉人有较大影响,如贺州桂岭的于氏“四方营”(图10)就是模仿客家的围堡所建。“四方营”建于清末,南北朝向,总面宽约50米,深40米,主体为六座“四合天井”式的堂横屋分前后两排布局,东、西、南面由辅房围墙围合。南面两角设置门楼,东侧为主门楼,略转一角度朝向屋前水池。围屋边上曾建有瞭望防御之用的炮楼,现已毁。宗祠亦为私塾,紧贴围墙,位于围屋外。

图10 贺州桂岭于氏“四方营”平面

来源:自绘,局部损毁,根据描述补全

三、广西传统客家民居的结构特点

广西的客家传统建筑,与湘赣式和广府式的传统汉族建筑相比,在建筑承重

结构体系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客家式的传统建筑基本都以夯土或砌体实墙作为承重结构,起承重作用的木结构只是屋面檩条、部分联系梁和承托屋檐出挑的木挑手。广府式建筑亦以砌体实墙作为主要的承重结构体系,但在需要开敞空间的官厅、祠堂等处,木穿斗或插梁结构仍然有着重要的运用。就现存的实例分析,广西客家民居并不重视祠堂和客厅空间的开敞程度,基本都只占据明间这单一开间的宽度,明间两侧墙体都为实墙(图11)。一些地区为了突显中厅,两侧实墙做通透处理,但承重结构仍为砖砌体,如玉林朱砂垌围垅屋祠堂的中厅(图12)。柳州凉水屯刘氏围屋的中厅是调研所见客家传统建筑中唯一采用木结构承重的实例,估计是受到广府式建筑的影响,其做法带有较为明显的插梁式特点(图13)。

图11 土坯墙承重的客家民居

来源:自摄

图12 朱砂垌中厅的通透处理

图13 柳州刘氏围屋中厅梁架带有明显广府特

来源:自摄来源:自摄以生土作为主要的承重和围护材料,是传统客家民居结构体系的最大特点。生土是被人们最早使用的建筑材料。中原早期人类挖洞穴居,就是一种初期的土工建筑。人们从穴居搬到地面上来建造房屋,仍然用土做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历代的统治阶级可以占有木材与砖石等较为贵重的建筑材料建造亭台楼阁和各种

宫殿,在民间,居住在乡村的广大劳动人民就地取材,以土为建筑材料,土工技术也得以发展。客家人多居住山区农耕为生,经济条件并不优越,取土造屋是最为经济简便的营造方式,他们继承和发展了中原汉人的土工造屋技术。

客家民居对生土的处理和利用分为夯土和土坯砖两种方式。夯土又称为版筑,民间俗称“干打垒”,是通过在模板之间填加粘土夯筑的建筑方法。其所用材料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素土,即粘土或砂质粘土;另一种则是掺和了碎石、砂和石屑,甚至红糖、糯米浆的土。后者更为坚固,通常用在客家围屋的外围墙、墙身基脚部分。夯土版筑最先用于宫城土台和城墙的修筑,“……夯上城墙的起源,可以郑州商代城墙为代表,是目前所知我国早期最大的一项夯土城垣。全部城垣是用黄土分层分堵夯筑的,施工时用夯柞捣固土层而成8。”用于客家围屋,“具体施工程序是:墙脚砌好后支模板——‘墙筛’,然后插入长竹筋,再将拌好的粘土倒满墙筛,夯实成三分之一的高度,再放入较短的竹筋作为墙骨,如此分三次夯完一筛。夯土墙体脱模后,将墙体内外两面修平拍实,……当墙体砌筑到一定高度是,便可进行第四道工序——‘献架’。所谓‘献架’,即为在墙体上挖好搁置楼板或木梁的小槽,由木工竖木柱、架木梁。因为土楼的外墙很结实,有足够的承载能力,所以大梁一端通常都是直接支承在外墙上的。大梁架好后,再架次梁铺楼板。……如此反复,直至完成墙体砌筑的全部过程9。”

夯土版筑坚固有余但灵活性不足,如将粘土事先预制成小块的土坯,施工时就可运用自如。“目前所知最早的土坯在河南永城龙山文化晚期遗址中。在历史上,土坯和夯土版筑的方法同时向前发展。在奴隶社会,土坯的运用更加广泛。西周时期,已经运用了大块土坯(据周原发掘资料),长47厘米,宽17厘米,厚为7.5厘米。不过那时只将土坯运用在砌筑台阶和整齐的边线部位。由土打墙到砌筑土坯墙,是一项巨大的技术进步,也是建筑材料的一大革新,它为砖的出现作了准备10。”土坯依然是位于广西山区的客家民居最长使用的建筑材料(图14)。为了避免雨水对土坯墙体的侵蚀,客家传统建筑的屋面外挑,形成悬山的造型。

作为实墙承重的结构体系,火砖也是传统客家民居常用的砌体材料。由于建造成本较高,火砖通常用于结构上的重要部位和有防潮要求的位置如墙体交接的转角处以及墙基等。同时由于砖墙细腻美观,重要场所如祠堂、厅堂等处的墙体也多用砖砌体砌筑,如图。夯土、土坯、火砖这三种材料,根据其不同的物理性能和经济要求,被合理的安排在传统客家民居中(图15)。

1 张继均 《广西客家传统民居旅游开发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

张继均 《广西客家传统民居旅游开发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

余英.《中国东南系建筑区系类型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第304页 4

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第35-36页 5

陆琦编著.《广东民居》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第162页 6

余英.《中国东南系建筑区系类型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第304页 7

潘安.《客家聚居建筑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学位论文,1994:第224页 8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第44页 9

潘安.《客家聚居建筑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学位论文,1994:第244页 10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第44页

作者联系方式:熊伟 139********

邮箱:

657495409@https://www.sodocs.net/doc/1113766574.html,

图14 广西山区的客家土坯民居

来源:自摄

图15 客家民居常用的墙体材料

来源:自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