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

d inadequacy.

Key words:metonymy,contiguity,prominence,creative thinking,strategic metonymy,cognitive metonymy

5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概况

转喻,在传统修辞学那里表现为借代,是一种修辞格,和其它所有修辞格一样,是用来增强表达效果的处于修饰辅助地位的一种修辞手段,对它的研究更多地停留在用不同的例旬对修辞效果进行分析、借代与其它辞格的区分上,更近一步的,能够涉及借代辞格与借代词、词的借代义之间的关系上,除此之外,并无新奇之处。

转喻地位的改变源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认知语言学家

认为转喻“和隐喻一样,是人们日常思维和行动的方式(Lakoff,1987)",转喻

不再仅仅是处于修饰、辅助地位的、作用仅限于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格,而是正

常的语言现象,甚至不仅仅是语言现象,而是人们思维和行动的方式。在这种思

想的影响下,众多学者纷纷利用转喻理论来解释更多的语言现象,词汇层面、语

法层面、语用层面等各个层面的语言现象无一不可以利用转喻来进行解释,转喻

的范围因此不断地扩大,解释力无限扩张,几乎成了一个万金油式的概念。

但是,虽然从理论上讲,转喻和隐喻一样都是人们日常思维和行动的方式,

且较之以前转喻研究的文献在最近十几年大量涌现,但是转喻研究和隐喻研究却

无法同日而语。隐喻研究一直备受青睐,数不清的专著、论文、学位论文都在从

各个角度研究隐喻,且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相比之下,转喻研究则冷清得多,

根据陈香兰(2005),国外目前研究转喻的文献多是论文集,国内研究转喻的专

著仅有李勇忠(2004)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语言转喻的认知阐释》,

其余的都是单篇论文,或是在论述其他问题时顺便提到转喻,如王寅(2005)在

构建事件域认知模型时讲到了转喻。这些研究成果和隐喻的研究成果相比,在数

量上简直是屈指可数,同时在转喻的理论问题上几乎没有学者进行过深入的思

考。

所以,目前转喻研究的状况是:一方面是转喻范围的不断扩大、解释力不断

增强;另一方面是专门性、深入性研究的匮乏。这两个方面综合在一起,转喻研

究的问题便浮出水面:在目前学者认为是转喻的众多\n南

(1997)、张胜广(2005)则具体分析了借代造词的几种类型,史锡尧(2002)、

龙青然(2005)分析了借代造成语的类型,钱宗武、朱淑华(2004)则具体分析

12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

了今文《尚书》中借代引申词义的八种类型。

就借代发生的层面而言,传统修辞学关注的主要是词汇层面的转喻,可见以

下文献:

转喻与转喻作为造词手法和词义引申手法的研究,可见史锡尧(1994)关于

借代造词,史锡尧(2002)关于借代造成语,刘正光、周红民(2002)关于惯用

语理解的理解,徐景亮(2007)转喻推理与转喻性习语加工模式,张辉(2003)

关于熟语的认知语义研究。

具体词语的转喻研究主要集中在人体词语的转喻研究上,可见蔡梅(2006)

谈“手"的转喻,王敏(2005)英汉人体词认知对比研究,张志惠(2006)英汉

人体头部器官转喻现象研究,李群(2006)以“心一为部首汉字的情感隐喻及转

喻——认知个案研究,陈浩(2006)从认知角度看汉英日语的“口齿唇舌——言

语言说”转喻等。

最近几年也出现了对借代研究的反思,较惹人注目的是王希杰(2004)对借

代的定义进行了反思,认为流行的定义忽视了借代的本质,使得一些重要的借代

现象长期被忽视,作者从借代和空符号、有名称但我不知其名的借代、非名词性

的借代等三个方面论证了借代并不是名称之间的替代,把借代的范围局限在名词

上也是不妥当的。这些论点和认知语言学对转喻的研究不谋而合。

1.2认知语言学关于转喻的理论及主要研究课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语言学家纷纷从不同角度对转喻进行关注,使得

转喻研究呈现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局面。

转喻地位的提升得益于Lakoff&Johnson(1980)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

喻》一书。书中提出转喻是一种概念现象而非修辞手段,转喻从此摆脱了\n的范围内,认为是现实世界中人或

事物之间的邻近,而认知语言学则把这种邻近的范围扩大,除了人或事物的邻近

之外,动作、事件之间的邻近都可以纳入进来;传统修辞学也探讨转喻的心理机

制,但是对心理机制的探究多集中在邻近联想,而认知语言学对转喻的心理机制

①转引自徐景亮《转喻推理与转喻性习语加工模式的建构》,‘外语研究》,2007年第l期

14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

的探究更为全面与深入:格式塔理论、原型范畴理论、激活扩散理论等都能够解

释转喻。

但是二者对转喻的看法在本质上毕竟是不同的,认知语言学将转喻视为“日

常思维和行为方式在语言中的表现"这一根本看法直接导致了转喻范围不断扩大

的局面。下面就将国内语言学界目前涉及到的转喻现象进行梳理。

二、当前国内语言学界涉及的转喻现象

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使得转喻的范围在语法层面及语用层面得以扩展,特别是

语法层面,众多语法现象得以用转喻来进行阐释,因此本部分梳理的转喻现象主

要是语法层面的,也涉及一些词汇、语用层面的现象。

以下的分类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因为无论是和句式有关的转喻还是和搭配

有关的转喻,都和词性的转换或活用有关。只是为了直观起见,而暂时使用的这

样的分类,以便于我们直观地看到和转喻有关的语法现象。

2.1词语迸入一般情况下不可进入的格式而形成的转喻现象

根据构式语法,不同的构式具有不同的构式意义,构式义占主导,决定着句

子整体意义,限制进入构式的动词。①

语法中的转喻现象都涉及到句式,这里的“和句式有关的转喻"中的句式指

的是汉语语法中经常用到的一些特点鲜明的特殊句式。这些句式对进入该旬式的

词语一般都有特殊的要求,当某些不符合这些要求的词语进入该句式时,很多语

法学家便用转喻对这些现象进行了解释,目前能见到的和转喻有关的句式如下:

2.1.1中间动词出现在“施事+及物

//****************************************************************************// 本文档为3A学习网宣传资料,如需全套资料,请上网站---3A学习网---选择,打开百度首页,输入“3A学习网”字样即可。

//****************************************************************************//

转喻意义的认知识解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16, 4(4), 109-113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6 in Hans. https://www.sodocs.net/doc/1813268889.html,/journal/ml https://www.sodocs.net/doc/1813268889.html,/10.12677/ml.2016.44012 文章引用: 宫健宇, 杨忠. 转喻意义的认知识解[J]. 现代语言学, 2016, 4(4): 109-113. The Cognitive Construal of Metonymic Meanings Jianyu Gong, Zhong Y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Received: Aug. 31st , 2016; accepted: Sep. 16th , 2016; published: Sep. 26th ,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sodocs.net/doc/1813268889.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strual of metonymic meanings from the lexical and grammatical as-pects. It shows that the construal of lexical metonymies is realized by profiling either proximal concepts or proximal scopes.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grammatical level, the construal of meto-nymic meanings is achieved by different profiles in the same base. All the above construals rely on both cognitive contexts and the context of situation. The choices of metonymic forms root in the speaker’s communicative intentions. Keywords Construal, Metonymy, Profile, Context, Communicative Intention 转喻意义的认知识解 宫健宇,杨 忠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收稿日期:2016年8月31日;录用日期:2016年9月16日;发布日期:2016年9月26日 摘 要 本文从词汇和语法两个层面入手,探析了转喻意义的认知识解。结果表明,词汇层面的转喻识解通过凸Open Access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报告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 【摘要】:本文旨在对现代汉语的转喻现象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全新的分析。转喻的重要性已经被许多学者提及,它和隐喻同样重要甚至有的学者认为它比隐喻更为基础。但是目前转喻的研究无论是就广度还是深度而言都远远不及隐喻。转喻的重要性和研究的薄弱性给转喻研究带来的一个后果是转喻X围的不断扩X。不断扩X的过程使得转喻成了一个万金油式的概念,这反而降低了转喻的解释力。本文试图改变这一局面,旨在创造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式。全文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针对目前转喻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对以往有关转喻的研究进行综述,主要对语法研究中所谓的转喻现象作一简要回顾,以此确定本文的研究视角。要改变转喻X围不断扩X的局面,就要从理论上对究竟什么是转喻这一理论问题进行思考。第二章理论前提本章建立转喻研究的理论体系,对理论的主要观点、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加以分析讨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本文的研究框架。通过对“邻近关系”、“显著度”这两个概念的重新考察,以及将日常思维方式分化为“常规思维和超常思维”,将目前学者认为是转喻的现象进行了筛选,并将之分为三类:非转喻现象、策略性转喻与认知性转喻。认知性转喻是转喻研究的薄弱所在,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第三章目前学者所谓的转喻现象分析本章主要对第一章综述中所涉及的目前学者们所认为是转喻的现象进行具体分析,认为这些现象都是常规思维的认知策略在语言中的表现,是经济性原则、知识的激活、半激活以及睡眠状态在语言中的表现。这一部分还探讨了转喻和非转喻的区分原则,即具

有邻近关系的二者之间是否有显著度的差异,如果具有显著度的差异,可以认为是转喻,否则仅仅是常规思维的认知策略在语言中的表现,不能视之为转喻。第四章认知性转喻(一)本章主要探讨转喻的自由形式和凝缩形式,分析其认知结构和语言形式。首先是认知性转喻和策略性转喻的区分。认知性转喻和策略性转喻在借代上的表现是同形的,因此通过语言形式无法进行分析,只能通过作者使用的意图上进行分析。而使用意图具体可以通过其出现的语境、使用的频率以及对其理解上的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其次是认知性转喻的自由形式和凝缩形式分析。探讨了从转喻的自由形式到凝缩形式之间的过渡,以及策略性转喻在二者之间的衔接;在转喻的自由形式部分,我们分析了相当于暗喻的转喻、移就、借代三者之间在转喻性上的连续性,第五章句法结构中的认知性转喻我们分别探讨了工具主语内部、拟声词的动词化内部在转喻的可能性上的连续统。这两部分都利用了“可控性”这一概念,行为者对工具的控制、主体对声音的控制,这种可控性正是转喻机制在起作用,而对不同的工具、不同的声音而言,控制度有直接与间接之分。通过控制度的直接性与不同工具、不同声音的联系,分别探讨了工具成分出现在主语位置、拟声词的动词化现象。最终形成了转喻的以下连续统:(一)工具主语转喻性的连续统:对于不同性质的工具主语而言:头脑工具<人体工具<一般工具对于相同性质的工具主语:行为者出现<行为者不出现,行为者确定<行为者不确定。越靠近右端,转喻的可能性越强。除此之外,出现频率的高低也是影响其认知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拟声词动词化可能性的连续统:指向自身的发音行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 d inadequacy. Key words:metonymy,contiguity,prominence,creative thinking,strategic metonymy,cognitive metonymy 5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概况 转喻,在传统修辞学那里表现为借代,是一种修辞格,和其它所有修辞格一样,是用来增强表达效果的处于修饰辅助地位的一种修辞手段,对它的研究更多地停留在用不同的例旬对修辞效果进行分析、借代与其它辞格的区分上,更近一步的,能够涉及借代辞格与借代词、词的借代义之间的关系上,除此之外,并无新奇之处。 转喻地位的改变源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认知语言学家 认为转喻“和隐喻一样,是人们日常思维和行动的方式(Lakoff,1987)",转喻

不再仅仅是处于修饰、辅助地位的、作用仅限于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格,而是正 常的语言现象,甚至不仅仅是语言现象,而是人们思维和行动的方式。在这种思 想的影响下,众多学者纷纷利用转喻理论来解释更多的语言现象,词汇层面、语 法层面、语用层面等各个层面的语言现象无一不可以利用转喻来进行解释,转喻 的范围因此不断地扩大,解释力无限扩张,几乎成了一个万金油式的概念。 但是,虽然从理论上讲,转喻和隐喻一样都是人们日常思维和行动的方式, 且较之以前转喻研究的文献在最近十几年大量涌现,但是转喻研究和隐喻研究却 无法同日而语。隐喻研究一直备受青睐,数不清的专著、论文、学位论文都在从 各个角度研究隐喻,且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相比之下,转喻研究则冷清得多, 根据陈香兰(2005),国外目前研究转喻的文献多是论文集,国内研究转喻的专 著仅有李勇忠(2004)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语言转喻的认知阐释》, 其余的都是单篇论文,或是在论述其他问题时顺便提到转喻,如王寅(2005)在 构建事件域认知模型时讲到了转喻。这些研究成果和隐喻的研究成果相比,在数 量上简直是屈指可数,同时在转喻的理论问题上几乎没有学者进行过深入的思 考。 所以,目前转喻研究的状况是:一方面是转喻范围的不断扩大、解释力不断 增强;另一方面是专门性、深入性研究的匮乏。这两个方面综合在一起,转喻研 究的问题便浮出水面:在目前学者认为是转喻的众多\n南 (1997)、张胜广(2005)则具体分析了借代造词的几种类型,史锡尧(2002)、 龙青然(2005)分析了借代造成语的类型,钱宗武、朱淑华(2004)则具体分析 12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 了今文《尚书》中借代引申词义的八种类型。 就借代发生的层面而言,传统修辞学关注的主要是词汇层面的转喻,可见以 下文献: 转喻与转喻作为造词手法和词义引申手法的研究,可见史锡尧(1994)关于 借代造词,史锡尧(2002)关于借代造成语,刘正光、周红民(2002)关于惯用 语理解的理解,徐景亮(2007)转喻推理与转喻性习语加工模式,张辉(2003) 关于熟语的认知语义研究。 具体词语的转喻研究主要集中在人体词语的转喻研究上,可见蔡梅(2006) 谈“手"的转喻,王敏(2005)英汉人体词认知对比研究,张志惠(2006)英汉 人体头部器官转喻现象研究,李群(2006)以“心一为部首汉字的情感隐喻及转 喻——认知个案研究,陈浩(2006)从认知角度看汉英日语的“口齿唇舌——言

人体转喻化的认知特点

2008年12月第4期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Educati onal Research on Foreign Languages &A rts Dec .2008No .4  人体转喻化的认知特点 王 敏 (绍兴文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摘 要: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考察利用人体概念化的转喻现象,发现人体转喻化是利用人的功能特征对其他事物进行概念化的过程,其特点为凸显人体的某种功能特征。人体转喻化分为四类,其凸显的功能特征包括:某人体部位的动作、抽象智力功能、抽象情绪和心理功能,及人体部位的重要性。 关键词:人体;转喻;功能特征 作者简介:王敏(1979-),女,湖北钟祥人,绍兴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与语义学。 一、引 言 人体是人类认知和概念化的基础。认知语言学认为“大脑的认知是以自身为基础向外扩展的,大脑的思维开始于大脑所存在的,与外界发 生作用的人的本身。”(赵艳芳2001:6)根据人体中心说,“一切都是从人的自身出发,引申到外界事物,再引申到空间,时间,性质等等”(沈家煊1994.4)。卢卫中(2003.11)指出,人类的这一认知规律,决定人体隐喻化是人类形成和表达概念的基本途径之一。对于人体隐喻进行研究的学者颇多,如王文斌(2001)、程淑贞(2002)、李树新 (2004)、李瑛和文旭 (2006) 等。在各种认知能力中,一种主要和普遍的认知 能力是想象(i m aginati on ),即把一些概念映射到另一些概念中去。以想象为机制的隐喻和转喻是概念化的重要手段。利用人体概念化的另一途径则为转喻。对于人体的转喻化,学者论述不多。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考察人体概念化中转喻现象,并分析其理论基础和认知特点。 二、转 喻 Lakoff &Johns on (1980:36)认为转喻主要 具有指代功能,即用一个物体代替另一个物体, 同时还具有加强理解的作用(李瑛2006.3)。Lakoff 又指出“转喻是认知的基本特征之一,人 们常用易于理解和感知的事物的一个方面指代整个事物或事物的另一个方面”,“转喻的喻体和本 体之间的映射产生于同一认知模式中的概念域”(1987:288)。关于转喻和隐喻的区别,Ungerer &Sch m id 认为转喻涉及词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邻 近关系(a relati on of contiguity ),而隐喻则是建立在相似性(si m ilarity )和类比(comparis on )之上(2000:115)。Gibbs 强调隐喻和转喻必须区分开来(2001:36)。虽然二者都涉及事物之间的映射,但隐喻涉及两个概念域,用一个概念域来理解另一个概念域,而转喻只涉及一个概念域,两事物之间的映射是发生在同一概念域中。综上所述,转喻的映射发生在同一概念域中,其主要作用是加强理解和指代功能。本体和喻体之间存在邻近关系,其心理认知机制是凸显性。李勇忠认为在认知过程中,某个概念域是多 个次域组成的矩阵域(matrix domain ) (2005.6)。人体域也是一个矩阵域,是由诸多的次域组 成的主域。对人体特征进行范畴化认识的结果是,把人体分别从外部物理特征(包括形态特征、大小特征、空间特征、位置特征)以及功能特征(包括具体的动作特征、抽象智力特征、社会功能特征)多方面进行归类,从而形成组成人体域的诸多次域。“范畴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是人类理性思维的逻辑形式”。(文旭,江晓红2001.4)为什么对人体要从外部物理特征和功能特征两方面去认识,这是因为“讨论指称意义的时候,直观现象和功能都是决定因素”(汪榕培2000:19)。 本文的语料来源于《英语谚语荟萃》和《格 7 1

转喻

转喻为什么可能 ——“转喻与逻辑”研究之二:“内涵外延传承”说对转喻的解释 徐盛桓 摘要转喻是在表达中借一事物指代另一事物,而这两事物应具有部分-整体或在同一整体内部分-部分的关系。认知语言学将转喻所涉及的两事物的指代通常称作“映射”(mapping),本文将这种现象看作是这两事物间的内涵和外延的传承。这一分析也许还可能扩展到对隐喻的映射作出说明。 关键词转喻类层级结构内涵和外延的传承可能世界语义学 1.关于转喻的研究 本文讨论“内涵外延传承”说(徐盛桓,2007a)对转喻的解释。 简单地说,转喻是在表达中借一事物指代另一事物,而这两事物应具有部分-整体或在同一整体内部分-部分的关系,或者说,具有类属范畴同一性的关系。Ricoeur对隐喻有一段描述:“将‘种’的名称赋予‘属’,或用例如第二项的名称来指称平列的第四项或反过来”。(Ricoeur,1997:22) Ricoeur的这一说明,也可以借用来对转喻中两事物指称的“转移”作出说明。认知语言学将转喻所涉及的两事物的指代和被指代通常称作“映射”(mapping),本文将这种现象看作是这两事物间的内涵和外延的传承。 “内涵外延传承”说对转喻的解释的基本精神是认为转喻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可以从类属范畴同一性的关系引伸出类属范畴内的事物的内涵外延有传承关系,从而可以在一定的语境中相互认定,实现指代。 (1)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王勃《滕王阁序》 (2)人定出银汉[白天的活动安定下来了,银河出现再天边],肇秋阑[初秋快过完了],望舒东岸,流风清婉。 佚名《贺新郎?新秋问天》 在这两例中,“凌云”指代《滕王阁序》作者王勃自己的作品。王勃为什么用“凌云”指代自己的作品?又为什么会提到距他五百年前的汉朝人杨(得)意?王勃年少就已经名满文坛,但他感到怀才不遇,即所谓“杨意不逢”。《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说,汉武帝读过一些赋后大加称赞,正是杨得意将赋的作者的名字司马相如告诉汉武帝,于是司马相如得到汉武帝的赏识,说他的赋“缥缥有凌云之志”;“有凌云之志”就成了司马相如赋的标志性特点。作为转喻,“凌云”首先指代“缥缥有凌云之志”,这是部分指代整体;而“缥缥有凌云之志”作为司马相如赋的特征,用以指代司马相如赋,这也是部分指代整体;司马相如赋被认为是文学名作,可用以指代优秀的诗文,这还是部分指代整体;王勃认为他自己的诗文是很优秀的,于是用优秀的诗文指代自己的作品,这是整体指代部分。这一指代链概括起来就是:凌云→(→表“指代”,下同)有凌云之志→司马相如赋→优秀的诗文→王勃作品。王勃在这里是说,我没有遇到赏识我的文才并向上推荐的人,我只能抚摩着我自己的作品替自己叹惜(在这句中,杨意→杨得意→乐于和善于推荐贤能的人,以及“钟期”、“流水”,这些都是转喻的用法,不详述;下文有些例句会包含多个转喻,通常只分析其中一个)。“望舒”指代“月”。据我国古代的传说,天上之所以有白天和晚上,那是因为太阳和月亮分别一前一后驾车在天上巡游;太阳巡游的时候带来光明,就是白天,太阳走过了就到黑夜,这时月亮驾车出来了。替月驾车的车夫名“望舒”,因而就用“望舒”指代月。“望舒东岸”即“月”出现于东岸。这些转喻,作为运用,我们都是比较熟悉的,问题是我们要探讨这里背后的机理,即转喻为什么可能。 从转喻的研究史来看,在很长时期,转喻的研究是在修辞学里进行的,主要是表达论的研究。上一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认知语言学对隐喻和转喻进行了全新的研究,而认知语言学对转喻的研究是沿着对隐喻的研究的路子走的,所以这里先说一说关于隐喻的研究。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从生成和理解的机理来说,Lakoff和Fauconnier的研究影响较大。Lakoff提出了著名的两个认知域映射的观点,并且提出了制约映射的“不变原则”(invariance principle),即源域的多方面的特点会系统地映射到目的域,而源域的认知拓扑结构(topology)映射到目的域后不变。Fauconnier提出了合成空间理论,尽管这一理论并非专门研究隐喻的,但用在隐喻研究中能将隐喻映射的过程精细化。这一理论将Lakoff提出的那两个域称为两个心理空间;其实拓扑结构就是一个空间结构,所以源心理空间和目的心理空间就是两个认知拓扑结构。在Fauconnier提出的合成空间理论里,源心理空间和目的心理空间都是作为“输入”的空间,在类空间(generic space)的制约下三者互动,合成一个空间,成为合成空间,得到隐喻的理解。 之后,一些认知语言学家也从认知域的映射进行转喻研究,例如Barcelona(2002:246)认为,“转喻是认知域内的映射现象,也是从源域映射到目的域,只是源域和目的域都应在同一个功能域中,由语用功能将它们联结起来,使目的域得以在心理上被激活”;Mendoza(2002:107-143)则认为,“转喻的概念映射是域内的、单体对应性的映射,源域可以充当母域(matrix domain),目的域也可以充当母域,而目的域是源域的一种非中心特征的表述”;Mendoza & Velasc(2001)区分两类转喻:目的域寓于源域的转喻(targrt (domnain)-in-source (domnain) metonymy) 和源域寓于目的域的转喻(source-in-target metonymy),前者就是源域充当母域,后者是目的域充当母域。由此可见,认知语言学关于转喻的研究,也是从认知域的映射这一思路展开的,也认为是将源域的认知拓扑结构及其多方面的特点系统地大规模地映射到目的域;只不过多数学者认为转喻涉及的是同一个认知域。对于这个认知域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则有多种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网络称谓分析研究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地网络称谓分析-汉语言文学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地网络称谓分析 辛庆连彭建武 摘要:随着网络地迅速发展、新生事物地不断出现和人们认知能力地提高,一些词汇地语义范畴得以扩大,从而获得了新地语义,而新地语义又与先前地原型语义存在某种联系.认知语言学地发展为网络称谓语地分析提供了新地视角.本文基于原型范畴理论对网络称谓进行语义分析,以帮助人们理解其演变地内在机制,进一步加强对网络称谓地认识和了解. 关键词:网络称谓原型范畴理论词义范畴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地发展、互联网地普及以及人们思维方式地变化,作为时代产物地网络流行语日益兴起.它以其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已成为一种独特地语言现象,并倍受人们地喜爱,俨然成为社会生活中一道亮丽地风景.原型范畴理论是Eleanor Rosch基于维特根斯坦地家族相似性首次提出来地,是对经典范畴理论地一次革命,对语言各个层面地研究都产生了深远地影响(王寅;2007:109).本文选取了颇具代表性地网络称谓语,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对其进行认知解读,以分析网络称谓语产生和演变地内在动因及深层机制. 一、网络称谓语地特点 网络称谓语,顾名思义就是指在网络上使用地称谓,是由网民在网络地语言环境下创造出来地具有某种语用特点和修辞风格地词汇.它不仅是网络主体用来表达人际关系地名称,也是人们传达信息,交流思想感情地基础.网络称谓语反映了社会生活中地一些问题和现象.作为一种特殊地语言现象,网络称谓语倍受人们喜爱,它丰富了语言形式,具有新奇性、调侃性、时代性、短暂性等特点.当

今世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新事物地出现给网络称谓地产生提供了丰富地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原型范畴理论简介 认知语言学是以原型范畴理论为基础地.范畴化是人们基于自身经验,对外界地现象、事件、事物等进行类属划分地心智过程(王寅,2007:89).它是人们认识世界地一种重要方法.范畴化地结果即产生了许多认知范畴,如:碗、杯子、鸟、狗、水果、蔬菜、家具等.人们只有对客观世界进行对比、概括及分类,才能较好地认识客观世界;否则,根本无法认识客观世界地复杂现象,无法识记五彩缤纷地世界中无穷尽地事体,更无法理解各类事体间地种种关系. Eleanor Rosch(1975)提出地原型范畴理论地观点是:①范畴成员有典型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范畴内地成员拥有不同地地位.原型是范畴内最典型、地位最高地成员,具有最大地家族相似性,其他成员依据与它地相似程度不同而被划分为典型成员或边缘成员.②范畴边界是不确定地,具有模糊性.如我们提到“高”“矮”“冷”“热”等形容词或“鸟”“水果”“家具”等名词范畴时(王寅;2007:126),我们很难确定它们地标准,并且我们对它们地认识含有一定地主观性.③范畴特征地二分性是不全面地,在二分之间可能会存在一个中间值或过渡区.原型范畴理论者使用“属性”这个术语,属性可以不是二分地,具有渐变性、多值性(王寅,2007:124).例如我们有各种形状、颜色、大小、材料地杯子,它们之间存在很大地不同,但我们却可以将它们统称为“杯子”这一范畴,这就说明了范畴地概括性. 三、从原型范畴看网络称谓 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中地所有成员是通过家族相似性联系在一起地,也就是

城市宣传片中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研究——以2018年河南宣传片为例

城市宣传片中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研究 —— —以2018年河南宣传片为例 唐璐璐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隐喻和转喻是人类重要的思维认知方式,存在于语言模态和声音、图像、文字等非语言模态之中,并通过相互作用构成多模态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文章从多模态转喻和隐喻理论视角出发,以2018年河南宣传片为例,分析宣传语篇中的多模态转喻和隐喻现象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阐释了多模态宣传语篇的认知机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转喻和隐喻在语篇推进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功能,二者相互作用,实现了多模态语篇内部的衔接与主题的连贯,达到了宣传片的目的。 关键词:多模态语篇;转喻;隐喻;认知机制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2134(2019)01-0057-05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和转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机制,是人们认识世界、表达情感和组织意义的重要载体。[1]隐喻和转喻现象不仅仅存在于语言模态等单模态中,还存在于声音、图像、文字等其他模态中。[2]与单纯的文字相比,多模态语篇通过语言、图像和声音等各种模态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传递信息、交流情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语言、图像、声音、文字等符号已成为重要的资源,共同作用建构语篇的意义。城市形象宣传片作为一种多媒体传播方式,“是一种灵活地应用声音、图像、文字等多模态符号准确生动地传达城市独特魅力,向全世界展现城市形象的宣传片”[3]。宣传片通过图像、声音、文字等跨模态元素之间的互动配合,将抽象的理念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具体形像,其中蕴含大量的概念隐喻和转喻,属于多模态语篇研究范畴。但是目前关于城市形象宣传片的研究大多是探讨城市形象的建构,缺乏深层的认知依据分析。随着认知语言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从隐喻方面对多模态语篇进行认知分析。 基于此,本文从认知视角出发,以2018年外交部河南全球推介活动上的城市宣传片为例,分析城市形象宣传片中的多模态转喻和隐喻表征及其认知机制,希望可以丰富多模态的研究领域,加深对宣传片的认知解读,同时为城市宣传片的研究提供有利参考,加大对城市形象的宣传,建立城市在大众心中的良好形象,更好地展现城市魅力,促进各方面发展。 一、多模态隐喻与转喻研究Forceville把“模态”简单定义为“利用具体的感知过程可阐释的符号系统”[4]。为了便于研究,他进一步把模态分为图像符号、书面符号、口头符号、手势、声音、音乐、气味、味道和接触等九类。[5]在此基础之上,Forceville又界定了“单模态隐喻”和“多模态隐喻”[4]。“单模态隐喻是目标域和源域只用或主要用一种模态来呈现的隐喻”[4]。“多模态隐喻指源域和目 DOI:10.13933/https://www.sodocs.net/doc/1813268889.html,ki.2096-2134.2019.01.011喀什大学学报Vol.40No.1 第40卷第1期 收稿日期:2018-12-18 作者简介:唐璐璐(1993-),女,河南信阳人,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语用学研究。 57··

转喻的认知视角研究

Metonym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on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ee different assumptions based on the cognitive view of metonymy are discussed in d etail. Different kinds of ICMs are involved in the generation of metonymies,thus we believe that metonymy operates within the sameICM. We believe that metonymy is not restricted to language but is a cognitive process which operates within the same id ealized cognitive mod el. 【Keywords】: metonymy; cognitive view; id ealized cognitive mod el(ICM); classification. 1.Introduction Metonymy istraditionally regard ed as a figureof speechthatinvolvesaprocessofsubstitutingonelinguistic expressionforanother.Itwasbasicallythoughtofasamatteroflanguage,especiallyliter aryorfigurativelanguage.Thisviewofmetonymy is refl ectedin standard d efinitions, which tend to d escribe metonymy as “a figure of speech thatconsists in using the name ofone thingfor thatofsomethingelse with which it is associated”. The best-known cases of metonymy in this traditional sense are expressions that are used for the propose of indirect referring. For exampl e, “the White House” ca n be used to refer the executive branch of the American government, a spokesman of the American government or the American presid ent himself, But it is notsynonymouswithanyofthese. The ol d substitution view of metonymy continues to shine through the cognitiveanalysisofmetaphorwhen certainpattersofmetonymy,suchas CONTAINER FOR CONTENTS are evoked. This explicit or implicit ad option of the view that metonymy is just a substitution of one word for another had as a result that researchers mainly l ooked at one一to一one relations between.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advent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it has been recognized that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metonymy is too narrow and that metonymy, like metaphor, has to be recognized as a fundamental cognitive and linguistic phenomenon alongsid e metaphor. Metonymy is a conceptual tool that operates within “id ealized cognitive mod els” or “d omain matrices”. In this view, metonymy is d efined as(Radd en&Kovecses,1999): A cognitive process in which one conceptual entity, the vehicl e, provid es mental access to another conceptual entity, the target, within the same id ealized cognitive mod el.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s makes three assumptions about metonymy that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view: (I).Metonymy is a conceptual phenomenon: (II).Metonymyisa cognitiveprocess: (III)Metonymy operates within the same id ealized cognitive mod el. 2.Metonymyis a conceptual phenomenon

语言结构的转喻认知理据

2005年第6期 外 国 语 总第160期 No.6, November 2005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General Serial No.160 40 文章编号:1004-5139(2005)06-0040-07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语言结构的转喻认知理据 李勇忠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江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27) 摘 要: 理想化认知模型在转喻的理解和生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转喻的运作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由一概念实体向另一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操作。从类属程度和认知域的本体特征出发,转喻可分为高阶转喻与低阶转喻,高阶转喻直接利用类属ICM 进行映射,影响语言结构,具有语法转喻的特性。祈使句、词类的再范畴化和述谓结构以及what 特殊疑问构式,无不体现了语法转喻对语言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 理想化认知模型;语法转喻;转喻定义;语言结构 Metonymic Motivation of Linguistic Structure LI Yong-zhong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BFSU, Beijing 100089; Foreign Languages College ,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27, China) Abstract: ICM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understanding and production of metonymy. Metonymy is a cognitive process in which one conceptual entity provides mental access to another conceptual entity within the same 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 Based on the degree of genericity and the ontological nature of domains, metonymi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kinds, high-level metonymies and low-level metonymies. High-level metonymies directly make use of generic ICMs, and have a great impact on linguistic structure, thus boasting grammaticality. It is easy to find the impact of grammatical metonymies on linguistic structures via analyzing imperative structure, the recategorization of words and predication structure as well as “What” interrogativ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ICM; grammatical metonymy; metonymy’s definition; linguistic structure 一、引 言 以Lakoff & Johnson [1]的“Metaphors we live by ”的出版为标志的隐喻研究,无疑是一场针对传统修辞学的巨大革命,隐喻作为认知机制一度成为学界长期关注的热点。作为同等重要甚至更为基本的转喻,学界却关注不够。回顾转喻的研究历史,我们发现,上个世纪末,学者们更多地是关注转喻的定义和分类[2][3][4][5][6],转喻图式的语用推理[7][8][9][10][11]以及隐喻的转喻理据[12][13]。这些研究无一例外地从概念层面研究转喻,很少关注语言结构与转喻的关系。迄今为止,只 有为数不多的学者注意到了这一重要的现象。Panther 和Thornburg[14] 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我们[15]已就语法转喻对语言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本文是在此基础上的拓展,旨在进一步揭示语言结构背后的认知机制。 二、转喻的定义 对转喻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持不同的观点。传统研究一直把转喻视为词语之间的相互借代,认为是借用与本体事物有着现实联系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本体事物。Lakoff [16:78]把转喻看作是发生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

浅议认知转喻及其语用运用

浅议认知转喻及其语用运用 1.引言 传统修辞学研究把转喻和隐喻看成是一种修辞格,是一种人们在交际中惯用的装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随着Lakoff和Johnson的合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一书的出版,转喻和隐喻被认知语言学家看作是一种心理机制。刚开始时,认知语言学家只是在论述隐喻时顺便提到转喻。经历了“隐喻狂热”(Metaphomania)时代,学者们开始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转喻。从90年代末,一些有影响的论文集和专著陆续出版( Panther & Radden, 1999; Barcelona, 2000; Ruiz de Mendoza, 2002 )。Radden & K·Vecses (1999) 认为转喻更具本原性,即语言本质上是转喻的。本文在分析转喻认知功能的基础上,探讨转喻在语用层面上的运用,如其对间接言语行为、同义反复话语、委婉语等语言现象的语用推理。 2.认知转喻 2.1 理想化认知模型与转喻的概念本质 “理想化认知模型”(ICM)的概念是Lakoff(1987)提出的。所谓“理想化认知模型”就是现实世界的结构在人脑中的反映,它与脚本(scenario)、草案(script)及认知图式(schema)相似。其主要认为人的认知模型是以命题和各种意象的方式贮存在大脑中,认知模型在人与世界的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贮存信息,而且还对转入的信息进行重组,这为我们认知世界提供了一个简约、理想的认知框架。ICM可细分为4种类型:意象图式、命题模型、隐喻模型及转喻模型。其中转喻模型是产生类典型效应(prototype effects)的基础。例如在西方文化中,人们一般会把mother和housewife mother联系在一起,因为人们把常年呆在家、任劳任怨地做家务事、抚养子女的母亲看成是母亲的典型代表,mother 与housewife mother之间存在着一种转喻关系。 Langacker(1993)认为转喻的实质在于心理上通过一个概念实体把握另一个概念实体。基于这种认识,认知语言学家们达成了一个广泛的共识:转喻是在同一认知模型中的认知操作过程,其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途径(Radden & K·vecses, 1999)。如: (1)The violin is in a bad mood. 例(1)中,the violin 很显然转喻拉小提琴的人,“小提琴”这一概念实体为“拉小提琴的人”这一概念实体提供了心理途径。另一方面,“小提琴”与“小提琴手”之间不是必然关系,而是偶然关系。也就是说,“有架小提琴”并不预设“有一个小提琴手”,即小提琴与小提琴手并不一定同现。因此,转喻表达的是一种偶然关系(contingent relation)。

转喻的概念本质及其语用学意义

3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认知语用学与外语教学的创新研究”,批准号:E I B 030496。作者简介:李勇忠(1969-),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收稿日期:2005-04-21(修改稿) 2005年第8期 总第197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5,№8Serial №197 转喻的概念本质及其语用学意义 3 李勇忠 (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 330027) 摘 要:传统修辞学把转喻关系看成是真实世界的“邻近”关系,而Lakoff 等认知语言学家则把它看成是概念层面上的邻近关系。转喻是在同一认知框架下一实体(源域)为另一实体(目标域)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操作。本文从转喻的概念本质出发,分析了转喻与言语行为,转喻与认知距离等的关系。进而分析了转喻的语用学意义,诸如新格氏理论与转喻推理图式在语用推理中的互补性及转喻与含义和显义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转喻;认知框架;突显;语用推理 Abstract:Traditional rhetoric treats metony m ic relation as a kind of contiguity in physical world,while Lakoff and other cogni 2tive linguists treat it as contiguity in concep tual world .Metony my operates within the same cognitive frame in which one entity,the source,p rovides mental access to another entity,the target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 tual nature of metony my,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lations bet w een metony my and speech act,metony my and cognitive distance,etc .It further analyzes various top ics concerned about the p rag matic significance of metony my,such as the comp lementarity bet w een Neo 2Gricean theory and metony m ic schema in p rag matic inference,the relationship s bet w een metony my and i m p licature,metony my and exp licature . Key words:metony my,cognitive frame,highlight,p rag matic inference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5)08-0001-04 1.关于转喻的定义 转喻,亦即借代,是传统修辞研究的重要辞格之一,但作为一种概念现象,最先却是由Lakoff 和Johns on 在他们合作 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1980)一书中提出的。转喻被认为主要用于间接指称,如:用the Cr own 借代the monarch,换言之,转喻所表示的是一个实体与另一实体之间的“代表”(stand f or )关系。Lakoff (1987)后来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理 想化认知模型”(I C M )来进一步阐释他的认知观点。I C M 是 表征交际者概念及语义知识的认知结构,I C M 可细分为4种类型:意象图式、命题模型、隐喻模型及转喻模型。其中转喻模型是产生类典型效应(p r ot otype effects )的基础。例如,La 2koff 注意到在西方文化中,人们一般会把mother 与housewife mother 联系在一起。因为人们会把常年呆在家、任劳任怨地做家务事、抚养子女的母亲看成是母亲的典型代表。上位词mother 与下位词housewife mother 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转喻关系。 Lakoff 把隐喻看成是发生在两个不同认知域(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同构映射(is omor phic mapp ing ),而转喻则是发生在同一概念域内部的突显。传统修辞学把转喻看成是真实世界的“邻近”,而Lakoff 等认知语言学家则把转喻看成是概念层面上的“邻近”。 转喻常被看作是一种指称现象,表示的是代表关系。但 是,我们认为代表关系,即替代关系(substituti on ),不足以概括转喻运作的全部。除了某些词汇的历时语义演变外,转喻的源域与目标域之间不是简单的替代,而是一种认知操作的过程。最近的转喻研究表明,转喻应该被看作是为理解目标概念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触点(cognitive trigger )。Radden &K vecses (1999:21)给转喻下了一个广为学界认可的定义:转喻是发生在同一认知模型中的认知操作过程,其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mental access )。 2.转喻的本质 转喻图式“X F OR Y ”字面上表达的是一种替代关系,在以下的行文中我们依然沿用这一图式,原因有二:其一是出于简明,其二是遵守认知语言学界约定俗成的做法。下面我们将具体分析转喻的本质。 2.1转喻是一种偶然关系Radden &K vecses 的转喻定义是基于Lakoff (1987)和Langacker (1993)的观点:转喻是一种概念现象。无疑,他们的定义把转喻从传统的修辞观中拯救了出来,同隐喻一样,转喻不只是语言的修饰,它更是一种认知手段。但仔细分析,不难看出,他们的定义有“大而全”之嫌,该定义无法把非转喻的表达与转喻区分开来。请看例句: (1)The p iano is in a bad mood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