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尼各马可伦理学笔记

尼各马可伦理学笔记

尼各马可伦理学笔记
尼各马可伦理学笔记

《尼各马可伦理学》笔记

一、文献信息

1. 《尼各马可伦理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第1版。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2. 亚里士多德名下流传至今的伦理学著作有三部:《尼各马可伦理学》,《欧台谟伦理学》,《大伦理学》。

3. 《大》是《尼》、《欧》两部的提要。《尼各马可伦理学》基本上是依照《欧台谟伦理学》原顺序的改写和扩写,唯一例外的是第八卷1—3章。二者相比,前者更为系统,思想更为成熟。

4. 《尼各马可伦理学》书名由来可能是由于纪念亚里士多德的父亲尼各马可,或者是因为此书是亚里士多德的儿子小尼各马可编辑而成的。

二、《尼各马可伦理学》概观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总体上是基于对人的活动的特殊性质的说明和目的论伦理学。有幸福论和德性论两种诠释。

【活动与实现活动】

1. 何谓活动:在亚里士多德的最宽泛的意义上是属于每种存在物的。每种存在物的活动属于他自身。无生命物也有活动,主要是它们对于人(或生命物)的合目的而言的。

2. 每种生物都有它的活动。植物共同的活动是营养和发育。动物的活动是以它们各自种属的属性来感觉和运动。

3. 一种存在物的活动也就是它的种属的功能,并且具有某种合目的性。目的,即最终完善状态,蕴含于活动之中。一种属的完善的活动与其一般的活动是同种属的,并表现为种属活动的目的。

4. 人的活动既非植物性的营养生长,亦非动物性的活动感觉,乃在于他的灵魂合乎逻各斯的活动与实践。

5. 人的灵魂合乎逻各斯的活动,称之为实践的生命的活动。

6. 人的实践的生命活动在本质上有别于动植物的功能性活动,因而与所有低等生命物的活动区分开来。人的实践的生命活动也有别于职业的活动。

7. 实践的生命的活动确定着人的种属的可能性的范围。人是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他的实现活动,即他在其实践的生命的活动中所实现的东西。即实现种的动能。

8. 何谓实现活动?人的实现活动就是实现人的的实践生命的目的的活动。

9. 在其自身,即本质意义上讲,实现活动自身就是目的。因为它自身蕴含着最终完善状态。

10. 实践生命的活动包括:理论的、制作的、实践的活动。三者之中,理论的活动最高,实践的活动最重要。

11. 实践生命的活动根本在于实践理性的活动。实践的生命在人之一生中有特定的发展周期:一个人应当在青年时期学习好的品质,在壮年时期治理,在老年时期传授智慧。

12. 人之一生,其意义就在于积极地从事这些属于人的实践的生命的活动,生命之德因而生生不息。此所谓亚氏所云之“隐德来希”也。

13. 这种实现活动概念包含着两个核心的判别。首先,人的目的的实现不同于其他生命物的目的的实现。人的目的是幸福,是通过实践获得的,而不是以自然的方式达到的。需要借助理性的运用,因而是实践的、非自然的;而生命物的活动的目的是自然地实现的。一个人可以只过动物式的生活,但这只是腐败的生命。人的正常的生命活动必定包含灵魂的“隐德来希”。其次,实现活动不同于功能或目的。实现活动不是人的本质力量潜在的质,而是人获得其本质力量的方式。

【作为目的的善】

1. 人的存在方式都以某种善为目的。

2. 其含义即在于:活动是人存在的方式,人唯有在他的实现活动中才能展现其存在。

3. 何谓善?善即某种善的事物。它或者是已在的,或者是我们希望它成为在的:它具有或是我们希望它将具有某种我们认为可归属于那类事物的性质,因而与我们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出于对应的关系之中。

4. 一种善事物或者是已经作为类而存在但处于我们的能力之外,因而我们正在通过发展自身的能力的活动获得;或者是被期求在某个或某些方面比已经存在的事物更善的,因而尚未存在并且通过我们的活动而成为存在的。我们对一事物“是”或“显得”如何如何的判别都服从于某种改善的期求及其活动。

5. 在古希腊人的观念中,善美不可分离,而美的同时又意味着真。

6. 善的事物不是连续的事物,它们彼此分离,并不互相依赖,单独地作为我们的目的。因而善可分为不同种类。

7. 在对善进行分类之前,我们先对我们所追求的事物进行分类:在人的实践的生命活动中,有些事物是因其自身之故被我们追求;有些事物是因为另一些事物之故而被我们追求;有些事物被我们追求是同时因为这两者原因。

8. 在被我们追求的这些事物当中,有些事物通常被作为手段而很少作为目的;而有些事物通常被作为目的而极少作为手段;另一些事物则有时作为手段有时作为目的。

9. 作为手段的善的事物往往是因为我们需要而成为善,当需要满足后它就不再是善。

10. 因其自身之故,和既因其自身故而又因他物故而为我们追求的目的善则通常都对我们显得是善。

11. 因而,不同的善事物在善的终极上是不同的。我们存在着在我们需要时和不存在需要时以不同的事物为善。

12. 在存在着需要时我们只以满足我们当下需要的事物为善,而不存在紧迫需要时,我们以那些自身便值得追求的事物为善。后一种善是具有更为终极性的善。

13. 一个事物自身即是善就是说它在总体上对我们是善或具有更为终极的善。这类善是在需要满足之后对我们而言是善的事物。善的自身的、根本性的性质又这种目的性的而不是手段性的善规定。

14. 这种终极性的善就是人的好的生活或幸福。

15. 如果终极的目的意味着我们一生而不是一个时期或阶段中的目的,那么它就是我们的终极目的。

【实践与实践的研究】

1. 实践、制作与理论沉思是人的活动的三种主要形式。

2. 理论沉思是对不变的、必然的事物或事物本性的思考的活动。它是不行动的活动。

3. 实践和制作则是对于可因自身努力而改变的事物的、基于某种善的目的的行动的活动。

4. 制作是使某事物生存的活动。即创造事物。其目的在于活动之外的产品。

5. 实践是道德的或政治的活动,目的既可以是外在的又可以是实践本身。实践表达着逻各斯,表达着人作为一个整体的性质。

6. 实践的研究和制作的研究不同于理论的研究,其把握真是为了善,是推理的,实践与制作的只以那些可实践、可制作的事物,即可以通过人的实践与制作活动而改变其状态的事物为题材。

7. 理论的研究是知识的,包括形而上学、神学、数学和各自然科学。

8. 制作的研究包括技艺与修辞学,以某种外在善为目的,制作活动本身只作为手段才是善。

9. 实践虽然也常常以外在善为目的,但实践活动本身也是目的。这点兼有理论研究活动的特点,即目的即在活动之外又在于活动自身。这种属于活动自身的善就是德性。通过做合德性的事我们可以成为有德性的人。

10.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理论沉思居最高——与理论科学联系的理性活动就是灵魂的最高等东西——努斯的实现,实践的研究次之,以善为目的,最后是制作的研究。

【伦理学与政治学】

1. 实践的研究即关于人的可以实践的、可以获得善的研究,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这两个相互联系的科学。。

2. 最高的善即人的好生活或幸福,应当由政治学来把握。因为,对古希腊人来说,一个人只有在城邦中才可能获得它的幸福或事业的繁荣。按照亚里士多德在《动物学》中的分类,人属于政治性的动物,注定要过社会的生活。

3. 而对《尼各马可伦理学》的作者来说,政治学的研究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人的幸福,或者,人的幸福在于何种生活方式;其次要研究何种政体能最好地帮助人们维护这种生活方式。欲解答前者,就要研究人的道德或习惯,这就是本书要承担的任务;欲阐明后者,就要研究适合这些道德或习惯的好的、正确的政制,这是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要从事的工作。

4. 政治的研究,只能获得粗略的精确性。这是因为:(1)政治学所考察的题材——德性、高尚、公正等行为,都包含着很多差异和不确定性。(2)善的事物、德性对于人的影响充满着不确定性。因此,当我们从这些不确定的前提谈论它们时,只能大致地、粗略地说明真。

5. 而当题材与前提不十分确定时,我们就需要运用经验的材料。所以,政治学的研究既是一门需要经验的技艺,又是科学。研究政治学需要两个条件:实践的经验与实践理性的发展。

6. 没有生活的经验便无法研究政治学;而没有实践理性的发展,政治学将仅仅只是技艺而不能成为科学。

7. 所以,希望学习政治学的人,必须预先培养起良好的道德品性:爱所当爱事物,恨所当恨事物。

8. 因而,伦理学成为政治学的一部分,又提供着政治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何谓德性?】

1. 人所特有的实践活动,在表现程度上有很大差异,德性就是人们对于出色地实现活动的称赞。

2. 在古希腊语中,德性最初指武士的高贵行为如勇敢等,后来也被用来指那些卓越的公民在城邦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公民的美德或品质,后逐步地用来指任何人、生命物显著具有的优点。

3. 何谓德性?德性是使得一个事物状态好并使得其实现活动完成得好的品质。

4. 人的德性通常是指相应于灵魂的非逻各斯的(即欲望的)部分的德性。

5. 人的德性可分为道德德性和理智德性两部分。道德德性通过习惯养成,理智德性通过教导生成。

6. 理智德性分为理论理性的和实践理性的。

7. 智慧是理论理性的德性,是人的最高等德性。

8. 明智是实践理性的德性,可由教导生成,亦离不开习惯。

9. 德性既不出自自然,也不反乎自然。

10. 人的灵魂有三种状态——感情、能力和品质。能力是自然赋予,德性并非始自自然,唯有运用它才能获得。所以我们从不称赞/谴责能力,而是称赞德性和谴责恶。

11. 德性不同于感情。因为:(1)称赞与谴责无法适用感情。(2)德性意味着在先的考虑与主动的选择。

12. 德性作为灵魂的实现活动的品质,并不是与实现活动的目的所包含的那些性质相分离的另外一种品质。出色的实现活动与一般的实现活动是同类的。

13. 活动可生成德性,亦可毁灭德性。因为德性只生成于德性的活动。

14. 德性同快乐与痛苦尤其是同快乐相关。而快乐尤其可能毁灭德性。因为,一则,追求快乐的欲望从小就伴随着人,能以从人的情感中消除;二则,对于快乐,做得正确就使人善良,做得错误就使人邪恶。

15. 德性不同于技艺。技艺只相关于对象的性质;德性还需出于一定的心态。一个人知道他要做的行为,出于意愿地、因其自身之故、并且出于一种确定的品质而选这它时的行为,才是合乎德性的。

16. 德性是使得我们在所有事物上做得适度的品质。

17. 适度有相对于对象的和相对于我们自身的。相对于对象而言的适度是技艺的目标,是我们在做事时达到对于对象而言的适度的品质。

18. 德性的目标则是感情与实践事物上达到相对于我们自身的适度。

【选择与意愿】

1. 德性意味着做出正确的选择。选择对于德性的获得至关重要。因为在实践的活动镇南关,错误是多种多样的,而正确的道路只有一条。

2. 所谓正确的道路,即是真,而真是为着善的。因而,选择就预含了一个对我们来说是善的目的。

3. 错误的选择主要发生于两种情形。一种是预含了错误的、有害的目的,或者是那目的尽管显得或在偶性上是善,然而在总体上却是有害的。另一种是目的虽然是善的,手段却选择错了,或者由于没能坚持一个正确的选择而妨害了目的的实现。

4. 选择意味着在当下显得令我们愉悦快乐然而在总体上有害的事物与本身就有益于善的目的的事物之间做出决定。它包含着对当下快乐的一个判断和处理:如果总体上有害,就放弃它。

5. 选择包含技艺而不是为了技艺。选择是为了获得德性:我们之所以要做选择是为了做得更正确,即像一个好人那样地行为。获得技艺在于知道某种技巧,获得德性在于正确地选择。

6. 选择必定是出于意愿的。出于意愿意味一个行为是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的,并且我们了解那行为的性质、对象、目的、手段等等。一个出于某种外力或胁迫下做出的违反我们意志的行为显然不是被选择的。

7. 出于意愿的行为未必都是选择。比如出于欲望、怒气、希望的行为。

8. 选择比行为更能判断一个人的品质。对于性质、对象等无知的行为当然不是出于选择的,但是具有这些知识也并等于那个行为就是出于选择。

9. 选择除了必须是出于意愿的还必须是经过了预先的考虑的——也就是经过了实践理性的运用。所以好的选择同实践理性的德性——明智密不可分。如果没有明智,我们只好依靠聪明。

10. 然而我们并不考虑所有的事物,永恒的、必然的事物,或者全无规律的、纯粹偶然的事物不属考虑的范围。我们考虑的是力所能及而又并非永远如此的事物,并且,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11. 如果德性是出于意愿和选择,恶亦如此。

12. 因而,人应当对自己的品质负责。因为,如果做一件事情在我们能力之内,不做也在我们能力之内。恶的行动因在我们自身。

【快乐】

1. 虽然做选择以某种方式对待快乐有关,但选择并不意味着全然放弃快乐。

2. 政治学的研究不应忽略快乐问题,因为(1)快乐似乎与我们的本性最为契合。所有的人,甚至包括动物,都追寻快乐躲避痛苦。在大多数人眼中,幸福就包含着快乐。(2)德性与恶与我们以何种事物为快乐、为痛苦有关。爱所该爱的和恨所该恨的是培养德

性的第一步。(3)在快乐问题上存在着争论的核心是它是不是善,以及在何种意义上是/不是善。

3. 何谓快乐?从它的动词用法上看是“被……愉悦”。快乐意味着有些事物令我们愉悦或显得如此。

4. 在本质上,快乐是属于我们的正常品质的未受阻碍的实现活动。这种实现活动自身令我们愉悦。

5. 正常品质是在我们不存在匮乏的状态下的品质。向正常品质的回复则是使匮乏得到充实的过程。

6. 在正常品质状态下,我们以总体上令人愉悦的事物为快乐。而在向正常品质回复的过程中,我们甚至从相反的事物如苦涩的东西中感到快乐。这种回复性活动不是其自身令我们愉悦,而是当我们处在这种回复的过程中才对我们显得愉悦。与正常品质状态下的快乐相反,回复性的快乐总是混杂着痛苦,因而这种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

7. 快乐有性质的不同。来源于高尚事物的快乐自身就值得欲求的。正常品质的实现活动的快乐是善而不是恶。不正常的品质状态下的快乐则只在偶性上是或显得是善。

8. 在肉体快乐方面,必要的肉体快乐是一种善,它只当过度时才是恶。与过度的快乐对立的是必要的快乐而不是痛苦。肉体快乐特别被人们追求是因为它能驱走痛苦,并且特别强烈,易为人们享受。

9. 快乐或是属于实现活动而不同于生成、过程或运动。它是某种整体的、完善的东西,无需时间的延续来完善。而生成、过程或运动则需要经历时间。

10. 没有什么事物像目的比过程更好那样比快乐更好,因为实现活动的目的既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它自身。快乐既是实现活动,也是目的。

11. 快乐不产生于我们已经成为的状态,而产生于我们对自己力量的运用。快乐感觉的完善只意味着最好状态的器官与最好的对象关联的活动。

12. 每种实现活动都有其特殊的快乐。因而,一种活动的特有的快乐必定与另一种活动的快乐不同。一种实现活动为它自身的快乐所完善而为异己的快乐所破坏。

13. 实现活动有好的坏的,所有,相应的快乐也有好的坏的。不同的人有完全不同的快乐。

14. 完善着好人的实现的活动才是真正的快乐。如果想要获得德性,我们应当以德性的实现活动的快乐为快乐,并且在肉体快乐方面以享受必要的快乐为满足。

【幸福】

1. 人的目的,即人的可实践的最高善,就是幸福。

2. 人有三种生活:享乐的,政治的和沉思的。享乐的生活只追去肉体的快乐,是动物式的。政治的生活追求荣誉和德性,但这也不够完善。

3. 幸福不是品质,而是因其自身而值得欲求、合德性的实现活动。若幸福是合德性的活动,它必定是合于我们自身中那个最好部分即努斯的德性的活动。这就是沉思的生活。

4. 过着沉思生活的、有智慧的人最幸福。如若能够,人在有幸摆脱了物质需要的纷扰、拥有中等财富之后,应当争取过这样的生活。但是只有以自身中神性的东西才能过这样的生活。努斯是神性的。

5. 合于第二好的德性的实现活动是第二好的,是完全属于人的生活,是多数人若关怀自身之完善便可以实行、可以努力获得的生活。

6. 幸福靠努力去获得,而不是靠运气。因为幸福在于整个灵魂尤其是灵魂欲望部分的合德性的活动。没有通过这种活动获得灵魂的善,就是拥有全部的外在的善也是枉然。

7. 幸福不是消遣。虽然消遣也是自身即善的,但它不是终极性的目的。我们之所以要消遣是为着恢复精神以继续严肃的追求。

8. 幸福不在于一时一事合乎德性,而在于一生中都努力合德性

地活动。

三、如何学习伦理学:译者的善意忠告

1. 学习伦理学是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一部好的伦理学著作可以帮助我们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善以及应当如何做选择。

2. 青年人在有足够的学习伦理学的准备之后,最好先开始不要读亚里士多德这样的伦理学。

3. 人也许是到了中年,尤其是对于人生与社会有了体验后,才开始适合阅读这样的书。而且,最好过几年再读一遍。

4. 读好的伦理学亦有不同的阶段:读到并记住一些词句,认同一些道理,对生活事物可以提出一些意见,此其一;悟到作者的真实体验,进而对作者的思想整体理解,并在实践中借鉴和体会,此其二;对作者可作批评性的研究,并能旁通若干其他理论,进而对人的生活事物与政治事物做出独立的、融会贯通的思考,并进而对生活事物、政治事物乃至人类的精神有所贡献。此其三。学无涯,学也无欺。心灵的培育以求真为贵。心灵的品质最终是我们自己的事,如果让它一生都偏缺着,我们的生命中毕竟少了许多东西。

四、本书目录

第一卷[善]

1.[善作为目的]

2.[最高善与政治学]

3.[政治学的性质]

4.[幸福作为最高善]

5.[三种生活]

6.[柏拉图的善概念]

7.[属人的善的概念]

8.[属人的善概念的辩护]

9.[幸福的获得]

10.[在世幸福]

11.[后人的命运对幸福的影响]

12.[称赞与幸福]

13.[德性引论]

第二卷[道德德性]

1.[道德德性的获得]

2.[实践的逻各斯的性质] 3.[快乐与痛苦作为品质的表征] 4.[合德性的行为与有德性的人] 5.[德性的定义:种]

6.[德性的定义:属差]

7.[具体的德性引论]

8.[适度同过度与不及的关系] 9.[适度的获得]

第三卷

[行为]

1.[意愿行为]

2.[选择]

3.[考虑]

4.[希望]

5.[德性、恶与能力]

[具体的德性]

6.[勇敢的范围]

7.[勇敢的性质]

8.[相似于勇敢的其他品质] 9.[勇敢与快乐和痛苦] 10.[节制的范围]

11.[节制的性质]

12.[放纵]

第四卷[具体的德性(续)] 1.[慷慨]

2.[大方]

3.[大度]

4.[在对待小荣誉方面的德性] 5.[温和]

6.[友善]

7.[诚实]

8.[机智]

9.[羞耻]

第五卷[公正]

1.[公正的性质与范围]

2.[具体的公正]

3.[分配的公正]

4.[矫正的公正]

5.[回报的公正]

6.[政治的公正]

7.[自然的公正与约定的公正]

8.[公正、不公正与意愿行为]

9.[受公正、不公正的对待与意愿行为] 10.[公道]

11.[对自身的不公正]

第六卷

[理智德性]

1.[理智德性引论]

2.[两种理智德性及其对象]

3.[科学]

4.[技艺]

5.[明智]

6.[努斯]

7.[智慧]

8.[明智的种类]

9.[好的考虑]

10.[理解]

11.[体谅]

12.[明智与智慧的作用]

13.[明智与道德德性的关系]

第七卷

[自制]

1.[自制、不能自制和关于它们的流行意见] 2.[不能自制方面的疑难]

3.[不能自制与知识]

4.[不能自制的范围]

5.[兽性与病态]

6.[怒气上的不能自制与欲望上的不能自制] 7.[坚强与软弱]

8.[不能自制与放纵]

9.[自制与固执]

10.[不能自制与明智的不相容性]

[快乐]

11.[对快乐的三种批判意见]

12.[快乐与实现活动]

13.[快乐与幸福]

14.[肉体快乐]

第八卷[友爱]

1.[友爱方面的意见与难题] 2.[三种可爱的事物]

3.[三种友爱]

4.[友爱中的相似性]

5.[友爱品质和友爱的活动] 6.[友爱的数量方面]

7.[不平等的友爱]

8.[友爱中的爱与被爱]

9.[友爱、公正与共同体]

10.[政治共同体的政体形式] 11.[不同政体中的友爱与公正] 12.[家室的友爱]

13.[平等的友爱中的抱怨与公正] 14.[不平等的友爱中的分歧与公正]

第九卷[友爱(续)]

1.[不相似的友爱中的公正] 2.[不同回报责任的冲突]

3.[友爱的终止]

4.[友爱与自爱]

5.[友爱与善意]

6.[友爱与团结]

7.[施惠者更爱受惠者的原因] 8.[两种自爱]

9.[幸福的人也需要朋友的原因] 10.[朋友需有限量的原因] 11.[好运中的朋友与厄运中的朋友] 12.[共同生活对于友爱的意义]

第十卷[快乐]

1.[快乐问题上的两种意见] 2.[快乐是善的意见]

3.[对快乐是恶的意见的反驳] 4.[快乐与实现活动]

5.[快乐在类属上的不同]

[幸福]

6.[幸福与实现活动]

7.[幸福与沉思]

8.[沉思与其他德性的实现活动] 9.[对立法学的需要:政治学引论]

附录一全书内容提要

附录二亚里士多德生平简表

附录三关于亚里士多德德性表

附录四《尼各马可伦理学》的现代校订、翻译、注释本书目名称索引

术语索引

第一卷

【善】

(一)善作为目的

1. 每种技艺与研究,同样地,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在各种目的中有些是从属性的。主导的目的优越于从属的目的。

2. 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中,技艺是灵魂的理智部分获得真或者确定性的五种方式之一,其他四种分别是科学、明智、智慧和努斯。

3. 研究:是理智对可变动的事物进行的思考活动

4. 实践或行为:是对于可因我们的努力而改变的事物的、基于某种善的目的所进行的活动。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中,区别于制作,是道德的或政治的。道德的实践与行为表达着逻各斯,表达着人作为一个整体的性质。

5. 选择:自由选择的,有目的的活动。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中,包含着意图与能力的追求目的的实践。

6. 实现活动:严格意义上讲是含目的于自身的活动,而在相对意义上讲,它也可以是实现一外在目的的手段

7. 活动: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当中,活动是一般意义上的运用肉体与灵魂力量的运动,包括道德的行为活动与技艺的活动。

(二)最高善与政治学

1. 最高的善必地概念是因其自身而被追求的。而关于这种善的科学就是政治学。

2. 欲求:是人对对于任何对象物如财富荣誉快乐等主观倾向性和由这种倾向性引出的活动。在人之欲求中,对肉体快乐的欲求是欲望。

3. 知识:经过了解或理解而已经知道具有确定性的东西。

4. 能力:亚里士多德认为能力是灵魂的一种状态,另两种状态是感情(感觉)与品质(品性)

(三)政治学的性质

1. 我们对每种科学只能期求那种题材所容有的确定性。政治学只能获得概略的确定性。学习政治学需要有良好的品质和生活的经验。

2. 青年人受感情左右,学习政治学既不得要领,又无所收获,因为政治学的目的不是知识而是行为。一个人无论在年纪上年轻还是在道德上稚嫩,都不适合学习政治学。

3. 技艺的制品:与自然的制品相对。自然的制品是本性使然,技艺的制品是人为使然。

4. 道德:是指由于社会共同体的共同生活习惯和习俗而在个体成员身上所形成的品质、品性。

(四)幸福作为最高善

1. 那么什么是最高善?人们都同意这就是幸福。但对于寺庙时幸福则有不同意见。政治学的研究最好从有良好品质的人所承认的那些事实开始。

2. 学习政治学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品性,因为一个人对一件事情的性质的感觉本身就是一个始点。

3. 幸福,在亚里士多德的用法上讲,是指人的肉体与灵魂活动的圆满实现,尤其是指灵魂的最好的思想活动的圆满实现。

(五)三种生活

1. 享乐的生活是动物式的。政治的生活追求荣誉与德性。但这些也是不完善的。

2. 德性在爱活动的人看来是比荣誉更大的善,甚至可以假定它是比荣誉更加是政治的生活的目的。

3. 财富显然不是我们寻求的善,它知识获得某种其他事物的有用手段。

(六)柏拉图的善概念

1. 我们所爱的哲学家因此提出善型的概念。但是这有违于他的思想的逻辑,并且也无助于我们的实践。

2. 型:柏拉图关于事物的普遍本质的概念。陈康先生译为型。

3. 亚里士多德的对与柏拉图关于善的概念反驳如下:1)不可能有一个型适合两种不同的善。2)善像“是”一样具有多种意义。3)既然凡属于同一个型的事物必定是同一门科学的对象,那么本应当有一门科学研究所有的善事物。事实上,甚至对同一范畴的善事物都有许多科学来研究。

4. 所以,善不是产生于同一单独的型的。

5. 善事物被视为善,不是因为他们共同属于某一种善的型式,而是因为它们在类比意义上是善,或相对于某种目的或某个其他事物是善。

(七)属人的善的概念

1. 我们所追求的是可实践的善。作为目的的事物有些是因自身,有些是因它物而被追求的。最高善必定是完全的、自足的善。

2. 我们把那些始终因其自身而从不从它物而值得欲求的东西称为最完善的。与其他事物相比,幸福最完善。

3. 人的善就是灵魂持续不断合乎最好德性的实现活动。

(八)属人的善概念的辩护

1. 这个定义也可从流行意见得证。因为人们所说幸福是最好、最高尚且最令人快乐的东西,并且始终与外在的善相联系。

2. 善的事物可分为三类:外在的,灵魂的和身体的。灵魂的善是最高善。

3. 幸福也需要外在的善,没有那些外在的手段就不可能或很难做高尚的事。

(九)幸福的获得

然而幸福是学得而不是靠运气获得的。因为幸福在于灵魂的合德性的活动,并且是一生中合德性的活动。

(十)在世幸福

1. 但这并不等于说,一个人只要还活着就不能说他是幸福的。

2. 一个不是只在短时间中,而是在一生中都完满的德性地活动着,并且充分地享有外在善的人,就是幸福的人。

(十一)后人的命运对幸福的影响

但我们也不能说一个人的幸福丝毫不受他的后代人的命运的影响,尽管这种影响微乎其微。

(十二)称赞与幸福

1. 幸福可以说并不是适合我们称赞的事物。我们所能称赞的只是德性。

2. 欧多克索斯认为,快乐尽管是一种善却得不到称赞表明,快

乐像神和善一样,是比那些受到称赞的事物更好的东西,那些事物就是因它们被认作是善的。

(十二)德性引论

1. 然而要研究德性就必须研究灵魂。灵魂有一有逻各斯的部分和一无逻各斯的部分。相应地,德性也分为理智德性与道德德性。

2. 灵魂的无逻各斯部分除营养生长部分外,还有一个部分,即欲望部分,虽然是无逻各斯的,但却在某种意义上有逻各斯,这个部分促使它们做正确的事和追求最好的东西。但在人的灵魂当中,还有一个和这个部分并列的,反抗着这个逻各斯的部分。

第二卷

[道德德性]

(一)道德德性的获得

1. 德性分为两种: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理智德性主要通过教导而发生和发展,所以需要经验和时间。道德德性则通过习惯养成,它的名字“道德的”也是从“习惯”这个词演变而来的。因而,德性不出自自然。

2. 德性既不出自自然,也不反乎自然。理由如下:1)自己赋予我们接受德性的能力,然而,它需要通过习惯养成。2)自然馈予我们德性以潜能的方式为我们获得,我们先按照德性的要求去做,然后才能获得它;3)德性因何原因和手段而养成,也可以以同样的原因和手段而丧失。

3. 简言之,一个人的实现活动怎样,他的品质就是怎样。

(二)实践的逻各斯的性质

1. 所以研究德性就必须研究实践。研究我们应当怎样实践。答案是按照正确的逻各斯去做。

2. 然而德性的研究只能是概略的,目前我们所能明了的就是德性必须避开过度和不及。因为过度和不及都会毁灭德性。

(三)快乐与痛苦作为品质的表征

1. 道德德性同快乐和痛苦相关。首先,快乐使得我们去做卑贱的事,痛苦使我们逃避高尚的事。其次,如果德性同实践与感情相关,而每种感情和实践必然伴随着快乐与痛苦,那么,德性也与快乐和痛苦息息相关。第三,灵魂的品质在本性上与那些会使它变好

或变坏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我们不以合适的方式追求或躲避它们,快乐与痛苦就会成为品质变化的原因。

2. 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证明快乐和痛苦与德性相关:首先,快乐既为人所动物共享,又伴随着选择的对象,作为好人,在这方面都做得正确,因为属于好人的高尚的事物本身就令人愉悦。其次,快乐从小就伴随着我们,我们很难摆脱掉对快乐的感觉和依赖,此外,我们或多或少都以快乐和痛苦作为衡量我们行为的标准,然而,究竟是正确地还是错误地感觉到快乐和痛苦对于行为至关重要。再次,战胜快乐比战胜怒气更难,因为德性总是同最困难的事情联系在一起。

3. 因而,德性与政治学也就必然同快乐与痛苦相关。对二者的运用得好就成为一个好人,反之,则成为坏人。

(三)合德性的行为与有德性的人

1. 与技艺只相关于自身的性质不同,德性还相关于自身的心态。获得技艺是知,获得德性是选择。

2. 怎样才能合乎德性?合乎德性的行为除了具有某种性质外,还必须1)知道那种行为;2)经过选择而那样做,并且是因为其行为自身之故;3)是出于一种确定了的、稳定了的品质而那样选择的。通俗点讲,知其然,然后践行之。

(四)德性的定义:种

1.灵魂有三种状态:感情、能力与品质。德性必是其一。

2.从种上说,德性不是感受感情的能力而是对待感情的品质,不是被动的感情而是主动的选择。

(六)德性的定义:属差

1.从属差上说,德性是选择适度的那种品质。适度有相对于对象的和相对于我们自身的。德性选择的是相对于我们自身的适度。

2.德性是两种恶即过度与不及的中间。德性以求取适度为目的。因为:1)道德德性同感情与实践相关,而感情、实践都存在着过度、不及与适度。在二者当中,不及和过度都是错误,唯有成功和受人称赞是德性。2)错误可以多种多样,正确的道路只有一条,即适度。

3.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实践与感情都存在着适度的状态。例如一些行为与感情,自身即是恶。

4.因而,既不存在适度的过度与适度的不及,也不存在过度的适度或不及的适度。

(七)具体德性引论

1. 关于德性的定义,只有深入到具体的德性上,才有更大的确定性。在恐惧与信心、快乐与痛苦、财富与荣誉、怒气与羞耻、言谈与交往方面,都存在着过度、不及和适度。

2. 道德德性表:

不及■■■■■■德性■■■■■■过度

麻木■■■■■■温和■■■■■■ 愠怒

怯懦■■■■■■勇敢■■■■■■ 鲁莽

恐惧■■■■■■羞耻■■■■■■ 无耻

冷漠■■■■■■节制■■■■■■ 放纵

幸灾乐祸■■■■义愤■■■■■妒忌

失■■■■■■■公正■■■■■■■得

吝啬■■■■■■慷慨■■■■■■挥霍

自贬■■■■■■诚实■■■■■■自夸

不爱荣誉■■■■无名称■■■好名

恨■■■■■友爱、骄傲■■■ 奉承(谄媚)

柔弱■■■■■■坚强■■■■■■操劳

谦卑■■■■■■大度■■■■■■虚荣

小气■■■■■■大方■■■■■■虚荣

呆板■■■■■■机智■■■■■■狡猾

(八)适度同过度与不及的关系

过度与不及相互反对,它们也同适度的品质对立。

(九)适度的获得

1. 要想获得适度,首先要避开那最与适度对立的极端,其次要弄清那把我们引向错误的东西并努力将自己拉向相反方向。第三,在所有事情上,尤其要警惕那些令人愉悦的事物或快乐。

2. 在一些具体的场合上,我们往往很难判定什么是适度。有时我们要偏向过度一些,有时又偏向不及一些,因为这样才能最容易达到适度。

第三卷

骆驼祥子读后感600字小学作文

骆驼祥子读后感600字小学作文 《骆驼祥子》小说通过一个旧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描绘了旧社会如何把一个正直、 好强、善良、自食其力的洋车夫从肉体到灵魂加以毁灭的过程。下面由为大家精心收集的 骆驼祥子读后感600字,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骆驼祥子》真实地描绘了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来自农村,在他拉上 租来的洋车以后,立志买一辆车自己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在强烈的信心的鼓舞和支 持下,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换来了一辆洋车。但是没有多久,军阀的乱兵抢 走了他的车;迎着这一个又一个的打击,他作过挣扎,仍然执拗地想用更大的努力来实现 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愿望。但一切都是徒然:用虎妞的积蓄买了一辆车,很快又不得不卖 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在经过多次挫折以后,终于完全破灭。他所喜爱的小福子的自杀, 吹熄了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丧失了对于生活任何企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 自甘堕落:原来那个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盘辗得粉碎。这个悲剧有力地揭露了旧 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行。 祥子是一个性格鲜明的普通车夫的形象,在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的许多优良品质。他 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的精神。他一贯要强和奋斗,也 正是不安于卑贱的社会地位的一种表现。这是一种个体劳动者虽然卑微、却是正当的生活 愿望。他的悲剧之所以能够激起读者强烈的同情,除了他的社会地位和不公平的遭遇外, 这些性格特点也起了无法磨灭的作用。象这样勤俭和要强的人最后也终于变成了头等的 “刺儿头”,走上了堕落的道路,就格外清楚地暴露出不合理的社会腐蚀人们心灵的罪恶。作品写道:“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苦人的耍刺儿含有一些公理。”又说:“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 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老舍正是从这样一种认识出发, 怀着对于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深切同情,写下这个悲剧的。这就使这部作品具有激愤的控 诉力量和强烈的批判精神,深深地烙上读者的心坎。 全书充满了北京地区的生活风光,不少描写点染出一幅幅色彩鲜明的北京风俗画和世 态画。老舍十分熟悉作品所描写的各种人物,他用一种朴素的叙述笔调,生动的北京口语,简洁有力地写出了富有地方色彩的生活画面和具有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在写实手法的运 用和语言的凝炼上,都取得了成功。《骆驼祥子》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的小说。 钱会把人引进严劣的社会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开,而甘心走入狱中去。 为金钱而工作的,怕遇到更多的金钱,忠诚不立在金钱上。 最伟大的牺牲是忍辱,最伟大的忍辱是预备反抗。 爱与不爱,穷人得在金钱上决定,“情种”只生在大富之家。 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苦人的耍刺儿含着一些公理。

2021《骆驼祥子》读后感小学生400字优秀作文

2021《骆驼祥子》读后感小学生400 字优秀作文 《骆驼祥子》读后感小学生400字优秀作文篇一 翻开书页,阅读片刻,沉思良久,我欣赏祥子的坚持,也为他经历的一切感到痛惜和无奈,《骆驼祥子》这本书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将一个积极进取的人完全打垮的惨痛事实。 全书讲述了农村青年祥子在城里拉车,立志要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三年的努力换来了梦寐已久的车,却惨遭军阀和人性的践踏。军阀抢走了他的车,孙侦探偷光了他所有的积蓄。他反抗过,但还是失败了。被迫嫁给虎妞,用虎妞的积蓄买车,可是命运再次捉弄了他,很快又卖掉来料理虎妞丧事。 而小福子的离世让祥子彻底一蹶不振,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从积极进取的小伙子变成了自甘堕落的人。没有一个人自己会想要变成这样,那是什么?究竟是什么?是社会的腐败,沉沦,人性的丑恶,扭曲,揭露出来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人可以随意侮辱他人的努力,坚持,人容易随意被打垮,放弃生命……

虽然我们并不生活在那个时代,但如今我们身边仍有种族歧视的状况,嘲笑别人梦想的状况……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尊重每个人的梦想,你不喜欢可以,但不要伤害他。 《骆驼祥子》读后感小学生400字优秀作文篇二 我们的生活有了希望才变得美好,有了希望,生活总是快乐的。但是你能感受不断希望而希望却不断落空的绝望的心情吗? 《骆驼祥子》描写了一位旧时代车夫祥子的生活,他善良、老实、淳朴。祥子年轻时到了城市里,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拉车生活着,他虽然苦,但是他的心中充满了希望,所以他并不觉得生活的困苦,反而觉得生活是美好的。可是在旧社会的困苦与迫害中,祥子逐渐变得狡猾,好占小便宜,麻木潦倒,等待末日的到来。 《骆驼祥子》以一个人力车夫的生活映照了当时社会人们的生活,写出了当时旧社会人民抱有美好愿望,却愿望落空的绝望心情,批判了当时社会压迫人民的黑暗势力,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困苦与无奈。 在生活中我们充满希望,而通过不懈努力希望却落空的情况是我们不愿意看到与接受的。祥子抱有希望生活而在当时社会的压迫下,不断地致使愿望落空。读完全本小说,我们不仅仅对当

《骆驼祥子》小学生读后感

《骆驼祥子》小学生读后感 也许这才是现实社会的冷漠无情、残酷、无可奈何。可是理想和现实总是充满了矛盾,它们往往不能调和,但是它们却又不能同时存在。XXXX为大家整理了三篇关于《骆驼祥子》读后感,仅供参考。一 完《骆驼祥子》,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曾将勤劳朴实的祥子,最后,却变成了城市的“垃圾”,行尸走肉般的生活着。 我不禁感到伤心,为祥子感到悲哀,现实的残酷彻底击垮了祥子。他曾经一心想买上自己的车。凭着勤劳和坚忍,他终于买上了属于自己的车。但就在他高兴没多久后,他自己买的第一辆车被大兵抢去了。买第二辆车的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第三辆车为了给虎妞办丧事卖掉了。自己心爱的小福子也死了。残酷的现实使他最终变成了麻木,潦倒,堕落,自私,不幸的无业游民。连遭生活打击,祥子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 我为祥子感到惋惜,现实是残酷的,它总是与理想相碰撞。可在现实面前,祥子被一再打击,最后,他连还手的力气都没了。 在困难面前,我们是否会被生活打到呢只要自己勇于面对困难,就不会放弃,只要不放弃,就会有希望。我们在生

活中遇到的困难与祥子比起来似乎真的很渺小。可有些人就会自甘堕落,放弃自己,放弃生活,其实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来想一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说道:“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在困难面前,我们应学会坚持,学会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看待困难,不论怎样,我们都要对自己有信心,对生活有激情,对未来有恒心,困难都已经战胜了,希望的曙光还会远吗 只要努力,只要坚持,只要奋斗,奇迹就会出现。三读《骆驼祥子》有感《骆驼祥子》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文学家老舍,小说主要写了一个叫祥子的人力车夫的悲惨故事。 祥子一开始年轻力壮,什么不良嗜好也没有,一心想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祥子省吃俭用三年才买上了一辆,他此后的生活越来越起劲。一次被大兵们抓去,车被抢走了,由于他的机灵,他逃出来还带了三个骆驼,卖了三十五快,使他有了重卖车的希望,但又被侦探敲诈了。他娶了虎妞,虎妞买了二强子的车给祥子,却又因生病花光了虎妞的积蓄,虎妞又因难产死了,祥子只好卖了车办丧事。小福子对祥子有情有义,为了父亲和弟弟,她去白房子,最后吊死。祥子经过这些挫折,终于完全堕落,心中的一切梦想的破灭。他

骆驼祥子读后感小学三年级

骆驼祥子读后感小学三年级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今社会属于前者。而老舍笔中的《骆驼祥子》更加证实了后者的存在。 这故事就是一个杯具,彻彻底底的杯具。一个以前勤劳坚忍,有着自己目标的人最后却沦为了社会垃圾。从前的祥子善良淳朴,正直诚实,对生活有着像骆驼一般用心和坚韧。周围的人都就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钟,而祥子却不安于现状,他为了完美生活而努力,而奋斗,他宁愿冒着极大的风险去赚多一点的钱,来到达自己所想要的生活。他不断地追求,追求成功,追求幸福。然而即使就是这样,也终究没有改变他最后的悲惨结局。 对于祥子,深感无奈与遗憾。我佩服他的奋发向上,坚毅勇敢。然而最终他未能战胜自我,抵制诱惑,被打败了。也许就是个人原因,又或许就是社会环境的毒害。清晰的打造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信服力。 在这过程中,我们人很容易迷失自己的方向,放弃自己的目标,从而走向黑暗。毕竟坚韧不拔,有坚强意志的人不多。 作品本生写道:“苦人的懒就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苦人的耍刺儿内含一些公理。”又说:“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但就是到此刻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但就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就是他自己的过错。”老舍正就是从这样一种认识出发,怀着对于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深切同情,写下这个

杯具的。这就使这部作品具有激愤的控诉力量和强烈的批判精神,深深地烙上读者的心坎。 俗话说:“路慢慢之远兮,吾将上下之求索。”他就是个经不 起生活考验的人。他为何不再寻求新的道路?为何不做生活的主宰者?而成为了生活中的垃圾。我想他或许就是害怕了,受不了生活的打击,而造成了主人公走下坡的原因。 社会日新月异,明天会怎样样?我不得而知,但此刻我们唯一 能做好的,就就是把握好明天。 我坚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你呢? 一身简朴的布衣,一双黑色的布鞋,加上一条沾满汗水的白毛巾,大概就就是多数人们脑海中那个人力车夫的形象吧!他们生活在 社会的基层,每一天的工作无非就是拉着载着人的人力三轮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他们用自己的劳力和汗水生存,他们就是旧社会人们眼中的低微人群。 我国的“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在抗战前夕,对这群人进行了 详细的描述、刻画,写出小说《骆驼祥子》。老舍以20年代的旧北 京为背景,透过人力车夫祥子一生几起几落最终沉沦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下层人民的悲苦命运。 小说主人公祥子,一个以前年轻力壮意气风发的小伙子,一个 以前强势、独立的头等车夫,一个以前以为只要不怕吃苦就能在社会上立足的“天真”的乡下汉,却在社会中一步步沦陷,最后像一条狗一样栽倒在街头,再也爬不起来……就是什么原因造成祥子这样的变

小学生骆驼祥子读后感500字

小学生骆驼祥子读后感500字 在读完《骆驼祥子》之后,我不禁陷入深深地沉思,社会对于 我们的改变居然会有这么大,我们是否能在一次次打击中坚持自我呢?下面是为大家的小学生骆驼祥子读后感500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近段时间,我读了《骆驼祥子》这本书。读完这本书,我的感 触很深。 书中讲的是从前有一个车夫叫祥子,祥子善良纯朴,对生活有 骆驼一样的坚持精神。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用血汗钱买来了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没过多久,祥子被兵抓去,车子被夺走了。回到人和车厂后,没过多久就和刘四爷的女儿虎妞结了婚。后来,又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车,但是虎妞好吃懒做,怀胎后不运动,难产死了。祥子不得不卖车料理丧事。接着,反动政府的侦探又想办法诈取了他省吃俭用攒下的30多元的积蓄。从此以后祥子就改变了,以前的善良正 直不见了,他憎恨任何人。拉车也不去了,吃喝嫖赌的恶习也染上了,他可以为金钱出卖朋友,甚至为了金钱装模作样从曹先生家骗取了很多钱。彻底沦为了行尸走肉。祥子的悲剧,告诉了我们旧社会生活的残酷和悲凉。 读完这本书后我感受到了当时处于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同时了解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对祥子深感同情。祥子的遭遇告诉了我遇到任何事都要硬着头皮去闯,不能气馁。在生活中我会时时记得祥子的悲剧,让自己成为一个坚强的人!书中揭示了当时政府的无能与腐败,才导致社会富贫明显。但文章也告诉我们,一个人追求

理想的过程是困难重重的,不能被困难打倒,意志不能动摇,勇往直前才行。 翻完书的最后一页,不禁深深叹了一口浊气。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彻底的悲剧,一个曾经勤劳坚忍的淳朴农民到最后却沦为社会垃圾。 从前的祥子对生活有些骆驼样的积极坚韧。他不安于现状,一心要改变自己的生活去活的更加精彩,他宁愿冒着很大的风险去多赚多一点钱,来实现这个梦想。可最终他也没有完成这个在那个时代算得上奢望的理想。 祥子所展现的人生无时无刻都建立在利益上,包括他和虎妞的爱情。也是因为利益而慢慢变质。其实准确的说,那不叫爱情,只是两人在黑暗世界互相依靠,互相取暖而已罢了。祥子的理想也如这样慢慢变质,这或者是现实,它们不能调和,却很神奇的出现在了一起。就如同栓在一根脐带上的婴儿。现实也绝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理想而改变,人们能做的,只有奋斗,可是就算有的时候不停奋斗,理想也会随着现实改变。所以,保持本心才能改变现实,祥子终究也没有保持本心不变。 对于祥子,更多可能还是遗憾。他那么努力,可还是被生活打败了。说到底,农民出身的祥子因为自卑而承受不了理想一次次破灭而失去了生活的本来意义,所以,他还是一个懦弱的人。 作品本身也写到:“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苦人的耍刺含有一些公理。”又说:“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现

小学生骆驼祥子读后感:骆驼祥子

小学生骆驼祥子读后感:骆驼祥子 2018-08-28小学生骆驼祥子读后感: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是知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作者通过描述主人公祥子三起三落的悲惨遭遇,深刻的揭露了20世纪军阀混战期间旧中国下层劳动者的凄惨生活,真实的反映了当时下层劳动者的血泪生活和心路历程,它是中国历史一座不可磨灭的丰碑。 小说《骆驼祥子》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年轻的车夫与命运反抗、与黑暗斗争的故事,在旧社会,生活在下层的贫苦老百姓和劳动人民是没有任何地位的,祥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可以说,祥子的命运里有太多劫难。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赚钱买车,经过三年努力他终于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然而命运就是这么捉弄人,祥子的车才拉了半年就连人带车被人掳走。 关于感情也是如此,尽管他拼命摆脱,却摆脱不掉刘四爷的女儿虎妞的纠缠。 经历了太多劫难,直到小福子死去,他已经完全堕落了,从一个对生活有信心的人变成一个懒惰的、狡猾的人,吃人的旧社会竟把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变得如死一般。 祥子本身带有农民的朴质、真诚、勤劳要强的品质,当然,也有些狭隘、自私、愚昧、保守的特点。

事实上,他穷苦但又勤劳,愚昧但又坦率,是什么把他变成那样子?是社会。 如果不是那黑暗的旧社会,祥子能变成最后的样子吗?祥子的一生可以作为中国旧社会人民的真实写照,他的命运本身就是由时代的变化而改变,他没有过错,他的人生早就被命运牢牢地捉着,祥子无法改变。 命运本身就是很难改变,但只要对生活充满希望,人生就不会被命运的枷锁牢牢地锁着。 上述小学生骆驼祥子读后感是一篇很好的习作关于骆驼祥子读后感400字骆驼祥子的读后感2000字骆驼祥子2000字读后感骆驼祥子800字读后感骆驼祥子读后感700字左右高二骆驼祥子读后感:骆驼祥子高中骆驼祥子读后感:骆驼祥子高中生读后感作文:骆驼祥子读后感读后感1000字:读《骆驼祥子》有感《骆驼祥子》读后感850字

骆驼祥子读后感优秀范文_读骆驼祥子有感5篇

骆驼祥子读后感优秀范文_读骆驼祥子有感 5篇 骆驼祥子读后感(一)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一部著名作品,春节假期,我从书柜里拿出了这本一直想要仔细阅读的名著。 《骆驼祥子》真实描绘了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来自农村,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的精神,他拼命地赚钱,所梦想的不过是以自己的劳动求得一种独立自主的生活。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换来了一辆洋车。但没多久,军阀的乱兵抢走了他的车;接着反动政府的侦探又诈去了他仅有的积蓄,主人躲避特务追踪还使他丢了比较安定的工作。 迎着这一个又一个的打击,他挣扎过,仍然执拗地想用更大的努力来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愿望。但一切都是徒然:用虎妞的积蓄买了一辆车,很快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他所喜爱的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也让他丧失了生活的信心,从上进好强沦为自甘堕落,原来那个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盘辗得粉碎。 祥子的悲剧之所以能够激起广大读者强烈的同情,除了他的社会地位和遭遇的不公平外,主人公身上所具备的性格特点也起了无法磨灭的作用。如祥子这样勤俭和要强的人,最后也因为当时社会制度的压迫走上了堕落的道路,使我们

格外清楚地看到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腐蚀人们心灵的罪恶。 作品写道: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苦人的耍刺儿含有一些公理。又说: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老舍先生怀着对于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深切同情,写下这个悲剧的人物。这部作品具有的强烈的批判精神,深深地烙在每个读者的心坎上。 对于骆驼祥子,我感到遗憾,感到惋惜,也感到无奈,但更感到敬佩,我佩服他从前的坚强,他的上进。虽然他最终没能战胜自己,没能战胜社会。不管怎样,环境对人的改变或多或少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当时的社会治安好一点,祥子也许就能实现他的理想,也许就不会变成一具行尸走肉。人离不开社会,而社会又决定着人,如果无法处理好现实与理想、社会与自己的关系,很有可能就会失去原本的自我。 骆驼祥子读后感(二) 相比于鲁迅,我更喜欢读老舍的文章。倒不是鲁迅写得不好,而是两人的风格不同。鲁迅的文章多多少少都包含有一些政治色彩,充满了哲理性和政治性,也许是我太笨了,对这方面不大了解,读不太懂。而老舍的文章则更贴近于生活,是那种平民化的艺术审美倾向,讲的都是老百姓的故事,富有的是感情色彩。这对我来说似乎更容易理解。寒假我就看了一本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讲的是一位旧北京人

关于读《骆驼祥子》的读后感9篇

关于读《骆驼祥子》的读后感9篇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 * 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诚实的劳动,创造生活。他怀着买车的信念,拼命的赚钱,就像是一个旋转的小陀螺。终于,祥子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车,那辆车对于祥子来说,不知道是他磨破了多少双鞋换来的。可是命运捉弄人,车接二连三的被人夺走,祥子的梦想之火一次次的熄灭。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不断的振作起来,再度奋斗。在此,我不由地感动和怜悯了,对祥子那坚持不懈,为梦想而拼搏的那股韧劲而感动;对祥子被悲惨的命运所折磨,而只能无奈地沮丧和失望感到怜悯。这教育了我:要坚强的面对困难,失败了靠自己站起。 之后在从与虎妞的结合到虎妞最终死去的期间,使祥子的心灵深受打击。最终车卖了,虎妞死了,一切都化为了乌有,又如同刚开始般。一切的一切像用橡皮擦擦笔痕般,将一切都挥发了,只留下几条深深的印痕。而在祥子心中,深深的印痕却永远烙下了。祥子从此对世界充满了敌意,开始报复身边的所有人。从前讲义气的祥子,如今却开始欺骗自己的朋友、利用他们,把他们的一切都骗抢过来。他变得奸诈,甚至无耻。简直变了一个人,偷抢拐骗,只要能拿到钱,他什么都做得出。看了这些,我心头不禁得发酸、失望,还带着丝丝怒火。失望的是祥子没有坚持下去,最终被黑暗吞噬;愤怒的是以前那个老实憨厚的祥子如今却做尽了一切伤天害理的事,他自己却还是毫无悔意。

祥子的悲剧,是他所置身的社会生活环境的产物。在黑暗的社会中,人类的力量实在太渺小了。祥子多次想要凭自己来打败命运,可是最后呢,却使身心又一次的伤痕累累。祥子在一次次的痛苦中挣扎,越陷越深,他渐渐的被黑暗所扭曲、吞噬。以前有抱负且满是骨气的祥子,现在只有对钱的贪念而已。在社会的黑暗与金钱的诱惑下,祥子没有了骨气。“钱会把人引进恶劣的社会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开,而甘心走入地狱中去。”的确,祥子为了“生命”来争取钱,而“生命”和“理想”中他选择了“生命”,因为只有“生命”才是穷人唯一可以选择的东西。那时穷人的命也许就像是枣核儿两尖头——幼小的时候能不饿死,万幸;到老了能不饿死,很难。这时,才真正体会到:人的命运不完全由自己掌控。故事主人公祥子以坚韧的性格和执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可最终,命运仍不费吹灰之力的摧残了祥子。 黑暗社会中,人性变得扭曲,人与人之间充满着仇恨…… 老舍—一个伟大的人民艺术家,一个让后人敬佩的文学巨匠,一座永恒的丰碑。他的一生创作了许多经典作品,但其中最著名的要算《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这部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车夫祥子的坎坷生活便是主要情节。 小说深刻揭露了 * 的黑暗。 祥子是位车夫,正直善良,他希望有一辆自己的车。于是他省吃俭用,三年后终于如愿以偿。但抗战时,祥子被抓去打杂,他的车

骆驼祥子读后感小学生8篇

骆驼祥子读后感小学生8篇 祥子给我的印象很深:一个实实在在的车夫,勤劳、坚忍。但是他的结果却是悲惨的! 他带着自己的希望来到北平,认准拉车这一行,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买上自己的车。但是在兵荒马乱的时代,不到半年,祥子的车被大兵抢去,牵回三皮骆驼。祥子没有灰心,更加努力赚钱。还没有买上车,钱却又被侦探抢去。在他与虎妞的婚姻中,他付出了许多代价,但是终于再次拉上自己的车。虎妞死了,祥子人车两空。生活的打击,小福子的逝去,使祥子失去生活的信心。他变了,吃喝嫖赌,样样都干,以出卖人赚钱,彻底成为城市垃圾。 一个人,不管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假如没有目标有理想,轻易放弃,永远报着消极的心态,不去闯,不去拼,最终只能容易失去自我,迷失方向,甚至堕落。所以,我们应该有理想,有目标,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立足于社会。也许只有自己树立信心才能胜过一切吧!自己必须有着目标才能打造出自己的理想、未来。这一切只有靠自己的努力。 最近,我愉快地品味了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读完后,收获颇大! 以前的祥子,是那么体面、要强、健壮,身子骨是那么硬棒!可是后来,他结了婚,本来洋车夫的工作也丢了,再过了一阵子,妻子与孩子又双双去世,只留下了一个的祥子。他染上了烟瘾,岁月是不饶人的,祥子已不再活力十足。他小气、懒惰、斤斤计较。这还是

原来那个正直的祥子吗?祥子,多么体面的祥子啊,变成了一个又瘦又脏又邋遢无业游民。每天,他只是帮大户人家的红白喜事举举旗,混得几个铜子儿吃口饭罢了。 那么,又是谁导致了祥子落到了这种地步呢? 是虎妞?是的,是她逼近祥子与自己结婚,却又早早死去,使 祥子不再有一分钱;是刘四爷吗?是的,是他当初不给这对年轻的夫妇一粒米来度日;是曹先生吗?是的,是他临时带着家人逃跑,让祥子一人面对特务与警察,最后用自己的全部积蓄才换来了一条命;是那些军阀吗?是的,是他们扣留了祥子的新车,才导致祥子遇上了后来一桩一桩的倒霉事——是祥子自己吗?当然,也是的,是他爱上了抽烟,是他不肯多拉一点路,是他不肯多费一点劲,是他遇上了困难却不肯面对——在万恶的社会里,最大的敌人不是上级,也不是官僚,而是自己。 祥子在文中开头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心地善良、纯朴,有上进心 的青年。在文中他积极上进,在被敌兵捉去后并没有灰心丧气,他唯一担心的只是他的车,因为车子没了,他就难以维生;再逃出来后,他又设法将一并带出的三只骆驼卖掉,但是买来的钱却不购买一辆车。但是祥子希望买上自己的车,扎扎实实过辈子的信念是他始终没有放弃、灰心,而是更加的勤劳。于是他借了车,每天早早起床,已有客人就跑。每天都是除去得早,回来得晚。他虽然很累,但是他忙得不亦乐乎。因为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能买上车,有车就好!他坚信自己总有出头之日!

骆驼祥子的小学生读后感

骆驼祥子的小学生读后感 关于骆驼祥子的小学生读后感精选 老舍的《骆驼祥子》是以小说的形式来描写祥子从淳朴善良变成自私狭隘的过程,下面是为大的带来的关于骆驼祥子的小学生读后感精选,欢迎阅读! 读完《骆驼祥子》这本书,我深感同情,对祥子的同情,对虎妞的同情,对那些人力车夫的同情,和对生活在那个悲惨世界的人们。 《骆驼祥子》是老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 ___的黑暗,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骆驼祥子》成功地塑造了祥子这个悲惨形象,描写了从农村流落到北京城里的祥子三起三落的悲惨遭遇,讲述了在黑暗的社会环境腐蚀下,祥子怎样由一个善良、本分、富有正义感的人力车夫,在生活上、人格上政治上一步步走向堕落,最后变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历程。祥子的命运,是 ___广大城市贫民悲惨命运的缩影,祥子的悲剧真实地揭示了旧社会对劳苦大众的残酷剥削,祥子令人心痛的堕落是对腐朽的旧社会的有力控诉。

老舍用他那犀利的文笔,准确地描画出祥子身上农民的性格、气质和心理特征。这个如同骆驼一样吃苦耐劳的汉子,是那么淳朴、善良、宽厚;而他的堕落,又是那么令人深思。 最近几天一直在看老舍写的《骆驼祥子》,当我目睹了祥子从开始时一个老实巴交的壮汉最后成为了一个吃喝嫖赌无恶不作的市侩,说实话当我接受了作者设定的这种发展路线时我很心痛:如果祥子的人生在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存在,那么到了他人生的终点会是怎样一幅光景——一个干瘦的老头穿着单薄的衣裳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抑或一个目光黯淡,细胳膊细腿的洋车夫在某个街角跟乘客大声地讲价、跟一群贪婪的车夫赌钱、跟与他抢乘客的车夫大声地叫骂?这是两种最正常的结局了吧,第一种是因为祥子被一同拉车的弟兄们抛弃了;第二种呢?呵,是祥子被人格抛弃了。 《骆驼祥子》这本书中感人的情节比比皆是,虽都是些频繁的细节,但也无不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状况。说道祥子性格的转变,应是从虎妞嫁给他开始。性格泼辣、奔放的虎妞用怀孕的理由币祥子娶她(尽管怀孕是假的),又设计父亲让父亲同意祥子娶她,可是计划还没进行到一半就被父亲识破了,没了计划的虎妞将想法对父亲全盘托出,火上心来的父亲将虎妞赶出了人和厂。

《骆驼祥子》中学生读后感300字

《骆驼祥子》中学生读后感300字 社会是千变万化的,谁又晓得今天的喜剧会酿成明日的悲剧呢?嗜杀成性的黑暗社会只会在人毫无警惕的条件下朝前猛然一推,当其爬起来后,生活,又是另一番模样了。 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骆驼祥子》读后感300字”,欢迎阅读与借鉴! 《骆驼祥子》读后感300字1 在上周大致看了骆驼祥子的概括后,我便开始仔细地去读着一本书,感觉,自然是新的。 这篇小说开始并没有直接去展开祥子的故事,而是花费约一般的笔墨去写车夫的分类,初看感觉有些不着边际,但是再看一遍便觉得这样写或许比开门见山要来得好得多,为下文做铺垫,让读者明白祥子所处的社会位置,与自己的作文相比,才明白什么叫真正的望尘莫及。 第一章的故事写到了祥子第一次买了车的故事,整篇文章写得比较通俗,当然是针对那个时候的人,现在的我们读起来,还是有一些吃力,不过,它居然可以拉着我的心,读第一章的故事的时候,我也有几分喜悦,我为祥子作出的事业而高兴,但是最后一行的字又让我担心起来,一个悬念让我打破了我的计划,精神支配着我又读了下去…… 第二章的故事感觉是一个过渡,是从起到落的过程,在被捉到军营后,到祥子起了逃跑的念头之间发生的事也是十分的精彩到了第三章讲述的是祥子“跑”的过程,虽然跑出军营后用命换来的骆驼只有三十五块,但是使我发现祥子还没有堕落,他想从头再来,在这过程中也将他的名字前加了骆驼两字环境描写,祥子的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运用的淋漓尽致,使我不由自主的在心里冒出“精彩”两字。 《骆驼祥子》读后感300字2 在最后的几章里,这部作品变成了一个悲剧,引人深思。 祥子,本是一个勤劳朴实,有原则,有责任心的上等车夫,但是在挫折面前,在生活的压力下,他失去了自我,成为了一个自暴自弃、胡作非为,迷失生活方

小学生骆驼祥子读后感400字三篇

小学生骆驼祥子读后感400字三篇 骆驼祥子这本书通过祥子从一个淳朴、善良、老实、结实的小伙子坠落到了让人同情的混混,这一事件上,告诉人们:城市贫民要翻身做主人,单靠个人奋斗是不行的。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骆驼祥子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骆驼祥子读后感1 从古至今,从过去到现在,人、社会都在不断发生改变。读了这本书,我看到了祥子悲剧的改变,也看到了新中国社会风气的改变。 祥子来自农村,日益凋零衰败的农村是他无法生存下去,他来到了城市,选择了拉洋车。他习惯与个体劳动,同时又渴望一辆像土地那样靠得住的车。买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这是他的志愿。城市似乎给了祥子实现愿望的机遇,经过奋斗三年,他买上了车,但不到半年,车被军阀抢去了。此时祥子仍不愿放弃梦想,尽管他对自己的追求不无怀疑,几度动摇,但仍振作起来,再度奋斗。祥子以坚韧的性格、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然而搏斗的结局以祥子的失败告终。他到底也没能实现自己拥有一辆车的愿望。祥子坎坷的、悲惨的境遇,我们通过他看到了生活在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平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的图景。这本书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与压迫,表达作者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而祥子就是旧社会劳动人民的缩影,他的遭遇让我体会到了生活在黑暗下人民的苦难与无奈。 通过祥子从一个淳朴、善良、老实、结实的小伙子坠落到了让人同情的混混,这一事件上,告诉人们:城市贫民要翻身做主人,单靠个人奋斗是不行的。我感受到了祥子生活年代的黑暗,正体验到了旧中国与现在社会之间发生的巨大改

变,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为自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 骆驼祥子读后感2 阳光洒在大地上,把万物都渲染成了金黄色——明晃晃的,光亮亮的。这仿佛让我看见了朴实坚韧的骆驼,不紧不慢的踩着软绵绵的沙漠向前行进,还有出自于老舍之手的《骆驼祥子》 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车夫祥子的故事——祥子为了拥有自己的洋车,每日辛勤劳动,省吃俭用,经过了一年多的努力与坚持,终于如愿以偿。可是,在一次工作时被士兵捉住,洋车被抢。在寻机逃出去之后,再次努力工作赚钱,可是不久辛辛苦苦攒来的积蓄又被孙侦探给抢走了。后来,又被逼别虎妞成亲,虎妞怀孕,却因难产而死。当祥子怀着最后希望来找小福子时,小福子已死。祥子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最终自暴自弃。 祥子来自于农村,起初她是那么的老实,坚忍,勤劳,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如同骆驼一般,凭着自己的毅力与坚持挣饭吃,环境贫苦,祥子也不安于现状,敢于去奋斗,去追求,为美好生活而努力。但在当时黑暗混乱的社会里,像祥子一样的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力量是那么的渺小,不断地遭到像孙侦探一样的社会匪兵强烈的压迫和盘削。即使一个人再坚强,也会被那样的黑暗社会所吞噬。例如祥子,曾经是一个多么要强的人,最后却还是没有挣扎出悲惨的命运。但经历了三起三落,祥子已经变得麻木与腐,行尸走肉。这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展现了统治者的丑恶面目。对于祥子,我敬佩他,同时,也为他深深地感到遗憾与惋惜,对底层劳动人民感到同情。 再看看现在美好的社会,我们应该感到幸福,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积极向上,勤奋学习,同时也要铭记那段黑暗的历史,要像先前的祥子一样,努力奋斗,

骆驼祥子读后感100字【骆驼祥子读后感400字范文】

骆驼祥子读后感100字【骆驼祥子读后感400字范文】 《骆驼祥子》是老舍写的一本很经典的中国名著。细细的品读这一本书你会有很多感悟,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骆驼祥子读后感400字范文”,希望能帮助到您。 骆驼祥子读后感400字范文(1)《駱駝祥子》是老舍寫的一本很經典的中國名著。“祥子”是名字,而“駱駝”隻是外號。祥子給我的印象很深:一個普通的車夫,勤勞、堅定。但祥子的命運,卻是悲慘的。 他帶著自己的希望來到北平,打算幹拉車這一行。經過瞭三年的努力,他終於買上瞭屬於自己的車。但在兵荒馬亂的北平,不到半年,祥子的車被士兵搶去,牽回三隻駱駝。祥子沒有灰心,更加努力賺錢。但厄運還沒有結束。祥子還沒有買上車,錢卻又被偵探搶去。在他與虎妞的生活中,他經過瞭諸多努力、磕磕碰碰,終於他又拉上瞭車。但好戲還沒演完,悲劇又降臨瞭。虎妞死瞭,祥子的車也沒瞭,這使祥子失去瞭生活的信心。他不在是從前那個祥子瞭,他變瞭,變得幹幹凈凈。吃喝嫖賭,樣樣都幹。以出賣人賺錢,徹底成為敗傢子。祥子,一個原本積極向上的車夫,被逼成瞭一個無所不為的“人形垃圾”。 我很憐憫祥子,一個完完整整的好人被這個社會逼成垃圾,最後自甘墮落。對於這個社會,我感到悲哀,感到痛苦,感到恥辱。祥子在社會的影響下經過跌宕起伏成為垃圾。這就是社會對每個人的不公,可以說,祥子是被這個社會,這個腐敗的社會害死的。 《駱駝祥子》這本書很好的諷刺瞭當時舊社會的腐敗與無能。但是這本書也稱為瞭我最好的教材——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勤勞、堅定,這讓才不至於造成像祥子那樣的悲劇。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如此。所以,我們應該有理想,有目標,有積極向上的心態,才能立足於社會。這,才是真正從書中學會的道理。 骆驼祥子读后感400字范文(2)祥子在文中开头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心地善良、纯朴,有上进心的青年。在文中他积极上进,在被敌兵捉去后并没有灰心丧气,他唯一担心的只是他的车,因为车子没了,他就难以维生;再逃出来后,他又设法将一并带出的三只骆驼卖掉,但买来的钱却不购买一辆车。但祥子希望买上自己的车,扎扎实实过辈子的信念是他始终没有放弃、灰心,而是更加的勤劳。于是他借了车,每天早早起床,一有客人就跑。每天都是除去得早,回来得晚。他虽然很累,但他忙得不亦乐乎。因为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能买上车,有车就好!他坚信自己总有出头之日! 人性光辉的一面完全展现在祥子伟大的生活上。纯洁透明的心,闪烁无尽光辉。理想的力量使一个人不断奋斗,屡战屡败,却又屡败屡战,他坚信,理想的尽头不远了!到那天,那颗纯洁而自豪的心将成为世界上最闪耀的一点! 然而,能坚持下去的又有多少人呢?本文真是描绘了一个北平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以祥子的遭遇带来心理上、生活上的变化主线…… 骆驼祥子读后感400字范文(3)在暑假中,我读完了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我十分替祥子感到惋惜,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在自己的生活方式完全失败后开始了截然不同的生活…… 老舍笔下的祥子来自乡间,带着中国农村破败凋敝的大背景,也带着农民的质朴和固执。当他认准了拉车这一行,他就成了“车迷”,一心想买上自己的车。凭着勤劳和坚忍,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这个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但当时中国军阀混战的社会环境,不容他有丝毫的个人幻想,不到半年,他就在兵慌马乱中被逃兵掳走,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祥子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更加克己地拉车攒钱。可

《骆驼祥子》的读后感6篇

《骆驼祥子》的读后感6篇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一部代表作,接下来要给大家分享的是《骆驼祥子》的读后感,欢迎大家的借鉴阅读! 幸福的社会总是安宁的,黑暗的社会总是躁动的。《骆驼祥子》这本书中,我从中了解到当时混乱的社会里,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的祥子,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苦干了三年,筹足了一百块钱,买了一辆梦寐以求的洋车。由于遭遇不测,有一次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希望第一次破灭。 无论环境多恶劣,祥子也没有放弃,祥子把骆驼买去,平明拉车,省吃俭用攒钱买新车。但在干包月时,被搜捕到的钱全部被抢去,祥子希望有一次破灭。 心事重重的祥子回到车厂已经是晚上11点多,被虎妞几杯酒引诱,便和她睡在一起了。虎妞呵祥子成亲后,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的希望再一次点燃。怀孕的虎妞不爱活动、爱吃零食,导致胎儿过大,结果难产死去。为了给虎妞办丧事,祥子逼迫卖掉了车,祥子的努力全白做了。 经历了三起三落,祥子已经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他已经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一个曾经是那么要强的头等车夫,最后却还是没有挣扎出悲惨的命运。祥子是旧社会贫苦劳动人民的缩影,他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苦难与无奈。 《骆驼祥子》一文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揭露黑暗旧社会对淳朴善良的劳动者的剥削、压迫。 最近我迷上了,老舍先生写得一本书叫《骆驼祥子》这本书,让人回味无穷,

待我细细给你们到来。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祥子。主要写了;祥子买车三起三落的过程,写出了旧社会人力车夫的苦难生活。 这本书主要写了;来自乡下的年轻小伙祥子在拉租来的洋车是,立志要买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做一位独立的劳动者。经过了整整三年的劳动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了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可没过多久军阀乱兵抢走了他的洋车。孙侦探又骗走了他所有的积蓄,当他面临着一个又一个打击时,他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像命运反抗。 但是他做的一切都是徒然,他用虎妞的积蓄又买了一辆车,很快又卖掉了,用来料理虎妞的丧事,而小福子的离世吹灭了祥子心中最后一盏灯,这时的他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他从好强沦落到自甘坠落,从前正直善良的的祥子被生活碾得粉碎。 我认为祥子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吃苦耐劳,他的理想并不难;他只想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娶一位年轻、能吃苦的、健康的妻子,可事实不是这样自己的爱车被抢,又被迫娶了虎妞,连自己心中最后的希望也没了,因为小福子自杀了,这是他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从此变得狡猾懒惰、极端自私而无赖,成了彻头彻尾的“刺头儿”。 我们要学习以前的祥子,而不要学有的祥子哦。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成功地塑造了祥子、虎妞两个形象,是老舍的代表作。从反映市民生活的深度和艺术魅力两方面审视,《骆驼祥子》都代表老舍创作的最高水平。作者怀着炽烈的爱和深深的同情,描写了从农村流落到北京城里的祥子三起三落的悲惨遭遇,讲述了在黑暗的社会环境腐蚀下,祥子从一个善良、本

骆驼祥子小学生读后感

骆驼祥子小学生读后感 2020骆驼祥子小学生读后感 当我合上书的时候,我还沉浸在故事情节中无法自拔。它确实带给了我深深的启发与思考。下面是为大的带来的2020骆驼祥子小学生读后感,欢迎阅读! 你了解老北京吗?你知道军阀时期那些低下落魄的人力车夫的生活吗?细细品味《骆驼祥子》,体会与许多轻快温馨的文章不一样的味道。 这本书是原汁原味的北京作家老舍先生所写,所以最大的特点就是有着浓厚的北京味道,句与句之间没有拘束,段与段之间讲究严谨、突出感情。运用两章的笔墨简洁地写了单纯有志向的祥子第一次买车和失车,却用了大量的笔墨写了他和虎妞的纠缠生活和堕落,一简一繁,让我们更容易明白作者想表达的思想,这样不公平的社会,这样下等人永远无法靠努力实现的梦。 这本书的主人公——祥子,买车失车三起三落并没有让他放弃买车,心中所爱的小福子让他心中还存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得知小福子吊死在林中,残酷的现实终于使他的梦想和希望破灭。不再是上进好强、身体硬棒、自信的追梦者,一次次的打击让他变成了

一个无赖,以钱为现实、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我们在抱怨这个不公平的社会,在怜悯这个有着悲惨命运的下层车夫。 我想祥子的放弃或许是因为封建的歧视与迷信、身边人的真实写照令他胆怯畏惧,才丧失了对生活的希望。而我们不同,在如今不一样的社会里,面对着前面重重的阻难,我们难道就轻言放弃吗?别人口中的“努力就会成功”都是空谈吗?并不是这样的'。然而活在我们心中的,是之前不向困难屈服的祥子。 姐姐有一本厚厚的《老舍精典作品选》,我趁着空闲的时候拿出来看。《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也是我最爱看的。 看完祥子的故事,我的心情非常沉重,觉得祥子实在太可怜了。祥子善良纯朴,对生活有骆驼一样的积极和坚韧精神。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用血汗钱买来了一辆自己的新车。没过多久,祥子稀里糊涂地被兵抓去,车子被夺走了。接着,反动政府的侦探又诈取了他省吃俭用攒下的积蓄。后来,又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车,因虎妞难产死了,不得不卖车料理丧事。最后,祥子成了一个堕落、自私的人。 我想,假如祥子生活在现代,他可以在北京城里开出租车,做上“的哥”。凭着他的吃苦耐劳和对北京城的熟悉,经过三年的努

【小学生读后感】小学骆驼祥子读后感作文800字

小学骆驼祥子读后感作文800字 小学骆驼祥子读后感作文800字(一) 暑假里,我读了老舍的名著《骆驼祥子》,让我感触颇深,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社会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丑陋和美丽,高尚与卑贱……小说通过一个旧人力车夫样子的辛酸故事,描绘了黑暗的旧社会是如何把一个正直、好强、善良、自食其力的平凡车夫从肉体到灵魂加以毁灭的过程。祥子老实、健壮、纯朴,对生活有骆驼般的积极和坚韧精神,他的唯一愿望就是买一辆自己的车来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后来,经过3年的省吃俭用,他终于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了一辆车,但没过多久,却被乱兵抢走。第二次他又攒够了钱,却又被那可恶的孙侦探给敲诈一空。第三次,他娶了虎妞,还用虎妞的钱买了车子,本来日子过得已经很不错了,可是虎妞却难产死了,祥子伤心欲绝,没法了,只好把车子卖了来安葬虎妞。他的这一愿望在经过多次挫折后,终于完全破灭。他所喜爱的小福子自杀,熄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它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乞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他成了一个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的人。从此祥子就堕落了,以前的善良正直不见了,他憎恨任何人。拉车也不去了,吃喝嫖赌的恶习也染上了,他可以为金钱出卖朋友,彻底沦为了行尸走肉。 祥子的悲剧,不仅仅是他自己的悲剧,更是当时旧社会的悲剧。《骆驼祥子》真实地展现了那个黑暗社会的真面目,可想而知,在当时混乱的社会里,人们是过着怎样的悲惨生活。如果不是恶势力军阀,旧社会体制的迫害,祥子也不会从满怀希望走向堕落绝望,一个曾经勤劳坚忍,有着自己目标的人最后却沦为了社会垃圾----这不就是可悲的人生吗? 读到这里,我不禁为祥子感到遗憾和悲伤。对于当时的社会,我更加感到悲哀,感到痛苦,感到耻辱。祥子在社会的影响下经过跌宕起伏成为垃圾。这

骆驼祥子读后感(共5篇)

骆驼祥子读后感(共5篇) 本文是关于骆驼祥子读后感(共5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漫长的假期要用读书来充实。利用这个暑假,我阅读了《骆驼祥子》。很好奇它为什么那么出名,合上书的那一刻,我有了自己的答案。 书中的主人公——一个好强、老实,又富有理想的乡下人——祥子。来到北平后,干起了拉车这一行。他的理想就是买上一辆自己的车。为了车,他吃尽了苦头。被抢、被诈,无奈成亲,却丧了妻,喜欢的人也走了。这一路上起起伏伏,坎坎坷坷。这样无情的社会就像一瓢冷水,连希望的星火也被浇熄了。曾经向上、不屈的祥子变了,他变得无赖、自私,变得沉沦自弃,吃喝嫖赌他都学会了,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现实总是与祥子的理想过意不去,现实的残酷最终使他的理想灰飞烟灭,甚至连他也不成人样。 其实,为祥子感到悲哀之外,我也很佩服他。他这一路上起起落落这么多次,其中有很多次想放弃拼搏,放弃理想,也想和别的车夫一样过得腐败,在那个时候可能是一种解脱吧!他们没有能力改变现实,空有理想有什么用。但祥子不一样,他一次次用理想激励自己站起来,一次次为了自己心中的目标而拼了命的向前,这应该与他那老实的人品分不开吧。 这又让我想起了我们。当今的社会比起以前是很不一样,没有那么无情,更没有那么多不公平的事。应该说每个人都能够有机会达成自己的理想。而如今的那些“社会败类”,他们一定奋斗过,但吃不了苦,最终沦落到这种不堪的地步。我们既然有这个条件,为何不努力奋斗,去达成理想呢? 《骆驼祥子》文字上的特点,则是它是活的。老舍先生注重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让我们身临其境去感受那些人物的心理,他们的情感。让我们的心也为之震动。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也应当注意这一点。《骆驼祥子》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人们面对生活的无奈。描写非常口语化。 我从其中的人物身上也学会了遇到问题时应当具有的精神。无论再苦再难,

骆驼祥子读后感五年级8篇

骆驼祥子读后感五年级8篇 我们是一群幸运的青年,生活在和谐的社会中,没有兵荒马乱。我们的生活很平淡却也很幸福。读完《骆驼祥子》我才知道在将近一百年前,却有一群可怜的青年,而祥子就是其中的代表。 我将祥子的人生划为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在虎妞死之前。在虎妞死之前发生了许多大事,可是祥子从未放弃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梦想的追求。他的身上有许多劳动人名优秀的品质,他善良淳朴、热爱劳动。他与当时的一般人有些不同,他并没有抱怨出身的低微和生活的窘迫,也没有屈服于生活的不公,更没有一天一天地等着时间的流逝而去混日子,他有自己的抱负,而且抱负很简单就是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当然也幻想过开一家属于自己的车厂。他实现过自己的梦想,他用了三年的时间,终于凑足了一百块钱买了一辆车,原本以为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可以实现自己更远大的梦想,可是现实却又那么残忍,他赶上了兵荒马乱的时代,他被抓了,又逃出来,还用顺手牵来的骆驼换来了一些钱。 面对这一劫难,他也没有退缩。一切从零开始,重新开始努力,追逐自己的梦想。这就是我最欣赏祥子的地方。不管别人如何,有自己人生的目标,生活才有动力。其实我们做的所以事都可以说是为了生活,祥子为了自己能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能够生活得幸福些,他不断地努力着,可也是那样动乱的社会,终究毁了他的一生。 祥子人生的第二阶段就是在虎妞去世之后,虎妞去世后,祥子 卖掉了车,又深爱上了小福子,原本约定与小福子幸福生活,没想到

她竟然上吊自杀,从此祥子彻底对生活失去了希望,成为一个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祥子是可悲的,他为生活而奋发,又为生活而堕落。我们所做的所有是都是为了生活,在仅有的人生里,每个都希望自己能够有优越的生活,但有时总是事与愿违,但是没关系,我们不求奢华,但求幸福,只要能够在有生之年,不堕落,不放弃,再平淡的生活都是有滋有味的。 有一本书,让你激动;有一本书,让你叹息;有一本书,让你悄然落泪……它,就是《骆驼祥子》,一个旧北京下层社会的真实写照。从祥子为梦想振作奋斗,至失去梦想后精神堕落,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切不能失去梦想。 梦想,一个多么美妙的词语啊!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梦想是指路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年轻的车夫祥子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有一辆像土地一样靠得住的车。为实现自己买车的梦想,他省吃俭用,终于在三年之后买了一辆车。但不久被大兵掠走,失去了车,只牵回三匹骆驼。但他没有放弃,仍然从头开始,拼命拉车准备再买辆车,可是在一次搜捕时,辛苦攒的钱被抢去,希望又一次破灭。最后在虎妞的帮助下,他又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随着虎妞的去世,祥子丧失了生活的希望,成了一具行尸走肉。 是什么让祥子不断振作,再度奋斗?是梦想,是拥有一辆车的梦想,是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又是什么让祥子彻底堕落的呢?是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