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SOP-QC 增补本药典 沉降菌及表面微生物测试标准操作规程

SOP-QC 增补本药典 沉降菌及表面微生物测试标准操作规程

SOP-QC 增补本药典 沉降菌及表面微生物测试标准操作规程
SOP-QC 增补本药典 沉降菌及表面微生物测试标准操作规程

.............................................................制药厂

GMP操作文件

目的:建立正确的洁净实验室、洁净厂房沉降菌表面微生物测试标准操作规程,保证药品在规定洁净级别内进行。

范围:要求有净化级别的实验室、厂房

责任人:QA洁净度检测人员、微生物检验人员对本制度的实施负责。

依据:《医药工业洁净室和洁净区中沉降菌的测试方法》,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内容:

1 仪器:微波炉、生化培养箱、电冰箱、净化工作台。

2 用具:培养皿、无菌触碟、消毒棉棒,应在实验前经灭菌后备用。

3 培养基:胰酪胨大豆琼脂培养基、PH7.0

4 培养皿的制备:

将培养皿在121℃湿热灭菌30分钟。配制培养基并灭菌,将灭菌培养基加热熔化,冷至45~60℃,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将培养基注入培养皿,每皿15~20ml,待培养基凝固后,将培养基平皿倒置于30~3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若培养基平皿上确无菌落生长,即可供采样用。

5 测试方法及步骤

5.1 采样前洁净区的状态:

5.1.1 沉降菌测试前:

被测试洁净室(区)的温湿度须达到(18℃~26℃)相对湿度在(45%~65%)为宜;压差必须控制在规定值内。

5.1.2 测试状态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并在报告中注明测试状态。静态测试时,室内测试人员

不得多于2人。被测试洁净室(区)已消毒。测试人员必须穿戴符合环境洁净度级别的工作服。测试报告中应标明测试时所采用的状态和室内测试人员数。

5.1.3 在空态或静态a(无生产人员)测试时,对单向流洁净室而言,测试宜在净化空气调

节系统正常运行时间不少于10min后开始,对非单向流洁净室,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30分钟开始。

在静态b测试时(生产结束人员撤离),对单向流洁净室而言,测试应在生产操作人员撤离现场并经过10min自净后开始,对非单向流洁净室,测试应在生产操作人员撤离现场并经过20min自净后开始。

5.1.4 在动态测试时,则须记录生产开始的时间以及测试时间。

5.2采样点数量及其布置

5.2.1采样点的确定:

根据洁净区(室)面积大小确定最少采样点数目(根据国家标准GB/T16294-2010要求),

在满足最少采样点数目的同时,还宜同时满足最少培养皿数。采样点的布置应力求均匀,避免在某局部区域过于集中,培养皿应布置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如关键设备或易受污染的地方)和气流扰动最小的地方。工作区测试点位置离地0.8~1.5m左右(略高于工作面),可在关键设备或关键工作活动范围处增加测点。

5.2.2 最少采样点数目

在满足最少采样点数目的同时,还宜满足最少培养皿数。

(1)A级洁净区采样点分布图(15点)

(2)C、D级洁净区采样点分布图示意

5.3 采样方法:

5.3.1沉降菌:将已制备好的培养皿放置在预先确定的取样点,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基表

面暴露0.5小时(静态),4小时(动态),再将培养皿盖上盖后倒置。

5.3.2表面微生物:

5.3.2.1 无菌碟法:用无菌触碟(Φ50mm)直接接触所检物体或工作服5~10秒,再将培养皿盖上盖后倒置。

5.3.2.2棉签擦拭法:无菌棉签支擦拭物体表面25cm2然后用消毒医用剪子将棉头放入100ml 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中,振摇至均匀。按细菌检查法注皿。

5.4 培养

全部采样结束,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采用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TSA)配制的培养皿经采样后,在30-35℃培养,时间不少于2天。培养基应有对照试验,检查培养基本身是否污染。

5.5 菌落计数:

4.6.1达到规定的培养时间后,菌落数用肉眼直接计数、标记或在菌落计数器上点计,并用5~10倍放大镜检查,有否遗漏。

4.6.2将测得的数据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平均菌落数M=(M1+M2+…+Mn)/n

式中:M1=1号培养皿菌落数

M2=2号培养皿菌落数

Mn=n号培养皿菌落数

n=培养皿总数

6 注意事项

6.1 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人为对样本的污染。

6.2 由于细菌种类繁多,差别甚大,计数时一般用透射光于培养皿背面或者正面仔细观察,

不要漏计培养皿边缘生长的菌落,并须注意细菌菌落与培养基沉淀物的区别,必要时用显微镜鉴别。

6.3 采样前应仔细检查每个培养皿的质量,如发现变质、破损或者污染的应剔除。

6.4 沉降菌的测试需在悬浮粒子测试完成后并经过对洁净室的消毒,方能进行沉降菌的测

试。

6.5 测试记录:测试报告中应记录房间温度、相对湿度、压差、测试状态及测试数据。

7监测完毕,填写有关的记录,交化验室主任签名,由质量保证部作出环境评价结果。

8 变更历史:跟踪反映文件的变更情况,包括:变更前后的版本号、变更原因及内容、批准

人、变更前后版本的生效日期。

无菌检测操作规程

无菌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无菌检查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 本公司无菌产品的无菌检查 3.职责 质量部QC 4.依据 2015版《中国药典》通则1101 5.内容 5.1无菌检查环境保障 5.1.1无菌检查的所有操作均需在严格控制微生物污染的环境下进行,即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 5.1.2操作环境的无菌保障程度将直接影响无菌检查结果,为了保证无菌检查用洁净室(区)环境的稳定性,确保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对洁净室(区)的环境定期检测并采取合理的措施保证洁净环境符合要求。 5.1.3无菌检查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 5.1.4洁净区的温度、湿度等参数必须符合相应洁净级别的要求 5.1.5无菌检查操作还需要对环境进行监控, 5.2培养基、稀硫酸、缓冲液 5.2.1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除另有规定,接种后应置30-35℃培养。 5.2.2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接种后应置20-35℃培养。 5.2.3中和或灭活用培养基,按上述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的处方及制法,在培养基灭菌或使用前加入适宜的中和剂、灭活剂或表面活性剂,其用量同方法实用性试验。 5.2.4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5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6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7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市售培养基干粉。 5.2.80.9%无菌氯化钠溶液。 5.2.9培养基使用性检查 无菌检查用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等应符合培养基的无菌性检查及灵敏度检查的要求。本检查可在供试品的无菌检查或与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同时进行5.2.9.1无菌性检查:每批培养基随机取5支(瓶),按各培养基规定的温度下培养14天,用无菌生长。 5.2.9.2灵敏度检查 5.2.9.2.1菌种: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所用的菌株传代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钟存中心获得的干菌种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 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 104] 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 501] 生孢梭菌[CMCC(F)64 941] 白色念球菌[CMCC(F)98 001] 黑曲霉[CMCC(F)98 003]

配置间沉降菌测试方法

配液洁净室沉降菌空气采样及检测方法 1、净化系统在开启状态,房间清洁并擦拭消毒后,紫外线照射30分钟,关闭紫外线后30分钟,无人使用条件下开始采样。 2、测试人员穿着洁净服,戴口罩,手消毒或戴手套。动作要轻,避免产生污染干扰。 3、取直径90mm×15mm无菌普通培养液平板培养皿,编号备用。 4、采样方法: ①普药间及抗化间每月各抽取一个操作台进行监测(1-14为采样点,15为对照点),在洁净间、二更和一更各选取两点(距地面0.8m~ 1.5m),监测结果取平均值; ②将培养皿按采样点布置图逐个放置,然后按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逐个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基表面暴露在空气中,沉降30min后,盖上平板盖后倒置收起;15号打开后立即封盖,作为空白对照; ③收取培养皿时与放置时顺序相反,从大到小依次收取; ④将采样平板送至检验科。 5、注意事项: ①采样时,采样者应站在采样口的下风侧,并尽量少走动; ②拿开平板盖时,手部不能穿越平板上空,将平板盖搭放在培养皿边上不重叠。 6、结果的评定: ①每个测点的沉降菌平均菌落数必须低于所选定评定标准中的界限; ②在静态监测时,若某测点的沉降菌平均菌落数超过评定标准,应重

新采样两次,两次测试结果均合格才能判为符合; ③洁净室沉降菌技术要求如下: 采样点布置图 洁净间、一更、二更采样点布置图 物表和手表微生物采样方法 一、物体表面采样方法: 用5cm×5cm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采样面积

≥100cm2,连续采样4个,取一支无菌棉拭子在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浸湿,于管壁上挤压一下,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5次(从下向上5次,从左向右5次),并随之转棉拭子,然后以无菌操作方式将采样的棉拭子头剪断并落入采样试管内,立即送检。门把手等不规则物体表面用棉拭子直接涂擦采样。 二、手部表面采样方法: 监测对象采取五指并拢姿势,操作者将无菌棉拭子蘸采样液挤干,在被采手指屈面自手指根到指尖往返涂擦2次直到采完全手,每只手采样面积约计30cm2,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然后以无菌操作方式将采样的棉拭子头剪断并落入采样试管内,立即送检。 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标准 细胞毒药物破损和溢出应急预案 1.发生细胞毒药物破损和溢出时,如直接接触皮肤,应立即用肥皂或者清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溢出地点应隔离并有明确标记。

洁净区沉降菌测定规程精编版

洁净区沉降菌测定规程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1.目的:明确洁净区(室) 沉降菌的质量控制标准,规范洁净区(室) 沉降菌的检验操作方法 2.适用范围:洁净区(室) 沉降菌的控制和测试方法,及车间洁净室和洁净区无菌室或 无菌区域(包括洁净工作台)的沉降菌的测定和环境的验证。 3.责任者:质量控制部洁净区(室) 沉降菌检验操作人员车间QC检验操作人员。 4.操作内容和方法: .定义: 4.1.1菌落 4.1.1.1细菌培养后,由一个或几个细菌繁殖而形成的一细菌集落,简称CFU,通常用 个数表示。 4.1.1.2 沉降菌 ⑴用规定的方法收集到的活微生物粒子,通过专用的培养基,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繁 殖到可见的菌落数。 .应对微生物进行动态监测,评估无菌生产的微生物状况。 4.2.1监测方法有沉降菌法、定量空气浮游菌采样法和表面取样法(如棉签擦拭法和 接触碟法)等。 4.2.2动态取样应当避免对洁净区造成不良影响。成品批记录的审核应当包括环境监 测的结果。 4.2.3对表面和操作人员的监测,应当在关键操作完成后进行。在正常的生产操作监 测外,可在系统验证、清洁或消毒等操作完成后增加微生物监测。 4.2.4洁净区微生物监测的动态标准(1)如下:

4.2.4.1表中各数值均为平均值。 4.2.4.2单个沉降碟的暴露时间可以少于4小时,同一位置可使用多个沉降碟连续进 行监测并累积计数。 . 沉降菌测试操作方法: 4.3.1洁净区沉降菌控制限度: 4.3.2、测试操作方法: 4.3.2.1本测试方法采用沉降法,即通过自然沉降原理收集在空气中的生物粒子于培 养平皿,经若干时间,在适宜的条件下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进行计数,以平板培养皿中的菌落数来判定洁净环境内的活微生物数,并以此来评定洁净区的洁净度。 4.3.2.2所用的仪器和设备 ⑴高压消毒锅:使用时应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操作。 ⑵恒温培养箱:必须定期对培养箱的温度计进行检定。 ⑶培养皿:一般采用Ф90mm×15mm的硼硅酸玻璃培养皿。 ⑷培养基:普通肉汤琼脂培养基(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或其他药典认可的培养基。 4.3.3.测试操作步骤: 4.3.3.1采样操作方法:将已制备好的培养皿按4.2.4.2的要求放置,打开培养皿 盖,使培养基表面暴露4h,再将培养皿盖盖上后倒置。 4.3.3.2培养。 ⑴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⑵在30℃--35℃培养箱中培养,时间不少于72h。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一、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环境要清洁。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必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治疗是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 2、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 3、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包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 天,过期应重新灭菌。 4、工作人员面向无菌区域,用无菌取无菌物品,手臂须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5 进行无菌操作时不可面对无菌区讲话、打喷嚏。怀疑无菌物品被污染,不可使用。 6 进行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可,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7、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人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二、准备质量标准 1、工作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修剪指甲。 2、备齐用物。 3、治疗盘、无菌持物钳或镊,浸泡于消毒液溶液内,无菌溶液、无菌包布、无菌容器及物品、无菌手套、弯盘、75%酒精、无菌棉签。 4、查对无菌物品、灭菌日期及手套好。 5 用物排放有序,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三、操作流程质量标准 1、选择清洁、干燥、宽阔的场所进行操作。 2 无菌持物钳使用法: 无菌持物钳须置于无菌容器内,有效期限 4 小时;取、放无菌持物钳时,应将盖打开,钳端闭合,不可在盖孔中取、放;如需取远处物品时,应连同容器一起搬移,就地取出无菌物品。 3、无菌包使用法: 1)、查看无菌包的名称、灭菌日期,查看化学指示胶带粘贴。 2)、将无菌包放在清洁、干燥处,撕开粘贴。 3)、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开左右两角,最后揭开内角,注意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

无菌室沉降菌测试标准操作规程

无菌室沉降菌测试标准操作规程 一、目的:建立无菌室中沉降菌的测试标准操作规程,保证微生物检验在规定洁净级别内进行。 二、范围:无菌室的沉降菌的监测。 三、依据:国家标准GB/T 16294-1996。 四、职责:微生物检验人员对本制度的实施负责。 五、内容 1、菌落:细菌培养后,由一个或几个细菌繁殖而形成的一细菌集落,简称CFU。通常用个数表示。 2、测试方法:沉降法,即通过自然沉降原理收集在空气中的生物粒子于培养基平皿,经48小时以上培养,在适宜的条件下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数,来评定洁净环境内的活微生物数,并以此来评定洁净室的洁净度。 3、所用的仪器和设备 1)高压灭菌锅锅 2)恒温培养箱:必须定期对培养箱进行检定。 3)培养皿:一般采用中90mm×15mm硼硅酸玻璃培养皿。使用前将培养皿置于121℃湿热灭菌20分钟。 4、培养基: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将培养基加热熔化,冷却至约45℃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将培养基注入培养皿,每皿约15m1。待琼脂培养基凝固后,将培养基平皿放入30~3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数小时,若培养基平皿上确无菌落生长,即可供采样用,制备好的培养基平皿应在2~8℃的环境中存放。 5、测试步骤 1)采样方法:将已制备好的培养皿放置在预先确定的取样点,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基表面暴露0.5小时,再将培养皿盖上盖后倒置。 2)培养,时间不少于48小时。每批培养基应有对照试验,检查培养基本身是否污染,可每批选定3只培养皿作对照培养。 3)菌落计数:用肉眼直接计数,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有否遗漏。若培养皿上有2个或2个以上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以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计数。 6、注意事项 1)测试用具要做灭菌处理,以确保测试的可靠性、正确性。 2)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人为对样本的污染。 3)对培养基、培养条件及其他参数作详细的记录。 4)由于细菌种类繁多,差别甚大,计数时一般用透射光于培养皿背面或正面仔细观察,不要漏计培养皿边缘生长的菌落,并须注意细菌菌落与培养基沉淀物的区别,必要时用显微镜鉴别。 5)采样前应仔细检查每个培养皿的质量,如发现变质、破损或污染的应剔除。 7、测试规则 1)测试状态 (1)沉降菌测试前:被测试洁净室(区)的温湿度须达到规定的要求,静压差、必须控制在规定值内。被测试洁净室(区)已消毒。 (2)测试状态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并在报告中注明测试状态。 (3)测试人员:测试人员必须穿戴符合环境洁净度级别的工作服。静态测试时,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2个人。

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

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 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版号生效日期 公司

1 目的 通过无菌检验,确保灭菌后产品能够达到无菌的要求。 2 适用范畴 适用于灭菌后医疗器械产品(列举)的无菌检验。 3 检验依据 本厂产品注册标准(编号) EN1174-1996 医疗器械灭菌产品中微生物数量的评估 《中国药典》(2005年版) GB14233.2-2005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二部分:生物试验方法 GB15980-1995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4 仪器、设备 百级层流超净工作台、电热干燥箱、电热恒温培养箱、霉菌培养箱、压力蒸汽灭菌器、集菌仪(器)、电子天平、PH计、冰箱、恒温水浴锅、酒精灯、三角烧瓶,接种环、无菌棉签、镊子,试管架,大试管若干等。 5 无菌检验室的环境要求 5.1 无菌检验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百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 5.2 缓冲区与外界环境、无菌检验室与缓冲区之间空气应保持正压,阳性对比室与缓冲区之间空气应保持负压。无菌检验室与室外大气之间静压差应大于10Pa。无菌检验室的室温应保持18~26℃,相对湿度:45~65%。 5.3 无菌检验室的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监测。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5.4 无菌检验过程中应同时检查超净工作台单向流空气中的菌落数:每次操作时在层流空气所及台面的左中右置3个营养琼脂平板,暴露30min,于30~35℃培养48小时,菌落数平均应不超过1CFU/平板。 6 无菌检验前的预备 6.1 器具灭菌、消毒 6.1.1 灭菌:试验过程中与供试品接触的所有器具必须采纳可靠方法灭菌。可经电热干燥箱160℃以上干烤2小时,或置压力蒸汽灭菌器内121℃蒸汽灭菌30分钟后使用(依照灭菌成效验证决定灭菌参数)。所有的灭菌物品不应超过2周即用毕,否则应重新灭菌。 6.1.2 消毒:凡检验中使用的器材无法灭菌处理的,使用前必须经消毒处理。如无菌检验室的试管架、电子天平、工作台面、工作人员的手、橡胶吸头等。可采纳消毒剂浸泡或擦拭。消毒剂应每月更换,以防止产生耐药菌株。 6.1.3 标识:器具的灭菌、消毒后必须做好标识,标明灭菌、消毒时刻和使用有效期。 6.2 人员、物料进入无菌检验室

无菌检查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无菌检查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无菌检查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适用于无菌检查使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2010年版 责任:QC化验员对实施本规程负责。 内容: 1、概要:无菌检查用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等应符合培养基的无菌检查及灵敏度检查要求。本检查可在供试品的检查前或与供试品的检查同时进行。 2、材料及设备 2.1 生化培养箱 2.2 生物安全柜 2.3 中国浊度标准管(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2.4 灭菌试管、灭菌注射器 2.5 0.9%无菌氯化钠溶液 2.6 0.05%(ml/ml)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取聚山梨酯80 0.05ml,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氯化钠至100ml,混匀,灭菌即可。3、无菌检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3.1无菌性检查 取新鲜配制灭菌的培养基各5瓶,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置30~35℃,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置20~25℃,培养14天,应无菌生长。 3.2灵敏度检查 3.2.1菌种 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所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存中心获得的干燥菌种为第0代),

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CMCC(B) 26003]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CMCC(B) 10104]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MCC(B) 63501] 生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es CMCC(B) 64941]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CMCC(F) 98001]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CMCC(F) 98003] 3.2.2菌液制备 3.2.2.1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悬液制备 3.2.2.1.1 取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胰酪大豆胨液体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上,30~35℃培养18~24小时,取新鲜传代菌种一支待用。取一支灭菌中试管,加入3ml 0.9%无菌氯化钠溶液,把新鲜传代菌种培养物用接种环轻轻刮取,在加入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的试管壁上研磨,使之成为均匀悬液。 3.2.2.1.2 取菌悬液1ml于比浊管中,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逐步稀释至与标准管的浊度一致。记录下所加入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的量,余下的2ml菌液盖上试管塞以备用。 3.2.2.1.3 打开试管塞,取1ml菌液于中试管中,加入比浊时所需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的量一致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此时试管中的细菌浓度与标准比浊管相一致。根据细菌浊度标准菌数表的菌数,将菌悬液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系列稀释至不大于100cfu/ml。 3.2.2.1.4 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悬液制备方法同金黄色葡萄球菌。 3.2.2.2 生孢梭菌菌悬液的制备 3.2.2.2.1取生孢梭菌的新鲜培养物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上,30~35℃培养18~24小时,取一支灭菌中试管,用灭菌注射器吸取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底部三分之二处的新鲜菌液1ml,加入

沉降菌菌落数的监测标准操作程序.doc

编号: 目的:建立沉降菌菌落数检测标准操作程序 范围:适用于洁净区或洁净室的沉降菌菌落数测定操作。 职责:微生物检验员 提要:本测试方法采用沉降法,即通过自然沉降原理收集在空气中的生物粒子于培养基平皿,经若干时间,在适宜的条件下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进行计数,以平板培养皿中的菌落数来判定洁净环境内的活微生物数,并以此来评定洁净室(区)的洁净度。 沉降菌:用本标准提及的方法收集空气中的活微生物粒子,通过专门的培养基,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繁殖到可见的菌落数。 沉降菌菌落数:规定时间内每个平板培养皿收集到空气中沉降菌的数目,以个/皿表示。 1.所用仪器、器具和培养基 高压蒸汽灭菌锅、隔水恒温培养箱、培养皿(φ90mm 15mm)、营养琼脂培养基。 2.测试人员 测试人员必须穿戴符合环境洁净度级别的工作服,不得随意进出洁净区;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2人。 3.准备工作 3.1 温度和湿度: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与其生产及工艺要求相适应(温度控制在18~24℃,相对湿度控制在45%~60%之间为宜),同时应满足测试仪器的使用范围。 3.2静态测试时,测试宜在生产操作人员撤离现场且净化空气调节系统正常运行时间不少于10分钟达到自净后开始,对非单向流洁净室,测试宜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正常运行时间不少于20分钟自净后开始,必要时可对被测试洁净室进行消毒。 3.3菌落数测定的培养皿应布置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和气流扰动最少的地方。

3.4对培养皿表面必须进行严格消毒。 4.测试步骤 4.1 将已制备好的培养皿按采样点布置图逐个放置,然后从里到外逐个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基表面暴露在空气中。 4.2 静态测试时,培养基暴露时间为30分钟以上。 4.3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于隔水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条件为:30~35℃)。 4.4注意事项: 4.4.1采样前应仔细检查每个培养皿的质量,如发现变质、破损或污染的应剔除。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人为对样本的污染。 4.4.2测试用具要进行灭菌处理,以确保测试的可靠性、正确性。 4.4.3 布置采样点时,至少应尽量避开尘粒集中的回风口。 4.4.4测试人员应站在采样口的下风侧,并尽量减少走动。 4.4.5 所用培养基应为通过适用性检查后的培养基。 4.4.6 每批培养基应有对照试验,检验培养基是否污染。 4.4.7应对隔水恒温水浴锅进行校正。 5. 采样点数目及布置 5.1 工作区采样点位置离地0.8~1.5m左右。 5.2 可在关键设备或关键工作活动范围处增加测试点。 5.3 每个采样点一般采样一次。 5.4 沉降菌测定最少采样点数,如下表: 沉降菌测定最少采样点数目/个

洁净区沉降菌、浮游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沉降菌、浮游菌检测的标准操作程序,用以规范检测操作。 2.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部生产洁净区内的沉降菌、浮游菌检测工作 3.责任:中心检验室主任、检验员对本规程的执行负责。 4.内容: 浮游菌检测 4.1.1 检测前的准备 4.1.1.1按照药典规定制作平皿培养基。 4.1.1.2领出检测仪器,去掉防尘护罩。 4.1.1.3先用喷洒方法对仪器及采样管进行消毒,无法喷洒的地方应用擦拭或 浸泡办法进行消毒,消毒后置放十分钟使仪器基本干燥。 4.1.1.4将采样器放在采样工作台面上,拧下采样盖,使整个缝隙完全暴露在 空气中,便于直接采样。 4.1.1.5当在较高位置取样时,可把仪器采样盖拧紧,插上采样塑料管,把管 子延伸到所要采样的空间。 4.1.1.6打开采样器透明外罩,迅速将准备好的平皿放入采样托盘内,拿去平 皿上盖,立即拧上透明外罩密封。 4.1.1.7拧松外罩顶部装有指针的螺母,让指针自然下落或使指针底部刚接触 到培养基为止。 4.1.1.8调节狭缝螺母,使狭缝上升直至到头,再反方向调节使狭缝面下降, 将齐狭缝大螺母侧面的色标线与指针于水平线上。(保持狭缝的底平面与培养基表面相距1-3mm)。

4.1.1.9将指针向上轻轻拔起,使其底部离开培养基表面,并拧紧螺母,使之 固定不动。 4.1.2 采样操作 4.1.2.1将采样器后面板上的电源插上,按下仪器面板上的电源开关,指示灯亮, 时间显示窗内的数码应为“P”。 4.1.2.2根据采样现场环境的洁净度,选择采样时间中的某一档,并按下相应按 钮,指示灯亮,数码由“P”显示为“Y”,约经10分钟后气泵自动开启进 行采样。当采样时间达到时,气泵自动停止运行,数码显示终点采样时间。 4.1.2.3关掉电源开关,打下仪器的活动透明外罩,迅速把平皿上盖盖上并从仪 器中取出。 4.1.2.4按照上述方法,再放入新的平皿,进行第二次采样,直到采样完毕。4.1.2.5采集样品的平皿应置入培养箱,在培养48小时后,按检验规程检查菌 落数。 4.1.2.6采样工作结束,关断仪器电源,将程序: 4.2沉降菌检测 4.2.1消毒φ90mm×15mm的硼硅酸玻璃培养皿。 4.2.2称取普通肉汤琼脂培养基31克,加蒸馏水1000ml,加热溶解分装,经 116℃30分钟灭菌备用。 4.2.3在无菌条件下将消毒的培养基注入培养皿中备用。 4.2.4放平板前应先洗手,穿消毒好的无菌衣、裤、帽、口罩。 4.2.5将已制备好的培养皿按净化级别要求选择放置位置和平皿块数。 4.2.6到车间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基表面暴露,再将培养皿盖盖上后倒置。 4.2.7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温度30℃~35℃, 时间不少于48h)。 4.2.8每批培养基应有对照试验,可选2~3只培养皿作对照培养,以检验培养 基本身是否污染。

无菌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无菌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 建立无菌检查的基本操作,为无菌检查人员提供正确的操作规程。 2.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 3.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QC无菌检查的操作。 4. 职责: QC无菌检查人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5.程序: 5.1. 定义: 无菌检查法:系指检查药品、无菌器具及适用于药典要求无菌检查的其它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5.2. 无菌操作室应具有空气除菌过滤的层流装置,局部洁净度100级或放置同等级别的超净工作台,室内温控(18~26)℃及除湿装置,操作室或工作台应保持空气正压。 5.2.1. 无菌室的清洁与消毒应符合QC洁净室清洁、消毒规程(SOP ZL0014)。 5.2.1.无菌室无菌程度的检查应符合规定:见沉降菌监测规程(SOP ZL0006)、悬浮粒 子监测规程(SOP ZL0005)。 实验设备及用具: 5.3.1.电热干燥箱、电热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电热恒温培养箱、试管、注射器、针头、试管架、刻度吸管、手术剪、手术镊、砂轮、注射器盒、搪瓷托盘、双碟、75%酒精棉球、无菌工作服(衣、裤、帽、口罩等)。 5.3.2.微孔滤膜:直径50mm、孔径0.45μm,应符合规定。 5.3.3.除菌滤器: 除菌滤器采用的是HTY-2000型全封闭式薄膜过滤器。 5.3.4. 所有进入无菌室的物品必须经过消毒或灭菌,应严格按照进入QC无菌室物品清洁、消毒、灭菌规程(SOP ZL0015)进行操作。

5.4. 稀释剂:灭菌注射用水。 5.5. 培养基: 5.5.1.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流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真菌培养基。 5.5.2. 培养基的使用,配制、管理及灵敏度检查应按照培养基管理规程(SMP ZL0036)、培养基灵敏度检查规程(SOP ZL0019)、培养基配制规程(SOP ZL0016)进行操作。 5.6. 对照用菌液: 5.6.1.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occus sureus)菌液:取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的营养琼脂斜面新鲜培养物1白金耳,接种至营养肉汤培养基内,在30~35℃培养16~18小时后,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每1ml中含10~100个菌。 5.6.2. 生孢梭菌(Clostridum sporgenes)菌液:取生孢梭菌[CMCC(B)64 941]的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新鲜培养物1白金耳,接种至相同培养基内,在30~35℃培养18~24小时后,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ml中含10~100个菌。 5.6.3.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菌液:取白色念珠菌[CMCC(F)98 001]的 真菌琼脂培养基斜面新鲜培养物1白金耳,接种至真菌培养基内,在20~25℃培养24小时后,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每1ml中含10~100个菌。 5.7. 操作法: 5.7.1. 供试品、培养基在移入缓冲间之前应先编号,并用75%酒精棉球擦拭瓶(管)外壁,然后连同其它用具(包括无菌衣、帽、口罩等)移入缓冲间,打开无菌间紫外光 灯和空气过滤装置开关,并使其工作在30分钟以上。 5.7.2. 将所需物品移入无菌室,每次试验中所用物品,必须计划好,并有备用物。操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应严格遵守QC洁净室进出规程(SOP ZL0013)。 5.7.3. 供试品外部消毒: 5.7.3.1. 橡皮塞、铝盖、压封小瓶:先用75%酒精棉球擦拭外壁及瓶塞,待干,用消毒镊子剔去铝盖上的铝质小圆片,用酒精棉球擦拭瓶盖及橡皮塞,并将酒精棉球盖于橡皮塞上待取样。 5.7.3.2. 安瓶:先用酒精棉球将安瓶外部擦拭消毒待干,用砂轮轻轻割安瓶颈部,便于折开安瓶。 5.7.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供试品加入该药品项下规定的稀释剂用量,制成该药品项下规定浓度的供试品溶液。 5.7.5. 根据供试品的抑真菌和抑细菌试验,判定该供试品有无抑菌性,而决定采用直接

沉降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01.0 目的 01.1 阐述洁净室(区)空气中沉降菌检测操作规程,保证药品的质量,防止生产环境对 产品的污染,保证实验室的环境达到检测产品的要求。 02.0 适用范围 02.1 适用于本公司的洁净室(区)的沉降菌监测和洁净度等级的验证。 03.0 人员职责 测试人员对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 04.0 内容 04.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04.1.1 菌落:细菌培养后,由一个或几个细菌繁殖而形成的细菌集落,简称CFU,通常用 个数来表示。 04.1.2 沉降菌:用GB/T16292-2010 提及的方法收集空气中的活性微生物粒子,通过专门 的培养基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系繁殖到可见到的菌落数。 04.1.3 沉降菌菌落数:规定时间内每个平板培养皿收集到空气中沉降菌的数目,以cfu/ 皿表示。 04.2 测试原理:本测试方法利用沉降法,即通过自然沉降原理收集空气中的生物粒子于 培养基平皿,经若干时间,在适宜的条件下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数,以平板培 养中的菌落数来评定洁净环境内的活微生物数,并以此来评定洁净区的洁净度。 04.3 监测周期:A级洁每次室验做监控, B 级每周一次,C级每季度一次,D级每半年一 次监控。 04.4 测试方法: 04.4.1 使用设备与材料 高压灭菌锅:使用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恒温恒湿培养箱:必须定期对培养箱进行校验。 培养皿:一般采用φ90mm×15mm培养皿。 培养基: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TSA);已灭菌配制好的培养基平皿放入30-35 ℃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72 小时,若培养基平皿上确无菌落生生即可供采样用,制备好 的培养基平皿应放在2- 8℃的环境中存放。 清洁剂:75%酒精 04.4.2 测试时间: (1)对单向流,如 A 级净化房间内及超净工作台,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 少于10 分钟后开始。

1注射剂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一、目的:建立注射剂检验标准操作规程,防止错检、漏检的发生。 二、范围:适用于注射剂的检验操作方法。 三、责任:质量部、化验室相关操作人员。 四、内容: 注射剂 注射剂(《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IB)系指药物与适宜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制或稀释成溶液或混悬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 注射剂可分注射液(其中供静脉滴注用的大体积注射液也称静脉输液)、注射用无菌粉末与注射用浓溶液。 注射剂除应按药典品种项下规定的检验项目外,还应检查“装量”或“装量差异”、“可见异物”和“无菌”。静脉用注射剂应加查“热原”或“细菌内毒素”;溶液型静脉用注射液、溶液型静脉注射用粉末及注射用浓溶液应加查“不溶性微粒”;静脉输液及插管注射用注射液应加查“渗透压摩尔浓度”。 混悬型注射液,除另有规定外,药物粒度应控制在l5um以下,含15~20um(间有个别20~50um)者,不应超过10%,若有可见沉淀,振摇时应容易分散均匀;乳状液型注射液不得有相分离现象;静脉用乳状液型注射液分散相球粒的粒度90%应在lum以下,并不得有大于5um的乳滴。 “装量”检查法 1 简述 1.1本法适用于50ml及50ml以下的单剂量注射液的装量检查,其目的在于保证单剂量注射液的注射用量不少于标示量,以达到临床用药剂量要求。 1.2标示装量为50ml以上的注射液和注射用浓溶液,按最低装量检查法标准操作规范检查,应符合规定。

1.3 凡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注射液(如塞替派注射液).可不进行“装量”检查。 2 仪器与用具 2.1注射器及注射针头。 2.2量筒(量入型)规格l、2、5、1O、20及50ml的量筒,均应预经标化。 3 操作方法 3.1 按下表规定取用量抽取供试品。 标示装量供试品取用量(支) 2ml或2ml以下 5 2ml以上至50ml 3 3.2取供试品,擦净瓶外壁,轻弹瓶颈部使液体全部下落,小心开启,将每支内容物分别用相应体积的干燥注射器(包括注射器针头)抽尽,注入预经标化的量筒内,在室温下检视,读出每支装量。 3.3如供试品为油溶液或混悬液时,检查前应先微温摇匀,立即按3.2项下方法操作,并冷至室温后检视。 4 注意事项 4.1所用注射器及量筒必须洁净、干燥并经定期校正;其最大容量应与供试品的标示装量相一致,量筒的体积应使待测体积至少占其额定体积的40%。 4.2 注射器应配上适宜号数的注射针头,其大小与临床使用情况相近为宜。 5 记录与计算主要记录室温,抽取供试品支数,供试品的标示装量,每支供试品的实测装量。 6 结果与判定 每支注射液的装量均不得少于其标示装量;如有少于其标示装量者,即判为不符合规定。 “装量差异”检查法 l 简述 1.1本法适用于注射用无菌粉末的装量差异检查。 1.2本项检查的目的在于控制各瓶间装量的一致性,以保证使用剂量的准确。 1.3凡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注射用无菌粉末,可不进行“装量差异”检查。 2 仪器与用具 分析天平感量0. 1mg(适用于平均装量为0.15g及其以下的粉针剂)或感量1mg

沉降菌测试方法..

沉降菌测试方法 1、把ф90m m×15mm硼硅酸玻璃培养皿包在报纸里,放入恒温烤箱中加热至180℃后,干烤2小时。 2、取X克培养基放入X克蒸馏水,放入高压消毒锅中加热溶化,冷至45℃时,在无菌操作要求下将培养基注入培养皿,每皿约15ml。 3、待琼脂凝固后,将培养基平皿倒置于33℃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若培养基平皿上确无菌落生长,即可采样用。制备好培养皿宜在2—8℃环境中保存。 4、采样时,一般在100级层流罩中放置3个培养皿,在100000级,10000级按面积大小一般放2个培养皿。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基表面暴露0.5小时,再将培养皿盖上后倒置于恒温培养箱33℃培养,时间不小于48小时,采样点位置离地0.8m—1.5m左右。 5、将培养皿举起用肉眼直接计数,用记号笔点记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是否遗漏,若培养皿上有2个或2个以上菌落重叠,分辨时仍以2个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不要漏计培养皿边缘生长菌落,并注意细菌菌落与培养基沉淀物区别。 6、沉降菌测试前,被测洁净室已消毒。被测洁净室温湿度须达到规定要求,静压差、换气次数、空气流速必须控制在规定值内,测试状态有静态和动态两种,测试状态选择须符合生产要求,并在报告中注明测试状态。 7、测试人员必须穿戴符合环境洁净度级别工作服,静态测试时,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2人。测试时间对单向流100级净化房间及层流工作台,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10min后开始,对非单向流,100000级以上净

化房间,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30min 后开始。 8、平均菌落数计算:M 1+M 2+M 3 平均菌落数= .........21n Mn M M ++ n —培养皿总数 M 1—1号培养皿菌落数 M 2—2号培养皿菌落数 M n —n 号培养皿菌落数 用平均菌落数判断洁净空气中微生物。洁净室内平均菌落数必须低于所选定的评定标准,(100级≤1个;10000级≤3个;100000级≤10个)。若某洁净室内平均菌落数超过标准,则必须对此区域先进行消毒,然后重新采样两次,测试结果均须合格。 人员进出洁净生产区的一般程序: 人员进出无菌操作洁净生产区程序:

沉降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ok

执行编写部门:文件编号:替代版本: 编写人签名:年月日 审核人签名:年月日 批准人签名:年月日 分发部门:执行日期: 沉降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本文件规定了洁净室(区)中沉降菌检验的操作方法,保证检验人员操作规范化、标准化,确保洁净室洁净度。 2.范围 标准规定了医药工业洁净区中沉降菌的测试条件、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无菌室(区)(包括洁净工作台)的沉降菌测定。本公司规定对万级净化实验室沉降菌检测项目进行一星期/次的检验。 3.职责 QC操作人员、QC管理人员严格按照此规程执行;相关使用人员做好洁净室清洁维护工作。 4.内容 4.1. 定义 4.1.1.洁净室(区) 对尘埃及微生物污染规定需进行环境控制的房间或区域。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 使用均具有减少对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 4.1.2.洁净工作台 一种工作台或者与之类似的一个封闭围档工作区。其特点是自身能够供给经过过 滤的空气或气体,垂直层流罩、水平层流罩、垂直层流洁净工作、水平层流洁净 工作台、自净器等。 4.1.3.洁净度 洁净环境内单位体积空气中含大于或等于某一粒径的悬浮粒子的允许统计数。 4.1.4.菌落 细菌培养后,由一个或几个细菌系列而形成的一细菌集落,简称CFU。通常用个

数表示。 4.1. 5.沉降菌 用本标准提及的方法收集到的活微生物粒子,通过专用的培养基,在适宜的生长 条件下繁殖到可见菌落数。 4.1.6.静态测试 洁净室(区)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已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工艺设备已安装,洁净室(区)内没有生产人员的情况下进行的测试。 4.1.7.动态测试 洁净室(区)已处于正常状态下进行的测试。 4.2. 测试方法 4.2.1.方法概述 采用沉降法,即通过自然沉降原理收集在空气中的生物粒子于培养基平皿,经若 干时间,在适宜的条件下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进行计数,以平板培养皿中的菌 落数来判定洁净环境内的活微生物数,并以此来评定洁净室(区)的洁净度。4.2.2.测试仪器和设备 高压蒸汽灭菌锅、恒温培养箱、培养皿。 4.2.3.培养基 营养琼脂培养基:培养基的准备及灭菌依照培养基配制及灵敏度测试标准操作规程准备。 4.2.4.测试步骤 4.2.4.1.采样 将已制备好的培养皿按5.3.4.1.3的要求放置,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基表面 暴露于空气中0.5h,再将培养皿盖盖上后倒置。 4.2.4.2.培养 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于在30~35℃生化培养箱中培养48h。每批 培养基应有对照试验,检验培养基本身是否污染。可每批选定3只培养皿作 对照培养。 4.2.4.3.菌落计数 4.2.4.3.1用肉眼直接计数,标记或在菌落计数器上点计,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

无菌检验操作规程

医疗器械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 1目的 通过无菌检验,确保灭菌后产品能够达到无菌的要求。 2适用围 适用于灭菌后医疗器械产品的无菌检验。 3检验依据 《中国药典》 (2005年版 GB14233.2-2005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二部分:生物试验方法GB15980-1995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4仪器、设备 超净工作台、电热干燥箱、电热恒温培养箱、霉菌培养箱、压力蒸汽灭菌器、集菌仪(器、电子天平、 PH 计、冰箱、恒温水浴锅、酒精灯、三角烧瓶,接种环、无菌棉签、镊子,试管架,大试管若干等。 5无菌检验室的环境要求 5.1无菌检验应在环境洁净度 10000级下的局部百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进行。 5.2缓冲区与外界环境、无菌检验室与缓冲区之间空气应保持正压,阳性对照室与缓冲区之间空气应保持负压。无菌检验室与室外大气之间静压差应大于 10Pa 。无菌检验室的室温应保持 18~26℃,相对湿度:45~65%。 5.3无菌检验室的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监测。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5.4无菌检验过程中应同时检查超净工作台单向流空气中的菌落数:每次操作时在层流空气所及台面的左中右置 3个营养琼脂平板,暴露 30min ,于 30~35℃培养 48小时,菌落数平均应不超过 1CFU/平板。 6无菌检验前的准备 6.1器具灭菌、消毒 6.1.1灭菌:试验过程中与供试品接触的所有器具必须采用可靠方法灭菌。可经电热干燥箱 160℃以上干烤 2小时,或置压力蒸汽灭菌器 121℃蒸汽灭菌 30分钟后使用(根据灭菌效果验证决定灭菌参数。所有的灭菌物品不应超过 2周即用毕, 否则应重新灭菌。 6.1.2消毒:凡检验中使用的器材无法灭菌处理的,使用前必须经消毒处理。如无菌检验室的试管架、电子天平、工作台面、工作人员的手、橡胶吸头等。可采用消毒剂浸泡或擦拭。消毒剂应每月更换,以防止产生耐药菌株。 6.1.3标识:器具的灭菌、消毒后必须做好标识,标明灭菌、消毒时间和使用有效期。 6.2人员、物料进入无菌检验室 6.2.1开启紫外线灯或臭氧发生器进行空间灭菌处理,消毒时间不得少于 30min 。 6.2.2物料进入无菌检验室流程 6.2.2.1脱包:进入无菌检验室的物品若有双重包装的,需将外包装在传递窗 /缓冲间拆除后,传入试验室。 6.2.2.2消毒:进入无菌操作室的所有培养基、供试品等的外表都应采用适用的方法进行消毒处理,以避免将外包装污染的微生物带入无菌检验室。 6.2.2.3传递:查看所有进入无菌检验室的器具上的灭菌、消毒标识, 是否在有效期。符合要求的经传递窗传入无菌检验室。

洁净区沉降菌测定规程

1.目的:明确洁净区(室) 沉降菌的质量控制标准,规范洁净区(室) 沉降菌的检验操作 方法 2.适用范围:洁净区(室) 沉降菌的控制和测试方法,及车间洁净室和洁净区无菌室或 无菌区域(包括洁净工作台)的沉降菌的测定和环境的验证。 3.责任者:质量控制部洁净区(室) 沉降菌检验操作人员车间QC检验操作人员。 4.操作内容和方法: 4.1.定义: 4.1.1菌落 4.1.1.1细菌培养后,由一个或几个细菌繁殖而形成的一细菌集落,简称CFU,通常用 个数表示。 4.1.1.2 沉降菌 ⑴用规定的方法收集到的活微生物粒子,通过专用的培养基,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繁 殖到可见的菌落数。 4.2.应对微生物进行动态监测,评估无菌生产的微生物状况。 4.2.1监测方法有沉降菌法、定量空气浮游菌采样法和表面取样法(如棉签擦拭法和接 触碟法)等。 4.2.2动态取样应当避免对洁净区造成不良影响。成品批记录的审核应当包括环境监测 的结果。 4.2.3对表面和操作人员的监测,应当在关键操作完成后进行。在正常的生产操作监测 外,可在系统验证、清洁或消毒等操作完成后增加微生物监测。 4.2.4洁净区微生物监测的动态标准(1)如下:

4.2.4.1表中各数值均为平均值。 4.2.4.2单个沉降碟的暴露时间可以少于4小时,同一位置可使用多个沉降碟连续进行 监测并累积计数。 4.3. 沉降菌测试操作方法: 4.3.1洁净区沉降菌控制限度: 4.3.2、测试操作方法: 4.3.2.1本测试方法采用沉降法,即通过自然沉降原理收集在空气中的生物粒子于培养 平皿,经若干时间,在适宜的条件下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进行计数,以平板培养皿中的菌落数来判定洁净环境内的活微生物数,并以此来评定洁净区的洁净度。 4.3.2.2所用的仪器和设备 ⑴高压消毒锅:使用时应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操作。 ⑵恒温培养箱:必须定期对培养箱的温度计进行检定。 ⑶培养皿:一般采用Ф90mm×15mm的硼硅酸玻璃培养皿。 ⑷培养基:普通肉汤琼脂培养基(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或其他药典认可的培养基。 4.3.3.测试操作步骤: 4.3.3.1采样操作方法:将已制备好的培养皿按4.2.4.2的要求放置,打开培养皿盖, 使培养基表面暴露4h,再将培养皿盖盖上后倒置。 4.3.3.2培养。 ⑴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⑵在30℃--35℃培养箱中培养,时间不少于72h。 ⑶每批培养基应有对照试验,检验培养基本身是否污染。可每批选定3只培养皿作 对照培养。 4.3.3.3菌落计数: ⑴用肉眼直接计数,标记或在菌落计数器上点计,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

版药典沉降菌检测操作规程.doc

题目:洁净区(室)沉降菌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编码:颁发部门:质量部 起草:日期:2015 年月日修订日期:年月日 审核:日期:2015 年月日生效日期: 2016 年月日 批准:日期:2015 年月日发放份数:版次:第 1 版 分发部门:质量部、中心化验室 1.目的:阐述洁净室空气中沉降菌检测操作规程,保证药品质量,防止生产环境 对产品的污染。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洁净区 ( 室) 的沉降菌的监测。 3.责任:沉降菌检测员。 4.内容: 基本概念: 菌落 : 细菌培养后 , 由一个或几个细菌繁殖而形成的一细菌集落 , 简称 CFU.通常 用个数表示。 沉降菌:用 GB/T16292-2010 提及的方法收集空气中的活性微生物粒子,通过 专门的培养基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繁殖到可见的菌落数。 沉降菌菌落数 : 规定时间内每个平板培养皿收集到空气中沉降菌的数目,以个 / 皿表示。 测试原理 : 本测试方法利用沉降法,即通过自然沉降原理收集在空气中的生物粒 子于培养基平皿,经若干时间,在适宜的条件下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数,以平板培养皿中的菌落数来评定洁净环境内的活微生物数,并以此来评定洁净区的洁净度。 测试方法: 使用的仪器设备和培养基: 高压消毒锅 : 使用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恒温培养箱 : 必须定期对培养箱的温度计进行检定。 培养皿 : 一般采用φ 90mm×15mm硼硅酸玻璃培养皿。使用前将培养皿置于121℃湿热灭菌 20min。 培养基 : 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 将培养基加热熔化,冷却至约45℃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将培养基注入培养皿,每 皿约 15ml。待琼脂培养基凝固后,将培养基平皿放入32℃恒温培养箱中培养72 小时若培养基平皿上确无菌落生长即可供采样用,制备好的培养基平皿应在 2-8 ℃的坏境中存放。 测试时间 : 对单向流,如 A 级净化房间内及层流工作台,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 行不少于 10 分钟后开始。 对非单向流,如 B 级、 C级、 D 级以上的净化房间,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 统正常运行不少于 30 分钟开始。 采样点数目及其布置 : 最少采样点数目 : 沉降菌的最少采样点数可按表 1 确定。在满足最少测点数的 同时,不宜满足最少培养皿数,见表 2 表 1 最少采样点数目洁 净度等级 2 面积( m) A、B级 C 级D级 <10 2-3 2 2 ≥10- <20 4 2 2 ≥20- <40 8 2 2 ≥ 40- < 100 16 4 2 ≥100- <200 40 10 3 注:表中的面积,对于单向流洁净室,指的是送风面积,对于非单向流洁净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