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课标教学交流

新课标教学交流

新课标教学交流
新课标教学交流

新课标下历史教学的反思

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荣幸在这里发言,但我从事高中历史教学还不足两年,根本不敢谈什么经验,只能粗浅的谈谈自己在一年多来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是狠抓基础,正确处理识记与其他能力的关系。

历史是一门知识性较强的科学。教与学的优劣,首先取 决于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记忆就没有知识,就谈不上有运 用知识的能力,更谈不上通过设计新情境,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揭示其本质。以鸦片战争为例,如果没 有记住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经过以及《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就无法 弄清中英这场战争为什么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而不发生在30年代或50年代,它对中英两国社会的发展 产生了怎样不同的影响,满清王朝的失败为什么具有历史的必然。以记忆促进思维,以思维带动记忆,二者是 辩证的统一,均不可偏废。为此,我们要下功夫抓好打基础的工作,特别是从初中、高一、二年级起就要抓紧 、抓扎实,这是教好、学好、考好的第一要素。

二.充分利用课本中的补充材料。这些材料形象、直观,既节省了教师的备课时间,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1,对于文字材料,要采用问题式教学方法,设置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应用,以提高课堂效益,培养学生理解和应用材料的能力。文字材料包括从经典著作、历史文献、名人名言、碑文、报刊中所选取的材料。这部分材料在教科书中占有重要的比例,是材料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读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于图片材料,教师应充分利用其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3,对于表格材料,应引导学生透过枯燥无味的数字,发掘其深层内涵,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表格材料是由枯燥的数据构成的系统性较强的材料,,它具有直观、简明、易懂的特点,但也存在着枯燥无味的感觉,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枯燥的数

据,发掘其反映的历史本质。引导学生系统的分析和多角度的理解,使之与教材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立足新课程标准大胆整合教材重难点,摆脱旧教材的束缚,做好新旧教材的交接。

《课程标准》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国家课程标准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教学建议、评价标准等,它既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也是教材编写、教学与评估,以及升学考试命题的依据,因此,《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学活动、优化教学过程、衡量教学成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的教学活动必须立足于《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大胆整合。例如,人民版历史教科书必修一的第二专题(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的学习内容(伟大的抗日战争)这节课,本学习内容含盖了日本十四年的侵华史和中国军民十四年的抵抗史,子目录有侵华日军的罪行、关内外的抗日救亡运动、全民阻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一个课时完成。如果按照我们对旧教材的理解,恐怕三个课时也难完成,为此我们必须立足课标本着有利于突破难点把握重点的原则对教材进行整合,我对教材的处理是这样的:将本学习内容从宏观上分为日本的侵略和中国军民的抗战两条线索,在讲述日本的侵略时,指导学生自主探讨日本侵华的原因和列举日本侵华的罪行,学生因为平时看的抗日影片、看有关抗日的书籍、听爷爷奶奶口述再加上阅读教科书,这条线索学生一般可以自主完成。

最后,将抗日战争与中国近代史上抵御外来侵略的战争做简略对比来引导学生探讨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地位。这样将教材整合以后,既突出了重难点达到了课标的要求,又不至于受旧教材影响课上不完。新旧教材顺利完成交接。

四,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的培养。

教学中发现学生分析历史,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差,甚至对简单的问题的都无法理解,至于历史方法,历史解题技巧更是一窍不通,因此我在教学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放慢进度,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注重解析历史问题方法的训练,技巧的启发,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意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注重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内驱动力和浓厚的学习热情,同时积极引导学生

把知识书转化为能力。如在涉及到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时,则要求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主意微观和宏观先相结合,以及把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是否适应社会发展潮流作为衡量的标准。对社会热点或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通过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对知识点的处理还不够顺手,哪些知识点该补充,哪些不需要补充,尺度很难把握;对教材处理的深度难于把握;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还不够;教学中对新课程的理念贯彻还不到位等。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深入地研究新课标,把握教学尺度,调动学生参与历史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推推进研究性学习,提到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的发言结束,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理念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理念 1“立足于学生,服务于学生”的教学理念 我国数学教育起步较早,积累了许多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在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现实的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中暴露出不少的问题。数学教育重要体现在教师教的环节上,更多精力集中在教的技巧和手段上,对于接受教学的学生来说关注较少,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就能完成教学任务、“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模式屡见不鲜,有素质教育之“形”,无素质教育之“实”,教师只关注书本知识讲解,不顾学生个体发展,忽视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课堂成为教师的独角戏[1]。教学上仍是运用“英才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加上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功利性质的数学辅导,更是加重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埋没和阻碍学生个性发展,分数至上、分数决定一切的思想观念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在新课标下,更加注重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更关注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发展,激励学生多样化、独立的思维方式,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理念已经不符合这样的要求,把教师的主讲者的身份变为知识的引导者,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确定立足于学生,服务于学生的新观念,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2]。 2“抽象的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数学有它本身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怎么样让小学数学通俗易懂,把“抽象的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环节中,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教学中,出现过这样一个问题“:用1棵树,种5行,每行种4棵,该怎么样的种植?”例如这样问题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又达到让学生讨论问题和理性思考的目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渴望。这种生活化不是抛弃数学固有的严谨性,而是一种教学理念,让这种理念指导我们教学,让学生在生活的点滴中发现数学、感悟数学,体会数学中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3“站在文化的角度审视数学”的教学理念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精神、思想方法、意识等观念性知识的培养,都直接影响到他们个性的全面发展。数学有它的“美”的一面,也是一种文化,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数学文化的融入提出了要求。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之奇妙,从数学中感受美的存在,站在审美的角度感悟数学思想[3]。数学教育不能等同于教小动物做计算题的杂耍表演,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从生活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新课标下,小学阶段数学知识内容相对肤浅,但涉及的面较广,在教学活动中,更应立足于数学文化的熏陶,在数学文化和理性数学的结合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利用数学故事,教学游戏等方法吸引学生注意,拓展和丰富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创新的机会,也可以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去涉及数学文化知识,如制作数学模型,开展数学文化知识比赛等,让学生站在文化的角度全局性的思考问题。新课改的核心是素质教育,使素质教育从“形式”到“实处”需要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本文从教学理念的角度

新课标新理念新课堂

新课标·新理念·新课堂 ——“大单元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1.2017版课标的基本评价 合理与危险 新鲜与传统 可行与不可行 2.“一核三大”理念: 核心素养大单元大任务大情境 3.大单元设计 课程内容 教学方式 课堂形态 教学管理 4.课程内容的大单元设计 缘起:课时不够 关键:核心素养 5.大单元设计的展开 6.《沪教版语文小说单元》 7.《新课标语文学本2.0版》高中卷 新闻阅读活动型大单元设计 8.明白人,肯学习,不趋时崔允漷:

单元教学设计是教学专业性的重要体现,它是基于学生立场,对学生围绕某一单元开展的完整学习过程所做的专业设计。从期望学生“学会什么”出发,逆向设计“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为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指明了清晰的路径。 一,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确定大单元 单元是一种学习单位,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学习事件、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因此,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微课程。 一个完整的“大任务”驱动,组织成一个围绕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的“完整”的学习事件。 “大”的用意有三: 一是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倡导大观念、大项目、大任务与大问题的设计,其出发点不是一个知识点、技能点或一篇课文,而是起统率作用的“大”的观念、项目、任务、问题,以此来提升教师的站位,改变教师的格局。只有进行大单元设计,让教师像学科专家那样思考,才有利于教师理解学科育人的本质。 二是针对现实中有许多教师只关注知识、技能、习题、分数等,而忽视学生能力、品格与观念的培养,导致“高分低能、有分无德、唯分是图”的问题,大单元设计有利于教师改变着眼点过小过细以致“见书不见人”的习惯做法,明白“大处着眼易见人”的道理。 三是从时间维度来看,大单元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正确理解时间与学习的关系,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观念。当前教学设计通常是以“课时”为单位,导致“时间决定学习”,而不是“学习决定时间”。 二,如何确定大单元?至少要考虑以下四个问题。 一是研读本学期的相关课程材料,特别是教材的逻辑与内容结构、与教材内容对应的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学生的认知准备与心理准备、可得到的课程资源等,按照规定的课时,判断本学期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大单元。 二是依据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厘清本学期的大单元逻辑以及单元命名,如到底是以大任务或大项目来统率,还是以大观念或大问题来统率?按照一种逻辑还是几种不同的逻辑? 三是一个单元至少要对接一个学科核心素养,依据某个核心素养的要求,结合具体的教材,按某种大任务(或观念、项目、问题)的逻辑,将相关知识或内容结构化。

教育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

教育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 篇一: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王旭敏 一学期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太多。人民教师这一职业是非常辛苦的。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一、二班英语课教学。现就本人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师德方面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传递知识和文明的接力手,是点燃未来之光的火炬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也深知肩负的历史寄托和责任。我清楚要成为优秀的新世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工作者,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精神修养,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专业文化水平。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信息时代的教师一定要勤于学习,勇于创新,踏实肯干,用自己辛勤的努力培养出新世纪、新时期的新一代劳动者。本人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拥护党的领导,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关心国内外大事,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团结同志,热心帮助同志,人际关系融洽,教学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人师表,有奉献精神。平时积极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及党员大会,认真

学习学校下达的上级文件,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从不缺勤,按时坐班,服从安排,业余从不从事有偿家教及第二职业。本学年度全勤。 二、教学情况 在教学工作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参加年级组组织的教研活动,进行集体备课,仔细听,认真记,领会精神实质。然后根据要求,提前两周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做到提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大纲,虚心向同年组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经常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常常工作到深夜。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准备、制作教具。复习阶段,我把每一单元的词语、重点内容用电脑打印在纸上,为的就是让学生有个清晰的复习印象。每次,当我工作完的时候,而家人都已熟睡,时钟已悄然滑过深夜十一时、十二时。 2、上课。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

教师新课标心得体会

教师新课标心得体会 我们的教师在学习新课标后有什么样的心得或者感受呢?以下 是的教师新课标,欢迎大家一起阅读! 我反复认真地学习《小学语文新课标》,受益匪浅,收获丰厚,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 一、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纵观语文教学的历史,在古代,说某某能写一手好字,能写书信,这人的语文素养就好;相反,说某某的语文水平差,往往就说这人斗大的字也识不了一筐。可见古代私塾的语文教学目的是何其简单。但尽管简单。却包含了教会做“人”的基本能力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矗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不就是对一个人语文水平高的最好评价吗?当前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受 __门的统考和 评价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小学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三、注重学生自悟探究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其实,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

新课标之数学教学新理念

新课标之数学教学新理念 【摘要】新课标之数学教学有新的课程观;新课标之数学教学重过程,重创新,重个性,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重合作与交流,重思想教育;新课标之数学教学中的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关键词】新理念,重过程,重创新,重个性 【abstract】mathematics of teaching the new class sign has the new curriculum view; mathematics of teaching heavy process the new class sign, causes heavy losses to newly,the heavy individuality, renumbers study the thought and mathematics method, heavy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heavy ideological education; mathematics of teaching in new class sign teacher and student’s relations are equal. 【key words】a new concept,process,innovation,individuality 1.新课标之数学教学的课程观 传统的课程只有教师与教材。新课标的数学课程是教师,学生,教学材料,教学情境与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就是说,课程是变化的,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一部分,也是课程的建设者,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新课程和开发课程的过程。 2.新课标之数学教学的侧重点

教学总结与反思_教学实习总结

教学总结与反思_教学实习总结 一、实习总体情况介绍我实习小组在库尔勒市分三个实习学校进行实习,分别为:华山中学、库尔勒市第四中学、巴州二中,这三个学校均为巴州地区重点学校,在全疆都有一定名气,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学习氛围浓厚,学生整体素质较高。小组成员分配情况:其中华山中学和巴州二中各分4人,分别是刘军、张玉香、杨磊、林新萍;苗磊、林琳、张虎、朱艳丽。其余8人分到市第四中学,实习小组八位同学分别是:詹璐、冯晓广、冯燕、谢恩建、汪丽萍、张迪、岳振华、向晓丽。该小组是第一批进入该学校实习的新疆师范大学的学生。所有成员中除了第四中学的汪丽萍、张迪分到初中部以外,其余成员均分到高一或高二年级上课及代理班主任。实习中我小组共听课282节,平均每人讲了5个教案,15节课,个别成员讲了9个教案43节课。二、实习表现与效果这次实习达到了毕业实习的预期目的,为学校和学院赢得了良好声誉。在学校与社会这个承前启后的实习环节,同学们对自己、对工作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实习收获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工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绝大多数同学积极肯干,虚心好学、工作认真负责,主动向老师学习,与学生进行沟通?同时认真写好听课记录,成绩良好。实习学校的反馈情况表明,我们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备了一定的教学能力和沟通能力,普遍受到实习学校的好评。大多数学生能胜任指导教师所交给的工作。给学生教学的同时,不忘总结自己的不足,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2?实习方式。实习学校指定了指导老师来

指导学生的日常实习。学生在实习学校,以双重身份完成了学习与工作两重任务。我们和正式教师一样上下班,完成教学工作;又以学生身份虚心学习,努力汲取实践知识。同学们认真的工作态度、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勤奋好学的精神受到了实习单位及其指导教师的一致好评。3?实习收获。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通过直接参与教学工作, 学到了实践知识,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有所提高,圆满地完成了本科教学的实践任务。二是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三是为毕业论文积累了素材和资料。4?组织管理。带队教师亲自到实习学校,检查和指导实习工作,协调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带队指导老师们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的尽职尽责,对保证实习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教学实习方面实习学校为本组每位成员指定了一位指导老师和指导班主任,实习第一周按照学校实习计划进行听课和评课,从第二周开始大部分成员进入正式讲课阶段。第一、在听课方面,我组成员制作了各学校政治教研组的统一大课表,要求各位成员要在没课的时间尽量去听课,不限于本人的指导老师,各位成员可以根据自己所带年级和所授课程,有选择地进行了听课。在实习期间同学们不仅听了指导老师的课,而且听了其他许多老师的课、实习学校一位高三资深政治老师的课以及一节非常精彩的高中语文课,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大家受益匪浅。每次听课回来后大家认真评议并做了详细记录,同时小组定期检查听课情况。第二、在备课讲课方面,由于本组大部分成员从实习第二周陆续开始就根据所分

《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学习

通过对《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学习,进一步认识到:课堂改变了,学校教育才会改变;课堂优质,学生才会优质;课堂创新,学生才会创新;课堂进步,教师才会成长。 就教学方式而言,要不断优化: 1.教学方式方法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它必须同价值定位、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点、教师个性与教学设施条件相适应,不能只搞一种方式、一个模式。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产生了,不等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就完全被废除。初任教师每一种教学方式及其理念,都需要认真学习,在实践中细化其实施环节、步骤及其变通方式。如讨论,需设计问题情境及其序列,从具体细节问题的分析入手,到分析关系性问题,再到所有问题的总结;组织讨论,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做有准备的发言,学会倾听、求同存异;还要掌握一定的应对策略,如校准,不偏离主题,阐明、举例、总结、点评、证实、引导举出证据等等。即使是讲授,也要花一翻功夫。没有各种常用教学方法的熟练掌握,谈不上变通,更谈不上形成教学艺术。 2.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知行合一 新课程从自己的目标定位出发,强调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环境,鼓励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合作交往与动手实践。文科教学更多地强调讨论、辩论、实践体验、对话、角色扮演;科学教学强调实验探究、野外考察,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标列出了学生必做的实验;数学要求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许多学科还要求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提高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学习能力。 改变了教学方法,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被动应付、死记硬背、机械重复中解放出来,进而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初中老师语文教学日志范本

初中老师语文教学日志范本 人总是在衰老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成熟,而教师也总是在反思中看到自己的不足。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初中老师语文教学日志作文,欢迎参阅! 初中老师语文教学日志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

的花样翻新。 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个性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潜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教师的教学反思及学习心得体会5篇

教师的教学反思及学习心得体会5篇 教师的教学反思及学习心得体会1 赴哈尔滨学习,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本着多听、多看、多学、多想的心态,度过了令人激动的五天东三省的音乐课,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优势黑龙江的课整体来说比较大胆,教学路子不拘一格,尽管有很多争议,但在争议中又拌着一定的吸引力,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思考吉林的课,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完整性、以“情”来贯穿课堂是吉林音乐课的一大特色而我们辽宁的课,思路清晰、课堂活跃、在这次活动中,整体来看是独占鳌头了。 从一名普通的音乐教师的角度来讲,我主要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音乐的完整性 在歌曲教学时,少兜圈子,直接给学生一个完整的音乐形象。但并不是说,教师要一遍一遍地把歌曲播放给学生听我认为,在给学生完整的音乐形象之后,以后每一次的重复听,都要有目的地加进一些新东西这些“新东西”不仅要吸引学生,更要为教学目标服务。当然,不同的课,要有不同的方法,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摸索。 二、音乐与人文的结合 在新课标的理念中有这样的指导:“提倡学科综合”、“倡导多元文化”。而在吴斌教授的讲座中,他所说的困扰音乐教师八大问题中,就有这样一个问题:在具体教学中,如何把握好音乐主题与人文

知识的关系前提是我们上的是音乐课我的理解是:人文知识要有,但必须要突出音乐的主体性再多知识的介绍,也是为音乐服务。 如果说黑直线代表音乐,那么围绕它的红曲线,就是相关的文化。而决不能将两者分得太远,造成两大块的感觉,那样就不象音乐课了。 三、教师的课堂教态 我们在课堂上一直对学生表现得亲和、友善、鼓励。而黑龙江的一位男老师非常大胆,在此基础之上,他让学生坐着、站着、蹲着上课,他自己也搬了一个凳子坐在学生中间,场面十分像《音乐之声》中玛瑞雅在绿色的山坡上,带领孩子学习歌曲的镜头。让我们听课的人看起来都非常舒服。但教师坐着上课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我本人不反对。我认为在一节课上,该站就站、该坐就坐,完全看教学情境需要,只要不耽误教学,学生能够欣然接受就好当然,我极力反对一直坐着上课,那不成专家报告了 本次学习是一次很好的充电机会,我会努力寻找自身的不足,和自己的前进方向。争取让自己在教学中,更进一步 再一次真诚地陈老师能给我这次机会 教师的教学反思及学习心得体会2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声语言是教师从事教学,培养学生们语感的主要手段。但是往往外来语的陌生的语音,特殊的语法,会使小学生感到与母语巨大的差异,从而在内心产生排斥。因此导致在记忆和理解上的多种学习困难。如果这种困难一点点的堆积到一起,就会挫伤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其实,在教学中采用形体语言教学就能解决

教育日志大全范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教育日志大全范文 篇一:教育实习日记范文大全(精选) 教育实习日记范文大全[1] 下午三点,我们就到达了实习基地--钦州学院东校区,然后我们搞好宿舍内务,整理好行李,“安顿”好电脑,也差不多到开饭时间了。哈哈,有什么说的,开饭吧,可别饿坏了肚子。只是怎么感觉怎么那么少人在饭堂吃的而已,吃过之后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是他们这边的饭菜一点都不好吃,老实一点来说,我也吃不下,有什么办法呢,将就一点啦,刚到,可不能做什么出格的事情。晚上8点钟,我们全体实习学生集体到校礼堂听取实习见面大会,首先是听领导们讲话。然后我们就相互的与任课老师、原班主任见面,最后就由原班主任带队到班上与学生们见面,了解文秘042班的具体情况。 初次见面,我们也不懂得怎么说,也就勉强的站到讲台上说了2句话而已,然后就听冯老师安排下一周的工作和其它注意事项。后来我们还和学生们说了一些话,我们也不懂

得从那里开刀,得,一下字,“擒贼还得先擒王”,就从老班(班长大人)开始吧。 想不到班长大人和我是老乡(会说客家话),好,那以后班里有什么事就找她就可以了。呵呵~~~真是狡猾,嘻嘻~~~有什么办法呢,我们本来也是这么赖的人,只不过到了这里身份不同而已,后来我们还和那些班干聊了一会。就这样啦,能过去就行了,我们在要求也不高。 晚上我们还和冯老师到他们男生宿舍走访,因为刚来就有一个男生喝醉酒打碎了学校办公室的玻璃。我们到了那里的时候,门不开,叫也不应,可能是睡着了吧,后来冯老师只能叫来别一个宿舍的一位男生叫帮开了门,但是我们进去的时候那位男生已经睡了,蒙了被子。宿舍的别一个人说,老师,你们不要叫他了,要是叫醒了,呆会他发酒疯,谁都帮不了你。呵呵,明哲保身,撤吧,我们就和冯老师说,现在那么晚了,要不我们就先回去了,改天再来找他谈了。后来就这样回去了,有什么办法,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回去的时候还听冯老师说,这是班上唯一的一位爱好学习的男生,早操的时候,其它男生一般都不出来,就得他一个在那里了。 没有什么办法了,谁知道他受到了什么打击,一下子跑去喝醉,还闹事,而且我们是刚到的第一个晚上,什么也不知道,能过就先过了吧,管那么多干嘛?不要搞得吃不了兜

教学心得与反思

教学心得与反思 千工坪九年制学校张建忠 回顾本学期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总结了以下两点反思: 一、靠持续不断的语言知识,而不是“玩”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 小学英语教学是要重视培养兴趣,但单靠唱歌游戏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新鲜劲儿一过,孩子们就会厌倦。所以,唱歌游戏应该作为小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养兴趣的手段。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小学生在记忆力强的时期多记单词,多学习语言规则,并尽可能多创造模仿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是可以互补的。真正做到听说先行,读写跟上。光听说不读写,很难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养学习能力,也难减轻学习负担。所以小学生还是应当认真进行语言学习。 二、努力培养学习兴趣。 英语教师的教学重点是放在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考试形式上呢,还是将教学注重点转移到学生的性格、兴趣、情绪等方面的培养和控制?这是,现代教育思想转变的重大原则问题。事实证明,认为自己“民主、开放、平静、友好、体贴、乐于助人、聪明、富于逻辑性和快乐”的人,一般来说,其学习英语成功的可能性要大于与上述性格相反或相差极大的学习者。另外,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学习者会出现焦虑沮丧烦躁不安等情况,英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注意对外语学习者情感因素的培养和控制。尤其是在小学的低年级阶段,英语教师要培养对学生的亲近感。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十分尊重学生,注意激励学生,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在当前“减负”工作中,英语教师尤其要注意体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感受,亲近学生,使学生喜爱英语教师和英语课,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益。 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变得来越重要,这个社会需要我们学会英语,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在教学中不断充实自己,做到终身学习,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 篇二:教育教学反思心得总结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理念讲课讲稿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 学理念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理念 1“立足于学生,服务于学生”的教学理念 我国数学教育起步较早,积累了许多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在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现实的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中暴露出不少的问题。数学教育重要体现在教师教的环节上,更多精力集中在教的技巧和手段上,对于接受教学的学生来说关注较少,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就能完成教学任务、“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模式屡见不鲜,有素质教育之“形”,无素质教育之“实”,教师只关注书本知识讲解,不顾学生个体发展,忽视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课堂成为教师的独角戏[1]。教学上仍是运用“英才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加上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功利性质的数学辅导,更是加重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埋没和阻碍学生个性发展,分数至上、分数决定一切的思想观念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在新课标下,更加注重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更关注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发展,激励学生多样化、独立的思维方式,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理念已经不符合这样的要求,把教师的主讲者的身份变为知识的引导者,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确定立足于学生,服务于学生的新观念,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2]。 2“抽象的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数学有它本身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怎么样让小学数学通俗易懂,把“抽象的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环节中,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教学中,出现过这样一个问题“:用1棵树,种5行,每行种4棵,该怎么样的种植?”例如这样问题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又达到让学生讨论问题和理性思考的目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渴望。这种生活化不是抛弃数学固有的严谨性,而是一种教学理念,让这种理念指导我们教学,让学生在生活的点滴中发现数学、感悟数学,体会数学中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3“站在文化的角度审视数学”的教学理念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精神、思想方法、意识等观念性知识的培养,都直接影响到他们个性的全面发展。数学有它的“美”的一面,也是一种文化,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数学文化的融入提出了要求。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之奇妙,从数学中感受美的存在,站在审美的角度感悟数学思想[3]。数学教育不能等同于教小动物做计算题的杂耍表演,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从生活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新课标下,小学阶段数学知识内容相对肤浅,但涉及的面较广,在教学活动中,更应立足于数学文化的熏陶,在数学文化和理性数学的结合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利用数学故事,教学游戏等方法吸引学生注意,拓展和丰富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创新的机会,也可以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去涉及数学文化知识,如制作数学模型,开展数学文化知识比赛等,让学生站在文化的角度

2020年课后教学总结与反思

2020年课后教学总结与反思 教学反思其实主要就是老师在授课结束后对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忆、咀嚼、反思。不管是自身的教学行为还是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学习效果,都是教师应该主动 挖掘、研究问题的主体,通过这样,才能够找到教学中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才可以 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来提高以后的教学。课后总结反思主要从以下几个 方面: 1、发扬优势 任何一节课都会有成功之处,依据我们的教学目标,我们高效完成的教学活动就 是我们的成功之处,也就是我们以后需要继续发扬的地方,比如说巧妙地设计情境, 利用多媒体上课,把书本上的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调动他们的学习 兴趣等等。这些值得提倡的部分,课后我们都应当将其记录下来,作为今后的教学参考。 2、找出不足 即使再充分、再完美的备课也不能保证没有失误的时候,课堂上任何问题都会出现,所以我们不能害怕出错,而是要勇于发现错误,并将错误指出,从而分析出现问 题的原因将其记录,引以为戒,在以后的教学中避免犯同样的问题。 3、从学生切入 我们的教学活动是围绕学生展开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因此,在教 学的过程中,学生的种种真实反应是我们开展工作的重要条件,根据学生的表现,我 们能够更好地寻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或者是教学模式,不仅能使我们的教学效率 提高,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速度,一举两得。 课后反思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自我提升的重要方法,因此我们决不能忽视这一 环节。 课后教学总结与反思二 自从课改以来,老师们用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大胆地对 高中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课堂较多地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平等参 与的生动局面。下面我从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角度,谈谈我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 一、课堂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

阐述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新课标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要求是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活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其中课程标准是国家关于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评价的基本依据,是学校教学人员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国民素质达到国家期望要求的重要保障。对教材和考纲的过度依赖,各学科课程标准被搁置一边,造成了教学工作包含教学研究工作的盲目性,造成了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观的偏差,甚至还造成了教学改革方向的偏离,需要认真加以纠正。 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全面理解、整体把握新课标关于教学的“四个核心问题”的意见和要求,明确教学要到哪里去,要教什么、学什么,要怎样教、怎样学,要怎样检测学生、怎样评价和改进教学,系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一、关于教学的目标定位 对于从事物理教学工作的我,在研究物理课程标准时,要清楚物理教学的目标定位是学生能够主动获取物理知识,领悟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注重实验教学内容的渗透和引导,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保持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对事物的好奇心理,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学会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感受物理课程的实用性。 新课程各学科教学都强调不能简单传授知识,而要注重能力导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渗透,在教学价值定位上一个突出问题是如何处理好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 对于物理教学而言,在知识与技能中,认识和掌握声、光、力、热、电等现象和内容,且掌握初步的实验技能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在过程与方法中,经过观察和实验,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概括和信息交流的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中,能够保持对自然和生活的好奇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和方式的优化 现代社会生活变化发展很快,中小学教学既要保留必要的经典内容,还要及

方案-新课标要求树立历史教学新理念(1)

新课标要求树立历史教学新理念(1) '\r\n 部2003年4月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历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预示着中学历史教学将发生多方面的转变。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从行为主义到建构主义、从学科本位到综合取向、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三个变化,笔者认为必须树立历史教学的新理念,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主动构建综合能力。现分述如下。 一、建构主义的历史教学 建构主义作为对传统认识论的一场革命性的挑战,在知识观、课程观、学习观、教学观、评价观上都提出了全新的理论。建构主义学和教的基本特征就是: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知识虽然来自学习者个体内部通过新旧而建构,但这种内部建构不是封闭的,而是在学习群体中,通过合作学习、对话协商而完成的。建构主义认为教学过程具有生成性和建构性,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应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他们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增长新的知识经验。因此,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加强学生与学习同伴的对话、合作、互动,逐步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将使历史教学面临四个方面的变化:教学环境的简单化、教学任务的低级化向教学环境的复杂化、教学任务的高级化转变;学生学习过程由被动的反应过程向自主探究的生成过程转变;教学的 形式从“个体学习” 向“合作学习”转变;历史教学的评价内容、方法和功能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在以多媒体 和 通讯为主要认知工具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传统教学相比将发生很大改观,学生将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成为意义的建构者;教师将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能力建构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群体的协作者、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查询者、学生的学术顾问等角色。 只有在建构主义指导的学习环境,而不是传统的填鸭式学习环境中,学生才能在对历史事件分解的基础上, 各自的生活实际,用各自不同的表述方式去认识历史事物多重的表面现象。在这种对话、合作、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中,每个成员都共享别人的经验,最终通过不同的视角对历史事物的认识进行理论概括,从而形成对事物完整性的认识。 二、综合取向的历史教学 当前学科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的趋势日益明显,要使学生具备综合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历史课堂教学必须体现相互渗透的综合取向原则。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注重知识点的挖掘,这种“深挖洞”的教学方式固然使学生对历史事物的认识更加透彻深入,但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而人类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多样,我们不可能把有限的时间过多用于”深挖洞”式的教学。在学科综合化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课程综合化的改革步伐也加快了,义务教育阶段综合课程已经全面铺开,“3+综合”的高考科目改革也有几年。因而,当前历史课堂教学不能局限于“深挖洞”式的教学,应更加注重“广积粮”。综合取向的历史教学要求历史教师要注意知识间的相互渗透,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的思维,引导学生关注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联系、不同事物的相互联系,从而对事物完整性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完整word版)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反思与总结 作为一名老师,上一节课难,上好一节课更难,从你走进教室的那一刻起就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意思都不能马虎,因为你的任何行为都对学生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如果只是为了上一节课而上课的话,那就太肤浅了,尤其对一些新的老师来说,要及时进行反思,每上完一节课,做一个简单的总结,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在短时间内取得更大的进步。现我就上节课杜老师的一节课做一简单总结。 教学思路: 老师上一节课,主要运用的是巴甫诺夫的学习理论,即学习是刺激与反映的连接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她也很自然的把这一理论运用其中。 教学方法: 老师在一节课中运用了我国中学教学方法中常用的几种方法,如: 1)讲授法即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2)谈论法又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论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 4)练习法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 教学准备:在上课前进行了认真的备课,观看了相关视频,与其他老师进行了商议,并且对课堂的教学时间进行了一个较好的安排。并且对课程标准进行了仔细的对照,注重讲解重点,而难点只要求做了解,重难点突出。 教学过程: 在整个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老师有一些环节把握得很好。第一,很正确的运用的巴甫诺夫的学习理论,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第三,能够积极主动的和学生交流,讲练结合,做到了师生很好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第四,表现的比较自信大方,语言组织较为合理,声音及表情很有感染力,语速音色均较好,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第五,教态也比较符合要求,落落大方;第六,对指导老师的意见能够虚心接受,并且能很快的运用到接下来的讲课当中。第七,能够及时观察学生的听课情况,做到及时提问。

新课程标准下对数学教学过程的理解

新课程标准下对数学教学过程的理解 什么是数学教学过程?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它是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可作这样的表述: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数学教学目的指引下,以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 其实数学教学过程还可以这样表述:从结构来看,它是一个以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为基本要素的多维结构;从功能来看,它是一个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从性质来讲,它又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过程。 一、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是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体 “教学”一词,最简单的理解便是“教”与“学”,也可理解为“师教生学”或“以教导学”、“以教促学”。归根结底,“教”为了“学”。在新课程下,数学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它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数学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参与研制开发学校课程等方面,必须围绕施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新课程标准下还要求教师学习、探索和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 新课程标准还认为学生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学习应是发展学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因此,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不同学习内容,让学生采取掌握、接受、探究、模仿、体验等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认为教材是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介质,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包括教科书、校本资源在内的多样化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二、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加强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互动必然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 由于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情感交流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讨论是情感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法。教师与学生的讨论,学生与学生的讨论是学生参与数学教学过程,主动探索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依照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合作学习,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新课程标准下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之一就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之由客体变为主体,使之积极地、目的明确地、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真诚交流。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与学生交心的老师将不再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育是非显露痕迹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诚交流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殷切的期望和由衷的赞美。期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由衷地赞美学生的成功。这可以从心理学上著名的皮格马利翁-罗森塔尔效应得到验证。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对一座少女雕像产生了爱情,他的期望使这座少女雕像“活”了起来。1968年,瑞典教育家罗

新课标新理念新教学

新课标新理念新教学 【摘要】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突出情感态度、思想价值观,这是教育的方向,语文新课标教学的方向。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选文的改变利于模仿,教师应运用新的学习方式促进作文训练。【关键词】语文新课标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一、教材选文的改变利于模仿 语文新课标教学,理念新,内容新。今天,我们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已经提出了全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从而使学生能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更深刻的认识”、“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概括一下就是,语文素养=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情感、态度、思想价值观。 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培养是过程,培养人、造就人是语文教育教学的目的。以前只注重知识,后来又强调双基,语文新课标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突出情感态度、思想价值观,这是教育的方向,语文新课标教学的方向。

语文是什么?是语言,是文字,是文学,是文化,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育内容,其实就是一种文化选择,是构建着一种理想文化,如何解读这些课文内容,涉及对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再认识。语文教育内容不是自然科学技术,而是语言文学、人文文化,它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启迪智慧,激励人生。新课标提出“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因而,教材内容选择编排就变得非常人性化,亲切自然,平等交流,编排新颖,吸引人心。高中语文新课标采取专题教学,专题有专题中心语,专题教学导语和若干板块组成,每个板块包括若干篇课文,课文选材,围绕专题中心,古今中外,自由灵活。 看一下我们现在使用的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程,编排一下专题中心语,就会有一种新的感受。第一专题是“向青春举杯”,然后是“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象山那样思考→珍爱生命→和平的祈祷→历史的回声→慢慢走,欣赏啊→祖国土→号角为你长鸣→文明的对话→寻觅文言津梁→我有一个梦想→一滴眼泪中的 人性世界→笔落惊风雨→走进语言现场→科学之光→此情可待成 追忆→直面人生(理性)→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等。它就像一个人心理、精神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教材编写改变过去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做法,变为以“人的情感、人格、智慧、精神发展”为中心,始终贯穿着语文教育的根本目标——“立人”,始终发挥着语文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