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此曲系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

情操的人,曲中泛奇曲调在不同的徵位上重复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

乐曲介绍:

梅花三弄:古琴曲。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神

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桓伊为王羲之所奏的笛曲。后由后人移植为琴曲。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四刘宋鲍照《梅花落》解题称,“《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

其声犹有存者”。今存唐诗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说明南朝至唐间,笛曲《梅花落》较为流行。

关于《梅花三弄》的乐曲内容,历代琴谱都有所介绍,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现

怨愁离绪的情感。

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为表现内容,“桓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高妙绝伦,后人入于琴。”“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

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三弄之意,则取泛音三段,同弦异徵云尔。”(明《伯牙心法》)从这里可看出,它首先是一首笛曲,后来才改编成古筝曲(作者究竟何人,难以定论)。

今演奏用谱有虞山派《琴谱谐声》(清周显祖编,1820年刻本)的琴箫合谱,其节奏较为规整,宜于合奏;广陵派晚期的《蕉庵琴谱》(清秦淮瀚辑,1868年刊本),其节奏较自由,

曲终前的转调令人耳目一新。

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乐曲通过歌颂梅花不畏寒霜、迎风斗雪的顽强性格,来赞誉具有高尚情操之人。1972年王建中改编成钢琴曲,音调取自此曲,表现的主题则是毛泽东词《咏梅》。

《梅花三弄》教案

梅花三弄 教学依据:教材选自“广州花城出版社、花城出版社”出版的《走进音乐世界》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州古韵”中的“琴箫曲《梅花三弄》”。 设计思想:《梅花三弄》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了解我国古代名曲是本单元的主要任务,本课主要通过视觉、听觉等方面使学生去了解《梅花三弄》音乐主题。 教材分析:《梅花三弄》古琴曲。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桓伊所奏的笛曲。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体现了梅花洁白,凌霜傲雪的高尚品性。 明代有人认为是唐人颜师古把它改编成琴曲,流传至今;按晋代的笛即现代的箫,这种改编,或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晋代笛曲的风格。清《琴谱谐声》中,有此曲改编为琴箫合奏的曲谱。明《杨抡伯牙心法》记载:“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三弄之意,则取泛音三段,同弦异徴云尔。”琴曲中采用完整重复三段泛音写法不多见,故有“处处三叠阳关,夜夜梅花三弄”之说。 梅花以其高洁、端庄、典雅的形象,不畏严寒、凌霜傲雪气质,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常为人们用以隐喻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梅花历来是文人墨客及艺术家们所咏叹的对象。

学生分析:现在的初中生绝大多数喜欢流行音乐,而对我们珍贵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不闻不问,为了让他们对祖国传统的音乐文化有所了解,有必要正确引导他们对这类音乐产生兴趣,从而自觉去了解我国民族音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了解古曲中的“三弄”。 2、能力目标:会唱《梅花三弄》的主题,听辨音乐的结构,体验古琴所表现的意境、内涵及艺术魅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鉴赏古曲《梅花三弄》的兴致。 教学方法:综合法 教学用具:电脑多媒体教学平台、钢琴等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收集有关梅花的图片、《梅花三弄》的flash动画、 《梅花三弄》不同的乐器演奏版本等资料制作成教学课件。2、学生准备:收集与梅花有关的诗词歌赋、音乐舞蹈、美术作品。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有关古琴的知识。 2、欣赏古曲《梅花三弄》 (1)赏梅:简单了解梅花的形状、种类、特性、品格等。 (2)听梅:欣赏《梅花三弄》的主题,想象一弄、二弄、三弄的音乐所表现梅花的音乐形象。

梅花三弄是什么意思 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梅花三弄是什么意思 梅花三弄其一 梅花三弄:中国古曲。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曲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谱中解题称晋代桓伊曾为王徽在笛上“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此说源于《晋书。列传第五十一》,但未写明是以梅花为题材。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四南朝宋鲍照(约414~466)《梅花落》解题称,“《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声犹有存者”。今存唐诗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说明南朝至唐间,笛曲《梅花落》较为流行。关于笛曲《梅花落》改编,移植为琴曲《梅花三弄》,有托于唐人颜师所作《江梅引﹒忆红梅》中“漫弹绿绮,引三弄,不觉魂飞”句,说明此曲宁代尚流传。 琴曲《梅花三弄》以泛声演奏主调,并以同样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3次,故称为《三弄》。《乐府诗集》卷三十平调曲与卷三十三清调曲中各有1解题,提到相和三调器乐演奏中,以笛作“下声弄、高弄、游弄”的技法。今琴曲中“三弄”的曲体结构可能就是这种表演形式的遗存。 关于《梅花三弄》的乐曲内容,历代琴谱都有所介绍,与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现怨愁离绪的情感内容不同。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为表现内容,今演奏用谱有虞山派《琴谱谐声》(清周显祖编,1820年刻本)的琴箫合谱,其节奏较为规整,宜于合奏;广陵派晚期的《蕉庵琴谱》(清秦淮瀚辑,1868年刊本),其节奏较自由,曲终前的转调令人耳目一新。 其二琼瑶的著名小说三部曲。分别为《梅花烙》、《鬼丈夫》、《水云间》。 梅花三弄之一:梅花烙主演:马景涛陈德容硕亲王府的福晋雪如为了能在侧福晋之前生下一个儿子,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偷龙转凤,把自己的女儿送走,为了日后可以相认,雪如用王爷送他的梅花簪在女婴的右肩上烙下了一个梅花印记。换来的儿子皓祯带给雪如的是幸福,是荣誉。十二岁时就和皇上一臣狩猎时活捉了一只白狐,只割了一丛狐毛就放了它,这只通灵的白狐三回首后才离开。这件事一时传为佳话。皓祯带着一文一武两个心腹小寇子和阿克丹偷偷跑出王府去龙源楼喝茶听曲,遇见了一个可怜的卖唱女吟霜,被她的清秀和聪慧打动了,在白老爹死后租了个四合院给吟霜住,又找了一个小丫头香绮来陪伴吟霜。但他却不能把吟霜接进王府去,因为皇上已经赐婚兰公主给他做妻子,而他竟然新婚五天都没有圆房。雪知道了儿子的心事,冒险把吟霜和香绮接进王府做了丫头,不料却被公主知道了,把吟霜讨了去,日日折磨。一切都因吟霜有了身孕而改变,吟霜得到了全府人的承认,做了白姨太。这让公主更加由妒生恨,设计摔倒吟霜,吟霜流产了,雪如看到了那个梅花烙印,二十一年前失去的女儿又回来了。公主为了赶走吟霜,说她是九年前被放走的白狐变身,为了证明吟霜不是白狐现而是人,二十一年前偷龙转凤一事被翻了出来。这给硕亲王府带来了来灭顶之灾,皓祯和王爷、福晋将被处以极刑。吟霜认定了:“生相从,死相随,午时钟响,魂魄与你相会,天上人间,必时相聚”然而在她香魂归去之时,公主向皇上求情特赦了硕亲王府。等皓祯回来时已经太迟了。梅花三弄之二:鬼丈夫靠山的村子猎户多,每当旧历年终,这里总要举行一年一度的祭天谢典,感谢老天爷让大家在即将过去的一年满载而归。乐梅和表哥宠达瞒着家人跑到雾山村来看热闹。为救一只白狐——猎人们祭天的猎物而受了伤。柯起轩在杨万里帮她包扎伤口,看到了她手腕上的梅花胎记,认出她就是和自己从小订了亲的袁乐梅。却不敢相认。十八年前,因为水灾,袁家和柯家一起逃难,途中遭劫,反抗混乱中袁怀玉死了,而刺死他的那把刀柄却在柯士鹏手上。映雪认定了就是柯士鹏杀死了自己的丈夫,乐梅的父亲。起轩和乐梅却相爱了,以死明志。映雪终于点了头。就在成亲前两个月,

鉴赏《梅花三弄》心得

鉴赏《梅花三弄》心得 说到琼瑶剧,男士们直摇头,认为她的电视剧都很矫情。也许他们认为现实中没有像剧中那样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我则不然,她的电视剧就能感动我,就能让我对人间真情还抱有希望…… 每每去kTV,我都会熟炼的点到那首让人早已忘却的老歌。也许这首歌,也会唤起朋友们的丝丝情意。此首歌的一词一句,一唱一独白,琴弦的音丝,传出几许断肠的忧愁,还有几许幽幽的遗憾…… 两个人真心的付出,换来的就是真诚的相爱。《梅花三弄》电视剧也正如此。我再次一集一集细细观看,心中涌出莫名的感动和忧伤。一点一点体会到情到深处,生死离别的痛。 任你铁石心肠,怎忍得这催人泪下的梅花三弄,在观尽这苍茫飘渺的世间种种之后,也许你仍能保持那种宁静和自然,但我相信这梅花三弄仍能打动你那尘封的孤心。 《梅花三弄》演绎出“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感动所有人。为了爱和情无论是生甚至是死都已无谓,在乎的只是两人能真诚相爱,能够长相斯守。信誓旦旦永不别离,眼里只有彼此,把彼此当成是今生最终的挚爱。彼此分开一秒,就能够让彼此肝肠寸断。

红尘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好伤感的歌词,我坚信红尘有爱,情痴尚有。奈何的愁,真挚的情。 梅花一弄,断人肠 梅花二弄,费思量 梅花三弄,风波起 这部戏分为三部,一部是<梅花烙>,演出的剧情就是一种断人肠的纠心。一部是<鬼丈夫>,剧情流露费思量的情怀。还有一部是<水云间>,这个故事也正对上了风波起一词。三部戏的情感故事都是那么真实,都是那么感人,让我忍不住心中的哽噎,泪水夺眶而出。 淡冷、寒凉、风清、骨峻……每一个情节,每一句台词,每一个表情,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让我为乐梅的抱灵牌结婚而感动 让我为起轩遭遇大火而痛心 让我为他们二人相见却无法相认而难过 让我为吟霜的生死相随而悲哀 让我为皓祯的爱而纠结 让我为芊芊为了救若鸿却伤害自己而流泪 让我为芊芊为了爱一针一针刺上一朵红梅而无话可说 所有的剧情都还在一幕幕的在我脑海里回放,回放着这世间的情和爱。 后两部的结局还算圆满。第一部让我现在的心都无法平

古琴曲《梅花三弄》鉴赏

古琴曲《梅花三弄》赏析 摘要:《梅花三弄》,一曲士子风骨的颂歌,不不见一丝浮躁,仿佛是写 中国一代又一代文人士子的离合悲欢与沉浮抗争。梅者花之最清,琴者声之最清。琴曲《梅花三弄》,有没有急管繁弦的伴奏,没有金石钟磬的附庸,也没有现代西洋琴鼓打击乐器的呼应,一支古老的曲,一位沉静专注而安详的演奏者的高超弹奏…… 关键词:古琴曲佳作梅花高尚品性旋律优美 《梅花三弄》是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它旋律优美、流畅,形式典雅、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明朱权编辑的《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时桓伊所奏的笛曲。相关历史典故是东晋大将桓伊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调》的故事。桓伊,字叔夏,东晋名将,《晋书》称赞他“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东晋太元八年(383年),前秦王符坚率百万大军进犯东晋。桓伊同谢安、谢石、谢玄等率八万晋兵迎战秦军于淝水(史称“淝水之战”),以一当十,打得秦兵一败涂地。战后,桓伊功成身退,于太元十年(385年)十月,带着心爱的笛管再次旅居衡阳云锦庵。一个冬夜,下起了大雪,清晨放眼窗外,梅枝上的花蕾傲雪待放,好一幅“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的画面。他灵感突袭,谱就梅花一调。不久后的一个清晨,雪后初晴,他推窗望见梅花依然迎雪绽放。梅与雪融为一体,梅中有雪,雪中有梅。红梅在白雪的映衬下,如刚出浴的少女,羞红的脸庞更加妩媚。桓伊即景生情,由情入神,遂谱成梅花二调,与梅花一调“合头”,紧密衔接。初春,又是一场大雪,寺中梅花竟然二度绽放,舞玉翻银,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桓伊情不自禁,再谱成梅花三调,与二调“合头”,自此梅花三调遂成。他握笛吹起,泛音曲调在不同的徵位上重复三次,并在一调、二调不同的徵位上重复一调,三调浑然一体,节奏渐趋平稳,然而意境更加深邃。 而作为笛曲的《梅花落》在桓伊逝世后广为流传,至唐代著名琴师颜师古,将《梅花三调》改为同名琴曲。明代朱权将《梅花三调》列入《神奇秘谱》辑中,并改曲名为《梅花三弄》。其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三弄实际是三个变奏,古代有:高声弄,低声弄,游弄之说。《梅花三弄》全曲由引子、静态梅花、动态梅花和尾声组成。 乐曲第一小段是全曲的引子,音调亲切优美,音色浑厚明亮,节奏平稳舒缓,与后面的跌宕起伏形成生动鲜明的对比。乐曲的第二部分开辟了另一种境界。它运用一系列的快节奏,表现出风雪交攻的气氛,用富于动态的画面,来衬托梅花傲然挺立的形象。其静态梅花部分主要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亦即以“三弄”为核心的部分,随着主题的三次呈现,清澈透明的泛音弹奏,稳健有力的附点节奏,庄重浓郁的声音色彩,仿佛梅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晃动,恬静而端庄,刻画了

《梅花三弄》教案

《梅花三弄》教案 教学内容: 1、欣赏古琴独奏《梅花三弄》。 2、认识古琴。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 2、认识古琴,感受古琴古朴、深远的音色。 3、分辨乐曲中主题的三次变化。 4、结合歌颂梅花的诗词,理解音乐所塑造的梅花的坚强性格。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遥知不是雪,味有暗香来。”写的是什么花吗? (学生回答) 师:那你们能说一说梅花有什么特点吗?比如它的形状,生长情况等。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 2、引入乐曲,并介绍古琴 师:在我国:“梅、兰、竹、菊”被誉为“四君子”,可见这些花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植物,它们已经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首关于梅花的乐曲。这是一首古琴曲,叫《梅花三弄》。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古琴这种中国传统乐器,它是什么样子的,音乐有什么特点。 介绍:古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到现在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天365度),一般宽约六寸,一般厚约二寸。琴最早是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 3、欣赏古琴独奏《梅花三弄》 1)、听赏全曲。 2)、简介: 古琴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此曲

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体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 《梅花三弄》乐曲主题表现梅花,“三弄”实际是三个变奏,古代有:高声弄,低声弄,游弄之说。 3)、再次听赏,分析乐曲。 全曲共有十段,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前六段,主要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即以"三弄"为核心的部分;第二部分包括后四段,音乐的发展侧重于此。全曲通过这样两个部分并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梅花在静与动两种状态中的优美形象。 4)、分段细听。 乐曲第一小段是全曲的引子,音调亲切优美,音色浑厚明亮,节奏平稳舒缓,与后面的跌宕起伏形成生动鲜明的对比。 一弄,静夜明月之下的梅花,一朵朵,一瓣瓣,晶莹剔透,仿佛是对梅花的赞颂。随后,节奏的变化使旋律富于推动力,似乎梅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动起来。 二弄,风雪鼓荡,梅花飘遥,初显傲雪身姿。 三弄,风吹雪压,梅自傲立……这段优美流畅的曲调在这部分三次循环出现,它形象地表现了梅花恬静端庄、晶莹剔透的神态,而这一主题旋律的三次出现,都是用清澈透明的泛音弹奏。我国古琴以拥有众多的泛音而著称,十三个琴徽是泛音所在的标志,七根弦上则相应有九十一个泛音,其中包括对称重复的泛音在内。这段曲调在不同徽位上的演奏,其泛音色彩也有着微妙的变化,有着非常细腻的音乐意境。 曲调的三次出现,类似古代诗词的反复吟咏,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乐曲的第二部分开辟了另一种境界。它运用一系列的快节奏,表现出风雪交攻的气氛,用富于动态的画面,来衬托梅花傲然挺立的形象。 4、总结 这节课我们又欣赏和学习了一首中国传统乐曲,希望大家能从中认识到我国悠久的音乐文化,也能够用心去体会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音乐精华。

小学音乐《梅花三弄》教案

《梅花三弄》 教学内容: 1、欣赏古琴独奏《梅花三弄》。 2、认识古琴。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 2、认识古琴,感受古琴古朴、深远的音色。 3、分辨乐曲中主题的三次变化。 4、结合歌颂梅花的诗词,理解音乐所塑造的梅花的坚强性格。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遥知不是雪,味有暗香来。”写的是什么花吗? (学生回答) 师:那你们能说一说梅花有什么特点吗?比如它的形状,生长情况等。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 2、引入乐曲,并介绍古琴 师:在我国:“梅、兰、竹、菊”被誉为“四君子”,可见这些花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植物,它们已经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首关于梅花的乐曲。这是一首古琴曲,叫《梅花三弄》。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古琴这种中国传统乐器,它是什么样子的,音乐有什么特点。 介绍:古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到现在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天365度),一般宽约六寸,一般厚约二寸。琴最早是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 3、欣赏古琴独奏《梅花三弄》 (1)听赏全曲。 (2)简介:

古琴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体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 《梅花三弄》乐曲主题表现梅花,“三弄”实际是三个变奏,古代有:高声弄,低声弄,游弄之说。 (3)再次听赏,分析乐曲。 全曲共有十段,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前六段,主要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即以"三弄"为核心的部分;第二部分包括后四段,音乐的发展侧重于此。全曲通过这样两个部分并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梅花在静与动两种状态中的优美形象。 (4)分段细听。 乐曲第一小段是全曲的引子,音调亲切优美,音色浑厚明亮,节奏平稳舒缓,与后面的跌宕起伏形成生动鲜明的对比。 一弄,静夜明月之下的梅花,一朵朵,一瓣瓣,晶莹剔透,仿佛是对梅花的赞颂。随后,节奏的变化使旋律富于推动力,似乎梅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动起来。 二弄,风雪鼓荡,梅花飘遥,初显傲雪身姿。 三弄,风吹雪压,梅自傲立……这段优美流畅的曲调在这部分三次循环出现,它形象地表现了梅花恬静端庄、晶莹剔透的神态,而这一主题旋律的三次出现,都是用清澈透明的泛音弹奏。我国古琴以拥有众多的泛音而著称,十三个琴徽是泛音所在的标志,七根弦上则相应有九十一个泛音,其中包括对称重复的泛音在内。这段曲调在不同徽位上的演奏,其泛音色彩也有着微妙的变化,有着非常细腻的音乐意境。 曲调的三次出现,类似古代诗词的反复吟咏,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乐曲的第二部分开辟了另一种境界。它运用一系列的快节奏,表现出风雪交攻的气氛,用富于动态的画面,来衬托梅花傲然挺立的形象。 4、总结 这节课我们又欣赏和学习了一首中国传统乐曲,希望大家能从中认识到我国悠久的音乐文化,也能够用心去体会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音乐精华。

新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梅花三弄》及“三弄”的意思.doc

《梅花三弄》及“三弄”的意思 明朱权编辑的《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时桓伊所奏的笛曲。后由笛曲改编为古琴曲,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歌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体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 《梅花三弄》又称《三弄梅花》 《梅花三弄》乐曲主题表现梅花,三弄实际是三个变奏,古代有:高声弄,低声弄,游弄之说。 全曲共分十段,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采用循环再现手法,后四段为第二部分,描写梅花静与动两种形象。 段落 一、溪山夜月; 二、一弄叫月,声入太霞; 三、二弄穿云,声入云中; 四、青鸟啼魂; 五、三弄横江,隔江长叹声; 六、玉箫声; 七、凌云戛玉; 八、铁笛声; 九、风荡梅花; 十、欲罢不能。 前六段为第一部分,後四段为第二部份。 “梅花一弄断人肠”“梅花二弄费思量”“梅花三弄风波起”。 历史版本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四南朝宋鲍照(约414~466)《梅花落》解题称,“《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声犹有存者”。今存唐诗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说明南朝至唐间,笛曲《梅花落》较为流行。 关于《梅花三弄》的乐曲内容,历代琴谱都有所介绍,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现

怨愁离绪的情感。 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为表现内容,“桓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高妙绝伦,后人入于琴。”“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三弄之意,则取泛音三段,同弦异徵云尔。”(明《伯牙心法》)从这里可看出,它首先是一首笛曲,后来才改编成古琴曲(作者究竟何人,难以定论)。值得注意的是,唐以前所称的“笛”其实即现代的箫。《梅花三弄》在清代又被改编为琴箫合奏曲,或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晋代笛曲的风格。 今演奏用谱有虞山派《琴谱谐声》(清周显祖编,1820年刻本)的琴箫合谱,其节奏较为规整,宜于合奏;广陵派晚期的《蕉庵琴谱》(清秦淮瀚辑,1868年刊本),其节奏较自由,曲终前的转调令人耳目一新。

有一种误会,叫《梅花三弄》

有一种误会,叫《梅花三弄》 不知不觉,梅花都落了好一阵了。 那一年,王子猷到京都去。子猷的船泊于清溪渚时,桓子野的车正从岸上经过。一个是有才名的世家狂士,一个是善弄笛的显贵将军,从前彼此知名,未曾谋面。这回劈面相逢,也并没有嘘寒问暖促膝谈心的打算。子猷在船上派人传话给车中的子野,说希望听他奏一支笛曲。子野没说什么,当真下了车,“为作三调”,然后就上车走了。从《神奇秘谱》开始,人们都说,琴曲《梅花三弄》,它的前身,正是子野为子猷奏弄的笛曲“三调”。然而这是一个误会。南朝时候桓子野所用的笛,并不是横吹笛,三调,也并不是后来的《梅花三弄》。这是一个LONG LONG AG O……的故事。我们得先回到西汉去。张骞,李延年,以及《摩诃兜勒》西汉有许许多多名人。这两个你认识吧:张骞,李延年。这是李延年。“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绝代佳人李夫人的兄长。同时也是一位绝世的音乐天才。这是博望侯张骞。从西域带回的不止有胡萝卜、胡桃、安石榴,还有胡乐《摩诃兜勒》。这两个人的合作简直是一拍即合、天作之合——《折柳》《梅花》这两首响当当的曲子,往上追源头,就要追到他们这里。张骞把《摩诃兜勒》带回中原的时候,只有一曲。协律都尉李延年以他天纵的才华,改编

成《摩诃兜勒》套曲,总共二十八曲,只用于宫中演奏。《摩诃兜勒》在和帝时代传入军中的时候还完整,到魏晋的时候只剩下十个曲子:《黄鹄》、《陇头》、《出关》、《入关》、《出塞》、《入塞》、《折杨柳》、《黄覃子》、《赤之扬》、《望行人》。后人根据旧谱又恢复了《关山月》、《洛阳道》、《长安道》、《梅花落》、《紫骝马》、《骢马》、《雨雪》、《刘生》八曲。其中的《梅花落》、《折杨柳》、《陇头》很快地以单曲的形式流行起来。笛曲《梅花落》尤其出名,最迟到南朝,《梅花落》就已经非常非常受人喜爱了。谁恢复的,已经不知道了。这也难怪,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个大乱世,亡佚之事众多。比如找不到作者的古诗十九首,理不清传承关系的广陵散,都发生在这个时代。由于不知其名,笛曲《梅花落》作者长期以来被安在南朝善吹笛的桓子野头上。然而。在宋朝以前,既找不到任何证据说桓子野善奏笛曲《梅花落》或者创作过《梅花落》;考察和桓子野有关的任何记载,也从未发现有这一乐曲的正式著录。总之,如果一定要为《梅花落》找一个原始作者,认李延年要比认桓子野靠谱。 笛不是笛,箫才是笛…你们到底是啥乐器起初,梅花落作为《摩诃兜勒》的组成部分,在传入中原之前,是胡笳曲,用胡笳演奏。 ▲胡笳长这样。胡笳是蒙古族边棱气鸣乐器,民间又称潮尔、冒顿潮尔。李延年把《摩诃兜勒》改编成二十八曲以后,套

梅花三弄 教学设计

梅花三弄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在《梅花三弄》欣赏活动中,体验乐曲表现的意境、内涵及梅花刚毅、坚贞的品格,激发学生对中国经典古曲的学习兴趣。 2.感受古琴的音色特点和韵味,了解古琴的发展历史及音乐风格,提高学生进一步学习古琴音乐的积极性。 3.熟记《梅花三弄》主题,体会古曲的淡雅绵远;知道《梅花三弄》中的“三弄”的意思及乐曲基本结构;能与他人合作在《梅花三弄》音乐背景的衬托下,以唱、朗诵等形式表现乐曲的意境。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古曲《梅花三弄》,了解相关文化。 教学难点:听辨音乐的结构及音乐表现的意境、内涵。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设疑激趣 老师:同学们,1977年8月20日,美国发射的“旅行者2号”探测器携带了一张特制的唱片,作为人类的使者去寻求“宇宙的知音”,其中收入了中国古曲《流水》,它被认为是“人的意识与宇宙交融”的音乐,是什么音乐如此有魅力?让我们一起听听这首飞往太空的音乐吧! 聆听古琴曲《流水》的音乐片段 边听边思考 老师:你知道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乐器的音色有什么特点?(古琴,古琴的音色淳和、淡雅、清亮、悠远) 师生交流,初步感受古琴音色 活动2【讲授】二、认识古琴(背景音乐《梅花三弄》) 出示古琴图片,学生自主交流。 老师:同学们,你们对古琴有哪些了解呢?你们找到了哪些资料和大家分享? 学生充当小老师,与大家交流自己对古琴的了解。 教师提点、补充。(在学生讲述的基础上补充完善,背景音乐:《梅花三弄》) 老师:古琴的构造如何? 古琴造型质朴,其本身也是完美的艺术品。古琴有七根弦,由粗到细、自外而内排列,亦称七弦琴、瑶琴、玉琴。(展示古琴图片) B.教师:有谁知道古琴的历史?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即开始盛行,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约有四千年。本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古”字,称为“古琴”。 C.老师:有谁知道古琴的故事? 古琴自产生以来,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代著名琴师伯牙“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正是文人以琴会友、以琴觅知音的生活写照。(根据学生交流情况,用精炼的话讲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活动3【讲授】三、欣赏《梅花三弄》 老师:梅花常被隐喻为具有高尚节操的人,它傲霜高洁的品格是古今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今天,我们将欣赏一首有关梅花的古琴独奏曲,请问它表现了什么意境呢?古琴的韵味又有什么特点呢? 初听全曲,想象画面。 师生听后交流。

音乐鉴赏之梅花三弄

中国民族音乐指用中国传统乐器以独奏、合奏形式演奏的民间传统音乐。中国民族器乐的历史悠久。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流行吹笙、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形式,那时涌现了师涓、师旷等琴家和著名琴曲《高山》和《流水》等。秦汉时的鼓吹乐,魏晋的清商乐,隋唐时的琵琶音乐,宋代的细乐、清乐,元明时的十番锣鼓、弦索等,演奏形式丰富多样。近代的各种体裁和形式,都是传统形式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民族音乐一般分为五大类,即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每类音乐又各有多种体裁、形式、乐种和作品,如歌曲又有古代歌曲和民间歌曲之分;民间歌曲中又分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长歌及多声部歌曲等不同的体裁;同是山歌,又因地区、民族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点。又如民族乐器,早在两千多年的周代就有七十多种乐器了。现在经常使用的乐器已达两百多种。按其演奏方法和性能,可分为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四类,这些乐器既能独奏,又能组合成各种形式和乐队进行重奏和合奏,并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民族器乐有各种乐器的独奏、各种不同乐器组合的重奏与合奏。不同乐器的组合,不同的曲目和演奏风格,形成多种多样的器乐乐种。各种乐器的独奏乐是民族器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带着一颗欣赏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的心,我再次点开了《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相传原为东晋笛子演奏家恒伊的笛子独奏曲,唐代颜师古改编成琴曲,存谱初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此曲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旋律优雅,格调清新,歌颂了梅花洁白、孤傲的特征,赞扬了其在困境中毅然绽放的傲然身姿。《枯木禅琴谱》说:“曲音清幽,音节舒畅,一种孤高现于指下;似有寒香沁入肺腑,须从容联络,方得其旨。”“三弄”是指同一段曲调反复演奏三次。这种反复的处理旨在喻梅花在寒风中次第绽放的英姿、不曲不屈的个性和节节向上的气概。 每首乐曲都有它背后的典故。《梅花三弄》的历史典故则是东晋大将桓伊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调》的故事。王徽之应召赴东晋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码头。恰巧桓伊在岸上过,王徽之并不相识他。这时船上一位客人道,“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徽之便命人对桓伊说:“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伊此时已是高官贵胄,但他也久闻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车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高妙绝伦。吹奏完毕,桓伊立即上车走了。桓伊既敦和又风雅,而王徽之狂狷且博闻,二人相会虽不交一语,却是难得的机缘。正是由于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导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诞生。 乐曲的引子部分亲切优美,节奏则具有平稳舒缓和跌宕起伏的对比因素,精练地概括了全曲的基本特征。第一段是古琴在低音区出现的曲调,冷峻肃穆,构画出一幅霜晨雪夜,草木凋零,只有梅花傲骨铮铮开放的画面。第二部分用一系列急促的节奏和不稳定的乐音,表现出动荡不安的气愤,衬托梅花傲然挺立的形象。尾声的乐曲渐渐平稳,不断飘出袅袅余音,仿佛在经历了风荡雪压的考验之后,一切又归于平静,梅花依然将它清幽的芳香散溢于人间。《梅花三弄》在称赞梅花洁白和洁身自爱,在傲雪中亭亭玉立的同时,更多弹奏出了梅花的坚韧。《周易》那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乐曲在弹写梅花同时,更是在借物喻人。君子就应独善其身,兼济天下。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即使在严寒冬季,霜风冻雪,梅花依然能够坦然开放,不畏严寒。同样的,君子在何种环境中,都能够不怨天,不尤人,出淤泥而不染。

梅花三弄教案

课程名称《梅花三弄》欣赏课预计课时一课时 执教教师李翔宇授课年级初中 背景分析这是一首较为难得的清新优美、雅俗共赏、深浅适度、非常适宜作入门之用的箫独奏曲,宜歌宜舞,画意亦佳,箜篌、笙、打击乐的配器伴奏也很典雅。因 此,以此曲为例,从多角度挖掘和发挥音乐欣赏课对提高学生综合艺术素质的 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在音乐中体验美、优雅及不同艺术门类共通的东西,并通过多种艺术形式或有感而发、或展开想象,尝试进行艺术表达。在由浅及深,由简入繁的教学 过程中建立综合乐感和美感。 2.建立并逐渐加深对中国音乐旋律、风格、内蕴等特点的感性认识。体验乐曲 中高洁安详、恬静活泼的气质。 3.积累音乐语汇,促成音乐记忆,启发音乐思维。 4.识别中国乐器,本节重点是萧。 5.通过对把握节奏、音准等的联系,培养和提高乐感以及思维的灵敏、精确等 等。 6.体会乐句与词的关系。 教学形式音乐欣赏课

教学活动 1.老师与学生一起安静地倾听全曲。听完后对学生 进行提问:听出了曲子里有什么乐器;听出了什 么感情;听出曲子在描写什么。 2. 再听一遍,为学生讲解曲子的内容,先启发学生 对梅花的理解,领背《卜算子咏梅》并与学生 探讨梅花的品质。解释梅花自古以来的象征含 义:国人对“梅花”有着特殊的尊敬和喜爱,它已成为中国人某种人格 的化身。因此,梅花自然就成为古今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人们寄情于 梅花,以诗、画、乐来表现梅花洁白、芬芳、耐寒的特点以及傲霜高洁、 情趣高雅等具有高尚人格美的品质。《诗经》中就有《小雅》、《召南》、 《陈风》、《曹风》等。宋代的陆游、明代的高启等人也曾以诗颂梅。 画界自宋朝以来就有人画梅。到了明代以“梅、兰、竹、菊”为独立的画 料,称为以梅为首的“四君子画”。比较之下,歌颂梅花的乐曲可以说是 凤毛麟角了。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晋隋以来便有此曲, 原是晋代桓伊所奏之笛曲,后经唐代名琴家颜师古移植为琴曲。乐曲名称由来于音乐中代表梅花形象的曲调在不同的段落中反复出现三次,由此称 《梅花三弄》。乐曲表现了梅花昂首挺拔的不屈姿态以及傲雪斗霜的高尚品格, 并借梅花洁白、芬芳和不畏严寒的特性来抒发人们对坚贞不屈之秉性、高尚情 操的赞美。 花木、山水向来是人们乐于歌颂、吟咏的自然母题,人们通过对花木、山水的歌咏上升到对人们“品德”、“志向”等方面的歌咏,借对自然事物的吟咏 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思想抱负、精神所向等等。这在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都 有所体现。同样地,无论是绘画还是音乐,并非仅仅注重对形象的接近原貌的 描摹,而更多地通过“传神”也就是通过展现其精神气质、意蕴来体现其审美意 义和价值,音乐作品《梅花三弄》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3.带学生闭目体悟曲子,并跟曲哼唱两到三遍。 4.因乐绘境。不论是否有绘画专长,只要想用画笔 来表达就可以画出音乐所体现的意境,哪怕仅仅 是一个方面。专习绘画的学生更可以在用心体会 之后,精心完成。老师不必过度启发,不需评优 劣,不需收取,让每一个学生尽量舒展自己的想 象空间,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作品。 5.最后让学生对应自己的画再听一遍,用心体悟, 请学生起来说本节课的感想与收获。备注:1.

《梅花三弄》及“三弄”的意思

《梅花三弄》及“三弄”的意思明朱权编辑的《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时桓伊所奏的笛曲。后由笛曲改编为古琴曲,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歌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体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 《梅花三弄》又称《三弄梅花》 《梅花三弄》乐曲主题表现梅花,三弄实际是三个变奏,古代有:高声弄,低声弄,游弄之说。 全曲共分十段,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采用循环再现手法,后四段为第二部分,描写梅花静与动两种形象。 段落 一、溪山夜月; 二、一弄叫月,声入太霞; 三、二弄穿云,声入云中; 四、青鸟啼魂; 五、三弄横江,隔江长叹声; 六、玉箫声; 七、凌云戛玉; 八、铁笛声; 九、风荡梅花; 十、欲罢不能。 前六段为第一部分,後四段为第二部份。 "梅花一弄断人肠" "梅花二弄费思量" "梅花三弄风波起"。 历史版本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四南朝宋鲍照(约414~466)《梅花落》解题称,“《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声犹有存者”。今存唐诗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说明南朝至唐间,笛曲《梅花落》较为流行。 关于《梅花三弄》的乐曲内容,历代琴谱都有所介绍,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现怨愁离绪的情感。

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为表现内容,“桓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高妙绝伦,后人入于琴。”“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三弄之意,则取泛音三段,同弦异徵云尔。”(明《伯牙心法》)从这里可看出,它首先是一首笛曲,后来才改编成古琴曲(作者究竟何人,难以定论)。值得注意的是,唐以前所称的“笛”其实即现代的箫。《梅花三弄》在清代又被改编为琴箫合奏曲,或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晋代笛曲的风格。 今演奏用谱有虞山派《琴谱谐声》(清周显祖编,1820年刻本)的琴箫合谱,其节奏较为规整,宜于合奏;广陵派晚期的《蕉庵琴谱》(清秦淮瀚辑,1868年刊本),其节奏较自由,曲终前的转调令人耳目一新。

中国十大古典名曲欣赏—⑧梅花三弄 mp3

《梅花三弄》乐曲简介 中国古曲。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此曲原为东晋时期的大将桓伊所奏的笛曲,后经人改编为琴曲。桓伊字叔夏,小名野王,曾参加著名的“淝水之战”并立下战功。此曲系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所以《梅花三弄》也是一首抒情述志的乐曲。全曲分为十段,前有引子后有尾声,乐曲结构是循环体。琴曲《梅花三弄》以泛声演奏主调,并以同样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三次,故称为《三弄》。《乐府诗集》卷三十平调曲与卷三十三清调曲中各有一解题,提到相和三调器乐演奏中,以笛作“下声弄、高弄、游弄”的技法。今琴曲中“三弄”的曲体结构可能就是这种表演形式的遗存。 曲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谱中解题称晋代桓伊曾为王徽在笛上“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此说源于《晋书·桓伊传》,但未写明是以梅花为题材。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四南朝宋鲍照(约414~466)《梅花落》解题称,“《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声犹有存者”。今存唐诗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说明南朝至唐间,笛曲《梅花落》较为流行。关于笛曲《梅花落》改编,移植为琴曲《梅花三弄》,有托于唐人颜师所作《江梅引·忆红梅》中“漫弹绿绮,引三弄,不觉魂飞”句,说明此曲宁代尚流传。 关于《梅花三弄》的乐曲内容,历代琴谱都有所介绍,与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现怨愁离绪的情感内容不同。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为表现内容,今演奏用谱有虞山派《琴谱谐声》(清周显祖编,1820年刻本)的琴箫合谱,其节奏较为规整,宜于合奏;广陵派晚期的《蕉庵琴谱》(清秦淮瀚辑,1868年刊本),其节奏较自由,曲终前的转调令人耳目一新。 ===================***********===================== 笛子 笛是吹孔气鸣乐器,被广泛用于中国民间戏曲、曲艺和器乐。笛子大都由竹子制成,故亦称竹笛;因横持,又称横笛。中国竹笛的历史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竹笛已在乐队中占有重要地位;西汉以后,逐渐流行于全国各地。笛子音色清脆响亮,音域较高,常被作为旋律主奏乐器,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吹奏技巧以及浓厚的民族色彩,是流传最广、民间最常用的民族吹管乐器之一。 唐时著名笛曲有《落梅花》和《折柳》等曲。高适诗云:“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李白诗云:“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诗有“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之句。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中曾对笛有过这样的赞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于此可见笛曲的艺术魅力。 古代吹笛的能手,晋有桓伊,其笛艺当时号称“江左第一”,据说《神奇秘谱》中的琴曲《梅花三弄》就是根据他和笛曲《三调》改编的。 一、种类与形制: 笛子的种类繁多,主要的传统笛有曲笛和梆笛两种,二者形制各异,音色也不同。

《梅花三弄》及“三弄”的意思

《梅花三弄》及“三弄”的意思 后由笛曲改编为古琴曲,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体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 《梅花三弄》又称《三弄梅花》 小说《金瓶梅》中三次提到《三弄梅花》。 坊尚推官家送殡。叫小厮马也备下两匹,等伯爵白不见到,一面李铭来了。西门庆就在大厅上围炉坐的,教春梅、玉箫、兰香、迎春一般儿四个,都打扮出来,看着李铭指拨、教演他弹唱。女婿陈敬济,在旁陪着说话。正唱《三弄梅花》,还未了,只见伯爵来,应保夹着毡包进门。” 《金瓶梅》第六十八回:“安下乐器,吴银儿也上来。三个粉头一般儿坐在席上,[足丽]着火盆,合着声儿唱了套《中吕?粉蝶儿》“三弄梅花”,端的有裂石流云之响。 第七十三回:只听月娘问道:“你今日怎的叫恁两个新小王八子?唱又不会唱,只一味‘三弄梅花’。” 《梅花三弄》乐曲主题表现梅花,三弄实际是三个变奏,古代有:高声弄,低声弄,游弄之说。 全曲共分十段,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采用循环再现手法,后四段为第二部分,描写梅花静与动两种形象。

段落 一、溪山夜月; 二、一弄叫月,声入太霞; 三、二弄穿云,声入云中; 四、青鸟啼魂; 五、三弄横江,隔江长叹声; 六、玉箫声; 七、凌云戛玉; 八、铁笛声; 九、风荡梅花; 十、欲罢不能。 前六段为第一部分,後四段为第二部份。 "梅花一弄断人肠" "梅花二弄费思量" "梅花三弄风波起" 历史版本 解题称,“《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声犹有存者”。今存唐诗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说明南朝至唐间,笛曲《梅花落》较为流行。 关于《梅花三弄》的乐曲内容,历代琴谱都有所介绍,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现怨愁离绪的情感。

梅花三弄古筝谱

梅花三弄古筝谱 希望您会满意。 《梅花三弄》古筝谱《梅花三弄》背景资料梅花三弄:中国古曲。 又名《梅花引》、《玉妃引》。 曲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 谱中解题称晋代桓伊曾为王徽在笛上“为梅花三弄之调。 后人以琴为三弄焉。 此说源于《晋书。 列传第五十一》,但未写明是以梅花为题材。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四南朝宋鲍照(约414~466)《梅花落》解题称,“《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声犹有存者。 今存唐诗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说明南朝至唐间,笛曲《梅花落》较为流行。 关于笛曲《梅花落》改编,移植为琴曲《梅花三弄》,有托于唐人颜师所作《江梅引。 忆红梅》中“漫弹绿绮,引三弄,不觉魂飞句,说明此曲明代尚流传。 琴曲《梅花三弄》以泛声演奏主调,并以同样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3次,故称为《三弄》。 《乐府诗集》卷三十平调曲与卷三十三清调曲中各有1解题,提到相和三调器乐演奏中,以笛作“下声弄、高弄、游弄的技法。

今琴曲中“三弄的曲体结构可能就是这种表演形式的遗存。 关于《梅花三弄》的乐曲内容,历代琴谱都有所介绍,与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现怨愁离绪的情感内容不同。 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为表现内容,今演奏用谱有虞山派《琴谱谐声》(清周显祖编,1820年刻本)的琴箫合谱,其节奏较为规整,宜于合奏;广陵派晚期的《蕉庵琴谱》(清秦淮瀚辑,1868年刊本),其节奏较自由,曲终前的转调令人耳目一新。 另外"梅花三弄"也有人把之比做像征着梅花花开三度,每度都含有不同的韵味。 而在梅花的花期内,一天赏梅花又分早、午、晚三个时间段。 早上的梅花含苞欲放,晶莹洁白,幽香阵阵;午时的梅花繁华盛开,灿烂芬芳,笑脸迎人;而傍晚的梅花伴着西斜的夕阳,落英缤纷,景致非常迷人。 后来有琼瑶的小说“梅花三弄代表三个故事:一弄,梅花烙;二弄,鬼丈夫;三弄,水云间。 ——梅花一弄断人肠。 梅花二弄费思量。 梅花三弄风波起,云烟深处水茫茫。 《梅花三弄》曲目介绍《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据《太音补遗》和《蕉庵琴谱》所载,相传原本是晋朝

梅花,三弄

音乐作品之赏析《梅花三弄》 ---音韵暗香来,不见梅影,自香其曲 一位白衣飘飘的公子面前一把传世的九霄环佩琴·伏羲式,只见手指在琴弦上轻轻按动,右手挑,左手吟,他依旧潇洒的神色不变,琴技高超到闭目而弹,丝毫不受任何影响,想必也已经进入了这样的意境吧。殊不知已经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宾客。每次听到古琴曲的时候,我都不禁进入了这样的幻想。就像十大古琴名曲之一的《广陵散》也是由竹林七贤为首的嵇康所弹奏。感受着古琴曲独特的一种空灵,闭目而侧听,是一种飘而散思在空中的想象。 古人偏爱梅,不喜牡丹之妖娆,不喜白莲之素洁,独爱寒梅之清傲。说它清傲一点也不自夸,寒冷的冬天,万物休整,独独它开在冰雪之间,不畏严寒的刺骨,不理周遭的处境,默默的开放。宋朝诗人卢梅坡有诗曰: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再有诗曰: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此句出于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十大古琴曲中,《梅花三弄》也许是文人墨客的最爱了吧。闲暇之余,望梅惊叹,听闻琴曲,有诗人诗性大发,赏梅悦目,闻曲者便有曰:梅花一弄戏风高,薄袄轻罗自在飘。半点含羞遮绿叶,三分暗喜映红袍。梅花二弄迎春曲,瑞雪溶成冰玉肌。错把落英当有意,红尘一梦笑谁痴。梅花三弄唤群仙,雾绕云蒸百鸟喧。蝶舞蜂飞腾异彩,丹心谱写九重天。 最早据传此曲原为晋恒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在音乐表达的情绪上,同样是以梅花为题材的乐曲,笛曲与琴曲有所不同。有据传是唐代琴家颜师古将其移植为琴曲,又名《梅花引》、《玉妃引》。不过,也许大多数人认为,《梅花三弄》才是最合适的名字吧。《神奇秘谱》解题载:“是曲也,……恒伊出笛喂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称之为“三弄”再为合适不过了。全曲共十段,在结构上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六段为第一部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