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M1、M2以及与股市的关系

M1、M2以及与股市的关系

M1、M2以及与股市的关系




一、什么是M1、M2?

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划分口径可以把货币供给划分为:

M0 (现钞):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即居民手中的现钞和企业单位的备用金,不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

M1 (狭义货币):M0加上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构成。

M2 (广义货币):由M1加上准货币构成。准货币由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构成。

我国参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划分口径,把货币供给层次划分如下:

M0 =现金

M1 =M0 +活期存款

M2 = 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其他存款

M3=M2+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在这三个层次中,M0的流动性最强,M1次之,M2的流动性最差。M0与消费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0;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

1. 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

2. M1增加表示货币市场流通性增强,M2中包括了M1,因此,再排除M1变化因素后,M2的增减代表了储蓄的增加,货币流通性降低。

根据央行的数据,2009年9月份货币供应,M2余额58.5万亿,同比增长29.3%,比上年末加快11.5个百分点。M1余额20.2万亿元,增长29.5%,加快20.5个百分点。9月末M1与M2的同比与环比增速双双创出了新高。与此同时,M1的同比增速已经超越了M2的同比增速,这意味着整个经济领域的活跃度已被有效激活,储蓄开始活期化。

二、M1、M2与股市的关系

历史经验证明,在我国以M1和M2为关键指标的货币供应增速的变化牵动着股指的神经,甚至可以作为一个判断未来股市运行轨迹变化的重要领先指标。M1增速持续向上,且与M2增速的剪刀差扩大,意味着企业资金活期化明显,资金面有力支撑股市。M1和M2增速的剪刀差能持续多久?流动性会否在2010年继续发挥其助推股市的力量?本版将详细介绍。

1、股市与M1的关联

M1增速往往与股指同趋势

在货币供应的各个层次中,M1是流通中的现金加上各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M2是指M1加上各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

证券客户保证金。M1最能表征市场的流动性,而流动性就是股市强有力的推动力。

M1增速见底预示股市大涨

央行公布的2008年12月一组金融数据,让股票市场投资者眼前一亮。在连续下降7个月以后,M1增速小幅反弹至9.06%。这也就意味着当年11月成为了M1的阶段性底部,之后便开始了上升之路。从2009年2月份开始,M1增速由10.87%爬升至了8月份的27.72%,并且于9月份反超了M20.2个百分点。

M1增速的见底也促成了股市的拐点,股市由熊市进入牛市。

上证综合指数(2729.647,29.27,1.08%)在2008年10月28日达到了最低点1664.93点,之后伴随着M1增速的不断提高,股指也在震荡中不断攀升。虽然途中经历了由3478点到2639点的回调,但是总体来看大盘指数在不断筑底的过程中,并且底部逐步抬高。

人保资产保险与投资研究所黄祖斌对M1和股市的关系进行过研究,他认为M1同比增幅见底,往往会出现大涨行情,甚至是一轮新的牛市的开始。

根据他的研究,M1同比增幅与股市涨跌有比较明显的规律。自1995年末以来,货币供应量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速。而M1从1995年末至今,有5次单月同比增幅降到了10%左右,分别是1996年1月的11.4%、1998年6月的8.7%、2002年1月的9.5%、2005年3月的9.9%和2009年1月的6.68%(如多个月低于10%,选最低的一次)。

巧合的是,在M1处于历史低位时,股市无一例外出现了大涨行情。其中有两次是牛市的开始,一次是自去年1664点以来的上涨行情,另一次是2002年1月大熊市中的一次反弹,幅度为26%。

M1增速阶段高点可能是“拐点”

M1同比增幅见底,往往是一轮行情的开始;而其增速出现高点,也可能是行情向下的一个拐点信号。

黄祖斌研究,从1995年末至2008年末,M1有4次同比增幅超过20%,出现阶段性高点。这4次分别是1997年1月的22.2%、2000年6月的23.7%、2003年6月的20.24%、2007年8月的22.8%。其中,第一、四次,大盘向下的拐点分别在M1创出高点的4个月、2个月之后出现。

社科院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也认为M1增速与股市趋势相同。“当M1增速超过25%时,行情也就见顶了”。

值得注意的是,M1的增速自从2009年6月份超过20%,达到24.79%后,截至目前已经连续5个月增幅在维持在25%之上。7月份,M1的同比增速达到26.37%,8月为27.72%,9月为29.51%,10月超过30%,达到32.03%。11月甚至达到34.63%的历史峰值。

这是否预示着股市拐点来临?对此,尹中立指出今年货币供应是超常规发展,恐怕明年流动性不会像今年这么充裕。

2、股市与M1-M2的关联

历史数据:M1、M2增速差与股指正相关

历史经验显示,M1、M2增速差与上证指数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一般情况下,当M1增速上穿M2增速之时,即两者出现“金叉”,股市将延续趋势性的上涨行情,在两者增速之差达到最高点时,上证指数也达到阶段性的高点。反之,当M1增速下穿M2增速之时,出现“死叉”,行情往往会继续下跌趋势,直到在两者增速之差达到最低点前后,上证指数也开始触底反弹。

M1增速大于M2意味着什么

按照长城证券策略研究员的观点,有三种情况会带来M1增速大于M2增速的结果。一是信贷投放的扩张:新增企业贷款的增加,企业活期存款回升的速度要快于定期存款;二是宏观经济的改善:居民消费意愿增强导致居民储蓄存款向企业存款转化,也就是储蓄大搬家;三是企业利润的回升:企业经营活动改善,活期存款回升的速度大于定期存款,也就是存款活期化。

由此可以看出,M1、M2增速差的变化主要是由于货币供应、宏观经济、企业利润的变化导致货币在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定期存款和企业活期存款之间相互转化的结果。

M1、M2增速差藏股市玄机

M1与M2之间的此消彼长到底对于股市涨跌来讲隐藏着怎么样的玄机呢?

社科院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当M1增速比M2增速低,且两者差距超过5个百分点时,股市就会见底,一轮牛市将会拉开序幕。

1994年和1995年,M1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使M1和M2的差距开始拉大。这两年间M2比M1分别快7.7个百分点和12.8个百分点。尹中立认为这为1996年之后的大牛市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同样在1999年的5?19行情之前,M1和M2也出现了这样的背离走势,最大差距达到6个百分点。

人保资产保险与投资研究所黄祖斌认为,M1与M2同比增幅之差与股市基本同向变动。在熊市不断探底的过程中,如果M1-M2增速(为负数)不断扩大的话,就给了投资者一个大胆介入的提示。同理,如果股指处于高位,而M1-M2增速(为正数)不断缩小,恰好发出了鸡肋行情和向下拐点信号。

“黄金交叉”预示股市向上

业内把M1显著超越M2形成剪刀差的现象称作为“黄金交叉”。根据央行的数据,截至2006年12月末,M2余额34.6万亿元,同比增长16.94%,M1余额12.6万亿元,同比增长17.48%,M1增幅比M2超过0.54个百分点。这是自2005年2月以来,M1增速首次反超M2增速,即出现“黄金交叉”,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了2008年4月。

2007年3月末,M2余额为36.4万亿元,同比增长17.3%。M1余额是12.8万亿元,同比增长19.8%。M1增速比M2增速高2.5个百分点。

6月末时,M2余额37.8万亿元,同比增长17.1%,M1余额13.6万亿元,同比增长20.9%,M1增速超过M2的幅度扩大到了3.8个百分点。

到8月末,M1-M2

增速达到高点4.68个百分点,之后便开始回落。到了12月末,M1-M2增速为4.3个百分点。

在2007年M1、M2增速出现“黄金交叉”后,股指一直向上。而当8月两者增速见顶后两个月,股指在10月16日一举站上了历史的最高点6124点,之后便逐步开始了回落。M1-M2增速见顶与股市见顶回落相差2个月的时间。

尹中立表示,M1增速比M2增速高,股市将向上,但差距超过5个百分点时,牛市行情就会结束。

同理,2008年5月,M1的增速低于M2形成 “死叉”,进一步确认了A股下跌行情。2008年10月,股指从1664点开始反弹,3个月后,M1、M2的增速差在2009年1月达到最大值(-12.11个百分点),之后差距逐渐缩小。股市与M1、M2增速差的正相关关系再一次得到印证。

3、股市与信贷的关联

明年首季或再迎信贷高峰 流动性推股市向上

除了M1、M2之外,信贷投放量也是流动性的一个指标。2009年股市的红火与天量信贷不无关系。

大通证券分析师认为,我国货币投放的规律是年初宽松、四季度收紧。2009年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7.37万亿。下半年信贷明显回落,第三季度新增贷款1.3万亿,不及第一季度的三分之一。

今年10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530亿元,新增信贷只有9月的一半,但这之中更多的是季节性因素:每年10月通常是全年信贷的低点,而近三年来其额度也大致为9月的一半。其中,票据融资到期2039亿元,继续为其他贷款腾挪空间;中长期贷款则增加4111亿元,为上个月的三分之二左右,而这也与过去年份的比例相近,其中的居民中长期贷款为1386亿元。

11月份各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新增2940亿元,较10月人民币新增贷款略有增长,基本符合市场的预期。

针对11月的信贷,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中国证券和大宗商品主席李晶指出,虽然2010年总体贷款增长应会有所缓和,但放贷活动应仍旧比较积极,为进行中的基础设施项目和受益于政府支持的增长行业提供融资。她预计流动性状况仍将比较活跃,因为在新年国内存款将流动起来,信贷增长会再次加速。

东北证券(17.75,0.37,2.13%)认为,四季度信贷款量持续萎缩,主要是季节性因素所导致。随着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和2010年新的信贷额度指标确定,明年1季度将迎来新一轮信贷高峰。也就是说,明年1季度流动性继续宽裕,股市行情可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