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概念隐喻与委婉语隐喻意义构建的认知理据_谌莉文

概念隐喻与委婉语隐喻意义构建的认知理据_谌莉文

概念隐喻与委婉语隐喻意义构建的认知理据_谌莉文
概念隐喻与委婉语隐喻意义构建的认知理据_谌莉文

概念隐喻与委婉语隐喻意义构建的认知理据*

谌莉文

(宁波大学理论语言学研究所,浙江宁波 315211)

摘 要: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委婉语是一种概念化的隐喻,其内在意义的构建和根本动因无法用传统的语义学理论来解释。本研究认为,L akoff 与Jo hnson 创立的概念隐喻理论可以为探讨委婉语隐喻的认知理据提供可资借鉴的视角。委婉语隐喻的认知基础是在我们的概念系统中的源域和目标域概念之间的相似性联想。其认知理据表现为源域中的概念与目标域相应概念的语义相似性减弱,通过突显源域概念扬升语义,由心理可及性较强的源域概念映射到心理可及性较弱的目标域概念,实则突显后者。从认知的角度进行理据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把握委婉语隐喻的意义构建,把语言研究从封闭的语言结构引向动态、开放的知识结构。

关键词:概念隐喻;委婉语;认知理据

Abstract:As conceptuali zed metaphors,euphemisms demand cognitive explanation rather than traditional semanti cs theory,in terms of their inter -nal semantic construction or their fundamental https://www.sodocs.net/doc/0318266769.html,koff and Johnson .s Conceptual M etaphor Theory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euphemism motivation.The resemblance between the source domain and the target domain in the conceptual system serves the ground of this cogn i tive procedure.W hen this resemblance is w eak,the semantic concept i n the salient source domain gets heightened,then i t is mapped from psychologically h i ghly accessi ble source domain to lowly accessible target domai n ,thus acti vates the target domain and makes its concept salient.This study can help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semantic constructi on of euphemisms and may steer relevant study to a dynam i c and open field.

Key Words:conceptual metaphor;euphemi sm ;cognitive motivati on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6)08-0017-04

1.引言

委婉语是语言使用中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人类语言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各个民族、不同时代都采用的表达手段。尽管各自所使用的形式不同,但在表达方式上都趋于类似的原则,如礼貌、合作和自我保护原则(束定芳,1995),意在达到一种避讳、掩盖、动听的效果。以往大多数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修辞结构(陈原,1983;陈望道,1936/2001)和传统语义学研究(亚伦,1984;江希,1983;李国南,1989)和语用学探讨(束定芳,1989等),虽然许多研究者试图从心理知觉的角度解释委婉语的构造机制,但没有令人信服的理论做依托,对委婉语机制的解释进展不大。(邵军航樊葳葳,2004)

自从Lakoff 与Johnson 创建了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 etaphor Theory,以下简称CM T )以来,不少学者重新对日常语言的种种表象进行反思,探究隐藏在语言形式背后的认知与思维过程。委婉语是一种充分利用人类的联想功能,在日常语言中突出显性语言从而掩盖隐性语言的思维过程,概念隐喻理论的阐述重点在于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传统化隐喻,包括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由于结构隐喻指的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部分映射,因此我们/在通过源域来理解目标域时,必然会突出某个方面,而掩盖另外的方面0(文旭叶狂,2003)。我们认为,从认知的视角来看,委婉语也可以看作概念化隐喻,委婉语中同样也包含着隐喻性的认知和思维过

程,可以用Lakoff 和Johnson 的概念隐喻理论来考察委婉语这一古老而颇具神秘魅力的语言现象。本文欲以CM T 为理论框架,通过介绍该理论的主要内容,逐步分析委婉语的意义构建,从而揭示语言符号背后的内在动因,即认知理据(cognitive motivation )。

2.概念隐喻与委婉语

委婉语因其极尽美化之能事使得它常常被用来装点日常语言,往往有调节气氛、减少摩擦、缓解冲突之功效。李国南(2001)曾利用符号、思维和所指构成两个三角形,说明符号与所指之间的曲折形成达到委婉的目的。问题是:构成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的动因是什么?如何把握委婉语隐喻中的意义构建?所谓/曲折0是如何在话语中体现功能的?不同符号之间是如何真正实现关联的?它的构建规则与构建动因是什么?在我们看来,委婉语是人类的精妙思维在语言形式上的体现,无法用传统的语义学理论来对之进行分析和解释。Lakoff 与Johnson 在M etaphor s W e L iv e By (1980)中首次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的核心是把自然语言看作是人类思维的现实,它涉及的是人类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这似乎为委婉语的内在构建和产生动因从认知的角度找到了突破口。

概念隐喻观是与传统的隐喻观迥然有别的一种隐喻认知观,该理论运用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mapping)以及意象图式(i m age schemas)来解释隐喻现象,认为隐喻的本质是以一种事物去理解和*本文为浙江省教育厅2005年度科研计划项目:英汉委婉语的认知机制对比研究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谌莉文(1969-),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语用学,认知语言学收稿日期:2006-03-20(修改稿)

2006年第8期总第209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 heir T eaching 2006,l 8

Serial l 209

体验另一事物,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一个不太熟悉、较难理解的目标领域,是人们以一事物认识、理解、思考、表达另一事物的过程,是概念性的,其心理基础是抽象的意象图式。

该理论主要研究常规隐喻(conventional metaphors),即那些构建我们文化的普遍概念系统,并且反映在日常语言中的隐喻)))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Lakoff&Johnson,1980:139),认为隐喻的奥秘在于把两个属于不同性质和范畴的事物或概念,通过联想的类比(ana-l ogy)和映射,即从一个认知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在两者的互动中整合出一种新的感悟或认知。隐喻意义是源域事物特征向目标域映射的结果,通过将源域的经验映射到目标域,可达到重新认识目标域的目的。

按照Lakoff(1987:68-76)的论述,认知模式是在人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认知方式,可分为命题模式、意象图式模式、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与本文主题论述相关的主要是后两者。隐喻模式是指一个命题或意象图式模式从某一认知域投射到另一认知域的相应结构上,主要用来对抽象事物概念化、理解和推理。转喻模式是在上述模式的基础上,使其中某个成分与另一成分发生联系,实现部分转移到整体的功能,从而使部分能够代表整体。CM T对隐喻和转喻的认知过程的解释可以让我们通过与其他事件的关系对另一事件进行概念化。

这种对语言事件进行概念化的认知观对早已形成的委婉语被认为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的普遍看法是一次反动,促使我们从认知的角度重新审视广泛使用了几个世纪的语言现象。我们先来看看委婉语的定义:/用一种不能明说,但能让人感到愉快的或含糊的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或不够尊重的表达方法0(哈特曼等,1982) /用婉转或温和的方式来表达某些事实或思想,以减轻其粗俗程度0 (Robert.A,1992)/用曲折的表示来提示双方都知道但不愿点破的事物0(陈原,1983);/说话时不直白本意,只用委婉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0(陈望道,1936/2001),从而达到避讳、掩盖、动听的效果。

整合中外学者对委婉语的定义,我们发现其重要特征是:在实时语境下,借助各种可能的语言手段,通过显性语言的动听、代用、暗示性,共有知识等,以曲折的方式,达到说话者虽不愿明说却不得不指明的实际所指,从而使隐性意义得到传达。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并不是把所有的信息都用语言表达出来,有显性语言(explicit)和隐性语言(implicit)之分。因此人们首先要利用显性语言,运用已有的知识网络对其进行模式识别、完善,然后根据这个模式再进一步完善细节。委婉语隐喻中,显性语言就是经过思维的曲折后呈现相对突显的委婉语,是源义;隐性语言就是试图掩盖的禁忌义,是目标义;曲折是指隐藏和掩盖,借助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得到解释;源义作为载体(vehicle),去激活目标义,从而突现目标义。因此,委婉并不是符号本身的特点,它涉及人类的认知心理过程,是思维的现实,通过与其他事件的关系对目标义进行概念化。

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观可以用来解释语言符号生成与发展的动因,其中关于跨域投射的理论,通过联想的类比感知新概念的理论,关于概念隐喻的认识以及隐喻和转喻认知模型等为委婉语的生成提供了理据。

3.委婉语隐喻构建的认知理据探究

到底什么是语言的理据?根据洪堡特的/内部形式观0,内部形式是语言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的总和,而理据则是一个既与内部形式有密切关系又根本不同的术语,它是指语言符号发生发展的最根本动因(王艾录司富珍,2002:31)。话语的理据是话语的内部形式形成的动因,理据的变化也是内部形式发生变化的直接动因。表现在委婉用语上,是不断追求对内部形式的避俗(忌)求雅,如过去称作/痨病0的,现在称作/肺结核0;/junkman0(拾荒者)代替/w aste ma-terial dealer0(废品商)等。

上文提到,委婉语可以看作概念化隐喻,委婉语背后同样包含着隐喻性的认知和思维过程,那么它就有理据可循,下面试从认知的视角寻求促成委婉语发生与发展的理据。

3.1源域概念与目标域概念的语义相似性减弱

隐喻是指用与某一事物相似的另一事物来叙说某一事物。认知心理学认为,空间中任何两点之间的距离反映着两个相应概念之间的心理距离或语义距离。两个点愈接近,他们就愈相似或愈紧密(王汪安圣,2004:190)。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观点,相似与相邻是隐喻和转喻模型的认知基础,相似性越强,越易于认知。委婉语隐喻就是以相似性为基础,在构建过程中邀请听者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进行比较,通过制造源域和目标域间的概念相似性,使话语为受话方满意接受,巧妙拉近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如:两个患难故友来见已做了大明皇帝的朱元璋,其中一人认识到眼前的朱元璋已不同于昔日患难与共、饥不择食的苦朋友,而是一位至尊的皇帝,所以在与对方叙述一段往事时,说出了这样一段委婉恭维的话:/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芦洲府,打破罐洲城,汤元帅走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儿挡关,多亏菜将军。0

这段委婉的叙旧在外人听来俨然是叙述当今皇上当年的赫赫战功,其实只有当事人才心知肚明:还是放牛郎的朱元璋曾与同伴在芦苇荡用瓦罐煮吃偷来的豆子,由于众人争相抢吃,汤泼豆撒,朱元璋连泥带豆,抓起就吃,结果被红草叶子卡住喉咙,后亏同伴妙计,吞服青菜叶方脱险。对于这段皇上当年落魄的故事,这位故友能够巧妙借助委婉语,被奉为座上宾;而同行的另一故友却因如实叙述当年场景,直言相告,而成为刀下鬼。

这一段委婉语的表达式中就充满了概念隐喻,源域是恭维当今皇上曾经立下战绩,目标域是曾为流民的当今皇上在芦苇荡抢吃毛豆的狼狈场景,与源域中的概念形成一一对应的语义概念。映射过程是源域中的部分被映射到目标域:源域场景(scenario)是战场,目标域场景是芦苇荡;/微臣0与/驾0分别被映射到放牛郎朱元璋与当年的患难伙伴;类推:芦洲府y芦苇荡;罐洲城y瓦罐;汤元帅y豆汤;豆将军y朱元璋(捡毛豆);红孩儿y红草叶子;菜将军y青菜叶。而源域中的扫荡、打破、走逃、拿住、挡关等源概念分别映射到目标域中的缺省(default)概念,说话人与朱元璋的特殊关系确定了双方享有与此关联的共有知识,使得受话者一方能够迅速联想到当时的芦苇荡一幕,故源域中的概念投射到目标域便成了:躲进芦苇荡的放牛郎,抓起洒落在泥地的毛豆大口吞咽以致被草叶卡住喉咙。其中源域中的概念均暗含在目标域的概念中,建立两域的概念相似性,概念之间的语义距离相对较近,其结果是受话者和旁听者在获得信息的同时,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

上例通过曲折的方式达到了委婉的效果,是人的认知能力在日常语言中的体现。人们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不同的言语表达方式,构建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概念相似性。两域概念间的曲折性增强了

第8期谌莉文概念隐喻与委婉语隐喻意义构建的认知理据#18#

委婉性,相应地,概念之间的语义距离趋远,相似性减弱。

简言之,委婉语受交际者对语境认知倾向性的制约,通过人的思维曲折实现,是源域范围中的语义点的经验投射到目标域范围中的相应的语义点上,以达到重新认识目标域的目的。我们还发现,通过曲折的表达可以淡化目标概念,这样,委婉语隐喻中的源域表达形式往往比目标域的表达形式更具有诗情画意。

3.2委婉语中源域概念突显,语义扬升

Lakoff和Johnson(1980:10-13,33,92,141-142,149)多次提到概念隐喻的两个重要功能:突出与掩盖(Highli ghting&Hiding),即隐喻通过源域来理解目标域时,必然/突出某个方面而掩盖另外的方面0。

在人类的各种认知能力中,想象是一个主要和普遍的认知能力,在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想象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隐喻,而想象的心理过程就是把一些概念映射到另一些概念中去。当一个范畴去激活同一认知域的另一个范畴时,也是通过一事物和另一事物的关系对该事物进行概念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源概念得到突显,目标概念被掩盖。如:

根据WT O规则,现代国际贸易应遵从对等关税贸易原则,推行自由贸易(free_trade),但一个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商品免受来自其他国家的同类商品的冲击,往往采取加大进口商品关税的贸易保护措施,即建立贸易壁垒(barriers),可是西方报刊上却经常出现managed trade(管理贸易)而非/putting up barri ers to free_trade as a form of pro-tection0(为保护本国产品而为自由贸易设置壁垒)。

业内人士会明白,/managed trade0其实就是/putting up barriers to free_trade as a form of protection0的委婉说法。

在此,managed trade(管理贸易)是受/managed currency0(管理货币)这一术语的启发所致,用看上去合情合理的类似术语映射/为自由贸易设置贸易壁垒0这一显然有违国际商务往来规则的说法。源域中的概念/managed trade0突显了贸易措施的合法化,同时掩盖了目标域概念关于违反WT O关于国际贸易的条款。从这个认知过程中我们发现,隐喻模式在这里所起的作用就是通过突显词和句子本身的意义,较少依赖语境和说话人,掩盖了语境的作用,突显原先的分类所掩盖的新的相似性(王永忠,2003)。因此,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委婉是借助隐喻模式,通过突显或隐藏的方式发现原先分类所掩盖的新的相似性的再范畴化(recategorization)的过程。

简言之,在委婉语的认知过程中,委婉是用一个范畴去激活另一个认知域的另一个范畴,借助人们的联想,突显具体的可以感知的经验去掩盖不可感知的概念范围,通过突显源域概念,源义得到扬升。

3.3由心理可及性较强的源域概念映射到心理可及性较弱的目标域概念

根据Langacker(1999)的相对突显(relative salience)原则,认知上突现的实体称为认知参照点(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s),通过唤起不那么突显的实体,建立一个语境。在这一语境中,一个正在进行概念化的人(信息接受者)与话语中的其他不那么突显的概念实体发生概念可及。而意义建构的最重要部分之一就是,只有在语境下人们才能通过概念换置(transposition)对事物进行参照(张辉卢卫中, 2002)。这为通过高度突显的源域概念唤起对目标域概念的感知的委婉语构建提供了认知理据。其实,委婉语就是一个参照点现象,为被描述的目标提供心理可及,并同时把受众的注意力引导到目标上,委婉语也正是在特定的语境之中,说话人借助语言的形式优雅地达到话语意图的言语构建过程。

战争与武力引起人们的恐惧感和厌恶感,因而有些新闻媒体在提到所支持的武力行为及相关事实时,往往借助委婉语,实则加强话语效果。如:

If Iraq is not w i lling to come back at the table for negoti ati on, America w i ll ti ghten the screws.(如果伊拉克人不准备回到谈判桌上来的话,美国人会把螺丝拧得更紧)。(New York T imes,2004)上例中,/tighten the screw s0的说法,显然暗示着美方会进一步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或经济上的压力。

在条件陈述中,源域概念是显性的,指伊拉克人能否准备回到谈判桌上;目标概念是战争的威胁。在双方交战这一语境中,/回到谈判桌上0成为高度突显的实体的参照物,即源域中的概念实体作为载体,相对来说是突显的,去激活目标概念,但话语要突显的不是源概念而是目标概念,所要表达的意义是伊方能否妥协。就主句的委婉表述来看,源域包含车间场景,目标域包含战争场景,/往机器上拧紧螺丝0被映射到战争场景中。在源域概念语义与和目标域概念语义之间存在着与原语境有联系的ICM隐喻映现关系,源域中的与工厂相关的各概念分别概念映射到目标域中的与海湾战争相关的各概念,/给机器拧螺丝,达到紧张效果0映射到/实施军事或经济上的压力,造成紧张局面0。语境正是美国方面和伊拉克方面的交战,它触及的是经济大战,但往往以武力战的面貌出现,这样,委婉恰好表现了话题本身的禁忌和隐藏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拧紧螺丝是相对概念突显,为的是激活目标概念,而话语真正突显的不是源概念而是目标概念)))暗示美方会进一步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或经济上的压力。

概括起来说,源域中的概念可以充当参照点并能激活或提供了解目标的心理通道。在特定的语境中,目标义受到突显。日常生活中,发话者借助语言形式将概念从源义映射到目标义,目的是突出目标义的作用。委婉语中,充当目标域概念语义是真正突显的,源域概念语义是作为背景的。

4.结语

从语言的形式上来看,委婉语显得十分神奇,但其中的概念仍然要受认知规律的制约,既然委婉语中同样包括隐喻的认知和思维过程,它就有理据可循。本文试从概念隐喻的视角探究委婉语隐喻的意义构建动因,并将对此的进一步思考作为结语。

(1)语言形式与其所指物以及所指概念以及所指概念之间存在概念映射关系,而委婉语是外部事物对人产生刺激后,作为客体的人的瞬间思维反应。

(2)人们观察和认识事物的方式决定语言的形式,如果只探讨语言结构而忽略思维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很难真正解释语言内在构建的真正动因。

(3)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是以人的认知活动为前提,而语言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人的认知的发展。通过对委婉语理据的揭示,可以帮助我们对委婉语创造者的思维方式、心理机制、认知特点、价值取向、兴趣愿望等得以了解,从认知的角度进行理据研究,可以把语言研究从封闭的语言结构引向动态、开放的知识结构。

(4)概念隐喻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单向映射,关心的是确定的概念关系以及对它们作出阐释的方式,较少关注即时语境下的自然语

#19#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

言的认知机制,而概念合成理论(Fauconnier&Turner,2000)/对隐藏于隐喻幕后的在线心理认知机制作了更为深入的揭示0(王文斌, 2004:8)。设想如果将这两种研究互相补充,对委婉语现象和概念现象将有可能进行更为普遍、更为综合的处理,同时还可检验这种理论更为广泛的可行性。这是本课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心之一。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G&https://www.sodocs.net/doc/0318266769.html,pressi on and Global Insight[J].

Cog nitiv e L inguistics,11,2000.

[2]Lakoff,G.&M.Johnson.M etaphors W e L ive By[M].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3]Lakoff,G.W omen,Fir e,and Dangerous Things[M].Ch i cago:T he

Univers i ty of Chicago Press,1987.

[4]Langack er,R.W.G rammar and Conce p tualiz ation[M].Berlin/

M ew York W alter De Gruyter,1999.

[5]R.R.K哈特曼、F.C.斯托克.语言与语言学词典[Z].上海:上海

辞书出版社,1982.

[6]Robert A.Dictionaire De L a L ing uistig ue[Z].Paris:Presses Un-i

versitaire de France,Palmati er,1992.

[7]陈原.社会语言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

[8]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36/2001.

[9]江希.现代英语中的委婉语[J].现代外语,1983(3).

[10]李国南.英语中的委婉语[J].外国语,1989(3).

[11]李国南.辞格与词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2]邵军航樊葳葳.委婉机制的认知语言学阐释[J].外语研究,

2004(4).

[13]束定芳.委婉语新探[J].外国语,1989(3).

[14]束定芳徐金元.委婉语研究:回顾与前瞻[J].外国语1995(9).

[15]王艾录司富珍.语言理据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2.

[16]王永忠.范畴理论和委婉语的认知理据[J].外国语言文学,

2003(2).

[17]王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8]文旭叶狂.概念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J].外语学刊,2003

(3).

[19]亚伦.当代英语委婉语初探[J].外语学刊,1984(2).

[20]张辉卢卫中.语义域理论与概念系统的建构[J].外语论坛,

2002(4).

第8期谌莉文概念隐喻与委婉语隐喻意义构建的认知理据#20#

浅谈文化负载词的隐喻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0318266769.html, 浅谈文化负载词的隐喻意义 作者:张乐 来源:《科教导刊》2017年第17期 摘要在认知学领域,隐喻被认为是一个概念化过程,它构成了我们的思想和语言。词汇的文化内涵就是在隐喻式思考和联想中产生的。本文分类阐述了文化负载词汇的隐喻意义和隐喻理据,为词汇学习提供了新的方法。 关键词隐喻文化负载词隐喻理据 隐喻体现着语言中的文化元素,是语言与文化的结合.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形式,更是 一种思考和行为的方式,人们的日常用语和行为都离不开隐喻,因此文化从很大程度来说是以一种隐喻的方式建立形成而成。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隐喻恰巧成为了传达文化信息的一个工具和方式。通过隐喻中的映射,让词汇具有了文化意义。因此,文化负载词与隐喻的联系不言而喻。 1文化负载词的定义 在英语语言中,一个词通常包含多个意思。根据英语语言学家Geoffrey Leech的研究,语义被划分为七类:外延意义(概念意义)、内涵意义、文体意义或社会意义、联想意义、感情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除概念意义和主题意义,其余五种统称为联想意义,因为他们都是人们使用语言时的情绪反应,是特定社会中的文化专有项。 因此根据以上研究,本文将文化负载词认为是在特定语言背景下具有特定文化意义的词汇,包含单词、谚语和习语。文化负载词汇的意义就是文化语义。 2文化负载词汇的隐喻意义 当人类祖先创造语言时,他们将自己所熟悉的东西重新赋予其语言符号,而随着人类认知的不断扩展,很难也不可能为每一个新出现的事物赋予一个新的语言符号。那么人类是如何赋予新事物其语义特征呢?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答案就是隐喻。隐喻在认知语言学中,被视为是一种联想机制,它遵从人类认知的规律,即从近到远,从具体到抽象,从空间到时间。当了解一种新事物时,人们常会把己知的熟悉的特征转移到未知事物中,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发挥到极致。显然,正是人类的共性创造出了隐喻的共有工作机制,不分地域限制。这也就是所谓的隐喻的普遍性。此外,由于生存环境、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的不同,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是不同的,这也体现了文化专有性。 以“head”为例,这个词的本义指人身体的一个部位,之后在隐喻的作用下,“head”用来指代其他事物的类似部位,并将其意义从具体实物映射到抽象领域。因此“head”一词意义丰富起

政治演讲概念隐喻

An Analysis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in Obama’s Political Speeches Abstrac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in Obama’s Political Speeches. Pointing out the significant role Conceptual Metaphors played in Obama’s Political Speeches. The aims of this paper are 1)to introdu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ceptual Metaphors and Political Speeches; 2) elaborate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on the basis of Lakoff and Johnson’s great work Metaphors We Live By;3)Take Obama’s Political Speeches as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nalyze the Conceptual Metaphors used and relevant functions in his Political Speeches. this research aims to study the metaphors in political speeches systematically and reveal how metaphors work in the political world.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etaphors, this research can help people know the American politics and understand its culture. Key words: Political Speeches; Conceptual Metaphors; Application 奥巴马政治演讲的概念隐喻分析 摘要:本文着重研究了概念隐喻在奥巴马政治演讲中的使用,指出概念隐喻在奥巴马的政治演讲中发挥的重要角色,本文旨在:1)简要介绍概念隐喻与政治演讲之间的关系;2)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来阐述概念隐喻的定义、分类;3)以奥巴马的政治演讲作为背景材料,分析其中所使用的概念隐喻,以及这些隐喻对其演讲的辅助作用.本文试图对所选语料中的隐喻进行系统研究,揭示隐喻在政治演讲语篇中的特殊作用,并且通过分析隐喻,帮助人们了解美国的政治和文化. 关键词:政治演讲;概念隐喻;应用

认知语言学与概念隐喻研究

认知语言学与概念隐喻研究 何陆敏 看了蓝纯的《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让我更加系统地认识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体系及研究现状,从而对我将概念隐喻方面的理论用语外语教学产生一些思考,启发我在教学中更加有系统地尝试对相关理论的进行实践摸索。 认知语言学派的隐喻学主要把隐喻看作一种认知方式, 隐喻思维的本质是在概念系统中跨概念领域的映射过程(Lakoff 1990)。Lakoff和Johnson认为概念隐喻是始源域的概念系统到目标域的概念系统的映射,即“以约定俗成的方式将内在结构相对清晰的始源域影射到结构欠清晰的目标域之上”,是人们以一熟悉概念去认识、理解、表现另一陌生概念的过程。映射是隐喻思维的一种方式,它以抽象的意想图式即认知结构为心理基础,实现不同生活经验之间的相互融合,使源概念域中比较熟悉、比较具体、易于理解的图式映射到了一个不太熟悉的、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目的域,在两个概念领域之间创立关联,从而达到认知的目的。 Saeed(1997.30)认为隐喻的结构是认知性的,隐喻就是概念系统跨领域映射的结果。隐喻普遍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中,隐喻性思维反射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促进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概念隐喻使得人们在认知世界时,能从原先互不相关的事物、概念和语言表达中发现相似点,建立起思维中多方式、多角度的联系,是人们形成新概念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普遍的认知机制。由于概念隐喻属于人类的深层概念系统,我们日常的思维习惯和话语,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这些概念隐喻的影响。隐喻在语言领域中具有普遍性。从广义的隐喻定义范畴来说,隐喻包括拟人、转喻、夸张等多种辞格以及词语多义、惯用搭配、习语和谚语等各种能实现隐喻性表达的语言形式。它可以出现在语言的多个层次:词汇、短语、句子,还能以篇章、风格等形式出现。语言实证也表明隐喻不仅限于文学作品,更多的存在于日常口语和书面语中。据Lakoff和Johnson的统计,日常语言中大约7 0%的表达形式源于不同的概念隐喻。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中的隐喻表达是人类概念体系中存在概念隐喻的表层体现,概念隐喻能派生出众多隐喻表达形式,如由“Life is a jour-ney/人生是一次旅程”。这一概念隐喻可以派生出“life is starti ng point, terminal point, transfer station/人生的起点、终点、中转站”等多种具体的隐喻表达形式。概念隐喻对语言表层形式中的隐喻起到决定作用,了解概念

#愤怒的概念隐喻

“愤怒”习语与概念隐喻 “愤怒”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情感之一,人人都有伤心动怒的时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因为情感比较抽象,我们在表达时往往借助于其它具体的手段。例如,在表达生气时,人们除了直接说“I am angry”外,还可以运用“do a slow burn”“blow one’s top”等隐喻形式。情感概念具有生理基础,它常常根据体温、热度和内压进行概念化。下面就对表“愤怒”的英语习语进行分析。 (一)“愤怒是热”(Anger is heat) 根据Lakoff & K?vecses 的理解,生理效果的文化模型,尤其是强调“热量”的部分,构成了阐述愤怒的最为普遍的基础,即“愤怒是热”(Anger is heat) 。这一核心隐喻又可分为将“热”使用于固体物质和液体物质两类。在英语中,当中心概念隐喻“愤怒是热”应用到固体时,得到次概念隐喻“愤怒是火”(Anger is fire) ;当概念隐喻“愤怒是热”应用到液体时,得到次概念隐喻“愤怒是容器中的热液体”(Anger is the hot fluid in a container)。 首先,我们来看“愤怒是热”(Anger is heat)这一中心概念隐喻,与此概念隐喻相关的英语习语有: (1)He gets very hot under the collar if people disagree with him. 别人要是和他有分歧,他就很生气。① (2)Dad gets all hot and bothered if someone parks in his parking space. 如果有人把车停在爸爸的车位上,他就变得焦躁不安。 (3)I tried to be patient with her, but she was so irritating in that meeting. I just lost my cool. 我对他尽量忍耐,可是在那次会上她实在太恼人了,我不禁心头起火。 在概念隐喻“愤怒是热”中,“热”是源域,“愤怒”是目标域,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对应是以隐喻概念或实体性对应为基础的。人们通过这一概念隐喻来理解抽象的概念“愤怒”。 其次,当概念隐喻“愤怒是热”应用到固体时得到次隐喻“愤怒是火”(Anger is fire),在英语中表达此概念隐喻的习语有: (4)It makes me do a slow burn when it takes longer to check out at the grocery store than it took to shop. 在小杂货店交钱花的时间比购物花的时间都要长,让我渐渐有些生气。 (5)The bishop was breathing fire over the press release. 主教对几天前的新闻发布恼火万方。(6)It was only a suggestion, Rob. There is no need to blow a fuse. 这只不过是个建议而已,犯不上大发雷霆。 上文(4)、(5)、(6)中的三个习语的语义都是“愤怒”,这里是用源域“fire”来理解目标域“anger”,即“anger”的语义产生来源于“fire”的概念含义。 最后,我们来看概念隐喻“愤怒是热”使用于液体时的情形。人们常用容器这一实体来表达情感,容器这个概念经验的形成,是人们自出生起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人们通常把自己的躯体理解为一个容器,这个容器承载着喜怒哀惧。当概念隐喻“愤怒是热”应用于液体时,它与概念隐喻“身体是情感的容器”(The body is a container for the emotions)结合便产生了概念隐喻“愤怒是容器中的热的液体”(Anger is a hot fluid in a container)。此时,英语中表达此概念隐喻的习语就有: (7)When I saw the rude way she talked to him it made my blood boil. 我看到她对他说话时的那种粗野态度,不禁火冒三丈。 (8)Public anger reached boiling point when troops were called in to control protesters. 当军警

通感的认知阐释

通感的认知阐释 摘要通感基于人类共同的生理机制,它既是一种心理现象,又是一种语言现象;既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也是一种认知现象。同其他隐喻一样,通感隐喻也包含着隐喻性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它是通过从某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向另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映射而形成人类认知世界和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本文试图在认知理论的框架下,运用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式来分析通 感,以便探寻这一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和心理奥妙。 关键词通感隐喻认知方式意象图式隐喻模式 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并将它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因而只是修辞学、文学和文体学研究的对象。但是Lakoff和Johnson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将这种说法彻底推翻了。他们提出隐喻是普遍的,不可简化的。人类理解的想象结构直接影响隐喻意义的本质,并规约我们的理性推理。隐喻是人类认识和表达世界经验的一种普遍的方式。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通感这一隐喻修辞手法,通过对其相关的认知心理学研究 以及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对通感的认知性阐释。 一、什么是通感 通感(synaesthesia),望文生义,指的是人的各种感觉相互连通,身体某一感官受到刺激,产生反应,同时又引起其他感官的反应。它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指我们在思考或交流使用乙器官范畴的事物印象去表达属于甲器官范畴的事物印象,以达到新奇、精辟的表达效果。传统上,通感现象被认为是一种语言现象和文体现象,是润饰辞藻的一种修饰手段。例如英语中有 piercing cry (刺耳的声音)、sweet music (悦耳的音乐)、 sour look (怒视)、a loud shirt (颜色花哨的衬衫)、 soft light (柔和的光线)这样的表达方法。汉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法,如“闻见(香味)、听见、冷眼、清净、音色、声音刺耳、眼睛尖、口味重”等。小孩会说“妈妈的牛奶洗面奶闻起来好甜啊!”。电视台广告中也有“听得见的微笑”之说。在文学作品中,通感更是受到了古往今来中西文人的青睐,被广泛地运用着。 二、通感隐喻的认知阐释 英语中synaesthesia(也可写作synesthesia)就是与汉语“移觉”相对应的修辞格。该词中的syn,据 Webster’s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来自希腊语的 aisthēesis,意为sensation。其定义为

概念隐喻意义在图片中的传递

概念隐喻意义在图片中的传递 孙启耀杨珺 (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哈尔滨150001 )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概念隐喻的经验基础及其普遍性,进而对非语言现象---图片中的概念隐喻作了分析解释。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很多非语言现象中概念隐喻得以发挥。这也证明了人类思维的确是隐喻性的。概念隐喻意义不仅以语言的方式传递,而且在非语言现象—图片中也有概念隐喻意义传递的现象。 关键词:概念隐喻;图片;传递 1.引言 随着近几年来认知语言学的蓬勃发展,有关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转喻进行再研究的文章俯拾即是。如果说前些年隐喻类文章大多围绕隐喻理论方面进行分析的话,而在最近两三年,隐喻研究趋向于研究隐喻和其他理论等结合。范文芳(2007;朱永生(2006 )等在语法隐喻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廖美珍(2007 )研究了语篇隐喻,刘乃实(2007 )把隐喻和计算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蓝纯(2003)对空间隐喻进行了研究,汪少华分别对伦理概念(2007)和时间概念(2006)中的隐喻分析研究;张祝祥(2007 )对颜色隐喻加以论述,陈家旭(2007 )分析了情感隐喻。以上对隐喻的研究属于语言层面,而对非语言层面的概念隐喻意义的研究还不多见。我们发现一些非语言现象诸如艺术、广告、宣传画中隐喻的研究还未见有论述,本文拟从概念隐喻入手,对图片中所包含的概念隐喻意义进行初步的探析。 2.概念隐喻理论 传统观点认为隐喻是语言在词汇层次上的修饰,是两个相似物体之间的比喻。然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形成的认知方式。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不但渗透于语言中,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人们的普通概念系统本质上都是隐喻的。这样的隐喻即为概念隐喻或隐喻概念(1980:3)。概念隐喻涉及两个基本要素:源域和目标域。人们倾向于用比较具体的概念(源域概念)来理解抽象的思想或概念(即目标域),从而形成隐喻理解。然而,以往有关概念隐喻的讨论都是以语言材料为基础的。人们对非语言现象中概念隐喻意义的的传递与理解是否与语言中隐喻的理解是一致的?本文试图寻找以上问题的答案。

阐述隐喻的深刻内涵

阐述隐喻的深刻内涵 作者:白巧灵单位: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1隐喻(Metaphor)基本含义及功能分析 Ametaphorusingconceptsisadescrip-tionofanobjectorevent,realorimagined,usingconceptsthatcannotbe.Theo bjectap-pliedtotheobjectoreventinaconventionalway,theobjectortheeventbeingd escribediscalledthetarget[1]。西赛罗[2]认为:“隐喻是明喻的简化形式,它被缩减成一个词。这个词被放到一个不属于它的位置上,却好象就是它的位置。”卡西尔将隐喻分狭义的隐喻和广义的隐喻两种:前者是指“有意识地以彼思想内容的名称指代此思想内容,后者是”基本隐喻“或根本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形式、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神话的以及语言的概念本身得以表达的条件”。亚里士多德[3]在《诗学》中定义隐喻是:“隐喻是通过将属于另外一个事物的名称用于某一事物构成,这一转移可以是从种到属或从属到种,或从属到属,或根据类推。”Lakoff等人对隐喻的解读:“隐喻在日常生活中,隐喻是无处不在的,不但在语言表达中,而且在思维和行动中。人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是隐喻性的。”“隐喻”顾名思义就是不明显的比喻,亦称“暗喻”;在功能上,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它更是思维的问题;在结构上“,隐喻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即始源域(喻体)和目标域(本体)之间的映射。隐喻的理解就是两域之间的语义迁移

汉语时间概念隐喻的认知研究

●语言学 汉语时间概念隐喻的认知研究 杨 梅 (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 青岛 266510) 摘要:时间概念都是通过其他概念来认识的。从不同的来源看,汉语中的时间隐喻有以下几类:时间是空 间;时间是金钱;时间是实体;时间流逝是运动。汉民族认知和建构时间概念的途径和方式是多样的,大量存在于日常语言中的时间隐喻证明了隐喻在人类语言尤其是在日常语言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隐喻; 时间隐喻; 源域; 目的域; 映射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322(2010)0120016204 收稿日期:2009209221 基金项目:山东科技大学“春蕾计划”资助项目“异常搭配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2008AZZ142)作者简介:杨梅(1978—  ),女,山东肥城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英汉对比语言学研究。 隐喻的研究源远流长,传统语言学将隐喻看 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传统的隐喻理论也将隐喻当作是一种用于修饰话语的普通的修辞现象。直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隐喻研究才出现了一个新视角:隐喻不仅被看成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直接参与了人类的认知过程,是人们在思想中对于不同的事物特征建立联系的方式或机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 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1] 。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I. A.Richards )曾经说过,“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就可能出现一个 隐喻”[2](P.1) 。Lakoff &Johnson 在他们合著的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Metap hors We Live by )(1980)中根据可靠的统计,断言英语中大约有70%的表达方式是隐喻性的。由此可见,隐喻在 日常语言中处于中心地位,它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 隐喻研究的诸多结论是基于英语研究的结果。而认知隐喻研究现在面临的主要课题之一就是“对英语以外的语言的隐喻系统做大量的基础研究,以求证明不仅在英语中,而且在其他语言 中,抽象思维都是部分通过隐喻来实现的”[3] 。本文运用基本的隐喻理论,在分析大量语料的基础 上,从认知角度考察汉民族认识时间这个概念的途径和方式,试图以汉语的例证说明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本质的是一种思维现象。 一、西方认知隐喻研究简述 当代西方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认知模式的基本类型,是思维的基本特征。在人的各种认 知能力中,想象力是一种重要和具有普遍性的认知能力,在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想象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隐喻。作为一种基本的认知模式,隐喻让我们通过相对具体、结构相对清晰的概念去理解那些相对抽象、缺乏内部结构的概念。简言之,隐喻是我们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思维的主要途径。 隐喻的心理过程就是把一些概念投射到另一些概念中去。从结构上说,隐喻是以一个认知域,即源域(source domain )的经验来理解另一个认知域,即目的域(target domain )的经验,源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mapped )到目的域上,后者通过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例如,在WORDS ARE WEA PONS 这个概念隐喻中,我们用WEA P 2ONS 去类比WORDS 。由此还可派生出以下大 量的隐喻表达:[4] She used some sharp words.That was pretty cutting language. ? 61?第32卷 第1期 Vol.32No.1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Zhaotong Teacher πs College 2010年2月 Feb.2010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2009年第4期总第241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9,№4 Serial №241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作者简介:朱建新,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收稿日期:2009-02-18(修改稿)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朱建新 (淮阴工学院外语系,江苏淮安 223001) 摘 要: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作出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 ichards &B lack 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 on 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 on 的“关联理论”。本文在论述这三种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方式及局限性。 关键词:隐喻;认知研究;三种认知理论 A Study on the Cogn iti ve I n terpret a ti on of M etaphor ZHU J ianx in (Fo re ign L anguage D ep a rt m en t ,H ua iyin Ins titu te of Techno logy ,H ua i πan 223001) Abstract:Based on three main cognitive theories ofmetaphor,namely,Interaction Theory,ConceptualMetaphor Theory and Relevance Theory,the pa 2per explores their motivations,ways and li m itations in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Key W ords:metaphor;cognitive study;three cognitive theories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9)04-0018-04 对隐喻的研究可分为三个传统:一是修辞学传统,二是哲学传 统,三是语言学传统。三种研究传统因为出发点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修辞学家关心的是隐喻的修辞功能;哲学家关心的是隐喻对思维的影响,而从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与词的组合、词的意义变化等联系在一起。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ichards (1936)&Black (1962)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on (1980)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on (1995)的“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来考察隐喻,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较好地揭示了隐喻理解的本质。本文试图对这三种认知理论作一综述,并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和方式,以及它们阐释隐喻的局限性,以便我们能从认知的角度更好地理解隐喻。 1.Richards &Black 的“互动理论”与隐喻阐释 从人类的认知角度谈论隐喻的,最早可追溯到雪莱(Shelley )。雪莱说,“隐喻不是游离于语言之外的一种装饰品,而是人类体验世界、思维和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语言的关键所在”(严世清,1995)。但对隐喻的认知特征阐述得最明确、最系统的要首推Rich 2ards 。首先Richards (1936)引入了“本体”(tenor )和“喻体”(vehicle )的概念,认为隐喻就是由喻体和本体这两部分构成的。如在隐喻“a seed of hope ”中,seed 是喻体,hope 是本体。其次,他认为隐喻的含义来自于喻体和本体的相互作用。Richards (1936)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当人们使用隐喻时,就把表示两个不同事物的思想放在一起,这两个思想活跃地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是隐喻的意义”(Richards,1936)。Richards 对隐喻的论 述,突破了修辞学将隐喻仅仅作为辞格来研究的局限,拓宽了对隐喻本质理解的视野,奠定了其在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地位。 Black (1962)在Richards 观点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隐喻“互动理 论”。Black (1962)认为,“次项”(即Richards 所说的“喻体” )是一个语义联想集,它被当作是理解“主项”(即“本体” )的一个“透镜”(lens )或“过滤器”(filter ),隐喻的含义是“主项”和“次项”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对隐喻“Man is a wolf ”的理解:wolf 是一个可供联想的语义体系,听话人以此为“透镜”来认识man,从而突出了wolf “凶猛”这一普遍认同的含义。于是wolf 和man 两者相互作用,听话人在头脑中重塑对man 含义的理解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wolf,从而理解了“Man is a wolf ”的隐喻含义。总的来说,隐喻“互动理论”认为隐喻是两个语义项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把隐喻次项的联想含义应用于主项,因此可以认为隐喻创造了相似性,而创造相似性改变了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因而是一个认知问题。(参见林书武,1997) Black (1997)的“互动理论”后来发展成为隐喻的语义观的基本理论。他(1997)认为,隐喻是一种述谓现象(predication ),其表达形式是句子,而不是一个孤零零的词语;隐喻是在做出一项陈述,而不仅仅是对一个实体的重命名。这样,Black 就将隐喻从词语层次提升到了句子层次作为一种语义现象来考察,这一转变也将隐喻纳入了篇章的认知范畴。隐喻的语义观利用语义特征来阐释隐喻。该理论认为,隐喻违反了语义的“选择限制”(selection restriction ),是一种语义异常现象(semantic anomaly )。如:The stone died .通过义素分析,发现stone 具有以下语义特征:physical object,natural,non 2living,mineral,concreted 。die 具有如下语义特征:processwith result,namely,that some living entity x ceases to be living (Levinson,1983)。很显然,此句并不是

概念隐喻的资料爽

最好把这文档先看完,对你们应该有好处 爽的任务:你去找方位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然后从认知角度、语用学角度、文化角度、修辞角度等分析要把政治语篇中有隐喻的你要分析的那句摘抄下来到星期六为止做完 每个人所查文献不得少于10篇(包括著作),附在文献综述的后面。政治新闻语篇中的概念隐喻。每位小组成员可以选取政治语篇中概念隐喻研究的一个视角,查阅相关资料,写文献综述,并运用相关的知识举例说明某一特定概念隐喻的中英差异。工作语言:英语。 以下资料可能对你有帮助 Conceptual metaphors 概念隐喻 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隐喻大致可以分成三大类: ?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实体隐喻 (ontological metaphor)。 ?隐喻是一种以抽象的意象图式为基础的映射(mapping),即从一个比较熟悉的、具体 的、易于理解的始源域(source domain即喻体),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的、抽象的、较难理解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即本体)。通过跨域映射,人们用自己熟悉的认知域来认识不熟悉的认知域,以达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茶壶嘴”、“山脚”、“山腰”、“没面子”、“首领”、“桌子腿”、“火山 口”,“脚注”等。英语里有:“eye of a needle”, “mouth of a volcano”, “bottle-neck”, “head of department”, “arm of a chair”, “footnote” 等等。这些语言形式也已经被人们接受,成为了普普通通的语言。可见,隐喻式的思维方式已经成为了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 1. 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 ?结构隐喻是概念隐喻的一种,是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构造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 相叠加,用较为熟知的、具体的概念词语谈论不熟悉的概念。2个概念的认知域虽然不同,但它们的结构保持不变,即各自的构成成分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系。 E.g. The Internet is a highway. 2. 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 ?Lakoff在提到的用方位词语 (up, down) 描述人的社会地位、身体状况、情绪等抽 象概念时所给的例子 happy /good is up; sad/bad is down. low/high spirit Fall into depression 3. 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

概念隐喻

概念隐喻理论在诗歌中的应用 ——以《吉檀迦利》第94首中的隐喻分析为例 【摘要】概念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认为概念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诗歌被称为“隐喻式语言”, 隐喻是诗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以泰戈尔《吉檀迦利》第94首诗中的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为例,让读者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更好的理解诗歌的内涵。 【关键词】概念隐喻诗歌隐喻认知语言学 引言 随着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概念隐喻打破了传统修辞学的观念,上升为一种认知思维方式,成为人类特有的一种语言分析技巧。诗歌是我们常见文本形式之一,诗歌的创作离不开隐喻的运用,因为诗人为了创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深刻的内涵,总是会运用隐喻这一方法。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来分析泰戈尔《吉檀迦利》诗的第94首诗歌中的隐喻现象,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诗歌的内涵。 一、什么是概念隐喻 传统的隐喻理论大多把隐喻看作一种修辞手法,认为是语言层面的非正常现象。1980年,Lakoff和Johnson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摒弃了传统隐喻的研究理论,提出了“隐喻的认知观”,综合Lakoff和Johnson的著作和李福印、张敏等人的观点,我们可以把他们对隐喻的看法和研究成果概括为概念隐喻理论。 1、隐喻从根本上讲是概念性的,不是语言层面上的,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也就是说,思维过程本身就是隐喻性的,我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大多数是以隐喻的方式构建和界定的。 2、隐喻的工作机制是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跨概念域的映射是不对称的,是部分的。每一种映射都是源域与目标域之间一系列固定的本体对应。一旦那些固定的对应被激活,映射可以把源域的推理模式投射到目标域中的推理模式上去。

隐喻式联合词的认知阐释

隐喻式联合词的认知阐释?汉语言文学 隐喻式联合词的认知阐释 马玲玲 摘要:汉语中的联合构词可以说是极具特色的,作为合成式复合词中的一个堇 要组成部分,联合式复合词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堇视,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的角度入手『对联合词进行分类探析,以期对以往的研究有所增益。 关键词:联合词隐喻阐释 本文所论及的隐喻式联合词是指联合式复合词的意义在原义的基础上发生了隐喻引申,使词义更加丰富。 认知语言学意义上的隐喻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人类的思维就是建构在隐喻之上的。 人们的许多经验和活动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人们的概念系统大多是由隐喻建构的。认知语言学家指出,相似性是隐喻产生的基础和灵魂,隐喻就是要发现“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从而用‘‘始源域之名'’代替〃目标域之实"。恰似赵艳芳所论述的「在隐喻结构中■两种本似无联系的事物之所以被相提并论,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对它们产生了相似的联想,因而最终会利用这两种事物的交融来解释、评价.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和情感,这就是隐喻的认知基础。”基于此,我们可以以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为出发点对现代汉语中的隐喻式联合词试作分类阐释。 二.隐喻式联合词的认知阐释 (-)性质相似的隐喻 性质相似的隐喻式联合词是以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性质相似"为基点,通过隐喻机制,把我们所熟悉的事物投射到了原本不熟悉、不易理解的事物或抽象概念中,从而使其易于被理解、接受。以”豺狼"一词为例:在汉民族的思维习慣中,豺 和狼一直是两种非常贪婪、残暴的动物,能给其他很多动物甚至人类带来严更的伤害。当人们想要表达某些人凶恶残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时就以"凶恶残暴”这T 寺征为桥梁产生联想,从而以自己熟悉的凶猛动物”豺狼”来喻指 "凶恶残忍的人"。此类隐喻式联合词还有"爪牙、禽兽、虎狼、堡垒、本末、日苦、钢铁、风雨、机械、锦绣"等。以下面两个词为例具体分析:

[认知,语言学,角度,其他论文文档]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人生”的概念隐喻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人生”的概念隐喻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人生”的概念隐喻 一、引言 近年来,在语言学界中人们对隐喻的认知研究越来越多。其实这种隐喻的研究从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从亚里士多德的隐喻的修辞学传统到柏拉图的隐喻的哲学传统再到法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本旺尼斯特的语义学传统,他们都在关心并研究隐喻。隐喻在以往的隐喻研究被当做是一种修辞现象。Richards的《修辞哲学》一书问世后,该书把隐喻当作是思想的传递(intercourse)。语言系统中的隐喻被当作是衍生的(derivative)。到了L akoff和Johnson出版Metaphors We Live By时,人们把隐喻很明确地认定为建构人的认知系统的必不可少的认知手段。这时,人们把隐喻看作是由一个现象来认识另外一个现象的工具。现在,隐喻研究者们都认为隐喻其实就是一种认识方式。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但是语言表面的意义特征,更是整个概念认知域(concptual domain)的特征。概念认知域又名认知模型,它是某一个社会文化中个人或者集体关于某个领域的知识在大脑中的表征的集合。概念隐喻有两个认知域,一个是源域,另外一个是目标域。所谓映射就是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认知,用源域去认知目标域,进而刺激人脑中认知这类事物的认知图式。公式为“Target Domain is source Domain”。源域和目标域还有被刺激的认知图式对理解隐喻非常重要。耿占春在《隐喻》一书曾经提到事物间的相关性是隐喻形成的基础。语言的发展变化规律告诉我们,隐喻的基础理论就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源域和目标域之所以能映射,是因为它们之间有关联性。事物间的相似性又构成了事物的关联性。关联是由人脑中的认知语境决定的。源域和目标域概念映射的过程建立在联系的基础上。两种本质不同的概念可以通过认知图式的激活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形成某种关联。概念隐喻的理解过程为“源域——认知语境——目标域”。 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的预料中得到了大量的验证,在现代汉语中,我国的学者也对有关“空间、时间、情感”等方面的隐喻做了详尽的探讨。但是,笔者还没有发现与“人生”这个概念相关的隐喻研究。本文将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来分析人们关于“人生”概念的隐喻构建和理解过程。 二、“人生”的概念隐喻 Lakoff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将隐喻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三种。下面从这三个角度理解“人生”的概念隐喻。 1.“人生”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就是利用清楚、明确的概念认知模糊不清的概念,这两个概念的认知域是不相同的,然而这两个概念之间有着关联性。如: (1)走完一生才会感悟到人生的真谛是什么。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20世纪80年代,对隐喻的认知研究有了飞速的发展,系统论述隐喻认知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Lakoff、Johnson、Turner(1980,1987,1989)等。其中Lakoff 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揭示了隐喻在人类认知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尤其是他们合著的Metaphor We Live By(1980)一书成为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里程碑(Taylor,1989:130)。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在思想和行为中。我们思维和行动所依据的日常概念系统,其本质基本上是隐喻性的”(1980:3)。他们对隐喻下了一个宽泛的定义,即“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一类事物”(1980:5)。由此可见,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还是一种认知现象,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人类感知世界、形成概念的重要手段。 Lakoff和Johnson所建立的概念隐喻理论强调人们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在语义理解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经验主义的语义观。他们认为,隐喻可以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Lakoff和Johnson 指出,“我们的许多概念系统是由隐喻构建的”(1980:147)。这种隐喻式推理一是基于人的经验,二是基于具体到抽象域的投射,即从源域(source domain)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投射。他们认为,人类有能力将一个概念域隐喻性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从而建立起不同概念域之间的相互联系,而这种联系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相似联想。正是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投射,词汇发展了其不同的义项,产生了许多隐喻含义。如:hot一词,其本义是“感觉热的”,通过隐喻影射产生了“辣的”、“热情的”、“兴奋的”、“热门的”等含义(转引自赵艳芳,2001:120)。人类在创造新的语义范畴的同时,也发展了其自身的隐喻思维能力。Lakoff(1987)认为这种隐喻模式也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它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 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具体概念为源域向其它认知域映射而获得抽象意义的认知方式揭示了人类思维和语言表达之间最本质的联系,他们特别强调认知主体(即人)在隐喻理解中的积极作用,认为它是隐喻理解不可缺少的因素,但同时也忽略了语境对隐喻理解的制约作用,因而无法对隐喻影射的多层含义作出选择(王寅,2001:315)。

芰荷、芙蕖的隐喻意义

“芰荷”“芙蓉”的隐喻意义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这是屈原《离骚》(节选)中的 两句。其中的“芰荷”“芙蓉”是什么东西,“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 裳”当中包含着什么深刻的意义,这是学习《离骚》(节选)时必须弄清的一个问题。 芰,古书上指菱,一种水生植物。荷,也叫莲,一种水生植物。芙蓉, 即莲或荷。“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如果光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把莲和菱的梗叶连缀起来用来做上衣,把荷莲的梗叶连缀起来用来做下衣。如果可以这样来理解的话,屈原的这身装扮很容易把我们带回到远古的茹毛饮血、衣叶披麻的蛮荒时代。 然而,诗人描写自己的这身奇怪的装束,却有着更为深刻的隐喻意义。 其一,“芰荷”“芙蓉”暗指诗人心中的国富民强的政治理想,“制芰荷 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体现了屈原对国富民强的政治理想的不懈追求。菱实的清香可口,荷花的鲜艳入目,都能把人们引导到美好的境界中去。屈原积极投身楚国的政治改革,就是为了实现心目中的使楚国国富民强的美好理想。但由于保守派的嫉妒“众女疾余之娥眉”和中伤“谣诼谓余以 善淫”,他的政治理想成了泡影。楚王还听信谗言,罢了屈原的官,将他流放到偏远的蛮荒之地,“謇朝催谇而夕替”。然而,屈原对其政治理想的追求并不因为自己人生的不如意而有所改变。相反,他要借对自己“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的这种“奇服”的描写,来间接表明自己决不放 弃政治理想的坚定信念。“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则把这一

种心声直接表露出来了。 其二,“芰荷”“芙蓉”暗指洁身自好的操守,“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 以为裳”体现了屈原要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美好愿望。莲荷具 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清高品质,因此它理所当然地成了屈原心目中的偶 像。尽管当时的社会世风糜烂,“固时俗之工巧兮,俯规矩而改错;背绳墨 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屈原却始终坚持自己的操守,“宁溘死以流亡 兮,余不忍为此态”,他要像莲荷那样“出污泥而不染”。这种内心的追求 与“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的外表装扮相为照应,把一个从里到 外、彻头彻尾的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的 面前。 其三,“芰荷”“芙蓉”暗指特立不群的个性,“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 以为裳”体现了屈原标新立异、不与恶势力妥协的鲜明个性。菱实的棱角 分明,荷莲的梗直不弯,“芰荷”“芙蓉”的这些特点,正好与屈原的个性 相符,于是它们很自然地走进诗人的生活圈,与屈原成了形影不离的伴侣。在他看来,“方”与“圜”是不能“周”的,“异道”又岂能“相安”?楚 王也好,靳尚、子兰之流也好,“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之信芳”,你们 不了解我也就罢了,只要我内心是确实美好的就行了。这样,诗人通过对 自己“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的“奇服”的描写,把自己特立不 群的个性充分展示了出来。

概念隐喻理论的再思考

2010年第3期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 13 2010总第245期Journal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Sum No 1245 [收稿日期]2010-01-24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大学英语教改项目(301070031434) [作者简介]王晶芝(1966-),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杨忠( 1949-),男,吉林永吉人,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语言理论研究】 概念隐喻理论的再思考 王晶芝1,2,杨 忠1 (1.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2.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 要]传统的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们借助已知事物认识未知事物的普遍性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在分析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概念隐喻理论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概念隐喻理论四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和概念隐喻理论发展的局限及其前景预示之后发现,概念隐喻理论对语篇这一语言现象具有独特的解释力。 [关键词]概念隐喻;映射;认知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01(2010)03-0099-04 在认知语言学领域内,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也是语言学界一个很热门的研究话题。隐喻因与日常话语和思维的密切关系而吸引了哲学、语言学、心理学、文学等学科的注意,学界对隐喻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研究范畴涉及隐喻的许多方面,如隐喻的本质、隐喻的形式特征、隐喻的理解、隐喻的功能以及隐喻的工作机制等等。在传统隐喻理论的基础上,语言研究者应对现代隐喻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有较为清楚的了解。 一、概念隐喻理论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 人们发现在科学思维中,在对新概念的探索和阐述中,隐喻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和手段。因为人类要认知周围的世界,探索未知的领域,需要借助已知的概念系统,并将此“映射”到未知的领域,以获得新的知识和理解。概念隐喻理论的思想是Lakoff &Johnson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来的。莱可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渗透于日常生活,不但渗透在语言里,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基本上是隐喻的。”这样的隐喻被莱可夫和约翰逊等称为概念隐喻。此外,在语篇层面上,一些学者注意到了隐喻的语篇认知作用问题,如格特利和束定芳等,但他们尚未对该领域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隐喻在宏观思维过程中的作用是什 么?如果能够揭示隐喻在语篇中的作用和机制,我们就能更有力地验证人类思维是否真正隐喻化,弄清隐喻化的程度以及隐喻化的方式等。”[1]虽然隐喻研究的成果很多,但其中反映隐喻实质的基本理论只有三个,其他均为这三个理论的演变。这三种理论分别是替代理论、比较理论和互动理论。隐喻中的替代,严格地说,指将一个事物直接替代另一个不相干的事物,或者用不同词语来表达这种替代关系[2]。“替代论”认为,在生成隐喻的时候,喻体被用来替代本体,本体是真正的内涵,喻体用来使语言更具吸 引力。在“Maybe the story will evaporate overnight.”(也许这个故事一晚便会蒸发)这个隐喻中,“蒸发”被用来替代“消失”、“无影无踪”等实质性的词语。“替代论”的本质是隐喻不能直接表达意义。因此,“Maybe the story will evaporate overnight.”是间接地指代“消失”,因为无论从 逻辑上还是从措辞上看,人们都不能把“故事”和“蒸发”并列起来。“比较论”认为,隐喻的两个成分之所以能建立联系,在于通过比较两词的语义特征,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相似关系。也就是说,喻体和本体有相似之处,比喻的意义就在于那一组在语境中被确定的相似点。比如“人是狐狸”这个隐喻的意义是:人和狐狸具有一些相同的特质。“比较论”认为,隐喻的根本就在于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是预先存在的,隐喻就是设法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些相 似点上来。“互动论”是里查兹(Richards )于1936年在他完成的《修辞哲学》一书中首先提出的。所谓“互动”,是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