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文而不文,俗而不俗

文而不文,俗而不俗

文而不文,俗而不俗
文而不文,俗而不俗

试论“文而不文,俗而不俗”

“造语必俊,用字必熟,太文则迂,不文则俗;文而不文,俗而不俗,要耸观,又耸听”。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作词十法”中,对元曲的创作做出如此的要求。其“文而不文,俗而不俗”,更是引起了研究者的探讨与反思。将其分开来看,“造语必俊,用字必熟”是对元曲创作之语文规范的要求,倘若违背这样的要求则会出现“太文则迂,不文则俗”的尴尬。为了避免如此尴尬,则进一步提出了“文而不文,俗而不俗”的元曲创作总要求,同时更进一步指出,创作的元曲要“耸观,耸听”。在如此寥寥数字中,仅“文”字就出现四次。在不同地方出现的“文”字,其深层含义更是不尽相同。第一、二之“文”字,是承接“造语必俊,用字必熟”,是关于语文规范的“文”。第三之“文”字,同“俗而不俗”之第一“俗”字相对应,是曲作的立意,是创作者的心态。第四之“文”字,则同“俗而不俗”之第二“俗”字相对应,是曲作的风格。

何谓“文人心态”,在元代文人不受重视,处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尴尬境地。文人的不受重视,从而不得不走向市井之中,以文字来抒怀达意。在这中间就产生“传统文人心态”和“市井文人心态”。传统文人心态,是继承士夫文人的特质,“对现实、历史、人生的结合现实的独立思考,表现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思想境界。其次则俗在艺术形式上追求一种相对稳定、规范、圆融的艺术格局,并在艺术风格上追求一种与文人自身学识、修养、品味相合的文雅特质”,而市井文人心态,则是与之相对应的“体卑材小而以鄙俗为工,化丑为美,寓谐于俚,打破了传统诗词的高雅格局,把传统文学不屑一顾的世俗题材引进诗歌艺术,传统的“文以载道”的文学精神一变而成为以世俗生活为嬉戏调笑对象的“娱世玩世”的哲学精神”。

“文而不文,俗而不俗;要耸观,又耸听”。在元曲创作中,太注重传统文人心态,“造语俊,用字究”,则酸腐难懂,只耸观不耸听;相反的,只耸听而不耸观,则难登大雅之堂。“文而不文”,就是以传统文人心态去创作高雅的,而不是迂腐的作品;“俗而不俗”,就是以市井文人的心态去创作通俗易懂的,而不是庸俗的作品。故而,以“文而不文,俗而不俗”做曲作的总规范,以儒家“和”的思想,将散曲的创作规范在一个合理的区间之内,从而反映“语俊字熟”,既耸观,又耸听。

对于元散曲自有“俗趣”之说,其中并不乏高雅的,符合传统文人创作心态的,体现文人忧国忧民气质的忧怀之作。张养浩的【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

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山聚涛怒,为历史而伤,为百姓而痛;言情则坦荡裸露,出之肺腑。这种传统文人的感伤在五七言诗歌中是常见的,但是在元曲中却极为少见,这种借景怀古抒情,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如此正是,传统文人心态映在元曲作家身上的民族感伤情怀。同样的感伤,在无名氏【正宫·醉太平·堂堂大元】中却有着别样的趣味:“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

此曲语言质朴自然,辛辣明快,“造语必俊,用字必熟”。两支曲子都充满着传统文人那种对家国、民族忧思与感伤。但两曲创作立意不同,而表现出一雅一俗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

【正宫·醉太平·堂堂大元】总归是以传统文人的民族忧怀意识出发的,其俗中带雅,正是元散曲乐趣之所在。相反的,曲作的立意“庸俗不堪”,即使其运用华丽的语言,造语俊美,仍旧难等大雅之堂:

玉无暇,春无价。清歌一曲,俐齿伶牙。斜簪鬀髫花,紧嵌凌波袜。玉手琵琶弹初罢,怎教他流落天涯。抱来帐下,梨园弟子,学士人家。

此曲【中吕·普天乐】乃是杨维桢赐予歌妓“东平玉无暇张氏”的敷衍之作。其曲立意便是艳俗的,曲中更违背了“用字必熟”,此外曲中的放浪调笑,不仅显现了杨维桢对于歌妓的肆意态度,同时也降低了作者“学士人家”的身份和作品的文化内涵,实属媚俗之作。而同样是赠予歌妓的胡祗遹的【双调·沉醉东风·赠妓珠帘秀】却是另一番天地:锦织江边翠竹,绒穿海上明珠。月淡时,风清处,都隔断落红尘土。一片闲云任卷舒,挂尽朝云暮雨。

以咏物之言,赞珠帘秀之风格品貌,“造语俊,用字熟,可看可听”。与杨维桢的【中吕·普天乐】对比来看,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周德清直指元散曲的创作要义,以“文而不文,俗而不俗”概括与规范散曲的艺术特质。“文而不文”,以现实主义精神,立足于元代社会,将元代文人胸中的愤懑,指引于笔尖,从而以文人所特有的对家国之思,书写元代尤其是元散曲所特有的“俗之雅趣”。“俗而不

俗”,散曲,其俗不仅在于散曲的题材、内容的俗词俚语,更是引导散曲家有意识的以世俗文学意识来进行散曲的创作,然更进一步指明在创作中要保持文人的特质,以避免陷入恶俗深渊。

国学经典名句500句

国学经典名句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 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5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 6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 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7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经?乾) 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系辞上) 7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系辞上) 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7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涉江) 8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8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楚辞?卜居) 8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84、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8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8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尽心上) 9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公孙丑) 9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9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9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 幼。(孟子?梁惠王下) 9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9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9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9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9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9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0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101、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兵法?军争) 102、静如处女,动如脱兔。(孙子兵法?九地) 10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 之。(中庸) 10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10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10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10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说林训) 108、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109、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110、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11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112、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113、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战国策?秦策) 114、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战国策?赵策) 115、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燕策) 116、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战国策?齐策) 117、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 策?赵策) 11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 国策?荆轲刺秦王) 11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吴越春秋) 12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12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122、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12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12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太史公自序) 12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26、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高祖本纪) 12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12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 12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 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13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汉书?枚乘传) 131、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13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3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34、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 135、有志者,事竟成。 13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13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13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139、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黄琼传) 14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 141、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142、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14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 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任元受①事②母尽孝,母老多疾病,未尝离左右。元受自言:“老母有疾,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或以燥湿,或以语话稍多,或以忧喜稍过。尽言皆朝暮候之,无毫发不尽,五脏六腑中事皆洞见曲折,不待切脉而后知,故用药必效,虽名医不迨③也。”张魏公作都督,欲辟④之入幕。元受力辞⑤曰:“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况能舍母而与公军事耶?”魏公太息而许之。 (节选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注】①任元受:名尽言。②事:侍奉。③迨(dài):及。④辟:征召。⑤辞:推辞。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未尝离左右________ ②或以语话稍多________ ③尽言方养亲________ ④必持以遗老母__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 A.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幼时记趣》) B. 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 C.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D.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虽名医不迨也 (4)翻译下列句子。 ①魏公太息而许之。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5)《老学庵笔记》是宋人笔记中的佼佼者。选文对任元受这一形象的刻画很出色,请简要分析。 【答案】(1)身边;稍微;正;给 (2)D (3)虽/名医/不迨也 (4)①张魏公感动不已答应了他。②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5)文章运用多种方法刻画了任元受至孝的形象。 动作描写:未尝离左右、皆朝暮候之。 语言描写: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 侧面烘托:魏公太息而许之。 【解析】【分析】(1)①句子大意为:不曾离开过母亲身边。左右:身边;②句子大意为:或许因为话语稍微多了点。稍:稍微;③句子大意为:我正侍奉母亲。方:正;④

2016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山西省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 一、读?书(12分) 1.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请赏读这幅书法作品,并用楷体将其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2分) 参考答案: 2.读下列古诗文句子,将空缺处的原文语句书写在横线上。(10分) (1)停杯投箸不能食,。(《行路难》李白) (2),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渔家傲》李清照) (3)可怜身上衣正单,。(《卖炭翁》白居易) (4)春蚕到死丝方尽,。(《无题》李商隐) (5),英雄末路当磨折。(《满江红》秋瑾) (6)不义而富且贵,。(《论语》12章) (7),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8)善哉,善哉,,。(《列子》一则) (9)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词作中一腔豪气,思接千载,最后一句感叹道: “。” 参考答案: (1)拔剑四顾心茫然;(2)九万里风鹏正举;(3)心忧炭贱愿天寒;(4)蜡炬成灰泪始干;(5)俗子胸襟谁识我;(6)于我如浮云;(7)一鼓作气;(8)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9)生子当如孙仲谋。 二、读?思(38分) (一) 3.雁翔同学有搜集对联并归类的好**惯。现在他将下列有关书法的对联整理在了一起,但是其中有一副不属此类,请你帮他找出来。(B )(2分) A.大力可能通纸背,尖毫仍觉吐花香 B.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

C.紫玉池中含雨露,白银笺上走龙蛇 D.贮水养来清玉案,和烟磨成紫溪云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此题考查对联的特点及用法。一是字数要相等;二是词性相当;三是结构相称;四是节奏相应;五是平仄相谐;六是内容相关;题目中的对联都符合要求。但是B项是不属于书法类的对联,而是告诉我们平时应当勤学好问,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地去翻书。 4.下列读图信息,表达有误的有误的一项是( D ) A.汉字演变的先后顺序是: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 B.汉字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C.了解汉字的来龙去脉,对我们理解和辨析形近字有帮助。 D.汉字的字形和字义完全没有关系。 参考答案:此题考查对汉字的认识。我们知道,汉字有一个别的文字所没有的特点,那就是字形和字义是严密相关的,通过观察字形可以了解它所表达的意义,明显D项错误。 5.施耐庵具有深刻的语言功力,她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名著阅读课上同学们争先恐后,交流《水浒》108将中的有关人物。下列是林霏同学的发言内容,其中有误的一项是(C)(3分) A.秦明,使一条狼牙棒,有万夫不当之勇。他性情急躁,声如巨雷,外号“霹雳火”,常当先出阵,屡立战功。 B.张顺,在江州以卖鱼为生。练得一身雪白的肌肉,在水下可伏七天七夜,人称“浪里白条(跳)”。

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一、初中文言文练习题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张元忭字子荩,别号阳和,越之山阴人。父天复,行太仆卿。隆庆戊辰,太仆就逮于滇,先生侍之以往。太仆释归,先生如京讼冤。事解,又归慰太仆于家。一岁之中,往来凡三万余里,年逾三十二发白种种,其至性如此。辛未,登进士第一人,授翰林修撰。万历己卯,教习内书堂。先生谓“寺人在天子左右,其贤不肖为国治乱所系”。因取《中鉴录》谆谆诲之。丁亥升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侍读。明年三月卒官,年五十一。 (选自《明儒学案,有删减》) 【乙】 公生而古貌魁然,稍长好读书。安人①怜之,戒无溺苦于学。公乃张灯幕中候母寝夜颂不令母知。总角时,岳岳②负意气,数矢口谈时政得失,人物减否。太仆公故抑之,不答也。会杨忠慜③谏死,公遥为诔④词,慷慨泣下沾衿。太仆公乃色喜,大奇之。尝读书至朱子《格言篇》,辄乙⑤其处而沉思。……有异母弟二人,太仆公病以属公。公扮⑥之,恩义隆备。居常饭脱粟,衣洗补,而贩施宗党若弗及。盖公行益,力追古人。 (选自《续藏书》,有删减)【注】①安人:指张元忭之母。②岳岳:锋芒毕露的样子。③杨忠慜(mǐn):明代大儒,谏臣。④诔(lěi):致悼词。⑤乙:读书时勾画记号。⑥扮(fěn):合并。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因取《中鉴录》________ ②三月卒官________ ③安人怜之________ ④病以属公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句未作断句,请仔细揣摩,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意思。 公乃张灯幕中候母寝夜颂不令母知。 (3)小传讲求记述简略,但人物形象鲜明。【甲】【乙】两文在刻画张元忭这一人物时使用了不同描写方法,请从下列句子中任选一句简要评析。 ①一岁之中,往来凡三万余里,年逾三十二发白种种,其至性如此。 ②太仆公乃色喜,大奇之。 (4)明代政治家王锡爵在为张元忭撰写的铭文中赞道:“尔贞尔介,而表正儒林。式如玉,式如全。”意思是,张元忭如金似玉的品性可做儒林的表率。结合上述诗、文中张元忭的言谈行事,谈谈中国传统儒者有怎样的精神追求。 【答案】(1)于是,就(因此);死,去世;怜惜,怜爱;同“嘱”,嘱咐,嘱托 (2)张元忭就把灯点在帐幕中,等母亲睡了才开始读书,不让母亲知道。 (3)①此句运用了细节描写(或外貌描写),张元忭30多岁就已“白发种种”,究其原因,是张元忭为父亲“就逮”一事四处奔波、忧思烦愁,由此体现其至情、至性、至孝的品质。②此句运用了侧面描写,通过对太仆公“色喜”“奇之”的描写,衬托出张元忭年少多

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发表时间:2011-10-28T09:24:29.720Z 来源:《学习方法报●语数教研周刊》2011年第7期供稿作者:李伟[导读] 口才己经成为一个人生活和事业优劣成败的重要因素,重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己成为人们的共识。 ——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江苏东海县石榴初级中学李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们相互合作的机会大大增加,口语表达能力也显得更为重要。口才己经成为一个人生活和事业优劣成败的重要因素,重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己成为人们的共识。 学生日常口头交际的机会远远多于书面表达,因此,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理应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初中语文教材增加了“口语表达”的内容,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我首先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坚定地树立起为了学生终身需要而加强说话训练的教学思想,并把加强说话训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向学生宣讲,努力提高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的兴趣,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对学生进行有序时说话训练。我的基本作法是: 一、从兴趣着手,激发学生的说话欲 1.明确目的,以提高认识激发兴趣。 求知的兴趣首先来自对知识的力量深刻的了解,来自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说明说话能力的重要作用,我会给学生讲一些相关的故事:如《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等来证明语言的魅力。每接一个班,我的第一堂课就是“谈谈说话能力的培养”,结合教材,联系实际大讲说话能力与学好语文,学好其他学科乃至干好各行各业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说话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人生价值实现的道理,从而对说话能力的训练予以充分的重视。 2.设问激疑,以情境激发兴趣。 “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设问激疑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开启他们的心智,培养其多种思维能力。但一定要精心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讲究激疑艺术,我始终坚持一条标准,情境设置的好坏,全看学生的反应。如在讲授《与朱元思书》一文中,我就采用层层提出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发表自己看法的欲望。如这篇优美的小品文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作者是如何描述山之“奇”与水之“异”的?作者描写富春江奇异景色的目的是什么?当你身临其境时,会不会有与作者相似的想法,为什么? 3.干预生活,以实效激发兴趣。 真正浓厚持久的兴趣,来自社会的切实需要。因此,在进行说话训练时,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诱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评优劣,定从违”,甚至进行必要的干预,通过实践激发其兴趣。 我曾结合当地的一些生活现象,布置一口头作文,问下列现象当不当说::离校仅一墙之隔的市中心广场,大兴夜市,吆五喝六之声,不绝而来,又广投“卡拉OK”,五音不全者不时去干嚎一阵,搅得晚自习的学生心神不宁。因为是身边的真人真事,又挠到了学生的痒处,所以题目一出,学生便群情激昂,大说特说,我乘势在“有礼有节”上加以引导,然后由学生组团,去向有关方面申斥,几经呼吁,夜市被取缔,枝园又恢复了应有的宁静,学生由此体验到了说话能力的重要性,还出现了不少以口头作文为乐事的积极分子。 二、从“序”字着眼,进行科学的训练 1.登台表述,克服紧张心理。 在教学过程中,常有一些学生说起话来而面红耳赤,语无伦次,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让学生登台单向说话。每节自习课可抽大约10分钟让两名学生练习。在学生之间不太熟悉的情况下,可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性格,题目选用“我的业余爱好”等。有了深刻的了解后,我就把“树立信心”作为宗旨,题目选用“自信与人生”,要求学生根据话题查找资料,,做好充分准备,表达时一定要脱稿。学生讲完后,教师要作出评价。评价应以肯定为主,在肯定的基础上指出其今后努力的方向。这项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更重要的是能够消除心理障碍,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有助于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2.创设情景,扮演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短剧进行角色表演,不仅可以锻炼语言技巧,还可以激发生学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比如:《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即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入角色,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模仿剧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尽情表达出所扮人物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既能训练学生流利、其得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又能训练学生的态势语表达能力。这将会激发学生对训练的浓厚兴趣,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发挥。 3、开展小组活动,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开展小组活动是较为理想的练习方式。练习时每个班可以按学生程度分成甲乙丙三个小组,教师分别确定每组训练的内容。比如在进行朗读训练时,要求甲组学生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掌握朗读的技能、技巧。而乙组学生,则要求他们读准字音,并且能够正确地断句。对于丙组学生,就只要求他们读准字音。各组有了切合实际的训练目标,训练就避免了盲目性,从而保证了学有所获。 总之,口语交际课要突出一个“练”字。并且这个“练”还要和课外的练结合起,通过演讲赛、辩论赛等活动来检验“练”的效果。这样课内外联成一体,学生才会兴趣盎然,口语表达能力也才会不断提高,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 一、高中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叶生 蒲松龄 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困于名场。会关东丁乘鹤,来令是邑。见其文,奇之。召与语,大悦。值科试,公游扬于学使,遂领冠军。公期望綦切。闱后,索文读之,击节称叹。不意时数限人,文章憎命,榜既放,依然铩羽。生嗒丧而归,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痴若木偶。公怜之,相期考满入都,携与俱北。生甚感佩,辞而归,杜门不出。无何,寝疾。公遗问不绝;而服药百裹,殊罔所效。 公适以忤上官免,将解任去。函致生,其略云:“仆东归有日;所以迟迟者,待足下耳。足下朝至,则仆夕发矣。”生持书啜泣,寄语来使:“疾革难遽瘥,请先发。”公不忍去,徐待之。 逾数日,门者忽通叶生至。公喜,逆而问之。生日:“以犬马病,劳夫子久待,万虑不宁。今幸可从杖履。”公乃束装戒旦。抵里,命子师事生,夙夜与俱。公子名再昌,时年十六,尚不能文。然绝慧,居之期岁,便能落笔成文。益之公力,遂入邑庠,旋中亚魁。公以其久客,恐误岁试,劝令归省。惨然不乐。公不忍强,嘱公子至都为之纳粟。公子又捷南宫,授部中主政。携生赴监,与共晨夕。逾岁,生入北闱,竟领乡荐。会公子差南河典务,因谓生日:“此去离贵乡不远。先生奋迹云霄,锦还为快。” 生亦喜。 归见门户萧条,意甚悲恻。逡巡至庭中,妻携簸具以出,见生,掷具骇走。妻遥谓曰:“君死已久,何复言贵?所以淹君柩者,以家贫子幼耳。今阿大亦已成立,勿作怪异吓生人。”生闻之,怃然惆怅。逡巡入室,见灵柩俨然,扑地而灭。妻惊视之,大恸,抱衣悲哭。公子闻之,涕堕垂膺。即命驾哭诸其室出橐营丧葬以孝廉礼又厚遗其子为延师教读言于学使逾年游泮。 异史氏曰:“魂从知己,竟忘死耶?闻者疑之,余深信焉。嗟乎!遇合难期,遭逢不偶。古今痛哭之人,卞和惟尔;颠倒逸群之物,伯乐伊谁?天下之昂藏①沦落如叶生其人者,亦复不少,顾安得令威复来,而生死从之也哉?噫!” (节选自《聊斋志异·叶生》,有改动)【注释】①昂藏:仪表堂堂,气度不凡。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而所如不偶不偶:不对等 B. 疾革难遽瘥瘥:病愈 C. 公喜,逆而问之逆:迎接 D. 所以淹君柩者淹:长久停留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公游扬于学使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 辞而归,杜门不出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 以犬马病但以刘日薄西山 D. 余深信焉去今之墓而葬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叶生终其一生于科考,甚至死后也没有断绝;他知恩图报,因感念丁公的知遇之恩,不

孔子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他强调了文采对表达效果的重要性

那么多的人走了,留下了那么多充满活力的岁月。正是继承着那么多的活力,我们才有了今天。继承着孙中山这位革命先行者的活力,中国的革命事业风起云涌、巨浪滔天;继承着但丁、达??芬奇这些文艺先行者的活力,欧洲掀起文艺复兴的狂潮,冲破中世纪神学的桎梏;继承着法拉第这位科学先行者的活力,人类走进电气时代,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明……壮士行,易水寒,铁骨铮铮,正气浩然,喋血秦王殿;乌骓马,乌江岸,成败荣辱,英雄美人,壮志力拔山。强秦暴虐生涂炭,百里无人烟。大泽乡路逢淫雨,众征夫蹈死赴难;营门外,驻所边,狐啸夜半,陈胜吴广起义揭竿!群雄逐鹿,结义桃园,青龙偃月丹风眼,三尺长髯, 虎门硝烟揭开了中华儿女反抗的序幕。太平天国的旗帜、戊戌变法的惊雷、义和团战士的大刀,无一不向世界表明:中华儿女是不可辱的!五四运动的呐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抗日战争的胜利……如一道道闪电划破夜空,中国革命从此迈上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从上海到遵义,从井冈山到延安,中国人民用长矛大刀打出了一个新天地。祖国啊,你觉醒的怒吼,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课本中有“与民同乐”的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范仲淹(《岳阳楼记》);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饮酒》);有挑战命运的柯察金??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享受生活”的海伦??凯勒(《享受生活》)……他们处变不惊,宠辱偕忘,无一不是锻造心情的高手。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可我却想说:“人最宝贵的是心情。”以“有个好心情”为话题你可以没有爱情,这样就用你纯真的心去

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你可以没有自由,就用你那不曾被束缚的思想去构造世间的绮丽;你可以没有金钱,就用你高贵的心去品味幸福的真谛,但你唯独不可以没有心情,不可以失去存在的意义……贝多芬没有健康,他不在意,他用他的心情去体会,去倾听心跳的声音,记录下绚烂的旋律。迟志强没有自由,他不在意,他用他悔恨的心情,写下深情的词体,演绎的动人的歌曲。李白没有金钱,他不在意,他亲自置身于自然的中心,去领会真实的惬意,用生活的感悟作主题,留下千古传颂的“诗仙”,让人剖析言语的奥秘。 * * 孔子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他强调了文采对表达效果的重要性。江苏省语文高考阅卷组组长何永康先生说,作文一定要有吸引人的地方,“一篇作文,出现‘月亮’,最好不过;如果没有‘月亮’,‘群星璀璨’也很好;没有‘群星璀璨’,出现‘数颗星星’也就不错;千千万万不能给阅卷老师看的是‘茫茫黑夜’‘漆黑一片’。”所以平时习作中我们应该学会“包装”一些语句,弄出几颗明亮的“星星”,使自己的作文生色,从而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取得好的成绩。如何让阅卷老师的眼睛为之一亮,意荡神驰,将繁重枯燥的阅卷变成一种美的享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提高作文分值的“六个一” 1.一个含蓄、深刻的题目 2.一个精彩的开头 3.一个疏密有致的段落布局 4.一个优美的片段描写 5.一个完美的结尾 6.一个清爽的文面能拿高分的中考作文妙招: 1.让历史风云为作文壮阵 2.让政治文化进入作文视野 3.让艺术作品中的人物走进作文 4.用童话、寓言、神话故事,寄予深刻哲理 5.用对话访谈、现场实录,触及炅魂深处 6.

古诗文名言名句集锦(500句).

古诗文名句五百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22.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23.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4.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5.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26.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27.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2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29.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3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3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3.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老子) 34.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3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3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37.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3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9.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古人训 诫子言

古人训诫子言,八十句代代传。 国学经典世代传承,圣贤智慧取之不尽,古为今用仍不过时,诗词歌赋警句名言, 累积学识陶冶性情,修身立德处世智慧,只言片语言简意赅,寓意绵长人生哲理。 1、玩人丧德,玩物丧志。语出:《尚书》 句解:为名为利玩弄别人就是缺德;沉迷于个人的浅薄喜好就会失去人生志向。 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语出:《治家格言》 句解:在生活中,一粥一饭,一件半衫都不要轻易浪费,应当明白这些都是来之不易。 3、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语出:《增广贤文》 句解:羊羔吃母乳都是跪着以示感恩,母鸦老了小乌鸦懂得衔食喂母,为人子女理当懂得尽孝。 4、有容,德乃大。语出:《尚书》 句解:心怀宽阔的人可容人,可容事,这就是高尚的道德。 5、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装。语出:《治家格言》 句解:家里雇佣人不必讲究美貌,自己的妻子最好不必穿着暴露打扮妖艳,居家过日子讲究低调。 6、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出自《治家格言》 句解:偏听妇家之言而伤害了骨肉亲情,不是男人汉所为,重钱财而不善待父母,不配为人子。

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语出:《孟子》 句解:人在困难时也必须洁身自好注重品德,在富有时也要顾济贫困多做慈善。 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语出:顾炎武 句解:国家要想兴旺发达不致落后衰败,这是每个国人的责任。 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语出《劝学》 句解:年轻时不明白学习的重要,到老了就会后悔,再来学习为时已晚。 10、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语出:《警世通言》 句解:一个人再有能力也不必在人前显摆自夸,比你厉害的人肯定还有。 11、凡事当留馀地,得意不宜再往。 句解:做人做事留点余地,春风得意时要懂得知足,不要得寸进尽。 1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语出:朱熹 句解:读重要的书,不但要用心思考,还要用认真细看,平时还要多读,这样才能读的明白透彻。 13、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语出:《增广贤文》 句解:做学问必须持之以恒,否则就会退步。 14、礼之用,和为贵。语出:《论语》 句解:“礼”就是国有章法,民有道德,做人做事讲规矩讲原则,最重要的就是要达到社会和谐。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含答案)50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含答案)50 一、高中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篇文章的优劣,取决于能否映射现实、有无社会观照。倘若文风浮夸自大,标题一晾一乍,事实似是而非,这不仅唐突了读者,也丧失了传播价值,污染了舆论生态。 最近在网上,“美国害怕了”“日本吓傻了”“欧洲后悔了”之类的文章,总能赚取不少莫名点击。然而,纵观这些所谓“爆款”文章,其实却了无新意,一味夸大,文风堪忧。比如,有的任意拔高、以偏概全,高喊《在这些领域,中国创下多个“世界第一”!无人表示不服》;有的自我安慰、贻人口实,鼓吹《别怕,我国科技实力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有的内容一厢情愿、断章取义,将国外的只言片语,放大成“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中心位置…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一经济体”等声音。 这些“雄文”的共性,一无事实骨架,二无内容血肉,三无思想含量,徒有浮躁外壳,经不起一点风吹日晒。要知道,文章不会因为浮夸而增色,国家也不会因为自大而变强。挑动极端情绪、肆意传播偏见,容易造成公众走进夜郎自大、自吹自擂的狂妄误区,导致社会陷入信息碎片化、思维程序化的认知闭环。 新闻学有一种观点认为,“最好的编辑一定是个营销专家”。而某些媒体,其浮夸自大的文风,无异于“吸晴涨粉”的气球,一触即破。这类文章的始作俑者,把标题当作一枚带着诱饵的鱼钩,诸如“全球首款”“世界第一”的标题党,给标题大加“刺激”的猛料,以博人眼球,吊人胃口。然而,新闻不是爽文。如果只讲营销不讲营养,只要眼球不讲责任,即使一时流量爆棚,也是在误导大众。 有网友感慨,进入了自媒体时代,新闻越来越多,离真相却越来越远。的确,浮夸自大的文风套路,看似抄了“10万+”的近路,实则误入新闻生产的歧路。据统计,去年新媒体运营行业人数超过300万,各类机构对内容创业者的投资金额超过50亿元,可谓既有前途,又有“钱途”。然而,面对如此大好的形势,自媒体要想创作自如,就更需恪守自律。倘若毫无底线蹭热点,肆无恩障造噱头,结果只能是漫出道德水位,偏离法治轨道,消解媒体公信力。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有人疑惑,是文章不会写了吗?并不是。还记得,南海仲裁闹剧群情激愤,“中国一点都不能少”的新闻作品却产生共鸣。针锋相对却有礼有节,气贯长虹而又言之有物,这样的文风文气,怎能不引发舆论场同声同气?全媒体时代,真实客观理性的新闻准绳没有变,新鲜有趣优质的价值取向没有变,平实求实务实的文风导向也没有变。只有创作者自律自觉,将文风与世风勾连,给流量和情绪松绑,方能写出真正从容自信的作品。 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不好的舆论可以成为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动乱的“催化剂”。新闻讲事实,讲真相,讲正道,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浮夸,那些热衷于耍噱头、故弄玄虚、哗众取宠的路数可以休矣。 石羚在《表达当守正,修辞立其诚》中写道:曾经,读者反感“裹脚布”式的八股文章和“板着脸说话”的态度。现在,一些网络媒体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有的热衷故弄玄虚,语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一、高中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1)下列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B.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C.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D.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殓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B. 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C. 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D. 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吴起怜恤士卒,带兵屡建奇功。他本是卫国人,先是率鲁军抗齐得胜,后又率魏军攻陷秦国五城;这些战功都和他善于为将、与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 B. 吴起劝告魏侯,修德重于据险。魏武侯沿西河而下时,指出江河之固是魏国之宝;吴起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的锤炼

《议论文语言的锤炼之标题设计》导学案 高考有如战场,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有如一把剑,攻取江山就是磨剑、亮剑、起剑、舞剑、收剑的过程,我们应用剑有道,拟写标题是扬眉剑出鞘的亮剑过程,考场上我们应做到扬眉剑出鞘,吸引阅卷老师的目光。 一、认识标题的重要性 高考考纲规定:不拟文题扣2分。 “自拟题目”是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一个重要写作要求。它是学生经过审题、确定立意、选定文体等环节后必须面对的另一个环节。就高考作文评分细则看,没有拟写文章标题扣2分,好像分数值并不高,但从作文阅卷实际情况看,如果自拟了一个标题,它的好坏,其潜在的价值远远不止2分。 二、学生例作分析(活动一) 认领标题,分析优劣。 1、2019年省质检 国家科技进步让天更蓝了,地更绿了,空气更清新了,我们穿的越来越靓,吃的越来越好,出行更加便捷,学习、沟通更加方便,我们也更有尊严感,更有安全感,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更好的条件追求精神生活。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对未来生活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发言稿,在校园科技文化节上发言,分享你的未来生活拼图与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争做新时代的四好青年》 《我想象中的未来生活》 2、第11周周末统练 有这样一个场景:在一个公交车站,有两位妈妈分别带着自己的孩子等公交车,在他们前方马路边,一位清洁工正在扫马路。右边那位妈妈指着这名清洁工对孩子说:“如果你不努力学习,你的结果就会和他一样。”而左边的妈妈对孩子说:“如果你好好学习,你将能够为他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面对同一场景,两名家长说出截然不同的话,值得我们深思。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寓意,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育,请与尊重并行》《树家风,扬光辉品德》 《拒绝有色眼镜,平等你我他》《让教育多点温柔多点爱》《善眼看世界,尊重你我他》3、2019年市二检 材料一: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材料二:开山岛是一座荒芜的弹丸小岛,也是军事要塞连云港的前哨阵地,岛上生活条件很差。王继才、王仕花夫妇独守孤岛整整32年,坚持每天升国旗、巡岛、护航标、写日志,并与走私、偷渡等不法行为作斗争。2019年,他们夫妇获评“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 上述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用于学校五四青年节纪念大会上演讲,主题为“个人修养与青年价值观”。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弘扬五四精神,树立正确价值观,提高个人修养》 《个人修养的高低决定着价值观的好坏》《树立正确价值观,绽放修养之花》 《个人修养与青年价值观》《让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中国好青年》 《让正确的价值观荡漾在青少年的心中》《让家国情怀根植青年心中》《做有担当的青年》4、第13周周末统练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一、高中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毛璩字叔琏。弱冠,右将军桓豁以为参军。寻遭父忧,服阙,为谢安卫将军参军。淮肥之役,苻坚迸走,璩与田次之共蹑坚,至中阳,不及而归。迁宁朔将军、淮南太守。海陵县四面湖泽,皆是菰葑,逃亡所聚,威令不能及。璩建议率千人讨之。时大旱,璩因放火,菰葑尽然,亡户窘迫,悉出诣璩自首,近有万户,皆以补兵,朝廷嘉之。安帝初,进征虏将军。及桓玄篡位,遣使加璩散骑常侍、左将军。璩执留玄使,不受命。璩传檄远近,列玄罪状。武陵王令曰:“璩忠诚悫亮,自桓玄萌祸,平殄凶逆,肃清荆郢,当即授上流之任。”初,璩弟宁州刺史璠卒官,璩兄球孙祐之送丧,葬江陵。会玄败,谋奔梁州。璩弟瑾子修之时为玄屯骑校尉,诱玄使入蜀,既而修之与祜之共杀玄。安帝反正,诏曰:“夫贞松标于岁寒忠臣亮于国危璩体识弘正诚契义旗受命偏师次于近畿匡翼之勋实感朕心可进征西将军,都督五州军事。”又诏西夷校尉瑾为持节、监梁秦二州军事。瑾弟蜀郡太守瑗为辅囯将军、宁州刺史。初,璩使参军谯纵领巴西、梓潼二郡军下涪水,当与璩军会于巴郡。蜀人不乐东征,纵因人情思归,于五城水口反,还袭涪,害瑾。而璩下人受纵诱说,遂共害璩及瑗,并子侄之在蜀者,一时殄没。璩子弘之嗣。义煕中,诏曰:“故益州刺史璩,事乖虑外。葬送日近,益怀恻怆,可赠先所授官,给钱三十万、布三百匹。”论璩讨桓玄功,追封归乡公,千五百户。又以祐之斩玄功,封夷道县侯。自宝至璩三叶,拥旄开国者四人,将帅之家,与寻阳周氏为辈,而人物不及也。 (节选自《晋书·卷八十一》,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夫贞松标于岁寒/忠臣亮于国危/璩体识弘/正诚契/义旗受命/偏师次于近畿/匡翼之勋/实感朕心 B. 夫贞松标于岁寒/忠臣亮于国危/璩体识弘正/诚契义旗/受命偏/师次于近畿/匡翼之勋/实感朕心 C. 夫贞松标于岁寒/忠臣亮于国危/璩体识弘正/诚契义/旗受命偏师/次于近畿/匡翼之勋/实感朕心 D. 夫贞松标于岁寒/忠臣亮于国危/璩体识弘正/诚契义旗/受命偏师/次于近畿/匡翼之勋/实感朕心 (2)下列对文中划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服阙,指古代官员至亲去世,回家守丧,守丧期满将丧服去除,出来做官。 B. 嗣,指古代诸侯传位给嫡长子的行为,后来泛指君王或诸侯的职位继承人。 C. 赠,即追赠指皇帝赐给已死的人官爵荣誉或称号以褒扬其生前的功绩。 D. 拥旄,指古代武官出征持皇帝所赐的旄节统帅军队统治一方的权力或行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毛璩足智多谋,善用天时地利。他利用天旱的特点,采取火攻,将当地的逃亡者都逼迫出来自首,毛璩用他们来补充兵源,受到皇帝嘉奖。 B. 毛璩忠于朝廷,拒绝叛臣利诱。桓玄篡位时,派使者对他进行加封,他不但不接受任

河北公务员录用考试专项教材:言语理解与表达 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2章 逻辑填空)【圣才出品】

2.2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1.法治和礼治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______中。这里所谓的礼治也许就是通常所谓的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______,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联考2016年真题] A.形态歧义 B.模式偏差 C.情态误解 D.形势干扰 【答案】C 【解析】第二空,根据后文“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可知填入词表述的对“礼治”、“人治”的错误理解。“误解”强调对于某事物产生了错误的认知,符合文意。第一空,“社会情态”即社会的情况、状态,符合文意。因此答案选C。 2.上世纪70~90年代,带有多个短波波段的便携式收音机是全球流行的小电器,人们通过短波收听国际新闻,追逐世界流行,甚至通过短波学外语、交笔友。“十波段”便携式收音机的落魄始于上世纪末网络时代的到来,同时在追逐国际信息、网络资讯上,不论速度、数量、覆盖面各方面都远胜传统的短波电台,强大的网络冲击令许多老资格的短波电台或关门大吉,或转入在线服务,或缩减语种、波短、广播时长,红极一时的“十波段”自然也就“______”了。 填入上文横线处最恰当的是()。[北京2016年真题]

A.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B.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C.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D.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答案】B 【解析】由文段具体表述可知,“在强大的网络冲击下,许多老资格的短波电台或关门大吉,或转入在线服务”,在这样的条件下,“十波段”自然也就消失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短波电台是“十波段”借以生存的基础,后者随着前者的关门等行为而消失,用此词形容最为恰当,因此答案选B。 3.一个人不能失忆,一个国家当然就更不能失忆了,但是因为历史的原因,有时候会有意无意地试图______某方面的回忆。对于这种无奈的现实,我们能够理解,但是并不是说就应该支持或者默认这么做。在具备了条件之后,我们还是应该寻找和______我们的记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天津2016年真题] A.回避恢复 B.隐藏修复 C.躲避还原 D.掩盖复原 【答案】A 【解析】第一空,“躲避”指故意离开或隐蔽起来,搭配的对象一般是人或者困难,与“回忆”搭配不当。第二空,所填词语与“记忆”构成搭配,“修复”指修整使恢复原样,文段中“记忆”原样并没有变化,用在此处不合适。“复原”一般指病后恢复健康或者恢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