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信息数据整合方案

信息数据整合方案

信息数据整合方案
信息数据整合方案

信息资源整合方案

一、总体思路

全面梳理市局各气象业务系统的硬件架构、数据流程、存储方式等,根据梳理结果制定现有服务器、存储资源整合方案,将满足虚拟化整合技术要求的服务器及存储设备,整合到资源池。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和关键数据的多业务复用,最终形成统一的全局数据视图,促进气象信息数据的优化管理。

二、信息资源整合方案

利用今年新购置的Isilon高性能存储设备对市局数据存储业务进行初步整合。充分发挥Isilon设备可扩展容量大、扩容速度快、数据处理性能高的优势,利用可靠性高、可维护性高、空间利用率高的集中式NAS存储逐步替代市局原有松散的存储设备,并接管其上的数据存储业务,达到信息资源整合的目的。

目前新购置的Isilon高性能存储设备为裸空间99TB的3节点集群,每个节点配置24GB内存,33TB数据盘,800GB SSD缓存盘。按照其实际可用空间80T估算,预计可对市局以下存储业务进行整合。

1、支撑预报一体化平台高性能存储需求。

购置Isilon高性能存储设备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解决预报一体化平台数据访问I/O瓶颈,满足数据产品共享存储高效访问的需求。因此,Isilon首要目的是支撑预报一体化平台高效运行。按照项目开发组提供的需求,Isilon将分别为数据库提供12TB数据存储,为虚拟化服务器提供10TB本地存储,为数据加工产品提

供一年38T的共享存储空间,合计60TB。未来根据存储实际使用情况,可考虑对Isilon空间进行扩容。

2、接管气象台WRF模式存储管理业务。

由于气象台7TB的模式数据二级存储已经应用多年,设备老化,性能较低,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拟在Isilon设备中分配10TB空间,用以替代气象台现有7TB二级存储,逐步接管气象台WRF模式存储管理业务。

3、其他数据存储业务整合

预报一体化平台的主要存储迁移到Isilon设备上之后,将为服务器虚拟化平台释放掉大约20T存储空间。山洪项目采购设备到位之后,预报一体化平台的数据库和产品加工等密集计算节点将迁移至物理资源池,服务器虚拟化平台的计算资源将得到有效释放,为更多低开销型应用、业务迁移至虚拟化平台提供足够资源。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考虑在NAS设备上分配2TB空间用于存放CMACast短期广播数据,对局域网用户提供全开放访问,同时将MICAPS3数据处理服务由物理服务器迁移至虚拟化平台,MICAPS3实时历史数据逐步迁移至虚拟化平台,其它探测资料的历史归档数据也逐步迁移到存储资源池进行统一管理。原存储设备释放出空间后,将根据设备可用性实际情况,加入到虚拟化平台进行异构管理。

三、整合步骤与安排

1、需求调研(2016年12月)

分别对预报一体化平台项目开发组、气象台、科研所等单位进行调研,了解存储资源实际需求,理清各业务系统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存储资源分配、迁移、整合、回收方案。

2、数据迁移(2016年12月-2017年3月)

根据调研结果,对现有存储资源池进行资源分配划分,根据业务实际情况开展数据迁移工作。将预报一体化平台主要存储需求迁移到Isilon设备中,将数据库、产品加工等密集计算节点迁移到物理资源池。请科研所将WRF模式回传到气象台二级存储的同时,分发到NAS存储资源池。将CMACast卫星广播数据分发到NAS存储设备,并制定清理策略。探测资料直接分发到存储资源池进行归档,MICAPS、探测资料等历史数据往存储资源池迁移。

3、业务迁移整合(2017年3月-2017年5月)

调整数据处理流程,需要业务并行运行的,开展3个月的业务并行期,业务并行期间,将原数据存储上的业务应用系统迁移整合到存储资源池。依赖于原模式二级存储的业务应用逐步调整到NAS存储资源池。MICAPS3处理程序迁移到虚拟化平台,以NAS共享的CMACast 数据做为数据源进行MICAPS3产品加工处理,产品直接落地到存储资源池进行归档管理。

4、原有资源回收(2017年5月-2017年11月)

当业务最终从物理设备迁移至虚拟资源池后6个月,根据原物理设备的硬件实际情况,考虑是否将该物理设备添加到虚拟资源池中,从而达到物理资源回收的效果。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技术方案两篇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技术方案两篇 篇一:某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技术方案 1建设目标与任务 1.1建设目标 按照尊重历史、充分继承的原则,保留和认可原有各部门已形成的调查成果,对涉及到初始调查和变更调查的房屋、土地、林地、草原、承包经营权、海洋等,统一按照目前国土资源部颁布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整合技术规范》、《不动产权籍调查技术方案》等有关标准和规范,通过集中统一的调查,按照空间位置关系和统一标准紧密整合,消除各类数据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建立各类数据之间的联系,形成统一的不动产产权产籍“一张图”,实现房屋、土地、林地、草地、海洋、承包经营权空间数据和登记业务数据、档案数据的一体化存储,以达到图、属、档一体化管理的应用目标。 1.2建设任务 依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整合技术规范》以及《不动产权籍调查技术方案》等不动产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

清理房屋、土地、林地、草原、承包经营权、海洋等原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对其空间数据要素、数据格式、属性内容等进行清理整合,建立符合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的数据分层及属性标准等要求的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库,为不动产登记及相关行业提供数据支撑和数据服务。 1、对于已建成的与不动产登记相关的数据库,可依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建立映射关系模型,补充完善后转换形成符合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要求的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库。 2、对于已有不动产登记电子档案或部分电子数据的,依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提取、转换、补录不动产登记信息,建立符合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的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库。 3、对于没有电子数据只有不动产登记纸质档案的,依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录入数据,建立符合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要求的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库。 2现状分析 2.1业务分析 不动产统一登记主要涉及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以及将纳入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现有的各种登记业务基本上都出台了登记办法,对登记的相关工作做了明确规定。土地登记的基本程序

信息数据整合方案

信息数据整合方案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信息资源整合方案 一、总体思路 全面梳理市局各气象业务系统的硬件架构、数据流程、存储方式等,根据梳理结果制定现有服务器、存储资源整合方案,将满足虚拟化整合技术要求的服务器及存储设备,整合到资源池。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和关键数据的多业务复用,最终形成统一的全局数据视图,促进气象信息数据的优化管理。二、信息资源整合方案 利用今年新购置的Isilon高性能存储设备对市局数据存储业务进行初步整合。充分发挥Isilon设备可扩展容量大、扩容速度快、数据处理性能高的优势,利用可靠性高、可维护性高、空间利用率高的集中式NAS存储逐步替代市局原有松散的存储设备,并接管其上的数据存储业务,达到信息资源整合的目的。 目前新购置的Isilon高性能存储设备为裸空间99TB的 3节点集群,每个节点配置24GB内存,33TB数据盘,800GB SSD缓存盘。按照其实际可用空间80T估算,预计可对市局以下存储业务进行整合。 1、支撑预报一体化平台高性能存储需求。 购置Isilon高性能存储设备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解决预报一体化平台数据访问I/O瓶颈,满足数据产品共享存储高效访问的需求。因此, Isilon首要目的是支撑预报一体化平台高效运行。按照项目开发组提供的需求,Isilon将分别为数据库提供12TB数据存储,为虚拟化服务器提供10TB本地存储,为数据加工产品提供一年38T的共享存储空间,合计 60TB。未来根据存储实际使用情况,可考虑对Isilon空间进行扩容。

2、接管气象台WRF模式存储管理业务。 由于气象台7TB的模式数据二级存储已经应用多年,设备老化,性能较低,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拟在Isilon设备中分配10TB空间,用以替代气象台现有7TB二级存储,逐步接管气象台WRF模式存储管理业务。 3、其他数据存储业务整合 预报一体化平台的主要存储迁移到Isilon设备上之后,将为服务器虚拟化平台释放掉大约20T存储空间。山洪项目采购设备到位之后,预报一体化平台的数据库和产品加工等密集计算节点将迁移至物理资源池,服务器虚拟化平台的计算资源将得到有效释放,为更多低开销型应用、业务迁移至虚拟化平台提供足够资源。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考虑在NAS设备上分配2TB空间用于存放CMACast短期广播数据,对局域网用户提供全开放访问,同时将MICAPS3数据处理服务由物理服务器迁移至虚拟化平台,MICAPS3实时历史数据逐步迁移至虚拟化平台,其它探测资料的历史归档数据也逐步迁移到存储资源池进行统一管理。原存储设备释放出空间后,将根据设备可用性实际情况,加入到虚拟化平台进行异构管理。 三、整合步骤与安排 1、需求调研(2016年12月) 分别对预报一体化平台项目开发组、气象台、科研所等单位进行调研,了解存储资源实际需求,理清各业务系统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存储资源分配、迁移、整合、回收方案。 2、数据迁移(2016年12月-2017年3月)

信息数据整合方案

信息资源整合方案 一、总体思路 全面梳理市局各气象业务系统的硬件架构、数据流程、存储方式等,根据梳理结果制定现有服务器、存储资源整合方案,将满足虚拟化整合技术要求的服务器及存储设备,整合到资源池。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和关键数据的多业务复用,最终形成统一的全局数据视图,促进气象信息数据的优化管理。 二、信息资源整合方案 利用今年新购置的Isilon高性能存储设备对市局数据存储业务进行初步整合。充分发挥Isilon设备可扩展容量大、扩容速度快、数据处理性能高的优势,利用可靠性高、可维护性高、空间利用率高的集中式NAS存储逐步替代市局原有松散的存储设备,并接管其上的数据存储业务,达到信息资源整合的目的。 目前新购置的Isilon高性能存储设备为裸空间99TB的3节点集群,每个节点配置24GB内存,33TB数据盘,800GB SSD缓存盘。按照其实际可用空间80T估算,预计可对市局以下存储业务进行整合。 1、支撑预报一体化平台高性能存储需求。 购置Isilon高性能存储设备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解决预报一体化平台数据访问I/O瓶颈,满足数据产品共享存储高效访问的需求。因此,Isilon首要目的是支撑预报一体化平台高效运行。按照项目开发组提供的需求,Isilon将分别为数据库提供12TB数据存储,为虚拟化服务器提供10TB本地存储,为数据加工产品提

供一年38T的共享存储空间,合计60TB。未来根据存储实际使用情况,可考虑对Isilon空间进行扩容。 2、接管气象台WRF模式存储管理业务。 由于气象台7TB的模式数据二级存储已经应用多年,设备老化,性能较低,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拟在Isilon设备中分配10TB空间,用以替代气象台现有7TB二级存储,逐步接管气象台WRF模式存储管理业务。 3、其他数据存储业务整合 预报一体化平台的主要存储迁移到Isilon设备上之后,将为服务器虚拟化平台释放掉大约20T存储空间。山洪项目采购设备到位之后,预报一体化平台的数据库和产品加工等密集计算节点将迁移至物理资源池,服务器虚拟化平台的计算资源将得到有效释放,为更多低开销型应用、业务迁移至虚拟化平台提供足够资源。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考虑在NAS设备上分配2TB空间用于存放CMACast短期广播数据,对局域网用户提供全开放访问,同时将MICAPS3数据处理服务由物理服务器迁移至虚拟化平台,MICAPS3实时历史数据逐步迁移至虚拟化平台,其它探测资料的历史归档数据也逐步迁移到存储资源池进行统一管理。原存储设备释放出空间后,将根据设备可用性实际情况,加入到虚拟化平台进行异构管理。 三、整合步骤与安排 1、需求调研(2016年12月)

不动产数据整合技术方案

目录 1. 存量数据整合 (2) 1.1 目标与任务 (2) 1.1.1 数据整合目标 (2) 1.1.2 数据整合任务 (3) 1.2 总体要求 (5) 1.3 整合思路 (5) 1.4 主要技术方法 (9) 1.4.1 内业属性关联 (9) 1.4.2 外业补充调查与测量 (9) 1.5 工作步骤及要求 (10) 1.5.1 准备工作 (10) 1.5.2 数据转换 (12) 1.5.3 数据整理 (14) 1.5.4 整合关联 (23) 1.5.5 数据入库 (26) 1.6 质量控制 (28) 1.7 主要成果 (29) 2. 成果检查 (30) 2.1 检查方法 (30) 2.1.1 随机抽样检查 (30) 2.1.2 计算机软件检查 (30) 2.2 质量控制要素 (30)

2.2.1 空间数据的质量评价要素 (30) 2.2.2 非空间数据的质量评价要素 (31) 3. 成果汇交 (32) 3.1 目标与任务 (32) 3.2 汇交方式及程序 (32) 3.2.1 汇交方式 (32) 3.2.2 汇交程序 (33) 3.3 汇交内容及要求 (33) 3.3.1 空间数据成果 (34) 3.3.2 属性数据 (34) 3.3.3 元数据 (34) 3.3.4 其他数据 (34) 3.4 数据组织 (35) 3.4.1 组织单元 (35) 3.4.2 数据文件组织结构 (35) 3.4.3 命名规则 (35) 3.5 质量要求 (35) 1. 存量数据整合 1.1 目标与任务 1.1.1 数据整合目标 通过将现有标准不一、格式各异、互不关联,以不同介质分散存放在国土、住建、农业、林业、海洋等部门的各类不动产登记信息进行规范整合,依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整合建设不动产登记数据库,为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运行和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应用提供数据支撑,为国家、省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汇交奠定基础。 (1)支撑业务管理数据整合的首要目标是支撑日常各类不动产登记业务管理,保障不动产登记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效率。 (2)满足数据汇交为了建立国家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将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的信息纳入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国家明确要求开展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汇交工作,数据整合成果是不动产登记数据汇交上报的主要内容。 (3)满足信息共享

广东政务服务大数据库的建设方案设计

广东省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建设方案 (2016-2017年) 为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建设统一的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实现全省各部门、各层级、各领域数据共享,有效支撑全省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应用,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建设思路。 围绕优化政务服务、提升政府效能,以支撑全省“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应用为重点,率先构建覆盖政务服务各环节的网上办事数据库,逐步拓展完善专题数据库和公共基础数据库,形成我省政务服务大数据库;以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应用为抓手,建立健全共享协同的数据库建设机制;以省政务数据中心为依托,打造系统架构统一、省市分级建设管理、全省共建共享的政务服务大数据库技术支撑体系,提高政府智慧化服务水平和群众办事满意度,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二)建设原则。 ——统筹规划、规范管理。突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全省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建设,优化完善数据提供、维护、共享、使用追溯及监督评估等环节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统一的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向各级政府和部门提供统一的政务服务数据库应用,提高行政效率。 ——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完善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机

制,充分利用现有各类电子政务资源,按照统一数据标准规范,有效整合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借助政务服务数据库开展行政业务应用,以应用促进共建共享,切实发挥政务数据价值。 ——统一架构、互联互通。结合省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和各级政府及部门业务应用实际,建立兼容、开放、可扩展的政务服务大数据系统架构,支撑全省跨区域、跨部门的数据交换共享和系统应用,形成“上下左右”互通互联、共享共用的全省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应用环境。 ——急用先行、保障安全。立足我省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业务应用需求,急用先行、由易到难,率先建设网上办事数据库,逐步拓展专题数据库并完善基础数据库。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机制,强化数据提供、汇集、共享和应用等的全过程管理,加强数据库系统的安全保护。 (三)主要目标。 到2017年底前,基本建成数据采集能力强、智能分析应用广、开发共享程度高、体制机制较完善的政务服务大数据库,促使我省各级政府和部门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的流程优化、材料简化,支撑“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应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二、建设内容 围绕全省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应用,建设覆盖政务服务各环节的网上办事数据库,支撑“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应用;建设企业情况综合、公共信用信息、文化遗产资源等政务服务专题数据库,以及支撑部门业务应用的数据库;完善人口、法人、

大数据整合集成解决方案

数据集成,主要是指基于企业分散的信息系统的业务数据进行再集中、再统一管理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要有新的、不同的数据产生,就不断有数据集成的步聚执行。企业有了五年、八年的信息化发展,凌乱、重复、歧义的数据接踵而至,数据集成的空间与需求日渐迫切,企业需要一个主数据管理(Master Data Manager)系统来统一企业的产品信息、客户信息;企业需要一个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系统来提高领导层的决策意识,加快市场战略调整行动;企业需要一个数据中心(Data Center)系统来集中交换、分发、调度、管理企业基础数据。 数据集成的必要性、迫切性不言而喻,不断被推至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首要位置。要实现企业数据集成的应用,不光要考虑企业急需集成的数据范围,还要从长远发展考虑数据集成的架构、能力和技术等方面内容。从数据集成应用的系统部署、业务范围、实施成熟性看主要可分三种架构。一种是单个系统数据集成架构、一种是企业统一数据集成架构、一种是机构之间数据集成架构。 企业统一数据集成架构,组织结构较复杂的大型企业、政府机构尤为偏爱这种数据集成的架构,因此类单位具有业务结构相对独立、数据权力尤为敏感、数据接口复杂繁多等特征,更需要多个部门一起协商来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中心平台,来解决部门之间频繁的数据交换的需求。如金融机构、电信企业,公安、税务等政府机构,业务独立、层级管理的组织结构决定了内部数据交互的复杂性。概括来说此类应用属于多对多的架构、数据交换频繁、要有独立的数据交换存储池、数据接口与数据类型繁多等特点。

对于企业管理性、决策性较强的信息系统如主数据管理系统、财务会计管理系统、数据仓库系统等数据可直接来源于数据中心,摆脱了没有企业数据中心前的一对多交叉的困扰,避免了业务系统对应多种管理系统时需要数据重复传送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技术方案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协同平台设计

整合协同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从其它子系统中提取共享数据,并对多来源渠道的、相互不一致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基于数据字典对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组织,以保证数据间关系的正确性、可理解性并避免数据冗余;以各种形式提供数据服务,采用分层次的方法对各类用户设置权限,使不同用户既能获得各自所需要的数据,又能确保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性及共享数据的互操作性和互用性;维护基础信息、动态业务数据以及系统管理配置参数;支撑系统的网络构架、信息安全、网络管理、流程管理、数据库维护和备份等运维能力。整合协同平台根据功能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数据和共享数据的交换服务和路由流程管理,该部分是交换平台的基础,包括:静态交换数据、动态交换数据、图形数据及表格、统计资料等属性数据。 第二部分,各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实现,根据事先制订好的规范、标准,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传输操作。在接入中心平台时,应按系统集成要求设计系统结构,各类数据接口遵循系统集成规范。

第一章中心平台设计 1.1 平台功能结构 整合协同平台服务器是公共基础平台的核心部分,XMA整合协同平台提供一整套规范的、高效的、安全的数据交换机制。XMA整合协同平台由部署在数据中心和各业务部门的数据交换服务器、数据接口系统共同组成,解决数据采集、更新、汇总、分发、一致性等数据交换问题,解决按需查询、公共数据存取控制等问题。 各业务子系统都要统一使用XMA整合协同平台进行数据交换。数据中心统一管理和制定数据交换标准。各业务部门通过数据级整合或者应用级整合通过XMA 整合协同平台向数据中心提供数据,也通过XMA整合协同平台访问共享数据。 XMA整合协同平台的基本功能如下: 共享数据库的数据采集、更新、维护。 业务资料库、公共服务数据库的数据采集。 提供安全可靠的共享数据服务。 业务部门之间的业务数据交换。 结合工作流的协调数据服务。

不动产数据整合技术方案

目录 1.存量数据整合 (2) 1.1目标与任务 (2) (2) (2) 1.2总体要求 (4) 1.3整合思路 (5) 1.4主要技术方法 (9) (9) (9) 1.5工作步骤及要求 (10) (10) (12) (14) (23) (26) 1.6质量控制 (28) 1.7主要成果 (29) 2.成果检查 (30) 2.1检查方法 (30) (30) (30) 2.2质量控制要素 (30) (30) (31) 3.成果汇交 (32) 3.1目标与任务 (32) 3.2汇交方式及程序 (32) (32) (33) 3.3汇交内容及要求 (33) (33) (34) (34) (34) 3.4数据组织 (35) (35) (35) (35) 3.5质量要求 (35)

1.存量数据整合 1.1目标与任务 通过将现有标准不一、格式各异、互不关联,以不同介质分散存放在国土、住建、农业、林业、海洋等部门的各类不动产登记信息进行规范整合,依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整合建设不动产登记数据库,为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运行和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应用提供数据支撑,为国家、省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汇交奠定基础。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的目标主要是: (1)支撑业务管理 数据整合的首要目标是支撑日常各类不动产登记业务管理,保障不动产登记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效率。 (2)满足数据汇交 为了建立国家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将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的信息纳入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国家明确要求开展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汇交工作,数据整合成果是不动产登记数据汇交上报的主要内容。 (3)满足信息共享 通过数据整合,提高不动产登记数据的准确性,维护不动产登记数据的权威性、专业性、可靠性,为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等提供数据基础。 存量数据整合主要是对存量数据中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之前形成的土地、房屋、林地、草原、海域等不动产登记数据的整合。按照国土资源部《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规范(试行)》要求,充分借鉴全国各地开展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整合的相关方案及实践经验,确定江苏省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整合主要任务: (1)数据转换 对土地、房产、林权、海域等已有的登记信息电子数据按现行的数据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规范化及转换,形成符合现行相关技术标准的数据集。 (2)数据整理

数据库设计方案

数据库设计方案 一.概述 数据库内容: 1、数据源分析: 1.1空间数据 空间数据主要包括各类基础地图数据、专题地图数据、遥感影像数据这此数据必须经过数字化,形成矢量图形,并附有属性数据。以便日后进行空间分析处理 1.1.1基础地图数据 包括各基础地理要素地图,比例尺。。。,主要有省、县、乡(镇)三级行政界限、道路、居民地、水系以及等高线(DEM)地图。 1. 1. 2专题地图数据 主要包括县域内各类资源不同年份的分布图以及各种专题地理要素图,比例尺在。。。。,具体有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森林图、草(绿)地图、气象图及地貌图等。 1. 1. 3遥感影像数据 1. 2属性数据 1. 2. 1社会经济属性数据 主要指县、乡、村反映地区社会经济概况的多种数据,如人口数量、国民收入、产业结构等,具体包括:人口与劳动力的数量:、结构与增长率;国民经济统计数据,如经济结构、发展水平、人均收入、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其他与生产有关的数据。 1.2.2自然属性数据 包括多年平均气温数据、各年积温数据、太阳辐射、湿度、年平均降水量;种植业构成,各类农作物的历年产量、播种面积等统计数据:林业、畜牧业、渔业等方面的数据,包括面积、总量等;水资源状况:地表水、地下水、可利用水资源的总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水质、用水结构此外还有主要自然灾害数据,如水灾、旱灾、雹灾等数据。

1. 3照片与视频数据 由于人类对各类彩色图片以及动态视频具有最敏感的接受效应,因此有必要对调查样区相应资源进行拍照和摄像,图片存成tif格式,视频制成avi动画对于同一样区应该采集不同年份的照片和视频数据,这样能够鲜明地对比出各类资源动态变化的情况。 2、数学规则: 投影 坐标 比例尺 3、数据编码: 1)字符编码适用于反映各个专题因子的空间地理位置和专题属性,各个专题分类体系形成相对独立的编码系统。 2)数字编码适用于建立数字模型后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具体专题内容,实际上是专题分类体系的定量化反映。所有专题因子的标准化处理结果采用统一的编码方法。

数据整合方案

1.信息资源标准化 数据标准化主要实现了数据格式、内容和语义的映射、转换,实现编码一致化、面向主题集成、数据聚合等功能。 通过数据交换、采集,形成的基础业务数据,通过数据整合进一步的数据ETL(数据抽取、转换、加载),按照定制的标准信息规范进行匹配映射(Match)、数据格式转换(Transform),并对重复数据进行数据清洗(Cleanse)、过滤(Filtrate)、聚合(Aggregate),最后多维加载(Load)后形成标准化数据。 采用数据同步工具和ETL工具完成数据抽取、同步等整合工作,并通过任务调度管理实现对整合工具的集中管理和执行。 数据采集时可以按信息资源平台的要求将数据标准化。在采集抽取数据时没有按信息资源平台转换为标准数据的数据,需要按信息资源平台的要求转换成标准的数据如字典的统一。 2.数据加工管理 2.1.数据抽取 数据抽取是利用抽取工具,建立抽取模型,将多个数据源数据汇总到一个数据库的过程。 2.2.数据清洗 由于数据来自多个业务系统,而且包含历史数据,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划把数据进行清洗,整个数据清洗的对象应包括不完整的数据、错误的数据、重复的数据等三大类。

2.3.数据转换 数据转换主要实现数据标准化的过程,信息资源平台的数据,来自多个业务系统,有些数据源没有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设计,因此会造成数据难以与其他数据共享。数据转换应实现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既定的格式转换规则,对数据的整理和格式统一。 2.4.数据装载 数据装载操作效率是数据资源平台需要考虑的重要环节。投标人应详细描述针对本项目的不同数据资源所应采用的数据装载策略。 2.5.数据标识 数据标识主要为了突出数据的关键性信息,便于实时的统计和更有效的比对,进而获取符合用户业务办理相关的结果。 3.数据整合处理系统 3.1.数据处理流程 数据中心的构建,基础和核心的工作是需要对来自各方的数据进行充分的整合和处理,对获取的各类源数据,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梳理、分析,并作相关的数据整理工作,通过数据梳理和转换工作,把不同来源的数据基于数据标准,转换成标准化数据后,再进行入库,从而保证进入数据中心的数据质量,不产生垃圾数据,从而为数据中心的全局应用奠定基础。 数据处理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完整版)新老系统迁移及整合方案

1 新老系统迁移及整合方案 本次总局综合业务系统是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完成,因此,新旧系统间就存在着切换的问题。另外,新开发的系统还存在与其他一些应用系统,例如,企业信用联网应用系统、企业登记子网站、外资登记子网站等系统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个相互连通的系统。本章将针对新老系统迁移和整合提出解决方案。 1.1 新老系统迁移及整合需求分析 系统迁移又称为系统切换,即新系统开发完成后将老系统切换到新系统上来。 系统切换得主要任务包括:数据资源整合、新旧系统迁移、新系统运行监控过程。数据资源整合包含两个步骤:数据整理与数据转换。数据整理就是将原系统数据整理为系统转换程序能够识别的数据;数据转换就是将整理完成后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转换规则转换成新系统要求的数据格式,数据的整合是整合系统切换的关键;新旧系统迁移就是在数据正确转换的基础上,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保证业务办理顺利、平稳过渡到新系统中进行;新系统运行监控就是在新系统正常运转后,还需要监控整个新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以便及时对数据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系统整合是针对新开发的系统与保留的老系统之间的整合,以保证新开发的系统能与保留的老系统互动,保证业务的顺利开展。主要的任务是接口的开发。 1.1.1 需要进行迁移的系统 1.1.2 需要进行整合的系统 需要与保留系统整合的系统包括: 1、企业登记管理(含信用分类),全国企业信用联网统计分析,不冠行政区

划企业名称核准,大屏幕触摸屏系统与企业信用联网应用,企业登记子网站,属地监管传输,网上业务受理之间的整合; 2、外资企业登记管理(含信用分类),全国外资企业监测分析与属地监管传输,外资登记子网站,网上业务受理,大屏幕触摸屏系统之间的整合; 3、广告监管系统与广告监管子网站之间的整合; 4、12315数据统计分析与12315子网站之间的整合; 5、通用信息查询、统计系统与数据采集转换之间的整合; 1.1.3 数据迁移和转换分析 根据招标文件工商总局新建系统的数据库基于IBM DB2,而原有系统的数据库包括ORACLE,SQL Server,DB2。这种异构数据在总局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即部门内部的异构数据和上下级部门之间的异构数据。同时,系统的技术构件有.NET和J2EE两大类。 对于部门内部的异构数据的集成采用数据移植的方法,如:如果数据有基于DB2管理的,有ORACLE管理的,有SQL Server管理的,就根据新系统DB2的要求,把ORACLE的数据迁移到DB2数据库中,把SQL Server的数据迁移到DB2数据库中。 上下级国工商局之间的异构数据的集成利用数据交换系统来完成,重点在于数据库存储标准、交换标准的制定和遵守,保证数据的共享,这部分工作由数据中心完成。 1.2 系统迁移和整合目标 一、系统切换的主要目标: ●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在数据转换过程中,由于原有的系统数据的复杂性,给数据转换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了在新系统启动后不影响原系统正常的业务,因此数据转换完成后,必须保证新系统的正常运行。 ●保证原有系统在新系统中的独立性 原有系统是独立运行的系统,数据在新系统中虽然是集中存放的,但是各个

数据库备份方案

《客户名称》备份管理系统设计方案上海鸿翼数字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目录 1.项目概述 (3) 2.系统需求分析 (3) 1.1系统现状分析 (3) 1.2备份系统风险评估 (3) 1.3备份系统需求分析 (4) 3.系统备份理念 (5) 3.1系统设计指引 (5) 3.2数据保护技术选择 (5) 3.3连续数据保护 (6) 3.4备份管理系统组成 (6) 4.系统备份结构设计 (8) 4.1整体系统架构设计 (9) 5.系统备份方案介绍 (10) 5.1W INDOWS服务器自身备份 (10) 5.2方案2:双机热备 (12) 5.3方案3:爱数备份 (13)

1.项目概述 上海鸿翼数字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将根据《》的网络实际需求,制定一套完整的集数据备份、灾难恢复、服务器整合及虚拟化一身的方案。一个完整的企业数据备份与恢复解决方案就意味着数据安全与性能(机器和网络)的完美结合,一条龙式的服务标准(产品的服务与支持)。所以在选择备份系统时,既要做到满足系统容量不断增加的需求,又要所用的备份方式能够支持多系统平台操作。要达到这些,就要充分使用网络数据存储系统,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下,通过专业的数据存储软件,配合系统备份及双机备份,结合相应的硬件和存储设备,对网络的数据备份进行集中管理,从而实现自动化备份、文件归档、数据分级存储和灾难恢复。 2.系统需求分析 1.1系统现状分析 《》网络基础结构是基于Windows平台,现在拥有X台服务器。《》的文档管理系统包含了文件服务器、转档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持。主要数据库包含了Microsoft SQL Server、Oracle、DB2等。 1.2备份系统风险评估 《》的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十分重视数据的保护,在没有备份软件的情况下,已经采用了重要数据镜像备份、服务器系统镜像备份等常规保护方法,为企业的数据财产提供了安全的保障。但是以上方法很难实现快速备份和灾难后的迅速恢复,很难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数据迁移整合方案

1.历史数据的迁移整合 本次系统是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完成,因此,新旧系统间就存在着切换的问题。另外,新开发的系统还存在与其他一些应用系统,例如,企业信用联网应用系统、企业登记子网站、外资登记子网站等系统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个相互连通的系统。本章将针对新老系统迁移和整合提出解决方案。 1.1.新老系统迁移整合需求分析 系统迁移又称为系统切换,即新系统开发完成后将老系统切换到新系统上来。 系统切换得主要任务包括:数据资源整合、新旧系统迁移、新系统运行监控过程。数据资源整合包含两个步骤:数据整理与数据转换。数据整理就是将原系统数据整理为系统转换程序能够识别的数据;数据转换就是将整理完成后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转换规则转换成新系统要求的数据格式,数据的整合是整合系统切换的关键;新旧系统迁移就是在数据正确转换的基础上,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保证业务办理顺利、平稳过渡到新系统中进行;新系统运行监控就是在新系统正常运转后,还需要监控整个新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以便及时对数据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系统整合是针对新开发的系统与保留的老系统之间的整合,以保证新开发的系统能与保留的老系统互动,保证业务的顺利开展。主要的任务是接口的开发。1.2.需要进行迁移整合的系统 1.3.数据迁移整合分析 根据招标文件工商总局新建系统的数据库基于IBM DB2,而原有系统的数据库包括ORACLE,SQL Server,DB2。这种异构数据在总局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

即部门内部的异构数据和上下级部门之间的异构数据。同时,系统的技术构件有.NET和J2EE两大类。 对于部门内部的异构数据的集成采用数据移植的方法,如:如果数据有基于DB2管理的,有ORACLE管理的,有SQL Server管理的,就根据新系统DB2的要求,把ORACLE的数据迁移到DB2数据库中,把SQL Server的数据迁移到DB2数据库中。 上下级国工商局之间的异构数据的集成利用数据交换系统来完成,重点在于数据库存储标准、交换标准的制定和遵守,保证数据的共享,这部分工作由数据中心完成。 1.4.系统迁移和整合目标 1.4.1.系统迁移的主要目标: 1.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在数据转换过程中,由于原有的系统数据的复杂性,给数据转换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了在新系统启动后不影响原系统正常的业务,因此数据转换完成后,必须保证新系统的正常运行。 2.保证原有系统在新系统中的独立性 原有系统是独立运行的系统,数据在新系统中虽然是集中存放的,但是各个系统由于存在业务上的差别,数据在逻辑上应当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1.4. 2.系统整合的目标: 保证直接关联的系统互动,保证业务的正常办理。例如公众服务系统与基本业务系统之间互动,基本业务与协同业务之间互动等等。

不动产数据整合技术方案

目录 1.存量数据整合2 1.1目标与任务2 1.1.数据整合目标2 1.1.2数据整合任务2 1.2总体要求4 1.3整合思路5 1.4主要技术方法6 1.4.1内业属性关联6 1.4.2外业补充调查与测量7 1.5工作步骤及要求8 1.5.1准备工作8 1.5.2数据转换10 1.5.3数据整理11 1.5.4整合关联20 1.5.5数据入库23 1.6质量控制25 1.7主要成果26 2.成果检查27 2.1检查方法27 2.1.1随机抽样检查27 2.1.2计算机软件检查27 2.2质量控制要素28 2.2.1空间数据的质量评价要素28 2.2.2非空间数据的质量评价要素29 3.成果汇交29 3.1目标与任务29 3.2汇交方式及程序30 3.2.1汇交方式30 3.2.2汇交程序30 3.3汇交内容及要求30 3.3.1空间数据成果31 3.3.2属性数据31 3.3.3元数据32 3.3.4其他数据32 3.4数据组织32 3.4.1组织单元32 3.4.2数据文件组织结构32 3.4.3命名规则32 3.533 质量要求

1.存量数据整合 1.1目标与任务 1.1.1数据整合目标 通过将现有标准不一、格式各异、互不关联,以不同介质分散存放在国土、住建、农业、林业、海洋等部门的各类不动产登记信息进行规范整合,依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整合建设不动产登记数据库,为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运行和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应用提供数据支撑,为国家、省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汇交奠定基础。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的目标主要是: (1)支撑业务管理 数据整合的首要目标是支撑日常各类不动产登记业务管理,保障不动产登记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效率。 (2)满足数据汇交 为了建立国家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将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的信息纳入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国家明确要求开展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汇交工作,数据整合成果是不动产登记数据汇交上报的主要内容。 (3)满足信息共享 通过数据整合,提高不动产登记数据的准确性,维护不动产登记数据的权威性、专业性、可靠性,为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等提供数据基础。 1.1.2数据整合任务 存量数据整合主要是对存量数据中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之前形成的土地、房屋、林地、草原、海域等不动产登记数据的整合。按照国土资源部《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规范(试行)》要求,充分借鉴全国各地开展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整合的相关方案及实践经验,确定江苏省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整合主要任务:(1)数据转换 对土地、房产、林权、海域等已有的登记信息电子数据按现行的数据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规范化及转换,形成符合现行相关技术标准的数据集。 (2)数据整理 ①土地登记数据整理 按照现行的土地登记相关数据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土地登记存量数据进行整理,包括宗地空间数据整理、土地登记数据整理、档案数据整理、关联关系整理等。 ②房产登记数据整理 按照现行的房产登记相关数据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对房产登记存量数据进行整理,包括自然幢空间数据整理、楼盘数据整理、房产登记数据整理、档案数据整理、关联关系整理等。 ③林权登记数据整理 按照现行的林权登记相关数据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对林地所有权、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林木使用权等林权登记存量数据进行整理,包括林权空间数据整理、林权登记数据整理、档案数据整理、关联关系整理等。

新老系统迁移及整合方案

1新老系统迁移及整合方案 本次总局综合业务系统是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完成,因此,新旧系统间就存在着切换的问题。另外,新开发的系统还存在与其他一些应用系统,例如,企业信用联网应用系统、企业登记子网站、外资登记子网站等系统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个相互连通的系统。本章将针对新老系统迁移和整合提出解决方案。 1.1新老系统迁移及整合需求分析 系统迁移又称为系统切换,即新系统开发完成后将老系统切换到新系统上来。 系统切换得主要任务包括:数据资源整合、新旧系统迁移、新系统运行监控过程。数据资源整合包含两个步骤:数据整理与数据转换。数据整理就是将原系统数据整理为系统转换程序能够识别的数据;数据转换就是将整理完成后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转换规则转换成新系统要求的数据格式,数据的整合是整合系统切换的关键;新旧系统迁移就是在数据正确转换的基础上,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保证业务办理顺利、平稳过渡到新系统中进行;新系统运行监控就是在新系统正常运转后,还需要监控整个新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以便及时对数据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系统整合是针对新开发的系统与保留的老系统之间的整合,以保证新开发的系统能与保留的老系统互动,保证业务的顺利开展。主要的任务是接口的开发。 1.1.1需要进行迁移的系统 1.1.2需要进行整合的系统 需要与保留系统整合的系统包括: 1、企业登记管理(含信用分类),全国企业信用联网统计分析,不冠行政区

划企业名称核准,大屏幕触摸屏系统与企业信用联网应用,企业登记子网站,属地监管传输,网上业务受理之间的整合; 2、外资企业登记管理(含信用分类),全国外资企业监测分析与属地监管传输,外资登记子网站,网上业务受理,大屏幕触摸屏系统之间的整合; 3、广告监管系统与广告监管子网站之间的整合; 4、12315数据统计分析与12315子网站之间的整合; 5、通用信息查询、统计系统与数据采集转换之间的整合; 1.1.3数据迁移和转换分析 根据招标文件工商总局新建系统的数据库基于IBM DB2,而原有系统的数据库包括ORACLE,SQL Server,DB2。这种异构数据在总局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即部门内部的异构数据和上下级部门之间的异构数据。同时,系统的技术构件有.NET和J2EE两大类。 对于部门内部的异构数据的集成采用数据移植的方法,如:如果数据有基于DB2管理的,有ORACLE管理的,有SQL Server管理的,就根据新系统DB2的要求,把ORACLE的数据迁移到DB2数据库中,把SQL Server的数据迁移到DB2数据库中。 上下级国工商局之间的异构数据的集成利用数据交换系统来完成,重点在于数据库存储标准、交换标准的制定和遵守,保证数据的共享,这部分工作由数据中心完成。 1.2系统迁移和整合目标 一、系统切换的主要目标: ●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在数据转换过程中,由于原有的系统数据的复杂性,给数据转换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了在新系统启动后不影响原系统正常的业务,因此数据转换完成后,必须保证新系统的正常运行。 ●保证原有系统在新系统中的独立性 原有系统是独立运行的系统,数据在新系统中虽然是集中存放的,但是各个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技术方案-(MapGIS)

MapGIS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整合 技术方案 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2015年5月

目录 1 建设目标与任务 (1) 1.1建设目标 (1) 1.2建设任务 (1) 2 现状分析 (2) 2.1业务分析 (2) 2.2数据分析 (2) 2.3信息系统分析 (3) 3 建设原则和依据 (5) 3.1技术依据 (5) 3.2建设原则 (5) 4 技术流程 (5) 5 准备工作 (8) 5.1资料收集准备 (8) 5.2明确数据整理目标 (8) 6 数据整理 (9) 6.1空间数据整理 (9) 6.1.1 图层整理 (9) 6.1.2 统一空间参考系 (11) 6.2登记簿册信息整理 (11) 6.2.1 各类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登记簿册 (11) 6.2.2 房屋所有权登记簿册 (12) 6.2.3 林权登记簿册 (12) 6.2.4 取水权登记簿册 (12) 6.2.5 海域(含无居民海岛)登记簿册 (13) 6.3历史档案整理 (13) 7 数据整合 (14) 7.1空间数据整合 (14) 7.1.1 数据转换 (14) 7.1.2 行政区整合 (16) 7.1.3 地籍区和地籍子区整合 (16) 7.1.4 宗地(宗海)整合 (16) 7.1.5 房屋数据整合 (18) 7.1.6 其他定着物数据整合 (19) 7.2非空间数据整合 (19) 7.2.1 国有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信息整合 (19) 7.2.2 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宅基地信息整合 (20) 7.2.3 房屋产权信息整合 (20)

7.2.4 林权登记信息整合 (24) 7.3信息落宗 (24) 8 不动产单元设定 (25) 8.1不动产单元划分 (25) 8.1.1 地籍区和地籍子区划分 (25) 8.1.2 宗地(宗海)划分 (25) 8.1.3 定着物划分 (26) 8.2不动产单元设定 (27) 8.3不动产单元编码 (27) 9 成果检查及入库 (29) 9.1数据库内容 (29) 9.2成果检查 (31) 9.3对现有数据进行分类制定导入方案 (33) 9.4数据分批进入数据库 (33) 9.5数据验证与修改 (33)

Oracle数据库云化整合方案

Oracle数据库云化整合方案整合最佳实践:借助 Oracle Database 进入云时代

目录 概要 (2) 企业云之旅 (3) 通过标准化降低复杂性 (4) 整合降低成本并提高可管理性 (5) 通过Oracle Database 12c 实现整合 (6) 新式多租户架构的主要优势 (6) 选择整合方式 (8) PDB 如何解决IT 复杂性问题 (8) 选择合适的隔离级别 (9) 隔离及其对整合的影响 (9) 可插拔数据库整合 (10) 数据库整合 (13) 整合多个CDB (15) 模式整合 (17) 云池设计 (19) CPU (19) 内存 (21) 存储 (22) 互补性负载 (23) 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12c Cloud Management Pack (25) Consolidation Planner (25) 执行所有供应活动的Database Provisioning 控制台 (26) 计费 (26) 总结 (27)

概要 传统上,IT 组织将各个数据库和应用程序部署在专用服务器基础架构上,以支持不同的部门或业务线(LOB)。技术与业务职能部门之间的这种细分式协调不仅导致技术基础架构利用率极低,而且管理这种部署的管理资源利用率也很低。此外,这种孤岛式部署还抑制了IT 组织快速响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的能力。 为应对这些挑战,许多组织正利用企业私有云来实现成本节省,同时提高业务敏捷性。这种向云计算模型的转移涉及到多项变革。整合是这一历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它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本支出和运营支出,从而帮助组织提高运营效率。实现这些节省的关键是实现标准化以及减少需要管理的不同环境的数量。 Oracle Database 12c 为整合应用程序负载提供了巨大优势。这些优势包括: 1. 简化管理—减少需要管理的不同环境的数量。 多合一管理。 2. 简化供应和打补丁 3. 易于整合—无需更改应用程序即可实现整合。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这些功能并说明Oracle Database 12c 如何帮助执行整合以及加快您的云之旅。

不动产数据整合技术方案

目录 1. 存量数据整合. (2) 1.1 目标与任务 (2) 1.1.1 数据整合目标 (2) 1.1.2 数据整合任务 (2) 1.2 总体要求 (4) 1.3 整合思路 (5) 1.4 主要技术方法 (9) 1.4.1 内业属性关联 (9) 1.4.2 外业补充调查与测量 (9) 1.5 工作步骤及要求 (10) 1.5.1 准备工作 (10) 1.5.2 数据转换 (12) 1.5.3 数据整理 (14) 1.5.4 整合关联 (23) 1.5.5 数据入库 (26) 1.6 质量控制 (28) 1.7 主要成果 (29) 2. 成果检查. (30) 2.1 检查方法 (30) 2.1.1 随机抽样检查 (30) 2.1.2 计算机软件检查 (30) 2.2 质量控制要素 (30) 2.2.1 空间数据的质量评价要素 (30) 2.2.2 非空间数据的质量评价要素 (31) 3. 成果汇交. (32) 3.1 目标与任务 (32) 3.2 汇交方式及程序 (32) 3.2.1 汇交方式 (32) 3.2.2 汇交程序 (33) 3.3 汇交内容及要求 (33) 3.3.1 空间数据成果 (34) 3.3.2 属性数据 (34) 3.3.3 元数据 (34) 3.3.4 其他数据 (34) 3.4 数据组织 (35) 3.4.1 组织单元 (35) 3.4.2 数据文件组织结构 (35) 3.4.3 命名规则 (35) 3.5 质量要求 (35)

1. 存量数据整合 1.1 目标与任务 1.1.1 数据整合目标 通过将现有标准不一、格式各异、互不关联,以不同介质分散存放在国土、住建、农业、林业、海洋等部门的各类不动产登记信息进行规范整合,依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整合建设不动产登记数据库,为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运行和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应用提供数据支撑,为国家、省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汇交奠定基础。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的目标主要是: (1)支撑业务管理 数据整合的首要目标是支撑日常各类不动产登记业务管理,保障不动产登记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效率。 (2)满足数据汇交 为了建立国家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将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的信息纳入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国家明确要求开展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汇交工作,数据整合成果是不动产登记数据汇交上报的主要内容。 (3)满足信息共享 通过数据整合,提高不动产登记数据的准确性,维护不动产登记数据的权威性、专业性、可靠性,为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等提供数据基础。 1.1.2 数据整合任务 存量数据整合主要是对存量数据中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之前形成的土地、房屋、林地、草原、海域等不动产登记数据的整合。按照国土资源部《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规范(试行)》要求,充分借鉴全国各地开展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整合的相关方案及实践经验,确定江苏省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整合主要任务: (1)数据转换对土地、房产、林权、海域等已有的登记信息电子数据按现行的数据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规范化及转换,形成符合现行相关技术标准的数据集。 (2)数据整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