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关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研究

关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研究

128

《商场现代化》2006年4月(上旬刊)总第463期

一、内部控制的产生和发展及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1.内部控制的产生和发展。自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随着资本的集中和市场的国际化以及跨国公司大量涌现,内部控制对企业有效经营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普遍重视,以美国为代表的对内部控制理论的总结和研究发展非常迅速。美国会计师协会审计程序委员会下属的内部控制专门委员会于1949年发表了题为《内部控制、协调系统诸要素及其对管理部门和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专题报告,对内部控制首次作出了如下权威定义:“内部控制是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及措施。”该委员会将内部控制的四个目标一分为二:前两个目标的控制是内部会计控制,后两个目标的控制是内部管理控制。1953年10月,审计程序委员会(CAP)又发布了《审计程序公告第19号》(SAP No.19),对内部控制作了如下划分:“广义的说,内部控制按其特点可以划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1972年,美国准则委员会(ASB)在第一号公告(SASNo.1)中,对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的定义作了更为具体阐述,以便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1988年4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SAS No.55)用来取代1972年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1号》。该文告首次以“内部控制结构”一词取代“内部控制”一词,而且文告的内容比以前更实用、更有条理性。1995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根据美国“内部控制专门研究委员会发起机构委员会”的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架构》,发布了《审计准则公告第78号》(SAS No.78)取代《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内部控制—整体架构》报告指出: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影响,旨在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内部控制整体架构包括五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使我国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强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以提高其经营管理的效率就成为必要。我国政府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建设问题,先后出台了建立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政策。尤其是2001年6月22日,财政部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两个规范性政府文件,这是解决当前一些单位内部管理松弛、控制弱

化的重要举措。

2.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1)实行内部控制是加强会计核算、抑制会计造假行为,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必然要求。(2)实行内部控制是我国企业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3)实行内部控制是端正经营管理指导思想的需要。内部控制对于及时发现和纠正单位背离目标、计划及各种法规等不正当行为有其特殊作用。(4)实施内部控制是加入WTO、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5) 实行内部控制有利于形成完善的内部牵制和监督约束机制。(6) 实行内部控制有利于与国际惯例接轨。(7) 实行内部控制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环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甚至可以说,内部控制环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内部控制的存在性与有效性。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首先,“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经营者往往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蒙骗所有者,甚至有的企业领导者不顾法规法纪,弄虚作假,粉饰政绩。其次,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有的企业还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责权利不明确,缺乏相互制衡、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董事会没有发挥其监督管理的作用。最后, 人员业务素质和思想意识还不能满足管理之需要,尤其是在从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有的企业领导观念还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水平上,这就大大限制了内部控制的制定与执行的有效性。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得不到有效执行。制度设计与制度执行是保证企业良好运作的关键,但设计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如果得不到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也形同虚设。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取决于制度设计与制度执行两个方面,内部控制的失败要么是制度设计不合理,要么是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造成的。有些企业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不符合其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要求或陈旧过时不适应变化了的生产经营环境,有些企业甚至就没制定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在具体执行时走了样,成了有章不循,内部控制制度也就成了一张空文。

3.缺乏风险评估机制。企业必须设立可辨认、分析和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以了解自身所面临的风险,并适时加以处理。风

关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研究

解宝贵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财务资产处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对我国企业的有效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无论是在内部控制制度制定方面还是在执行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内部控制的产生和发展及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其次,就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和改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现状 对策

129

《商场现代化》2006年4月(上旬刊)总第463期

险评估是识别和分析妨碍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困难因素的活动,对风险的分析评估构成风险管理决策的基础。一般来说,企业的风险管理就是按公司规定的经营战略,选用各种风险分析技术,找出业务风险点,并采取恰当的方法降低风险。我国许多企业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也缺乏应有的风险意识。

4.信息沟通不畅。会计信息是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有关部门改善经营管理、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做出投资决策和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可以保证有关各方及时对企业经营活动实施管理和控制。有的企业内部信息沟通、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沟通受阻,甚至存在虚假的信息。

5.缺乏全过程监督。再好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如果缺乏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就难以得到保证。目前在有的企业中,所有者对企业、公司管理层对资金运动各环节,普遍存在监控不力的现象,甚至擅自挪用转移资金、贪污、犯罪等问题时有发生,缺乏对生产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全过程监督。

三、解决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1.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改善控制环境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 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不仅要使董事会有职有责,更要尽职尽责。董事会是内部控制的最高层,董事会只有具有相应的能力和作用,才能充分发挥监控、引导的职责。其次,要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把经营者的利益与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紧密挂钩,以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对于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坚决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只有做到压力与动力相结合,才能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然后,要加强对内部控制行为主体“人”的控制,不断提高人员素质,特别要提高会计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员工的素质不仅仅包括知识与技能等文化方面素质,还包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思想道德方面素质;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我国部分企业员工的道德水准和价值观念尚未达到可自觉遵守内部控制有关要求的情况下,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并将其直接纳入内部控制结构之中,将更为必要。最后,完善企业内部用人机制。要建立企业家人才资格考评和持证上岗制度,对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的提拨、任用,一律经过严格的考核、考评和取得上岗证书后方能任用。

2.构建严密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有效运作的前提,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可以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可以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内部控制体系就像一个企业的神经网络,要全方位的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使内部控制制度网络触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以及企业的每一个角落,使“可控”的生产经营活动都纳入到“在控”的范围,真正实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可控”、“在控”。

3.加强风险控制。企业的风险管理要以预防为主,即通过增加、补充或规范各内部控制环节来减轻可能面临的风险。公司应

成立一个专门的风险评估机构,对公司各个环节的风险进行评估,评估结果直接反馈给公司董事会,为公司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4.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一般而言,企业的信息系统包括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以会计为主, 提供有关企业财务方面的信息,而管理信息系统还提供很多非财务的信息。一个良好的信息和沟通系统可以使企业经营管理层及时掌握企业的营运状况,提供及时、准确、全面并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进行沟通的信息。利用网络化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财务部门和产、供、销部门数据集成和信息共享,保证企业预决算、监督、考核、评价等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高效化。

5.改善企业监督制度。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通过纳入管理 过程的大量制度及活动而实现。因此,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得到切实有效地执行,内部控制就必须被监督。实行授权监督,职能到位,监督者既履行权利又履行义务,如果监督者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监督制约义务,就要负民事赔偿责任或刑事责任。通过社会监督、国家监督等多种形式对企业执行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有效监督,真正建立起包括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国家监督在内的“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

6.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加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组织在一定的文化传统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征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生活方式、人文环境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使内部控制观念深入人心,将会极大地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目前我国有的企业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企业文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应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企业文化,加强企业的凝聚力,从而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越来越重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必要性,我国经济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进,正在和世界经济接轨,为增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借鉴国外比较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加强企业管理和内部控制建设,对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化经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相信,随着我国股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公司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内部控制制度将会不断完善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戴新民主编:现代会计前沿问题.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2]徐政旦主编:审计研究前沿.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3]程新生: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组织结构互动关系研究.会计研究,2004年第4期

[4]高 杰:浅议企业内部控制.会计之友,2004年第5期[5]赵选民: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调查分析.财会月刊,2004年第14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