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在中西文化交融中思考与创作

在中西文化交融中思考与创作

在中西文化交融中思考与创作
在中西文化交融中思考与创作

在中西文化交融中思考与创作

穆旦的诗歌在穿过岁月的烟云之后,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关注和高度评价。穆旦是一个将自身放在中西文化交融中思考与创作的诗人,是一个充满热忱爱国之心、追求真诚美善的文化思想者,更是一个对生命与人性作深度思考、对诗歌字句作高度求索的“世界文化投资者”。穆旦总是充满着智慧与忧虑

看待世界,并用雅致与新颖不断刷新着中国现代诗的建设进程。对艺术的延伸与思考,对生命体贴的重新温暖,让我们看到了穆旦诗歌留给我们的,是时间沉淀之后诗意的审美和现代心灵下诗歌创作的品位追求。

不管前期穆旦的诗如何摹仿,但他晚年的创作力求写作民族化,并在思维方式、构架句式和语言上都作了努力并有所变化,是应予肯定的。穆旦提出了“发

现底惊异” 说。你对生活有特别的发现,这发现使你大吃一惊,于是你把这种惊异之处写出来,其中或痛苦或喜悦,但写出之后,你心中如释重负,摆脱了生活给你的重压之感。这样你就写成了一首有血有肉的诗,而不是一首或不关痛痒、或人云亦云、或单纯的风花雪月之诗。所以,在搜索诗的内容时,必须追究自己的生活,看其中有什么特别尖锐的感觉,一吐为快。事实也让我们可以看到,穆旦的诗歌创作实践,正是在“发现底惊异”中行进。这里还宜特别注意两个关键词:追究,特别尖锐的感觉。那么,穆旦在诗中的“追究”与“特别尖锐的感觉”又是什么呢,且看他对生命细节的一个表达:“你底年龄里的小小野兽/它和春草一样地呼吸/它带来你底颜色。芳香。丰满/它要你疯狂在温暖的黑暗里。”面对生活与七情六欲,穆旦视自然而生,顺自然而化,以野兽之自然本性暗喻,让它

运行在青春的气息之下,而暗夜在神奇的面纱下,是生命孕育的神秘,是疯狂又温暖的自然与人性的交融。这里的“要”,是自然性的,而“疯狂”,也是自然性的。人性的感受,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下,才能是温暖的。同样,面对春夏秋冬,穆旦更有自己独到的“追究”,他对春的看法是“鼓噪”,对夏的看法是“喧闹”。诗的张力,是在秋的美硕之景中,“严冬已经递上了战书”。“特别尖锐的感觉”又绝非是诗人一般性质的居安思危,而是诗人所处时代的政治氛围导致诗人油然而生的一份恐惧,一份不安,严格地说,是时代症候的病态。在鼓噪的后面有骚动不安,在“喧闹”的后面有狂热与非思想。那么,《冬》又是怎样于他的追究之中呢。我们看到了《冬》里描写的“严酷的冬天”:这是“短短的太阳的短命的日子”,“人生已到了严酷的冬天”;“寒冷,寒冷,尽量束缚了手脚,/潺潺的小河用冰封住口舌,

/盛夏的蝉鸣和蛙声都沉寂,/大地一笔勾销它笑闹的蓬勃”,“年轻的灵魂裹进老年的硬壳,/仿佛我们穿着厚厚的棉袄”。这当然决非纯粹的自然景色及其给予人类的状态的描写,这是对极“左”政治思潮下产生的可怕现象的诗性写照,是正直对于邪恶的冷感,生命的寒冷,过早地在金秋里杀出。冻僵的是诗人对祖国对人类的一片热忱与爱心。当然,诗人并非由此而颓废,面对肃杀的日子,冬天应该有它存在中的生命、乐趣和感情的热流:“我将用一杯酒灌溉我的心田/多么快,人生已到严酷的冬天/看着冰冻的小河还在冰下面流/不知低语着什么,只是听不见/呵,生命也跳动在严酷的冬天/听着北风吹得门窗沙沙地响/而我们回忆着快乐无忧的往年/人生的乐趣也在严酷的冬天。”“我爱在雪花飘飞的不眠之夜/把已死去或尚存的亲人珍念/当茫茫白雪铺下遗忘的世界/我愿望感情的热流溢于心

间/来温暖人生的这严酷的冬天。”《冬》之诗似一束原野上的野火,追究人性的健旺,以它产生的温暖,无畏地去面对冬天。

穆旦诗歌最具鲜明的三个特点是:1、重视人性及其对精神境界的不懈探索。在抗日烽烟之中,他没有退缩,也未曾彷徨,而是积极地投入战斗。在这共同的民族抗争中,他又非常诗意地选择作一个孤独的行者。2、审视自身,审视生命。审视自身,审视生命,是穆旦在彻底地剖析自我中开始的。3、怀疑与领悟。典型的例子在于名诗《苍蝇》。“自居为平等的生命/你也来歌唱夏季;/是一种幻觉,理想,/把你吸引到这里,/飞进门,又爬进窗,/来承受猛烈的拍击。”把传播病菌、令人生厌的苍蝇还原为一个自然的生命体,由此关心它的自由及其在自由过程中将会遭受的厄运,这是怀疑。“从起点到终点/让它充满了烦忧,/只因你把

世事/看得过于永久”(《理想和感情》),在这里作为诗人的穆旦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受害意识,开始了渐渐深入的认识历史悲剧本质的痛苦过程。这是领悟。所以《智慧之歌》唱出了诗人最后的智慧。穆旦诗歌的哲理,也在智慧中漾溢。他用隐喻表达希望与不断喷涌出来的思想与现实冲撞。在中国新诗永远充满着诱惑、创新与流变的现代化进程中,穆旦以引进西诗及学习西诗技巧去转换中国身份的创作实践,给中国现代诗的创新与发展,给中国现代诗歌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在中国新诗浩荡地进发在文学大地上时,穆旦其实是一只走在荒原上的狼,他只对着黑夜、冬日和寂寥发出他诗意的光芒。那份爱国热忱,那份对诗的挚爱,那份追求真善美的执著,只能悄悄地回收在体内打坐,让个人的诗创作,慢慢地隐露着功力。今天,

当我们回顾新时期――新世纪这段时期的中国新诗创

作的多流派涌现及其空前繁荣的各类民刊、网络诗歌的盛行,就更会怀念穆旦当时冒着重压乃至生命危险为诗歌而创作的情景。当今天我们看到在宽松的大气候下,诗歌创作中出现的“下半身写作”、“垃圾诗派”、“裸体朗诵诗歌”、“称斤卖诗”及“梨花体”现象,就会更加敬重穆旦为中国新诗认真向世界学习与不懈努力地引进,并在让中国新诗自身中国化的转换与创新发展中,默默地作着的实践探索与献身精神。

在数个可怕的时期里,穆旦始终以他创作中的深度意识和对社会状况的忧虑及其批判精神,为我们暗暗竖立着一个真正诗人的文学主体姿态,在听命于内心世界的吟唱中,穆旦的诗歌始终像一只风浪中的船,在艰难又倾着全力地划向审美的彼岸。他让诗领着阅读者穿透现实的种种可疑与苦难,以一种精神上的抗

衡,沉淀中国现代派新诗的审美视角。

正是穆旦诗歌的先锋性与精英品质,才使日后的穆旦诗歌具有着经典的意义,才能让我们在今天追忆他的同时,又一次得到审美的指导与审美的启示,并于此中享受着审美的愉悦。对穆旦诗歌的认识,也是一个历史的认识过程。今天,我们已经可以非常明晰地看到,穆旦诗歌留给我们最大的教益,是他以爱诗的真心,支撑起灵魂的内在超越。他把诗歌当作整个人生的最大化来写,成为了中国一切学习创作新诗和在新诗创作中行进的诗人们成长的摇篮和提高的平台。

分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交融

分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交融 分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交融中西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自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具有鲜明的特色.本文首先对中西文化的基本概况进行了阐释和说明,并且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找出两者差异所在.我们应该把握中西文化各自的优势,找到互补之处,在中西文化交融之中推动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一、中西方传统文化概况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况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影响了整个社会历史的,较为稳固而又具有动态特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观念文化的总和.[1]中国特殊 的地理环境使得中华民族在区域位置上比较独立,但在文化上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具备内聚性,与此同时,中国辽阔的地域又使得各种文化的构成因素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从地理环境来看,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使得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和互补性;从物质生产方式来看,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固有的特征,即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具有相对封 闭性特点的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无论战乱纷争,政权更迭,其主流仍是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使得中华文化具 有了稳定性和延续性.但是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 和发展基本上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进行的,被深深的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既厚重、质朴、进取,也包含着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弱点. (二)西方文化概况 西方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和政治概念.作为世界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西方文化,其源头主要有两个:古希腊罗马文 化和古希伯来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是一种具有世俗精神的文化,在 思想、科学、艺术、历史等各方面取得了令后世侧目的成就.中世纪

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产品的创意设计(正文)

古今中外,文化对设计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文化不仅作为设计灵感的来源,而且是评价尺度和探索设计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产品设计创新实现的最佳途径是建立基于区域文化要素的本土设计知识与产品设计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打造一个多种文化交融基础之上的产品设计创新模式。毋庸置疑,不同的文化会产生不同的产品设计,许多的产品都自然而然地带有本土文化的基因,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往往能带来产品设计的创新。不同文化符号同时呈现,产生的不只 是碰撞与比较,而是多元文化的共同繁荣与发展。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在艺术、工艺以及设计上具有非凡的创造力。中华民族古代的艺术和手工艺作品的创造及优雅审美让世人为之倾倒。如今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大影响,中国如何在现代语境下发展本土设计文化?设计师对不同文 化应该抱有什么样的态度,怎样运用批判性的思维将东西方文化融合起来,并利用多元化的文化促进产品创新设计的发展? 1、东西方文化的比较 众所周知,东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本质上来讲,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民族性和理论上不同 东西方的民族性有很大差异,东方民族一般比较谦虚、含蓄、好面子,注重家族和群体的利益,而西方民族一般比较热情、务实、追求自我和个性化。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处世要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南,儒家思想的“和”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设计,庄子提出的“天人合一”的理念,也是中国古代设计师遵循的设计法则。例如,东西方文化对龙的看法存在巨大差异。在西方的文化中,龙是巨大的蜥蜴,是邪恶的象征。龙的强大成了令人惶恐的事情,龙越强悍,人类越无法驾驭,龙就愈走向了人的对立面,被异化、妖魔化成一种邪恶的东西。而在中国历史上,长期的农耕社会中,人们最期盼的事就是一年来风调雨顺。而龙是一个图腾,龙被人们赋予了多种神格,既是雨神,雷神。云神,又是风神。是一个能呼风唤雨的神。因此,中国人视龙为神,历代的皇帝都自称为天子,皇帝的身体是龙体。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龙的形象常常被应用在产品设计中。对龙的态度体现了中西文化的显著差异。中西方各说各的龙,显然如果一方放弃或让步,放弃文化中原有的龙的形象,显然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而将民族文化置于世界文化的视角,舍弃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类文明的损失。其实有关龙的不同解读仅仅是中西文化差异的一个缩影。对待不同的文化,设计师应该抱着理解和包容的态度,而不是排斥外来文化。 1.2 宗教信仰不同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主要来源是儒教、道教和佛教。而根据伯特兰.罗素的说法,西方文化是基于古希腊文化、犹太-基督教文化以及现代工业文明这三个源

中西文化比较考试题及答案

1.请从中西视域阐述文化的含义,并比较文化与文明的差异。 答:“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涵盖、反映社会、自然现象的条理及规律性。“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文”与“化”方合成一个整词,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西方的“文化”,英文“culture”和德文的“kuctur”都由拉丁文“cultura”衍化而来,原意指耕作土地(故园艺学在英语为Horticulture),后来逐渐引申出神明崇拜、性情陶冶、品德教化等,这就与古汉语中“文化”所具有的“文治教化”的义项日益接近。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上的话说:“文化一词的中西两个来源,殊途同归,今人都用来指称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现在“文化”已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称作“大文化”。“大文化”指的是人类自身的一切精神性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包括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广义的“文化”从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上立论,认为正是文化的出现“将动物的人变为创造的人、组织的人、思想的人、说话的人以及计划的人”,因而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域。 与广义“文化”相对的,是狭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在汉语言系统中,“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亦属于“小文化”范畴。《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文化”的释义,即“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当属狭义文化。一般而言,凡涉及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均属狭义文化。 由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文明”随之而来。“文明”在中国的古典中频频出现,并与“文化”词义相近。《尚书·舜典》中有“溶哲文明”,《易·乾·文言》中有“见龙在田, 天下文明”之语。唐朝经学家孔颖达对上述两句的疏解是“经天纬地曰文, 照临四方曰明。”与“文明”对译civilization, 来源于拉丁文sivis (市民)或civilitas(都市), 表示城市生活的秩序和原则, 是相对未开化、野蛮而言, 也有启蒙、教化、不落后于时潮之意。近代中国人最早诊释的是清朝第一任驻英公使郭篙熹。他在1878年所写的日记中, 把civilized、half civilized、barbaian、相对应地称之为“教化、半教化、无教化”, 虽未出现“文明”等译词, 但也相当于“文明、半文明、野蛮”的概念。到十九世纪末, 黄遵宪、康有为、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大量采用日本译词, 频繁使用与“野蛮、半开化”相对应意义上的“文明”一词。“文明”引申后意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 总而言之,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而文明则是

中西文化异同

中西文化异同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西方文化古典淡雅,底蕴深厚。从地域的角度上来看,中西方文化的分类,恰好是对整个世界文化的完整概括。那么,这两种文化有何异同之处呢,下面就是我们重点讨论的问题。 一、中西文化背景的异同 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乃至东亚、东南亚地区,受到儒家思想和佛教文化的影响深远,追根溯源,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编纂修订的“六经”为其文化的根源和基础,这种文化总的表现为:注重个人修养,注重道德力量,反对武力,注重与他人、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精神的超脱,以“仁”和“孝”为社会架构的核心。 而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其思想基础都是源自欧洲文艺复兴时的思想,源头则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受基督教影响深远,这种文化,看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注重实践,勇于探索,富于冒险,跟中国人喜欢对生命本源的哲学思考不同,他们更注重于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从物质层面去考量生命的本源,在社会组织中,以“爱”为其架构的内核。 二、法制观念的异同 “法令所以导民也,刑法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礼,已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在中国人

心中,法律只是道德的补充,所以,中国人提倡自我的完善,不提倡用法律法规来约束人,对法律的重视不是很够。 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三、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虽然整个封建社会二千多年的历史,基本都是封建制度集中制的不断加强,是民主政治的彻底丧失,但从一开始,儒家、道家的思想家们就把民主政治放到一个很高的思想高度去认识和看待, 要求统治者爱民、亲民,重视民生疾苦,孔子的“仁”治思想,孟子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老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思想等等,都包含着“民主”思想,但又推崇君权神授,维护等级制度,“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说法,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 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所以,西方人对不能为民服务的政府,通过选票的方式可以给予否决或者改选。当然这中间可能也有许多问题,但无论认识水平上还是制度设计上,无疑都比我们要先进的多。 但由此产生的弊端是:过度的自由主义和人权旗帜,造就了今天美国式的民主政治,不尊重他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喜欢把自己的东西强加给别国,把入侵别国当成了文明的推进,与中国人讲究和平共

浅论中西方文化冲突和融合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将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深的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的交往必将促使文化产业和文化交流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的交往中因差异而产生冲突,由沟通而形成融合,这是一种趋势 何为文化冲突?文化冲突是不同性质的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对抗。 在相互的交往中由差异而发生冲突这在国际上是常见的事,我们也不必过分忧虑。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各种文化因素之间相互渗透、相互结合,最终融为一体。这种融合,一是把外来文化融入自己的文化,就像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一样,充分利用文化传播这一促进文化发展的动力,为自己注入新鲜血液,增添生机和活力;另一种则是把自己的文化融入到异质文化中去。这种融合是在深切了解异质文化的深层意蕴的基础上,摈弃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既保留了本民族文化的合理因素,又把本民族文化提高到异质先进文化所达到的时代水平。如满族在汉化的过程中,它的一些文化因素也融入到汉文化中。据史料记载,日本人来华,“目睹东方文化发祥地的中国,有统一的政治组织,有灿烂如花的物质生活,更有崇高理想的精神生活,而因对中国文化产生强烈的爱慕与追求”。“必须突进文化母国,直接移植优秀的文化,才能满足其欲望。”

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由于其层次的不同,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人们的接受中也是不一样的,不论交流与融合的层次有什么不同,但是,在交流与融合中,为实现世界多元文化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目标,坚持“和而不同”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有幸看过鲁迅先生的一篇名为《拿来主义》的文章。 这篇文章阐明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态度应是“拿来主义”。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 “排外则易倾于慕古,慕古必不免于退婴。”鲁迅先生认为,我们应该以宽阔的胸怀汲取外来文化中有益的东西,用于改造我们自己的文化,使中国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 我们国家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都实现了很大的飞跃,我们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拿来主义”,吸收了国外很多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借他山之石以攻玉,这是好的一面。但是某些行业(如科学仪器制造)却常常是只仿其形,未得其意,越来越落后于国际水平,生产出大批“山寨”产品。这些行业所处的正是“占有”和“挑选”阶

中西文化思考题

中西文化思考题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中西文化比较(中外文化专题)思考题 绪论思考题: 1.简述文化的有代表性界定。 2.简述文化与文明的区别联系。 3.简述广义文化的结构。 4.简述文化的特征 5、简要说明两种跨文化比较方法及其代表人物和成果。 一、思考题: 1 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2 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3中国的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举例说明。 4 西方的地理环境有哪些特点对西方文化有什么影响 二、思考题 1.中国传统文化的经济基础是怎样的 2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 3.中国农耕经济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4宋明以来中国社会经济为何长期迟滞不前。 5西方文化的经济基础是怎样的它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6试比较中西经济基础的异同。 三、思考题 1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政治结构是什么 2中国宗法制度的基础是什么它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3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是什么。 4中国君主专制制度有什么特点 5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有何影响。 6.西方社会的政治结构基础是什么西方的政治结构以怎样的政治体制为 核心 7.比较中西原初社会结构的同与异。 四、思考题 1 试述中西方历史上关于中西文化差异的代表性观点。 2你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体现在哪些方面) 3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人文主义传统有何不同 4西方文化的科学主义精神都有哪些内容 5中西文化是如何看待个人的价值的 6西方文化是如何化解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与群体、利他的冲突的

中西方文化比较

《中西方文化比较》复习资料 文化与文明的关系:(1)《苏联大百科全书》中概括:“文化概念最初是指对自然的有 目的的影响,以及人本身的培养和训练。培养不仅包括培养人们遵守现有的准则和习惯的能力,而且包括鼓励他们遵守这些准则和习惯的愿望,使他们相信文化能够满足人的全部要求和需求。任何社会文化都包含这两层意思。”(2) 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涉及到文明,《尚书》、《易经》等,李渔的《闲情偶记》中有“求辟草昧而致文明,不可得也”,隐含与蒙昧相对应的文化状态的含义,接近现代意义。西方的文明概念与城市文化兴起关系密切。(3)在许多情况下,文明和文化两个词通用。文明往往指的是相对成熟或者高级的文化形态。中华文明古希腊文明等。但对于处在低级状态下的文化,一般不用文明一词。如因纽特文明。(4)一些学者认为文化为精神现象,而文明指制度化、形态化的社会现实,如政治、军事、法律等。有的学者(美国巴格比)用文明将较大较复杂的文化与较小较简单的文化区别。四大文明古国与一些“亚文明”。许多人不加细究地把文明作为文化的广义解释,用它来描述那些综合性、整体性较强的文化事实。工业文明、农业文明、精神文明等。 中西学者对文化的阐述:1把文化看做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综合体,用 它来概括人类创造和积累起来的全部物质与精神财富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2把文化理解为人类精神现象或观念形态的总和。3强调文化作为人的社会行为与习俗的意义。4还有一种普遍的认识,即把文化主要视作人类的艺术活动及富有仪式性的民俗活动的概括。5一部分学者尤其是历史哲学家十分重视文化的历史传承性质,他们倾向于把文化理解为一个社会的传统行为方式或全部社会遗产。6从功能和价值层面来认识文化的意义是文化概念探讨的又一思路。7强调文化对人的思想行为的潜在指导和规范作用是另一类文化阐释的核心。 文化性质和特征:1、我们赞成把文化看做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系统。2、我们把民 族性和地域性看做五年后的重要特征。3、文化还具有规则性。4、文化是历史承继的,它能够通过代代相传的不断积累,形成特定的文化传统。5、尽管我们已承认每一种特定的文化都具有维护其持续性与稳定性的内在力量,但我们还是要指出:一定民族的文化形态是可以变迁的。 中西文化的不同地理差异和自然条件对文化形成的影响:中:1 首先是 幅员辽阔、腹地纵深。辽阔的土地不仅为我们的祖先提供了完全自足的生存条件,而且蕴藏着雄厚的发展潜能,使他们能不断地自我调节和更新,并且进退裕如。2 其次是复杂的地形地貌。这些都滋养了中华文化众彩纷呈的特殊,为华夏多民族、多源流、多侧面的亚文化系统的形成创造了条件。3 第三是气候温暖湿润。这种气候为各种植物的生长和农耕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优厚的自然条件。4 第四是半封闭的边缘地形。促使中华文化能够沿着自己的方向独立发展,创造与众不同的文化品格和文明成果,并能保持自成一体的延续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主旨了华夏文明的不断进步。西:1 陆地狭窄而多山地带,土地贫瘠加上气候不利于粮食的生长。因而很难形成完全自足的农业经济,因而他们不得不转向大海讨生活。2 地中海地区特色的海洋地理和周边环境。开放的地理环境和具有较高文化势能的周边文明又为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和宝贵的经验。3 古希腊自然地理的第三个特征是它的全境被各种天然屏障分割成若干孤立的小区域。这种特殊的地理,产生了希腊独特的城邦制社会结构,多方向、多民族共生的富于变化的文化聚集,也陶冶了希腊民族崇尚自由和个性独立的基本性格。

从饮食文化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融合

从饮食文化来看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 系别: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2010年上海世博会既是一次国际文化盛会,也是一次美食盛宴,为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交流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平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饮食观念、内容、烹调方法以及方式等方面。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西方的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地融合,相互之间形成了优势互补的趋势。本文主要以通过上海世博会这一美食盛会为契机,比较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进而来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上海世博会;饮食文化;差异;文化融合 上海世博会在持续六个月的精彩运营后,完美的落下帷幕,其出色的餐饮服务无疑是精彩的一笔。世博会也是一次名副其实的美食博览会,游客既可以品尝到中国各地的美味佳肴,也可以一尝来自世界各国的风味餐饮,这给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平台。世界博览会是各种新思想、新创造、新理念充分展示的盛会,也是多元文化跨国界交流的平台,人们在大饱口福的同时,思维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中国饮食学习了西方的科学营养知识,吸收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合理成分,西方饮食业也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和精华,充实了新的内容。总之,中西方餐饮不论是从饮食意义烹饪过程饮食习惯还是饮食方式等各方面,都将赋予新的丰富而独特的饮食 文化内涵。 一、上海世博会饮食情况 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一次世界经济、文化和科技博览会,而且还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美食博览会。在这里,既可以品尝到中国各地的美味佳肴,也可以一尝来自世界各国的风味餐饮。许多国内外游客来到世博的目的是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像日本馆、意大利馆、卢森堡馆等许多国家馆内备有餐厅,包括横跨几大洲的各类美食,从日本顶级大厨带来的日本料理到法国馆提供的正宗法式浪漫大餐。为了能更好地展现美食的世界风味,除了快餐的洋品牌引进外,餐饮中心里还专门设立了世界风味美食区,由法国、土耳其、日本、东南亚等诸国的美食构成。世博快餐包括了十多家全国乃至全球闻名的快餐品牌,从汉堡炸鸡到馄饨面条,各种口味供人选择。世博会也为中国餐饮走向世界提供了一个绝好机会,改变了外国人对中餐的传统印象,让世界更真实、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饮食文化。在世博会的供餐上,中西餐结合,凸显丰富多元的饮食文化中国八大菜系、意大利甜品、美国汉堡、法式大餐、日本和牛、土耳其烤肉、德国啤酒、泰国咖喱、新加坡小吃、挪威三文鱼、韩国泡菜、比利时巧克力等等,各国美食尽展风貌,各显特色。上海世博会展示了全球饮食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东西方文化交流案例练习题及答案

东西方文化比较练习题: (1) Jim-American Michiko-Japanese Jim: You know, Michiko. I really enjoy the time we spend together. I really like you. I’ve been so happy since we meet. Michiko: Hmmm, thank you. Jim: I mean, I feel like I’ve learned so much about you and your culture. Michiko: Yeah, it’s very interesting. Jim: I am so glad you came to the United States. Do you like it here? Michiko: Well, it’s pretty big. It’s very nice here. Jim: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American? Michiko: I don’t know. Maybe I haven’t been here long enough to know. Jim: You must think something. Michiko: Well, I’d probably have to think about it. Jim: I mean, do you like us? Michiko: Well, I don’t really know that many Americans yet. Please explain the conflicts between direct and indirect communication styles in the dialogue. ?With direct communication style, speaker expresses his intention (need and desire) openly and directly. Direct styles are often used in low-context, individualistic cultures. In an indirect communication style, which is often seen in high-context and collectivistic culture, speakers usually hide or hint their intentions during interaction. In this case, Jim is not going to get much of an answer from Michiko. Michiko continues, throughout the dialogue using rather genera l answers to Jim’s very specific and direct questions about her feelings toward the United States. Michiko might believe that Jim is being far too direct and invading her privacy. Michiko cannot possibly say something critical about the United States because she would lose face, as would Jim, as a native. So she relies on imprecise and indefinite answers. (2) Violation of Nonverbal Expectation In the following two scenarios, Jim, Akira, and Mitsuko interact. Akira and Mitsuko are exchange students from Japan who are spending a semester studying at an American college. Jim and Akira are at a party. Jim: (Nudges Akira and says loudly) This is a great party, eh? Akira: (Is startled—stands back—tries to put some distance between himself and Jim) Yes, thank you.

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1.很早的时候,处在东西方贸易连接点上的国家是() A.印度B.中国C.阿拉伯D.日本 2.阿拉伯数字成为通行世界的计数符号是在() A.10世纪B.12世纪C.15世纪D.16世纪 3.西欧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据此,你认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充当使者的是() A.马其顿人B.阿拉伯人C.中国人D.法兰克人 4.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受到了哪位皇帝的热情接待() A.成吉思汗B.元世祖C.元明宗D.元顺帝 5.(2010·四川自贡)在世界文明的交响乐曲中,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以下属于文明的交流与融合的是() ①亚历山大东征②阿拉伯数字西传③希波战争④马可·波罗东游 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②④ 6.读下图,完成问题: (1)上图中的符号是什么?是什么人发明的? (2)其何时的写法与现在基本一致? (3)如果没有上述这些数字,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表示0~9这十个数字? CDBBBD 6. 参考答案:(1)阿拉伯数字。古代印度人。(2)16世纪。(3)如果没有阿拉伯数字,中国人可以用汉字“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来表示0~9这十个数字。英国人可以用“zero、one、two、three、four……”来表示0~9这十个数字。(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1.我们学习、生活中使用的0~9这些数字的发明者是() A.古埃及人B.古阿拉伯人C.古印度人D.古罗马人 2.某记者曾经走访过许多阿拉伯国家,所到之处都有一个惊讶的发现,那就是阿拉伯人不爱用阿拉伯数字,而另外有一套他们自己独特的数字书写和计算方式,即“阿拉伯人数字”(如右上图),写法上与国际上通用的阿拉伯数字完全不同。现在国际上通用的计数法传到欧洲并流行开来,被称为“阿拉伯数字”的时间是() 埃及饭店广告牌箭头中是电话号码 A.7世纪B.12世纪C.13世纪D.16世纪 3.首次将东方介绍给西方的人物是() A.阿拉伯人B.马可·波罗C.亚历山大D.罗马人

中西文化差异表现及其原因

中西文化差异表现及其原因 一、中西文化差异表现 1、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 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3、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 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

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7、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异同 中国人内敛、自省,喜欢“每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合于先王之道,把修养身心看的很重,推崇中庸思想,导致思想的保守、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 西方人更热心于公益事业,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职责。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世界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区域。导致它们文化差异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1、受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

《中西饮食文化之比较》下试题答案91.11分

考试标题《中西饮食文化之比较》下试卷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5 道,单选题 15 道,多选题 15 道,总分 100 分,85 分 及格。 所属课程《中西饮食文化之比较》下 倒计时50:41 一、判断题(15 道) 1. 中国饮食倾向于科学、理性。 正确 错误 2. 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 正确 错误 3. 心理学家斯宾诺莎说过:“欲望不是别的,恰恰是人的本质。” 正确 错误 4. 西方人被称为“植物性格”。 正确 错误 5.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 正确 错误 6. 王力先生在《龙虫并雕斋琐语》中指出:“圣人制礼作乐,关于吃这一层算是想得尽善尽美了。然而咱们的先哲犹嫌不足,以为食而不让,则近于禽兽,于是提倡食中有让……于是劝菜这件事也就成为‘乡饮酒礼’中一个重要项目了。” 正确 错误 7. 中国饮食观念是一种美性饮食观念。 正确 错误 8.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宋代都市饮食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空前繁荣的景象。

正确 错误 9. 在21世纪,食物保健功能功能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正确 错误 10. 西方人对饮食的判断往往借助于实验和理性分析。 正确 错误 11. 西方烹调以吃味为目的。 正确 错误 12. 孔子说:“口之于味有同嗜焉。” 正确 错误 13. 叫花鸡不属于淮扬菜。 正确 错误 14. 西方饮食倾向艺术、感性。 正确 错误 15. 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15 道) 1. 唐代炉灶的形式多样,如出现了专门烹茶的()。

A. 火炉 B. 水炉 C. 风炉 D. 木炉 2. “庖丁解牛”出自我国古代著作()。 A. 《论语》 B. 《孟子》 C. 《庄子》 D. 《春秋》 3. 擅长制作蜜制品的少数民族是()。 A. 满族 B. 蒙古族 C. 回族 D. 藏族 4. 我国最早阐述“医食同源”理论的书籍是()。 A. 《皇帝内经》 B. 《千金要方》 C. 《饮膳正要》 D. 《本草纲目》 5. 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茶的专著是()。 A. 《茶录》 B. 《茶谱》 C. 《茶经》

中西文化比较

世界文化丰富多彩,今天我们来盘点一下那些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首先,在饮食文化方面,中国人十分注重形式,所以对于菜品的要求就是色香味都要“上道”,而且餐具方面中国人习惯使用筷子,因为其灵活轻巧的特点也让它一直流传至今。而西方的人们则比较看重实际,对于食品的外貌要求并不是很多,所以他们的菜品也相对简单和单调,在餐具方面则喜欢使用刀叉。 在文化观念上,我们的东方文化一直讲究和谐的观念,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以和为贵,人与自然以顺应为主,主张合乎天道,孟子也提出,人类的很多活动应该在不影响自然的前提下进行。所以,在这种观念下,古往今来的很多人也愿意依附自然,比较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 而西方的文化观念则比较注重理性,主张从本源出发,要从根本上认识世界,要善于运用理性的思维来对世界进行积极的改变,所以,西方的思维更多着重在改造世界并使其适应人类方面。因此,在这种观念下,人们也更加注重物质生活。 在隐私方面,西方人比较尊重人权和个人自由,所以不会窥视和传播别人的隐私和秘密,对此,他们认为,热衷于别人隐私的人事不道德和令人厌恶的。而东方的人们对这个没有那么敏感,相反,很多人对别人的隐私还会有一些莫名的兴趣,总喜欢打听和讨论,甚至有的还会把别人的隐私当做一种娱乐工具,用以寻找话题和娱乐消遣,其实这是东方文化里面的一种愚昧。 在教育文化方面,我们受封建儒家文化影响较深,所以虽然看重学习,但是大多数都是为了一张文凭,并且很多单位在人才的取向上也对文凭有着要求。在求知上也比较死板,习惯于循规蹈矩死记硬背。而西方在这方面则截然不同,他们注重的是个人能力,所以对于文凭也没有很多硬性要求。在求知上西方人提倡的是创新和批判能力,要求学生善于创新并且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这也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大多来自西方的国家的原因。 在竞争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核心,所以儒家所主张的“中庸之道”也十分深入人心,尽管现在很多领域竞争都十分激烈,但是从观念来看,儒家所表达的竞争是不道德的说法,依然在人们心目中有一定地位。而自古以来的小农意识,也使得中国式竞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把对手打倒,这种观念一定程度上也会阻碍中国的发展与进步。 而西方人的观念则与这大相径庭,他们认为竞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部分,竞争才会出现人才,经济才能在竞争中快速发展。而西方人也认为竞争是可以让人与人共同发展的,应该公开公正的竞争,很多突破性的成就都是在竞争中完成的,所以,西方人的看待竞争的方式,也会一定程度给他们的发展和进步带来动力。 因为文明类型不同,所以也就导致了文化的差异,我们喜欢东方文化的含蓄与谦虚,也喜欢西方文化的自由和平等,相比之下,你更喜欢哪个呢? 1、思维方式: 西方人注重思辩理性分析实证,剖析整体再加以综合;在西方哲人看来,只有思辩性的东西才是最真实、最完善、最美好的。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不是通过归纳推理,演绎推导,而是基于事实。

3.2 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第2课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教案编号] 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古代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商路;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马可·波罗行纪》及其影响;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讲解课本中的插图和地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图表的基本技能;通过对“数字发明的作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等问题的探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和难点] 重点:阿拉伯数字的由来、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 难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教师设置问题:“元朝时,有一个外国人在中国生活了17年,并在朝廷中做了大官,由他口述的一部书还曾经风靡欧洲。这个人是谁?”以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1)引导学生理解:在古代,一条条陆地和海洋商路把欧、亚、非三大洲连接起来;一些商人往来其间,传播文化,成为不同文明之间交流的使者,促进了这些地区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结合《14世纪东西方主要商路》图,引导学生弄清陆地和海上商路的主要路线、沿途的自然条件、重要地点,注意学科间知识的交叉与整合。 (3)讲述早期人类结绳、刻木记事的故事和古代印度人发明0~9十个数字的故事,让学生懂得文字、数字的发明来源于生活,科学技术的发明同样来源于生活,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并总结事物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和独立探究的精神。 (4)讲述阿拉伯人学会0~9的计数方法并对其加以改造的经过,以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人们把“0~9”这十个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 (5)组织学生讨论:数字的发明与运用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何重大作用?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理解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2、“东方热”的启动者 (1)通过让学生自主阅读本目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马可·波罗来元朝的前后、经过及其在元朝的生活工作经历,认识到马可·波罗不仅把意大利的文化带到了中国,而且还向西方传播了中国和东方的文明与文化,是东西方友好交流的重要使者。 (2)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古代史内容,分析元朝时期外国商人、使者频繁来往元朝的原因(元代国家统一,幅员辽阔,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农业和手工业高度发展,使西方人产生了对中国和东方的向往与神秘感;元朝时期,中国对外的海陆交通都十分发达,为中外交往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元朝统治者采取了开放的政策,更促进了中外交往的发展),以此作为切入点,既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实现东西方友好往来的条件,又使学生认识到元朝的强盛是推动中外友好往来的重要因素,由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生动讲述马可·波罗一行来中国途中跋山涉水、克服重重困难的故事,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和挫折顽强坚毅的品格。 (4)组织学生讨论“《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对东西方文化交流有何影响”,之后教师总结:它“向西方世界展现了迷人的中国文明”(1971年意大利驻联合国代表芬奇在欢迎我国参加马可·波罗东游700周年纪念活动代表团时所说),向西方介绍了当时中亚、西亚、东南亚、南亚、非洲东部各国的情况;激起了欧洲

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一、《喜福会》——母女纠葛中的文化碰撞 在这一书中,母亲和女儿之间的关系是作者一直着重描写的一对矛盾。四对母女之间的矛盾存在着对立和冲突,到最终还是融合到了一起。母亲们是来自中国的传统女性,她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都是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充分体现和代表。但是女儿们是出生在美国的新女性,总有新思想,所以母女之间即使是有亲情的纽带进行维系,但是她们之间仍然存在代沟,仍然充满着矛盾。母女双方分别代表了中国传统思想和美式的价值观念,所以她们陷入了僵局——到底应该如何生存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之中,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母亲对她们施加了许多的影响,以“这都是为了女儿好”的心态和中国传统思想进行教育。但是女儿们明显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想冲破束缚,想要取得自我独立的权利,母女双方的紧张形势一触即发。这里可以体现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国新式价值观念的一种文化冲突。但是,当女儿们成长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磨难的时候,母亲们都会以自身的亲身经历进行开导,帮助女儿们明白自身的处境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同时母女之间的矛盾得到了化解,并走向了融合和和谐的道路。这四个家庭就像是一个大环境下的小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浓缩了中美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并融合的过程。女儿从母亲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逐步确立了自己的来源和价值,在美国这个新环境下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且正确地找到了如何对待文化冲突的方法,即肯定自己的根源和传统文化,并在新环境之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以谭恩美女士通过艺术地描写两代人的文化冲突、融合、碰撞展现出了中美文化之间的矛盾以及融合的过程。 二、《吃一碗茶》——第三空间的挣扎

中西翻译简史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中西翻译简史第7、9、11章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翻译作品有哪些有何特点 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 中国古代的科技翻译始于东汉末年,不过与翻译佛经的”译场“不同,这些翻译往往由译僧独自完成,所译内容也比较零散,是佛经翻译的附属或附产品,而非系统的介绍。 我国清末民初的科技翻译有哪些特点对我国的科学和文化发展有何作用此阶段是从19世纪开始,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广泛传播,并对中国的只是分子产生了普遍影响。此时的各人文学科渐渐自成体系,而此时社会腐败,仅有少数有识之士注意到西学的优越之处,但仍不把它作为与中学对等的学术文化,其地位远不及中国的学术思想。鸦片战争战败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激起思想先进者向西方学习的欲望,以达到“维新”之目的。这就促成了西方科学技术再一次传入中国。P118 清末译出的科学书籍的知识就内容而言,清末译出的书籍比较浅显。数量上看,清末73年约2100种,而民国时期译出的有10700种左右,五四后,科技译着的数量是清末的十倍。且质量较高。林则徐设立译馆,翻译西方书刊报纸,积极搜集西方信息。译出了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历史,地理类知识的《四洲志》。它是当时介绍最齐备,最新颖的世界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的图书。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大量介绍外国自然,地理,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的资料。徐继畲通过采访来华传教士,商人等编着了《灜环志略》,第一本中国人全面介绍世界地理的书籍。虽然他们不通外语,但是较早重视并组织翻译外国资料,为同时代的人了解外部世界做出了贡献。梁启超等一批富有世界眼光的思想家向西方学习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政治上也强烈要求改革。此时的大量西方知识,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各类翻译出版机构也先后翻译出版了大量科学技术文献和教科书。传播了化学,医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为中国介绍了不少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 以佛经翻译为例,翻译活动在哪些层面上悄然改变了译入语的语言和文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