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公共艺术与景观设计的辨证统一关系研究

公共艺术与景观设计的辨证统一关系研究

公共艺术与景观设计的辨证统一关系研究

摘要:公共艺术与景观设计之间存在一种整体与部分的辨证统一关系。就当今时代的现实发展而言,景观设计是居于主导地位的整体,而公共艺术是整个景观设计整体的关键部分。公共艺术处于景观空间中,是最具有视觉美感和文化精神意义的艺术形态。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公共艺术不仅需要具有文化精神内涵还应该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具

有包容性、通俗性和公共性,以此促进景观设计整体的发展。这也是随着景观环境的不断提升对公共艺术的新要求,因此作者认为,公共艺术作为景观环境的关键部分,其功能变化,价值内涵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景观环境的未来发展,而其又服从和服务于整个景观环境塑造。

关键词:公共艺术;景观;整体与部分

景观是人们的视野和心智关照下的一片大地,是人们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因此一个城市是否能给人留下深刻影响,一个城市景观品质的好坏与公共艺术的优劣是相辅相成的。景观环境直接影响公共艺术的表达方式,统率着公共艺术设计。公共艺术及其他的功能环境构成整个景观环境,离开了公共艺术,公共沟通和参与的精神场所将不复存在,景观环境将成为“萧瑟的景观空间”,所以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

约,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辨证统一的关系。在探讨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前,知晓两个基本的概念――景观(Landscape)和公共艺术(Public Art)

景观通常意义上来讲有两种解释:自然属性意义:景观表示风景;社会属性意义:人类活动地理,历史,人文环境(人们所居之处)。

公共艺术(Public Art)是公众共同介入的,在公开场合下展示的艺术。它应该包含一切视听艺术、行为艺术、大地艺术和观念艺术等前卫试验性艺术。

一、景观统率着公共艺术设计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在他的《艺术与视知觉》中曾经这样阐述:“装饰艺术是构成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中某个整体形

象特征的一部分,它的内与形式是受到被装饰物所具有的特定特征以及功能的制约的。”

(一)景观决定着公共艺术的性质定位

阿恩海姆的这些观点可能对于我们恰当的理解景观对

公共艺术的统率作用有很大帮助。装饰必须与装饰者挂钩的,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壤,装饰便无从谈起。景观中的公共艺术像是一种装饰,一颗种子,而建筑以及景观环境就像是被装饰者,是能使公共艺术生根发芽的土壤。景观中的公共艺术想要生存,成长必需依赖于土壤――建筑和景观环境。

就如同彼得?沃克的公共艺术作品哈佛大学唐纳喷泉所

表现的一般,作品本身以哈佛大学的校园环境为依托,项目的位置处于哈佛科技中心前广场绿茵上,水池和铺装交界处,它的地理环境意味着项目定位――启发创造性思维的休闲

空间。

在沃克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对公共艺术如何很好的融入景观,有非常巧妙的应用。有着科学规律的石阵被精心得设置在沥青铺装和草地的交界处,石身的一部分被埋于地下,一部分从地上“生长”出来,顺势蔓延到草地中,整个石阵如同从自然环境中生长出来的一样。

(二)景观决定着精神内涵

公共艺术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往往是根据作品所在的地理环境状况和文化内涵所决定。沃克的哈佛大学泰纳喷泉的设计初衷或许是创造的一件能够反映太阳每天运动及变

更的艺术品,是试图使参与者可以感觉到天地神秘关联的意识和信号。这显示出人类与环境交流的本能渴望,而这些所表达的精神内涵其实是他想要把泰纳喷泉前方的科技中心

所含有的科学,创新,想象等文化内涵做一个户外的延伸,以体现景观环境对于公共艺术的巨大影响力。

二、公共艺术设计是景观环境的点睛之笔

F?吉伯德曾经说过:“我们说城市应该是美的,这不是仅仅意味着应该有一些美好的公园,高级的公共建筑,而是说城市的整个环境甚至是最琐碎的细部都应该是美好的。”而

作为城市景观环境中的公共艺术就是这最琐碎的细部,它是体现公众内在的、精神上的与视觉上性格指向的视觉焦点。

公共艺术集中体现了景观的精神文化价值

历经千年岁月,在人们的观念上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审美倾向和象征意义,如在色彩运用中红色的象征热情,希望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地区和国家的精神文化价值观,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创作者们经常将这些文化价值创新性的赋予在公共艺术作品中,以此来打造地区名片,增加地区民众对这个场所的认知度和归属感。

三、结语

公共艺术已经成为反映场所精神和反映文化归属感的

精神产品,它在景观环境中处于核心地位,影响着整个景观环境的发展。而公共艺术作为生长在景观环境中的种子,它的生存和发展都依托于景观环境。所以说,公共艺术与景观环境是一种整体与部分的辨证统一关系,整体统率着部分,关键部分的发展对整体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参考文献: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腾守尧、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周敬.公共艺术设计.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12.

[3]郝卫国李玉仓.走向景观的公共艺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