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科学读书笔记

科学读书笔记

科学读书笔记

【篇一:自然科学读书笔记】

《自然科学读书笔记》

自然科学含括了许多领域的研究,自然科学通常试著解释世界是依

照自然程序而运作,而非经由神性的方式。自然科学一词也是用来

定位“科学”,是遵守科学方法的一个学科。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 )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认识的对象是整个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质的各

种类型、状态、属性及运动形式。认识的任务在于揭示自然界发生

的现象以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

规律性,以便解读它们,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践中

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自然科学

的根本目的在于寻找自然现象的来因。自然科学认为超自然的、随

意的和自相矛盾的实验是不存在的。自然科学的最重要的两个支柱

是观察和逻辑推理。由对自然的观察和逻辑推理自然科学可以引导

出大自然中的规律。假如观察的现象与规律的预言不同,那么要么

是因为观察中有错误,要么是因为至此为止被认为是正确的

规律是错误的。一个超自然因素是不存在的。——摘自百度百科

我至今没有真正完全理解什么是科学,尽管小时候每当家人问我长

大后想当什么的时

候我总是不假思索地说科学家。而且上了这课我才知道科学是西方

文明的一个产物。在我眼里,科学包括了牛顿力学,能量守恒定律,万有引力,盖斯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进化论

等等,在我混淆地看来,只要不是迷信透顶的,只要是物理化学生

物的,都可以叫科学(或许有误解)。同时我也非常理解“进步是科

学的特征”这句话。想那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还钻木取火,徒手打猎

到现在的机器生产;从以前飞鸽传书,快马加急到现在的电话、e-mail、qq、飞信联系;从以前的衣不蔽体到现在的五彩缤纷……这

一切,都是我们借助科学的进步,科学的产物,在享受优越的生活。科学的进步,为我们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益处,然而应该也有坏处的吧,正如“你如果真的就是不经反思的使用,不经反思的相信科学总

会给我们带来进步,并且你还认为这种进步式的生活总是值得欲求的,那就可能会带来极危险的后果”所说的那样。

近代科学是在古希腊哲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的。其过程可大致

描述为:古希腊(理

性)---- 中世纪(基督教)---- 文艺复兴以后(经验主义)

古希腊人通过理性追求智慧。而其中又以泰勒斯和梭伦为甚。

“他是一位圣贤,又是一位天文学家,在日月星辰的王国里,他顶天

立地、万古流芳。”——泰勒斯墓碑铭。泰勒斯成功预言了公元前

585年的日全食而成功制止一场战争。他曾经到埃及旅行,用心爱你公司三角形定理准确地推测出胡夫金字塔的高度而解决了困扰埃及

人一千多年的难题。他通过观察洪水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原”,这

被认为是哲学思维的开始。那句有名的“您只顾仰望天空,却不知道

脚下有什么”就是泰勒斯的女仆对他说的。他提

出的“本原”是宇宙论的核心概念,可以说是第一个哲学概念。

梭伦生于雅典,出身于没落的贵族。他年轻时一面经商,一面游历,到过许多地方,漫游名胜古迹,考察社会风情。梭伦是古代雅典的

政治家,立法者,诗人,是古希腊七贤之一。梭伦在前594年出任

雅典城邦的第一任执政官,制定法律,进行改革,废除农民债务,

禁止债务奴役;废除德拉古制定的残酷法律,只保留关于谋杀的部分;按财产的拥有量将公民分为4个等级,其政治权力按照财产来

决定;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利机关,前三等级公民才享有

被选举权;在贵族会议之外设立四百人会议管理国家,议员无财产

资格限制;建立公民陪审法庭,有无财产的公民都可参加。史称“梭

伦改革”。他在诗歌方面也有成就,诗作主要是赞颂雅典城邦及法律的。他是古希腊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也

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

古希腊还有几个有趣的现象,比如抽签决定谁来担任公职,以言辞

胜人的辩论传统等。我不敢想象如果抽签抽到一个无能的或者是自

私的人来管理那会是什么样子。关于辩论,我倒是有兴趣谈谈。我

不喜欢辩论,首先,即使你言辞再有理,你把别人辩驳得面红耳赤,但是,即使他表面上被你辨服了,其实他心里也不会服气的,只是

给你自己增加一点可怜的自信亦或自尊而已。其次,几个人一堆人

在一起吵吵吵,辨得昏天黑地面红耳赤形象也不好,多说不如多做。当然,古希腊提倡的这种直接民主制度, 是与其狭小的城邦密切相关的, 人口有限, 地域狭小. 在观念上他们也不认为一个城邦是越

大越好的, 而是认为存在着一个最佳规模, 或存在着一个上限。

雅典被称为“希腊的希腊”,最能体现古希腊的气质。雅典的经济是

依赖于橄榄种植和海上贸易的,雅典人种植橄榄树,把橄榄油装入

陶罐,运往西徐亚换取谷物。航海和贸易的需求促进了阿提卡制陶

业和造船业的发展。贸易的需求又促使雅典人开始开采阿提卡的银矿,从事开采的是由海外输入的奴隶(奴隶也是最古老的商品之一)。雅典的命脉在于确保海上交通线和保障海上贸易的秩序,这

些要求雅典必须发展海上霸权。梭伦改革根据收入将公民重新划分

等级;克里斯提尼改革提出“陶片放逐法”;伯里克利时期改革给担

任公职者发

放薪金,推行大众教育,看戏剧也给补助。

策力尔说:直到古代终结,哲学都没有离开苏格拉底指引的道路。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道德哲学的创始人。他长得奇

丑无比,采用问答方式,运用比喻、启发等手段,使对方具体、普遍、深入地得到正确认识。苏格拉底认为,哲学不能单独地研究自然,还要研究正义、明智适宜、勇敢、虔诚等德性的定义,治国的

道理,统治者的品质等问题。有趣的是苏格拉底的妻子心胸狭隘、

冥顽不化、叨叨不休。但是苏却能在唠叨声中净化自己的精神。对

于他的死,我感觉可惜又可笑。本可以逃难却甘愿赴死,或许真如

所说的生命是一种病态,需要用死亡来医治。苏格拉底就是用自己

的死亡完成了他的哲学。苏格拉底还有很多学生,其中比较著名的

有亚西比德、色诺芬、柏拉图。其中柏拉图是苏最重要的学生。怀

特海说过,全部西方哲学不过是为柏拉图的思想做注脚。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在雅典创立学园。这是西方最早的高等学府,除了哲学,学园的科目还包括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等学科,学园立即成为了

希腊的学术研究中心。柏拉图柏拉图中年写作了《理想国》,勾勒

了一个所谓真与善相统一的理想国家方案。他认为人除了有理性、

意志和欲望,相对应的有智慧、勇敢和节制三种美德。“理想国”是

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乌托邦。柏拉图曾经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来论证

自己的学说,其中最著名的是“洞穴之喻”。“洞穴比喻”是讲假想一

群人被关在山洞里, 他们只许面对山洞尽头的墙壁, 不许回头, 不许往

两边看, 在他们身后的高处有火堆. 这里火堆对应的是“太阳比喻”中

的太阳, 借助火光他们可看到投射到墙壁上的影子,他们认为影子就是真实的, 并以最能看清影子的人为最高

明的, 并选举他们为领袖. 这里影子对应线段比喻中“可见世界”中的“可见”部分.这时假设有一个人因某种原因被迫站起来, 解除桎梏,往

后看. 此时他会看到火堆, 借助火堆的火光他会发现原来还有物体本身, 影子只是光照射到物体上投射到墙上的影子. 这里他已上升到了“可见世界”中的“可知”部分.此时被解除束缚的人沿着斜坡向上走, 逐渐走出洞穴来到地面, 此时阳光对他来说太过刺眼了, 他转过身来,逐

渐使自己的眼睛适应更

强烈的阳光. 此时他会首先看清自己的影子, 即“可知世界”中的“可见”部分. 这里的

太阳对应“太阳比喻”中的“善”. 被解除束缚的人比喻哲学家.当被解除束缚的人适应了刺眼的阳光后, 他就可在阳光下走动了, 看到各种物体, 日月星辰, 知道四季更替,春种

秋收. 这比喻哲学家已上升到了“可知世界”中的“可知”部分.但柏拉

图认为被解除束缚的人还必须回到地穴中, 以解决他的同伴. 这并不

符合哲学家的利益, 因为回到地穴中, 哲学家会不适应地穴中的黑暗,

起初他们会什么都看不见, 当他向他的同伴叙述他所见到的世界时,对仍在束缚中的囚徒来说显得过于荒诞, 哲学家与洞穴中人的“不同”又

会惹怒洞穴世界中的领袖和大众, 此时重新回到洞穴中的哲学家就会

有生命危险了。这里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映射出的正是苏格拉底

本人在雅典城邦中的遭遇。因此回到洞穴是不符合哲学家利益的, 但

他们又必须回去。因为按照柏拉图所构造的理想国的原则——以城

邦全体的利益为目的, 而不是为了某部分人的利益, 因此已经上升到

知识世界的哲学家必须下降回到洞穴世界, 这正是他们的责任所在。

将世界二重化,划分为理念世界和事物世界,

或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这是柏拉图整个哲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亚里士多德17岁时到了雅典,在柏拉图学园学习了20年之久,爱

好读书,是古希腊学者中第一位博览群书者。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与其他科学区分开,研究对象既不是“自然”,也不是“理念”,而是“是”。我至今还是不理解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形而上学是什么,太高

深了。亚里士多德著述极丰,知识广博而雄厚,是古希腊哲学乃至

整个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

但是直到十二世纪欧洲才重新发现亚里士多德著作的原本。

我不是一个很有历史以及哲学天赋和爱好的人。原来我以为自然科

学史是讲科学发展

史的,可是后来发现都讲那些哲学了,有点迷糊。不过虽然不懂,

可是还是有点喜欢哲学的。以前也对哲学类的书记有所涉猎,但从

未系统的进行过学习,感谢季老师给我带来的这门课程,让我的思

考更有哲学性,虽然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已经潜移默化了

的思考方式。

以上就是我的自然科学史读书笔记。

【篇二:科学史读书笔记】

《科学史》读书笔记

在科学史上,每一时代的科学家之间,或因为志同道合,或因为学

术论争,而通过种种渠道互相交往。

西方医学和中国医学不同,特别是在外科方面。西方较早拜托了亚

里士多德的水、火、土、气等,从自然哲学中分化出来,并以严格

的解剖学为基础。中医虽然早在战国时期就笼统的提出了人体的血

液循环,但是没有摆脱自然哲学思想的舒服,缺乏解剖学和生理学

的严格论证,虽有许多秘方真传,但多属经验性的。

近代自然科学的革命

哥白尼的日心说

尼古拉.哥白尼 n. copernicus, 1473-1543,出生在波兰的一个商人家庭。学习过医学、数学、法律,天文学、希腊语言和哲学。在意大

利还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特别是意大利人文主义的领导人、天文学家诺瓦拉的思想对他的影响最大。

经过30多年的努力,他写成了一部六卷本的不朽著作《天体运行论》。成书后,由于社会原因无法刊行,一直到哥白尼70岁时,才

得以出版。但此时的哥白尼已重病在身,一直到去世也没能再读一遍。

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的日心说,完全否定了《圣经》上肯定

的托勒密的地心说,即否定了把地球置于宇宙中心的宗教教义,建

立了科学的宇宙观。从此,自然科学就从神学中解放了出来。《圣经》的一贯正确和绝对真理的画皮被撕碎了,人们的精神枷锁也随

之被打碎了。

哥白尼的日心说威胁着宗教神学的存在,所以《天体运行论》长期

被列为禁书,不许流传。传播和支持这一学说的布鲁诺被罗马教廷

处死,这足以说明宗教对日心说的恐惧。

《天体运行论》是科学向神学写的一篇挑战书,其中包括的科学内

容和深远意义,远远超出了天文学的范围。这部著作可以说是近代

科学真正开始的标志。

哥白尼是天文学史上第一个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简单性原则”的人,

他以圆形轨道为基础的数学计算,比托勒密体系简答得多,所以易

于被人理解。早在意大利求学时,哥白尼就接受了他老师的观点:

托勒密的地心说体系太复杂,根本不符合数学上的“和谐原理”。尽

管它被写进了《圣经》,并统治了人们思想1000多年,但其中一大

套本轮、均轮的计算,仍然是繁杂而不协调的。

哥白尼认为,太阳在宇宙的中心,它是宇宙的统治者,坐在宇宙皇

帝的宝座上。

要否定托勒密的地心说,其困难程度远非现代人所能想象到的。原

因有三点:

第一,地心说符合人们的常识和感觉。

第二,权威们的见解。从亚里士多德到托勒密,再到后来的天文学

家看法都是这样,而且

托勒密的计算的结果并没有重大错误,1000多年的历法就是依据这

种计算制定的,事实也证明了那些历法都是准确的。

第三,宗教神学在政治上对托勒密体系的大力支持。

因此,宗教神学、古老科学和科学上的崇高权威,还有人们的习惯

与尝试,都对日心说构成了有形和无形的重压。

要否定地心说,绝不是简单地提出一个相反的理论就可以解决的,

而是需要有政治上的胆略、哲学上的论证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论据。

为此,哥白尼从柏拉图和比柏拉图更早的数学家兼哲学家毕达哥拉

斯那里寻找哲学依据。因为,毕达哥拉斯早在公元500多年就认为,大地是圆的,它绕着“中心火”运转,而且是沿着和谐的圆形轨道。

柏拉图也认为世界是和谐优美的。维萨里的《人体构造》

维萨里 a. vesalius, 1514-1564,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个医生家庭。

维萨里把他对解剖学的研究成果,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写成《人体

构造》一书。这本书真实地描述了人体的结构,纠正了盖伦以来的

一系列错误,是对医学、生理学一个最杰出的贡献。《人体构造》

后来成为医学解剖学的经典。

《人体构造》第一卷叙述了人体的骨骼系统,并附有极为详尽而准

确的骨骼标本插图。第二卷,论述的是人体肌肉系统。维萨里把肌

肉系统看做是人体运动的执行者。第三卷描述脉管系统。第四卷描

述神经系统。第五卷描述人体腹部和生殖器官系统。第六卷描述胸

部的内脏器官。第七卷描述脑、脑垂体和眼睛。最后一章,说明了

在动物身上做活体解剖的意义。

维萨里的《人体构造》尽管存在着一些缺陷,但它毕竟是人类有史

以来第一部对人体结构和功能进行全面研究的著作。这部著作的问世,对整个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

维萨里对当时的医学教育十分不满,因为那时的医学院只是照本宣

科地讲述盖伦的著作,根本不认真的医学实践,解剖学成了一种装饰。

针对当时医学界存在的问题,维萨里通过解剖来研究人体构造和进

行教学。

维萨里对人体的解剖进行的十分认真,并把解剖成果画成图,用以

指导学生。他解剖的顺序是先从骨骼开始,然后是肌肉、血管和神经。

维萨里第一次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来说明了人体的活动。

人体的血液循环及发现

人体的血液循环是靠心脏搏动的力量使血液循着血管系统在全身周

而复始地进行的,运行过程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肺循环)。

大循环,也叫体循环,血液从心脏的左心室出发,沿主动脉、动脉、小动脉到全身(肺除外)的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把氧、养料

等带给全身各部分组织,再带上这些组织中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沿

着静脉、大静脉、腔静脉回到右心房而进入右心室。

小循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沿着肺动脉到肺部的毛细血管,进行气

体交换后,再循着肺静脉回到左心房,进入左心室,再进行新的大

循环。

哈维的《心血运动论》

哈维 w. harvey, 1578-1657,是英国著名医生、牛津大学教授、生理

学家和实验生理学的先驱。著有《心血运动论》、《论动物的生殖》等书,对动物生理学和胚胎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日心说的早期传播和力学的早期进展

【篇三:真科学读书笔记】

《真可学》读书笔记

本书共十章,前四章主要提出问题和背景,尤其是第三章提出了科

学精神的要素,五到九章则是对科学精神要素深入地分析,与前几

章可谓是纲与目的关系,

第十章科学新来的基础和我们能相信什么。看完全文,我们便会发现,齐曼却以一位老科学家和科学社会学家的身份, 站在自然主义的

客观立场, 综合已有的各种元科学理论, 吸收各派的理论精华, 对学院

科学时代的默顿科学规范的合法性和适用性作出全面的审视齐曼从

自然主义视角出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科学的真实(real)图景,解答

了科学“它是什么,它指什么”(what it is and what it means)。

开篇,齐曼便提出科学虽得到绝大多数认得支持但也正在遭受抨击,但这种现象很正常,作为不赞成“反科学”观点的我们,捍卫科学应

以什么为基础的问题?首先,齐曼以一种自然主义的观点认为,科

学最有形的方面,在于它是一种社会建制,认为“事实上这引进了一

种社会学维度,但它并未取代传统的哲学维度,而是将其扩展了。

思想不仅被视为文化要素,还被视为认知实体。”在建制化的生产模

式中, 科学家们形成一个个的学术共同体,齐曼称之为学问共和国

( republic of learning)。在学问共和国中,科学家们的日常工作是从

事着学院科学( academic science)这种社会活动。何谓学院科学?

他说:学院科学是一种文化。它是一种复杂的生活方式,是在一群具有

共同传统的人们中产生出来的,并为群体成员不断传承和强化,齐曼

把学院科学与纯科学等同起来,是科学最纯粹形式的原型,并认为它是

一种特殊的社会建制。学院科学的精神气质有哪些?即公有主义

( communalism) 、普遍主义( universalism) 、无私利性

( disinterestedness) 、独创性( originality) 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

( skepticism) 齐曼称之为制度化的cudos 机制, 并对这些规范逐个

进行了语义还原与诠释。齐曼认为, 公有主义规范要求学院科学的成

果应该被看作公共知识,当然禁止保密,应尽可能迅速而广泛地公开。按照传统的观点, 科学内容的评判标准应该是纯粹理性的和客观的。尽管科学家个人或许在这些品质上不能做到完美,但其局限性最

终会通过收集各种意见和相互验证直到真理呈现而消失。齐曼认为,

普遍主义规范明确了这点,它要求,给予科学的贡献不能因为种族、国家、宗教、社会地位或者其他不相关的标准而被排除在外。齐曼认为, 无私利性规范要求科学家确实以非个人的方式进行写作, 他们在

文中确实标注了无数注释,以示感激地承认受惠于其他科学家的工作。他认为,学院科学家必须谦虚和无私利,信誉在每个学院科学家的职业

中特别重要。不诚实是最有害的利己主义形式。创造性给科学事业

注入能量。齐曼认为,独创性这个规范有两个层次的要求。世俗的层

次上, 每篇科学论文对于文献来说必须有某种新的贡献, 它必须提出

新的科学问题,建议新类型的研究, 提交新数据, 论证新理论或提出新

学说。如果说创造性是科学进步的发动机,那么怀疑主义就是刹车。齐曼认为,有条理的怀疑主义,站在坚决反对激进的社会学相对主

义和其他形式的认识虚无主义的立场上。

科学的生产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科学已成为一个既高度分化又高

度综合的复杂体系, 科学工作者分布在这个体系的高度职业化的位置上,从事着外行难于理解的知识生产,这被齐曼称之为一场革命,也就

是这场革命导致了后学院科学的兴起。齐曼认为, 后学院科学并不像

许多科学家仍期望的那样, 只是短暂地偏离我们熟知的科学前进的轨道。它不仅仅是知识生产的一种新模式,它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那么, 后学院科学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齐曼归结为六个方面, 即集

体化、极限化、效用化、政策化、产业化和官僚化。

集体化:更加强有力的设备使好科学搞起来更容易,但,昂贵的仪

器增加了研究预算和社会机制的额外负担,大课题等使高度个人主

义的学院文化去想集体化。增长的极限:在向后学院科学转化的过

程中,科学已成为一个增长的产业,但它却来自限财、人力等方面

的压力,事实上,整个事业现在争变的太大,太昂贵,而难以进一

步增长。

效用化:科学越来越被当做一种工具,当一项发明出现时,价值成

了人们的首选考虑因素。

政治化:国家赞助必然会将政治带入科学中,也将科学带入政治中,这种赞助越慷慨,所卷入的政治活动越多。因此学院科学家作为高

度专门化知识相对无私的来源的观念也受到了影响。

产业化:由于政府减少对科学的财政资助,他们的一些研究设施去

向“私有化”。在诸如卫生、国防、运输或社会政策等领域做应用研

究的研究所和实验

室,被出售给大的工业企业,或转变成独立公司。那么产业科学有

哪些特征呢?产业科学是所有者的,局部的,权威的,定向的和专

门的。它产生不一定公开的所有者知识。它集中在局部的技术问题上,而不是总体认识上。产业研究者在管理权威下做事,而不是作

为个体做事。他们的研究被定向要求达到实际目标,而不是为了追

求知识。他们作为专门解决问题的人员被聘用,而不是由于他们的

创造力。所以后学院科学失去了学院科学的公开化和创造性。

官僚化:所谓官僚化, 是指科学正在被有关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所约束, 被卷入了项目申请、投资回报和中期报告的海洋中, 被包装或重新包

装成美丽的花瓶, 被管理顾问重组和缩小规模。因此科学研究不可避

免地卷入到政府的官样文章中。

学院科学走向后学院科学之后, 科学规范的默顿模式是否仍再适用? 总体来说, 齐曼认为默顿规范在后学院科学时代依然必须遵循, 但是

由于科学语境有了变化, 相应地, 其科学规范也应相应地修正。就拿

无私利主义来说吧。齐曼认为,“无私利性(disinterestedness):为科学而科学。这就是说,科学家进行研究和提供成果,除了促进

知识以外,不应该有其它动机。他们在接受或排斥任何具体科学思

想时,应该不计个人利益。学院科学家对于知识的原始贡献者不直

接偿付报酬,这一惯例的基础就是无私利性。然而随着后学院时代

的到来,科学不再被当成一项神圣的事业,而蜕变为用于安身立命

的职业,当科学遭遇名誉、金钱、权力,被用来攫取名声与地位,

学术造假之风日益盛行也就不足为奇了。当这一切的一切摆在我们

面前时,我们又该如何以对呢?齐曼在其《真科学》一书的第7.4节“利益和价值”中表达了他的观点。他认为“学院科学几乎不需要社会

学理论的支持就能证明,完全的社会客观性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因为科学家具有多重角色。此外,“每个特定时期的科学知识

有可能渗着应该排除或控制的个人利益或科学共同体的专业利益。

那么什么使科学可靠?科学值得信赖的原因在哪?

齐曼认为,科学值得信赖不只在它的真理性和客观性,根本在于它

的客观实在性。。所谓科学的客观实在性, 实质是融科学的真实性、

有用性、逻辑性、系统

连贯性、精确性、认知性于一体的科学各种特性的集合。也就是说,

科学之所以能够获得人们的信赖, 是因为它同时具有以下性质:真实的。它必须与经验事实相符,而且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有用的。必须与人

的实践结果吻合, 并实现对人有益的实践结果。合乎逻辑的。科学的

内容必须是合乎逻辑地组织在一起的、没有明显的内部矛盾, 否则它

就不可能无歧义地与经验相联系。精确的。可以凭借数学建立起某

种模型。系统连贯的。被科学共同体普遍认同的。不存在偏见的。

至少必须通过精细的程序把主观性影响消除到最。

由此,我们从齐曼的论述中可以得出,真科学之真并非单纯指真实的。真科学意味着,真实,有用,逻辑,精确,系统的统一。只要

符合上面条件的科学都值得我们信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