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_左传_君子曰_与_史记_太史公曰_比异

_左传_君子曰_与_史记_太史公曰_比异

_左传_君子曰_与_史记_太史公曰_比异
_左传_君子曰_与_史记_太史公曰_比异

 Journal of Radi o &T V University (Phil os ophy &Social Sciences ) No .1,2009(Su m No .148)

[收稿日期]2008-12-20

[作者简介]郭学利(1975~),女,内蒙古财经学院中文系,讲师。

《左传》“君子曰”与《史记》

“太史公曰”比异

The D ifferences Bet w een ′Jun Zi Says ′in The Zuo Commenter

and ′Tai Shi Gong says ′in Records of H ist orian

郭学利

G UO Xue -li

(内蒙古财经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InnerM ongolia Finance and Econo m ics college,Huhhot InnerM ongolia China 010051)

[摘 要]《左传》“君子曰”与《史记》“太史公曰”虽然都是史家对所录历史的感悟与看法,但二者在策略、主旨、风格等

几个方面有明显的不同。“太史公曰”对“君子曰”评论模式的突破,对我国史论发展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左传;史记;君子曰;太史公曰

[中图分类号]I 207.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597(2009)01-0040-05

Abstract:′Jun Zi Says ′in The Zuo Commenter and ′Tai Shi Gong says ′in Records of H ist orian are writers ’op ini ons on the hist ory .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 w een ′Jun Zi Says ′and ′Tai Shi Gong says ′fr om the main thrust,strategy and style .′Tai Shi Gong says ′insteading of ′Jun Zi Say 2

sr ′esults in a great significance in China’s hist oria comment .

Key words:The Zuo Commenter;

Records of H ist orian;Jun Zi Says;Tai Shi Gong says

“君子曰”与“太史公曰”分别是我国古代史学

典籍《左传》、《史记》的史评形式。“君子曰”与“太史公曰”的比较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然而,综观学术界,学者们的研究大多以“君子曰”或“太史公曰”单一主题为切入点。虽然一些论述涉及到二者的比较,但多是零星的、散见的。新时期以来,学术界集中关照这两种史评的传承关系,鲜有从体例、义法及风格等方面作系统对比考察者。本文试图通过《左传》“君子曰”与《史记》“太史公曰”外在形态与内在意识相异之处的比较,弄清这两种史评形式的本质特点与内在关系以及由此折射出的我国古代史家话语形态的发展动态。

一、隐而显与直而婉———史评策略比异

从某种意义上讲,《左传》“君子曰”与《史记》“太史公曰”均是史家对所录历史的感悟、看法,即

对有关历史的评论。由于两者解喻历史的目的与思

想出发点大相径庭,故而所采用的策略也很不相同。

据传左丘明作《左传》乃释《春秋》经的义理。司马迁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中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

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1]P35

班固也说:“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故论本事而作

传,明夫子不以空言说经也。”[2]P1713

后世学者一般认为,左丘明为防止《春秋》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失其真意,而作《左传》———不仅将叙述的历史事件稍稍展开,而且明确阐发史事的蕴涵。而其对史事蕴涵的阐发即是通过“君子曰”来实现的。

综观《左传》全书,八十三条“君子曰”的史评言语(其中包含“君子曰”和“君子谓”、“君子以为”、“君子是以知”三种变格形式),与具名君子如仲虺、周任、史佚、孔子等人约五十条的历史评论,义法相

04—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总第148期) 

通相合:其一,从叙事学意义上看,言语的出现皆与史实情节没有任何关系,存之不为益,无之不为损,其存在与否不影响历史事件与人物的描述;其二,从文化学的角度上讲,这些言语是对史事的评价,而且皆蕴涵着伦理道德的价值判断。二者彼此照应、互为参见,共同构建起《左传》“君子曰”模式的史评体系。

《左传》高频率使用的“君子曰”,实为左丘明臧否褒贬的一种方式。关于这一点,前人早有论断,如隋“魏澹以为所称‘君子曰’者,皆左氏自为论断之辞”[3]P15,唐朝刘知己认为“夫论者,所以辩疑惑,释凝滞。若贤愚共了,固无俟商榷。丘明‘君子曰’者,其义实在于斯。”[4]P81但问题是,左丘明评点历史,为何要以“君子”这个隐蔽的身份出现?笔者认为原因有三:一是先秦史家的职责是“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可以实录史实,而无权直评史事。“君子曰”与“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等隐晦的批评手法性质相同,都是史家表达是非判断与褒贬情感的策略和手段;二是“君子曰”可以为左丘明代言,因为史家本身就是一个君子:“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5]P51,孔子把自己与左丘明并提,如此,左丘明应该是一个大儒,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君子”;三是以具有一定文化品格的“君子”为己代言,还可以增加评点的权威性,更好地引导控制受众的反应,以保证史事所蕴涵的思想观点、道德伦理为受众所领悟和接受。

可见,《左传》的史评形式不可不为含蓄隐曲,即作者左丘明隐蔽在历史叙事的舞台幕后,将属于自己的社会理想与审美观念以第三人称的“匿名君子”或“具名君子”之口说出,借他人之言浇已之块垒。但另一方面,与春秋自由的学术环境和《左传》释《春秋》义的立书目的相适应,“君子曰”总是直言史事曲直、人物是非。无论是普通的平民、显达的贵族,还是强大的国君、谦卑的周天子,“君子”都会针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明确地作出褒扬与批评。正如隋朝魏澹所言“案丘明亚圣之才,发扬圣旨,言‘君子曰’者,无非甚泰,其间寻常,直书而已。”[6]P1417与《左传》隐藏评论者身份不同,《史记》史评者以明确身份“太史公”出现在台前。张守节的《史记正义》曾讨论了“太史公”的身份问题———“太史公,司马迁自谓也。《自叙传》云‘太史公曰先人有言’,又云‘太史公曰余闻之董生’,又曰‘太史公遭李陵之祸’。明太史公,司马迁自号也。”[7]P47后世都认同此判断。《史记》全书“太史公曰”共计一百三十四处,三万零九百三十六字,约占全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的百分之六。其中处于篇前的“太史公曰”为序有二十三篇,处于篇末的“太史公曰”为赞有一百零六篇,另外还有讨论并解决重大史学问题的高级形式论赞———传论五篇即《太史公自序》、《天官书》、《伯夷列传》、《日者列传》、《货殖列传》。“太史公曰”出现之频、比重之大,表明司马迁作为历史评论主体参与历史叙事的自觉。“太史公曰”或明作文之旨,如《太史公自序》统领全书纲目,尽展《史记》精神;或评论史料的抉选原则,如《五帝本纪赞》;或论人物之是非功过,如《项羽本纪赞》;或评政治之得失,如《吕太后本纪赞》……“太史公曰”丰富的内容互相杂糅,成为研究司马迁思想最直接、最翔实的材料。梁启超曾论述:“其著书的目的,乃在于发表司马氏的‘一家之言’,与荀卿著《荀子》,董仲书著《春秋繁露》,性质正同,不过其‘一家之言’,乃借史的形式发表耳。”[8]P22

但是在士人畅所欲言十分困难的汉武帝专制时代,司马迁以“太史公曰”的形式直接干预历史叙事,不得不讲究技巧。《史记?匈奴列传》:“太史公曰:孔氏著《春秋》,隐、桓之间则章,至定、哀之际则微,为其切当世之文则罔褒,忌讳之辞也。”[1]P2211此处评孔子为《春秋》之笔法,《史记》“太史公曰”之法又何尝不如此?李晚芳所言极是:“说古处,直捷,用快笔,说今处,含蓄吞吐,用婉笔,有言外不尽之言,味外不尽之味,读者细细领其旨趣,褒贬自见。”[9]P389“太史公曰”微文刺讥当世主要是通过反语、反复、反问、对比等修辞手法以及虚词的巧妙运用来完成的。程余庆《史记集说?序》谓:“《史记》一书,有言所及而意亦及者,有言所不及而意已及者;有正言之而意实反者,有反言之而意实正者;又有言在此而意则起于彼,言已尽而意仍缠绵而无穷者,错综迷离之中而神理寓焉,是非求助文字之外,而于寻章摘句以得之,难矣”[9]P34,是对“太史公曰”隐约言辞、委婉含蓄的精辟概括。

二、就事论“礼”与就事论“理”

———史评主旨比异

“礼”是春秋时期的一种行为准则,是无所不包

1

4

 郭学利 《左传》“君子曰”与《史记》“太史公曰”比异 古代文学研究 

的社会生活的总原则。《左传》高度重视“礼”:“礼,

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也”[10]P38

。“礼”是“君子曰”评论判断的主要依据。“君子曰”对“礼”的关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对戎事的议论。春秋时期,国之大事,以戎为先———《左传》记载了大小战争483次,详细描述的有百余次;《左传》八十三条的“君子曰”中,关于戎事的议论占到了四分之一。整体考察并对比历史叙事视角下的战争与史家主观言说的“君子曰”,我们不难发现前者所蕴涵的军事思想丰富,包括战略思想与战术思想等多个方面,但后者则着眼于战争或战争中个体行为的“合礼性”,视阈显得狭隘而单一。以具体战事为例。晋楚城濮之战的历史叙事揭示了政治、军事、外交等因素对战争的影响,而穿插其中的两次“君子曰”,一为评价卫周结盟,一为评价重耳刑杀三将,则是对史事是否“合礼”的判断。

对祭祀之礼的强调。祭祀之礼在春秋时期不断地被僭越,这对于推崇周礼的君子来说是忍无可忍的。《左传?文公二年》有“君子”关于祭祀鲁闵公与鲁僖公的议论:

君子以为失礼。礼无不顺。祀,国之大事也,而逆之,可谓礼乎?子虽齐圣,不先父食久矣。故禹不先鲧,汤不先契,文、武不先不窋。宋祖帝乙,郑祖厉王,犹上祖也。是以《鲁颂》曰:“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皇皇后帝,皇祖后稷。”君子曰礼,谓其后稷亲而先帝也;《诗》曰:“问我诸姑,遂及伯姊。”君子曰礼,谓其姊亲而

先姑也。

[10]P39

鲁闵公为兄先亡,僖公为弟后亡,依礼祭祀时,应闵公在上,僖公在下,而鲁人尊僖公,升僖公于闵公之上。此段文字连用三处“君子曰”(包括一个

“君子以为”),气势激荡,旨在揭示和强调“逆祀”乃

失礼行为。

对个体行为人道德修养的评价。“德,是礼在

意识形态方面的内涵。”[11]P85

左氏主张人要有孝悌、忠信、恭敬、智勇等范畴的社会道德品格。“爱其母,施及庄公”的颖考叔,“大义灭亲”的“纯臣”石碏,“受下卿之礼”而“让不忘其上”的管仲,外举不避仇且内举不避亲的祁奚,以民重而“知天命”的邾文公……君子由衷地发出赞叹之言。而对于那些不讲究忠孝与恭敬之举、不懂得谦让与信用之行、不知道体恤百姓之君,君子皆给以批评。如热热闹闹的周郑交质是“信不由中”,雄霸一时的秦穆公是“死而弃民”,“君子曰”寥寥数语,皆中要害。

《左传》之“君子曰”议题关系“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等一系列伦理道德的准则与规范,不仅仅涉及等级与尊卑的差别,而且还强调不同社会角色不可替废的义务。“君子曰”以点评历史的方式为我们诠释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社会法则。

与左丘明这个大儒相比,司马迁当是杂家。在《史记》中,司马迁明确指出自己作史的原则是通过“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

衰,论考之行事”[1]P2503

,从而达到“究天人史之际,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12]P324

的目的。与此相适应,“太史公曰”突破了“礼”的限制,兼并、融合了已有的思想,从古今、天人方面对社会做横向、纵向的

整体考察,“稽其兴败成坏之理”[12]P324

“太史公曰”总结了历史兴亡之理。首先“太史公曰”阐释了历史变迁的宏观规律,即“物盛而衰,

固其变也”[1]P1158

,“夫天运,三十岁一小变,百年中变,五百载大变;三大变一纪,三纪而大备:此其大数也。为国者必贵三五,上下各千岁,然后天人之际续

备”[1]P1103~1104

。其次“太史公曰”讨论了朝代更替的原因。《秦楚之际月表序》以三代之变即虞夏之兴、汤武之王、秦之一统为依托阐述了有德者居国的观点。另外,“太史公曰”探讨了影响国之盛衰兴亡的因素:统治者之德,“形式虽盛,要之以仁义为

本”[1]P641

;统治者之术,“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

何必上古?”[1]P527

;人才的任用,“尧虽贤,兴事业不成,得禹而九州宁。且欲兴圣统,唯在择任将相

哉”[1]P2211

;“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君子用而小人退。国之将亡,贤人隐,乱臣贵”[1]P1552

“太史公曰”探讨了人物成败之理。“司马迁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比较不重视贵贱贫富等外在条件,甚至有意识地淡化传主的伦理道德色

彩。”[13]P9

确实如此。如对朝秦暮楚的苏秦,趋时通变的孙叔通,司马迁不拘泥于世俗的观点,而是以“太史公曰”的总评形式对其“立名”给予肯定。“君子疾没世名不称也”,“太史公曰”对立名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总结:一为“智”,一为“时”。“智”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条件,“起闾阎,连六国从亲,此其智有过人者”之苏秦,“出一奇计,声称后世”之甘罗,“建万世之安,智其可专”的刘敬,“谋计用兵”而“定

24—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总第148期) 

天下”的汉高祖……都是善于谋划之人。再说“时”。《史记?太史公自序》把“不令己失时”作为取士标准,跟随刘邦的萧曹樊滕之流、除诸吕匡国难的绛侯周勃、因大兴儒学而发迹的公孙弘……都是善于把握机会之人。另外,时过境迁,明时务通世变的智者方能永立不败之地,反之则下场悲惨,前者如陈平,后者如韩信。

综上,“君子曰”与“太史公曰”都是史家对所述人物、事件、或其他史事发表的议论,这些议论因事而发,史事与史义紧密结合。但二者一个论礼,一个论理,一个着眼于社会规则,一个着眼于社会实际,一个立足于应然,一个立足于已然,意旨迥然不同。

三、理性古板与感性灵动———史评风格比异

《左传》的“君子曰”与《史记》“太史公曰”发表的是对所叙史事的看法,由于二者情感参与力度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君子”的文化品格决定“君子曰”采用一种偏于理性、情感相对平和的言语方式。“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的精神内核是个体为善、为美的和谐。这种和谐的品性,注定要约束自己的非理性,规范个体的情感。因此,《左传》所有“君子曰”渗透着理性的智慧,其心态不会为崇拜而意志迷狂,而是因敬仰而平静;不是因激奋而情感迸射,而是因理性而平静。固然,“君子曰”并不是没有情感的投入,但是这种情感的宣泄是有限的,拘泥于道德礼法的范围之内。如文公六年,君子对秦穆公殉三良的评论: 君子曰:秦穆之不为盟主也宜哉!死而弃

民。先王违世,犹诒之法,而况夺之善人乎?

《诗》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无善人之谓。

若之何夺之?古之王者知命之不长,是以并建

圣哲,树之风声,分之采物,著之话言,为之律

度,陈之艺极,引之表仪,予之法制,告之训典,

教之防利,委之常秩,道之礼则,使毋失其土宜。

众隶赖之,而后即命。圣王同之。今纵无法以

遗后嗣,而又收其良以死,难以在上矣。[10]P322

这段评事论理的言语,单刀直入地正面指责,语势强烈整齐,行文间洋溢着苍凉激昂之气。但是这情感隐藏在缜密的论述言语中,不卑不亢,不急不躁,旨在说明国君要明政修德,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如此,在君子眼中,历史的意义被理性抽象化与概念化了,史实被纳入到君君臣臣、尊尊卑卑的为人与为王的价值体系中,礼制成为史评一以贯之的根本与实质。本来,历史事件的形态是多样的,历史人物的思想与行为也是复杂的。但在“君子曰”的言语中,只有善与恶、贤与不肖、礼与非礼的区别。说到底,“君子曰”在以评史的方式来对政教思想做宣扬,“君子”就象道德法庭上的审判员,随人随事,冷静地、理智地作出判决。而且这种历史的评判,脱离了具体的时空环境与社会关系,而直接从个别的历史事件作出道德意义层面上或是或非的价值判断。如《左传》里关于郑庄公的“君子曰”一共有四处,其中隐公元年、隐公三年各一处,隐公十一年两处。这些“君子曰”对郑庄公进行为人之修身、为君之治国方面的评价,或肯定,或批评,前后割裂甚至有相互抵触之处。这种情况的形成缘于评论者以教化为目的、以“忠信礼义”为准则以及就事论人的理性。史评家关注历史时,心中总有一把道德的尺子在衡量行为人的言谈举止,自觉地运用道德伦理思想来考察历史与现实。

用“礼”的思想来俯瞰事实,并始终遵循于这种规范,这是一种高度的理性精神。但是也造就了“君子曰”视点的单一、角度的微观与思维方法的模式化,比较刻板。“君子曰”评论的对象,虽然与传文相互照应,可是对象本身被人为地抽象化,成为了宣传理念的工具。其面目已不是历史本然,被所谓的君子提筋抽骨地变成了符号,缺少了历史真实的血肉与灵性。

与《左传》理性古板的史评风格不同,司马迁的“太史公曰”中处处都涌动着史家的爱恨情仇。李长之说:“情感者,才是司马迁的本质。他的书是赞叹,是感慨,是苦闷,是情感的宣泄,总之,是抒情而已!不惟抒自己的情,而是代抒一般人的情。”[14]P71“太史公曰”相比于《史记》的史事叙述,更直接、更强烈地倾吐心中的激情。司马迁的个性与经历使得他对历史有了独特的感悟。在“六经异传”、“百家杂语”的万卷书中,司马迁整合了学术思想;在东西南北中游历的万里路上,司马迁开阔了胸襟,并领略到了历史的沧桑;自身的摧残,现实之虚伪,司马迁体会到了人情的冷暖与世态炎凉。正是史家的独特经历,使得他在历史陈述中有了强烈的情感参与。“太史公曰”处处都有史家的影子,传达着史家的声音。司马迁与历史人物同悲伤共欢喜———惋惜扼腕

3

4

 郭学利 《左传》“君子曰”与《史记》“太史公曰”比异 古代文学研究 

他们的失败,同情怜悯他们的不幸,赞扬欣赏他们的业绩,痛恨讥讽他们的残暴与虚伪……情感的流露,自然无痕,有时史家发自内心的激情仿佛一条汹涌奔腾、一泻千里的河流,贯穿于“太史公曰”中。如《史记?孔子世家》: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於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

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

[1]P11522

司马迁对孔子的崇敬之情洋溢其中。在对孔子的称谓上从孔氏、仲尼、孔子到夫子、至圣,景仰之情,层层深入。

司马迁于一些历史人物的评论中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感,从而使得这些“太史公曰”浸染着史家的主体色彩,折射出史家的悲剧情怀与情感体验。如《伯夷列传》“记夷齐行事甚少,感慨议论居其大半,反议论之宾,为传记之主。马迁牢骚孤愤,如喉鲠之

快于一吐,有欲罢不能者”[15]P306

;《汲郑列传》中借翟公“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之言抒发对人情冷暖的感慨;《伍子胥列传》中对“弃小义,雪大耻,名垂於后世”的伍子胥的赞扬暗含着史家“隐忍就功名”的价值取向。

如果说《史记》是“一部爱的颂歌,恨的诅曲,是

一部完整的、用血泪和生命写成的悲愤诗”[16]P71

,那么“太史公曰”就是《史记》各节抒情的高潮。读“太史公曰”,我们不仅了解到历史事实的是是非非,更能体会到司马迁内心涌动的情感之流。

四、余 论

从《左传》“君子曰”到《史记》“太史公曰”,史

家抒议发生了质的飞跃。理由有三:首先,《左传》“作者借君子之口,行己评之实”,创建的是“一套间

接评论模式”[17]P211

,而《史记》的叙事者则以明确的身份“太史公”正面发表议论,史家话语方式由间接转为直接,叙事者由幕后走向了台前。其次,“君子曰”标榜仁义道德的话语模式,所蕴涵的历史评价与儒家的经义相兼容,而“太史公曰”则移人情,评事理,整齐厥协百家六经之语,至此史家评议由哲学的附庸走向了独立。其三,“君子曰”关注的不是社会的整个情况,而是随人就事偶然为之,而“太史公曰”则考证于完整的历史事件,对天、人之事做全面考察,史家话语参与意识由自发变为自觉。

因此,从《左传》“君子曰”到《史记》“太史公曰”,不仅仅是史评外部形态的变化,其精神旨归亦有变化。《史记》的“太史公曰”模式成为后世史家批评的固定套数。正如张大可先生所说:“中国传统史学,由于司马迁创造了史论体系,才使得历史

编纂成为真正的史学论著。”

[18]P275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2]班 固.汉书?艺文志[M ].北京:中华书局,1962.[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81.

[4]刘知己撰.浦起龙释.史通通释[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5]金良年.论语译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6]魏 徵等.隋书(卷五八)[M ].北京:中华书局,1973.[7]司马迁.太史公自序[A ].史记[M ].北京:中华书局,1959.[8]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A ].梁启超国学讲录二种[M ].北

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9]杨燕起编.历代名家评《史记》[C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10]左丘明.左传[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11]沈玉成,刘 宁.春秋左传学史稿[M ].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12]司马迁.报任安书[A ].古文观止?续古文观止鉴赏辞典[M ].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

[13]陈桐生.《史记》与《周易》六论[J ].周易研究,2003,(2).[14]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15]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M ].北京:中华书局,1993.

[16]韩兆琦.史记评议赏析[M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17]刘 宁.论中国早期历史叙事中的叙事者[J ].求索,2006,(1).[18]张大可.史记研究[M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

[责任编辑:李春辉]

44—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总第148期) 

史记中人物刻画的特色

史记中人物刻画的特色 《史记》曾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对历史发展做了深刻的总结。书中有作者司马迁对人生、对社会的独到见解,是一部既具史学价值又具文学价值的著作,而它的文学成就之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其在表现人物方面独树一帜!他将儒道思想相互糅合,同时代的人无一能与他相比.班彪和班固曾指责司马迁说:“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力而羞贫贱.”.司马迁之《史记》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等五体,结构新颖,以传记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一系列有血有肉、丰满灵性的人物形象.可以说,《史记》在塑造人物方面独具艺术特色. 《史记》虽然运用了“独到的五体结构”,但五体之间并没有相互割裂.以时间顺序来记述的同时,不忘各传记之间的联系,对人物次序进行了巧妙的编排.军事家孙武、吴起、伍子胥前后相次,战国策士苏秦、张仪紧紧相随,抗匈将领并肩相依.在编排的过程中也不留于“机械运作”,暗含司马迁个人的情感倾向.本纪、世家的传主基本上为传说或历史真实存在的皇帝侯王.按理,西汉惠帝应载入本纪,而司马迁却将他排除在外.孔子非侯,陈胜非王,却列入世家.可见,司马迁对农民起义有很高的评价.《史记》根据以类相从的原则,展现了丰繁复杂的人物,让读者大开眼界.在论述过程中有分传,有合传.如:《李将军列传》即为分传,而《游侠列传》则为合传.表现人物有专门突出某个人物的传记,也有在其他人物的传记中作为次要人物表现出来的,如:《高祖本纪》主要刻画了刘邦的神异色彩的发迹史,以及他的雄才大略、知人善用,而《项羽本纪》则让我们通过范增之口了解到刘邦贪财恋色,《萧相国世家》、《留侯列传》则让我们知道了刘邦猜忌功臣,《魏豹彭越列传》更是向我们揭露了刘邦慢而侮人,詈骂诸侯奴仆的一面.《樊郦腾灌列传》呢,披露了刘邦兵败时,弃子而逃的自私本性.《史记》在描写人物过程中,采用了顺序、倒叙、侧叙、正叙等手法。再多的人物、再大的场面,作者都能很好的驾驭,条理清晰,显得游刃有余. 首先,白描手法的运用,正面描写人物。 项羽的“大呼”、“瞠目而叱”、“斩”、“杀”等神态动作写出了项羽的勇敢善战、气势逼人。语言丰富精炼,寥寥数语便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项羽这一人物被刻画得栩栩如生.其间暗含着司马迁对项羽的同情与敬佩.在他的笔下,项羽堪称是英雄.何先生从史记评价人物的角度指出司马迁主张“不以成败论英雄”,我认为是很有道理的.项羽乌江自刎,笑傲死亡,一方面让我们对他豪迈的意志、骄傲的尊严、无畏的勇气赞不绝口,一方面又渗透了司马迁对他致死不悟的深切同情,使项羽这一人物形象更具悲剧意味. 其次,精彩的行为描写,以环境渲染来衬托人物。 《项羽本纪》中,在鸿门宴的情节惊心动魄,先是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珏以示之”,接着是“庄公舞剑,意在沛公”,情况紧急,樊哙“侧其盾以撞”,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在这样的紧张气氛中,人物之间矛盾却没有进一步显现,樊哙尽也从良而坐了。这才使得沛公得以逃脱虎口,紧张的行动场面使得人物的性格一一凸现。又《项羽本纪》中,“项王瞠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虽有些许的夸张,但我们能够感受到当时四面楚歌,刘邦军霸天下,而项羽却仍有如此之能耐,足见他的威性之大,神态可怕了。

最新《史记·项羽本纪》原文及翻译

《史记.项羽本纪》 1 【原文】 2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①,梁父即楚将项3 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4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②,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5 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6 又不肯竟学③。项梁尝有栎阳逮④,乃请靳狱椽曹咎书抵栎阳狱椽司马欣⑤,以故事得7 已⑥。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⑦。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8 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⑨,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9 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⑩,族矣(11)!”梁10 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12),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13)。 11 ①季父:父之幼弟,即小叔父。“季”,兄弟中排行最小的。②去:放弃,丢下。③ 12 竟学:学到底。“竟”,终于,完毕。④逮:及,指有罪相连及。⑤请:求,要。书:信。 13 抵:到达,这里是送达的意思。⑥以故:因此。已:止,了结。⑦皆出项梁下:意思是14 都不如项梁。⑧繇:同“徭”。⑨阴:暗中。部勒:部署,组织。宾客:“指客居吴中依15 附项梁的人。子弟:指吴中的年轻人。⑩妄言:胡乱说。(11)族:灭族,满门抄斩。(12) 16 扛:两手对举。(13)虽:即使。惮:害怕。 17 项籍是下相人,字羽。开始起事的时候,他二十四岁。项籍的叔父是项梁,项梁18 的父亲是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害的那位楚国大将。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的大将,19 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 20 项籍小的时候曾学习写字识字,没有学成就不学了;又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 21 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也只能敌一个人,22 不值得学。我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非常高兴,可是23 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项梁曾经因罪案受牵连,被栎(yuè,24 悦)阳县逮捕入狱,他就请蕲(qí,齐)县狱掾(yuàn,愿)曹咎写了说情信给栎阳狱25 掾司马欣,事情才得以了结。后来项梁又杀了人,为了躲避仇人,他和项籍一起逃到吴26 中郡。吴中郡有才能的士大夫,本事都比不上项梁。每当吴中郡有大规模的徭役或大的27 丧葬事宜时,项梁经常做主办人,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和青年,借此来了解他们 28 的才能。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渡浙江时,项梁和项籍一块儿去观看。项籍说:“那个人,29 我可以取代他!”项梁急忙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说,要满门抄斩的!”但项梁却因30 此而感到项籍很不一般。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鼎,才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31 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很惧怕他了。 32 33 秦二世元年七月①,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②谓梁曰:“江西皆反,34 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③。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④。” 35 是时桓楚亡在泽中⑤。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36 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37 臾,梁眴籍曰⑥:“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⑦。门下大38 惊,扰乱⑧,籍所击杀数十百人⑨。一府中皆慴伏⑩,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11),39 谕以所为起大事(12),遂举吴中兵(13)。使人收下县(14),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15) 40 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41 (16),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17)。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18),徇42 下县(19)。 43 ①秦二世元年:即公元前209年。②会稽守通:会稽郡郡守殷通。 44 ③“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大约是当时成语。“先”,在前边;“后”,在后边。④将:带兵。⑤ 45 亡:逃亡,避匿。⑥眴:目动,眨巴眼,使眼色。⑦印绶:指印。“绶”,穿缚印纽的带子。⑧扰乱:46 乱,混乱。“扰”也是乱的意思。⑨数十百人:一百来人。⑩慴伏:因惧怕而屈服。“慴”,恐惧。 47 “伏”,同“服”。(11)故:从前,原先。(12)谕:晓喻,告诉。所为:等于说所以。(13)举:发动。 48 (14)下县:指会稽郡下属各县。(15)部署:安排,布置。(16)公:对对方的尊称,等于说您。主:49 主管。(17)伏:同“服”,敬服,佩服。(18)裨将:副将。(19)徇:带兵巡行占领地方。 50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涉等在大泽乡起义。当年九月,会稽郡守殷通对项梁说:“大江51 以西全都造反了,这也是上天要灭亡秦朝的时候啊。我听说,做事情占先一步就能控制别人,落后52 一步就要被人控制。我打算起兵反秦,让您和桓楚统领军队。”当时桓楚正逃亡在草泽之中。项梁53 说:“桓楚正在外逃亡,别人都不知道他的去处,只有项籍知道。”于是项梁出去嘱咐项羽持剑在外54 面等候,然后又进来跟郡守殷通一起坐下,说:“请让我把项籍叫进来,让他奉命去召桓楚。”郡守55 说:“好吧!”项梁就把项籍叫进来了。呆了不大一会儿,项梁给项籍使了个眼色,说:“可以行动56 了!”于是项籍拔出剑来斩下了郡守的头。项梁手里提着郡守的头,身上挂了郡守的官印。郡守的57 部下大为惊慌,一片混乱,项籍一连杀了有一百来人。整个郡府上下都吓得趴倒在地,没有一个人58 敢起来。项梁召集原先所熟悉的豪强官吏,向他们说明起事反秦的道理,于是就发动吴中之兵起事59 了。项梁派人去接收吴中郡下属各县,共得精兵八千人。又部署郡中豪杰,派他们分别做校尉、候、60 1

太史公自序_2012108104248315

《太史公自序》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司马迁其人以及他创作《史记》的条件、指导思想。 2.学习司马迁高度的责任感和不屈的人格精神。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疏通字词,将不理解的字词画出来。 ●教学资料 《太史公自序》是《史记》的最后一篇,是《史记》的自序,也是是司马迁的自传,人们常称之为司马迁自作之列传。不仅一部《史记》总括于此,而且司马迁一生本末也备见于此,是研究司马迁及其《史记》的重要资料。 原序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历叙世系和家学渊源,并概括了作者前半生的经历; 第二部分利用对话的形式,鲜明地表达了作者撰写《史记》的目的,是为了完成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以《史记》上续孔子的《春秋》,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评价,来抒发作者心中的抑郁不平之气,表白他以古人身处逆境、发愤著书的事迹自励,终于在遭受宫刑之后,忍辱负重,完成了《史记》这部巨著; 第三部分是《史记》一百三十篇的各篇小序。全序规模宏大,文气深沉浩瀚,是《史记》全书的纲领。 《自序》历述了太史公世谱家学之本末,作者娓娓道来,错落有致,累如贯珠。叙写司马迁千余年家世,不过数百字,而系次井然。耕牧壮游,磊落奇迈的倜傥少年形象跃然纸上。父子执手流涕,以史相托付,场面极其凝重。史书草创未就,横被腐刑,愤懑不平之辞,强烈地感染着读者。特别是作者用相当篇幅序写六家的要旨,论道六经的要义,充分而深刻地反映了司马父子的学术思想。对儒、墨、名、法、道及阴阳六家的分析精辟透彻,入木三分,指陈得失,有若案断,历经百世而无可比拟。 《自序》明述了作书的本旨,概述了各篇的写作旨趣。一般说来,为书写序有两层含义:第一,序有“绪”的意思,所以能帮助读者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二,序有“次”的意思,所以能帮助读者了解作品的篇次顺序。《自序》可以说就是有这两层含义。推本春秋,考信六艺,这一宗旨要么写在卷末,要么写在篇首,反复述明;又分别标明诸篇的小序,申明为某事作某本纪,为某事作某年表等等,全书纲领体例,《自序》交待得清清楚楚。读者在读《史记》之前,须将《自序》篇熟读,深沉有得,然后可读各篇纪、传、世家;读纪、传、世家如果不得其解,仍须从《自序》中求得解答。这实际上是司马迁在教人读《史记》的方法。其体制如同《周易》的《系辞》,《毛诗》的《小序》,都是关系到一书的体要。清代牛运震曾评价:“《自序》高古庄重,其中精理微者,更奥衍宏深,一部《史记》精神命脉,俱见于此太史公出格文字。”(《史记评注》) 《史记》自《黄帝本纪》起一百三十篇,合起来说,是总的一篇。这部史书的末尾必须收束得尽,承载得起,意理要包括得完,气象更要笼罩得住。《史记》的最后一篇以作者自序世系开始,逐层卸下,中间载有六家、六经两论,气势已经极盛,后又排出一百三十段,行行列列,整整齐齐,最后又总序一百三十篇总目,可以说无往不收,无微不尽。它的文势有如百川汇海,万壑朝宗,令后世的学者赞叹不已。 作者简介 司马迁(前145——?),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先世为周代史官,父亲司马谈任汉武帝太史令。司马迁少时跟从大儒董仲舒、孔安国学习,二十岁后漫游全国。前108年(汉武帝元封三年),得继父职,他博览汉室藏书,参以游历见闻,在其父累积编次的大量史料基础上,于前104年(太初元年)开始从事《史记》的编写。前99年(天汉二年),因替孤军奋战、不得已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处腐刑。在狱中,他仍写作不辍,出狱后,被授以大多由宦官充任的中书令。这使他更加发愤著述,终于在前92年(征和初年)左右,完成了这部巨著。不久即去世,年约六十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为《史记》写的序言。序言是又称序,通常用以说明编写该书的意图,意义,主要内容,全书重点及特点,有关编写过程及情况,编排及体例等。学习司马迁的这篇自序可以让我们更好得阅读《史记》。

史记项羽本纪阅读包括答案.doc

《史记·项羽本纪》阅读答案 阅读理解的第一步是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脉络。下 面给大家带来《史记·项羽本纪》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史记·项羽本纪》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 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 ?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曰虞,常幸从; 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 ”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 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 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 ! 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 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 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 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 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以王也愿大王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 我何渡为 !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 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乃谓亭长曰:“吾骑此马五岁,所当 无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 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 ?”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赤泉侯:汉骑将杨喜,后封赤泉侯。②舣船:使船靠岸。 1.对下列句子加黑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王军壁垓下壁:驻扎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属:隶属 C.吾闻汉购吾头千金购:悬赏 D.项王身被十余创被:遭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黑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①虞兮虞兮奈若何②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B. ①汉骑追者数千人②南冥者,天池也 C.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D.①不忍杀之,以赐公②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 3.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史记·太史公自序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史記卷一百三十 昔在顓頊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際紹重黎之後使復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後也當周宣王時失其守而爲 司馬氏司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間司馬氏去周適晉晉中軍隨會奔秦而司馬氏入少梁自司馬氏去周適晉分散或在衛或在趙或在秦其在衛者相中山在趙者以傳劒論顯蒯聵其後也在秦者名錯與張儀爭論於是惠王使錯將伐蜀遂拔因而守之錯孫靳事武安君白起而少梁更名曰夏陽靳與武安君阬趙長平軍還而與之俱賜死杜郵葬於華池靳孫昌昌爲秦主鐵官當始皇之時蒯聵玄孫卬爲武信君將而徇朝歌諸侯之相王王卬於殷漢之伐楚卬歸漢以其地爲河內郡昌生無澤無澤爲漢巿長無澤生喜喜爲五大夫卒皆葬高門喜生談談爲太史公太史公學天官於唐都受易於楊何習道論於黃子太史公仕於建元元封之間愍學者之不達其意而師悖乃論六家之要指曰易大傳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塗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爲治者也直所從言之異路有省不省耳嘗竊觀陰陽之術大祥而眾忌諱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勞而少功是以其事難盡從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禮列夫婦長幼之別不可易也墨者儉而難遵是以其事不可徧循然其彊本節用不可廢也法家嚴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名家使人儉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實不可不察也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爲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儒者則不然以爲人主天下之儀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隨如此則主勞而臣逸至於大道之要去健羨絀聰明釋此而任術夫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騷動欲與天地長久非所聞也夫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各有教令順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則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爲天下綱紀故曰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夫儒者以六蓺爲法六蓺經傳以千萬數累世不能通其

《史记·项羽本纪》阅读答案翻译

《史记·项羽本纪》阅读答案翻译 《史记·项羽本纪》阅读答案翻译汉之三年,项王数侵夺汉甬道,汉王食乏,恐,请和 《史记·项羽本纪》阅读答案翻译 汉之三年,项王数侵夺汉甬道,汉王食乏,恐,请和,割荥阳以西为汉。项王欲听之。历阳侯范增曰:“汉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项王乃与范增急围荥阳。汉王患之,乃用陈平计间项王。项王使者来,为太牢具,举欲进之。见使者,阳惊愕曰:“吾以为亚父使者,乃反项王使者。”更持去,以恶食食项王使者。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王许之。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汉将纪信说汉王曰:“事已急矣,请为王诳楚为王,王可以间出。”于是汉王夜出女子荥阳东门被甲二千人,楚兵四面击之。纪信乘黄屋车,傅左纛,曰:“城中食尽,汉王降。”楚军皆呼万岁。汉王亦与数十骑从城西门出走成皋项王见纪信问汉王安在曰汉王已出矣。项王烧杀纪信。 汉王之出荥阳,南走宛、叶,得九江王布,行收兵,复入保成皋。汉之四年,项王进兵围成皋。汉王逃,独与滕公出成皋北门,渡河走修武,从张耳、韩信军。楚遂拔成皋,欲西。汉使兵距之巩,令其不得西。 是时,彭越渡河击楚东阿,杀楚将军薛公。项王乃自东击彭越。汉王得淮阴侯兵,欲渡河南。郑忠说汉王,乃止壁河内。使刘贾将兵佐彭越,烧楚积聚。项王东击破之,走彭越。汉王引兵复取成皋,军广武。项王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也。”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项王令壮士出挑战。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射杀之。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瞋目叱

史记左传异同

史记左传异同 史记:叙述上文学性强,叙述方式采取第三人称,叙述客观,塑造人物形象更为饱满, 左传:《左传》以《春秋》为本,叙事往往很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战争的叙述尤为精彩。叙述特点上,左传通过揭示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把史实情节化。《左传》的叙事按自然时间演进的占了绝对多数,这主要是受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守时、顺时观念的影响。《左传》的叙事视角是史官的视角。史官的叙述视点处在“真”与“幻”之间,“隐幽”与“直笔”之间。《左传》常采取“前埋伏笔”与“后文对应”的方法,使整个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第一、单音节词被双音节词取代的语言现象,在《史记》对《左传》相同材料的转述中这种现象是比较普遍的。第二、在《史记》中,数量短语和其主语、宾语搭配的情况已经比较的固定。第三、《史记》对《左传》的材料进行信息处理时,既有对信息内容的增加,也有对信息内容的减省;并从不从角度对信息内容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等。这些现象都充分体现了司马迁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左传》、《史记》叙事艺术的不同点比较 (一)《左传》、《史记》叙事者的比较 (1)左丘明与司马迁的写作心态及角度 《左传》和《史记》都包含对民众的拳拳关怀,但《左传》更多的是出自精英阶层的自上而下的悲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事实上都是统治者,这与左丘明所代表的春秋时期鲁国史官阶层作为统治阶层代言者的角色定位有关。而《史记》由于其作者司马迁自身的遭遇、早年的游历等,在叙事角度上,往往偏向于下层阶级,流露出一种更为民间的姿态和情怀,其关注的范围延伸至历史上的社会各阶层人民形形色色的活动,延伸至历史上的社会之每一个角落的民族,从社会的上层到社会的下层,从中国的本部到中国的四周,无所不纪。且司马迁在叙述下层阶级时表现出接近于被叙述对象的立场、倾向。 (2)主体意识的萌发——从“君子曰”到“太史公曰”的转变 《左传》中对历史史实评论行为的发出者被命名为“君子”,“君子”是被模糊了个体身份特征的同阶层人群集合体,即春秋时期上层史官阶层。论述主体将自己隐藏在“君子”之称之后,气评论更常见的形式是由事件中相关人物(或为参与者,或为旁观者)基于对事件本身的分析、判断之后言说出来,如各国谋臣策士

史记论文

论史记的悲剧文化 《史记》是一个悲剧英雄人物的画廊,是一部悲剧故事集,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详尽地记录和总结了汉武帝以前的历史,留下了丰富的史料价值。同时它也是一部文学巨著,作者司马迁独具风格的记事写人所展现的浓烈而深沉、高亢悲壮的悲剧情结,给人们以强烈的震撼和无尽的喟叹。 而要谈其内涵,首先就得从人物说起。 对于《史记》的诸多悲剧人物,概括地说,大致可以分以下两类: 一些在历史上抒写辉煌功业的人物,他们将自己的事业推向了顶峰,却因为自身性格或社会现实等的影响而导致了最终的失败。如齐桓公曾经“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声威显赫,笑傲群雄。一待霸业已定,便觉忠言逆耳,大用奸佞小人,至“桓公病,五公子各树党争立。及桓公座,遂相攻,以故宫中空,莫敢棺,桓公尸在床六十切日,尸虫出于户”。结局不可谓不悲惨!又像商鞅辅佐秦孝公实行变法,使秦国空前富强,为日后完成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但遭到了秦国宗室贵戚的反对,最终在孝公死后车裂而死,族灭全家。历史的先驱者落得如此下场,实在让人叹惋。 再次就是其情节,《史记》中描写的故事情节叙述人物的悲剧性行动,营造悲剧氛围并揭示人物苦难的、毁灭性的结局,如人物的被杀、自杀或遭受痛苦或意愿未能实现等诸如此类的情况,渲染悲剧的气氛,揭示悲剧深沉的内涵。 这些悲剧性故事情节贯穿着人物的悲剧命运。如《刺客列传》中的荆轲秦庭行刺,身被八创还“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最后壮烈身死;聂政“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尤其悲壮;郭解尚侠重义,到处为人排解纠纷,最后竟以大逆无道的罪名被杀害…… 悲剧性故事情节渲染了悲剧气氛,烘托了人物的悲剧色彩。如写霸王别姬: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再如《荆轲列传》中写易水送别,“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在这样浓烈的气氛中,再让人物自己作一首歌,而歌辞又是那样的悲壮,真是推波助澜,有力地烘托了人物的悲剧性,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最后再说其最为重要的悲剧精神。 “悲剧感和悲剧精神表现为一种英勇抗争,坚忍不拔的意志,一种悲壮的激情。”对命运、对时代、对困境的抗争,就是《史记》中悲剧人物展现的鲜明的悲剧精神和悲剧意义。《史记》中的悲剧人物,都有着顽强的抗争意识,他们超越了生死,有着崇高的道义和坚强的勇气,总之一句话,他们都充分表现出了人生的价值。 因此,他们的死在后人看来是值得的。陈胜、项羽等胸怀大志,有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不断为着理想奋进,虽其思想带有某种局限性而失败,但他们英勇不屈、积极向上的气概无疑鼓舞人,使人振奋;商鞅、吴起对历史作过重大贡献而落得悲凉的结局展示了生命的崇高价值;屈原宁死不屈,爱国忠君,崇高的责任使命感为人感慨…… “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史记》浓郁的悲剧色彩不仅仅是历史的展现,更是形成了一种文化,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而《史记》也凭借着这种悲壮的风格,在古代文学史上竖

项羽本纪原文及其翻译

项羽本纪 原文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 梁召籍入。须臾,梁眴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慴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广陵人召平于是为王徇广陵,未能下。闻王败走,秦兵又且至,乃渡江矫王命,拜梁为楚王上柱国。曰:“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闻婴已下东阳,使使欲与连和俱西。婴者,故东阳令史,居县中,素信谨,称为长者。东阳少年杀其令,相聚数千人,欲置长,无适用,乃请婴。婴谢不能,遂彊立婴为长,县中从者得二万人。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 婴母谓婴曰:“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婴乃不敢为王。谓其军吏曰:“项氏世世将家,有名于楚。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我倚名族,亡秦必矣。”于是众从其言,以兵属项梁。项梁渡淮,黥布、蒲将军亦以兵属焉。 凡六七万人,军下邳。 当是时,秦嘉已立景驹为楚王,军彭城东,欲距项梁。项梁谓军吏曰:“王先首事,战不利,未闻所在。今秦嘉倍王而立景驹,逆无道。”乃进兵击秦嘉。

太史公自序

《史记选读》巩固提升练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各句中不. 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而子迁适使反 B .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C .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 D .辅拂股肱之臣配焉 解析:选C 。A 项,“反”同“返”;B 项,“无”同“毋”;D 项,“拂”同“弼”。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 .于是惠王使错将伐蜀 B .南略邛、笮、昆明 C .孔子修旧起废 D .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解析:选D 。A 项,“将”,名词活用为动词,率领军队;B 项,“南”,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南;C 项,“旧”“废”,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过去被废弃、破坏的礼乐。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重黎氏世序. 天地 序:顺序 B .守经. 事而不知其宜 经:经过 C .被. 之空言而不敢辞 被:表被动 D .海外殊俗,重译款. 塞 款:叩 解析:选D 。A 项,序:理,主管。B 项,经:常,通常。C 项,被:蒙受,遭受。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汉之.伐楚孔子知言之. 不用 B.?????汝其.念哉察其. 所以 C.?????是故《礼》以.节人以. 天下之大过予之 D.?????乃喟然而.叹曰孙子膑脚,而. 论兵法 解析:选A 。A 项,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 项,表祈使语气/代词,他们;C 项,目的连词,用来/介词,把;D 项,表修饰/表顺承。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5~8题。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 邛、笮、

《诗经》《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尚书》《易经》老子、左传、史记、说苑11部国学经典名句汇编

《诗经》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2、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 3、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周南·汉广》 4、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6、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8、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 9、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诗经·小雅·斯干》 10、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11、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经·豳风·七月》 1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诗经·郑风·子衿》 13、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14、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15、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论语》 1、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4、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 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 6、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7、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 8、贫而无谄,富贵无骄。《论语·学而》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1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 14、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1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6、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17、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 18、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论语·雍也》 19、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2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2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论史记的艺术手法—虚构的真实

论《史记》的艺术手法—虚构的真实 摘要:《史记》代表了古代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从史学和文学两方面给予其高度评价。《史记》气势磅礴,情真意切,深广宏富,醇厚典雅在中国文坛上熠熠生辉,成为后世文学的典范。但历来对《史记》中详细记述的史料真伪有所争议,本文认为虚构正是《史记》一项非常重要的艺术手法。 关键词:《史记》真实虚构艺术特色 以现代学术眼光衡量,史学特质对于《史记》来说尚在浅层,其更深层的特质当属于文学。《史记》取材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国策》、《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难能可贵的是,司马迁还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的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其史学成就突出表现为“真”。 《汉书.司马迁传》云:“自刘向杨雄博极群书,皆称史迁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实录。”司马迁这种实录精神,真实的为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前期历史,展现了那个历史时期波澜壮阔、风起云涌、慷慨悲壮的历史人物;特别是他能够突破自己的个人感情,不因自己个人感情歪曲历史,表现不怕杀身之祸的英勇无畏的批判精神、求实精神,真实反映历史真实面目。 然而《史记》作为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其文学特色又突出在“假”。假,即虚构,非历史真实的。“虽假仍真”是《史记》的特色。虽是虚构,它却比真实更真实。这里的虚构,即是艺术虚构;前一个真实,是生活的真实,后一个真实,是艺术的真实。世界上任何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都是编造的。但艺术的真实却比生活的真实更真实。生活的真实往往是琐碎的、无实际意义的真实。而艺术的真实则是内在的本质真实,是超越现实真实上的真实,是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和意识形态的高度概括和象征的真实。《史记》的非历史真实,具有某种浪

项羽本纪练习(含答案) (1)

《项羽本纪》练习 一、一词多义 期:1、期山东为三处动词,约定 2、度已失期预定的时间,一定的时间期限 3、期年一周(年、月)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期服,为期一年的丧服 属:1、骑者属者百余人耳跟随 2、乃以秦王属吏交付、委托 3、属予作文以记之同“嘱”嘱托 4、若属皆且为所虏类 5、屈平属草稿未定写作 6、诸侯皆属焉从属,隶属,归属 引:1、乃引“天亡我”借口 2、项王乃复引兵而东率领 3、将军夜引弓拉开(弓) 4、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 5、相如引车避匿退回,调转 矜:1、矜愍愚诚怜惜 2、自矜功伐夸耀 伐:1、自矜功伐功劳 2、伐无道,诛暴秦讨伐 害:⒈争宠而心害其能嫉妒 ⒉邪曲之害公损害 ⒊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祸害 乃:⒈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就) ⒉平明,汉军乃觉之(才) ⒊至城东,乃有二十八骑(表示范围的限定,只、仅仅) ⒋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表转折,但、却竟然)以:⒈以故,事得已(因为) ⒉以是知其能(凭借) ⒊以示士卒必死(来) 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逐之(率领) ⒌欲以力征经营天下(凭借) 二、通假字 1、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繇”通“徭”,徭役 2、问一田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称呼 3、骑皆伏曰:“伏”通“服”,佩服 4、乃持项王头视鲁:“视”通“示”,出示,展示 5. 羽岂其苗裔邪?“邪”通“耶”,语气词,吗 6、乘埶起陇亩之中:“埶”通“势”,形势 三、古今异义 1、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 (古义:学习认字与写字今义:学习书本) 2、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古义:指流寓在当地的客民今义:宾朋客人)

(古义:指当地的土著丁壮今义:儿子兄弟) 3、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 (古义:身边的下属今义:方位名词) 4、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 (古义:痛快的打一仗今义:快速战斗) 5、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古义:山的东边今义:山东省) 6、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指一片地域) 7、吾知公长者 (古义:年高有德行的人今义:泛指年纪和辈分都高的人)8、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 (古义:比喻微小的权势今义:指体量大小) 9、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古义:治理今义:管理) 10、于是项王及悲歌慷慨 (古义:在此,这时候今义:承接连词 (古义:意气激昂今义:大方,不吝啬) 11、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古:悬赏今义:购买) 12、放逐义帝而自立 (古义:自己立自己今义:靠自己一个人) 13、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古义:才能和勇气今义:才能) 四、词类活用 1. 毋妄言,族矣(名作动,灭族) 2. 梁以此奇籍(意动,以……为奇) 3. 皆沉船,破釜甑(使动用法) 4. 项王军壁垓下(名作动,修筑营垒) 5. 无不膝行而前(名作状,用膝盖) 6.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名作状,在夜里) 7. 项王则夜起(名作状,在夜里) 8. 直夜溃围南出(名作状,向南) ⒐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名作状,向东) ⒑无不膝行而前(名作状,用膝盖) ⒒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名作动,向西走) ⒓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使动,使……为王) ⒔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为动,为……而死) ⒕陈涉首难,豪杰蜂起(名作状,像蜂一样)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项籍者,下相人也。 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2、省略句 以(之)赐公

史记左传在语言、叙事上的异同

史记左传在语言、叙事上的异同 史记:叙述上文学性强,叙述方式采取第三人称,叙述客观,塑造人物形象更为饱满, 左传:《左传》以《春秋》为本,叙事往往很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战争的叙述尤为精彩。叙述特点上,左传通过揭示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把史实情节化。《左传》的叙事按自然时间演进的占了绝对多数,这主要是受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守时、顺时观念的影响。《左传》的叙事视角是史官的视角。史官的叙述视点处在“真”与“幻”之间,“隐幽”与“直笔”之间。《左传》常采取“前埋伏笔”与“后文对应”的方法,使整个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第一、单音节词(左传)被双音节词(史记)取代的语言现象,在《史记》对《左传》相同材料的转述中这种现象是比较普遍的。第二、在《史记》中,数量短语和其主语、宾语搭配的情况已经比较的固定。第三、《史记》对《左传》的材料进行信息处理时,既有对信息内容的增加,也有对信息内容的减省;并从不从角度对信息内容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等。这些现象都充分体现了司马迁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左传》、《史记》叙事艺术的不同点比较 (一)《左传》、《史记》叙事者的比较 (1)左丘明与司马迁的写作心态及角度 《左传》和《史记》都包含对民众的拳拳关怀,但《左传》更多的是出自精英阶层的自上而下的悲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事实上都是统治者,这与左丘明所代表的春秋时期鲁国史官阶层作为统治阶层代言者的角色定位有关。 而《史记》由于其作者司马迁自身的遭遇、早年的游历等,在叙事角度上,往往偏向于下层阶级,流露出一种更为民间的姿态和情怀,其关注的范围延伸至历史上的社会各阶层人民形形色色的活动,延伸至历史上的社会之每一个角落的民族,从社会的上层到社会的下层,从中国的本部到中国的四周,无所不纪。且司马迁在叙述下层阶级时表现出接近于被叙述对象的立场、倾向。 (2)主体意识的萌发——从“君子曰”到“太史公曰”的转变 《左传》中对历史史实评论行为的发出者被命名为“君子”,“君子”是被模糊了个体身份特征的同阶层人群集合体,即春秋时期上层史官阶层。论述主体将自己隐藏在“君子”之称之后,气评论更常见的形式是由事件中相关人物(或为参与者,或为旁观者)基于对事件本身的分析、判断之后言说出来,如各国谋臣策士的议论劝谏之辞。而《史记》中的“太史公曰”则使论述主体从幕后走向了台前,司马迁在进行历史评论的时候,完全以“自我”的身份,充分彰显自己的历史见解和感悟,意味着主体意识的萌发。 (二)《左传》、《史记》叙事技巧的比较 (1)叙事视角的不同——《史记》更为灵活、开阔的视角 在《左传》中,叙事者纯粹以第三人称形象出现,以全知的视角记录所见所闻,并在其中表达对人、事的评论,但在全知叙述中带有某种程度的限知性,在这些限知性叙述中,通过所述人物的视点,使其获得自我表白,提高论述对象的形象生动性,但这种角度的叙述并没有得以灵活且生动的运用,不甚突出。在《史记》中,司马迁使叙事者的全能化程度更为提高和全面化,在保持一贯开阔的时空视野时,将事件的完整轮廓收诸眼底,即有对集体命运的把握,又有对个人内在心理的发掘,转用故事数位人物的眼光来观察事物,一方面尽量

史记项羽本纪心得体会.doc

史记项羽本纪心得体会 篇一:《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 羡慕,但风中的低语却诉说着自负所带来的危难,项羽的死是历史的遗憾,他未能有完美的结局,毕竟这不是故事,无法有善变的结局。项羽的血流入家乡的水,这水的一旁是他曾经守护的地方,而他也将在这萦绕千年,不禁为他叹息,不禁责问历史为何选择了刘邦,但我只是站在历史长河的边缘,无论这里多么汹涌,多么绚烂,我都是一个过客,无法涉足去改变命运的轮迹,乱世的光华似乎就在瞬间,乌江流水已滔滔而去,只是未曾惊醒了沉睡的霸王。 安息至永生,是经历了时间所遗留的,项羽似乎在千年之前便已沉睡,但他的灵魂在时间中得到永恒,他化为江东子弟心中亘古的传说。 一切已过,英雄也有江水这归处,也许这是一种荣耀。长江边李清照是否为项羽叹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否亦是多少人的感言?只因那乱世不灭的光华。 篇二:读《史记选——项羽本纪》有感 读《史记选——项羽本纪》有感 ——为霸王些悲歌 乌江边,瑟瑟的吹着阵阵寒风,吹乱了你飘散的长发,更吹冷了你破碎而绝望的心,乌江水似乎停止了奔腾,原本浩荡的东流水如今只倒映出一张憔悴的面容,挂满岁月风云的沧桑。是你——项羽。你那已久魁梧的身躯,倚着长剑,仰望长空,目光犀利似乎欲穿透重重阻隔。可转瞬间,却又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四面楚歌愈加嘹亮,敌军脚步更

加逼近。你辞退了长者的善意,义无反顾的再次拼于刀光剑影之中。那荡气回肠的决斗,化作空中的狂风,为你呼啸,为你哀嚎。最终你成就了一段血的历史,永远定格在那飘渺的长空。 好一个西楚霸王,英雄之魂豪气冲天,似乎天地为之动容,风云为之变色。我感概,英雄末路,终究化作一片浮云,烟消云散。 想起当年,你正是二十出头,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那是风华正茂的岁月。破釜沉舟,何等意气风发。古今多少英雄不为之赞叹。你号令各方诸侯,问鼎中原。霸气浑然天成,壮志应运而生。 我敬佩你、仰慕你。历史似乎为你而倾醉,而你却醉在历史为你酿造的酒窖之中。秦末,各路诸侯蜂拥而起,割据一方。本来,天下大势尽归你所长控,统一中原舍你其谁!自起事以来,你一直演绎着一段壮与美的历史,在人生的舞台上谱写一首惊心动魄的歌。我知道,你就算在最后一刻也不甘于终端自己完美的表演。什么大丈夫能屈能伸,什么忍辱负重,更谈什么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一切都不在你的思绪范围内。这充分的体现了你的个人主义英雄主义,你只追逐个人的荣耀与成功,你认为这时代的历史就应该为你谱写,这风云就应随你而变化。其他人算什么,充其量不过是你的绿叶与陪衬,是让你屹立于历史顶峰的垫脚石,是让你的月色更加皎洁的群星。以致于你认为无需听取任何人的意见,更无顾及任何人的感受。个人英雄主义你虽然演绎的淋漓尽致,可就造就的只不过是你的匹夫之勇。垓下一段,汉强而楚弱,如此形势危急,决定生死成败的关头,个人英雄主义完全葬送了你残存的唯一希望。你不懂得静下心来与群臣商议如何破敌之策,你只知道骑上你那快如闪电的乌骓穿梭于敌方千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