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试论《伤逝》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试论《伤逝》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试论《伤逝》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试论《伤逝》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试论《伤逝》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摘要:从思想性和艺术性来评述鲁迅的小说《伤逝》。认为《伤逝》的思想意义在于“五·四”时期的青年人要争取个性解放必须与争取整个社会解放相联系,而这种思想性是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写法,运用独到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及环境烘托等艺术手段来表现的具有很强的浪漫主义主观抒情性,也有较高的艺术性。

关键词:鲁迅;涓生;子君;主观抒情;个性解放;悲剧

鲁迅先生的小说《伤逝》是其爱情题材之独篇,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也有极其独特的艺术性。多年来,专家学者们对这篇作品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更为初学者打开了眼界,使我们能够在深读《伤逝》的过程中,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上探寻真实涵义,成一己之言。

1、深刻的思想性

《伤逝》的主要思想意义,不仅在于其歌颂了“五·四”时期青年男女要求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的勇气和行动,批评了他们斗争的不彻底性,并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势力的顽固和黑暗,更重要的是鲁迅先生能够把爱情和婚姻问题置于整个社会斗争的背景之下,指出青年人争取个性解放必须与争取整个社会的解放相联系,以此作为自身解放的前提。这种思想远远高出了当时其他作家的同类作品所揭示的主题思想。

早在“五·四”运动高涨时期,“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的口号,就曾激起了广大知识青年反叛的冲动。二十年代初,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名剧《娜拉》被介绍到中国以后,更促使这些年轻人走上了娜拉的道路。一时间,大批描写年轻人争取个性解放、婚姻自由的文学作品应运而生。然而,这些作品大都局限在肤浅的歌颂之中,谁都没能站到鲁迅先生思想认识的高度。其实,易卜生是经鲁迅最早介绍到中国来的,而善于冷静观察和思考的鲁迅先生不仅欣喜地看到一大批中国的“娜拉”的觉醒和出走,更看到了潜藏在个性解放道路上的危机。他曾在一九二三年女子高等学校做了一篇题为《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指出了娜拉出走后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并于两年后写成了《伤逝》,用作品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来形象化地说明,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青年人的个性解放,特别是妇女解放,在没有得到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权力时,根本就是一句空话。批判了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爱情至上的虚幻信条。揭示了社会解放才是个性解放的唯一前提这一高深的题旨。

2、独特的艺术性

《伤逝》深邃的思想性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呢?如果我们把《伤逝》和鲁迅先生同期,甚至同类的小说加以比较,就会发现,它们虽然都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的思想意义,但形式、风格却迥然相异。

艺考音乐常识

高考音乐常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2.《国际歌》的词作者是欧仁·鲍狄埃(法),曲作者是比尔·狄盖特(法)。 3.《我的祖国》是影片《上甘岭》的插曲,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 4.《翻身的日子》是一首民乐合奏曲,由朱践耳作曲。 5.《要做共产主义接班人》是一首优秀的儿童歌曲,由喻成功、余远荣作词作曲。 6.音乐语言的基本要素有节奏、节拍、旋律、音色、力度、速度、和声、复调等,其中以节奏、旋律、和声三要素最为重要。 7.《澧水船夫号子》是湖南民歌,《放马山歌》是云南民歌,《脚夫调》是陕西民歌,《茉莉花》是江苏民歌,《沂蒙山小调》是山东民歌,《交城山》是山西民歌,《军民大生产》是陇东民歌,《小河淌水》是云南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是四川民歌。 8.中国民歌的主要形式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 9.《红星歌》是电影《闪闪的红星》的主题歌,是一首童声合唱曲,由邬大为、魏宝贵作词,傅庚辰作曲。 10.《早晨》是一首笛子独奏曲,由赵松庭作曲。《瑶族舞曲》是一首根据瑶族民歌改编而成的民族器乐曲,由铁山、茅源作曲。 11.《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典雅优美的抒情性古曲,全曲共分为十段: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云深际、渔歌唱晚、回澜拍岸、桡鸣远濑、欵乃归舟和尾声。 12.欣赏音乐是一种审美活动,它是以音响的听觉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相结合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欣赏音乐一般可分为知觉的欣赏、情感的欣赏和理智的欣赏三个层次。 13.刘天华是江苏江阴人,我国优秀的民族作曲家、演奏家和音乐教育家,主要代表作有《病中吟》《月夜》《空山鸟语》《光明行》等二胡独奏曲。 14.常见的民族乐器有笛子、二胡、板胡、筝、唢呐、扬琴、柳琴、三弦、琵琶等。其中竹笛一般分为曲笛和梆笛两大类。 15.民族乐队常见的编制形式有民族管弦乐队、丝竹乐队、吹打乐队、芦笙乐队等,其中以民族管弦乐队最常见。民族管弦乐队又分为管乐器组、弓弦乐器组、拨弦乐器组和打击乐器组四个部分。 16.聂耳,云南玉溪人,原名聂守信,是我国著名的人民音乐家。主要代表作有歌曲《卖报歌》《大路歌》《毕业哥》《义勇军进行曲》及民乐合奏曲《金蛇狂舞》。 17.《铁蹄下的歌女》是聂耳为影片《风云儿女》所写的插曲。 18.贺绿汀,湖南邵东人,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主要代表作有歌曲《游击队歌》《嘉陵江上》、管弦乐曲《晚会》《森吉德马》、钢琴曲《牧童短笛》。 19.声乐的演唱形式有独唱、齐唱、重唱、对唱、合歌、轮唱等。声乐曲的体裁形式有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讽刺歌曲、诙谐歌曲、摇篮曲等。

歌剧艺术发展及作品欣赏试题

歌剧艺术发展及作品欣赏试题

1.歌剧:是结合了戏剧与音乐,并加入舞台艺术元素,集三者于一身的艺术形式。在舞台表演,并有舞台布景、戏剧化妆、服饰、表演的,以角色演唱为主导,以独立的、特定的音乐结构作为推动手段的戏剧音乐作品。 2.正歌剧: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意大利歌剧在1680年间渐渐定型为正歌剧。即古典式的意大利歌剧,是一种严肃的歌剧,题材崇高,大抵取材于希腊及罗马故事,内容悲壮,多为悲剧。正歌剧在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初,是欧洲最流行的一种歌剧形式。亨德尔可以说是主要的代表人物。到了莫扎特时代已走向没落。 3.喜歌剧:与正歌剧相比,喜歌剧的题材就平民化多了,剧中采用轻松、滑稽的主题,多是一般平民的日常生活情节。喜歌剧泛指19世纪包括对白的法国歌剧,此类歌剧中的演唱,咏叹调往往不是表达感情的主要手段,而是采用浪漫曲、分节歌、舞蹈歌曲乃至讽刺歌曲及对白等表现事态风俗题材。 4.轻歌剧:比喜歌剧更加大众化,虽与喜歌剧相似,但比喜歌剧短而通俗,结构简单,没有尖锐的戏剧冲突;旋律流畅动听,配器色调鲜明,且以说白为多,更具娱乐性。 5.宣叙调:歌剧是没有对白的,对话是以半念半唱的形式来表现,宣叙调也称朗诵调,是歌剧演唱音调的一种形态、类型。宣叙调在歌剧中强调朗读式、说话似的自然音调变化,在对白、对话的演唱中用以表现人物关系和剧情进展,不带明显的主题素材,没有固定的结构形式,篇幅短小。常用于咏叹调前面的简短叙述并作为两端咏叹调之间的转换过渡性段落。 6.咏叹调:是歌剧中的一种歌唱形式,是歌剧音乐中的精华。是一种既讲究旋律线条的优美动听,又注重发挥声乐表演技巧的抒情调。每当情节发展到一个高潮﹑主人公内心汹涌澎湃不吐不快时,作曲家便为主角们安排一首动人的咏叹调。由某一角色集中抒发内心情感,发出声声感叹,倾诉人物的喜怒哀乐,此时剧情暂且停止推进。 7.重唱:重唱是当故事里有两个或三个以上角色进行对话时便以重唱的方式来呈现,在此需顾及角色性格的不同,旋律得依角色个性来编写,每一个角色在一个声部很难有完整的音乐样貌。重唱这一形势同时精简了篇幅,压缩了人物各自的宣叙调和咏叹调,为戏剧的进行提供了速度。重唱既有丰满的音响和缜密的织体作为重要的表现手段,重唱所处的部位都在一场之末作为总结,作为高潮的铺垫。 8. 序曲:用以向观众宣告演出即将开始通常序曲的风格能够影响整部歌剧的气氛,能够画龙点睛般提示全局的精华。 9.合唱:歌剧中的合唱多起陪衬或营造气势的作用,大多是配合大场面而出现的旁布偶雄壮的乐章。

浅析宝黛爱情悲剧

(演讲时不要点击图片!) 浅析宝黛爱情悲剧 打开《红楼梦》,(切换第二张)曹雪芹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开篇明诣,点出作者希望通过此书道尽人间沧桑,希望世人醒悟的愿望。正如王国维所说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其在论述宝、黛的爱情时强调:造成宝黛的爱情悲剧的"不过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为之而已"。常人之情,常人之理导致了悲剧的发生。然而,就在常人之情,常人之理中,造成宝黛爱情的悲剧根源又是什么呢? 《红楼梦》是一个作者没有完成的著作。从前八十回的描写来看,宝黛的爱情线索是既连续发展又若有所断的。宝玉是小说中的中心人物,他与黛玉的感情发展也似一条耀眼红线令人眩目。 宝黛爱情在《红楼梦》一开始就注定了它的悲剧结局。宝黛的爱情之悲也就在于他们的爱情之深。他们的爱情是从黛玉初进荣国府,(第三张)从黛玉第一眼看到宝玉开始的。黛玉眼中的宝玉,宝玉眼中的黛玉,都是那么的美丽、清俊、高雅、脱俗,也许前世的灌溉之恩就注定了他们今生的一见钟情。而后,黛玉的孤高,宝玉的温柔,和他们共同的执着思想——愤世嫉俗,使他们彼此成为知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日久生情,虽然双方有意,而且都那么执着,但黛玉的小性和宝玉的多情使他们感情的发展始终是一波三折。麒麟公案、金玉姻缘,每一点点小的事件都会使大观园内鸡飞蛋打,使他们情感的小舟几欲浪涨船翻。然而,他们感情却就是在这样的曲折的道路上一路坚强的走了过来。 在贾府中,贾家的男性腐朽不堪,当家的早已是女性。贾母处在贾家的最高权力地位上,是贾家的精神领袖。在她的面前,贾政连教训儿子的权力也被剥夺了。在《红楼梦》后四十回里,贾母被描写成一手造就宝黛悲剧的真凶。由此,有人认为贾母是霸权主义推行者,是坚决反对宝黛爱情的人,是为了所谓的封建正统,为了她至高无上的尊严,为了她的一厢情愿,毅然舍弃了她心肝肉似的宝玉的幸福,舍弃了她疼爱的外孙女的性命,她一反往日那慈祥的面孔,决绝地作出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局。但我以为,造就宝黛爱情悲剧的,并不在于贾母。 贾母是时时刻刻操心着宝玉的婚事的,时时刻刻袒护着两玉儿的。在第五十回见宝玉和薛宝琴在雪中同立、红梅掩映,贾母问起她的生辰八字,欲与宝玉求配,这就奇怪了,眼前有热辣辣等着的人偏不考虑,而对初来乍到的却兴趣盎然。实际上,贾母是明问宝琴,暗拒宝钗。如果说,在前八十回里,贾母一直都是看好宝钗,希望着宝钗将来能够许配给宝玉,我想这是有力的辨证。所以紫鹃说贾母是黛玉唯一可以信赖的人,这应该是有充分根据的,贾母始终是二玉的保护者。 贾母平日里疼黛玉还来不及,将来更不会加害黛玉。在《红楼梦》前八十回的描写中,二玉不理世情,生存能力极差,贾母岂会不知?她只想着自己在一日,保护他们一日,不让宝玉挨他父亲的打,不让宝玉去社会上去接触世情险恶,覆雨翻云;不让黛玉受贾府那些薄情的的长辈,势利眼的下人欺负。她每天都为他们操心。她在贾府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她在一日,二玉衣食无忧,没人敢侵犯他们;她一旦闭眼了呢?在贾府这样的温柔富贵乡里,贾母也是怕的。因为,她太知道,富贵后面的假象了。 老太太常抱怨着说:“几时我闭了眼,断了这口气,也就罢了。便又不咽这口气!”没有夸奖,没有客套,只有责备和泪水。这是真情流露啊!

从《伤逝》看鲁迅的婚恋观

从《伤逝》看鲁迅的婚恋观 《伤逝》作为鲁迅小说中惟一的爱情小说,自发表以来备受关注,人们对它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诠释,集中落脚在“女性经济独立”和“鲁迅对生命中的两个女人(许广平和朱安)的心灵感观”这两个方面上。而在本文中,笔者拟从分析文本的“爱情形态”来寻找文本新的意义所在。 作为一部爱情小说,其主线自然是爱情故事。小的时候,我们从童话中看到的是“王子/公主”式的爱情:王子英俊潇洒,有勇有谋,坚毅而多情;公主则是美丽动人,善良纯洁,虽弱小而多情。王子、公主历经磨难,波折重重,但到最后,他们终于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故事也到“从此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嘎然而止,而我们则在对王子公主幸福未来的憧憬和深信不疑中满足地合上书本。及至长大,我们在经典中不断重温“经典”的爱情形态:从生而至死,死而又生的杜丽娘柳梦梅、梁山伯祝英台、罗密欧朱丽叶式的爱情,到现在迷倒众生的波折重重,九转回肠琼瑶式的爱情。这些爱情,无论或生或死,或成或不成,我们听到的都是“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呼唤,看到的是禁忌――阻碍――奋斗――成功(或失败)的恋爱的历程,在这个历程中,充满了幻象和新鲜的刺激。但这些爱情故事都无一例外的没有告诉我们,在经历了这个充满幻象和新鲜的恋爱历程之后,我们所欣羡

的主人公们在走进婚姻的殿堂之后,他(她)们又会经历一个怎样的历程?可能存在怎样的新的阻碍呢?在我看来,《伤逝》正是描述了从爱情到婚姻的一种家庭状态,确切地说,表现了鲁迅对“婚姻惰性”的忧虑和恐惧。 涓生之不爱子君,并不完全是子君没有和他相平等的经济权。子君在和涓生恋爱之前和恋爱之后及至走入、走出家庭生活之后,经济状态是相同的,始终是不独立的,至少文章中并没有提到有任何不同或改变;而且,涓生不爱子君也是在他失业之前发生的,在二人同居从而进入家庭生活后,“我也渐渐清醒地读遍了她的身体,她的灵魂,不过三星期,我似乎于她已经更加了解,揭去许多先前以为了解而现在看来却是隔膜,即所谓真的隔膜了”。很明显,产生隔膜首先 是恋爱时的幻象已剥落,“我”开始“清醒”。失业并未使涓生受到多大打击,反而在他看来倒是给家庭注入了新的活力,“振作了我们的新精神”,他庆幸失业使他在“未忘却…翅 子的扇动”之前“脱出…牢笼”,“从此在新的开阔的天空中翱翔”。然而使他不耐的是子君终日汲汲于家务,完全缺少 思想的交流甚而是子君无意识地拒绝交流:“汗流满面,短 发都粘在脑额上;两只手又只是这样地粗糙起来”,“终日屋子里总是散乱着碗碟,弥漫着煤烟,使人不能安心做事”,“加以每日的‘川流不息’的吃饭;子君的功业,仿佛就完全建立在这吃饭中。”,“吃了筹钱,筹来吃饭,还要喂阿随,饲

艺术常识填空题答案

艺术常识填空题(1——60) 1.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代表作。 2.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是(命运)第九交响曲是(合唱) 3.中国古代名画(《步辇图》)描绘的是贞观15年唐太宗接见吐蕃松赞干布的使者和亲的场面。 4.达芬奇最著名的画《神秘的微笑》,又名(《蒙娜丽莎》)。他的《丽达与天鹅》,取材于希腊神话。 5.(拉斐尔)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天才的画家,擅长画圣母。代表作《雅典学院》,表现假想的 古代贤哲汇聚一堂的情景,代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的特点。 6.米开朗基罗的代表作是(《大卫》),至今屹立在罗马广场,作品取自圣经故事。他还创造了西斯廷 教堂天顶画《创世纪》。 7.中国戏曲的四大声腔指明代南曲系统(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弋阳腔的合称。 8.京剧表演的四种基本形式(唱)、(念)、(做)、(打)。 9.“信天游”是汉族的一种山歌,流行于_陕北__地区。 10.“_锅庄_”是藏族的民间歌舞形式,主要流行于四川、西藏、云南的藏族地区。 11.雕塑作品〈〈青铜时代〉〉、〈〈思想者〉〉的作者是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 12.著名的《四小天鹅舞》出现在《天鹅湖》的第( 2 )幕中。 13.中国传统画的三大画科分别是()、()和()。人物、山水、花鸟 14.1950年,上海音乐学院的两个深长何占豪和陈刚共同创作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15.我国现代画家中,“南北二石”指的是(傅抱石)和(齐白石)。 16.“米勒三部曲”指的是(播种者)、(拾穗者)和《晚钟》。 17.在美术方面,“文艺复兴三杰”是()、()和拉斐尔。其中(拉斐尔)被誉为西方的“画圣”。 18.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作曲者是柴可夫斯基。 19.20世纪世界三大男高音是意大利的(帕瓦罗蒂)、西班牙的(多明戈)和(卡雷拉斯)。 20.相声艺术讲究的是“说、学、(逗)、(唱)” 21.京剧的旦行中穿短裳的是:(花旦) 22.京剧还有其他一些称谓是()或()。平剧或皮黄剧 23.“游园惊梦”是昆曲(牡丹亭)中的一场戏。 24.我国的“杂技之乡”是(吴桥),被誉为“高空王子”的新疆杂技演员是(阿迪力) 25.元曲是杂剧和_散曲_的总称,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 26.表现西班牙内战的著名壁画〈〈格尔尼卡〉〉的作者是谁?(毕加索) 27.话剧〈〈屈原〉〉、〈〈棠棣之花〉〉、〈〈蔡文姬〉〉的作者是(郭沫若) 28.著名旅游景点张家界在我国(湖南省)省。 29.北京的简称“京”,江苏的简称(),山东的简称(),安徽的简称(),湖南的简称(), 广东的简称(),河南的简称(),海南的简称()。 30.肖邦是哪个国家钢琴演奏家?(波兰) 31.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是(曹禺)和(田汉)。 32.(布莱希特)是20世纪前期德国著名的戏剧家,他创建了20世纪德国戏剧的一个重要学派,这一 学派推崇“间离法”这一演剧方法,又称“陌生化方法”。

宝黛爱情

浅析宝黛爱情悲剧的必然性《红楼梦》是我国十八世纪中期的一部古典小说,可谓文坛奇葩。它自成书两百年以来,吸引了无数的“红迷”雅俗共赏,其中,贾宝玉和林黛玉凄美哀绝的爱情故事更是倾注了曹雪芹毕生的才情,也使整部《红楼梦》的悲剧艺术和社会意义更具魅力。当我们被他们的爱情故事牵动心弦,看着他们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到成为知音、相互爱慕直至爱情破灭、黛玉憾死,在抱憾叹息的同时,掩卷深思,究竟是什么导演了这场悲剧,那段“木石前盟”到底哪里这样令人刻骨铭心,亘古流传? 剖析其时代本质,不难得出,这场悲剧其实有其时代的必然性:一.没落的封建社会和封建礼教导致了宝黛爱情悲剧的必然性 几千年的封建礼教是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和思想自然发展的严重桎梏,封建的爱情婚姻制度,对宝黛爱情悲剧的形成至关重要。通观《红楼梦》全书,不难看出,宝黛之爱情是以共同的反封建主义叛逆精神为基础的,而这一点正预示了他们的爱情悲剧的必然性。 首先,宝黛爱情不以封建的“夫贵妻荣”为爱情基础。他们二人都不喜谈论“经济学问”、“仕途经济”、“官宰”等封建的东西,他们以有共同的思想而引为知己,他们爱情的基础就是他们共同的反封建主义叛逆精神。他们根本不以“夫贵妻荣”为规范,反而想要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其次,宝黛爱情不以封建的伦理、道德为标准,对“男女之大防”、“金玉姻缘”、“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等封建的伦理道德

规范不屑一顾,大胆地追求他们甜蜜的自由恋爱生活。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他们追求的不是封建的荣誉,而是纯洁的、真挚的爱情,是恋爱的自由和婚姻的自主。 从上述可知,他们的爱情背负着沉重的时代和历史的负担,在那样的环境下根本没有婚恋自由。历史发展条件的限制,尚不具备足以摆脱封建势力的民主性个性,特别是对婚姻自主的束缚压迫和野蛮扼杀,而宝黛的爱情也就成了这一时代局限下的牺牲品。以他们当时的处境和能力,加上自身的寂寞、孤独、软弱远不能同封建礼教抗衡。要求婚姻自主而没有支持它的社会制度,他们的婚恋在当时传统礼教看来是“大逆不道“的,顽固的封建礼教是不允许他们之间爱情的存在的。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影响儿女婚姻幸福的是那个泯灭人性的封建社会和封建礼法,那才是导致宝黛爱情悲剧的罪魁祸首。 二.家庭背景导致了宝黛爱情悲剧的必然性 就贾府上层人员的角度来看,贾府的上层人员中,最顶层是贾母,其下是邢王两位夫人。 (一)贾母 处于最顶层的贾母,她的意见是最重要的。中国封建宗法社会最讲究的是“多子多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个家族是否兴旺发达的标志之一便是人丁是否兴旺。黛玉如此衰弱且无可救治的病体,为避免贾宝玉婚姻的不幸,危及子孙的繁衍与健康,贾母断不会让贾宝玉与林黛玉结合的。而宝钗身体很好,又比黛玉更懂得怎样讨贾母的欢心,深得贾母喜爱。由于要组建家庭,又是如此的大家族,

读鲁迅短篇小说《伤逝》读后感

读鲁迅短篇小说《伤逝》读后感 以下是关于读鲁迅短篇小说《伤逝》读后感,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读鲁迅短篇小说《伤逝》读后感 陈弥远 《伤逝》作为鲁迅笔下唯一一篇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却是复杂又充满歧义,甚至连其弟周作人都认为此篇最为难解。然而,小说所刻画的爱情的样子与矛盾,却是并未因时间流逝而失去意义,今日读来,依旧能激起许多共鸣。 这篇小说是男主人公涓生的忏悔记。因为爱,涓生和子君不顾一切,同居、相守;因为经济问题的琐碎、心理共鸣上的矛盾,最终走向悲剧的收场。期间的深刻教训,今日看来,依然有着诸多共通之处。 爱情需要物质基础。同居之后紧随着的就是涓生的失业,经济上入不敷出的局面,让子君只能在柴米油盐上精打细算、日夜操劳;对爱情心灵契合的向往,让涓生对子君只顾通俗生活、没有精神交流而无比失望。随着生活日益困顿,这些窘迫与矛盾愈发紧迫和扩大,终致分手的结局。也许爱不需要任何理由,正如子君冲破枷锁也要和涓生在一起一样;但是爱下去,需要物质的维持。 ·

精神层面的契合也很重要。对于女主人公来说,她向往了爱情的自由,但最终的期望还是传统的家庭生活;而对于男主人公来说,却是高要求的精神交流,谈文学谈艺术,等等。精神上的不契合,所追求的东西的不一致,使得他们在共同走下去的道路上越来越难以为继。 这是一部悲剧,也是嘲讽当时的知识分子在爱情中的虚伪的作品。小说里涓生对子君说"我不爱你了",子君离开而后死去,但男主角最后忏悔所得的体会却是"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这是多令人愤慨的虚伪。从这个角度来说,"涓生"与鲁迅刻画的其他有着种种弊病的知识分子,包括孔乙己、狂人、吕纬甫等等,并无二致。 当然,我的思想并没有鲁迅先生那么深刻,读完此篇,我的感慨还是停留在"爱情需要物质基础"这一浅显层面上。这也是贫穷的我的阅读体会的写照吧。 贫乏又浅薄如我,连这篇读后感的标题都不知该如何概括,也就啰嗦至此。 《伤逝》简介 《伤逝》是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部以爱情为题材反映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短篇小说,收录在《彷徨》。小说以主人公涓生内心独白的方式,讲述了他和子君因为爱情而冲破 ·

鲁迅伤逝

鲁迅伤逝 鲁迅《伤逝》读后感(一) 今晚终于把《伤逝》这部小说看完了,心里面有许多的感慨和收获。 主人公涓生、子君是受过新式思想熏陶的两个青年,他们不理会世俗的眼光,毅然的选择为了爱情的自由而走到一起。但是,爱情是需要面包的!在为生活而担忧操劳中,子君在与涓生同居之后就逐渐变回了旧式妇女的形象,“全然忘记了当初的新思想、新觉悟”,涓生面对同居后的子君,同居后的生活状况感到非常失望。这失望一天天累积,两个人之间的隔膜、矛盾越来越深,最终,涓生为了寻找他眼中的“新路”而决定把“真实”告诉子君――“我已经不再爱你”,对涓生极度依赖的子君最终离开了,离开了涓生,也离开了这个世界!涓生在得知子君的死之后,陷入了深深的悔恨之中,他所要的“新路”,也并不是像他之前选择的那样,出现在眼前,反倒是无尽的悔恨、空虚。 这个故事显然的,是一个悲剧。两个为了爱情自由而走到一起的人,最终得到的是凄惨的结局。在小说之中,有两个细节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 其一,“子君有怨色,在早晨,极冷的早晨,这是从未见过的,但也许是从我看来的怨色。我那时冷冷地气愤和暗笑了:她所磨练的

思想和豁达无畏的言论,到底也还是一个空虚,而对于这空虚却并未自觉。”我极其震惊于那个“冷冷的气愤和暗笑”!抛开涓生所气愤和暗笑的内容,我只讲两个人之间对待的问题。两个因为相爱而选择走在一起的人,在共同生活之后,发现彼此之间渐渐产生隔阂,却不想着去放开彼此的想法,敞开心扉的争取把隔阂早日消除,而是无所作为的让隔阂这么逐渐累积,累积,最后竟然发展到对对方“气愤”、“暗笑”的地步,尤其那“暗笑”,多么伤害人心的暗笑!涓生,你可知道,你所暗笑的可是你爱的人啊! 其二,在子君死后的一段时间,那条狗“阿随”竟然自己找回来了,来到了涓生的面前!子君,对涓生深爱而又极度依赖的女子,在涓生说出他心中的“真实”之后,怀着对涓生的爱,和对涓生的绝望而离开。她在死的那一瞬间,在死了之后,依然怀着对涓生的眷恋吗?依然怀着对涓生的深爱吗?所以,她在死后附体在阿随身上也要再去见涓生?我这么想着,对于子君的死,也对于她的生,都感到了极度的悲哀――其实,她从来也并不是独立的存在,她始终有一种依赖!而涓生,面对自己抛弃的“阿随”的回来,自然也是勾起了对子君的回忆――苦痛,悔恨,空虚! 从大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中看待涓生和子君的悲剧。当时,是新旧思想激荡的时期,青年既受到了新式思想的熏陶,但是也还是没能摆脱封建残余思想的束缚,他们在新与旧之间痛苦的挣扎着。从这种角度看,这段爱情的悲剧是当时的社会造成的,子君的死也是那个社会造成的。子君和涓生是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的牺牲品。鲁迅先生

歌剧艺术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歌剧艺术》教案 授课人:杜媛周次:第十五周 教学背景及构想: 中学生的音乐审美价值取向是喜欢流行音乐的,平时接触歌剧也不多。对于欣赏歌剧,学生的心里难免存在一种畏难情绪,学生普遍认为歌剧太古典也太深奥,是一门可望不可及的艺术。这种局面的出现给“音乐鉴赏”中歌剧这一块的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在授课过程中,我会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尽量的结合作品。导入从学生熟悉的音乐入手,让学生能从熟悉的音乐中感到亲近与轻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将学生分成A、B、C、D四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不知不觉地爱上歌剧艺术。 教材分析: 《歌剧艺术》是人教版高中新教材音乐鉴赏模块第17单元第32节。在此之前,学生已欣赏了欧洲民间音乐中美声唱法帕瓦罗蒂演唱的歌剧《今夜无人入睡》,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这节课在中外音乐知识体系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由于歌剧起源于外国,而且外国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歌剧,给学生观看与学习的价值非常的高。但教材中的歌剧艺术的作品只有中国的,我觉得知识有点不全面,所以我添加了很多外国的歌剧欣赏和介绍,由浅入深地进入到歌剧的艺术领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基础知识:了解歌剧的起源、定义; 了解歌剧的演唱形式及分类;知道著名的歌剧作家及作品;基本技能:通过歌剧艺术的学习,能认识中外歌剧艺术,能学会唱《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片段。 2. 过程与方法目标:聆听《饮酒歌》及《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初步认识歌剧;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探究等方法了解歌剧的相关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歌剧的欣赏和学习,培养对歌剧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其参与艺术实践的积极性,树立多元文化意识,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舞台艺术基础知识2019考试大全集合整理

演出经纪人考试通关资料整理(舞台艺术基础知识) 第一章音乐 第一节音乐的社会功能 认识、教育、审美、实用功能(选择题六选四) 第二节音乐的载体 第一部分. 传统音乐。 传统音乐四类型: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题库) 民间音乐五类:歌曲、歌舞、说唱、戏曲、器乐。 民间歌曲题材 1.汉族民歌三类:号子、山歌、小调。(多选) 山歌类型:信天游、山区、花儿、客家山歌、西南山歌 2.少数民族民歌例题: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民歌类型及特点: 1)蒙古族的长调2)藏族的箭歌3)朝鲜族的抒情谣4)苗族的飞歌 民间器乐(常考,记住曲目和描述) 1.江南丝竹。江苏浙江安徽。八大名曲:《行街》、《四合如意》、《三六》等 2.广东音乐。流行于珠江三角洲。《步步高》,《平湖秋月》,《雨打芭蕉》、《赛龙夺锦》 3.山东鼓吹。唢呐、管子、笛子。红白喜事。 4.十番锣鼓。无锡,苏州、宜兴。荤锣鼓、素锣鼓。 文人音乐:文人音乐包括古琴和词调音乐。 古琴代表:流水,阳关三叠,梅花三弄,广陵散,潇湘水云。 第二部分西方音乐 一、歌剧 歌剧的特点: 1.综合性艺术体裁 2.结构很丰富。包含器乐声乐。声乐中包括独唱重唱合唱。 3.独唱构成包括:宣叙和咏叹调。 4.产生于16世纪末意大利佛罗伦萨。 二、音乐剧(必考,超级超级超级重点!!!主要指后面的曲目!) 1.是集音乐舞蹈戏剧一体的现代舞台剧。 2.把传统歌剧、轻歌剧现代流行音乐整合在一起。 3.往往具有强烈的都市的时代气息。 4.鲜明通俗性。(常见题型:以下对歌剧描述错误的是?题库中的错误项是:现代都市时代气息) 三、清唱剧 没有舞台布景,没有服装和表演动作。 四、交响曲 管弦乐队的建制,近代管弦乐队队组成。(常考,题库单选) 1.弦乐组 2.木管组 3.铜管组 4.打击乐器组 五、室内乐 定义:每个乐器担任独立声部。室内乐常规形式。 固定组合:(常考,只能全部记住!) 1.弦乐四重奏。两把小提琴,一中,一大。 2.弦乐三重奏。两小一大,或者大中小各一。 3.弦乐五重奏。两把小提琴,两把中,一把大。而偶尔也有用两把大。 4.钢琴三重奏。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 5.钢琴四重奏。在钢琴三重奏基础上加一个中提琴。 6.钢琴五重奏。弦乐四重奏加一个钢琴。

浅论宝黛爱情及悲剧原因

木石本前盟,情债终成梦 —浅论宝黛爱情及其悲剧原因 摘要:《红楼梦》又称《情僧录》《风月宝鉴》,可见爱情”是这本书的重要主题。综观全书,若说大厦将倾的贾府是全书的躯干,宝黛的爱情便是全书的血液。小说以宝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利用种种谶语铺垫人物故事结局,辅之以贾府的衰败过程。然有情人终难成眷属,何故?宿命耶?人事也! 记得初次看的是删简本的《红楼梦》,只是突出宝黛爱情婚姻悲剧这一主线,以致让我一度认为《红楼梦》是写宝黛钗的情感纠葛的古言小说。故而喜恶明显,先入为主,崇黛抑钗,看书时也是挑着看,发现有黛玉的情节便有宝玉的身影,仿佛黛玉即是为宝玉而而生为宝玉而死。高一那年,买了本以程乙本为底本的比较完整的《红楼梦》,再看已不是只停留在宝黛的爱情悲剧上,而扩展到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的生活画卷、悲欢离合、人情世态。红楼事,终成空,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所要好,须是了”。 一、宝黛爱情的源起 人常说,所谓爱情,要么一见钟情,要么则是日久生情,宝黛间的爱情起 源却是两者兼之。在第三回写两人初见的情景: 黛玉一见,便吃了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过的。”“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像是旧相识的,今日只做远别重逢,未为不可。” 初见便都觉似曾相识,亲切感一生,心理距离也就拉近了。诚如宝玉所说,他们确是久别重逢”,在第一回已含蓄表露:宝玉乃系离恨天上神瑛侍者身青埂峰下玉石魂,而黛玉则是太虚幻境潇湘妃子身三生石畔仙草魂,下得凡来一为历劫,一为报恩。也就是说宝黛前世有段未了的情缘,今生得以复见,便一发不可收拾。贾

从伤逝浅谈鲁迅小说的主题思想

从伤逝浅谈鲁迅小说的思想主题 鲁迅小说的主题思想可以总结为三大内容:抗争,故乡和死亡,抗争这个主题思想是鲁迅个人文学精神中反叛的体现,在《呐喊》中表现的最为突出,而如《故乡》这类逃离故乡又回归故乡的乡土情怀小说则是鲁迅受乡土文学影响的体现,在鲁迅后期小说《彷徨》中则更多的体现了鲁迅在孤独和绝望中死亡的思想主题。 《伤逝》是鲁迅唯一一篇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的小说,它以涓生手记的形式,怀念感伤逝去的子君。小说从名字上就带有一层陷入绝境的悲哀感,里面蕴含了鲁迅在通过《呐喊》的反叛失败和抗争徒劳后产生的一种自我怀疑与挣扎,逝去的子君正是鲁迅在这篇小说中“死亡”思想主题的缩影。 虽然陷入了绝境,虽然笼罩在阴影之下,鲁迅的思想依旧带有着批判与审视,他在《伤逝》中展现了出走失败的“娜拉”子君,用子君在追求女性个性的解放毅然出走后的悲剧来呼应其《娜拉出走之后》的观点,娜拉的出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子君虽然身体走出了那个封建大家族,但是她的思想并没有摆脱封建礼教的桎梏,她高喊着“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但是她却没有在与涓生组成的那个家庭里面独立,她的爱使她在涓生面前低下了头,成为了涓生的附属品。在“五四”时期的社会,在宣扬个性与解放的青年运动风起云涌的时候,鲁迅却依旧清醒的认识到“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封建礼教观念依旧深植于女性的思想中,子君并没有从出走中赢得平等,或者说子君潜意识里是没有把她与涓生放在

平等地位上的,她的旧式女性思想使她在她的婚姻里“从”涓生,“从”小油鸡甚至是“从”小黄狗。鲁迅主张思想启蒙,也就是立人,正是通过子君没有彻底解放的思想,鲁迅深刻揭示了社会的变革“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的主题思想,唯有彻底实现青年人的意识觉醒和精神解放,才能将人成为社会的主体,而非社会的工具。 子君这位娜拉之所以只能走向逝去,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的不独立,鲁迅在《伤逝》中提出了“人只有活着,爱情才有所附丽”的思想,表明了经济地位对于女性解放自我的重要性,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一切女子,倘不得到和男子同等的经济权,我以为所有的好名目,都是空话。”子君为了小家庭的成立,她卖掉了唯一的金戒子和耳环,这虽是子君作为一个五四女性无畏的表现,却也是子君丢弃了经济地位的前兆,在后来的家庭生活里,子君的家庭婚姻观使她在家做菜,操劳家务,而工作则成为了男人的活,这样的家庭分工无疑是旧事的男主外女主内,在这样的分工下,子君的经济来源就只能依靠涓生,情感上和经济上的依靠,使子君彻底丧失独立性和自主性,“倘使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即便是虽战士也难于战斗”,涓生在经济地位上占了主导,那么子君便只能成为家庭的傀儡,于是子君战斗性也遍随之“死亡”。 从娜拉之死与子君和涓生的爱情被现实撕扯着破裂上,无疑可以看出鲁迅在这一时期的小说中流露出的怀疑与忏悔,鲁迅明明清醒的认识到了这个社会吃人的本性,但他却无力阻止人吃人的惨象,甚至他如同狂人一般,怀疑自己也是在吃着人的,他把自己的彷徨与绝望赋予

红楼梦宝黛爱情悲剧故事概括讲解

《红楼梦》不只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 而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它不单指出这一家族的必然崩溃和死亡, 同时也暗示了这一家族所属的阶级和社会的必然崩溃和死亡。曹雪芹笔触下所创造和热爱的主人公是那些敢于反判那个垂死的封建贵族阶级的贰臣逆子; 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 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会的虚伪道德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一边是木石前盟, 一边又是金玉姻缘。一边是封建社会下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 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无声的较量。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爱情故事浓缩了这场较量的全部硝烟, “一个是阆苑仙葩 , 一个是美玉无瑕” , “质本洁来还洁去” ,在面对封建礼教下的种种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为代价,质本洁的追求始终不弃。我们感叹贾、林两人爱情的悲剧的时候, 看到了造成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个性, 她的个性与当时的世俗格格不入, 无法与社会“融合” , 她的自卑情结正是她自尊的体现,也是她悲剧的开始。《红楼梦》中她葬花的一段情节,是她的个性体现的焦点所在。她的自卑、自尊、自怜在她的《葬花词》中袒露无遗:“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捧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 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 花落人亡两不知。” 一个世俗之人无 法明白她的思绪,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 他年葬侬知是谁?” 面对落花, 她想到自己死后的情景, 无法释怀, 又潸潸泪下。在封建礼教前, 她的自卑激发了她的自尊,当宝玉挨打后,工于心计、精于世故的薛宝钗送来了药丸, 而且还用训教的口气规劝宝玉改邪归正。但作为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宝玉的支持人——善良孤傲的林黛玉却只是一味地哭, 把眼睛都哭成了桃儿一般, 她的哭不是软弱, 她以哭这种独特的情感体验来真诚声援宝玉, 默默对抗封建礼教, 因此只有他们二 人的心才贴得最近, 爱得最深。“娴静似娇花照水, 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 病如西子胜三分” 作者通过贾宝玉的眼睛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聪明多才、美貌体

大学语文鲁迅《伤逝》

大学语文鲁迅《伤逝》(一)如何看待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其根源为何? 1.涓生和子君生活的时代原因。整个社会的沉滞、腐朽不可能不毁灭两人的爱情。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卫道士不能容忍涓生和子君叛逆地去追求爱情的自由。他们永远维护着封建伦理道德,压制人的自我和个性。在他们的眼中,青年男女的结合应该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涓生和子君脱离了他们的准则,便生活在一个众人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环境里。正因为如此,涓生才会失业,子君的叔叔也“气愤到不再认她做侄女”,两人也很难找到住的地方,“大半是被托词拒绝”。可想而知,在这样的社会重压下,两人承受着怎样的煎熬和负担,以至于子君最后不得不走向“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一)如何看待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其根源为何? 2.涓生和子君的性格弱点和缺陷。同居之后,两人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起初涓生对待爱情勇敢、真诚,抛弃世俗眼光去追求真正的爱情,然而随着社会和生活压力变大,涓生自私、虚伪和卑怯的心理渐渐显露出来。爱情是一种责任,一种奉献,但是涓生却认为“人的生活的第一着是求生,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往的了,倘使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那便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这种想法和做法不但非常不负责任,而且直接把子君推向了死亡。虽然涓生自己也想到过他离弃子君的结果可能导致子君的死,但他还是选择了和子君分手,而子君也同样在最初的斗争中,以一句“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表现出非凡的果敢和坚决,但旧思想的束缚使她在和涓生同居后成了软弱、琐屑的家庭主妇,甚至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和邻居吵架。最终导致了两人的爱情悲剧。(一)如何看待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其根源为何? 3.经济的困顿。我们不得不承认,美满的爱情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涓生和子君的爱情在起初十分深厚,但是生活的困顿渐渐使他们失去了斗志。在涓生失去工作之后,他也失去了轻松的心情,忙碌在求生的道路上,因此也与子君产生了矛盾。而子君也为了生活上的拮据琐碎而同邻居争执不休,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他们为了生活奔波劳碌,再也没有时间讨论两人曾经孜孜以求的精神性追求,长此以往,两人的爱情也渐渐变质。(二)小说表现两人爱情悲剧的意义是什么?“五四”时期,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是青年的一种追求,当个性主义成为时代思潮,青年人纷纷效仿易卜生笔下的人物,走出家庭,追求婚姻自由时,鲁迅看到个性主义的

音乐剧常识

音乐剧(英语:Musical theater,简称 Musicals),早期译称为歌舞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形式,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舞蹈。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虽然音乐剧和歌剧、舞剧、话剧等舞台表演形式有相似之处,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歌曲、对白、肢体动作、表演等等因素给予同样的重视。音乐剧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频密的地方是美国纽约市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 一些著名的音乐剧包括:《西区故事》、《悲惨世界》、《猫》、《歌剧魅影》、《奥克拉荷马》、《音乐之声》等等。 四大音乐剧: 《猫》、《西贡小姐》、《剧院魅影》、《悲惨世界》并称世界四大音乐剧。《猫》,是英国作曲家安德鲁·洛伊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根据T·S·艾略特(T. S. Eliot)的诗集《老负鼠讲讲世上的猫》谱曲的音乐歌舞剧。《西贡小姐》是由Claude-Michel Schonberg与Alain Boublil共同创作的一部音乐剧。《剧院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是根据法国作家卡斯顿·勒胡(Gaston Leroux)的小说《Le Fantom De L'opera》改编的。《悲惨世界》改自法国作家雨果的著名小说。这四部音乐剧至今都享有盛誉。 20世纪70~80年代,“音乐剧”的创作热潮转向伦敦,英国创造了与美国风格大不相同的“音乐剧”,出现了一批英国“音乐剧”经典剧目,引起全世界的瞩目。尤其是作曲家韦伯的《耶稣基督万世巨星》(1971年)、《艾维塔》(1976年)、《猫》(1981年)《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1986年)和《日落大道》(Sunset Boulevard,1993年),以及法国作曲家勋伯格根据雨果名著《悲惨世界》创作而在伦敦大放异彩的音乐剧《悲惨世界》(1980年),都成了世界各竞相上演的保留剧目,它们在音乐和戏剧上都有了突破和飞跃。 安德鲁·劳埃德·韦伯是改写音乐剧历史的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此外在百老汇经年不衰的音乐剧有:《歌剧魅影》、《悲惨世界》、《西贡小姐》(Miss Saigon)、《猫》等。

对《红楼梦》中宝黛爱情悲剧的认识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信息检索与利用专题检索报告 课题:对《红楼梦》中宝黛爱情悲剧的认识

一、课题分析 《红楼梦》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同时也具有着世界影响力,是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中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描写了金陵十二钗的人性美和悲剧美,歌颂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 贾宝玉、林黛玉是书中的主要人物,随着故事的发展,他们相识相知相爱,最后却无法有情人成眷属,天人永隔。他们的爱情悲剧让无数读者唏嘘不已,可叹可惜。 本文主要深入探讨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由于《红楼梦》在文学中的重要地位,专门研究此书的学问被称为红学,在红学中,关于宝黛爱情的探讨一直都没有停止,而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宝黛爱情悲剧的始末,加深对《红楼梦》的认识,同时了解更多古代的封建礼教和中国的传统文化。 本课题涉及的范围有中国文学、红学、语文、悲剧小说等。 关键词:红楼梦、贾宝玉、林黛玉、宝黛爱情悲剧、性格因素、社会因素。 Keywords:A dream in Red Mansions、JiaBaoyu、Lin Daiyu、Baodai love tragedy、personality factors、social factors. 选择的数据库: 1. 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电子图 书 2. 外文数据库:Elsevier SDOL电子期刊,Springer电子期刊 二、检索步骤及结果 I、检索过程 1.中国知网(CNKI) 进入广东工业大学图书馆——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高级检索。 (1)检索式:主题=宝黛爱情and 悲剧 时间:从1974到2015;排序:相关度;匹配方式:模糊; 结果166条。【其中,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132),特色期刊(20),中国博士学位论文 全文数据库(1),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7,)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3), 中国学术辑刊全文数据库(3)】 (2)检索式:主题=宝黛爱情悲剧and 因素 时间:从2000到2011;排序:相关度;匹配方式:模糊; 结果8条。【其中,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6),特色期刊(1),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 据库(1)】 (3)检索式:摘要=宝黛爱情悲剧and 红楼梦 时间:从1980到2015;排序:相关度;匹配方式:模糊; 结果69条。【其中,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51),特色期刊(10),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 文数据库(4),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2),中国学术辑刊全文数据库(2)】 分析:第一次得到结果太多,于是改了检索词,结果又太少,把主题换成摘要,也改了检索词, 结果适中,选择第三个检索式。 2.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进入广东工业大学图书馆——中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跨库检索。 (1)检索式:关键词:宝黛爱情悲剧*关键词:红楼梦* Date:-2015

从_弟兄_伤逝_看鲁迅小说的忏悔意识

忏悔意识源于基督教文化的“原罪”理论。在19世纪末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中,基督教传入中国,对五四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思想情感、审美意识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新文学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重估一切价值”的时代狂潮催生了他们对忏悔叙事的普遍重视与尝试。陈独秀提出:“要把耶稣崇高的、伟大的人格和热烈的、深厚的情感培养在我们的血里,将我们从堕落在冷酷、黑暗、污浊坑中救起。”[1]以鲁迅为代表的文人在面对万恶的封建文化和黑暗的社会现实时,对其坚决抨击,不惜自我解剖,流露出浓厚的忏悔意识。这种忏悔意识成为作家精神的新质,也是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 一 在鲁迅日记里,1925年2月21日和1928年12月12日均有购买《圣经》的记载。在早期《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人之历史》等文中,鲁迅常常提及耶稣那种为人类甘于牺牲的精神。在以后的文章中,又多次引用《圣经》中的事迹、典故、箴言,并常常引申出精辟的思想见解。鲁迅对基督教文化的接受是社会文化转型的必然要求,他不仅批判了国民的劣根性,而且还深入剖析自己的灵魂,让国人认识自己,警醒自己,从而获得救赎。这是他接受基督教的重要原因,并以此为参照,形成了他的忏悔意识。 鲁迅童年时期接受的是儒家文化教育,并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传统的文化观念和社会习俗必然在他心里烙下深深的印记,这就成为影响和制约他性格的重要因素。作为儒家思想的“吾日三省吾身”的这种“内省”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与西方文化的忏悔意识相近,它也必然在鲁迅身上有所体现。忏悔意识和内省意识的融合,一方面使作家走出了西方文化背景下只为自己的救赎;另一方面又走向大众,为国为民,拯救全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这就显示了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时刻的那种深沉的忧患意识。因此,鲁迅的忏悔意识是站在历史高度来审视自己的愿望和动机,剖析自己的内心和行为,彻底批判和否定自我。不单把目光直指自我,“我知道我自己,我解剖自己并不比解剖别人留情面”[2],而且“必须先改造了自己,再改造社会,改造世界;万不可单是不平。至于愤恨,却几乎全无用处”[3]。 二 鲁迅小说创作常常是他灵魂深处的直接呈现,他的小说既有为民族复兴的呐喊,又有为弥补自己不安的浅吟。在《弟兄》《伤逝》等小说中,鲁迅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强者在面对重重罪恶时追求超越的忏悔之路。 在鲁迅的一生中,兄弟失和给他造成的是一种永恒的创伤 记忆。这种记忆保留在他的作品中,最著名的有《弟兄》《铸剑》和《孤独者》三篇。写兄弟之情最直接的文本自然数《弟兄》。许寿裳在《我所认识的鲁迅》中认为,《弟兄》所写的大部分是鲁迅自身经历的事实。因为“大约1917年春末夏初,他和二弟作人同住在绍兴会馆补树书屋,作人忽然发高烧了……这使鲁迅非常担忧,急忙请德医悌普尔来诊,才知道不过是出疹子”,这种情况和《弟兄》中的情节如出一辙,甚至连办公室、寓所、医生的名字等也非常相似。他认为:“这篇小说的材料,大半属于回忆的成分,很可以用回忆文体来表现的,然而作者那时别有伤感,不愿做回忆的文,便做成这样的小说了。这篇小说里含有的讽刺的成分少,而抒情的成分多,就是因为有作者本身亲历的事实在内的缘故。”[4]这与后来周作人在《鲁迅小说里的人物》中所描写的内容不谋而合[5]。 张沛君是一个灰色人物,在作品中,他除了是一个被无情揭露与讽刺的对象外,同时还是一个为家族所累的缺乏自我的复杂的文学形象。他对弟弟靖甫的关爱,兄弟间的手足情谊,在工作单位和邻里之间都有口皆碑,办公室的同事们还特意拿他俩和秦益堂的几个儿子相比(秦家的几兄弟总是斤斤计较于钱物而为此大打出手),大家都夸赞沛君兄弟是“谁也没有一点自私自利的心思”,“他们两个人就像一个人”。他被这种夸赞冲昏了头脑,开始飘然了,“我们就是不计较,彼此都一样。我们就将钱财两字不放在心上”。然而当他在中医认定靖甫得了猩红热后,立即联想到了靖甫死后的困顿: ……那么,家计怎么支持呢,靠自己一个?虽然住在小城里,可是百物也昂贵起来了……自己的三个孩子,他的两个,养活尚且难,还能进学校去读书么…… 后事怎么办呢,连买棺木的款子也不够,怎么能够运回家 (6) 因此恶念陡生,遂起杀靖甫的念头。但他不愿意自己的恶行暴露,于是谋划了杀死靖甫后将之弃于东郊,第二天借办公事的名义收殓了靖甫后,再在义庄里装作突然发现真相一样。于是才会出现“独自背了一口棺材,从大门外一径背到堂屋里去”,即从义庄背回家里的。只要把靖甫的丧事办得体体面面,一口咬定靖甫是不堪重病自杀,自己是毫不知情的,再挤出几滴眼泪,埋怨自己照顾弟弟不周,就能让“许多熟识的人们在旁边交口赞颂”。由于沛君性格中,他看重外人对自家兄弟的评价,使得他掩盖了自己厌恶靖甫的欲望,和靖甫“两个人就像一个人”似地融洽,即所谓的“兄弟怡怡”。然而在金钱利益面前,这种感情脆弱得不堪一击。他杀了弟弟后,良心也不安,于是计划虐待靖甫的孩子,让外人指责自己,为的是让自己的良心好过一点:毕竟也被人指责了。况且,两相比较之下,这只是“家里事”,不像杀人那样需要接受法律的制裁。 从《弟兄》《伤逝》看鲁迅小说的忏悔意识 秦世琼胡志明 摘要忏悔意识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文人在面对万恶的封建文化和黑暗的社会现实时,对其坚决抨击,不惜自我解剖,流露出浓厚的忏悔意识。鲁迅站在历史高度来审视自己的愿望和动机,剖析自己的内心和行为,彻底批判和否定自我。在《弟兄》《伤逝》等小说中,鲁迅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强者在面对重重罪恶时追求超越的忏悔之路。 关键词鲁迅忏悔意识《弟兄》《伤逝》 ※本文为湖南科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成果,项目编号:湘教通[2004]284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