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7届吉林省吉林市毓文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带解析)

2017届吉林省吉林市毓文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带解析)

2017届吉林省吉林市毓文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带解析)
2017届吉林省吉林市毓文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带解析)

2016-2017学年吉林省吉林市毓文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

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2分)叶肉细胞内的下列生理过程,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A.O2的产生B.H2O的生成C.[H]的消耗D.ATP的合成

2.(2分)下列关于细胞与细胞学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B.细胞的多样性即不同细胞的结构完全不同

C.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促进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完善

D.“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修正和补充

3.(2分)如图是生物界常见的四种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种细胞可能来自同一生物,但所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

B.a、b、c细胞均来自异养生物,而d细胞来自自养生物

C.能够发生渗透作用的细胞只有a、b、d细胞

D.a、b、c、d细胞都有两种核酸

4.(2分)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四种方式的示意图,请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影响a、b方式的因素分别是浓度差和载体蛋白数量

B.向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则c、d方式受影响最大

C.氨基酸和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相同,都是c方式

D.上述4种运输方式的实现均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5.(2分)将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再置于较低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直到细胞体积稳定下来,这时对恢复原状的细胞来说,可以肯定的情况是()

A.细胞液和外界溶液浓度相同

B.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浓度

C.水分子不再出入细胞

D.水分子出入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6.(2分)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描述,正确的是()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

B.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

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

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7.(2分)下列关于生物体内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B.酶活性易受温度和pH影响

C.酶的空间结构决定其专一性D.酶可以成为酶促反应的底物

8.(2分)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增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分裂前的间期,都进行1次染色质DNA的复制B.细胞周期的间期已经形成了1对中心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C.染色体数为2n=24的性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减II中期染色体数和染色体DNA 分子数分別为12和24

D.若在间期DNA复制完成以后,发生了某染色质的1个DNA分子发生片段缺失,则该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2个子细胞均含有该异常DNA

9.(2分)如用模拟细胞质基质成分的溶液分别培养离体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控制光和氧气,如图所示:甲、乙有光照但不供氧气,丙、丁有氧气但在黑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pH最高和最低的依次是()

A.甲和丁B.丁和甲C.丙和乙D.乙和丙

10.(2分)皮肤生发层细胞分化成表皮细胞的过程中()

A.细胞的形态、数目不会发生变化

B.细胞内染色体数量发生改变

C.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发生变化

D.细胞全能性升高,分裂能力增强

11.(2分)在培养人食管癌细胞的实验中,加入青蒿琥酯(Art),随着其浓度升高,凋亡蛋白Q表达量增多,癌细胞凋亡率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为初步了解Art对癌细胞的影响,可用显微镜观察癌细胞的形态变化

B.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Art,可确定Art能否进入细胞C.为检测Art对凋亡蛋白Q表达的影响,须设置不含Art的对照实验

D.用凋亡蛋白Q饲喂患癌鼠,可确定该蛋白能否在动物体内诱导癌细胞凋亡12.(2分)如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个体甲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

B.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

C.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D.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

13.(2分)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

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雄果蝇中()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14.(2分)研究发现,直肠癌患者体内存在癌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用姜黄素治疗,会引起癌细胞内BAX等凋亡蛋白高表达,诱发癌细胞凋亡;而肿瘤干细胞因膜上具有高水平的ABCG2蛋白,能有效排出姜黄素,从而逃避凋亡,并增殖分化形成癌细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肿瘤干细胞与癌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

B.肿瘤干细胞的增殖及姜黄素的排出都需要消耗ATP

C.编码BAX蛋白和ABCG2蛋白的基因都属于原癌基因

D.用ABCG2抑制剂与姜黄素联合治疗,可促进肿瘤干细胞凋亡

15.(2分)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T2噬菌体的DNA是用32P直接标记的

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16.(2分)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

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

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

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17.(2分)为在酵母中高效表达丝状真菌编码的植酸酶,通过基因改造,将原来的精氨酸密码子CGG改变为酵母偏爱的密码子AGA,由此发生的变化有()

①植酸酶氨基酸序列改变

②植酸酶mRNA序列改变

③编码植酸酶的DNA热稳定性降低

④配对的反密码子为UCU.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8.(2分)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

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

19.(2分)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

B.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

C.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

D.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

20.(2分)下列实践活动包含基因工程技术的是()

A.水稻F1花药经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获得基因型纯合新品种

B.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

C.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DNA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植株

D.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

21.(2分)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可使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脱水,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小肠上皮细胞是否被轮状病毒感染

B.病毒RNA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C.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

D.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减少22.(2分)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

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

C.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

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3.(2分)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A.刺激强度的大小 B.感受器的兴奋性

C.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D.效应器的兴奋性

24.(2分)吃食物过咸时会产生渴的感觉,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分别位于()

A.大脑皮层和下丘脑B.下丘脑和下丘脑

C.大脑皮层和大脑皮层D.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25.(2分)对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不一定产生兴奋

B.神经细胞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的浓度低于外侧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的电位不一定是外负内正

D.脑中的高级中枢可以调控脊髓中的低级中枢

26.(2分)将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然后在尖端正中央插入生长素不能透过的云母片,尖端和琼脂均被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如图).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部分琼脂块内生长素含量的情况是()

A.甲比乙多B.乙比甲多C.甲、乙一样多D.甲、乙都没有27.(2分)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有关

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血浆,血浆中不含脂肪、淀粉等物质

B.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自Na+、Cl﹣

C.③中的蛋白质含世减少时将会导致水肿

D.淋巴细胞的直接内环境是②

28.(2分)奥运健儿在参加10 000米长跑比赛时,因较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会导致机体内供氧不足,此时其血浆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A.降低、CO2、Na2CO3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D.升高、乳酸、NaHCO3

29.(2分)如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传出神经④是效应器

B.中间神经元B的兴奋既能传到A又能传到C,实现双向传导

C.兴奋传到Ⅰ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

D.Ⅱ上含有相应的神经递质的受体,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的结合

30.(2分)如图为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存在的甲状腺激素调节示意图.甲、乙、丙表示不同的器官,a、b、c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说法分析正确的是()

A.器官甲、乙、丙分别是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B.激素a的靶器官是乙,激素C的靶细胞是甲、乙器官的细胞

C.器官丙在人体中具有调节血糖、生物节律等作用

D.在调节体温方面激素C和肾上腺素有拮抗作用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31.(7分)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的测量一盆芦荟光合速率的实验密闭装置.现有三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做如下处理,并记录相关数据.已知氧传感器用于测量装置内氧气的含量,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a的液滴(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移动”),测量数据可反映出

的大小.

(2)影响装置b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有.

(3)装置c植物细胞内能产生三磷酸腺苷(ATP)的场所有,该装置可用于测量.

(4)利用a、c两套装置测量该芦荟在适宜光照、25℃下的总光合速率时,下列可用的数据有.

①M﹣N②M+N③P﹣Q④P+Q

(5)利用该装置探究光照强度对该盆花卉光合速率的影响时,无关变量主要是.

32.(6分)如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中过程②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2)已知过程②的α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α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9%、19%,则与α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

(3)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导致过程③合成的肽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C、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的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

(4)在人体内成熟红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中,能发生过程②、③而不能发生过程①的细胞是.

(5)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②时启用的起始点(在“都相同”、“都不同”、“不完全相同”中选择),其原因是.

33.(10分)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如图所示请回答(1)至(3)题.

(1)当身体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产生的兴奋由传至体温调节中枢,可引起分泌增多,该激素作用于全身细胞,提高细胞代谢的速度,增加产热量.直接作用于此腺体细胞的信息分子“丙”是来自神经元分泌的,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2)当体内有炎症时会出现发热现象,这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抗菌物质等转移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此过程属于免疫.人体注射乙型流感疫苗后,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的相应和,能识别并作用于侵入机体的乙型流感病毒.

(3)图中①表示系统;“甲”表示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细胞.体内蛋白质合成不足可能会导致抗体数量减少和血浆渗透压,从而使机体出现免疫力下降、组织水肿.

34.(7分)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其原理是

(2)若经过程②产生的子代总数为1552株,则其中基因型为Aabb理论上有株.

(3)过程⑤常采用技术得到Ab个体.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的优点是.

(4)过程⑦育种方法是,与过程⑦比较,过程④方法的明显优势是.

2016-2017学年吉林省吉林市毓文中学高三(上)第二次

月考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2分)(2016?四川)叶肉细胞内的下列生理过程,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A.O2的产生B.H2O的生成C.[H]的消耗D.ATP的合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过程.

1、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 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解答】解:A、O2的产生,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A正确;B、氨基酸的脱水缩合也能生成水,场所是核糖体,而核糖体没有膜结构,B错误;

C、暗反应过程也消耗[H],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没有膜结构,还有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也消耗[H],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错误;

D、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都能产生ATP,其中呼吸作用第一阶段产生少量ATP,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要结合光合

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模式图以及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相关生理过程的分析.

2.(2分)(2016秋?七里河区校级期末)下列关于细胞与细胞学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B.细胞的多样性即不同细胞的结构完全不同

C.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促进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完善

D.“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修正和补充

【分析】1、理论思维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与可靠的科学实验和结合起来,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二者结合促进了细胞学说的完善;魏尔肖对“细胞学说”进行了修正和补充,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有细胞膜、细胞质,且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解答】解: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有细胞膜、细胞质,且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但是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A正确;

B、细胞的多样性是指不同细胞的结构、大小、种类不同,并不是结构完全不同,B错误;

C、理论思维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与可靠的科学实验和结合起来,可以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二者结合促进了细胞学说的完善,C正确;

D、魏尔肖对“细胞学说”进行了修正和补充,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细胞学说的内容及发展,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之间的异同点等相关知识,是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分析,难度适中.

3.(2分)(2016秋?船营区校级月考)如图是生物界常见的四种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种细胞可能来自同一生物,但所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

B.a、b、c细胞均来自异养生物,而d细胞来自自养生物

C.能够发生渗透作用的细胞只有a、b、d细胞

D.a、b、c、d细胞都有两种核酸

【分析】分析图解可知,a细胞为圆饼状,是红细胞;b细胞具有突起和胞体,属于神经细胞;c细胞没有细胞核,有拟核,属于原核细胞中的细菌;d细胞中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等结构,属于植物细胞.

【解答】解:A、图中a是红细胞,b是神经细胞,这两个细胞可来自同一动物,之所以形态、结构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正确;

B、c细胞为原核细胞中的细菌,细菌中的硝化细菌能够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属于自养生物,B错误;

C、发生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为:具有半透膜、膜两侧具有浓度差,因此所有细胞均能发生渗透作用,C错误;

D、b、c、d细胞中均有细胞核,细胞核中的DNA在表达过程中会产生RNA,因此这三个细胞中都有两种核酸,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也没有DNA和RNA,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以细胞结构图为载体,考查了细胞结构、细胞分化、代谢类型、渗透作用和核酸的分布等方面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理解能力,难度适中.

4.(2分)(2016秋?昆都仑区校级期末)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四种方式的示意图,请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影响a、b方式的因素分别是浓度差和载体蛋白数量

B.向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则c、d方式受影响最大

C.氨基酸和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相同,都是c方式

D.上述4种运输方式的实现均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分析】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2、分析图形a是自由扩散,b是协助扩散,c是主动运输,d是胞吐.

【解答】解:A、b是协助扩散,影响b方式的因素是浓度差和载体蛋白数量,A 错误;

B、c是主动运输,d是胞吐,都需要消耗能量,所以向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则c、d方式受影响最大,B正确;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氨基酸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C错误;

D、自由扩散不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异同点,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相关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并且明确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均不需要消耗能量,而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还有只有主动运输能逆浓度进行运输,胞吐不需要载体但是需

要消耗能量,进而解题.

5.(2分)(2008秋?扬州期末)将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再置于较低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直到细胞体积稳定下来,这时对恢复原状的细胞来说,可以肯定的情况是()

A.细胞液和外界溶液浓度相同

B.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浓度

C.水分子不再出入细胞

D.水分子出入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分析】将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再置于较低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外的水分会向细胞内渗透,因为吸水导致原生质层变大,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据此解答.【解答】解:A、此时处于质壁分离复原平衡状态的细胞,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但是细胞液的浓度不一定与外界溶液浓度相同,也可能大于外界溶液,因为细胞壁的保护作用,不能继续吸收水分而已,A错误;

B、由题意分析已知细胞液浓度不一定高于外界溶液浓度,也可能相等,B错误;

C、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永远在交换中,C错误;

D、此时处于质壁分离复原平衡状态的细胞,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之中,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的相关知识,熟记质壁分离的过程即可解题,要求一般.

6.(2分)(2008?广东)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

B.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

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

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分析】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

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解答】解: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和无氧呼吸作用都能形成ATP,所以此时光合作用不是细胞内ATP的唯一来源,故A错误;

B.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能产生ATP,场所是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故B正确;

C.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光反应阶段将光能转化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并释放氧,线粒体内进行有氧呼吸二、三阶段,都有ATP生成,但只有第三阶段消耗氧气,故C错误;

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中光反应产生的ATP用于暗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ATP合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7.(2分)(2016秋?船营区校级月考)下列关于生物体内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B.酶活性易受温度和pH影响

C.酶的空间结构决定其专一性D.酶可以成为酶促反应的底物

【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酶的特性.

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

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在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条件下酶会变性失活,而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解答】解: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

少数是RNA,A错误;

B、酶的活性易受到温度、PH和化学试剂等影响,B正确;

C、酶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酶的活性中心往往与底物分子在空间结构上有特殊的匹配关系,说明酶的分子结构决定其专一性,C正确;

D、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进入到胃中失去活性,被胃蛋白酶分解,故酶可以成为酶促反应的底物,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酶的概念和本质,酶的作用和作用特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判断.

8.(2分)(2016秋?船营区校级月考)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增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分裂前的间期,都进行1次染色质DNA的复制B.细胞周期的间期已经形成了1对中心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C.染色体数为2n=24的性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减II中期染色体数和染色体DNA 分子数分別为12和24

D.若在间期DNA复制完成以后,发生了某染色质的1个DNA分子发生片段缺失,则该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2个子细胞均含有该异常DNA

【分析】有丝分裂过程: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解答】解:A、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都只进行1次染色质DNA的复制,A正确;

B、有丝分裂间期中心体复制,间期期结束时细胞中已有1对中心体,在分裂前期成对的中心体分开,移向细胞两极,并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正确;

C、染色体数为2n=24的性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染色体DNA分子数分別为12和24,C正确;

D、在G2期DNA已复制好,一条染色质上含有2个DNA分子,如果其中的1个DNA分子发生片段缺失,则该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2个子细胞中只有1个子细胞含有该异常的DNA分子,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9.(2分)(2010?浙江一模)如用模拟细胞质基质成分的溶液分别培养离体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控制光和氧气,如图所示:甲、乙有光照但不供氧气,丙、丁有氧气但在黑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pH最高和最低的依次是()

A.甲和丁B.丁和甲C.丙和乙D.乙和丙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是对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的考查,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图中甲、丙培养线粒体,乙、丁培养叶绿体.

【解答】解:由题意知,甲、乙有光照但不供氧气,甲线粒体内没有反应,乙进

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溶液中PH升高;丙、丁有氧气但在黑暗中,丙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产生二氧化碳,溶液PH降低,丁不进行光合作用,因此PH最高的是乙,最低的是丙.

故选:D.

【点评】对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功能及物质变化、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条件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10.(2分)(2012?泰州三模)皮肤生发层细胞分化成表皮细胞的过程中()A.细胞的形态、数目不会发生变化

B.细胞内染色体数量发生改变

C.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发生变化

D.细胞全能性升高,分裂能力增强

【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它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过程中,但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就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其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细胞分化程度:体细胞>胚胎细胞>受精卵,它与细胞的全能性呈负相关.

【解答】解:A、细胞分化过程就是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故A错误;

B、细胞分化过程只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过程,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故B错误;

C、在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过程,不同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不同,导致翻译生成的蛋白质也有差异,故C正确;

D、细胞分化过程中,分化程度提高,全能性降低,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1.(2分)(2016?天津)在培养人食管癌细胞的实验中,加入青蒿琥酯(Art),随着其浓度升高,凋亡蛋白Q表达量增多,癌细胞凋亡率升高.下列叙述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