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db33-t 396.1-2019 无公害乌鳢 第1部份-养殖技术规范

db33-t 396.1-2019 无公害乌鳢 第1部份-养殖技术规范

db33-t 396.1-2019 无公害乌鳢 第1部份-养殖技术规范
db33-t 396.1-2019 无公害乌鳢 第1部份-养殖技术规范

db33-t 396.1-2019 无公害乌鳢第1部份-养殖技术规范

DB33/396-2003《无公害乌鳢》分为二个部分:

——第1部分:养殖技术规范;

——第2部分:产品质量要求。

本部份为DB33/396-2003的第1部份。

本部份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和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份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份起草单位: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杭州市余杭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本部份主要起草人:陈德富、叶金云、孔淼方、方强富、沈志刚、俞再国。

无公害乌鳢

第1部分: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乌鳢的术语和定义、养殖环境条件、亲鱼、繁殖、苗种培育成鳢养殖、鳢病防治和捕捞方法。

本部分适用无公害乌鳢养殖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以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水质标准

NY5070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鱼药残留限量

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那么

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5073无公害食品水产品有毒有害物质限量

3 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乌鳢亲鱼

性腺发育成熟的雌性和雄性乌鳢的总称。

乌鳢鱼苗

全长小于1cm的乌鳢。

乌鳢夏花

全长达2.5cm~3.0cm的乌鳢。

乌鳢鱼种

个体重量达10g~100g的乌鳢。

成鳢

个体重量大于400g的乌鳢。

4 养殖环境条件

4.1 养殖池

养殖池应具备以下条件:

——土质: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

——面积:以667㎡~1334㎡〔1亩~2亩〕为宜;

——水深:1.0m~2.0m;

——池形:长方形〔长﹕宽比为3﹕2〕。

——光照:光照充足,四周无高大建筑物和树木遮挡阳光。

——水源:水源充沛,尤其是夏季高温期间应随时有充足的水量灌注;

——池土:保水性能好,不渗水、不漏水;

——渠道:渠系配套,灌水、排水方便。

——围拦:池塘四周用竹篱笆、尼龙网等材料围高50cm以上,防止乌鳢外逃。

4.2 水质

4.2.1 水源水质

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

4.2.2 养殖池水质

养殖池水质应符合NY5051的规定。

4.3 环境

环境安静,无噪音污染。

5 亲鱼

5.1 亲鱼来源

从自然水域或异地选择。

5.2 选择时间

大批量亲鱼于冬季捕捞时选择;小批量亲鱼可于当年繁殖前期的3月下旬至4月初选择。

5.3 选择方法

5.3.1 性别鉴别

乌鳢性别凭其体表特征差异进行鉴别,详见附录C。

5.3.2 亲鱼选择

亲鱼选择见表1。

雌亲鱼与雄亲鱼的比例为1﹕1。

6 繁殖

6.1 时间

每年的5月~6月。

6.2 水温

22℃~28℃。

6.3 卵子检查

将取卵器慢慢地、轻轻地插入雌性乌鳢的生殖孔内,向左或向右偏少许,向一侧的卵巢内伸入5cm 左右,再旋转二三下抽出,挖出少量卵子,置于解剖镜下观察。假设卵粒分散,大小匀称,黄色晶亮,饱满圆整,卵核已大部分偏离中心,即可进行催产。

6.4.1催产剂配制

每公斤雌性乌鳢注射PG〔鲤鱼脑垂体〕2个加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性激素〕500IU加LRH-A〔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5μg。雄性乌鳢催产剂量为雌性乌鳢的一半。

6.4.2催产剂注射

用6号针头注射,注射部位选择在乌鳢胸鳍基部无鳞处,每次注入催产液2ml,拨出针头后用手指压住插针孔片刻,防止催产剂药液流出。

6.4.3配对产卵

将注射催产剂的雌亲鱼与雄亲鱼按1﹕1的比例配对放入产卵池进行繁殖。

6.4.4催产剂效应时间

催产剂效应时间详见表2。

6.4 孵化

6.4.1 卵子收集

亲鱼自行交配产卵,卵子收集于产后12小时左右进行,用内壁光滑的鱼盆或面盆带水收集,并立即送到孵化器中进行孵化。亲鱼采用人工授精的,用半干法授精。授精时先将精巢取出研碎,边研边加入生理盐水20ml~30ml,搅拌均匀后吸入注射针筒,并立即注入挤出的卵子中,用鹅毛连续不断搅拌3分钟后再加入清水洗去残液,放入孵化器孵化。

6.4.2 孵化方法

采用网箱或孵化缸孵化。每立方米水体投放受精卵5万颗~6万颗。孵化用水要先用滤布滤去剑水蚤等有害生物,采用微流水孵化。在孵化过程中要及时捞除白卵、死卵和垃圾,确保孵化用水的清新、清洁,直至乌鳢鱼苗孵出,再隔2d~3d待其卵黄囊吸收完毕时即可移入鱼苗池培育。

7 苗种培育

7.1 育前准备

7.1.1池塘修整。

繁殖前1个月进行:排干池水,铲除池边杂草,修好塌坍的池堤,填堵漏洞,疏通进水渠和排水渠,整平池底,太阳曝晒7d~10d。

7.1.2池塘消毒。

鱼苗放养前10d~15d进行:每亩(667m2)池塘用125Kg~150Kg生石灰化浆趁热全池均匀泼洒全池。

7.1.3培育水质。

鱼苗放养前7d~10d进行:将新水注入已消毒的培育池中,水位控制在40cm~50cm,然后每亩(667m2)施放300Kg~400Kg经发酵的牛羊厩肥或绿肥。

7.1.4种植水草。

与施肥同时进行。在培育池内离池堤1.5m处种植一圈水花生草带,作为鱼苗的栖息处。种草面积为池塘面积的15%~20%。

7.2 鱼苗放养

乌鳢鱼苗放养有以下二种密度:

——早、中期繁殖的鱼苗:每平方米水面放养100尾~150尾。培育20d左右,待鱼苗长至3cm左右时分养一次,每平方米水面放养50尾~60尾。

——后期〔6月下旬〕繁殖的鱼苗,每平方米水面放养60尾~80尾。

7.3 饲养管理

7.3.1 施肥育饵

乌鳢全长1.5cm以前,主要摄食小型浮游动物,视水持情况适量施肥或泼浆。

7.3.2 人工投饵

人工投饵视乌鳢鱼苗的大小而定:

——全长1.5cm~2.5cm时,每天每万尾鱼苗投喂0.5kg大型浮游动物——各种活水蚤。

——全长2.5cm~5.0cm时,每天每万尾鱼苗投喂1kg~1.5kg的活水蚤和1.5kg~2.0kg的鱼糜浆。

——全长5cm以上时,投喂草鱼、白鲢等的活鱼苗或小鱼块,日投喂量为池内乌鳢总重量的20%左右,日投二次,上午、下午各一次。

7.3.3 调节水质

鱼苗放养入池后,每隔一星期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量以池内水位上升10cm左右为宜。

7.3.4 巡塘管理

乌鳢鱼苗培育期间饲养者每天应早、中、晚三次巡塘,发现以下异常情况,即应采取相应的救鱼措施:

——池面呈现条状或带状绿皮〔水华〕,应及时更换1∕3左右池水。

——乌鳢鱼苗大量聚集池边洄游,觅食,说明上次投饲不足,下次投饲时可增加10%~20%的投饲量。

——乌鳢鱼苗受惊吓不下沉,分散于池边缓慢游动,应及时增氧直至浮头消失。

——乌鳢鱼苗离群独游和死鱼飘浮池面,应立即捞除,并准确诊断病症,对症下药,详见附录B。

7.3.5 拉网分养

乌鳢鱼苗长至3cm~4cm时应进行拉网分养。拉网分养前一天停喂饲料,选择天气晴朗的上午8时~9时进行,分养时乌鳢鱼苗的扦捕、过筛、计数、运输、消毒都要带水操作,分养后鱼苗的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水面50尾~60尾。

8 成鳢养殖

8.1 养前准备

乌鳢鱼种放养前应做好池塘修整和池塘消毒工作,方法与本部份的7.1相同。

8.2 鱼种选择

8.2.1 质量要求

乌鳢鱼种的质量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行动活泼;

——体色鲜艳;

——体表光洁;

——肌肉丰满;

——无伤无病;

——争食凶猛。

8.2.2 规格要求

乌鳢鱼种的规格应符合以下要求:

——大规格鱼种,尾重100g左右;

——小规格鱼种,尾重20g左右;

——在同一池塘内,鱼种规格要整齐。

8.3 鱼种放养

8.3.1 放养时间

乌鳢鱼种放养时间视鱼种规格大小而定:

——大规格鱼种,于冬末春初放养;

——小规格鱼种,于6月旬至7月中旬放养。

8.3.2 放养密度

每亩〔667㎡〕水面乌鳢鱼种放养密度见表3

表3 乌鳢鱼种放养密度表〔尾〕

乌鳢鱼种放养入池前应进行鱼体消毒,方法见表4

8.4 饲料投喂

8.4.1 饲料种类

乌鳢以野杂鱼和冰鲜鱼为主要饲料。

8.4.2 饲料质量

各种饲料以活体为佳。活体饲料不足时,可用新鲜饲料,质量应符合NY5072的要求。

8.4.3 饲料加工

鲜活饲料规格详见表5。

表5 乌鳢体长与饲料鱼块大小对照表

8.4.4 饲料投喂

8.4.4.1 投喂时间

依水温而定:

——12℃~19℃,每天上午10时投喂一次;

——20℃~29℃,每天投饲二次,即上午8~9时一次,下午4~5时一次。

——30℃~33℃,每天投饲二次,即上午7时一次,下午6时一次。

8.4.4.2 日投饲量

鲜活饲料的日投饲量为池内乌鳢总重量的10%~15%。

8.4.4.3 投饲方法

每只乌鳢专养池,应建一个4㎡~5㎡大小,置于水面下50cm处的食台,固定于离岸边2m左右处。鲜、活饲料抛投于食台中。冰鲜饲料要待冰块融化后,其温度与池水温度大致相近后才可投喂。每次投饲时间控制在30分钟至40分钟为宜。

8.5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加强巡塘。巡塘主要是“看天”、“看水”和“看鱼”。要根据天气、水质和乌鳢活动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制定并实施当天的各项饲养管理措施。

——经常换水。春季每隔7d~10d换水一次,每次换去全池水量的1/3。夏秋高温期间,每隔3d~5d 换水一次,每次换去全池水量的1/2~3/5。

——清洗食台。每天傍晚捞起食台,将食台上残饵回收到残饵桶内,再用刷帚沾上1ppm漂白粉消毒液洗刷干净后放回原处。

——捞除垃圾。漂浮于池面的垃圾、病死鱼要天天捞除,并挖坑深埋。

——防止逃鱼。下雨天要严防池水溢堤逃鱼。

——解救浮头。发现浮头,应及时注入含氧丰富的新水,解除浮头。

9 鳢病防治

9.1 鳢病预防

每隔10d~15d对养殖池水体用1ppm漂白粉或25ppm生石灰进行交替消毒。

9.2 鳢病治疗

发现患病乌鳢,应立即准确诊断,及时治疗,使用的渔药目录及使用方法见附录A。

9.3禁用药品

鳢病防治中禁用药品详见附录B。

10 捕捞方法

先用大网扦捕,后干塘捕捉。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乌鳢病害防治中推荐性鱼药及使用方法表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乌鳢病防治中禁用鱼药目录

(资料性附录)

乌鳢雌、雄性别鉴别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猪养殖技术培训方案

生猪养殖技术培训方案 篇一:生猪养殖技术培训 生猪养殖技术培训材料 目录 一、实用简易养猪技术 二、生猪养殖技术方案、工艺流程与技术参数 三、生猪繁育 四、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 五、常见猪病的五个药方 第一章实用简易养猪技术 一、实行保护性饲养 夏秋季节在猪舍外栽植葫芦、大瓜、窝瓜、向日葵等植物可遮荫降温,冬季推广塑料暖棚饲养技术或者封闭式圈,并定期搞好驱虫和免疫注射。 二、推行高密度养成猪 冬季0.8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夏季1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高密度养成猪,不仅建圈少,费用低,而且育肥

猪争抢吃食。没有活动场地吃饱则睡,爱长肉,增重快,减少饲养费用 三、育肥猪超90公斤后 日增重速度明显减慢,且以脂肪沉积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不好销售;不足90公斤屠宰,虽饲料利用率高,但 因体重小而出肉率低,经济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猪90~120公斤屠宰最适 四、品种要优 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品种。当前,要推广多元杂交,至少要三元,最好是五元,如英国PIC猪,五系配套,生长速度快,158天可达110公斤,瘦内率66%,料肉比2.8:1。 五、栏舍要简 猪舍不要造得过于豪华,达到防寒保暖通风就行了 六、饲料要廉 饲料占养猪成本的70-75%。饲料配方要随着市场价格、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要一成不变。如夏季天热猪吃得少,饲料要配得营养好些。饲料营养要均衡,以满足生长需要为宜,在此,我建议大家使用全价料,也是生猪养殖的发展趋势,饲料生产企业的配方都比较成熟,都能分到五个阶段左右,营养均衡,适合换季节等要求。如资金充裕,最好不要

赊账,那样就会有一大块利润被经销商拿走了,能到饲料生产企业的当地办事处订货或者厂家直接发货,会省去一部分中间费用,从而减少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效益。 七、防疫要严 重视消毒,既要防止外来的疫病,又要防止粪便的污染,传播疾病,还要按免疫程序注射疫苗。 八、出栏要适时 如二元猪体重达到70公斤、内三元80-85公斤、外三元95公斤、英国PIC猪105公斤时,为出栏的适时体重。此外,生猪市场价格高时,体重相对越重越好;价格低时以体重轻些为好,减少饲料消耗,降低成本。 九、“倒喂法”养猪 就是针对上述的缺点并结合猪的生育规律和特点而确定的新型养猪法,该办法在小猪到中猪阶段。即50—60千克以前用高能量高蛋白的精料为主,配用必要的饲料添加剂和少量青、绿饲料。从中猪到出栏期,适当减少精料投入量,增加青、粗饲料,其比例为:精饲料60%,青饲料25%,粗饲料15%。这种方式既缩短了猪的饲养周期,又充分利用了大量青、粗饲料资源,从而节约了精饲料用量,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十、饲养管理 1.哺乳仔猪

池塘养殖技术要点2018

池塘养殖技术要点 四、混养 混养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减少浪费、提高能量转化效率的有效措施,可以分为种内混养和种间混养两种类型。种内混养是将不同种鱼类或同种鱼类不同规格的养殖在同一池塘中,这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养殖方式;种间混养是将不同种类的养殖对象,如鱼、虾、贝、藻等合理搭配混养在同一水体中。 (一)种内混养 混养的原则是混养的鱼类在同一水体中和谐相处,不相互残害和吞食;对水质和生长期的水温要求相似;栖息水层和食性有一定的差异。鱼类种内混养有3种类型:①不同种鱼类的混养,即在同一鱼池内养殖多种鱼类。②同种但不同规格的鱼进行混养。③异种异龄鱼的混养,即同一鱼池混养多种鱼类,而且每种鱼又有不同的龄级和规格。 1、混养的优点 (1)合理利用饵料和水体我国池塘养鱼的人工和天然饵料主要包括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各种水草和旱草、有机碎屑以及包括配合饲料在内的各种商品饲料。在投喂草类后,草鱼将草类切割,其粪便转化进入腐屑食物链,可供草食性、滤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反复利用,大大提高了草类利用率;在投喂人工精料时,主要为草鱼、青鱼、鲤等所取食,部分较小颗粒被鲫、团头鲂和各种小规格鱼种所吞食,鲢、鳙还可摄食粉状精饲料,这样全部商品精料都可为鱼类所利用,不至于浪费。 每种鱼类根据其习性栖息于一定的水层中。鲢、鳙和白鲫等生活于水体上层,草鱼、团头鲂等生活于水体中、下层,青鱼、鲤、鲫、鲮和罗非鱼等则在底层活动。将这些鱼类合理搭配混养在一起,可以充分利用池塘各个水层,相对增加了整个水体中鱼类的放养量,从而提高池塘鱼产量。 (2)发挥养殖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混养的积极意义不仅在于配养鱼能提供一部分鱼产量,并且还可发挥各种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因而能使它们各自的产量均有增加。例如草鱼、青鱼、团头鲂、鲤等的残饵和粪便可作为培养浮游生物的良好肥料,同时还能提供大量碎屑,为鲢、鳙等滤食性鱼类创造良好的饵料条件;而滤食性鱼类滤食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可起到防止池水过肥的作用,给草鱼、青鱼等提供较为良好的生活环境。鲤、鲫、鲮、鲴、罗非鱼等杂食性鱼类可清除池中残饵,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并改善池塘卫生条件。此外,通过其摄食活动,还能起到翻动底泥和搅动泥水的作用,有助于上、下水层的混合,从而增加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养殖方法

甲鱼养殖的技术要点 一、甲鱼养殖基本要点 1、调节养殖水体。 通常将养甲鱼水体的各项指标调节为:溶解氧保持在5以上,pH值稳定在7.5~8之间,碱度、硬度稳定在每升3.0~3.2毫克,氨氮含量低于0.02毫克/升,亚硝酸盐浓度低于0.1毫克/升,池水的透明度在25~30厘米之间。 2、及时排污,科学换水,依据水色定期排出底层有机物。 3、合理分池,及时清池,大小甲鱼分级饲养,调整养殖密度。 健康养殖过程中,同池投放甲鱼苗尽量做到规格一致,这样可避免大小撕咬,生长差异悬殊,影响整体生长效果。同时合理分养,也利于管理,便于掌握投喂方案的实施情况和改进。 4、投喂优质饲料,提高饵料转化率,减少残饵、粪便污染。 还要对各种规格、各级养殖池,要分别建立生产档案,对每池在生产中的水化学因素、投饵情况、疫病发生与预防、池内甲鱼的规格、数量等都必须记录建档,以便技术人员参考,用来作为制定下一阶段的生产方案和应采取技术措施的依据。 5、定期预防,适当控制浮游动、植物数量,有效调节水质。 在生产过程中,定期在饵料中添加中草药制剂(如双黄毒克、强力三黄散、肝胆舒、益生肝服舒等)、抗菌药(如威特氟、威特西林、威特红、炎迪、益生菌清等)及抗应激制剂(如Vc应激灵、免疫多糖、复合维生素等)等防病药物。同时,定期采取池水消毒、清池分养时泼洒降应激药物(如Vc应激灵、葡萄糖等)等预防措施,定期使用底质、水质改良剂(如解毒除臭护底丹、分解底改、黑盾、双效底改、益生底净、益生池底宁、保e康、益生清爽、益·水·菌、益生活水、解毒王等)进行池底质、水质改良,必须按生产计划严格执行。日常管理中,及时抽检各池生长状况。根据进食情况确定群体中是否发病,一旦发现病甲鱼,立即捞出隔离,确诊病症,及时治疗。并对全池进行药浴或药物预防,防止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如遇天气突变、暴雨过后、换水后等养殖环境变化情况应及时使用降应激药物(如Vc应激灵、免疫多糖、葡萄糖等)等预防措施来降低甲鱼的应激反应。 6、饲料使用控制。 所选择的甲鱼饲料应首先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中华甲鱼配合饲料》(SC/T1047-2001)的有关规定。饲料还要妥善保存,一般养殖场环境比较潮湿,要保持饲料房内的阴凉、通风和干燥。注意饲料的新鲜,要尽快使用配制好的饲料。每次投喂前要检查饲料,严禁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饲料的投喂要科学、规范,除了坚持“四定(定时、定量、定点、定质)”原则外,投喂量根据甲鱼的吃食情况进行调整,尽量使投饵率低于其饱食水平(八分饱即可),以达到提高养殖效率并保持良好水质的目的。另外为了增加饲料

《农户养殖技术培训 》

第一部分家畜家禽规模养殖 一、规模养殖的概念:是指在具有一定规模畜禽饲养量和生产能力的条件下,所经营的畜牧养殖业;是小规模、大群体和工厂化养殖的综合称谓。 (一)规模养殖的类型 目前为止,我国规模养殖的类型主要由三种形式,即小规模、大群体和工厂化养殖。 (二)规模养殖的意义 规模养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规模养殖有利于实用技术的推广;规模养殖能降低生产成本;规模养殖能提高经济效益;规模养殖有利于产销一体化等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形成;规模经营是广大农民的强烈愿望,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方式。 (三)规模养殖坚持的原则 1、规模养殖必须坚持适度规模的原则。一般的猪场以存栏生猪500头—2000头、最多3000头为宜。确实有条件和资本引进的可以办一些万头猪场。 2、必须坚持农牧结合的原则。一是有利于解决畜牧业发展用地的问题。二是有利于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三是有利于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四是有利于消纳养殖场的排泄物。形成“畜—沼—果”、“畜—沼—菜”、“畜—沼—鱼”等多种综合利用模式,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二、畜禽新品种介绍 (一)猪新品种介绍:长白猪、大白猪、汉普夏猪、皮特兰猪、杜洛克猪等。 (二)鸡新品种介绍:当前鸡的新品种主要有依沙鸡、海塞克斯鸡、海兰褐壳蛋鸡、海兰白壳蛋鸡、罗曼鸡、爱拨益加肉鸡、艾维因肉鸡等。 (三)肉牛新品种介绍:当前肉牛的新品种主要有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夏洛莱牛、皮埃蒙特牛、秦川牛等。

(四)肉羊新品种介绍:当前肉羊的新品种主要有萨福克羊、无角道赛特羊、布尔山羊等。 三、规模养殖配套技术 规模养殖配套技术简单的说就是“五良”配套技术,即良种、良舍、良料、良法、良医。 (一)品种或品系配套 畜禽品种的优劣会直接影响畜产品产量。例如,英国的罗斯褐壳蛋鸡72周龄入舍鸡产蛋275枚,而一般土种鸡或一些商品代鸡繁殖孵化的鸡年产蛋量却在120枚左右。标准化的品种,它必须具有本品种特征,在繁殖性能、产肉性能等方面相对一致,遗传性能稳定。在商品化肉用畜生产中则需要进行品种间或品系间杂交,利用杂种畜的生长发育快、饲料转化率高、抗病力强、适应环境能力好等杂种优势来达到提高其生产水平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二)饲草料加工及全价日粮配套 饲草料是畜禽生长和生产的基础,只有在正确的加工和科学的搭配情况下,畜禽才会得到全价营养并将生产最高水平发挥出来。畜禽全价日粮的搭配依据就是其饲养标准。饲养标准是经过大量科学试验和长期生产实践总结出来的。它是根据各类畜禽不同阶段每天维持需要和发展生产需要的消化能、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其他各种营养物质的数量来规定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饲草料成分来配制符合饲养标准的全价饲料,以达到提高饲养效果和经济效益为目的。一般来讲,饲草料成本要占畜禽饲养总成本的70%左右,所以饲草料的调制与加工配合的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到畜禽饲养成本的高低。 (三)科学的饲养方法配套 现代规模饲养不同于传统的分散经营,在饲养方法和方式上要追求科学;一是定时制,就是每天在什么时候喂畜禽,需要根据其畜禽不同要求规定具体饲喂时间,这样就可以提高

乌鳢高效生态养殖模式与关键技术

乌鳢高效生态养殖模式与关键技术 乌鳢,俗称有黑鱼、生鱼、斑鱼、蛇头鱼等。乌鳢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有去淤生肌、滋补调养的药用功能,被人们视为“鱼中珍品”。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乌鳢养殖规模小,效益低,严重制约了这一产业的发展。2011年,东昌府区承担实施了山东省农业推广项目“乌鳢高效生态养殖模式与关键技术推广”,为东昌府区乌鳢养殖高 产高效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此项目共推广乌鳢池塘养殖面积5038亩,平均亩产2042.1千克;平均亩效益从7736元增加到8900元,增长15%,全面完成了项目任务指标。其主要技术如下: 池塘建设及水源条件 1.池塘条件:项目区乌鳢养殖主要采用集约化养殖集成模式,池塘多采用土池,池深2米~ 2.5米,水深1.5米~2米,塘埂顶面要高于水面50厘米以上。池塘大小一般在1亩~5亩。 2.防逃设施:在池塘的进水口和排水口做好严格的防逃设施,池塘 四周的塘埂上用竹篱笆或鱼网围拦,防止乌鳢跳上堤岸。 3.水源水质要求:养殖乌鳢的水源多采用河水、地下井水,地下井水要先经过曝气后再使用。水质要求中性或碱性,pH值为7~8.5。 放养前的准备 1.清塘消毒:在养殖前必须做好池塘的清整工作。抽干池水,铲除过多淤泥。放养前前15天~20天左右,每亩用生石灰100千克~150

千克,现化现用,均匀地泼洒在池塘的每一角落,曝晒1周后进水,进水10天后可以放养鱼种。 2.水草种植:在池水面的四周种上飘浮性水草,如水花生等,供乌鳢捕食、栖息,还可调节水质。宽度约在0.8米~l米,一般水草面积不超过水面的20%~25%。 3.苗种的选择与放养:鱼种的选择要求体质健壮,体表色泽鲜艳,鳞片完整,活动力强,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捷,并且规格整齐。放养选用的鱼种是10厘米以上的隔年鱼种,多数在16厘米~20厘米,一般放养后需经过1次~2次的分养。放养一般在1月~3月进行。一般放16厘米~20厘米的鱼种每亩2000尾~2500尾。在乌鳢精养池适量搭配不同食性,不同栖息水层中的鲢鱼、鳙鱼等,规格为每尾0.2千克左右,放养密度为每亩100尾,调控池塘水质,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部分养殖户搭配了大规格鲫鱼鱼种,放养密度为每亩25尾~50尾。 养成管理1.水质管理与调节 在乌鳢集约化养殖的情况下,残饵、排泄物多,这些有机物沉积于池塘底部,作无氧发酵分解,常产生硫化氢、甲烷、亚硝基盐及氨氮等有害物质,使水质恶化。不仅有害于乌鳢的生长,还会导致乌鳢中毒及发生疾病。尤其是高温季节,水质变化快,容易发臭变黑。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定时换水。3月~5月每15天换水l次,换水量为池水的33%。随着鱼体的长大,6月~9月每10天换水l次,换水量为池水的40%,具体看水质变化灵活掌握。冬季和高温季节水位要升高,保持水温的相对稳定性。

池塘养鱼技术

池塘养鱼技术 ---摘自(遵义农业农村)微信号 一、池塘选择 1.位置选择:选择在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电力方便的地方。水质溶氧高,酸碱度适中,不含有毒物质。 2.土质和底质:土质和底质是保水的关键,以壤土最好,粘土次之,砂土最差。粘质土鱼塘,虽保水性好,但容易板结,通气性差,容易造成水中溶氧不足;砂质土鱼塘,由于渗水性大,不仅不能保水,水质难肥,而且容易崩塌。 3.面积和水深:鱼塘的大小和深浅,与鱼产量的高低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俗话说:“塘宽水深养大鱼”,这是因为水体越大,越接近自然环境,变化越小;反之,变化则大,水质容易恶化,对鱼类生产不利。成鱼养殖池塘水深 1.8-2.5米为宜。 4.注、排水道:池塘有独立的注、排水道,才能做到及时注水和排水,以便调节和控制水质,促进鱼类生长和保证鱼类安全。在水源充足的条件下,还可实行流水养殖,水中溶氧丰富,以增加单位放养量,达到高产稳定的目的。 5.鱼塘形状和环境:鱼塘的形状,以长方形为好,长与宽之比可为2-4:1,东西边长,南北边宽,宽的一边最好不超过50米,这样的池塘,可接受较多的阳光和风力,也便于操作和管理。在鱼塘周围不宜有高大的树木和建筑物,以免遮光、挡风和妨碍操作。连片鱼塘的周围大堤和中间干道,还应建有较宽的公路,以利车辆运输。 二、清塘消毒 1.冰冻暴晒法:入冬后,将池水排干出鱼,铲除污泥、除草,让其在阳光下暴晒、冰冻,减少有害物及利用空中紫外线杀菌。 2.药物消毒法:用生石灰消毒,干池消毒每亩用量80-100斤,选晴天进行,排干池水,留积水5-6寸,全池拔洒石灰浆,并用木耙擂动,使石灰分布均匀,消毒彻底。7天左右药性消失;或

生态甲鱼养殖技术

生态甲鱼养殖技术 经我乡养殖专家实践摸索,已探索出从培育亲本到孵化繁育,从改造池塘到精心饲养适宜中华鳖生活习性的养殖技术。其重点是:把好“三关”,遵循“五个原则”。 “三关”:即水质关、苗种关、饲料关。 1、水质关。生态甲鱼养殖用水,应是无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水源。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规定。投种前要求彻底清塘消毒,每亩水深1米,用生石灰250斤化水全池泼洒。养殖过程中,每15??20天泼洒生石灰,改善水质,一般每亩40斤左右。 2、种苗关。同一池的种苗应规格整齐,一次放足,种苗无伤病,有活力。放养量根据不同规格有所差异。幼鳖池每亩5??8只,食用鳖池每亩放2??3只。放养前,种苗用高猛酸钾20毫克/升溶液浸浴20分钟。 3、饲料关。投饲应严格实行定质、定量、定时、定点。饲料种类有:配合饲料、动物性饲料(包括鲜活鱼、虾、螺、蚯蚓、飞虫、禽畜内脏等)、植物星饲料(包括新鲜南瓜、苹果、西瓜皮、青菜及豆类、谷实类)所有饲料投喂前均应用高猛酸钾20毫克/升溶液浸浴消毒处理。 “五个原则”: 1、科学建池。中华鳖具有“三喜三怕”的特点即喜阳怕风,喜静怕惊,喜洁怕脏。建池时应根据这些特性选择的环境。池塘

的规格因养殖鱼类型不同而不同,一般幼鳖池面积为1-2亩,成鳖池面积2-5亩,形状为长方形,南北向,水深为1-2.5米。并同时建好防逃设施,产卵场所、食料台及晒台。 2、混养共生。根据甲鱼与常规鱼的不同的栖息水层和食性等生活特性,选择1??3个适宜的品种与甲鱼混养,使之共生互利,改良池塘环境,促进生长,增加效益。 3、分级饲料。稚鳖、幼鳖、食用鳖及亲鳖四个类别,都应分级饲料。便于生产操作,同时避免大咬小,大欺小。 4、自繁自养。要求实行自繁自养一条龙作业,确保产品品系、品质和档次。同时便于管理,减少购种开支,避免因外购种苗带来各种病毒和寄生虫。 5、防重于治。应遵照“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方针,防患未然。 甲鱼养殖技术: 《CCTV7农业养殖正版光盘——甲鱼养殖新技术》(68元包特快专递邮费)本片讲述:1、甲鱼健康养殖;2、庭院人工养鳖技术;3、快速养鳖;4、苗教授谈快速养鳖;5、甲鱼如何安全过冬;6、高效全价鳖饲料。 《CCTV7农广天地正版光盘——塑料大棚控温快速养鳖》(68元包特快专递邮费)本片介绍了养鳖塑料大棚的构造;鳖池的规格要求;加温形式与标准;根据鳖的各个生长期的特点,介绍鳖的饲养方法和技

nyt5165—无公害食品乌鳢养殖技术规范

—无公害食品乌鳢养殖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乌鳢()无公害养殖的环境条件、亲鱼培育、人工繁殖、苗种培育、食用鱼饲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乌鳢的无公害养殖。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渔业水质标准 饲料卫生标准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淡水网箱养鱼通用技术要求 —池塘常规培育鱼苗鱼种技术规范 (所有部分)中国池塘养鱼技术规范 环境条件 水源 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进排水分开,不得有威胁养殖用水的污染源。 水质 应符合和的规定,其中水体适宜透明度为~,值为~,溶氧量≥。 池塘 池塘条件见表。 表池塘条件 亲鱼培育 亲鱼选择 亲鱼来源 选择从江河、湖泊、河沟捕捞的体格健壮、无伤无病的野生乌鳢作亲鱼。 形态特征 1 / 5

身体延长略呈棒形或圆筒形,前部近圆形,后部较侧扁,背部、头背面与身体侧面呈灰黑色,腹部灰白色,体侧有不规则斑纹。 繁殖年龄和体重 繁殖年龄冬龄以上,体重以上为宜。 亲鱼放养 放养前的准备 清塘消毒 按规定执行。 移植水草 在池中种植凤眼莲等水生植物,水草面积为池塘水面积的~,供亲鱼隐蔽栖息。 投饵料鱼 投放规格为~活的小鲫鱼、鲤鱼和小杂鱼,要求健康活泼,无病无伤,并经~食盐水浸泡~消毒处理,投放量为~。 放养方法 宜在月或月底、月初池塘消毒~后放养,亲鱼下塘前用~食盐水浸泡~消毒,放养密度为每放养~。雌雄亲鱼比例为∶~。月底前将亲鱼按雌雄分塘饲养。 培育管理 投饲 饲料要求 动物性饲料要求新鲜、适口,无腐败变质,无污染,配合饲料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的含量不低于,其安全可靠要求应符合和的规定。 投饲方法 采用“四定”投喂: )定时:每天两次,上午时~时,下午时~时各投喂一次; )定位:每次投饲在固定的食台内; )定质:按规定执行,其中动物性饲料占,配合饲料占; )定量:日投饲量的确定月~月为亲鱼重量的~,月~月为~,月~月为~,上午投饲量占~,下午投饲量占~。催产前~停止投饲。活的小杂鱼投喂,应根据活饵料鱼来源,每~投放一次,每次~。 水质调控 月初至催产前每加注新水换水一次,每次换水~。月中旬至入冬前每月换水一次,每次换水~。 饲养期间每半月用生石灰溶水全池泼洒一次,生石灰用量~。越冬期每月一次,生石灰用量为~,以改善水质。 日常管理 早晚巡视,观察亲鱼的摄食、活动、水质变化、水位变化情况,检查进出水口设施和池埂,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做好记录,建立档案。 人工繁殖 人工催产 催产期 根据亲鱼发育情况和水温确定催产期,适宜水温为℃~℃。亲鱼发育良好,水温上升快,可月初进行催产;亲鱼发育一般,水温上升缓慢,可在月中下旬进行催产。 催产亲鱼挑选 挑选腹部明显膨大松软、卵巢轮廓明显、生殖孔外突扩大成圆形、可挖出成熟卵粒的雌

乌鳢养殖及疾病防治主要技术

乌鳢养殖及疾病防治主要技术 乌鳢属鲈形目、鳢科、鳢属,俗称乌鱼、才鱼、黑鱼等,属鳢科鱼类中个体大、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的淡水名贵经济鱼类。在鳢属中还有一种鱼叫月鳢,俗称七星鱼、山花鱼、点秤鱼,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系,常栖息于山涧溪流中间,月鳢体型似乌鳢,长圆筒形,与乌鳢不同之处主要为: 月鳢无腹鳍,侧线在臀鳍起点上方处折断。月鳢尾鳍基部两侧各有一个白色边缘的黑色圆斑块,头和体背为绿褐色或灰黑色,腹部灰白色或浅黄色,体侧沿中部有7?10条’〈”形灰色斑纹,全身均匀地分布灰白色小斑点,雄鱼在生殖季节,斑点更闪亮。 乌鳢骨刺少,含肉率高,而且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据测定,每100g 乌鳢肉含蛋白质19.8g,脂肪1.49g,碳水化合物1.2g,并富含人体所需的钙、磷、铁、锌等营养元素。据医药书记载,乌鳢有去瘀生新、补血调养的药理作用,外科手术后,食用乌鳢具有生肌补血,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因此,乌鳢历来深受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市场的欢迎,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 我国人工饲养乌鳢刚刚开始,其前景看好,但还有许多问题急待解决。现 将乌鳢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养殖技术分析如下: 、乌鳢的生物特性、生活习性 乌鳢体延长,前部圆筒形,后部侧扁,一般体长25-40 厘米。头较长,前部扁平,后部隆起,头上被有小细鳞,颇似蛇头,口大,吻短宽圆钝。下颌向前突出,略长于上颌,上下颌具尖齿。体被中等大的圆鳞。侧线平直,在臀鳍起点上方断开,两个断头相隔 2 行鳞片。背鳍、臀鳍均很长,可达尾鳍基部。胸鳍长圆形。腹鳍短小。尾鳍圆形。全身青褐色,头、背色较深暗,腹部较淡。体侧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条,头侧有二纵行黑色条纹。背鳍、臀鳍、尾鳍均有黑白相间的花纹。胸鳍、腹鳍浅黄色,胸鳍基部有一黑点。 乌鳢喜欢生活在江河、湖泊、水沟及低洼沼泽的静水草区。乌鳢对水质、水温和其它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特别强,即使其它鱼类难以生存的环境,乌鳢也能生活。 乌鳢的生存水温为0—41 摄氏度,最适宜水温为26—28摄氏度。乌鳢耐低氧,在浑浊缺氧的水体中也能生存,将头露出水面,借助鳃上器官,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即使在少水甚至离水的情况下,只要保持鳃部和体表一定湿度,仍可存活较长时间,乌鳢善跳易逃,

生猪养殖技术培训

生猪养殖技术 培 训 材 料 郯城县畜牧局 2011-9-15 目录 一、实用简易养猪技术 二、生猪养殖技术方案、工艺流程与技术参数 三、生猪繁育 四、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 五、常见猪病的五个药方 第一章实用简易养猪技术 主讲:杨晓峰 一、实行保护性饲养 夏秋季节在猪舍外栽植葫芦、大瓜、窝瓜、向日葵等植物可遮荫降温,冬季推广塑料暖棚饲养技术或者封闭式圈,并定期搞好驱虫和免疫注射。 二、推行高密度养成猪 冬季0.8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夏季1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高密度养成猪,不仅建圈少,费用低,而且育肥猪争抢吃食。没有活动场地吃饱则睡,爱长肉,增重快,减少饲养费用 三、育肥猪超90公斤后 日增重速度明显减慢,且以脂肪沉积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不好销售;不足90公斤屠宰,虽饲料利用率高,但因体重小而出肉率低,经济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猪90~120公斤屠宰最适 四、品种要优 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品种。当前,要推广多元杂交,至少要三元,最好是五元,如英国PIC猪,五系配套,生长速度快,158天可达110公斤,瘦内率66%,料肉比2.8:1。

五、栏舍要简 猪舍不要造得过于豪华,达到防寒保暖通风就行了 六、饲料要廉 饲料占养猪成本的70-75%。饲料配方要随着市场价格、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要一成不变。如夏季天热猪吃得少,饲料要配得营养好些。饲料营养要均衡,以满足生长需要为宜,在此,我建议大家使用全价料,也是生猪养殖的发展趋势,饲料生产企业的配方都比较成熟,都能分到五个阶段左右,营养均衡,适合换季节等要求。如资金充裕,最好不要赊账,那样就会有一大块利润被经销商拿走了,能到饲料生产企业的当地办事处订货或者厂家直接发货,会省去一部分中间费用,从而减少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效益。 七、防疫要严 重视消毒,既要防止外来的疫病,又要防止粪便的污染,传播疾病,还要按免疫程序注射疫苗。 八、出栏要适时 如二元猪体重达到70公斤、内三元80-85公斤、外三元95公斤、英国PIC猪105公斤时,为出栏的适时体重。此外,生猪市场价格高时,体重相对越重越好;价格低时以体重轻些为好,减少饲料消耗,降低成本。 九、“倒喂法”养猪 就是针对上述的缺点并结合猪的生育规律和特点而确定的新型养猪法,该办法在小猪到中猪阶段。即50—60千克以前用高能量高蛋白的精料为主,配用必要的饲料添加剂和少量青、绿饲料。从中猪到出栏期,适当减少精料投入量,增加青、粗饲料,其比例为:精饲料60%,青饲料25%,粗饲料15%。这种方式既缩短了猪的饲养周期,又充分利用了大量青、粗饲料资源,从而节约了精饲料用量,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十、饲养管理 1.哺乳仔猪 ①保温防压。哺乳仔猪适宜温度:l-7日龄为32℃-28℃, 8-35日龄为28℃-24℃,舍内温度控制在18℃-22℃,相对湿度 50%-70%,保持空气新鲜。仔猪应设有保温箱或保温室,并在保温箱底或距保温室底30-40厘米处挂一只250瓦的红外线灯泡。同时做好仔猪护理工作,并在分娩栏内安装护仔栏。 ②吃足初乳及固定乳头。仔猪生后1小时内要人工辅助吃足初乳。生后2-3日龄内要固定好乳头。固定乳头以自选为主,个别调整为辅,把初生体重小的仔猪固定在前排乳头,把初生体重大的仔猪固定在后排乳头。 ③补铁与过仔并窝。仔猪生后2-3日龄内,肌肉注射铁制剂,每头剂量100-150毫克铁。泌乳母猪每头哺仔10-12头,对窝产超过12头或不足7头的仔猪按先产的仔猪往后产的母猪过仔的原则,把过哺的仔猪过给产期相差不超过3天、产仔少的母猪代哺。仔猪过哺前必须吃足初乳。对产仔过少的母猪,可按过仔的原则,将两窝仔猪合并1窝,由一头体质好。乳量充足的母猪哺育。仔猪并窝前必须吃足初乳。

池塘生态健康养殖技术

池塘生态健康养殖技术 本技术来源三个背景。一是由于长期以来各种自然灾害的破坏,加上年久失修等因素影响,进、排水渠道及池塘内淤泥、鱼类排泄物和饲料残渣等淤积严重,池埂坍塌,病害越来越严重,用药增多,水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二是水产养殖病害越来越严重。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化、集约化程度逐年提高,加上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渔用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使鱼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各种细菌性、病毒性疾病容易滋生,导致水产养殖病害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因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近十亿元。三是渔业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随着我国农业外源性污染的不断加剧以及水产养殖自身带来的污染,使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威胁,湖泊、水库富营养化和荒漠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水产品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从而使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影响,渔业安全已成为近年来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敏感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江西省开展现代渔业鱼池改造,并配套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取得明显效果。 增产增效情况:该技术推广过程中降低死亡率8%,减少鱼药使用,提高鱼的品质,亩增收节支2700元以上。 技术要点: 一、苗种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1、鱼种放养前严格清池 池塘淤泥过多,使池变浅,水体空间变小,削弱了池塘保肥、供肥和调节水质能力;淤泥中大量的有机质,氧化分解消耗大量溶氧;有机质在细菌作用下分解产生氨毒,抑制养殖生物的生长;淤泥中有很多寄生虫和致病微生物,当水质变坏、酸性增加、环境恶劣时,生物机体抗病能力下降,而致病微生物却大量滋生蔓延,导致疾病爆发流行。因此,池塘养殖成鱼,在鱼种放养前必须严格清池。清池包括清除淤泥和池塘消毒两个内容。 1.1清除淤泥 根据池塘的产量水平,养殖二到三年应排干池水彻底清除淤泥一次。方法是:年底捕完鱼后,排干池水进行晒塘,待淤泥晒干后,用挖掘机或推土机把淤泥全部清除到塘基上,同时挖深池塘,使池塘深达3—3.5米,保持池塘水深2.5—2.8米,扩大池塘水体空间,充分发挥池塘自身的生产潜力。对于无法晒塘的池塘,应使用污水泵或水下清淤机尽可能地清楚淤泥。 1.2池塘水体消毒 鱼种放养前10~15天,用生石灰消毒池塘水体,方法是:(1)干法消毒:排干

池塘养鱼方案

池塘养鱼技术 第一节渔业养殖生态与环境要求 养殖鱼类的生活环境,包括非生物(如溶氧、温度、PH值等)和生物(如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等)环境。水质的优劣对鱼类的生长、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掌握鱼与水的关系,以及水质变化的特点,才能人为地控制和改善水质,提高鱼产量。 一、水质环境 ㈠主要水质因子 1、溶氧量 水中的溶解氧是养殖鱼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据观察测定,当水中溶氧量达到2毫克/升以上时,鱼类生长正常,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较好,饲料系数也较低;当溶氧量降至1.6毫克/升以下时,鱼摄食量减少,饲料系数比在2毫克/升以上时约高一倍;当降至1.1毫克/升,水中含氧量不足,鱼的呼吸频率加快,并出现“浮头”现象;降至0.2-0.8毫克/升以下时,开始窒息死亡。 增加水中的溶氧量,特别是水底层的溶氧量,对促进淤泥中有机物的分解,加速池塘的物质循环;减少有机酸、氨、硫化氢等有害的中间产物积累,以及促进饲料生物的生长繁殖有重要作用。 池塘溶氧量的分布、变化十分复杂,主要是受增氧和耗氧因子所制约,特别是高产鱼池,营养很丰富,浮游生物和放养鱼类比较密集,增氧和耗氧都很大,因此溶氧量很不稳定而呈昼夜变化,垂直变化和水平变化现象。 ⑴昼夜变化 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池塘中氧的主要来源,一般占氧来源的56%-80%。其余来自风力吹起波浪,使空气中氧直接溶解入水中。 氧的消耗,包括鱼类、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细菌的呼吸;悬浮或溶解有机物、类便、残饵及底部淤泥等的发酵分解。 溶解氧的昼夜变化,以中午最高,清晨最低。 在一般情况下,“水呼吸”(包括浮游动、植物、细菌的呼吸、溶解在水中的粪便、贱饵有机物的发酵分解)耗氧约占60-65%;底质(包括底栖生物、腐殖质等)耗氧约占15-20%,鱼呼吸约20-25%。 ⑵垂直变化

中华鳖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中华鳖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1、引用标准 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9137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T 19630.1 有机产品第1部分:生产 GB/T 19630.2 有机产品第2部分:加工 GB/T 19630.3 有机产品第3部分:标识与销售 GB/T 19630.4 有机产品第4部分:管理体系 GB/T 11777 鲢鱼鱼苗、鱼种质量标准 GB/T 11778 鳙鱼鱼苗、鱼种质量标准 SC/T 1010 中华鳖人工繁殖与饲养技术规程 SC/T 1047 中华鳖配合饲料

2、环境条件 2.1 养殖基地条件 水源充足,无“三费”污染,进排水沟分开,鳖池集中连片,通风向阳,符合NY/T 391的规定。 2.2 养殖用水 水质清洁,无“三费”污染,符合NY 5051的规定。 2.3 鳖池类型和规格 鳖池水深2-2.5米,面积3—10亩,符合SC/T 1010的规定。 2.4 防逃设施 0.8-1.0米红砖水泥围墙,符合SC/T 1010的规定。 2.5 产卵场所 露天方式,符合SC/T 1010的规定。 2.6 晒台 在池边向阳处用砖块或水泥板与水面相接处,做成与池边等长,宽1m的长条形斜坡。 3、亲鳖培育 3.1 放养前清塘 采用干法清塘或带水清塘 干池清塘:放干池水,清淤,日晒3d~5d,在池角挖坑,用生石灰100g/㎡,以少量水化成浆全池泼洒,之后用铁耙耙一遍。隔日注水至2m~2.5m,5天后即可放鳖。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技术~~ 乌鳢属于鲈形目、鳢科,俗称才鱼,是鳢科鱼类中个体大、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的淡水名贵经济鱼类。它骨刺少,含肉率高,营养丰富,是用来做溜鱼片的最佳原料,“生炒鱼片”是闻名江南的名菜,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乌鳢历来畅销国内外市场,在东南亚各国,如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市场需求日益增加,价格昂贵,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在国内市场上,乌鳢属于淡水鱼中较高档的水产品,价格在鲫鱼,鲢鱼等家鱼之上。 由于乌鳢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当年的鱼苗就可以养成为商品鱼,所以占用资金少,收益大,因此养殖乌鳢是广大养殖户发家致富的一个好项目。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就向大家介绍一下乌鳢的养殖技术。 一、生物学特性 1.乌鳢的形态特征: 成年的乌鳢,体态呈圆筒形,后部侧扁,一般

体长在25厘米到40厘米之间,鱼头上披有小细鳞,和蛇头十分类似,乌鳢口大,下颌向前突出,略长于上颌,它的背鳍、臀鳍都很长,可以长到尾鳍的基部,胸鳍长圆形,腹鳍短小。乌鳢全身青褐色,腹部较淡,体侧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条,头侧有二纵行黑色条纹,背鳍、臀鳍、尾鳍均有黑白相间的花纹。 2.乌鳢的生活习性:乌鳢属于底栖性鱼类,生活在水体中下层,尤其偏爱静水环境。它的生存适温是1℃-36℃,最适合生长温度是25℃-28℃。当低于7℃或高于33℃时,它们都会藏身于水底的稀泥中,不吃食不游动,进入蛰伏状态。 乌鳢能在其他鱼类不能生存的环境里生活,尤其对低氧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即使在无水的潮湿处也能存活较长时间。 3.乌鳢的食性与生长:乌鳢为典型的凶猛肉食性鱼类,随着鱼体的长大,当食物不足或规格大小相差悬殊时,乌鳢有自相残杀的习性,能吞下相当于自身体长2/3以下的同群个体。因此,养殖乌鳢要注意放养规格一致,尤其是苗种培育阶段,应根据规格大小实行多级分养。在自然

黑鱼养殖技术介绍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为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名贵鱼类,有“鱼中珍品”之称。其营养十分丰富,含大量蛋白质,比鸡肉和牛肉所含蛋白质都高。从营养学角度分析,黑鱼是一种营养全面,肉味鲜美的高级保健食品。黑鱼畅销国内外,售价昂贵,为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在国内市场也是一种紧俏价高食品。 黑鱼的生活习性 1、生活习性:黑鱼为营底栖生活的鱼类,栖息环境极其广泛。所以说,凡蛙、泥鳅、鲫及各种水生昆虫群栖的场所都是黑鱼喜栖的地方。黑鱼多潜伏在水深1米的浅水处。黑鱼的生存温度为0-41℃,最适温16-30℃,春季水温回升到8℃以上时,黑鱼开始活动,由深水处游至浅水区觅食。水温20℃以上时生长较快。夏季天闷热降雨时,往往会跃出水外匍匐于岸边的湿地上。秋季当水温降到12℃时,停止摄食;降到6℃下,转到深水处活动。冬季水温过低时,埋于淤泥中越冬,只要冰下有水就能完全越冬。黑鱼能耐低氧。在浑浊缺氧的水体中亦能生存。当水中缺氧时,鱼体可将头露出水面,借鳃上器官,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氧气,进行气体交换。 pH值:黑鱼一般均能在酸性和碱性的水域中生活。黑鱼善跃:其跳跃能力很强,跳的也较高。在有流水冲击和降雨时更易刺激黑鱼跳跃而逃跑,并常随水流逆行而上。 2、食性:黑鱼为凶猛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小型鱼类、虾类、蛙与蝌蚪、水生昆虫及其它水生动物为食。随鱼体大小、季节和水体环境的不同,所摄取的食物的具体种类有所不同。但无论如何,不会改变其肉食性营养类型的性质。 3、生长:当年孵化的鱼种一般长约150毫米,体重50克左右。2龄鱼体长加速生长阶段,生长旺盛。2龄后,呈现随年龄增长而递减趋势。水温在20-25℃时,生长较快。 4、生殖 ①性成熟年龄:长江流域一般2冬龄,本地一般第三年开始成熟产卵。 ②怀卵量:一般个体怀卵量为1-3万粒,最大者5-6万粒。不同年龄与不同大小的个体及不同水体的黑鱼其怀卵量不同。

玉田中华鳖温棚集约化无公害养殖技术-畜牧渔业论文

玉田中华鳖温棚集约化无公害养殖技术-畜牧渔业论文 玉田中华鳖温棚集约化无公害养殖技术 吴文红1,张秀平2,杨玉林2,王庆宇2,王湛1 (1.唐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河北唐山063004 ;2.玉田县畜牧水产局河北玉 田064100 ) 中华鳖自古在玉田县的水域中就有分布,玉田县地处北温带亚湿润大区河北 区,该区的气候特点是季风显著,四季分明。这一气候特点造就了本地野生中华鳖具有黄底、黄背、黄脂肪、裙边大等优良特点。自1991年大安镇北方甲鱼养 殖场驯养繁殖来自本地水域内的野生鳖成功以来,养殖规模不断壮大,尤其是近 几年发展较快。截至目前,全县中华鳖养殖场130余个,养殖面积达100hm2,中华鳖养殖业已成为玉田县水产业中的特色主导产业。玉田中华鳖温棚集约化无 公害养殖是从现行的中华鳖养殖实际出发,将中华鳖棚室建筑、品种选育、饲养管理、疾病防治、投入品使用监管等全过程实行标准化生产,达到了产品质量好、规模产量高、经济效益大、投资回报高的目的,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标准化棚室建设及改造 棚室采用钢筋架结构,钢筋拱架上覆塑料棚膜,内设中间通道,上覆水泥板,棚内设置水泥柱,墙体采用砖混结构,每棚面积800?1600m2。棚室要求具备良好的保温性能,并配有相应的加温、增氧、进排水等设备,选址远离街道、闹市,符合中华鳖喜静的习性。 2培育优质稚鳖 2.1亲鳖选择 亲鳖外形完整,无伤残,无畸变,体色正常,体质健壮,裙边肥厚、有弹性,

体重1?3kg。雌鳖体厚,后腿之间距离较宽;雄鳖体较薄,后腿之间距离较窄。雌雄鳖比例为4?5 : 1。 2.2亲鳖产卵与人工孵化 亲鳖养殖池的产卵场具备良好的产卵条件,产卵环境安静,产卵场设在亲鳖 池岸边,沙层厚度30cm左右。亲鳖夜间产卵,每天清晨人工收集鳖卵,轻放在集卵箱中,送入人工孵化室进行室内控温孵化。孵化室由孵化房主体、自动控温装置、孵化器及收集稚鳖水槽组成。孵化房主体温度控制在29?31 T,空气 相对湿度80%?85%。孵化盘用长、宽、高为27cm x 34cm x 8.5cm塑料盘,孵化盘中用来埋置整理鳖卵的基质采用经消毒的细沙,每盘放卵100枚左右, 盘一层层叠放在孵化架上,孵化房一次孵化数万枚卵。鳖卵的孵化时间长短取决于积温,通常鳖卵的孵化积温为36000 C时左右。刚出壳的稚鳖有趋水性,自行落入水槽中。 2.3幼鳖养殖 孵出的稚鳖及时收集,在孵化室暂养10?24h,经过体外消毒后,选择无伤病、无残次、有活力的稚鳖转放到稚鳖养殖池中,池水深30?80cm,放养15?20 只/m2。 稚鳖饵料投喂符合“四定”原则,即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稚鳖对饵料 的要求较高,既要精细、易于消化,又要新鲜并且营养全面。开始投喂时以少量诱食为主,之后逐渐增加投喂量,日投喂量为稚鳖总体重量的3%?5%,随着 水温升高以及稚鳖生长适时调整投喂量。每天定时投喂两次,上午9 : 00,下午 17 : 00 ,可视情况增加一次投喂。饵料投在饵料台上,便于观察稚鳖吃食情况,及时调节投饵量,以避免造成残饵对水体污染。定期换水,并注意增加光照和通风。 3成鳖养殖

乌鳢(黑鱼)苗种培育技术

乌鳢(黑鱼)苗种培育技术 新疆乌鳢养殖刚刚起步还未成规模,苗种主要来自内地。为了满足新疆乌鳢养殖业苗种的需求,我们于1999年5、6月间做了乌鳢鱼苗早繁苗种培育试验。试验在新疆五家渠猛进水库上渔场的兵团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塑料温棚的水泥池里进行。催产亲鱼12组,分4批。第一批4月30日催产。孵出水花2.5万尾,6月10日育成6~8厘米长的鱼种1.4万尾,成活率56%,这是最好的一批。最差的是第三批,于6月4日催产,孵出水花鱼苗4万尾,7月10日育成6~8厘米长鱼种0.5万尾,成活率12.5%。平均成活率28.5%。现将本次试验的进行情况总结如下: 1亲鱼培育 1.1亲鱼来源:选择我站试验基地池塘自育个体1kg以上达性成熟的亲鱼。 1.2亲鱼培育:催产前1个月左右(即3月底)将亲鱼放在15m2的水泥池里进行强化培育。放鱼前用漂白粉彻底消毒。然后加1m深的水。每平方米水面放鱼2尾(1~2kg/尾)。亲鱼进池前用4%食盐溶液浸泡鱼体10min左右。先让鱼适应小水体的环境。第三天投喂新鲜的鱼肉块,大小以鱼能一口吞吃为度。分上、下午各喂1次。池水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临产前一星期提高到26~28℃。每2~3天换

水1次,同时清除池底沉淀的废弃物。水源是经过曝气预热的深井水。池内放置占水面积1/4的水葫芦遮阴。 2人工催产 2.1亲鱼选择:雌亲鱼要选择腹部膨大、用手轻压腹部感觉柔软且有弹性,肛门微突且呈红色。雄亲鱼则选择腹部稍大、肛门微红、体两侧有明显的暗红色条纹。临产时雌、雄鱼很易区别。一般雄鱼个体比雌鱼大。雌、雄以1∶1配对。但雌雄鱼个体之间配对时不要悬殊太大,以利发情产卵受精。 2.2催产剂种类和单位剂量:催产剂采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高效催产合剂(RES)和地欧酮(DOM)三种。其匹配形式及单位剂量如(1)LRH-A2.2ug+RES.5mg/kg鱼; (2)LRH-A2.2ug+DOM.2mg/kg鱼。作胸鳍基部腹腔1次注射。雄鱼剂量减半。总用量如表所示。 2.3产卵效果:雌、雄按1∶1配对、置于约1~0.5m2小水体中产卵。当水温在26~30℃时,效应时间为30~36小时,其产卵结果如下表所示。 2.4孵化结果:我们采用“静水法”孵化。即将产卵时段相隔4小

生猪养殖技术培训

生猪养殖技术培训材料 目录 一、实用简易养猪技术 二、生猪养殖技术方案、工艺流程与技术参数 三、生猪繁育 四、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 五、常见猪病的五个药方 第一章实用简易养猪技术 一、实行保护性饲养 夏秋季节在猪舍外栽植葫芦、大瓜、窝瓜、向日葵等植物可遮荫降温,冬季推广塑料暖棚饲养技术或者封闭式圈,并定期搞好驱虫和免疫注射。 二、推行高密度养成猪 冬季0.8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夏季1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高密度养成猪,不仅建圈少,费用低,而且育肥猪争抢吃食。没有活动场地吃饱则睡,爱长肉,增重快,减少饲养费用 三、育肥猪超90公斤后 日增重速度明显减慢,且以脂肪沉积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不好销售;不足90公斤屠宰,虽饲料利用率高,但

因体重小而出肉率低,经济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猪90~120公斤屠宰最适 四、品种要优 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品种。当前,要推广多元杂交,至少要三元,最好是五元,如英国PIC猪,五系配套,生长速度快,158天可达110公斤,瘦内率66%,料肉比2.8:1。 五、栏舍要简 猪舍不要造得过于豪华,达到防寒保暖通风就行了 六、饲料要廉 饲料占养猪成本的70-75%。饲料配方要随着市场价格、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要一成不变。如夏季天热猪吃得少,饲料要配得营养好些。饲料营养要均衡,以满足生长需要为宜,在此,我建议大家使用全价料,也是生猪养殖的发展趋势,饲料生产企业的配方都比较成熟,都能分到五个阶段左右,营养均衡,适合换季节等要求。如资金充裕,最好不要赊账,那样就会有一大块利润被经销商拿走了,能到饲料生产企业的当地办事处订货或者厂家直接发货,会省去一部分中间费用,从而减少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效益。 七、防疫要严 重视消毒,既要防止外来的疫病,又要防止粪便的污染,传播疾病,还要按免疫程序注射疫苗。 八、出栏要适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