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七年级(上)地理知识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地理知识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地理知识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地理知识复习提纲

初中七年级(上)地理知识复习提纲

要求:熟读牢记对照地图

序言:与同学们谈地理

1、举例说明什么是“地理”?

2、日本人为什么爱吃鱼?

3、沙特旅店为什么将床铺安排在房顶?

4、非洲选手为什么在田径项目上能保持好成绩?

5、漂亮的丝绸制品为什么多出自我国江浙一带?

6、为什么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7、学习地理,给人们装上“地理的头脑”的原则有:

①尊重__规律,做__的朋友;②因__制宜,扬长避短;③__分析问题;

④具备____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参照P3图)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古代(凭直觉):“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近代(观察、行动):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证实“球形”;现在:拍摄地球卫星照片,确证是“球体”。(参照P2图)

3、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明:“站得高,看得远”;“月食”;“站在海边看远方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地球的卫星照片”等。(参照P4图)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地球仪的概念:人们仿照____,按一定比例____制成的。(参照P5图)

2、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3、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指向北极星的为北极(N),反之为南极(S)。

三、经纬线和经纬度

1、纬线与纬度(参照P5、6、7图)(1)纬线: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2)纬线的特点(有无数条)

A.形状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圈(纬线圈),南北极各为一点;

B.长度长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低纬长,高纬短)。

C.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3)纬度的划分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和90°N。(4)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

(5)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有的北纬均位于北半球,所有的南纬均位于南半球。

赤道纪念碑:南美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市中心以北24千米处。(参照P6图)2、经线和经度(参照P5、6、7图)(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也叫子午线)。(2)经线的特点(有无数条)

A.形状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

B.长度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C.方向所有的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3)经度的划分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为东经(“E”)为代号,以西的180°为西经(“W”)为代号。(4)经线圈所有的经线均为半圆形,故在地球仪上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组成经线圈之和等于180°,且两条经线中一条为东经,另一条则为西经。0°经线,180°经线各为一条,且组成经线圈。

(5)东西半球的划分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限。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20°W向西到160°E为西半球。(切记:0°--20°W虽为西经,在东半球;160°E—180°虽为东经,在西半球。)

3、利用经纬网定位

(1)地球表面的某一点的位置可用经纬网确定。

(2)正确读写某地的经纬度。(P8活动2、3)

第2节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参照P9图)

(1)方向:自西向东(2)周期:大约是24小时(一天)

(3)产生的现象:产生了昼夜交替、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的现象。(P10图)2、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转的同时,地球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参照P11图)(1)方向:自西向东(2)周期:一年

(3)产生的现象: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形成五带

(4)公转的重要特征:地轴倾斜(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的夹角),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北极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5)公转引起昼夜的长短变化:

A、阳光直射赤道(春分、秋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B、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越往北去白昼越长,直射北回归线(夏至)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长。

C、阳光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越往北去白昼越短,直射南回归线(冬至)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达到最短。

3、温度带的形成与分布

(1)五带的划分依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2)五带范围:(参照P12图)0°~23.5°S(N)为热带;23.5°N~66.5°N为北温带;23.5°S~66.5°S 为南温带;66.5°N~90°N为北寒带;66.5°S~90°S为南寒带。

(3)各温度带的特点: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

温带—阳光斜射,无极夜极昼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寒带—阳光斜射,有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气候终年寒冷。

4、北半球的夏季是6、7、8月,此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最长。

5、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发表了《天体运行论》,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自转的同时,地球绕太阳公转。

第3节地图

1、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参照P13图)

2、在地图上确定方向:(参照P14图)(1)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2)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3)在经纬网地图上,根据经度、纬度辨别方向。

(4)以北极为中心地图,中____周____,顺____逆____。

3、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一般来说,地图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小比例尺,反之,所画范围小,内容详细,选用大比例尺。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4、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参照P17图)

5、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参照P17图)

6、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特点:

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山地: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

7、世界最高峰与陆地最低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

8、绘制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等高线示意图(参照P16图)

9、等高线疏密与山体坡度陡缓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外出旅行,为安排好行程,会参考______地图。

11、要了解国际时事发生地点,应选用______地图。

12、要知道一座城市的位置,应参考______比例尺的地图。要找到某个景点的布局,应参考______比例尺的地图。

13、认识常用图例(参照P14图)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1节大洲和大洋

1、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即“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地球海陆分布特点:分布__。陆地主要集中在_半球(陆半球),北极周围却是__;海洋大多分布在_半球(水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__。

3、中国汉代使者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____”。13世纪意大利商人__来到中国;15世纪初明代航海家__七下西洋,开辟了海上“____”。15世纪末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__洲新大陆。16世纪,__率领船队首次完成环球航行。

4、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参照P29图)

5、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是最大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最小。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多的的大洲。

6、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多、面积最小的大洋,印度洋完全在东半球。

7、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世界最大湖泊)、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参照P30图)

8、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9、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0、世界最大的岛屿是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最大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11、东半球分布的大洲主要有__、__、__、__,西半球的大洲主要有__、__。___洲在东西半球都有大面积分布,且纬度最高。(参P29图)

12.完全位于南半球的是__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__、___。

13.赤道穿过的大洲和大洋由东向西依次是:太平洋、大洋洲、__、____、__.__。__

14、被三大洋环绕的大洲有__、___。__。

15、我们生活的大洲是___,东临___洋,南临___洋,北临___洋。

16、“阳光灼热的大陆”是__洲,“东方日出之地”是__洲,“西方日落之地”是__洲,“大洋中的陆地”是__洲。

第2节海陆的变迁

1、沧海桑田故事的原意是:____________

2、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参照P33图)

3、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认为____________

(参照P35图)4、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__。其中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板块与板块交接的地带,或张裂拉伸或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最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参照P37图)5、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上。(参照P37图)6、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照P39、40图)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____引起的。

8、红海地处___板块和____板块之间,运动方向____,几千万年后,将成为____。(参照P38图)

9、为什么有人预言地中海将会消失____________(参照P39图)

10、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国家有__、___、__等。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1节多变的天气

1、天气某个地方短时间内发生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变化(短时间多变化)

2、气候: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相对稳定)

3、天气预报应说明一日内的__、___、__和__情况。(参照P45图)

4、当天空___为阴天,符号为();当天空__为晴天,符号为()。多云符号为()。雷阵雨符号为()。

5、风向是指__,风力是指___,共分__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北

风6级符号为(),西南风8级符号为()。

6、降水概率表示__,降水概率100﹪表示___,降水概率0表示__。

7、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__,蓝色表示__ ,白色表示___,云的颜色越白,表示__,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__区。(参照P46图)8、画出常用的天气符号:(参照P46图)冰雹()大雨()暴雨()雨夹雪()霜冻()大雪()沙尘暴()雾()多云转晴()

9、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__有关,可以用__来表示。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__,对人体健康__;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__,对健康__。

10、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__的影响,例如__、__,另一方面还受__的影响。

第2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测定气温的工具是__,一般采用__温标,记做“__”,读做__。

2. 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__次,温度计的放置高度__米。

3、在北半球,最热月陆地在7月,海洋是8月,最冷月陆地在1月。北半球的气温曲线形状都是中间向上隆起,呈波峰式。南半球的气温曲线呈波谷式。

(参照P51图)

4、气温的变化是指气温的日较差和气温的年较差。

5、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6、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参照P53图)

(1)由低纬度(赤道)向高纬度(两极)逐渐降低。(纬度分布规律)(2)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__,海洋气温__;冬季陆地气温__,海洋气温__。(水平分布规律)(3)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逐渐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__°C (垂直分布规律)

第3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

2、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等不同等级。

5、世界“雨极”:“干极”

6、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参照P56图)

(1)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中纬度地区大陆的西岸降水多于东岸和内陆地区;

(3)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或内陆地区降水少。

(4)沿海的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

第4节世界的气侯

1、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参照P58图)

2、热带气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温带气候在亚欧大陆东岸有_________、_________,西岸有_________、

_________,大陆内部是_________ ,在高大的高原、山地是_________。

4、寒带气候特点是_________。全年高温多雨是_________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是_________气候,冬季多雨是_________气候(分布在大陆___岸),夏季多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气候(分布在大陆___岸)。

5、宝鸡市为_________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6.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量____于背风坡;山地顶部的气温____于山麓地带。

7.北半球分布最广的气候是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

8、温带海洋性气候在_____洲分布最广,阿拉伯半岛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

9.热带草原气候分布以____洲最广,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在______附近地区。

10、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根本因素)、海陆位置、地形地势

11、气候影响人类生产,尤其对农业生产最显著。

12、青藏高原因海拔高,是独特的___________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

13、指出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

(1)“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2)横断山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3)我国最干地方——新疆吐鲁番盆地托克逊年降水量6.3毫米。()(4)昆明四季如春。()

14、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①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排放二氧化碳②现代工业的发展,向大气排放热量③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④太阳释放的热量增多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5.面对全球变暖的趋势,人类应该怎么做()

①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②研究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③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④积极开发采用新能源;加固国际间的合作

⑤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④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1节人口与人种

1、到2006年3月,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5亿。目前世界每年增加人口近__万,可以说人类进入“____”时代。

2、人口的增长速度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洲,最低的是___洲。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4、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因为这些地区处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临海地带。

5、世界上人口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人口疏密的程度可以用__来表示。

6、极端干旱的____、气候过于潮湿的____、终年严寒的____或地势高峻的____,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困难,是世界人口稀疏的地区。

7、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会带来严重的问题:

(1)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引起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难以解决等问题;(2)人口增长过慢造成了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8、正确人口观: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9、我国人口政策:把____定为基本国策,主要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0、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带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11、世界三大人种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黄色人种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

白色人种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种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12、阿拉伯人和印第安人分别属于____、____人种。

第2节语言和宗教

1、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

2、世界的三大宗教:

基督教:产生于西亚,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现主要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东部。佛教:产生于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3、伊斯兰教的教徒被称为泰国的国教是新疆、宁夏多信仰的宗教是蒙古族、藏族多信仰的宗教是,唐僧“西天取经”故事是()人到()地取的是()经宝鸡法门寺珍藏有()西安大雁塔是()主持修建的。

高原窑洞(4)因纽特人的冰屋(5)傣族竹楼(6)北京四合院

3、传统聚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的___、意大利的___、我国山西省的___、云南省的___、安徽的___、澳门的___等已被列入该名录之中。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1、世界上有__个国家和地区。面积最大国家是__,人口最多的是__。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国界是地图上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的界线,它是________的边界。国界都是国家间经过谈判商定后,人为划分的,通常以山脉、河湖、海洋或经纬线为界。美国、加拿大国界是___,法国、西班牙国界是___,韩国、朝鲜国界是___。

4.国界线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5、发达国家主要在__、___、___洲,称为“__”,发展中国家主要在__、___、___洲,称为“__”。

6、目前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是_______,基本宗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由5个常任理事国__、__、___、_、_和10个___组成。

7.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多是_____,而发达国家多出口_______,

故二者在国际贸易中处于____地位。

(完整版)关于初一下学期地理知识点大全

关于初一下学期地理知识点大全 第六章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1、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洲。亚洲大部分在东西半球中的东半球,南北半球中的北半球。 2、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为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为白令海峡。 3、亚洲分为六个地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东南亚 4、亚洲最大的平原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最大的湖泊,且为咸水湖的为里海;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为贝加尔湖;世界上最大的半岛为阿拉伯半岛; 世界最大的群岛为马来群岛;世界最高大的山脉为喜玛拉雅山;世界最高峰为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的高原为青藏高原;世界陆地最低点为死海 5、亚洲地势特点;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 6、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广布的特点。 第二节人文环境

7、亚洲人口稠密区是东亚、南亚和东南亚。亚洲大小民族有1000个左右,人口最多的是汉族。 8、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源地是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日本 1、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邻土有四个大岛及附近小岛屿组成,其中最大的为本州岛。日本附近著名渔场为北海道渔场,著名的山峰富士山为火山,日本的国花为樱花。 2、日本国情为地域狭小,资源贫乏,依靠进口原料与能源形成了加工贸易为主的发达经济,贸易对象主要有美国、中国和欧洲。 3、日本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气候为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由于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所以多火山和地震。民族以大和民族为主,日本文化为典型的东西方文化兼容。 4、①北海道岛,②四国岛,③本州岛, ④九州岛,⑤东京城市,⑥横滨城市, ⑦名古屋城市,⑧太平洋,⑨日本海。 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日本的主要工业区名称是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

七年级地理知识提纲

七年级地理知识提纲 2、纬线与纬度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是最长和纬线,长约4万千米。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3、经线和经度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0的夹角。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6、五带的划分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7、地图三要素比例尺、图例与注记。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8、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9、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0、世界海陆的分布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欧洲、北美洲。大部分 人们习习惯把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 11、陆地地形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由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是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结构图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地球 【课标要求】 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知道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划分。 3、知道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地一、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球 的 1、盖天说: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形二、认识过程 2、浑天说:天之盖地,犹壳之裹黄。 状 3、麦哲伦的环球旅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与 4、现在从太空看地球的确是一个球体。 大 1、赤道半径:6378千米 小 2、极半径:6357千米 三、地球的大小 3、平均半径:6371千米 4、赤道长:4万千米 5、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第二节经纬网 1、地球仪:按一定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 2、地轴:假想的地球旋转轴 一、四个基本概念: 3、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指向北极星的为北 极(N),反之为南极(S) 4、赤道:到南北两极距离相等,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 1、定义:与赤道平行的圆 (1)形状: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 经 2、特点 (2)特点: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3)方向:示东西方向。 二纬线 3、纬度的划分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表示;以南 为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 极分别为90°S和90°N。 低纬度:0°~30° 4、高纬度的划分中纬度:30°~60° 高纬度:60°~90° 5、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有北纬 均位于北半球,所有的南纬均位于南半球。 网 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2、特点:(1)形状:半圆(2)长度:相等(3)方向:指示南北 3、经度的划分: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 址)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为东经, 代号E,以西的180°为西经,代号“W”。 三.经线 4、经线圈:所有的经线均为半圆形,故在地球仪上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 一个经线圈。组成经线圈之和等于180°,且两条经线中一条 为东经,另一条则为西经。 5、东西半球的划分: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 东西半球的界限。20°W以东到160°E为东半球。 20°W以西到160°E为西半球。(切记:0°--20° W虽为西经,但是东半球;160°E——180°虽为东 经,但是西半球。) 四、经纬网:1、定义:纬线交织成的网 2、意义:上任何一点都可以看成特殊的经线与纬线交织成的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最新最全)

七年级下总复习 第六章亚洲 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 2.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赤道穿过亚洲东南部的马来群岛。 3.亚洲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西面通过黑海和地中海与大西洋相通。 4.亚洲东北面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北面是欧洲,界限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与大洋洲隔海相望。 5.亚洲共分为北亚、西亚、南亚、东亚、中亚、东南亚六个分区。其中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在西亚,南亚最大的国家是印度,东亚五国指蒙古、中国、韩国、朝鲜、日本。东南亚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北亚主要指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6.读“亚洲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分析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 (2)亚洲注入太平洋的河流①黄河、②长江。 亚洲东临③太平洋,南临④印度洋,北临⑤北冰洋。西面与⑥欧洲相邻,东北面相邻的是⑦北美洲,它们的分界线是⑺白令海峡。西南面与⑧非洲相邻,分界线是⑹苏伊士运河。(3)A是连接③④的海峡马六甲海峡,B 波斯湾,C 红海,D地中海。(4)亚洲南部的半岛自西向东依次是 E 阿拉伯半岛 F 印度半岛 G 中南半岛。其中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H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I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5)⑴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⑵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⑶是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死海,⑷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⑸是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⑻⑼是属于亚欧两洲分界线的土耳其海峡和黑海。 7.亚洲地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气候的特点是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8.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其降水主要来自夏季风。由于这种风的强弱不定,常形成旱涝灾害。 9.从课本P7图6.9看,①亚洲一共有 9 种气候类型,所以具有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②其中有 3 种属于季风气候,所以具有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③分布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所以具有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10.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东部;此线以南是我国的南方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区。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的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热带雨林气候在亚洲的主要分布区是马来群岛。 11.亚洲只缺少两种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12. 从课本P9图6.12看,非洲的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受纬度影响较强,气候呈南北对称分布。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北部的热带沙漠气候也是世界最大的分布区,有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 13.亚洲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有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其中人口超过1亿的有 6 个国家。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最少的是大洋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最低的是欧洲。 14.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15.在亚洲少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如日本;大部分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日本 1.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属于东亚。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人口超过 1 亿。 2.日本东面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朝鲜海峡和东海同俄罗斯、朝鲜、韩国、中国相望。 3.地形:以山地为主,富士山是日本国的象征,是一座活火山,也是全国的最高峰。山麓樱树成林,景色迷人。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平原面积狭小,最大的平原为关东平原。

初一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⑴形状:球体。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3、纬线和经线(P6中的图1.6、1.9)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⑹特殊的经、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 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 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 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 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 20°W ——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 ——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 、160°E 。 ⑻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西经) (东经) 越向西越大 越向东越大 赤道 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 ⑴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天(约为24小时)。 ⑷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 2、地球的公转(P13中的图1.18) ⑴含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⑵方向:自西向东。⑶周期:一年(约为365天)。 4.产生的现象: ①五带的划分;②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③昼夜长短的变化;④季节的变化 ⑹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⑺四季的划分(以北 半球为例,南半球正相反): 3、4、5月是春季;6、7、8三个月是夏季; 9、10、11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 3-8月是北半球的夏半年,9-次年2月是冬半年。 3、地球的五带(P14中的图1.19) 三、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三要素) ⑴比例尺 ①概念: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②表现形式:数字式、文字式、 线段式 数字式:1:1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千米 线段式: └—┴—┴—┴—┚ ⑵方向的判读: ①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⑶图例和注记 2、地形图的判读 ⑴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P24中的图1.34) ①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举例: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举例:旗杆高出地面15米 ⑵地形图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线。 ⑶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P16中的图1.36) ①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 ②根据等高线形状判断地形类型: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表示山谷,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陡崖。 ⑷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⑴地图常见种类:导游图、交通图、政区图 ⑵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详略的对应关系: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一、大洲和大洋 1、地球?水球? ⑴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概括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⑵分布: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2、七大洲和四大洋 ⑵海陆分布大势: ①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 特 点 经 线 纬 线 形状特征 半圆,两条相对应 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长度特 征 经线长度都相等 纬度相同,长度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收缩成一点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表示范围的大或小 表示内容的详或略 大比例尺 小 详细 小比例尺 大 简略 在图幅一样大的情况下,选取的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小,反映的地理信息就越详细;反之亦然。 0° 10201801020 180本 初 子午线0° 101020 2090 90(北 纬 )(南纬 )愈向 北愈大愈向南愈大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汇总

精品文档 七年级下总复习 第六章亚洲 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 2.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赤道穿过亚洲东南部的马来群岛。 3.亚洲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西面通过黑海和地中海与大西洋相通。 4.亚洲东北面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北面是欧洲,界限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与大洋洲隔海相望。 5.亚洲共分为北亚、西亚、南亚、东亚、中亚、东南亚六个分区。其中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在西亚,南亚最大的国家是印度,东亚五国指蒙古、中国、韩国、朝鲜、日本。东南亚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北亚主要指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6.读“亚洲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分析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 (2)亚洲注入太平洋的河流①黄河、②长江。 亚洲东临③太平洋,南临④印度洋,北临⑤北冰洋。西面与⑥欧洲相邻,东北面相邻的是⑦北美洲,它们的分界线是⑺白令海峡。西南面与⑧非洲相邻,分界线是⑹苏伊士运河。 (3)A是连接③④的海峡马六甲海峡,B 波斯湾,C 红海,D地中海。(4)亚洲南部的半岛自西向东依次是E 阿拉伯半岛 F 印度半岛G 中南半岛。其中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H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I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5)⑴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⑵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⑶是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死海,⑷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⑸是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⑻⑼是属于亚欧两洲分界线的土耳其海峡和黑海。 7.亚洲地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气候的特点是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8.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其降水主要来自夏季风。由于这种风的强弱不定,常形成旱涝灾害。 9.从课本P7图6.9看,①亚洲一共有9 种气候类型,所以具有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②其中有 3 种属于季风气候,所以具有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③分布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所以具有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10.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东部;此线以南是我国的南方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区。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的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热带雨林气候在亚洲的主要分布区是马来群岛。 11.亚洲只缺少两种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12. 从课本P9图6.12看,非洲的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受纬度影响较强,气候呈南北对称分布。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北部的热带沙漠气候也是世界最大的分布区,有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 13.亚洲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有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其中人口超过1亿的有 6 个国家。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最少的是大洋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最低的是欧洲。 14.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15.在亚洲少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如日本;大部分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 16. 三类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农业(包括林业,渔业,牧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一般来说,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第一产业比重大,第三产业比重小,而发达国家大多数第一产业的比重小,第三产业的比重大。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日本 1.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属于东亚。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人口超过 1 亿。 2.日本东面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朝鲜海峡和东海同俄罗斯、朝鲜、韩国、中国相望。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期末考试复习提纲!。期末临近,很多同学复习都找不到头绪,今天方法君为大家整理了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大全,希望对大家的期末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 ⑴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⑵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⑶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 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 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 特点经线纬线 形状特征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 圈,把地球平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 略鼓的椭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赤道)4万千米,平均半 径 6371千 米。 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 1.地球仪①地球仪: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地球缩小,制作成的地球模型。 2.经线和经度 ①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指示南北方向。经 线 也称子午线。 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0度经线: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 ②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 180°。 ③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 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④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 圈。 20°W以西 到160°E属于西半球 20°W以东 到160°E属于东半球 3.纬线和纬 度 ①纬线:与赤道平行的圆圈。(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是不等长的, 赤 道是最大的纬线 圈。指示东西方向。 ②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 南、北 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 是 90度,在南 极、 北极。 ③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始线,定为0°。赤道以北称为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 南称为南纬,用“S”表示。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④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纬度0°~30°称为低纬度,纬度30°~60°称为中纬度,纬 度60°~90°称为高纬度。 4.经纬网 经纬网:地球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点都可用经度和纬度表示。我国的首都北京大致位于116°E,40°N 上。第三节:地球的自转 1.自转方向和周期 地球的自转: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24小时(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 2.昼夜更替 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地球的自转运动。 3.时间的差异

七年级地理全册必背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地理全册必背知识点汇总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

160°E) 4.地球的运动 ①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 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昼夜交替 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一秋; 夏一各)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_90°N) 、北温带(23.59.-665°N) 、热带(23. 5°N--23.5*S)、南温带(23.5*S--66.5*S) 、南寒带(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 0--30*;中纬: 30--60°; 高纬: 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重点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地球的形状 球体 平均半径6371千米 地球的大小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地球和地球仪 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地轴和两极 纬线和纬度——特点与南北半球的划分 地球仪的模型—地球仪 经线和经度——特点与东西半球的划分 利用经纬网定位 地球自转————概况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运动 昼夜长短变化和五代的划分 地球公转 概况的地理意义 地球和地图 比例尺:定义,表示方法 比例尺 图幅相同,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一般定向法 方向 指向标定向法 地球的语言 经纬网定向法 图例 地球的阅读 选择适用的地图——地图的分类 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 高线等地形图 等高线和等深线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图的判读 分层设色地形图——陆地五种地形类型 地形剖面图 蓝色表示海洋和河湖等,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山地、高原 自传一日,公转一年 地球自转,昼夜更替 地球公转,四季出现 方向不变,自西向东 高、中、低纬度地区

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部分实例 1.海平面上的航船从远方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体,证明地球是球形; 2.登高望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3.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4.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事实 5.最科学的证明——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纬线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所有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特点 指示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形状所有纬线自成圆点或点,但是有赤道平分地球 长度纬线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并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到两级缩为点 相互关系所有纬线均相互平行 经线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 特点 指示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形状每条经线的形状都为半圆形 长度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相互关系所有经线均交于南北极点。两条正对的经线可组成经线圈,且每个经线 圈都能平分地球。 经度的划分 起始线经度范围表示方法 本初子午线0?~180?,其中东经180?与西经180?是同一条线起始线以东称为东经,用“E”表示;起始线以西称为西经,用“W”表示。 地球的运动 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定义地球绕着地轴旋转运动地球绕着太阳的旋转运动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 周期一天(24小时)一年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结构图

七年级地理上册(此文档禁止转载外校,仅限本校学生使用, 如发现,必追责任)彭程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课标要求】 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知道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划分。 3、知道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第一课时) 地 一、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球 的 形 状 二、认识过程与 大 小 三、地球的大小

第一节经纬网(第二课时) 经 纬 网

四、经纬网:1、定义:纬线和经线交织成的网 2、意义:地球上上任何一点都可以看成特殊的经线与纬线交织成的点。 第二节 地球的自转(第一课时) 一、定义: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 二、昼夜更替的原因:1、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2、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地 (1)方向:自西向东,北半球呈逆时针,南半球呈顺时针。 球 三、特点:(2)周期:大约是24小时 的 (3)产生的现象: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自 四、地方时:由于经度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时刻叫地方时 转 1、划分:每15°划分为一个时区(360°÷24=15°)。0°经线所在的时 区为中时区,向东分为东十二区;向西分为西十二区. 五:时区 2、计算:东加西减 3、日界线:以经度180°为界,东12区比西12区日期要早一天。凡从 西向东越过该线,日期减一天;相反,从东向西越过该线,日期加一天。

第三节 1、知道地图的基本要素。 2、学会在任何地图上判别方向,运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3、学会运用比例尺计算实地距离。 4、学会在地形图上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 5、学会在地图上获取地理事物的能力。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一、比例尺 三、图例和注记(见课本)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一、海拔高度与相对高度:1、海拔高度:一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定义:图上距离比上实际距离 类型:(1)线段比例尺:50km (2)数字比例尺:1︰5000000 (3)文字比例尺: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千米 大小:(1)比例尺大:表示范围小,内容详 (2)比例尺小:表示范围大,内容略 三、温度带的形成与分布 1、五带的划分:依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2、范围:(1)、0°~°S (°N )为热带; (2)、°N~°N 为北温带;°S~°S 为南温带 (3)、°N~90°N 为北寒带;°S~90°S 为南寒带。 3、特点: (1)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无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 (2)寒带——阳光斜射,有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 地 图 的 要 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复习总结

七年级下册 一、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1.亚洲的地理位置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3.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东南亚;中国位于东亚,东 亚的国家有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 4.地形和河流

5.亚洲气候的特点 6.亚洲人口的特点

7.亚洲各国经济差异及划分标准 二、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 1.日本 ⑴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⑵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日本是世界经济强国,属加工型贸易型经济,对外依赖严重, 要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出口制成品。 ①主要贸易对象: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 ②工业部门:钢铁、机械、汽车、电力、纺织、电子。 ③工业分布: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④五大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 北九州工业区。 ⑶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传统色彩与现代气息并存,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2.东南亚 ⑴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⑵地理位置:纬度位置(10°S——25°N)主要位于热带。 ⑶海陆位置: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受海洋影响 较大。 ⑷交通位置:位于南北两个大洲(亚洲和大洋洲)东西两个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之间,处于“十字路口”。 ⑸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向东航行到 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边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⑹气候类型

⑺东南亚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⑻地形特点: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 ⑼主要河流(大部分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 ⑽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3.印度 ⑴地理位置: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的邻国有巴基斯坦、中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最全面最详细)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结构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地图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和大洋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第六章亚洲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八章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归纳总结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归纳总结 与同学们谈地理 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 ⑴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⑵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⑶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 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 ⑹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 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 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 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 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20°W ——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 ——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 、160°E 。 ⑻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西经) (东经) 赤道 4、利用经纬网定位 ⑴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⑵经纬网的作用: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二、地球的运动 本初 子 午线 ( 北 纬) ( 南 纬)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亚洲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 (图6.2 p2)亚洲的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2、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注意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

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 极洲和北冰洋) 3、地形与河流: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图6.5 p4,结合图认真完成第5页的活动题) 4、亚洲之最: (1 )世界最咼的咼原-青藏咼原“世界屋脊”);(注:世界面积最大的咼原:巴西咼原)世界最咼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43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海拔-415米); (3)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湄公河,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注: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 欧洲]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亚马孙河) (4)亚洲面积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5)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咸水湖);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 北美] ;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 俄罗斯] ;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5、气候: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气候

(完整版)七年级初一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亚洲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亚洲的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2、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注意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 3、地形与河流: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4、亚洲之最: (1)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注: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最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43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海拔-415米); (3)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注: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欧洲],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亚马孙河) (4)亚洲面积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5)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咸水湖);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北美】;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俄罗斯];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5、气候: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第二节人文环境 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地区,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1个(2003年)。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尼日利亚日本和墨西哥。人口最多的是亚洲,人口最少的是大洋洲(除南极洲外);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人口增长率最低的是欧洲。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1、日本是一个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自北向南依次为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最大的是本州岛。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 2、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是一个多火山和地震的国家,最著名的火山是富士山。地形以山地为主,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日本为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3、日本的首都是东京,日本最大的港口城市是横滨。日本由于地域狭小,资源贫乏,二战以后,经济高速发展,对工业原料和燃料的需求增多,加之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很强。日本的经济特点是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区。 第二节东南亚 1、东南亚在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图7.17-18 p26-27) 2、东南亚最大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唯一的内陆国是老挝。 3、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东南亚人口稠密,耕地较少,高温多雨,将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得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东南亚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出口国,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油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菲律宾是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P2—P6) 1.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系辞》,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第一次合成了geographica. 2.农业生产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所以农业生产要因地适宜。 由此中国形成了北方以种植小麦为主,主食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主食以大米为主. 3.荷兰位于欧洲,濒临北海,国土1/4低于海平面,被称为“低地之国”,荷兰人筑坝围堤,利用风车做动力不断扩大领土,这一过程称为:围海造陆。 4.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当地气候炎热而干燥(气温、降水),阿拉伯人身着长袍,头戴头巾,长袍多为白色且宽大,因为:①防风沙②反射阳光透气好。 5.在解决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防灾减灾,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地理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P7—P14) 1.现保存世界上最古老的地图是距今4700多年前亚洲西部的苏美尔人刻在泥板上的原始地图。 2.地图分为自然地图(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等)和社会经济地图(工业图、农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两大类。。 2、地图三要素是:一、方向;二、比例尺;三、图例和注记。 3、地图上的定向: ①在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②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指向北,用字母“N”表示。 ③既不是经纬网地图也不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4.实际定向:晴天白天看太阳,太阳永远东升西落,晚上看北极星,北极星永远指向北;无论晴雨白天黑夜指南针都可定向,指向南北。 5.学校南边的胜利大街走向为:东西走向;学校东边的仓程路走向为:南北走向;流经渭南东部的沋河河流向为:自南向北,所以渭南地势南高北低;流经渭南北部渭河的流向为:自西向东,所以渭南的地势西高东低。 6.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7. 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8.比例尺分子相同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9.图幅大小的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列尺约小,表示的氛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