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5高考作文真题折射生活的流光溢彩

2015高考作文真题折射生活的流光溢彩

高考作文折射生活的流光溢彩

——说说今年的高考作文题

魏纯明

2015-6-8

作为高考改革“启动年”的首个高考科目,高考语文今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改革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既对考生进行了一次语文能力和素养的全面检测,又给他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教育部考试中心语文学科高考命题专家说。

作文强化。试题材料融入大量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能力的内容。为了避免僵化刻板的说教,试题注意命题技巧。例如,全国一卷作文写信谈“女儿举报”事件。如何解决法与情的矛盾?如果考生能够意识到这些问题,会对依法治国有更深入的理解。作文试题考查明确增加了任务驱动元素和导向。如全国卷作文题拓展了材料的功能,在材料一如既往地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同时,还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发挥材料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作文试题立意紧扣育人导向,偏重阐述文字材料背后的事理

教育部考试中心语文学科高考命题专家表示,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总体上体现出高考改革方向,弘扬时代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能力等4个方面的考查,形成“一点四面”在作文育人方面的合力,实现高考作文试题独特的教育功能。

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比较典型的如全国二卷作文,利用材料创设风采人物评选的情境,要求考生从3名具有时代风采的模范人物中,选出自己更为赞赏的一位。材料中的3个候选人的原型分别代表着矢志创新的科学家群体、爱岗敬业的大国工匠群体以及寻求个人爱好与社会价值相结合的自由职业人群,呼应着科技创新、迈向制造业强国、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建设美丽中国等当代人的梦想,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渗透依法治国理念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比如全国一卷作文“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直接取材于近期媒体报道的新闻事件,在基本保持事件原生态面貌的同时,命题在写作要求中提出了写信的文体要求,希望激发考生选择一个说理的对象,在有明确针对性的条件下,说真话、讲道理,表达自己的伦理观、法制观,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并践行正确的法制观念。

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北京作文题,聚焦岳飞、林则徐、张自忠、邓稼先等古今中华英雄,直接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要求考生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当代青年的真情实感,带动大家赞英雄、学英雄,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在加强创新能力考查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上海作文题以“心中坚硬的东西和柔软的东西之间的关系”为内容,引导考生对“和谐自我”进行思考,考查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有见地、有创新的思考。另外,四川作文以“老实与聪明”为题、湖北作文以“地下的泉水”为题、广东作文以“感知自然的远和近”为题、安徽作文以“显微镜下看蝴蝶”为题,都紧密联系生活事理,有助于发挥高考试题立德树人的功能。

“总体上,今年没有出现偏、难、怪的作文题目(材料),平稳中有亮点。”江苏省正高级教师、苏州市振华中学副校长袁卫星分析说,今年高考作文,材料型作文题普遍使用,但材料的内容各具特色,有的是现实生活型材料,如全国一卷、全国二卷、重庆卷、四川卷;有的是寓言故事型材料,如湖南卷、湖北卷、山东卷;有的是哲思语录型材料,如上海卷、江苏卷、福建卷;有的是文学文化类材料,如浙江卷、北京卷。这些材料或贴近社会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或富于思辨,具有足够的开放空间。

由客观复述“叙事体”逐渐转向理性色彩浓郁的“评论体”

今年多数高考语文卷的作文命题,都达到比较好的水平。首先,注重思辨和理性思维能力。这是近几年越来越明显的命题趋向。例如上海卷提供了这么一段话,“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要求就这段话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进行写作。考生必须理解并抓住人心中那些“坚硬”和“柔软”的东西,比如原则、信念、感情等,去展开论说。要写好这样的作文,需要有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而不是非此即彼,或用名言警句拼凑一下就可以写好的。上海这几年的作文题重思辨,往往还往哲理上引导,除了语言运用能力,还特别注重思维能力,这样的题很难“套题”,平时读书多的考生自然会发挥得更好。

语言从来就是思维的深刻象征。面对难题的独立判断和缜密论证,最深刻地标志着人的理性思辨力的发展水准。我们亟须通过高考作文的改革来深度撬转写作教学的价值重心,进

而深度培养每位国民独立思辨、自主表达、化解未有难题、突破心灵藩篱的伟大创造力。

纵观全部作文题型,鼓励考生做出有所选择的理性评论占据主流。即使所给的材料是事件叙述、情景描摹、人物再现,其考试旨趣也并不在于让考生对客观性人事再作精致到位的“复述”,而是为了从人和事出发再作“评论”,或者是就表面现象而个性化地“阐发”其深层意蕴(新课标二卷、江苏卷也是这方面的典型)。

一些需要读书“打底”的命题,将对营造读书氛围发挥引导作用

今年出得比较好的作文题,共同点是往理性靠拢,要求对所提供的材料有自己的理解和提升,或者要凝聚为某一观点,去展开论述。这是值得肯定的,也体现改革的趋向。高考作文当然要考查语言表达,但语言能力的根本其实是思维能力。

互联网时代,所谓“自媒体”风行,人们的思维方式在改变,许多偏激、片面的语言和思维习惯正在大行其肆。我曾经撰文分析,学生语文能力偏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思维能力低下。片面、偏激、虚无、不着调,往往是因为思维混乱。其实无论是传统的语文教育,还是目前的应试教育,都不注重思维训练。语文教学有必要重新强调逻辑思辨能力的培养,把语言表达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才是正路。所以高考作文命题往理性靠拢,既是人才选拔的需要,也有利于扭转当下语文教学的弊病。

现今的语文教学还有普遍的“一弊”,就是对读书,特别是对读课外书不够重视。语文课讲得精细、琐碎,学生却缺乏自主阅读,特别是往课外阅读延伸。很多学生高中毕业了,也没能培养起读书的兴趣与习惯,甚至没学会如何完整地读一本书。语文教学有必要回归“本义”——就是多读书、养成读书的生活方式。很欣喜的是,今年有些高考作文命题是注重考查读书情况的,如上海卷、浙江卷,以及教育部“汉语文卷”的命题,都与读书有关,需要读书来“垫底”。这些命题,对于语文课营造读书风气是能发挥正面“指挥棒”作用的。

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还比较贴近社会生活,考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让考生有话说,只要结合各自的经历来谈,又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就各有所得,能考出实际水平。如全国一卷、二卷都出得不错。一卷提供的材料是: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屡劝不改,女儿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其父亲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讨论。命题者要求考生给父亲、女儿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看法。这道题材料所揭示的是非常普遍的生活现象,学生肯定都有话说,而且用写信的方式,可以写得有情有理。

当然,贴近现实生活,并不排除发挥想象,而且最好能激发想象,只要这种“想象”是多数学生有兴趣,又比较符合学生的思维特征的。如安徽卷关于“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这会让考生联想到普通的印象和科学观察之间的不同,从而引发关于科技与人生社会的许多思考。题目的现代感很强,又贴近学生生活,还能激发想象,考生有很多发挥的空间。

新课标全国一卷同题作文一篇

新课标全国一卷:写一封信(材料作文)

一位父亲在高速公路开车打电话,旁边的孩子一再提醒,父亲不要拨打电话,可是父亲不听劝阻,最终孩子选择报警。警察前来后对父亲进行批评教育,此事引起社会争议。以此为内容,写一封信800字的信。可选择给违章当事人、女儿、警察写。

(新课标全国一卷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陕西)

【试题解析】

作文强化。为了避免僵化刻板的说教,试题注意命题技巧。例如,全国一卷作文写信谈“女儿举报”事件。如何解决法与情的矛盾?如果考生能够意识到这些问题,会对依法治国有更深入的理解。作文试题考查明确增加了任务驱动元素和导向。全国卷作文题拓展了材料的功能,在材料一如既往地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同时,还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发挥材料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作文材料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紧扣“尊重规则,尊重生命”的热点,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贴近新课改实际,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是一个好作文题。本文应以书信的形式写一篇议论文,可以针对不同的对象发表自己的看法。既可以“点赞”小陈的聪明、深明大义——内举不避亲,又可以“质疑”小陈的行为——不为长者讳,家丑外扬;既可以语重心长地劝说、批评老陈,又可以评价警方依法办事,理所应当。总之,不论从哪个角度写,信写给谁,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情文并茂,就是一篇佳作。

【例文展示】

开车打手机——危险

尊敬的先生:

您好!开车时,请你放下手中的手机!安全驾驶从放下手机开始!

我耳边总会时时响着这样的琴音:命若琴弦!生命的琴弦很美丽,拨动琴弦,轻轻飞扬。生命的琴弦也很脆弱,别让弦断,永远弹奏欢跳的琴弦。本来能弹上一生,就那么几根,很容易断了弦。生命是一千二根弦,要弹够。

请您理解你女儿的一片良苦用心,从这件事中也可以看出她具备知法守法的良好品质,相信这也离不开您的家庭教导,您该引以为荣。女儿报警的目的不是为让您受到处罚,而是想阻止可能发生的危险。女儿一再忍耐下选择报警,应该也想到您会不理解,可这件事何尝不是对您的一次警醒?

请牢记“谨慎驾驶“的三条黄金原则: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和提前预防。请尊重与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在一生中以安全为最高准则,平安驾驶。

开车打手机是对生命缺乏敬畏。司机低头看手机,结果车冲上路中间的隔离带,撞断路灯,冲向对向车道撞上小货车。这事事发厦门环岛干道往会展中心方向。据了解,小货车上一名60岁的老人伤势较重,被紧急送往医院。肇事司机的嘴角破裂,所幸没有大碍。保险公司估计仅车损就要5万元,并且已垫付了1万元的医疗费用;公共设施损坏的赔偿费用,路政处还未做出准确估算。

开车打手机,早已被法定禁止,然而还有人置若罔闻,真让人匪夷所思。这不仅仅是违反交通法规,更是对生命缺乏敬畏。

手机是先进、实用的现代通讯工具,它的普及给广大驾驶员带来了很大方便,车子在路上抛锚、发生交通事故、遇到车匪路霸等突发情况,都可通过手机及时报警使困难很快得到解决。但手机给驾驶员带来的负面作用也不容忽视。首先,开车使用手机,一心二用,严重分散注意力。一旦出现险情,很难及时发现或处理到位。路上车来车往,情况千变万化,交通事故往往都在瞬间发生,因此,驾驶员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否则事故就会乘虚而入。

其次,通话内容会影响驾驶员的情绪,使驾驶员不能集中精力驾车,给安全行车带来隐患。资料显示,开车打电话可导致驾驶员注意力下降20%,若通话内容重要或特殊时,甚至下降37%。某地曾发生过一起造成多人死亡的特大交通事故,就是因为驾驶员开车时家属来

电,和他谈了琐碎的家务事,令他心烦意乱,情绪波动很大,酿致悲剧。

第三,有些驾驶员甚至在开车时用手机互发短信,更影响驾车。低头看信息,再回复,必定干扰正常驾驶,怎能不影响安全行车?安全行车容不得半点疏忽,只要注意力分散,哪怕车速再慢,遇到紧急情况来不及处理,同样会酿成事故。

要想杜绝开车打手机现象,除了靠驾驶员自觉以外,交警、运管等部门也应切实开展教育、引导和监管工作,尤其是发现开车打手机的驾驶员,一定要进行严格处罚和教育。尤其是交警部门,不能因为现在都使用了红绿灯、电子探头等高科技设施,而放松了人工监管。

大家都知道开车打手机违章,但一些人对其危险性则不以为然。据调查,现今酒后驾驶并不是发生车祸造成人员伤亡的第一“杀手”,开车打手机比酒后驾驶危险性更大,小小手机暗藏大大隐患。为此,我提醒您——

开车打手机——危险!

此致敬礼

你的朋友

2015-6-7

【例文点评】

读完材料,人们很容易想到“危险”“安全”。

本文立意新颖,紧扣要求,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开车时,请你放下手中的手机!安全驾驶从放下手机开始!接下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枝不蔓,层次清晰:理解你女儿的一片良苦用心;手机是先进、实用的现代通讯工具,手机给驾驶员带来的负面作用也不容忽视。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提醒:开车打手机——危险!

(粹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