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90515世界政治制度史(题目答案)

20190515世界政治制度史(题目答案)

20190515世界政治制度史(题目答案)
20190515世界政治制度史(题目答案)

窗体顶端

1、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政治体制是

半总统制半议会制

总统制

议会内阁制

君主立宪制

2、

提出“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苏联领导人是斯大林

列宁

赫鲁晓夫Array

戈尔巴乔夫

3、

日本法院分为四个审理级别,实行Array

四级三审制

四级四审制

三级三审制

二级二审制

4、

枫丹白露敕令迫害的对象是法国新教徒,即Array

胡格诺教徒

清教徒

卡尔文教徒

路德教徒

5、选举制度中的“一人一票,每票同值”的要求主要体现了

普遍原则

平等原则

自由原则

公开原则

6、现代政党在世界上最早出现在

美国

法国Array

英国

德国

7、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为

公民大会

元老院

库里亚大会

森都里亚大会

8、现代民主制度的核心是

政党制度Array

议会制度

分权制衡

普选制度

9、判例法的基本原则是

拟写判决书

正义

遵循先例

法官推出法律规则

多项选择题

10、

战后《日本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

国民主权

和平主义

保障基本人权

君主主权

11、

联邦德国的主要政党有

社会民主党

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

民主社会主义党

绿党

12、联邦德国规定的政党条件是

由一定数量的公民组成

有书面纲领和章程

代表人民参加联邦和州选举的政治团体

政党的组织原则必须符合民主原则

美国联邦制的演变经历了

二元联邦主义

合作联邦主义

“新联邦主义”

“创造性联邦主义”

14、

苏联最高权力机关是最高苏维埃,最高苏维埃的两院是

苏维埃联盟院

苏维埃民族院

参议院

众议院

15、

苏联共产党领导的内容包括:

政治领导

组织领导

对国家和政府机构实行监督

司法领导

16、

德国主要政党有

社会民主党

基民盟

基社盟

绿党

美国庞大的联邦行政机构由三部分组成,即:

内阁各部

三军司令部

总统办事机构

各独立机构

18、

拿破仑法典的内容

人法——规定民事权利主体

物法——规定民事权利客体——财产及其所有权,体现所有权原则;

关于取得所有权的各种方法

行政诉讼

19、

构成美国联邦法院系统的三级法院是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

联邦地区法院

联邦巡回法院

各州法院

20、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

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

议会多数党组成内阁政府,向议会负责。

内阁是国家行政权力的核心。

内阁与议会互相牵制,议会没有倒阁权。

构成英国议会的几部分是

议会上院

议会下院

英国国王

首相

22、

法国的三个等级是

教士

贵族

平民

市民

判断题

23、

战后《日本国宪法》宣布“放弃战争”,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A.√

B.×

24、

德国“总理民主”制是指建立一套以总理为权力核心的议会内阁制政府体制。

A.√

B.×

25、

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党的前身是原东德的德国统一社会党。

A.√

B.×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政治体制是半总统制半议会制。

A.√

B.×

27、

利益集团的院外活动是美国的一种政治现象,它只为垄断资产阶级服务,所以没有合理性。

A.√

B.×

28、

按《邦联条例》建立的美国是一个真正的主权国家。

A.√

B.×

29、

1990年苏联修改宪法后,苏联共产党放弃一党制,允许实行多党制。

A.√

B.×

30、

苏联的行政机构是苏维埃最高主席团。

A.√

B.×

31、

苏联的行政区划分为5级。

A.√

B.×

32、

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是1924年苏联宪法。

A.√

B.×

33、

德国法西斯极权体制的理论基础是“领袖原则”。

A.√

B.×

34、德意志帝国的政体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帝国皇帝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A.√

B.×

35、

美国总统选举实行的是直接选举制。

A.√

B.×

36、

英国和美国都有稳定的资产阶级两党制。

A.√

B.×

37、

英国文官制度的显著特点是按品位分类。

A.√

B.×

38、

现代英国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

A.√

B.×

39、1990年3月,苏联第三次非常人民代表大会取消了宪法第6条关于苏共领导地位的规定,在法律上废除了一党制,使多党制合法化。

A.√

B.×

40、政体是指国家的基本性质。

A.√

B.×

41、法国议会历史最长,被誉为“议会之母”。

A.√

B.×

42、罗马法是奴隶社会最发达、最完备的法律体系,它适用于世界各国。

A.√

B.×

43、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因此,美国总统向国会负责。

A.√

B.×

44、近代英国的国王和近代日本的天皇都无实权,属“虚位元首”。

A.√

B.×

45、根据《魏玛宪法》规定,德意志共和国实行议会制共和政体。

A.√

B.×

主观题

46、简述美国宪法确立的总统制政治体制的特点。

参考答案:

(1)以三权分立为基本原则,实行双重分权。首先是中央(联邦政府)与地方(各州)分权,其次是联邦政府内部分权。(2)总统是美国政治权力的核心,权力很大。总统一身三任——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武装力量总司令。总统只对宪法和选民负责,不向国会负责,但要受国会制约。(3)赋予人民广泛的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权利,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

47、简述法国多党制形成的原因。

参考答案:

(1)法国大革命思想绵延不绝,各种政治思潮此起彼伏,每个时期都难形成一种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政治思想。(2)中小企业和小农为数众多,使得中小资产阶级人数众多力量强大,这是形成多党制的社会经济基础。(3)阶级斗争尖锐,君主政体和共和政体曾交替出现,两派斗争激烈,反映在政治上就是政党派别林立。(4)议会选举计票上的比例代表制有利于小党。

48、简述古代雅典民主制的内容和特征。

参考答案:

(1)雅典城邦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2)官吏产生的途径是通过公民的轮流执政来体现的。(3)监督官吏制度是由城邦公民集体对官吏的监督和制约。(4)雅典法庭由各区提名选举产生,法庭是以全体公民的名义进行判决。

49、如何评价美国利益集团的活动?

参考答案:

1、从积极方面看,它是美国公民参政的重要途径,是美国民主制度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美国的一种政治制衡机制。美国政治家威廉·基夫强调院外活动对美国政治的贡献。第一,利益集团代表公民的意见;第二,利益集团履行教育职能,把政府的情况告诉公众,又把利益集团和选民的意见反馈给政府;第三,对政治程序贡献想象力和活力;第四,利益集团是分析公共政策的专家;第五,利益集团进入决策程序有助于形成作出决策所需的多数;第六,利益集团对政府活动的关注,会保持官员们慎重思考,谨慎行事。

2、从消极影响看,利益集团院外活动合法化,为金钱政治打开了方便之门,使拥有巨额财富的富豪阶层可以合法地为自己谋私利,成为政治腐败滋生的土壤。

50、

美国利益集团对美国政治有哪些影响?

参考答案:

1、对国家政治倾向和社会气氛的影响。美国是一个极度政治多元化社会,无数利益集团并存与斗争的结果,便形成一定时期国家的政治倾向——保守主义或自由主义。每一次政治思潮背后都有利益集团活动的影子。

2、对政府官员构成和政府决策的影响。许多政府官员都有利益集团的背景。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必须考虑利益集团的要求,利益集团——政府部门——国会小组委员会在决策过程中是具有决定意义的“铁三角”。

3、对国会立法活动的影响。利益集团通过院外活动向国会议员施加压力和影响。并体现在对国际条约的批准上。

4、对司法过程的影响。尽管美国在政治体制上司法具有独立性,但法官作出判决的价值观念受社会价值走向的影响;法官必须考虑判决带来的社会和政治影响。

5、对外交政策的影响。美国国内利益集团和外国利益集团都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形成施加了影响。如小布什政府多次拒绝批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就是大石油公司游说的结果。

51、

斯大林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党。

(1)苏联共产党领导的内容包括:

政治领导。由苏联共产党来制定国家的发展方向,政府的方针政策。

组织领导。由苏联共产党为国家和政府部门挑选和输送领导干部,保证党的政治领导得以实现。

由苏联共产党对国家和政府机构实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党的政治领导。

(2)政党不分,以党代政。

2、党的权力集中于党中央

(1)党的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的权力被削弱,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的权力进一步扩大。(2)限制党内民主和频繁清党。

(3)中央监察委员会的权力被削弱。

3、党中央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个人——总书记

4、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度

5、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

(1)国家安全机关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组成部分。

(2)国家安全机关有一整套行使司法权力的“特别程序”。

(3)苏联内务人员委员部下设的“特别会议”。

(4)国家安全机关从中央到地方有一整套庞大的组织机构,还有一支数十万的装备精良的内务部队。

6、党和国家的管理机构膨胀,监督机制软弱低效。

7、限制加盟共和国和地方政府的权力,实行“代理人”治国。

52、

分析法国资产阶级多党制的形成原因。

参考答案:

1、法国大革命思想绵延不绝,各种政治思潮此起彼伏,每个时期都难形成一种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政治思想。

2、中小企业和小农为数众多,使得中小资产阶级人数多力量强大,这是形成多党制的社会经济基础。

3、阶级斗争尖锐,君主政体和共和政体曾交替出现,两派斗争激烈,反映在政治上就是政党派别林立。

4、议会选举计票上的比例代表制有利于小党。法国的计票办法是比例代表制:根据每个党派实际所得选票,按同一比例分得相应的议席。这种比例代表制与美国的胜者获得全票的计票方式完全相反。

53、

法国资产阶级政党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多党制与党派林立。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来,参加选举的政党少则10多个,多则达几十个。尽管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多党制呈现两极化现象,但每一极都包括多个政党。

2、法国政党变换频繁,没有稳定性。除共产党、社会党外,法国多数政党持续时间不长,名称不断变换,就像巴黎时装款式经常变化一样。

3、法国政党是议会党和选举党。除共产党、社会党外,法国多数政党组织松散,缺乏杰出领袖,围绕选举进行不断组合,选举后便分崩离析。

4、法国政党有分为左、中、右三派的传统。左派政党继承1789年原则,右派政党是倾向于传统的君主派——正统主义、奥尔良主义、波拿巴主义;中间派属于不断向两极分化的不稳定的政治集团。

5、多党联合执政。自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以来,几乎没有一个政党能单独构成议会多数而单独组阁。

54、

“总理民主制”下总理有哪些职权?

参考答案:

他负责制订和执行联邦政府总的方针政策,并对此承担责任和个人在法律和名义上向联邦议院负责;有权向总统提名联邦各部部长、驻外使节及政府高级军政官员的任免人选;按照联邦政府通过并经过总统批准的议事规则领导联邦政府的日常工作,统管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各项事务;当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时,联邦总理有权直接取代国防部长,成为三军统帅,全权指挥全国的武装部队;必要时,联邦总理有权要求联邦议院提前召集全体会议,提请联邦总统解散联邦议院,举行全国大选等等。

55、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民主制原则。

(1)民主制原则的国家形式是共和制,宪法规定国家一切权力从人民出发。强调代议制民主政体。

(2)联邦政府由联邦议院中多数党组成。

(3)联邦总统被完全取消了发布行政命令的实际权力,而主要具有代表国家的象征性意义。

2、联邦制原则。

在《基本法》确定的“联邦的法律高于一切”的原则下,各州与联邦制政治上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3、社会法制国家原则。

(1)将公民基本权利置于宪法的最高地位,强调公民基本权利不可侵犯,国家有尊重和保护人的尊严的义务以及保证法律受到维护和尊重。

(2)参照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模式,1951年建立联邦德国宪法法院,也受理公民个人或团体的宪法控诉,是为人的尊严提供法律保障,保证公民的生存条件。

56、

英国资产阶级内阁制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国家元首是世袭君主,但没有实权,他发布的行政命令须经有关的内阁部长副署才能生效。国王必须任命议会中多数党领袖为首相组成内阁政府。

2、英国内阁权力很大,是国家行政权力的核心,领导政府工作。

3、内阁与议会互相牵制,内阁有权提出政府议案,指导议会立法;议会有倒阁权,内阁必须向议会负责,而且一般是实行集体负责,内阁阁员与首相共进退。内阁须取得议会信任,否则,内阁须集体辞职或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由新选出的议会决定内阁去向。

57、

分析苏联共产党执政的特点。

参考答案:

1、政治领导,体现无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的核心地位。由苏联共产党来制定国家的发展方向,政府的方针政策。

2、组织领导,普遍实行任命制。由苏联共产党为国家和政府部门挑选和输送领导干部,保证党的政治领导得以实现。

3、由苏联共产党对国家和政府机构实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党的政治领导。

4、以党代政,党内集权。斯大林强调,党的领导是“具体的和实际的领导”,是“管理国家”。党中央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个人——总书记。

58、分析日本二战前后两部宪法有哪些不同?

参考答案:

1、变绝对君主制为相对君主制。明治宪法“神化”天皇,宣扬“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实行政教合一;新宪法在天皇1946年元旦“人间宣言”的基础上,废除政教合一;明治宪法规定天皇总揽一切统治大权,而新宪法则宣布“主权属于国民”,天皇“并无国政权能”,只能行使宪法规定的国事行为,而且天皇的一切国事行为,必须有内阁的建议和承认,由内阁负责。

2、改赦令内阁制为议会内阁制。战前日本内阁是根据天皇赦令成立的,国家最高立法权和行政权属于天皇,而非属于议会和内阁。新宪法对内阁体制进行改革,废除赦令内阁制,实行议会内阁制。

3、废除贵族院,设立参议院。明治宪法规定的议会两院中的贵族院以贵族为核心,是保护专制天皇制的堡垒,而且其议员多数是天皇赦任的,权力、地位居于民选的众议院之上。

4、实行司法独立。新宪法仿效欧美“三权分立”学说,建立了独立的司法权。法院独立审判,不受立法行政机关的干预,“只受本宪法及法律的约束”。最高法院并可以利用违宪审查权,制约立法、行政机关。

5、放弃战争权力,奉行和平主义。新宪法第9条明确规定:谋求国际和平,永远放弃战争,不以武力威胁,不使用武力,不保持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6、尊重人权,扩大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新宪法规定,国民享有一切基本人权不受妨碍。对公民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作了比较广泛的规定。

59、简述英国资产阶级两党制的形成原因。

参考答案:

1、小选区有利于两党制

2、保守主义传统

3、政党组织比较严密

4、两党政策上的趋同性

5、英国没有建立两党或多党联合政府的传统

60、法国封建专制君主制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鼓吹君权神授思想,用于维护专制王权的权威。

君权神授论又称神权政治论,其核心是国家和它的权力都来自上帝。

教权与王权的关系是神权政治论的中心内容。神权政治论者将人的生活分为精神生活和肉欲生活两部分,称上帝将统治人的权力交给教会,教会为管理方便,把统治人们精神的权力留给自己,而将统治人们肉体的权力交给国家。这样,国家权力来自教会,教会高于王权。另一方面,拥护王权的思想家也借用这一理论,提出君权神授论,称国家的权力直接来自上帝的授予。

2、“朕即国家”,确立国王至高无上的地位。

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家博丹(1530-1596)提出国家主权思想,反击中世纪的封建割据思想。法国国王将它用来为专制政权服务。博丹的国家主权论不承认每个封建领主是一主权者,他认为国家主权是永恒的、绝对的、不可分割的、凌驾于一切法律之上的国家权力。

在政体形式上,他认为君主制是最好的形式。君主代表国家,行使国家主权,因此,博丹

的国家主权理论又被称为君主主权论,认为君主主权至高无上,不受任何限制。

博丹又认为,“君主拥有一切权力,高于他的只有神”。他最后概括说:在君主国家,“臣民享有个人自由和财产,服从君主的法律,而君主则服从神祗法和自由法”。

3、建立封建等级制度,维护等级特权。

法国国民被分为三个等级——教士、贵族和平民。教士和贵族是特权等级,享有各种政治经济特权——免税权和司法特权,还垄断了宗教和军政大权。

61、雅典民主共和制的特征?

参考答案:

1、平民政体

雅典民主制是城邦民主制,是小国寡民的民主制,享受民主权力的公民不过4-5万。这是雅典民主制具有直接民主形式的一个基本原因和条件。

2、权力制约

议事机能、行政机能和审判机能是一切政体的三要素。但从雅典的情况来看,这三种机能还没有明确而严格的划分,各个机关的权限往往是交叉的。这是雅典政体的一个重要特色。

3、法律至上

雅典城邦国家严格实行法治,禁绝人治,每个人都要服从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公民意识

由于任用官职不再受财产和门第的限制,人人可以为官从政,贵族与平民的对立状态逐渐消逝,统一的公民集体形成。

62、1946年《日本国宪法》的三项原则是什么?《日本国宪法》对日本政治体制进行了哪些重大改革?

参考答案:

1946年《日本国宪法》的三项原则是:人民主权;和平主义;尊重人权。

《日本国宪法》对日本政治体制进行的重大改革:由绝对君主制到相对君主制;改敕令内阁制为议会内阁制;用参议院取代贵族院;司法独立;放弃战争权,奉行和平主义;保障基本人权。

福师1208考试批次《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本课程复习题所提供的答案仅供学员在复习过程中参考之用,有问题请到课程论坛提问。教学中心专业学号姓名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开卷 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1题10分,共20分) 1、三公九卿制度 考核知识点:秦汉国家组织模式,参见P48--57 答:三公九卿制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时期。所谓三公,是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政务。三公分别领导九卿,名义上是宰相之职,他们总隶于皇帝。 所谓九卿,就是奉常(后改太常),掌宗庙礼仪和文教;郎中令(后改光禄勋),掌宫廷车马仪仗及牧养;廷尉(几度改为大理),掌司法;典客(后改为大行令、大鸿胪),掌诸侯、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宗正,掌皇族事务;治粟内史(后改为大农令、大司马),掌国家财政;少府,掌皇帝私人财政及山海池泽之税。 2、三省六部制 考核知识点:隋唐国家组织模式,参见P70--78 答:三省即尚书省、门下省、内史(唐改中书)省,共同组成中央辅政机构,为最高行政机关。六部隶属于尚书省,分管各项政务,其分工如下:吏部掌管官吏的铨选、考

课、勋封等事务;户部掌管户口、田土、赋税等事务;礼部掌管礼仪、祠祭、学校等文教事务;兵部掌管军事行政、后勤供应、武职铨选等事务;刑部掌管刑法狱讼和司法行政等事务;工部掌管水利土木工程及工匠等事务。三省六部是隋代新的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简答:(1题15分,共30分) 1、清末政治制度的变化。 考核知识点:清末政治制度的变化,参见P268--274 答:一、军事制度的改革 ①.陆军:曾国藩利用地方人力物力资源,招募本地失业农民入伍,而由一些坚决保卫儒道的士人率领,建立起一支非正规的军队。袁世凯在华北训练的“新建陆军”,张之洞在长江地区训练的“自强军”,都采用了近代化的军事编练方式。清政府还在各省创武备学堂,改建省兵制,并裁减绿营和勇军。1906年,又改兵部为陆军部,直接统辖新军。 ②海军 1909年,清政府开始筹办新海军,1910年成立了海军部。海军官制略如陆军,分为北洋舰队和南洋舰队。水师学堂和造船厂等也归海军部统辖。 二、行政机构的改革 (1)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2)调整和增设中央各部(3)组织责任内阁 三、教育制度的改革 (1)建立新式学堂(2)废除八股文,另立取士标准(3)颁布《钦定学堂章程》 2、简述南京临时政府的构成。 考核知识点:南京临时政府,参见P274--276 答:南京临时政府仿照美国总统制组织中央政府。临时大总统有统治全国之权。临时大总统是行政首脑,在政府中负实际政治责任,并主持国务会议,等等。 南京临时政府的总统制与三权分立的美国总统制大体相同,是按立法、行政、司法三个系统建立政府的,但又具有自己的特点:第一,临时大总统和临时副总统的选举,限于革命战争环境,不是民选,而是由已独立的各省都督府指定的代表组成的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选举,“以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之二以上者当选。代表投票权,每省以一票为限。”第二,临时大总统的行政权力高踞于立法权和司法权之上。第三,南京临时政

中国政治制度史

填空: 1.郡县制推行始于(秦朝) 2.猛安谋克制度使用创立的是(女真人) 3.科举制建立于(隋朝)、(隋炀帝) 4.军机处设立于(雍正) 5.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6.明代(宗藩制度)是宗法制的复轨 7.明厂卫制有东厂、西厂、(锦衣卫) 8.明省级的长官叫(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 9.明清的(改土归流)违背了因俗而治 10.秦朝的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11.春秋前宗教事务官吏称之为太史寮 12.秦政治文化的核心是(以吏为师)、(法家文化) 13.西汉(汉武帝)设立了(尚书台)为核心的中朝官架空了三公制 14.汉选举制有(察举、征辟) 15.科举制(进士科)士人最重视 16.元朝统治中原的制度是(投下分封制) 17.内阁制度设立于(明朝)(明仁宗朱高炽时) 18.元朝的四个等级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名词解释 宗法制西周以嫡庶来划分宗族系统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分封。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应分封到地方去当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即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士。宗法制只适应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性贵族之间的关系则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定了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保证了嫡长子继承王位,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诸子、诸弟的继承权争端,成为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 郡县制秦朝开始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秦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彻底废除了“封诸侯、建藩卫”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郡县制度,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秦末增至四十郡。郡设郡守掌管行政和军事,设郡尉并掌军事,监御史为中央派遣的监察官吏。郡下设县,大县长官为县令,小县县令为县长,县下有基层组织乡、亭、里。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 总理衙门1861年清政府为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全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其职权总揽了外交及与玩过发生干系的财政、军事、教育、矿务、交通等各个方面的大权。但无权指挥各省督抚,各省督抚也不对总理衙门直接负责。总理衙门存在了40年,直到1901年,清政府根据《辛丑条约》规定,将其改为外务部,但扔位列六部之首。 三省六部制隋唐时的中央官制。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其长官为中书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侍中;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其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三省长官同为早想,共同负责中枢政务。六部是尚书省下属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任务、户部主户口赋税、礼部主礼仪制度、兵部主军政、刑部主法律和刑狱、工部主水路工程。各部长官均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三省六部制改变了以往宰相一人执掌大权的状况,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职司划分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最新中国政治制度史(含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复习大纲 (请和本学期公布的大纲核对,答案供参考) 同学们: 你们好!根据学院的要求,现在将《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期末复习大纲公布如下。就有关的问题提示如下: 1、本大纲所有复习题是供大家自学时使用,由大家根据所学,自行在电子课件或者教材中寻找答案。 2、期末考试是机考,随即出题;试题有可能与本大纲重合,也有可能超出本大纲,请大家复习时在范围上要更宽泛些,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 3、题目很小,内容琐碎,题量却比较大。因此大家要立足于本大纲的复习,不要再找所谓重点进行复习。再强调一遍:要全面复习。 4、题型大家一望而知,不再赘言。请大家再参考平时答疑公告栏中所载“答疑回放”中的ppt。 5、说白了,请大家依据此大纲复习,并注意平时答疑中的有关公告。 一、单项选择题 1、西周的邦鄙是指()的行政区域。 A首都附近B、民族杂居地区C边境地区D、各诸侯国内部 2、西周的大夫是分封的,所封的土地称为()。 A、采邑 B、庄园 C、坞堡 D、领地 3、辽朝以民政为主的地方行政系统由()负责。 A、南面官 B、大王院 C、枢密院 D、北面官 4、元代称大都周围一带称为“腹里”,直属中央的()管辖。 A、户部 B、中书省 C、尚书省 D、门下省 5、洪武九年,朱元璋下诏将全国各行省一律改为(),废除行省制度。 A、承宣布政使司 B、都督府 C、提刑按察使司 D、都指挥使司 6、封建时代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控制,主要表现在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

上。 A、使用 B、培养 C、考核 D、以刑罚恫吓 7、宋代地方的军、民、财、法和人事权互不相属,权力都集中到中央。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主要着眼于官吏的() A、职有常守 B、相互牵制 C、争权夺利 D、能力培养 8、秦汉考核官吏实行一年一考,三年课()一次。 A优劣B赏罚C殿最D贤否 9明清时期在府一级设有同知、通判为知府的辅助官员,当时被称为() A副手B副官C辅官D佐贰官 10、“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说舜在用强制手段夺取最高首领的权位,是对所谓()制度的破坏。 A禅让B官员任免C官吏选拔D君主即位 11、清世宗雍正以后,皇帝对各省政务的批示经过须经过()。 A内阁B户部C军机处D兵部 12、两汉时期,由皇帝考核丞相、三公;如果皇帝不亲政事,考核由()负责,交皇帝核准。 A奉常B长史C侍中D尚书 13、考课制度中,对官吏的提升称为()。 A升B提拔C迁D拔擢 14、东汉,三公改为(),共同辅助皇帝决策。 A太尉、司徒、司空B大将军、骠骑将军、将军C太尉、国尉、廷尉D郎中令、卫尉、校尉 15、西晋诸侯王身兼中央要职,又拥有一定的军队,威胁中央的安全,因此出现了()。 A吴楚七国之乱B靖难之役C八王之乱D异姓王反叛 16、宗法制度首先强调的是() A尊尊B忠君C极谏D亲亲 17、西周国学将成绩优异者通过司马推荐给周王。被推荐者叫作() A进士B贡士C贤士D才士。 18、御史台独立后,()主管纠劾官吏的失职滥权及其他违法事件,责任最重。A治(持)书侍御史B殿中侍御史C侍御史D御史 19、唐代宦官擅权,是先从掌握()开始的。 A财权B人事权C军权D处理宫中事务权 20、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13部[州]监察区,各部设()。 A刺史B御史C廷尉D司隶校尉 21、()是指出自忠诚,从对统治者有利的出发点上提出来的补阙和匡正。 A劝慰B勉励C谏诤D讥讽 22、东厂一般是由(D)的掌印太监监领,称提督东厂,直接受皇帝指挥。 A、御用监B尚宝监C神宫监D司礼监 23、汉代()并行,郡设守,国设相,为郡国的最高行政长官。 A郡国B府州C路府D省州 24明清两代的首都北京,名为()。 A顺天府B应天府C奉天府D大名府 25、“夏后”的“后”的意思是()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检测(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我国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最终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是在( ) A.舜 B.禹 C.夏启 D.商纣 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 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 3.周初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族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4. 在分封制下,诸侯对周天子应尽的义务有( ) ①镇守疆土②交纳贡赋③朝觐述职④随从作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 ) A.周王——卿、大夫——诸侯——士 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C.周王——诸侯——士——卿、大夫 D.周王——大夫——士——卿 6.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 7.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A.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B.层层封授形成金字塔的等级制度 C.在政治方面体现为分封制 D.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8.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总能率群弟”,按宗 法制的规定,下列不一定能成为相对血缘关系范围的大宗是() A.周天子的嫡长子、嫡长孙 B.卿大夫的嫡长子、嫡长孙 C.诸侯的嫡长子、嫡长孙 D.诸侯正妻所生育的儿子 9.下列有关秦始皇开创皇帝制度的说法全都无误的一项是( ) (1)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2)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 (3)中央和地方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4)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 A.(1)(2)(3)(4) B.(2)(3)(4) C.(1)(3)(4) D.(1)(2)(3) 10.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首”,其主要职责是( )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下达皇帝诏令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11. (2007 广东卷单科)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 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 )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

中国政治制度史判断题整理

三、判断题 1、史料记载,所谓所谓万国“执玉帛”,就是指各部落方国向夏王朝缴纳贡赋。Y 2、商、周、秦、汉已有州名,并已作为行政区划。N 9 3、郡是在春秋末期的鲁国首先出现的。N 4、春秋时,县的地位比郡高。Y 5、西汉确立郡统县制度后,县的地域区划开始相对稳定。 N 6、唐贞观年间,唐懿宗分天下为10道,派黜陟使或观风俗使分巡。N 7、宋代尚未在县以下设有乡里基层行政组织。N 8、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处理政务。不久行省便成为固定行政区。Y 9、至清朝时,将元代路一级机关完全撤销。N 10、从清朝开始,省一级的地方行政制度,由总督、巡抚统领省级行政。错 N 11、军、政两套组织统归一人指挥,必然造成令出一处而政行两端。Y 12、唐代的道以节度使为主要长官。Y 13、五代时,惩唐五代节镇之祸,收回节度使的兵权。N 14、县的主要长官自隋确立令、丞、主簿、尉的体制以来,基本结构变化不大。 Y 15元代路一级机关完全撤销发生在清朝初期。N 16清代设有跨省的专职领导某项事务的总督,如河道总督、漕运总督等。Y 17五德终始制度的实行并没有使秦朝的各种典章文物及有关措施被涂上神秘主义天命论的色彩。Y 18国尉,又叫作太尉,是秦汉时期常设的较高的武职。N 19秦汉时期贵族的食邑是以户数为计算单位的。Y 20清代总督、巡抚是名正言顺的地方大吏。Y 21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汉代。N 22布政使司的职权与原来的行中书省基本相同。Y 23诸侯对于天子是小宗,而在本封国则为大宗。他们的嫡长子继承君位,其余众子封为卿大夫。众卿大夫对诸侯国君来说是小宗,但在本封邑则又为大宗。Y 24巡抚是兼管两省或三省事务的高级地方官。N 25谏诤在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从军国大政到生活小节,都可以用谏诤的形式提出。Y 26谥号含有后议其先、下议其上的意义。Y 27宦官制度不是君主专制政体下的必然产物。N 28十三道御史与六科给事中,在明代被合称为“科道之官”。Y 29在中国封建社会,任何制度都是围绕着君主专制而制定的。Y 30唐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N 31明清六科是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Y 32元代在布政司之下委派一定的官员负责处理某项专门任务,称为督粮道、督册道、屯田道、清军道、驿传道、水利道等等。N 33汉景帝以中书宦者办理政务,是宦官在制度上正式参政之始。N 34晋朝考课的课目是“四善二十七最”。N 35唐太宗时,亲王可以任朝廷官职,大部分被派在外州为刺史,并可拥有一定的实封食邑户数。Y 36明代布政使司可以指挥军队、直接处理刑狱司法事务。N 37秦汉时期的宦官还掌握着皇家的部分经济和财政部门。Y

2020年电大《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试题附全答案【电大备考】

2020年电大《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试题 附全答案【电大备考】 【小雅为你整理的精品文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下载。】内容如下- 2020年电大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试题附全答案 一、填空题 1、一般把政体分为(君主制)和共和制两类。 2、下列不属于传统社会特征的是(社会组织为社会的核心单位) 3、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指导思想。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范围。(社会主义社会) 5、中国的君主制出现于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 6、中国传统社会的国家结构形式是(中央集权制)。 7、国内外第一部最大部头的现代方法的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性著作是(中国政治制度通史) 8、中国奴隶制国家结构是一种(等级君主制 )。 9、中国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制则是建立在封建(家庭)制度基础上的一种封建专制君主制。 10、封建社会是封建(地主阶级 )地主阶级执掌国家政权的时代。 11、司马迁写(史记

)是为了“鉴往事,知来者”。 12、中国的奴隶制时代,通常指迄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立国,而止于(春秋)时代的公元前476年的这一长时段的历史。 13、从夏、商、西周和春秋的奴隶制时代到封建制时代开始阶段的战国时期,历史上称之为“(“先秦时期“ )“。 14、(启)破坏了禅让制,取被推举出的伯益之位而代之,自此,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 15、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是(西周) 16、分封制则是依据(宗法制)原则实行的中国奴隶制下政权组织形式的基本表现。 17、(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国奴隶社会的基本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18、“兄长去世后由弟按年序依次继承王位,同辈之弟无或去世则由长兄之子继位。“这一王位继承制度被称之为(兄终弟及)。 19、“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是哪一种王位继承制的基本原则。(嫡长子继承制) 20、西周中央政府三公以下最主要的政务官是三司,即司徒、司马和(司空)。 21、正式确立嫡长子继承制的朝代是(西周)。 22、关于中国奴隶制社会的终止时间问题,史学界通常取(“战国封建说“

中国政治制度史(三)

一、选择题 1、古代中央行政体制从组织机构与相应的官制配置来看,其中枢系统以(宰相)为核心。 2、文武分职的专职官僚体制取代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制是在(战国)。 3、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围绕维护皇权而建立的职官体系中,中央官制以(三公九卿)为主干。 4、(汉武帝)时,丞相的权力开始削弱。 5、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6、唐代自开元以后,成为中央最高权力机构,并有专印的是(中书省)。 7、宋代(参知政事)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 8、隋代中央监察机构中负责监察中央官员的是(御史台)。 9、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10、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尚书省)。 11、清军机处成立后(内阁大学士)更无实权,往往作为清政府对某些重臣明升暗降的一种手段。 二、判断题 1、中国古代君主独裁下的封建官僚行政体制萌芽于秦朝时期,初步形成于西汉时期,至东汉开始在全国统一确立。 (错) 2、春秋时期,将、相分治始成定制。 (错) 3、汉武帝末年,自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后,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者往往为掌军国大政的实际丞相。 (对) 4、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制逐渐向三省制过渡,三省制初步形成。 (对) 5、隋炀帝杨坚统一全国后,正式确定了决策、审议和执行三大系统的三省制。 (错) 6、唐代后期的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政权力机构,简称枢府,掌军国机要务、军籍、武官系统管理和任免,边防、兵备布置,出纳军事密令等。 (错) 7、始设于雍正年间的南书房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 (错) 8、元朝正式废除三省制而实行一省制,以中书省为全国政务中枢,执掌最高军政事务。 (错) 9、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借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案,罢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一职,并以诏书形式宣布。至此,推行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被最后废除。(对) 10、三省制使丞相之权一分为三,由独相制到群相制演变,有利于皇权的集中。(对) 11、金代海陵王完颜亮时废三省制,正式确立尚书一省为中央最高行政中枢机构。 (对) 三、名词解释 1、中枢核心系统:指官僚机构中奉行君主旨意议策、决策,总领政务的机构,它的主体即宰相机构及其制度配置。 2、中朝官:又称"内朝官",与以丞相为首的正式职官系统的"外朝"相对应,由宫廷内供皇帝差遣的侍从性质的文武官组成。总的特点是无定职、无定员、无官署,主要任务是在皇帝左右任护卫、陪从、处理文书、备顾问和随时差遣等。 3、尚书台:官署名,东汉时设置,又称"中台",为实际总领政务的机构,长官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台下设三公、吏部、民、客、二千石和南北两主客六曹分领事务,南朝梁时改称尚书省。 4、内史省:即中书省。中国古代对帝王、尊者实行避讳制度,隋代,为避文帝的父亲杨忠的讳名,改中书省为内史省。 5、翰林学士:官名。唐玄宗时舍学士院,挑选用文才的朝臣任翰林学士,德宗时,翰林学士得以随侍皇帝左右,充任顾问,起草机密诏书,权力日重,有"内相"之称。 6、枢密使:官名。唐代宗时设置,以宦官充任,掌中枢机密要务,时称"内枢密使",权力日重,侵夺相权。五代史设枢密院,枢密使多由武将充任,宋代枢密使掌军政,与宰相并称"执政"或"执宰"。 7、政事堂:唐代宰相集体议政、决策之处。初设于门下省,后移至中书省。开元十一年(723年),中书令张说又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作为宰相的秘书机构。 8、内三院:清太宗时设立的官署名。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和内弘文院,分别掌管修史、起草诏命和皇族教育等事宜。三院各设大学士1人,顺治时改称内阁。 9、议政王大臣会议:清入关前后的最高权力机构。议政王大臣会议源于八旗的旗主会议,议政王大臣全由满族贵族担任,权力极大,凡军国大政皆由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决定,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随着军机处的设立,权力被不断削弱,至乾隆后期始最后取消。 10、"南书房":南书房本为康熙皇帝读书处。康熙十六年为加强皇权,康熙帝挑选了一批翰林官入南书房当值,称"南书房行走",除陪侍皇帝充任文学侍从外,还秉承帝旨,起草诏令,一度成为中央发布政令的机构,其后,南书房参与机务的权力为军机处所取代。 11、三公制:秦朝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12、"使相制":唐代后期,有一种特殊的宰相称为"使相",多指节度使兼宰相(即节度使兼"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种使相实为优崇性职务,并不过问宰相政事,因此并非实际上的宰相。 13、"二府制":宋代,中枢机构又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三省制向"二府制"过渡。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二府"。 14、军机处:军机处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始设于雍正年间,当时正值对西北准噶尔部用兵,因内阁距皇宫较远,加上为保密考虑,为处理军机要务,始于雍正七年(1729)设军机房,雍正十年正式改称军机处(全称办理军机处),成为辅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的清代实际最高权力机构。 15、内阁:官署名,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太祖仿照宋制,从翰林院等文翰机构挑选了几名文臣充任文渊阁、东阁、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的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披阅奏章,随侍左右,以备顾问。实际上是皇帝的秘书。 四、简答题

2019年电大《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复习资料重要知识点

6 705《中国政治制度史》(机考)复习题一、判断题 《国语?楚语》记载:颛顼,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 民,是谓重、黎绝地天通。颛顼的 “绝地天通”的涵义,是指颛顼以 政治权力拥有者的身份,垄断了沟 通神、人的巫术权力。√ 《礼记?表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 说明巫术活动在商代盛行。商代的 青铜器除武器和部分器皿之外,绝 大多数是用于生产活动。× 《临时政府组织大纲》,1911年12月2日正式颁布。是一部永久性的宪法 文件。× 《新约法》,就是《中华民国约法》,是由《临时约法》增修而成的,形式 上拼凑了西方国家的法律条款,实 际上是确认了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因而又称袁氏约法。对大总统实行 一切有效的制约。× 《中华民国鄂州约法》,简称《鄂州约法》,它是中华民国成立以后颁布 的第一个有宪法性质的文献。×1861年设立的总理衙门,自始至终是一个办理外交的机构。× 1870年,北洋大臣由直隶总督兼领成为定制后,南洋大臣由两广总督兼 任也成为定制。× 1911年12月2日正式颁布的《鄂州约法》,虽然并非永久宪法,却是选 举临时大总统,成立南京临时政府 的法律依据。× 按照清朝的政治体制,南洋大臣与北洋大臣名义上隶属于总理各国事务 衙门,所以,两大臣实际上没有相 当的独立处置事务的权力。×八股文除了应付科举,还在公私文书、记事、抒情、说理等方面,使用这 种文体。× 八股文的惟一作用就是应付科举,无论是公私文书、记事、抒情、说理等, 都无法使用这种文体。√ 北洋大臣的地位与权限与南洋大臣相同。× 北洋通商大臣依例由两江总督兼任。× 春秋时期,各国有总揽国家政务的执政大臣,名称和制度均统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是重大的,但是转型所带 来的变化主要是在形式层面,因 此,转型后的中国社会与西周时期 表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是重大的,中国传统社会 的基本制度和文化样式就是由这 次转型奠定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在中国历史 上的意义是重大的,中国传统社会 的基本制度和文化样式就是由这 次转型奠定的。√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变化 主要是在形式层面,政治制度的许 多细节也出现了相应的调整和变 化;并且,中国政治体制的核心精 神也发生了根本改变。× 从黄帝时代开始,中国文献开始频繁地 出现对战争的记载。在我国国家起 源阶段出现如此之多的战争记载 是偶然的。× 从现代政治学理念上看,皇帝既是国家 元首,又是国家一切最高权力的拥 有者。中国历史上,皇权等同于整 个政治机构。× 从制度设置看,东汉的尚书台只是皇帝 私人秘书班子,并无决定之权,但 是,实际上尚书台分享了皇帝部分 权力,起到了宰相作用。√ 从中国历史上看,宦官乱政,以东汉、 唐、明为最,其中又以明为甚。× 大业二年(公元606年),隋炀帝定制 以十科举人,但只有“文才秀美科” (即唐朝的进士科)是常设科目, 其余皆临时设置,表明隋朝的科举 制尚处于草创阶段,取士的范围还 不是很大。√ 东汉初年,光武帝设司空,罢御史大夫, 以御史中丞领御史台。御史中丞,其秩 次于尚书令,品秩比较低,但权势很 大。朝贺时,时称“三独坐”,御史 中丞不包括在内。× 对中国政治学来说,政治制度史在学科 中占据了一般的地位。× 恩荫制,是指子孙依靠父祖的官爵或功 勋保举任官的制度,是西周“世卿 世禄制”在秦以后的一种变异形态 √ 分封制在西周呈现出多极化的特征,成 为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各级 政权的基本体制形式。√ 汉代,司马迁著《史记》专辟《礼书》、 《乐书》等,首次在正史中为制度 史在资料整理与研究建立了专题 形式√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下 诏命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 二千石举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 士”,并要求扩大举荐范围,平民 不在举荐之列。×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设置刺 史,将全国划分为十三部(州), 各置部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 史分部巡行监察。刺举不法。西汉 时刺史属于中央派往各地定期巡 视监察的官员,还不是地方政府的 首脑。√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设置刺史, 将全国划分为十三部(州),各置 部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分 部巡行监察。刺举不法。西汉时刺 史属于中央派往各地定期巡视监 察的官员,还不是地方政府的首 脑。东汉刺史的地位大致与西汉相 同。× 淮军是由曾国藩创办的一支地方武装。 × 靖难之役之后,明代皇位继承趋于稳 定,基本都是父子相传,即嫡长子 即位。× 九品中正制始于曹魏。到西晋时期,派 到各地的中正已完全为士族所控 制,门第成为入仕的首要条件。√ 科举制在宋代已逐渐完善。随着科举规 模的扩大,国家官僚系统的基本构 成已是科举出身的文官。√ 历史上的百日维新运动,与洋务运动一 样,核心在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 两汉的察举和征辟、魏晋的九品中正 制,以及隋唐的科举制,意味着职 官选任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控制 之下,中央集权体制各系统间的协 调进一步加强。× 两宋时期的言谏和监察制度出现了重 要变化。但是,宋代言谏对象仍然 是皇帝。× 辽皇帝以下,设置南北两套管理机构。 即北面官和南面官。所以,北府宰 相与南府宰相地位同等。× 门下省是唐代宰相机构之一,其侍中等 长官要参与政事堂议政,即参与朝 廷决策,但其对决策所承担的责任 与尚书、中书二省相同。× 明朝初年,朱元璋鉴于历代宦官乱政的 教训,严禁宦官干政。所以,宦 官干政没有在明代重演。× 明朝的内阁因要对政务先提出处理意 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皇帝 的决策,对六部及院、寺之间的 关系,内阁也能起到一定的协调 作用,因此,内阁承担了汉唐宰 相的权力,是真正的宰相机构。 × 明朝官员致仕后,可以留住京师或任所 所在城市。× 明朝立国之初即确立了封藩制。洪武二 年,定封建诸王国邑及官属之制, 此后有明一代除储君外的皇子均 为王。永乐以后,藩王的权力受到 很大的限制,所以,有明一代,避 免了藩王的作乱谋反。× 明朝中央司法机关有大理寺、刑部和御 史台,称三法司。× 明朝朱元璋在皇位继承上,完全遵循立 嫡以长不以贤的原则。√ 明代宦官还领导一个全国性特务机构, 一是锦衣卫,一是东厂,合称“厂 卫”。√ 明代南京作为陪都,仿照北京的中央政 府框架,设六科给事中,只是每科 只有一人,其职责与北京六科同√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开始设六 小抄版

中国政治制度史模拟试卷参考答案单选题 3

单选题 1.从黄帝时代开始,中国文献开始频繁地出现对战争的记载。下列哪一场战争确立了黄帝族在联合体内的优势地位和黄帝个人的权威。黄帝与炎帝战争 2.从黄帝时代开始,中国文献开始频繁地出现对战争的记载。下列哪一场战争标志着舜从此确立自己的地位。舜对“四凶”的战争 3.从黄帝时代开始,中国文献开始频繁地出现对战争的记载。下列哪一场战争标志着决定了中原霸权的归属。黄帝与蚩尤的战争 4.夏以后,(世袭制)成为王权固定的继承模式,并得到了传统合法性观念的有力支持,从而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夏王朝的建立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5.商代最引人注目的,是制作和使用大量的(青铜器)。包括各种酒具、武器和礼器,制作精美。 6.西周后期已经出现了将王室与国家区分开来的政治观念,相应地,在制度上也出现了内廷与外朝的划分。(卿士寮)成为执政大臣的重要参谋和秘书机构。 7.西周宗法制是以在同一宗族内,大宗、小宗的的划分为基本特征,而大宗、小宗的划分是以( 嫡庶之分)为基础的。 8.据文献记载,西周分封建国,往往赐予相应的爵位。《春秋》将周的诸侯分成(公侯伯子男)。 9.由于封建制和宗法制的实施,西周的任官制度是(世卿世禄制),几乎所有的官职都是在特定的贵族家族的宗主之间世袭。 10.西周的宗法制,是以在同一宗族内,大宗、小宗的的划分为基本特征,而大宗、小宗的划分是以嫡庶之分为基础的。实际上就是以(血亲)为纽带,构筑了政治等级关系。 11.战国时期,原来的执政正式演化为(丞相)制度。除楚国仍沿用春秋时“令尹”名称外,山东各国的执政均称“相”。其职能为“百官之长”。 12.战国时期,因各国的度量衡不统一,薪俸制度的支付单位也是不一致的。其中,楚国是以(担)为单位。 13.战国时期,主要采用(粮食)作为官员薪俸发放的形式。 14.所谓皇位世袭制,体现的是皇帝家族对国家权力的独占。皇位继承的唯一合法依据是(血统)。 15.随着皇帝制度的确立,与皇帝有关的各种礼仪制度也逐渐制定出来。皇帝的言行有法定的名称,皇帝自称(朕)。 16.明代废除宰相的做法为清朝所继承。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以取代传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作为承旨办理军国要务、任免官员、呈递章奏、起草谕旨的中枢机构。 17.汉承秦制,皇帝制度较秦健全。皇帝的名号制度也进一步完善。东汉蔡邕在《独断》中总结: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其言曰(制诰),史官记事曰上,等等。 18.秦朝确立皇帝制度。秦王嬴政决定兼采三皇之“皇”,及“五帝”之“帝”,合成“皇帝”作为自己的名号。此后,(皇帝)代替三代时的“王”,成为最高政治权力拥有者的称号。 19.清朝为防止皇子争储带来的政治动荡,(雍正)皇帝决定建立秘密建储制度。 20.清朝预立太子的制度开始于(康熙)时期。 21.皇位继承制度是延续专制皇统的重要保证,也是皇帝制度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制度,其核心之一是(世袭制)。 22.唐朝自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后,围绕皇位继承的斗争时有发生,有唐一

中国政治制度史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答案 【篇一:中国政治制度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君主政体标志着统一的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 √ ) 2. 中国传统社会在政治上是神权从属于皇权;思想上,宗教【佛教和道教】与儒学同处于官 3.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具有强大内聚力、扩散性和凝固力的外放型社会。 6.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借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案,罢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一职,并 以诏书形式宣布。至此,推行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被最后废除。( √ ) 7.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制逐渐向三省制过渡,三省制初步形成。( √ ) 8. 唐代后期的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政权力机构,简称枢府,掌军国机要务、军籍、武官系统 10. 明朝州有二种类型,一种称直隶州,另一种称府属州。( √ ) 11. 唐玄宗开元年间编篡的《唐六典》是我国最早的行政法典。( √ ) 12. 《大清律案集解附例》是一部以《大明律》为基础编订的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部完备 14. 《法经》,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的成文法。( √ ) 二、单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法律集中体现维护王权制度和父权家长制的基本精神。( c )是实际的最高立 法人。 a.宰相 b.御史 c.天子 d.内阁 2. 秦汉时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典客)。 3.启是从暴力夺取政权的,将传统的首领选举制改为( c )。 a.君主立宪制b.共和制 c.世袭君主制d.民主共和制 4.国内外第一部最大部头的现代方法的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性著作是( c )。 ? a.《中国古代社会研究》b.《中国考试制度史》 ? c.《中国政治制度通史》d.《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张鸣)

中国政治制度史开篇语 绪论 一、何为制度 二、何为政治制度 三、何为政治制度史 四、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前封建时代和封建时代 第一节前封建时代 一、国家起源的假说 1.契约说 2.冲突说 3.贸易说 4.水利灌溉说 5.战争说 6.圣人造福说 二、中国的国家起源 1.从“国”字谈起 2.中国国家起源的脉络 第二节封建时代的过渡——夏

一、国家形态 二、王权 三、服内与服外 四、阶级与阶层 五、宗教与意识形态 第三节封建时代的确立——商 一、王族宗法制的确立 二、分封 三、官制 四、兵制 五、礼仪与宗教 第四节封建制的盛世——西周 一、严整的宗法制度 1.合乎礼法的贵族配偶制度的确立 2.继承制度:以贵以长原则 3.宗法体系 4.宗庙祭祀 二、分封 三、朝觐盟会制度 四、官制 五、意识形态、礼仪与教育 第二章“官僚”帝国时代——从春秋战国到秦汉

第一节官僚制帝国时代的过渡——春秋战国 一、礼崩乐坏——宗法政治秩序的崩溃 二、在宗法政治框架内秩序重整的努力 三、士阶层的崛起与新型官制的出现 四、战国时代的政治改革 五、战争形势的改变与军制的变化 六、政治文化:从百家争鸣到一家独尊 第二节法家帝国——秦 一、皇帝制度的确立 二、铲平贵族政治,实行社会等级流动化 三、郡县制与官僚金字塔 四、“以吏为师”的政治文化 第三节王霸之道——两汉 一、郡县制的最终确立 二、皇帝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1.名号 2.后宫制度 3.东宫制度 4.宦官制度 三、官僚体系 1.外朝官 ①丞相、三公体系

②九卿和列卿体系 2.中朝官 ①皇帝的亲卫武将 ②尚书台 ③皇帝的侍从 3.地方官 4.王国官 四、礼仪制度 五、司法制度 1.司法过程 2.法律的演变 六、汉代的乡里结构 1.类政权的管理机构 2.社会管理 七、汉代的选举制度 八、汉代的意识形态与学校制度 九、汉代的监察制度 十、官员的任用规则与考核制度 1.官员任用的习惯规则 2.官员的考核 十一、汉朝的兵制 1.符节制度

A中国政治制度史考卷

卷号:(A ) (2012年6月) 绝密 湖北师范学院普通本科期末考试试卷 中国政治制度史 考试范围 全部所学篇章 命题人 章 顺 系部 历史文化学院 考试形式 开卷 课程类别 必修 学 期 20121 专业 历史学 大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班级 满 分 10 10 10 20 30 20 学号 得 分 姓名 阅卷人 总分 一 、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周代在“文王世子制”的基础上确立了______________。 2. 秦朝“三公九卿”中的三公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隋唐的中央司法机关是大理寺、刑部和___________。 4. 明代中后期辅政中枢实际出现了内阁与___________双轨辅政制。 5. 我国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是在宗法制的“___________”的前提下出现的。 6. 西周时期___________掌管宗教祭祀及文字册命等事物。 7. “九品中正制”形成于___________。 8. 战国时各国变法中确立起来的___________逐渐取代“世卿世禄”制。 9. 明代有最高司法复核权,为最高司法机关的是___________。 10. 孙中山就任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民国政体是___________。 二 、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我国的捐税制度开始形成于( )。 A. 母系氏族时期 B. 虞夏时期 C. 父系氏族时期 D. 商周时期 本题得分 本题得分

2. 商周时期在朝廷和王畿地区任职的官吏成为()。 A.内服 B.外服 C.内附 D.外附 3. 西周时期有了“选士任官”的制度,其范围不包括()。 A. 学校选士 B.乡里辟士 C. 诸侯贡士 D.公卿养士 4. 我国王权制度建立于()。 A.夏代 B.殷商 C.西周 D.春秋 5. 下列历代代官署中不属于中央监察体系是()。 A.御史台 B.枢密院 C.宪台 D.都察院 6. 下列帝王称呼中使用庙号的是()。 A.隋炀帝 B. 唐明皇 C.宋徽宗 D. 顺治帝 7. 明代的“内阁制度”属于辅政制度中的()。 A.宰相开府辅政制 B.宰相奉命拟旨辅政制 C.宰相参议辅政制 D.责任内阁制 8. 议政王大臣会议撤销于()。 A.康熙年间 B.雍正年间 C.乾隆年间 D.道光年间 9. 下列古代兵制中不属于实习兵役制的是()。 A.金代“孟安谋克”制 B.元代“怯薛军”制 C.明代“恩兵”制 D.辽国的“宫卫御帐兵” 10. 以状元、榜眼、探花的名目作为科举前三名荣誉称号最早出现在()。 A.隋代 B.宋代 C.金代 D.明代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对的打√,错的打×,共10分)。本题得分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 一、填空题(共计40分。每空1分。) 1、《法经》是一部以(刑法)为主体,旨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和等级制度的法典。 2、秦在郡设(郡守)作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3、(曹魏)时期,尚书台脱离少府,成为独立的中央机构。 4、魏晋时期,中央军队分成(中军)和(外军)。 5、唐代开始,逐渐确立了在皇帝生前即上(尊号)的制度。 6、隋唐时期,确立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7、(科举)是分科举拔人才的制度。 8、元代把大都周围一带称为(腹里),直属中央中书省管辖。 9、明清时代的监察机构是(都察院)。 10、清代辅政机关实行(内阁)与(军机处)双轨制。 11、清末,以两江总督兼任(南洋大臣),驻(上海),北洋大臣由(直隶总督)兼任,驻(天津)。 12、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同文馆),以培养与外国往来交涉的买办人才。 13、康有为要求改政体为(君主立宪)政体,以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14、清末设立的“民意机关”,在中央是(资政院),地方是(咨议局)。 15、1911年,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简称《临时约法》。 17、1912年,在宋教仁推动下,同盟会与几个党派联合,改组为(国民党)。 18、北洋政府时期,跨省的军事机构是(巡阅使署)和(经略使署)。

19、1926年,中政会一度改名为(政治会议)。 20、1928年10月通过的《国民政府组织法》,奠定了国民政府五院制的基础。 21、国民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是(立法院)。 22、国民党统治时期,所谓县自治的议决机关是(县议会)及(县参议会)。 23、工农民主政权的中央政权机关,包括(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 24、工农民主政权在检察工作方面采取(审检合一)制。 25、抗日民主政权的权力机关,是各级(参议会)。 26、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1948年在(华北)解放区设立了全国性的金融机关(中国人民银行)。 27、54年宪法规定,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28、54年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体系由三级两层改为(四级)。 二、名词解释 1、内服和外服 夏商周时期,在中央任职的各级官吏称为内服,封在王畿范围以外和边远地区的贵族、侯伯称为外服 2、宋代磨勘制度 磨勘指审核、推究,宋代将之作为考深和诠选的一项制度,则是指审核、推究、勘验簿历文状的一系列做法和程序。 3、清代官缺制度 清代规定在国家机关中实行按民族分配一定官缺的办法,即将重要官职分别定为宗室缺、满州缺、蒙古缺、汉军缺、汉缺等,其中以满缺、汉缺为主,按缺补授,这种办法,保证了满人的特殊权益,是民族歧视政策的反映。 4、淮军 淮军是模仿湘军建立起来的一支反动武装,其组织者是李鸿章,淮军的营制编组等与湘军基本相同,但装备有更多的洋枪洋炮,是一支买办性更强,直接依赖外国侵略者援助的军阀队伍。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 1政治制度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包括四个方面: 1国家主权、国家权力的归属。即由哪个阶级或由某一个阶级的哪一个集团按照什么原则,总揽和掌握,运用统治权。 2政权结构,即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采取什么方式,按照什么原则来处理,也是政权体系问题,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实行一个阶级的专制,以及如何使一个国家保持在秩序范围内。 3政府机构和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即通过哪些政治的物质实体来管理国家,行使权力和权力的合理分工,以保证政府行政对社会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反作用”的发挥,并协调,处理政府与居民的关系。 4政权主体者和客体者的关系。即各自享有和承担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权利义务是政治权利的延伸和体现,又是政治权利的保证和制约条件,因此是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衡量一种政治制度的尺度之一。 2政治制度的本质: 1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看,社会政治制度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和经济基础之上建立的上层建筑 2它集中表现和体现经济发展和经济基础变动的要求,并对其或者积极辅助起保障作用,或者消极地起阻碍作用 3它是人类社会关系的极其重要方面,当阶级产生之后,当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不可调和时,它受阶级斗争的制约和影响,并随着阶级关系的变动和阶级斗争的发展变化而调整其发生作用的范围,改善或改变他自己存在的形式与面貌 4在国家制度占统治地位的发展阶段上,它的实质和核心是指人们如何参与国事,行使权利以及怎样组成上层建筑,并实现其不违背统治阶级意志的运营运转。 最后,他在国家的基本要素的意义上,在一定国土范围内和在涉及一定领土上的全社会所有居民规模上,其“公共权力”必然地与维系全社会的秩序、公共的事务相关联。 3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1君主专制长期性,其权力的无所不包和高度集中性 2封建主义的政治制度同法律制度、伦理道德融会在一起,其基础是宗法等级制度 3神权、政权、族权紧密结合,形成束缚被压迫阶级的极大绳索 4封建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是地主阶级专政,政治关系的基本格局是官民关系的尖锐对立 5体现封建专制集权的要求,封建政治机构膨胀臃肿,效率低下,并形成一支庞大的社会寄生虫群 4部落首领产生的四个要素: 1处理日常生产生活中带有全局性重大问题的需要 2部落之间的矛盾和争执需要由本部落的首领人物出面干预和处理 3部落之间的矛盾不可能调和时,便诉诸武力,而战争史需要统帅任务来指挥的 4部落议事会的议事也需要一个组织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