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碳青霉烯酶进展

碳青霉烯酶进展

碳青霉烯酶进展
碳青霉烯酶进展

碳青霉烯酶的研究进展

碳青霉烯类具有非常广泛的抗菌活性,因能抵抗大多数内酰胺酶的水解,故常用于产超广谱 -内酰胺酶(ESBL)和/或去阻遏 AmpC -内酰胺酶(AmpC)菌株引起严重感染的治疗但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通常,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机制,一是 AmpC 酶过度表达联合OMP 丢失;二是 PBP 对碳青霉烯类亲和力的改变;三是碳青霉烯酶(Carbapenemases)的产生在这些机制中,最突出的是碳青霉烯酶。

一、碳青霉烯酶的分类及有关细菌

碳青霉烯酶是指能够明显水解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的一类β-2内酰胺酶 ,包括 Ambler分子分类的 A、 B、 D 3类酶。

A类为丝氨酸酶 ,其活性部位具有丝氨酸结构 ,属于 Bush分群中的第 2f亚组。A 类碳青霉烯酶少见 ,包括阴沟肠杆菌( I M I2 1

和 NMC2 A)、黏质沙雷菌中由染色体介导的 NMC2 A、 Sme2 1、 Sme2 2、 Sme2 3、I M I2 1酶 ,以及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中质粒介导的 KPC1、GES2 2酶。这类酶都是青霉素酶 ,他们对亚胺培南的水解活性强于美罗培南 ,可以引起青霉素类、氨曲南、碳青霉烯类耐药 ,而对第 3代头孢菌素通常敏感。三唑巴坦、克拉维酸可以抑制此类酶 ,但不被乙二胺四乙酸 ( EDT A)所抑制。

Amble分类 D类为丝氨酸酶 ,属于 Bush分群中的第 2d亚组,其活性部位具有丝氨酸结构,由blaOXA等位基因编码 ,仅见于不动杆菌。

Amble分类 B类是金属酶,属于 Bush分类 3组 ,是一种需金属离子发挥活性的β-内酰胺酶 ,由 bla I MP、 blaV I M、 blaSPM

和 blaGI M编码,可被EDT A所抑制 ,染色体介导或质粒介导,存在于多种不同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中。金属酶均可明显水解亚胺培南,能水解除单环类抗菌药物以外的绝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但对于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水解能力有较大差异。临床使用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大大增加, 导致金属β-内酰胺酶产生率

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目前尚未开发出有效的金属酶抑制剂。

二、碳青霉烯酶的研究进展

对碳青霉烯酶的研究主要着重于对A、B、D 3类酶的种类、分布、生化特性、流行病学等的研究和相关菌株耐药性的研究。

(一)A、D类碳青霉烯酶的研究

1、A类碳青霉烯酶的研究

自从 20年多前发现第一个 A 类碳青霉烯酶以来,至今已发现 6 群不同的酶,包括GES、 KPC、 SME、 IMI/NMC-A 、SHV-38和 SFC-1,其中 GES、KPC 和 IMI-2 由质粒编码,其他均由染色体介导依据Bush-J-M 分类系统,这些酶分为 4个不同的表型

亚群,即 2br 、2be、 2e 和 2f 亚群。与其他 A 类 -内酰胺酶一

样, A 类碳青霉烯酶利用活性位点丝氨酸残基灭活 -内酰胺类药物,可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酰胺类和碳青霉烯类,这种活性可被克拉维酸和他唑巴坦所抑制,但对 EDTA 不敏感。

成熟A 类碳青霉烯酶是单体酶,含有 265~269 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25~32kDa, pI 为 5.8~9.7。与其他丝氨酸酶一样, A

类碳青霉烯酶也通过 3 步催化机制(包括酰化和脱酰基)来发挥作用。与 D 类和 B 类碳青霉烯酶一样,对美罗培南的水解率低于亚胺培南,但对美罗培南的亲和力却始终高于亚胺培南。

尽管A 类碳青霉烯酶群体中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较低,但却具有能使它们水解碳青霉烯类的相似的蛋白折叠(Proteinfolds)。除SHV-38 以外, A 类碳青霉烯酶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在Cys69

和 Cys238之间均含有一个二硫键,这个键可以稳定蛋白折叠。二硫键是水解所有 -内酰胺类所必需的,并非仅针对碳青霉烯类的水解,它是稳定酶结构的一种需要。

目前,产 A 类碳青霉烯酶菌株感染仍较少见,大多为零星出现SME、IMI/NMC-A 和 SFC-1 均由染色体编码,尽管对碳青霉烯类表现为高水平耐药,但对超广谱头孢菌素仍保持敏感,因此,目前尚未引起广泛的临床问题。令人担忧的是 KPC 和GES 酶的出现与扩散。

2、D类碳青霉烯酶的研究

1993年 , PAT ON等报道的第一个具有碳青霉烯酶活性的β-2 内酰胺酶 ,纯化于 1985年分离于苏格兰爱丁堡病人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命名为 AR I2 1。。直到 2000年 ,DONALD等对 AR I2 1酶

的氨基酸进行序列分析 ,将其命名为 OXA2 23。2000~2004年之间 ,在世界各地又发现了 6种新的 D类碳青霉烯酶。随后又在许多国家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中发现了 7种 D类酶。迄今为止 ,在121种 OXA 型酶种 ,至少有 45种具有碳青霉烯酶活性。

成熟 D类碳青霉烯酶含有 243~260个氨基酸残基 ,分子量

为 23~35 . 5 kDa不等 , p I为 5 . 1~ > 9 . 0。该类酶对亚胺培南的水解速率是青霉素的 1%~3% ,对苯唑西林的水解速率是青霉素的 2倍 ,对三代头孢菌素的水解活性很弱;其活性可被他唑巴坦和克拉维酸所抑制。

对携带编码 D类碳青霉烯酶重组质粒的大肠埃希菌转化结合子或转化株的体外抗生素敏感性研究发现 ,它们对氨基青霉素和羧基青霉素高水平耐药 ,对脲酰基青霉素的敏感性不定 (仅 OXA2 40

和 OXA2 48对哌拉西林耐药 ) ;对头孢菌素类 ,包括窄谱头孢菌

素、氧亚氨基头孢菌素和 72 α2 甲氧基头孢菌素、氧头孢烯类以及单酰胺类均敏感 (仅 OXA2 48对头孢噻吩耐药 )。除了 OXA2 23显示哌拉西林在他唑巴坦存在下其M I C值降低 8倍以外 ,其他对克拉维酸和他唑巴坦的抑制作用不敏感。

通常 ,D类碳青霉烯酶表现出弱碳青霉烯水解活性 ,产该类酶的分离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 ,可能是同时伴有其他耐药机制的结果,如外膜孔蛋白丢失、泵出作用增强、青霉素结合蛋白 ( PBP)改变等。产 D类碳青霉烯酶 (OXA2 51除外 )均显示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高水平 (M I C > > 8 mg/L ) 耐药 ,但在大肠埃希菌中仅表现为敏感性

减低 (M I C ≤2mg/L),有力证明了其他耐药机制的存在。PO I REL 等报道的产 OXA2 48的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高水平耐药(M I C = 64 mg/L ) ,可能是由于该菌株 blaOXA2 48基因与IS1999联合导致OXA2 48的过度产生、以及 36 kDa孔蛋白缺乏所致。产 OXA2 24的鲍曼不动杆菌中 ,由于 2种外膜孔蛋白

(22 kD和 33 kD)表达减低限制了外膜通透性 ,从而导致了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高度耐药 (其 M I C分别为 128和 256mg/L)。而产生 OXA2 23和 OXA2 58的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高水平 (M I C≥32 mg/L)耐药 ,可能是 D类碳青霉烯酶的高度表达与泵出作用增强的结果。

此外 ,产 D类碳青霉烯酶的鲍曼不动杆菌也可对非β2 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 ,如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磺胺类、氯霉素和四环素等。

D类碳青霉烯酶主要分布于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 ,以OXA2 23最为流行 ,其次是 OXA2 58和 OXA240。1998年以来 ,产 OXA2 23不动杆菌引起的医院暴发感染见于世界各地 ,如巴西、英国、塔希提岛等。韩国某医院产 OXA2 23鲍曼不动杆菌的暴发感染持续了 8个月 ,涉及 36例病人。在我国 ,李蓉等报道了南昌鲍曼不动杆菌流行株 80%携带 OXA2 23基因。王辉等报道 ,在收集的来自 1999~2005年我国不同地区 11家教学医院的 221株亚胺培南耐药不动杆菌中 , 97 . 7%的菌株含有 OXA2 23样基因 ,说

明 OXA2 23在我国广泛分布。

DA SI LVA等则报道了 1998~2003年分离于 3家葡萄牙大学医院 162株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所有菌株具有类似的多重耐药模式 ,包括亚胺培南耐药 (M I C > 32 mg/L)。结果显示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流行克隆携带blaOXA2 40 ,表明 OXA2 40在葡萄牙存在持续流行。2005年 , LO2LANS等报道了产OXA2 40鲍曼不动杆菌在美国芝加哥多个城市引起的暴发感染 , 100株鲍曼不动杆菌中 , 97%均归于1个克隆 ,说明在该地区为鲍曼不动杆菌的单克隆传播。

实验已经证明 ,细菌产生针对某一底物的低水平活性酶 ,当这个底物存在时可能促进这个酶更有效。从广谱酶进化到超广谱酶、耐酶抑制剂酶或碳青霉烯酶的现象在产SHV酶的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中已经得到证实。因此 ,可以预言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可能导致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产生更有效的水解酶 ,其前景另人担忧。

(二)相关菌株耐药性的研究

1、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碳青霉烯酶的研究

鲍曼不动杆菌( A ci netobacter baumanni i , A .B aumanni i)是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 ,在发生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革兰阴性病原菌中 ,其仅次于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居第三位。其耐药率逐年上升,出现了泛耐和全耐菌株 ,世界各地均有多重耐药 A . B aumanni i 导致医院感染流行的报道。在综合性医院的 ICU 及移植病房 ,常常因为多重耐药A . B aumanni i感染导致最终的治疗失败。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机制主要包括通透性降低、流出泵过度

表达、碳青霉烯酶的产生。其中OXA型碳青霉烯酶是引起世界范围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最重要原因。

目前实验研究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较为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对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菌株多重耐药性尤其显著,临床应加强检测和监测。主要方法为PCR检测及基因序列分析。

魏艳艳对2005年安徽省部分医院(18家)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6.4%)、其次为美罗培南(20.5%)和头孢哌酮/舒巴坦(29.7%) ,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81.5%);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50%左右或以上。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IMP、VIM、OXA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并测序并采用ERIC-PCR方法进行产酶菌株的同源性检测显示安徽省18家医院分离出的耐亚胺培南和/或美罗培南鲍曼不动杆菌主要产OXA- 24型和IMP型碳青酶烯酶,部分菌株同时产2种或以上碳青霉烯酶,且少数产酶菌株间存在克隆传播现象。

冯红军等对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集到的亚胺培南耐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 , 并对碳青霉烯酶基因进行了检测。217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头孢哌酮 /舒巴坦耐药率最低 ,其次是亚胺培南 ,再者是头孢他啶和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产OXA2 23型β2 内酰胺酶是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原因。周敏等的研究也显示携

带 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高其编码基因为blaOXA-23。

另外,胡源等的研究表明碳青霉烯酶基因PCR扩增用于检测鲍曼不动杆菌特异性较高,但如果仅从扩增片段长度判断,存在出现假阴性的可能。

在国外,Heritier等通过质粒转导的试验证实Ade-ABC外排泵系统的过度表达联合 OXA 酶的表达可以共同导致较高水平的耐药可

以推断临床中产碳青霉烯酶的不动杆菌对多种药物的多重耐药可能

是由多种碳青霉烯酶共同作用并联合其他机制,例如药物靶位结合蛋白的变异导致与药物亲和力降低、细菌外膜蛋白通透性降低等所导致的高水平耐药,各种耐药机制之间的协同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2、对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的研究进展

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 Klebsiella pneum oniaecarbapenemase , KPC酶 )最早在一株亚胺培南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中被发现。从 2000年以后 ,KPC酶家族陆续在美国的新英格兰和亚特兰大地区被发现 ,主要在克雷伯菌属中 ,也在其他菌株中被发现。由于肠杆菌是临床上重要的医院感染菌 ,其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

在我国,2008年冯雅君等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3月至9月住院患者连续分离、不重复的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下降的肺炎克雷伯菌10株,采用Etest法、电聚焦电泳(IEF)、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接合试验等分析得到10株菌株对p 一内酰胺类抗生素呈多重耐药,但对多黏菌素.替加环素,复方SMz 敏。质粒介导的KPC一2造成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

感性下降.并短暂流行;携带KPC一2基因的临床菌株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KPC酶主要包括三类。

KPC 1酶 2001年有学者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肺炎克雷伯菌中发现由质粒介导的 KPC 1酶。耐药表型表现出高度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性 ,当存在克拉维酸时 ,针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β2 内酰胺酶活性被抑制;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和氨曲南也耐药。KPC 1基因由大约 50 kb的非结合性质粒携带。基因测序显示 ,核苷酸序列不同于基因库中已有的编码β2 内酰胺类酶的基因。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 , KPC2 1与来源于黏质沙雷菌 S6的可水解碳青霉烯的β2 内酰胺酶Sme2 1有45%的同源性 , 其他 3种 A类碳青霉烯

酶 (Nmc2A、I M I2 1、 Sem2 1) 间在核酸水平上相互的相似性> 90% , 说明 KPC1酶可能具有与这 3种密切相关的 A类碳青霉烯酶不同的起源。 KPC 1酶是一种新的属于 A类 Bush 2f组的可水解碳青霉烯的β2 内酰胺酶 , 肺炎克雷伯菌 1534的碳青霉烯耐药性主要由KPC 1酶介导 , 孔蛋白表达的改变可能也起了某种作用。

KPC 2酶2002年报道 , 1998年在马里兰州一名 4岁腹泻患儿粪便里分离出一株沙门菌(AM04707) ,出现了耐大多数β2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和亚胺培南的表型 ,检测出 KPC22酶。2003年 ,国际癌症研究协会 ( I CARE)项目报道了在1998年纽约州医院发现一株产酸克雷伯菌 (产酸克 3127)产 KPC 2酶。KPC 2酶与 KPC 1酶有一个氨基酸的改变,S174G,分类也属于 A类 Bush 2f组。。KPC 2酶

从肠炎沙门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而来 ,DNA序列表明 ,编码 KPC 2的质粒与沙门菌中的质粒有 98%的同源性 ,因此 ,此质粒可在肠杆菌中结合而传播 KPC 2。KPC 2酶能单独引起碳青霉烯类耐药 ,不依赖于膜孔蛋白的丢失 ,基因由可转移的70 kb质粒编码 ,位于质粒的转座子上 ,具有高传播可能。Smith Moland等在一株肺炎克雷伯菌中发

现 KPC酶的同时 ,表型试验检测到菌株超广谱β2 内酰胺酶 ( ES BL s)阳性 ,产 ES BL s为临床检测 KPC- 2酶带来一定困难。

KPC 3酶2000年4月至2001年4月 ,纽约 TISCH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有24例患者被感染了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 ,这是首次报道的亚胺培南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感染。凝胶脉冲场电泳 ( PFGE)证实了此次医院感染由3个不同的克隆株引起,分别为 CL5761、CL5762、 CL5763。聚合酶链反应 ( PCR)扩增发现了一种新的 KPC酶———KPC 3酶。药敏结果显示 ,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庆大霉素敏感性降低 ,但对四环素敏感。KPC2 3由 75 kb的质粒编码 ,可以结合转移。KPC3酶是由 882 bp的碱基编码的 293个氨基酸残基的肽链 ,和 KPC 1酶相比有 2个碱基的改变。可通过电穿孔转移和结合。结合实验发现 ,所有的 KPC结合子对碳青霉烯类的药敏比原菌株要敏感。KPC-1、KPC-3 酶均需要结合膜孔蛋白ompK35,其表达缺失引起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

目前产 KPC酶的细菌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播撒,中国也已经报道,造成了对碳青霉烯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氨曲南在内的

几乎所有β2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并且产 KPC酶的菌株种类正在增加,随时可能引起医院感染的爆发和流行,因此产 KPC酶细菌的感染将是我们面临的严重问题,应引起微生物学家和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3、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碳青霉烯酶的研究进展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条件致病菌,在医院感染病原菌中检出率最高。该菌耐药性强,耐药谱广,对多种抗菌药物表现为天然或获得性耐药,故其所致感染可供选择的有效抗菌药物甚少。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铜绿假单胞菌较为有效的药物,但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等产生了耐药性,使得临床上对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铜绿假单胞菌治疗极为困难。

从20世纪90年代有报道以来,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呈明显上升势头。哥伦比亚一家有着195个床位的中心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从1996年的2%、1997年的28%,到2003年超过了40%。中国上海2004年分离出的2287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21 %。

其耐药机制主要有:①碳青霉烯酶的产生;②药物作用靶点的改变;③主动外排泵的过量表达;④高产AmpC酶伴外膜孔蛋白的丢失。碳青霉烯酶可由细菌染色体编码,也可由质粒编码,一旦染色体编码的耐药基因转移到可传递的质粒上,可与质粒上其它耐药基因组合在一起形成多重耐药,并导致耐药性的传播。OXA50型酶是唯一

一个在铜绿假单胞菌中发现的D类碳青霉烯酶。该酶位于染色体上,它编码的蛋白质是poxB酶(D类)的前体。

郝维敏等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系统检测其耐药性,用双纸片协同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酶得出IRPA(亚胺培南耐药的P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ISPA(亚胺培南敏感的PA)且呈多重耐药 ,产金属酶是铜绿假单胞菌耐亚胺培南的主要机制之一。

参考文献

1.魏艳艳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B类和D类碳青霉烯酶的研

究安徽医科大学2009

2.胡源,何利华, 张建中 bla_(OXA-51-like)碳青霉烯酶基因PCR扩增

用于鲍曼不动杆菌检测的可行性评价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3.李金钟 A类碳青霉烯酶的研究进展中国热带医学2009年第9

卷第5期

4.李金钟 D类碳青霉烯酶的研究进展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9

年 6月第 21卷第 6期

5.周敏,黄茂,梅亚宁鲍曼不动杆菌OXA23 型碳青霉烯酶相关耐药

基因分析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9卷第8期

2009 年 8 月

6.冯红军,牛丽林,李花茹,付玉军,牛胜利,米彩锋鲍曼不动杆菌耐

药性及碳青霉烯酶的研究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3月第4卷第 7期

7.杜蓉,冯萍,陈慧莉,俞汝佳,高燕渝,史映红,孙菡,王亚娟鲍曼不动

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与 OXA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研究四川大学学报( 医学版)2009 ; 40( 2) :272 2 274

8.汤瑾,李卿,蒋燕群对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的研究进展检验

医学2010年月第25卷第1期

9.冯雅君,沈萍,杜小幸,俞云松,李兰娟产碳青霉烯酶KPC一2肺炎

克雷伯菌局部流行

10.OXA--50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在铜绿假单胞菌中分布的初步研究

中国抗生素杂志

11.郝维敏,刘杰,杨晓春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酶及耐药

监测中华全科医学2009年4月第 7卷第4期

碳青霉烯酶进展

碳青霉烯酶的研究进展 碳青霉烯类具有非常广泛的抗菌活性,因能抵抗大多数内酰胺酶的水解,故常用于产超广谱 -内酰胺酶(ESBL)和/或去阻遏 AmpC -内酰胺酶(AmpC)菌株引起严重感染的治疗但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通常,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机制,一是 AmpC 酶过度表达联合OMP 丢失;二是 PBP 对碳青霉烯类亲和力的改变;三是碳青霉烯酶(Carbapenemases)的产生在这些机制中,最突出的是碳青霉烯酶。 一、碳青霉烯酶的分类及有关细菌 碳青霉烯酶是指能够明显水解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的一类β-2内酰胺酶 ,包括 Ambler分子分类的 A、 B、 D 3类酶。 A类为丝氨酸酶 ,其活性部位具有丝氨酸结构 ,属于 Bush分群中的第 2f亚组。A 类碳青霉烯酶少见 ,包括阴沟肠杆菌( I M I2 1 和 NMC2 A)、黏质沙雷菌中由染色体介导的 NMC2 A、 Sme2 1、 Sme2 2、 Sme2 3、I M I2 1酶 ,以及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中质粒介导的 KPC1、GES2 2酶。这类酶都是青霉素酶 ,他们对亚胺培南的水解活性强于美罗培南 ,可以引起青霉素类、氨曲南、碳青霉烯类耐药 ,而对第 3代头孢菌素通常敏感。三唑巴坦、克拉维酸可以抑制此类酶 ,但不被乙二胺四乙酸 ( EDT A)所抑制。

Amble分类 D类为丝氨酸酶 ,属于 Bush分群中的第 2d亚组,其活性部位具有丝氨酸结构,由blaOXA等位基因编码 ,仅见于不动杆菌。 Amble分类 B类是金属酶,属于 Bush分类 3组 ,是一种需金属离子发挥活性的β-内酰胺酶 ,由 bla I MP、 blaV I M、 blaSPM 和 blaGI M编码,可被EDT A所抑制 ,染色体介导或质粒介导,存在于多种不同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中。金属酶均可明显水解亚胺培南,能水解除单环类抗菌药物以外的绝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但对于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水解能力有较大差异。临床使用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大大增加, 导致金属β-内酰胺酶产生率 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目前尚未开发出有效的金属酶抑制剂。 二、碳青霉烯酶的研究进展 对碳青霉烯酶的研究主要着重于对A、B、D 3类酶的种类、分布、生化特性、流行病学等的研究和相关菌株耐药性的研究。 (一)A、D类碳青霉烯酶的研究 1、A类碳青霉烯酶的研究 自从 20年多前发现第一个 A 类碳青霉烯酶以来,至今已发现 6 群不同的酶,包括GES、 KPC、 SME、 IMI/NMC-A 、SHV-38和 SFC-1,其中 GES、KPC 和 IMI-2 由质粒编码,其他均由染色体介导依据Bush-J-M 分类系统,这些酶分为 4个不同的表型 亚群,即 2br 、2be、 2e 和 2f 亚群。与其他 A 类 -内酰胺酶一

碳青霉烯酶表型检测方法

A simple phenotypic method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of metallo-b -lactamases and class A KPC carbapenemases in Enterobacteriaceae clinical isolates Athanassios Tsakris 1*,Aggeliki Poulou 1,2,Spyros Pournaras 3,Evangelia Voulgari 1,Georgia Vrioni 1, Katerina Themeli-Digalaki 4,Dimitra Petropoulou 5and Danai So?anou 6 1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Medical School,University of Athens,Athens,Greece;2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Serres General Hospital,Serres,Greece;3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Medical School,University of Thessaly,Larissa,Greece;4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Tzaneion General Hospital,Piraeus,Greece;5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Saint Panteleimon Hospital,Nicea,Greece; 6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Hippokration University Hospital,Thessaloniki,Greece *Corresponding author.Tel:+30-210-7462011;Fax:+30-210-7462210;E-mail:atsakris@med.uoa.gr Received 12March 2010;returned 15April 2010;revised 27April 2010;accepted 11May 2010 Background:The increasing frequency of class A KPC enzymes and class B metallo-b -lactamases (MBLs)among Enterobacteriaceae as well as their possible co-production makes their early differentiation urgent. Methods:A simple phenotypic algorithm employing three combined-disc tests consisting of meropenem alone and with phenylboronic acid (PBA),EDTA,or both PBA and EDTA was designed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of KPC and MBL enzymes.Augmentation of the zone of inhibition by ≥5mm was considered a positive combined-disc test result.A total of 141genotypically con?rmed carbapenemase-positive Enterobacteriaceae clinical isolates (63KPC producers,47MBL producers,and 31KPC and MBL producers)with various carbapenem MICs were exam-ined.For comparison,84genotypically con?rmed carbapenemase-negative Enterobacteriaceae clinical isolates [39extended-spectrum b -lactamase (ESBL)producers,22AmpC producers,and 23ESBL and AmpC producers]were also tested. Results:The phenotypic algorithm was able to differentiate MBL from KPC producers as well as to detect the possible co-production of both carbapenemases (positive result only with the combined-disc test using mero-penem alone and with both PBA and EDTA).The method detected all KPC or MBL producers (sensitivity 100%)as well as 30of the KPC and MBL producers (sensitivity 96.8%).All three combined-disc tests were negative for non-carbapenemase-producing isolates,except two ESBL and AmpC producers that gave positive combined-disc tests using meropenem alone and with PBA and both PBA and EDTA (speci?city for KPC detection 98.8%).Conclusions:This phenotypic method is very helpful to detect carbapenemase production and provides a simple algorithm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of KPC and MBL enzymes,especially in regions where KPC-and MBL-pos-sessing Enterobacteriaceae are highly prevalent. Keywords:class A carbapenemases,MBLs,extended-spectrum b -lactamases,plasmid-mediated AmpC,combined-disc test,EDTA,boronic acid Introduction Carbapenems are often considered last resort antibiotics in the treatment of infections due to multidrug-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clinical isolates,since they are stable even in response to extended-spectrum b -lactamases (ESBLs)and AmpC enzymes.However,during the last decade carbapenem resistance has been increasingly reported among Enterobacteriaceae and is largely attributed to the production of Ambler class B acquired metallo-b -lactamases (MBLs).1These enzymes ef?ciently hydrolyse all b -lactams except monobactams.They have shown a worldwide dissemination although they are more fre-quently reported in southern Europe and the Asiatic-Paci?c region.1,2More recently,a new type of class A b -lactamase,the Klebsiella pneumoniae carbapenemase (KPC),has also spread among K.pneumoniae isolates and other Enterobacteria-ceae.3These enzymes confer various levels of resistance to all b -lactams including carbapenems,even though cephamycins and ceftazidime are only weakly hydrolysed.3,4They have become widespread in several regions of North and South #The Author 2010.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n behalf of the British Society for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All rights reserved.For Permissions,please e-mail:journals.permissions@https://www.sodocs.net/doc/0475675.html, 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10;65:1664–1671 doi:10.1093/jac/dkq210Advance Access publication 11June 2010 1664 by guest on March 18, 2013 https://www.sodocs.net/doc/0475675.html,/Downloaded from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谢奇恩 林福林 庞素秋(解放军第180医院药学科 泉州 362000) 【摘 要】摘要:目的:促进临床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参考国内外文献,对7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构效特点、药理特点、临床应用等进行阐述,分析比较7个品种之间的不同特点。结果:本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和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的特点,经临床验证其疗效确切。结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临床治疗严重的混合性感染和对付耐药菌株的有力武器。 【期刊名称】北方药学 【年(卷),期】2011(008)002 【总页数】4 【关键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Carbopenems)是一类抗菌谱最广、抗菌活性最强的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因其具有对β-内酰胺酶稳定以及毒性低等特点,已经成为治疗严重细菌感染最主要的抗菌药物之一。其次,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细菌的靶体蛋白、青霉素结合蛋白有良好的选择性。而且和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之间几乎无交叉耐药性。为此,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已首选于治疗多重耐药菌所致院内感染,构筑了抗β-内酰胺酶的最后一道屏障[1]。亚胺培南、帕尼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比阿培南、多尼培南、法罗培南均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帕尼培南是第1代产品,美罗培南、比阿培南是第2代产品,厄他培南、多尼培南、法罗培南是新型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当今这类药物已成为医药研究的热门且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就这7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化学构效、药理特点、临床应用等做一综述。 1 品种与构效特点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由青霉素结构改造而成的一类新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第1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美国Merck公司的科学家从链霉菌发酵液中分离出的硫霉素,但硫霉素的化学稳定性差,对其结构进行修饰后,使亚胺甲基化而得到稳定的衍生物——亚胺培南。 1.1 亚胺培南(Imipenem) 本品是美国Merck公司研制成功的第1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1979年研制开发,1985年首次在德国上市。亚胺培南单独应用在体内易受肾脱氢肽酶-1(DHP-1)的降解,降解后可产生肾毒性,故临床上使用的是其与DHP-1抑制剂——西司他丁(1∶1)的复合制剂,商品名:泰能(Tienam)。国内从 1992年开始进口至今,亚胺培南几乎能耐受所有主要类型的β-内酰胺酶,对细菌细胞壁外膜有较好的穿透性,且在体内分布广,通过阻碍细胞壁的合成而起杀菌作用。西司他丁为DHP-1抑制剂,可抑制该酶的活性,使亚胺培南免遭降解,减少亚胺培南的肾毒性[2]。

改良Hodge试验检测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

改良Hodge试验检测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 发表时间:2014-01-07T14:44:56.43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2期供稿作者:王苏刘莹张桂华 [导读] 碳青霉烯酶的产生主要与医院内克隆传播现象有关,与是否使用过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没有直接对应关系[5]。 王苏刘莹张桂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鞍山医院检验科辽宁鞍山 114012) 【摘要】目的用改良Hodge试验检测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初步推测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的流行情况。方法筛选2011年-2012年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以及敏感性下降或者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而一种以上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20株,用改良 Hodge试验检测其碳青霉烯酶。结果 20株菌中15株呈多重耐药,其中2株菌改良Hodge试验阳性,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1株,大肠埃希菌1株。结论改良Hodge试验阳性提示所测菌株中有产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科细菌存在,因此要加强对此类细菌的院内感染管理监测。 【关键词】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改良Hodge试验 【中图分类号】R9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2-0104-02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被认为是目前临床上控制革兰阴性菌感染最有效的抗生素,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文对临床标本分离的疑似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用改良Hodge试验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检测,观察其中是否存在产碳青霉烯酶细菌。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本院2011年-2012年肠杆菌科细菌非重复株20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9株、臭鼻克雷伯菌3株、大肠埃希菌5株、阴沟肠杆菌3株,为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中介或耐药;或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但有一种以上三代头孢菌素耐药。 1.2 用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仪对20株进行确证鉴定及药敏试验,试剂均为配套试剂;结果解释参照CLSI2010判定。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1.3 改良Hodge试验配制0.5麦氏浊度大肠埃希菌ATCC29522菌液,用无菌生理盐水1:10稀释后均匀涂布于M-H平板上,待其干燥3~5min。于平板正中央贴10μg/片美罗培南纸片,用接种环挑取待测菌,从纸片边缘向平板边缘划直线,经35℃培养过夜后判定结果。大肠埃希菌ATCC29522标准菌株与待测菌株抑菌环交汇处矢状生长者为阳性。阳性质控株为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阴性质控株为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 2 结果 2.1 药敏结果 20株菌中有18株呈多重耐药,多重耐药率达90.0%。见表1。 表1 20株筛选菌药敏结果 2.2 改良Hodge试验结果 20菌株中改良Hodge试验阴性19株,阳性1株,为肺炎克雷伯菌1株(6号)和大肠埃希菌1株(16号)。 3 讨论 本研究中20株多重耐药菌有两株改良Hodge试验阳性,提示为产KPC酶菌株,是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或敏感性下降的原因所在。KPC酶在大肠埃希菌、粘质沙雷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阴沟肠杆菌等多种肠杆菌科细菌中被相继发现[1-3]。施德仕等建议,阳性结果需通过基因检测的方法进一步确认,所以最终确定是否为产KPC酶有待于进一步检测[4]。 碳青霉烯酶的产生主要与医院内克隆传播现象有关,与是否使用过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没有直接对应关系[5]。所以,加强对此类细菌的院内感染管理监测,一经发现,应对其进行隔离治疗。 参考文献 [1]Tibbetts R,Frye JG,Marschall J,et al.Detection of KPC-2 in a clinical isolate of Proteus mirabillis and first reported description of carbapenemase resistance caused by a KPC bate-lactamase in P.mirabilis.J Clin Microbiol,2008,46:3080-3083. [2]Sacha P,Ostas A,Jaworowska J,et al.The KPC type bate-lactamases:new enzymes that confer resistance to carbapenems

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酶临床实验室检测的研究进展

现代实用医学2019年1月第31卷第1期? 131 ? Hospitalized exacerbations o f C OPD: risk factors and outcomes in the ECLIPSE co- hort[J]. Chest, 2015,147(4):999-1007. [9] Agusti A, Calverley PM, Celli B, et al. Characterisation o f COPD heterogeneity in the ECLIPSE cohort[J]. Respir Res, 2010,11:122. [10] Soriano JB, Lamprecht B, Ramirez AS, et al. Mortality prediction in chronic ob- 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mparing the GOLD 2007 and 2011 staging systems: a pooled analysis of individual patient data[J]. Lancet Respir Med, 2015,3(6): 443-450. [11] Wilkinson TM, Donaldson GC, Hurst IR, et al. Early therapy improves outcomes of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 monary disease[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4,169(12):1298-1303. [12] De la Iglesia F, Dfaz JL, Pita S, et al. 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 as predictor o f inpa- tient death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 tive pulmonary disease [J]. South Med J, 2005,98(3):266-272. [13] Seemungal TA, Donaldson GC, Bhowmik A, et al.Time course and recovery o f ex- acerbation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 tive pulmonary disease[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0,161(5):1608-1613. [14] Van den Berge M, Hop WC, van der Mol- en T, et al. Prediction and course o f s ymp- toms and lung function around an exacer- bation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Respir Res, 2012,13:44. [15] Donaldson GC, Law M, Kowlessar B, et al. Impact of p rolonged exacerbation recovery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 ease [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15, 192(8):943-950. [16] Hurst JR, Donaldson GC, Quint JK, et al. Domiciliary pulse-oximetry at exacerba- tion of c 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 ease: Prospective pilot study [J]. BMC Pulm Med, 2010,10(52): 1471-2466. [17] Mohktar MS, Redmond SJ, Antoniades, NC, et al. Predicting the risk of exacerba- 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using home telehealth measurement data[J]. A rtif Intell Med, 2015, 63(0:51-59. [18] Burton C, Pinnock H, McKinstry B. Changes in telemonitored physiological variables and symptoms prior to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J]. J Telemed Telecare, 2015,21(l):29-36. [19] Shah SA, Velardo C, Farmer A. et al. Ex- acerbations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 monary disease: identification and predic- tion using a digital health system [J]. J Med Internet Res, 2017,19(3):e69. [20] Milkowska-Dymanowska J, Biaias AJ, Obrebski W, et al. A pilot study o f daily telemonitoring to predict acute exacerba- tion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 ease[J]. Int J Med Inform, 2018,116:46-51. [21] Emerman CL, Cydulka RK. Use of 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 in emergency depart- ment evaluation of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J]. AnnEmergM ed, 1996,27(2):159-163. [22] Sund ZM, Powell T, Greenwood R, et al. Remote daily real-time monitoring in pa- tients with COPD-A feasibility study using a novel device[J]. Respir Med, 2009, 103(9):1320-1328. [23] Segrelles Calvo G, Gomez-Suarez C, So- riano JB, et al. A home telehealth program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COPD: The PRO METE study[J]. Respir Med, 2014, 108 (3):453-462. [24] Yanez A M, Guerrero D, Perez de Alejo, et al. Monitoring breathing rate at home allows early identification o f COPD exacerba- tions[J]. Chest 2012,142(6):1524-1529. [25] Martin-Lesende I, Orruno E, Bilbao A, et al. Impact o f telemonitoring home care pati- ents with heart failure or chronic lung dis- ease from primary care on healthcare re- source use (the TELBIL study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 BMC Health Serv Res, 2013,13:118. [26] Femandez-GraneroMA, Sanchez-Morillo D, Leon-Jimenez A. Computerised analy- sis of t elemonitored respiratory sounds for predicting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 OPD[J]. Sensors, 2015,15(10):26978-26996. [27] Jensen MH, Cichosz SL, Dinesen B, et al. Moving prediction of exacerbation in chro- 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for pa- tients in telecaret J]. J Telemed Telecare, 2012,18(2):99-103. [28] Hamad GA, Nrook M, Morice AH. The value of t elehealth in the early detec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ex- acerbations: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J]. Health Inform J, 2016, 22(2): 406-413. 收稿日期:2018-10-15 (本文编辑:陈志翔) 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酶临床实验室检测的 研究进展 孙超,汪丽,邓在春 doi:10.3969/j.issn.1671 -0800.2019.01.063 【中图分类号】R378 【文献标志码】C【文章编号】1671-0800(2019)01-0131-05 基金项目: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A610132) 作者单位:315020宁波,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通信作者:邓在春,Email:dzc631526@https://www.sodocs.net/doc/0475675.html,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机制及MALDI-TOF在碳青霉烯酶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机制及MALDI-TOF在碳青霉烯 酶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人群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耐药谱、CRE菌株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机制及其对磷霉素耐药的主要机制,应用MALDI-TOF建立产碳青霉烯酶菌株的快速检测方法,为临床的合理用药及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帮助。方法:1.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临床分离的CRE 菌株,使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常规药物的体外药敏实验,用纸片扩散法(K-B)检测头孢哌酮/舒巴坦和替加环素、琼脂稀释法检测磷霉素的体外药敏实验。 2.对227株CRE(其中166株肺炎克雷伯菌,29株大肠埃希菌,32株阴沟肠杆菌)进行PCR扩增耐药基因(包括碳青霉烯酶基因、ESBLs基因、AmpC基因及fos基因)和改良碳青霉烯酶灭活试验(mCIM)和EDTA抑制的碳青霉烯酶灭活试验(eCIM)。用脉冲场凝胶电泳试验(PFGE)检测CRKP菌株的DNA指纹图谱,分析菌株的同源性。 3.对fos基因阳性菌株进行质粒接合转移实验。对fos基因阴性的磷霉素耐药菌株进行碳源生长试验、用PCR扩增和测序技术对靶酶基因、转运体相关基因进行检测和比对分析; 4.收集我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临床分离的74株CSKP 和前面收集的102株CPKP做质谱仪自建模型,利用MALDI-TOF质谱仪和ClinProTools3.0软件建立CPKP和CSKP的筛选模型,用于临床产酶菌株的快速筛查; 5.将CPKP菌株分别与不同浓度的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共孵育,用 MALDI-TOF检测不同时间段内菌株对底物水解情况,摸索最佳条件。 结果:1.我院三年间共检出272株CRE,主要分离自痰液,其中成人组标本类

特殊使用级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

特殊使用级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加强特殊使用级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管理,保障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分析288例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患者的临床使用效果观察表。结果每年度临床各科室提交的特殊使用级碳青霉烯类药物临床使用效果观察表的数量在逐年减少。结论特殊使用级碳青霉烯类药物管理制度逐步加强,碳青霉烯类药物临床使用基本合理。 关键词特殊使用级;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实施以来,本院对抗菌药物是按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特殊使用级使用并分级管理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是按照特殊使用级管理的。使用流程:①由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申请并填写《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申请单》2份。②组织全科医师讨论并记录讨论结果,科室主任签字。③由专家组(包括医学专家和药学专家)会诊讨论,对用药品种、用法、用量、给药时间等提出建议并签字。④由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开具处方和医嘱。⑤申请单由医务科审批,在药学部备案,在药房取药。用药结束后向药学部递交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效果观察表,由药学部专职人员对所有使用病例专项点评。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2~2014年临床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288份临床使用效果观察表。其中,男180例(占6 2.5%),女108例(占37.5%);年龄15~85岁,平均年龄(54.5±7.5)岁。 1. 2 方法对各年度的288份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效果观察表进行分析。对患者的临床诊断、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 1 2012 ~2014年各年度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效果观察表288份,比较显示观察表数量逐年递减,百分比下降。见表1。 表 1 2012~2014年各年度提交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效果观察表数量(n,%) 年度提交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效果观察表数量百分比 2012年148 51.39 2013年95 32.99

改良Hodge、CIM、Carba NP实验检测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酶的研究

改良Hodge、CIM、Carba NP实验检测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酶 的研究 目的:比较改良Hodge实验(moditified Hodge test,MHT)、碳青霉烯酶失活法(carbapenem enzyme inactivation method,CIM)以及Carba NP实验对本院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酶表型筛查的结果差异。分析导致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方法:将VITEK 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的60例菌株,按照2017年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最新药敏实验标准方案进行检测。最后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为金标准,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技术,鉴定耐药菌株所存在碳青霉烯酶基因型,并统计耐药菌株的临床资料。 结果:在分离的60例非重复实验菌株中,改良Hodge实验的阳性菌株为15 株(25%),CIM法的阳性菌株为17株(28%),Carba NP实验的阳性菌株为23 株(38%)。PCR扩增后的凝胶电泳带成像显示,检测到30株为碳青霉烯酶基因阳性,30株为阴性。 其中blaKPC28株,blaOXA-481 株,blaNDMDM 1株。在28株携带blaKPC菌株 中,blaKPC-2为15株。 相比于PCR检测结果,MHT的一致率为68.3%,kappa值为0.37,敏感度为43%,特异性为93%;CIM的一致率为68.3%,kappa值为0.37,敏感度为47%,特异性为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分析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9-08-06T14:11:08.343Z 来源:《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5期作者:张洁 [导读] 从整体来看,我院对碳青霉素烯类抗菌药物的运用基本合理,但要提升这一药物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对碳青霉素烯类抗菌药物的研究,使其在临床治疗中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岳阳市二人民医院药剂科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探究碳青霉素烯类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运用碳青霉素烯类抗菌药物进行疾病治疗的7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进行合理用药干预,对照组37例进行常规的临床用药,对比两组患者的用药状况、用药时长、病原学送检率和会诊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病原学送检率为90.90%;31例进行了会诊,会诊率为77.50%;用药时长在4-11天,平均时长为(7.1±2.6)天;用药后病情好转与治愈36例,4例死亡,死亡率为10.00%;对照组病原学送检率为45.94%;会诊12例,会诊率为32.43%;用药时长为2-16天,平均用药时长为(8.4±3.1)天;用药后病情好转与治愈28例,9例死亡,死亡率为24.32%,各项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从整体来看,我院对碳青霉素烯类抗菌药物的运用基本合理,但要提升这一药物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对碳青霉素烯类抗菌药物的研究,使其在临床治疗中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碳青霉素;烯类;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ational use of carbomycin-based antibiotic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77 patients with carcinaxol-based antibiotics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from June 2018 to June 2019 in our hospital was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nd 40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rational drug use. During the intervention, 37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routine clinical medication, and the medication status, duration of medication, pathogen detection rate, and consultation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n etiological examination rate of 90.90%; 31 patients had a consultation, the consultation rate was 77.50%; the medication duration was 4-11 days, and the average duration was (7.1±2.6) days. After treatment, 36 cases were cured and cured, 4 cases died, the mortality rate was 10.00%; the pathogenicity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45.94%; 12 cases were consulted, the consultation rate was 32.43%; the duration of medication was 2-16 days, the average The duration of treatment was (8.4±3.1) days; after treatment, 28 cases were cured and cured, 9 cases died, and the mortality rate was 24.32%.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As a whole, the application of carbomycin-based antibiotics in our hospital is basically reasonable, but to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is drug in the clinic,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improve the research on carbomycin-based antibiotics. It has a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in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carbomycin; olefins; antibacterials; rational use of drugs 碳青霉素烯类药物是临床中主要的抗菌药物之一,在抗菌治疗中具有用药安全性高,抗菌性强,抗菌范围广的特点,因此在临床中的运用较多,涉及的病患人群年龄差异大。近些年,随着临床疾病种类的增加与绝大部分疾病发病率的上升,碳青霉素烯类抗菌药物在实际临床中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这一药物能够进行良好的抗菌,用药安全性也比较高,但在实际临床运用中,不合理用药降低药效,或者产生耐药性,这两种状况均对患者的病症治疗不利,因此需要加强临床对这一药物的合理运用管理[1]。现就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采用碳青霉素烯类抗菌药物治疗的77例患者的临床用药状况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采用碳青霉素烯类抗菌药物治疗的7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在2小时-87岁,平均年龄(47.3±21.6)岁;对照组37例,男性21例,女性16例,年龄在2小时-87岁,平均年龄(47.3±21.6)岁,两组年龄和性别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院方伦理委员会对此次研究知情,有研究意义。 纳入标准:纳入对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的患者;纳入治疗依从性较好的患者;纳入精神正常的患者;语言交流没有障碍的患者。 排除标准:排除对此次研究所用药物过敏的患者;排除合并重大疾病的患者;排除病历资料保存不完整的患者;排除中途放弃治疗的患者[2]。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遵照医嘱进行碳青霉素烯类抗菌药物的运用,将临床用药状况进行记录,完善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过敏史、病史和用药史,对具体的药物名称进行记录,对用药量、用药方式、用法进行详细记录,对患者的病情变化状况进行记录,其中包括患者基本生命指标的变化状况。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为依据,评估碳青霉素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3]。 观察组的患者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与用药指导,告知患者合理用药对病情缓解的重要性,同时对碳青霉素烯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中进行运用需要多个医疗人员进行评估和签字。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用药状况、用药时长、病原学送检率和会诊率,用药状况主要依据患者的病情好转、康复或者死亡数据;用药时长以患者病历资料中记录的数据为准;病原学送检率以实际临床病原学送检例数为准;会诊率以患者病历资料记录的数据为准。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2.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参考值。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用药状况、用药时长、病原学送检率和会诊率的对比 观察组的病原学送检率为90.90%;31例进行了会诊,会诊率为77.50%;用药时长在4-11天,平均时长为(7.1±2.6)天;用药后病情好转与治愈36例,4例死亡,死亡率为10.00%;对照组病原学送检率为45.94%;会诊12例,会诊率为32.43%;用药时长为2-16天,平均

相关主题